第3章 模块的结构、数据类型
模块结构知识点总结

模块结构知识点总结在软件开发领域,模块结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一个有效的模块结构可以帮助开发人员更好地组织和管理代码,提高代码的可重用性和可维护性。
本文将对模块结构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和探讨。
1. 模块的概念模块是软件系统的组成部分,它负责实现特定的功能或者提供特定的服务。
一个模块可以是一个独立的功能单元,也可以是一个相关功能的集合体。
模块的设计应当具有高内聚性和低耦合性,使得各个模块之间相互独立,易于维护和修改。
2. 模块的特性一个好的模块应当具备以下几个特性:- 高内聚性:模块内部的元素之间应当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即模块内部的功能应当聚合在一起,不应当包含无关功能。
- 低耦合性:模块之间的依赖应当尽可能的降低,模块之间的接口应当清晰、简洁,降低模块之间的依赖关系。
- 可组合性:模块应当具有良好的可组合性,即一个模块可以很容易地被其他模块所使用,并且可以和其他模块组合成更复杂的功能。
- 可重用性:模块应当具有良好的可重用性,即一个模块可以在多个上下文中被重复使用,提高软件系统的开发效率和质量。
3. 模块的设计原则在设计模块时,应当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单一职责原则:一个模块应当只负责一项功能,即一个模块应当只有一个引起它变化的原因。
- 开闭原则:一个模块应当是开放的,即可以扩展它的功能,但同时也应当是封闭的,即模块内部的变化不应当影响到其他部分。
- 里氏替换原则:模块之间应当是可以相互替换的,即一个模块的实现可以被另一个模块的实现替代,而不影响系统的行为。
- 依赖倒转原则:模块之间的依赖应当是抽象的,而不是具体的,即模块之间的依赖应当建立在抽象的接口上,而不是具体的实现上。
4. 模块结构的设计方法在设计模块结构时,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自顶向下:从整体的结构出发,逐步细化和分解为多个子模块,直至最底层的具体实现。
- 自底向上:从具体的实现出发,逐步汇聚和组合为多个父模块,直至最顶层的整体结构。
第三章 Apache模块化体系结构

第3章 Apache配置文件Apache作为一个强大的非常灵活的Web服务器,配置文件功不可没,通过修改和调整配置文件,用户可以将Apache 的功能发挥到极限。
但是Apache的配置文件也是庞大的,光指令的数目就够令人望而生畏。
本章对Apache的配置文件进行了概述之后,对Apache中的配置文件的处理进行了深入的内部剖析。
Apache 2.0源代码全景分析3.1 Apache配置概述3.1.1配置文件Apache服务器的配置是通过文本格式的配置文件来实现的,在文本文件中包含逐条的配置指令,正是通过这些逐条的指令从而实现对Apache运行的方方面面进行控制。
在Apache2.0中涉及到的配置文件包括下面的两种:■ httpd.confhttpd.conf是Apache中最重要的配置文件,通常位于conf目录之下。
不过在一些特殊的发行版本中,可能并不是这个名字,比如在许多支持SSL的Apache二进制发行版本中都会将二进制文件命名为httdsd,与之对应,配置文件也相应的改名为httdsd.conf。
不管名称如何,文件内部的指令都是一样的。
Httpd.conf是默认的配置文件,一般情况下不建议对其进行修改,因此通常的建议是你重新拷贝一份,对该拷贝进行修改,因此这种情况下,你可以在指令行中使用-f参数来指定新的非默认的配置文件。
从apache 1.3.13 起通过-f指令不仅可以指定配置文件,还可以指定配置目录,即,如果配置文件是一个目录,Apache 会解析该目录及其子目录中的所有文件作为配置文件。
一种可能的用途是,可以通过在这个目录中建立小的配置文件来设置虚拟主机,这样就可以简单地增加和删除虚拟主机,而不用修改其他任何文件,使类似操作的自动化容易了许多。
