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公式完整版.pptx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公式大全(PPT)

1 R
=
1 R1
1 R2
1 R3
1 Rn
电功公式:
W=UI t
电学部分
{ 物理量 W——电功 I——电流 U—— 电压
t——时间
单位
J A V
s
电功公式变形:
W=UI t=I2Rt
W=UI
t=
U2 R
{ 此公式是结合欧姆定律推导而 来的。
提示: (1)U、I、 t必须是同一段 电路、同一时刻。 (2)公式中各物理量都必须 用国际单位。 (3)1度=1kwh=3.6×106J
R——电阻
Ω
提示:
I、U、R必须是同一时刻,
同一段电路。
公式变形: U=IR R=
U
I
电学部分
{ 串联电路公式:
电流: I=I1=I2=I3……=In 电压: U=U1+U2 +U3+……+Un 电阻:
R=R1+R2 +……+R3
{ 并联电路公式:
电流: I=I1+I2+I3……+In 电压: U=U1=U2 =U3=……=Un 电阻:
sm————路质程量 mkg kgm
t—V———时体间积 s m3 h cm3
单位换算 1m=10dm=102cm=103mm 1h=60min=3600s; 1min=60s 1m/s=3.6km/h
单位换算 1g/cm3=1×103kg/m3 1m3=103dm3=106cm3 1L=1dm3 1mL=1cm3
提示: 由于部分欧姆定律只适用于 纯电阻电路,因此这两个公 式也只能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电学部分
{ 电热公式:
初中物理公式大全ppt课件精选ppt

比热: c 焦/(千克 °C) J/(kg °C)
真空中光速 3×1015°C 空气中声速 340 米/秒
初中物理公式汇编 【力 学 部 分】 1、速度: V=S/t 2、重力: G=mg 3、密度: ρ=m/V 4、压强: p=F/S 5、液体压强: p=ρgh 6、浮力: 1 )、 F 浮= F’-F (压力差 ) 2 )、 F 浮= G-F (视重力 ) 3 )、 F 浮= G (漂浮、悬浮 ) 4 )、阿基米德原理: F 浮 =G 排= ρ液 gV
5、热平衡方程: Q 放=Q 吸
6【、电热力学学部温度分:】 T=t+273K
1、电流强度: I=Q 电量 /t 2、电阻: R=ρL/S
3、欧姆定律: I= U/R
4、焦耳定律: 1 )、 Q=I2Rt 普适公式 ) 2)、 Q=UIt =Pt=UQ 电量= 5、串联电路: 3 )、 I=I1=I2
物体漂浮或悬浮 G 排:排开液体的重力 m 排:排开液体的质量 液体中的体积 )
ρ液:液体的密度 V 排:排开液体的体积 (即浸入
:动力 L1:动力臂 F2:阻力 L2:阻力臂
定滑轮 F=G 物
S=h
F: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 G 物:物体的重力
的距离
S: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h:物体升高
S=2 h G 物:物体的重力
G 轮:动滑轮的重力
滑轮组 F=(G 物+G 轮)
S=n h
n:通过动滑轮绳子的段数
F:力 s: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总功 W 总 W 有 =G 物 h
W 总=Fs 适用滑轮组竖直放置时
W:功 t:时间
9 电功率: 3 )、 P=W/t = UI (普适公式 )
初中物理公式课件(共22张PPT)

t =W p
V是速度(m/s)
单位换算
1 kW =103 W
时间(s)
福贡县鹿马登中学 范赵华
转载请注明原出处
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动力×动力臂 = 阻力×阻力臂 或
F1L1= F2L2
注:这个公式中力臂(L1和L2)单位相同即可
福贡县鹿马登中学 范赵华
转载请注明原出处
机械效率
有用功(J)
机械效率
η W有 =
Q燃料
注:机械效率总是小于1(100%)
cmΔt =
mq
效率(原理)
η = 有用的 总的
燃料放出的热量(J)
注:如果用电
加热,则用 W=Uit=pt或 Q=I2Rt代替
福贡县鹿马登中学 范赵华
转载请注明原出处
串、并联电路中 电流和电压的规律
支路
干路
干路
电流规律 串联电路电流出处相等
I=IA=IB=IC
一般用百分数表示
W总
注:机械效率总是小于1(100%)
总功(J)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适用于斜面)
η = Gh Fs
G是物体的重力 h是物体上升的高度 F是绳子自由端的拉力 S是绳子自由拉出的长度
其中:
S=nh
n是常数连接动滑轮的线段数
福贡县鹿马登中学 范赵华
转载请注明原出处
热量的计算(比热容)
质量距离(m)
如果力的方向在竖直方向:爬山、爬楼梯,起重机
W=G h G是重力(N),h是高度(m)
小例子:爬到4楼需 要爬3层楼梯
福贡县鹿马登中学 范赵华
转载请注明原出处
功率公式(定义式)
功(J)
功率 瓦特(W)或(J/s)
初中物理中考常用公式_总结.pptx

帕斯卡原理:∵p1=p2 ∴ S1 S2 或 F2 S2
注意:深度是指液体内部 某一点到自由液面的
提示:应用帕斯卡原理解题时,只
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F2L2
F1 L2
或写成: F2 L1
物理量
单位
F1——动力
N
L1——动力臂 m
F2——阻力
N
L2——阻力臂 m
提示:应用杠杆平衡条件解题时,
滑轮组:
s =h s =2 h
机械功公式: W=F s
物理量
单位
W——动力做的功 J
F——动力
N
s ——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m
提示:克服重力做功或重
功率公式: 物理量 单位
P——功率 W
W
W——功 J
P= t
t ——时间 s
单位换算: 1W=1J/s 1 马力=735W
机械效率:
物理量 单位
η——机械效率
单位换算:
m——质量 kg g V——体物理积量 m3 单cm位3
1kg=103 g 1g/cm3=1×103kg/m3
F 浮——浮力 N
G ——物体的重力 N
F ——物体浸没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N
F 浮=G 排=m 排 g
F 浮=ρ水 gV 排
物理量
单位 G 排——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N
学海无 涯
物理中考复习---物理公式
vs
速度公式: t
物理量
—速度 s——路程 t——时间