■ .htaccesshttpd.conf文件通常用于控制全局的配置信息,但是有的时候Apache需要提供目录级别的控制,比如进制特定目录被访问或者被列表显示等等。
SAPABAP程序设计基础教程第3章ABAP开发基础

SAPABAP程序设计基础教程第3章ABAP开发基础ABAP(Advanced Business Application Programming)是一种面向企业应用的编程语言。
它是由SAP(Systeme, Anwendungen undProdukte in der Datenverarbeitung)公司开发的,主要用于开发SAP系统的应用程序。
ABAP程序设计基础教程的第3章主要讲解了ABAP开发的基础知识和技术。
接下来,本章详细介绍了ABAP程序的结构和语法。
ABAP程序由一系列的模块组成,每个模块由关键字和语句构成。
关键字用于定义模块的类型和属性,语句用于执行具体的操作。
ABAP程序的主要结构包括模块池(Modle Pool)、模块(Modle)和程序(Program)。
模块池是一个集合了多个模块的容器,模块是一个独立的编程单元,程序是一个由多个模块组成的执行单元。
本章还介绍了ABAP中的数据类型和变量。
ABAP提供了多种数据类型,包括基本类型(如整数、字符、日期等)和复合类型(如表、结构体等),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和组合。
变量是用于存储和处理数据的容器,它可以通过给定的名称和类型来定义和声明。
在进一步介绍ABAP语法和控制结构之前,本章详细讲解了ABAP的运算符和表达式。
ABAP提供了多种运算符,包括算术运算符、比较运算符和逻辑运算符等,可以用于进行各种表达式的计算和判断。
表达式是由操作数和运算符组成的表达式,可以通过运算符的优先级和结合性来确定计算的顺序。
最后,本章介绍了ABAP中的条件和循环控制结构。
条件控制结构(如IF语句、CASE语句等)用于根据满足条件的结果执行不同的操作。
循环控制结构(如DO循环、WHILE循环等)用于重复执行一系列的操作,直到满足指定的条件为止。
这些控制结构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和组合,以实现复杂的业务逻辑和程序流程。
综上所述,ABAP程序设计基础教程的第3章主要介绍了ABAP开发的基础知识和技术,包括环境和工具、程序结构和语法、数据类型和变量、运算符和表达式,以及条件和循环控制结构等。
基础模块知识点总结

基础模块知识点总结基础模块是计算机科学中的重要概念,它通常指的是构建计算机程序时所需要的最基本的模块。
这些模块主要用于实现基本的功能和数据处理,以便在更大的程序中进行重用和组合。
基础模块的设计和使用对于程序的结构和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掌握基础模块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基础模块的常见类型包括数据结构、算法、接口和库等。
下面将对这些基础模块的知识点进行详细的总结。
数据结构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程序设计中的一个基础概念,它用于组织和存储数据,以便程序能够有效地访问和操作数据。
常见的数据结构包括数组、链表、栈、队列、树和图等。
每种数据结构都有其特定的设计和应用场景。
数组是一种线性的数据结构,它由一组相同类型的元素组成,这些元素可以根据其在数组中的位置进行访问。
数组在内存中的存储是连续的,因此可以通过索引来高效地访问元素。
链表是一种非连续的数据结构,它由一系列的节点组成,每个节点包含数据和指向下一个节点的指针。
链表的存储方式使得它可以方便地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
栈和队列是两种常用的数据结构,它们分别用于实现“先进后出”和“先进先出”的数据访问方式。
树是一种非线性的数据结构,它由节点和边组成,每个节点可以有多个子节点。
树的一个重要应用是在数据库中用来构建索引,以提高查询效率。
图是一种复杂的数据结构,它由顶点和边组成,顶点之间可以通过边相连。
图的一个重要应用是在网络中用来表示节点和连接关系。
算法算法是计算机程序中的基本操作,它指的是一系列的步骤,用于解决特定问题或实现特定功能。
常见的算法包括排序算法、查找算法、图算法和动态规划等。
每种算法都有其特定的复杂度和效率。
排序算法用于对一组数据进行排序,常见的排序算法包括冒泡排序、插入排序、选择排序、快速排序和归并排序等。
这些排序算法在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上有不同的性能表现,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排序算法。
查找算法用于在一组数据中查找特定的元素,常见的查找算法包括线性查找和二分查找等。
第三章 Verilog HDL的基本语法汇总

512个单元,每个单元为32位
3.3 Verilog HDL的运算符
算术运算符 逻辑运算符 关系运算符 等值运算符 位运算符 缩减运算符 移位运算符 条件运算符 拼接运算符
1.算术运算符
算术运算符包括: + (加法运算符或正值运算符,如x+y,+8) - (减法运算符或负值运算符,如x-y,-90) * (乘法运算符,如x*y) / (除法运算符,如x/y) % (取模运算符,如x % y)
1.间隔符: Verilog 的间隔符主要起分隔文本的作用,可以使 文本错落有致,便于阅读与修改。
间隔符包括空格符(\b)、TAB 键(\t)、换行符(\n)及 换页符。
2.注释符:注释只是为了改善程序的可读性,在编译时不起作用。 多行注释符(用于写多行注释): /* --- */; 单行注释符 :以//开始到行尾结束为注释文字。
3.标识符和关键词
标识符:给对象(如模块名、电路的输入与输出端口、变
量等)取名所用的字符串。以英文字母或下划线开始
如,clk、counter8、_net、bus_A 。
关键词:是Verilog语言本身规定的特殊字符串,用来定义 语言的结构。例如,module、endmodule、input、 output、wire、reg、and等都是关键词。关键词都是小 写,关键词不能作为标识符使用 。出始终根据输入的变化而 更新其值的变量,它一般指的是硬件电路中的各种物理 连接.
例:网络型变量L的值由与门的驱动信号 a和b所决定,即L=a&b。a、b的值发 生变化,线网L的值会立即跟着变化。
a
&L
第3章S7-1200程序设计基础1

14:05
第3章 S7-1200 程序设计基础 创建用于自动化任务的用户程序时,需要将程序的指令插入代码块中:
3.4 程序结构
● 组织块 (OB) ● 功能块 (FB) ● 功能 (FC) ● 数据块(DB)用于存放执行用户程序时所需的变量数据的数据区。用户程 序中除了逻辑程序外,还需要对存储过程状态和信号信息的数据进行处理,数据是 以变量的形式存储,通过存储地址和数据类型来确定数据的唯一性。
三种运行模式
(掌握) (掌握) (理解)
2. 存储器及其寻址 3. 数据格式及数据类型
把握常见数据格式特点及所占空间
存储器代码,两种寻址方式,强制输入/输出,保持性
4. 编程方法 三种结构模式
(重点)
5. 程序结构
OB, FC, FB, 各自特点及区别
河南理工大学电气学院
(重点)
14:05
1
第3章 S7-1200 程序设计基础
3.1 CPU的工作模式
启动阶段结束后,进入 RUN 模式,CPU 执行下图所示的任务:
RUN ①将过程映像输出区(Q区)的值写到物理输出 ②将物理输入的状态复制到 I 存储器 ③执行程序循环 OB ④处理通信请求和进行自诊断 ⑤在扫描周期的任何阶段处理中断和通信
6
14:05
第3章 S7-1200 程序设计基础
32
32 64 321
04294967295
1.17549510-383.402823 1038 2.2250738585072020 10-308 1.7976931348623157 10308 T#-24d20h31m23s648ms T#24d20h31m23s648ms
工作存储器:易失性,集成在CPU中的高速存取的RAM。用于在执行用户
《verilog_数字系统设计课程》(第二版)思考题答案

绪论1.什么是信号处理电路?它通常由哪两大部分组成?信号处理电路是进行一些复杂的数字运算和数据处理,并且又有实时响应要求的电路。
它通常有高速数据通道接口和高速算法电路两大部分组成。
2.为什么要设计专用的信号处理电路?因为有的数字信号处理对时间的要求非常苛刻,以至于用高速的通用处理器也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必要的运算。
通用微处理器芯片是为一般目的而设计的,运算的步骤必须通过程序编译后生成的机器码指令加载到存储器中,然后在微处理器芯片控制下,按时钟的节拍,逐条取出指令分析指令和执行指令,直到程序的结束。
微处理器芯片中的内部总线和运算部件也是为通用目的而设计,即使是专为信号处理而设计的通用微处理器,因为它的通用性也不可能为某一特殊的算法来设计一系列的专用的运算电路而且其内部总线的宽度也不能随便的改变,只有通过改变程序,才能实现这个特殊的算法,因而其算法速度也受到限制所以要设计专用的信号处理电路。
3.什么是实时处理系统?实时处理系统是具有实时响应的处理系统。
4.为什么要用硬件描述语言来设计复杂的算法逻辑电路?因为现代复杂数字逻辑系统的设计都是借助于EDA工具完成的,无论电路系统的仿真和综合都需要掌握硬件描述语言。
5.能不能完全用C语言来代替硬件描述语言进行算法逻辑电路的设计?不能,因为基础算法的描述和验证通常用C语言来做。
如果要设计一个专用的电路来进行这种对速度有要求的实时数据处理,除了以上C语言外,还须编写硬件描述语言程序进行仿真以便从电路结构上保证算法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并能通过与前端和后端的设备接口正确无误地交换数据。
6.为什么在算法逻辑电路的设计中需要用C语言和硬件描述语言配合使用来提高设计效率?首先C语言很灵活,查错功能强,还可以通过PLI编写自己的系统任务,并直接与硬件仿真器结合使用。
C语言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编程语言,因而C程序的设计环境比Verilog HDL更完整,此外,C语言有可靠地编译环境,语法完备,缺陷缺少,应用于许多的领域。
单片机基础与应用(C语言版)第3章 C51程序设计基础

选择语句
多分支选择的switch语句, 其一般形式如下: switch(表达式)
{ case常量表达式1: 语句组1;break; case常量表达式2: 语句组2;break; …… case常量表达式n: 语句组n;break; default : 语句组n+1;
} 该语句的执行过程是:首先计算表达式的值,并逐个与case后的常量表达 式的值相比较,当表达式的值与某个常量表达式的值相等时,则执行对应 该常量表达式后的语句组,再执行break语句,跳出switch语句的执行,继 续执行下一条语句。如果表达式的值与所有case后的常量表达式均不相同, 则执行default后的语句组。
位运算
按位或操作符: |
或操作
格式:x|y
规则:对应位均为0时才为0,否则为1 例如, i=i|0x0f; 等同于
i|=0x0f;
主要用途:将1个数的某(些)位置1,其余各位不变
位运算
异或操作
按位异或操作符:^ 格式:x^y 规则:对应位相同时为0,不同时为1
例如, i=i^0x0f; 等同于 i^=0x0f; 主要用途:使1个数的某(些)位翻转(即原来为1的位 变为0,为0的变为1),其余各位不变。
右移运算符“>>”的功能,是把“>>”左边的操作数 的各二进制位全部右移若干位,移动的位数由“>>” 右边的常数指定。进行右移运算时,如果是无符号数, 则总是在其左端补“0”
练习
1 .若x = 10, 则!X的值为真或假? 2. 若a = 3, b = 2, 则if(a&b)的值为真或假? 3. 5 && 0 ||8的值为?
浮点型 指针型 位类型 特殊功能寄存器 16位特殊功能寄存器 可寻址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6
3.2.2 变量 1 网络型(线网,net ) 表示硬件单元之间的连接。 net不是关键字,代表了一组数据类型,包括 wire,wand,wor,tri,triand,trior,trireg等。 线网的默认值为z(trireg例外,默认值为x) z(trireg x) 本课程主要讨论wire wire型数据常用来表示用于以assign关键字指定的组合逻辑信 号。 Verilog程序模块中输入输出信号类型缺省时自动定义为wire 型。 wire型信号可以用作任何方程式的输入,也可以用作“assign” 27 语句或实例元件的输出。
14
(3)负数 一个数字可以被定义为负数,只需在位宽表达式前加一个减 号,减号必须写在数字定义表达式的最前面。注意减号不可 以放在位宽和进制之间也不可以放在进制和具体的数之间。 见下例: -8'd5 //这个表达式代表5的补数(用八位二进制数表示) 8‘d-5 //非法格式
15
(4)下划线(underscore_) 下划线可以用来分隔开数的表达以提高程序可读性。但不可以 用在位宽和进制处,只能用在具体的数字之间。 16'b1010_1011_1111_1010 //合法格式 8'b_0011_1010 //非法格式 当常量不说明位数时,默认值是32位,每个字母用8位的ASCII 值表示。 例: 10=32’d10=32’b1010 1=32’d1=32’b1 -1=-32’d1=32’hFFFFFFFF ‘BX=32’BX=32’B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AB”=16’B01000001_01000010 //字符串AB, //为十六进制数16’h4142
12’habc //12位十六进制数 16’d255 //16位十进制数
’<进制><数字> 采用默认位宽,与仿真器和使用的计算机有关(最小为 32位) ‘hc3 //32位16进制数 ‘o21 //32位8进制数
13
<数字> 默认为十进制数
采用默认位宽,与仿真器和使用的计算机有关(最小为32位)
326//32位十进制数 (2)x和z值
16
2 参数(Parameter)型 在Verilog HDL中用parameter来定义常量,即用parameter来定 义一个标识符代表一个常量,称为符号常量,即标识符形式的常 量,采用标识符代表一个常量可提高程序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parameter型数据是一种常数型的数据,其说明格式如下:
19
module top_delay2(a1,b1,c1,d1); input a1,b1; output c1,d1; two_delay #(5,10) u1(.a(a1),.b(b1),.c(c1),.d(d1)); endmodule module top_delay(a1,b1,c1,d1); input a1,b1; output c1,d1; two_delay #(.delay1(5),.delay2(10)) u1(.a(a1),.b(b1),.c(c1),.d(d1)); endmodule
c=a&b;
(3)用always块 assign语句是描述组合逻辑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always块既可用于描述时序逻辑,又可用于组合逻辑。
5
Verilog语言要点
(1)在Verilog模块中所有过程块(如initial块、always块)、 连续赋值语句、实例引用都是并行的 (2)它们表示的是一种通过变量名互相连接的关系 (3)在同一模块中这三者出现的先后次序没有关系 (4)只有连续赋值语句assign和实例引用语句可以独立于过程块 而存在于模块的功能定义部分
格式: wire [n-1:0] 数据名1,数据名2,…数据名i; //共有i条总线,每条总线内有n条线路 wire [n:1] 数据名1,数据名2,…数据名i; wire a; //定义了一个一位的wire型数据 wire [7:0] b; //定义了一个八位的wire型数据 wire [4:1] c, d; //定义了二个四位的wire型数据
module Annotate; defparam test_block_up.test_u.u1.delay=5, test_block_up.test_u.u2.delay=10; endmodule
test_block_up2里的test_u里的block型u1里的delay定义为5
25
module test_block_up; reg a_in,b_in; wire c_out,d_out; Annotate u123(); block_up test_u(.a(a_in),.b(b_in),.c(c_out),.d(d_out)); initial begin a_in=0; b_in=0; #20 a_in=1; #100 b_in=1; #100 a_in=0; end endmodule
一个x可以用来定义十六进制数的四位二进制数的状态, 八进制数的三位,二进制数的一位。z的表示方式同x类似。z还有一种表达方 式是可以写作?。在使用case表达式时建议使用这种写法,以提高程序的可读 性。 4'b10x0 //位宽为4的二进制数从低位数起第二位为不定值 4'b101z //位宽为4的二进制数从低位数起第一位为高阻值 12'dz //位宽为12的十进制数其值为高阻值 12'd? //位宽为12的十进制数其值为高阻值 8'h4x //位宽为8的十六进制数其低四位值为不定值
28
2寄存器型 通常表示一个存储数据的空间。 reg是最常用的寄存器型数据。 reg型变量并不严格对应于电路上的存储单元。 Verilog还支持integer,real和time寄存器数据类型。 reg的默认初始值是x。 格式: reg [n-1:0] 数据名1,数据名2,… 数据名i; reg [n:1] 数据名1,数据名2,… 数据名i;
20
module top_delay3(a1,b1,c1,d1); input a1,b1; output c1,d1; two_delay #(.delay2(10)) u1(.a(a1),.b(b1),.c(c1),.d(d1)); endmodule module top_delay4(a1,b1,c1,d1); input a1,b1; output c1,d1; two_delay #(10) //参数被传给了delay1 u1(.a(a1),.b(b1),.c(c1),.d(d1)); endmodule
9
10
3.2 数据类型及其常量和变量
4种逻辑值 0 常量 在程序运行过程中,其值不能被改变的量称为常量。 1 z(高阻) x (不定值)
11
3.2.1 常量
1 数字 (1)整数 二进制整数 十进制整数 十六进制整数 八进制整数
b或B d或D h或H o或O
12
数字表达方式 <位宽>’<进制><数字> 4’b1110 //4位二进制数
第3章 模块的结构、数据类型、变 量和基本运算符号
1
3.1 模块的结构
Verilog结构位于module和endmodule声明语句之间,每个 Verilog程序包括4个主要部分: 4 端口定义 I/O说明 I/O说明 内部信号声明 功能定义
2
模块端口定义格式 module 模块名(口1,口2,口3,…) … 引用模块的两种连接方法 (1)在引用时严格按模块定义的端口顺序来连接,不用标 明原模块定义时规定的端口名 (2)在引用时用“.”符号,标明定义时规定的端口名 . 不必严格按端口顺序对应
6
D触发器 module new_dff(q,clk,d); input clk,d; output q; reg q; always @(posedge clk) q<=d; endmodule
7
D触发器(带异步清除端) module new_dff2(q,clk,d,clr); input clk,d,clr; output q; reg q; always @(posedge clk or begin if(clr) q<=0; else q<=d; end endmodule posedge clr)
18
module two_delay(a,b,c,d); output c,d; input a,b; reg c,d; parameter delay1=2,delay2=2; always @(a) c<= #delay1 a; always @(b) d<=#delay2 b; endmodule
8
D触发器(带异步清除端和使能端) module new_dff3(q,clk,d,clr,en); output q; input clk,d,clr,en; reg q; always @(posedge clk or begin if(clr) q<=0; else if (en) q<=d; end endmodule posedge clr)
4
内部信号说明 reg[范围] 变量1,变量2…; wire[范围] 变量1,变量2…; 模块中实现逻辑功能的3 模块中实现逻辑功能的3种方法 (1)assign assign (2)用实例元件 and #2 u1(q,a,b);由Verilog语言的原语规定了它们的接口顺序和用
法,分别表示与门、或门和非门,#1和#2分别表示门输入到输出的延迟为1和 2个时间单位。
23
module test_block_up2; reg a_in,b_in; wire c_out,d_out; defparam test_block_up2.test_u.u1.delay=5, test_block_up2.test_u.u2.delay=10; block_up test_u(.a(a_in),.b(b_in),.c(c_out),.d(d_out)); initial begin a_in=0; b_in=0; #20 a_in=1; #100 b_in=1; #100 a_in=0; end 24 endmodu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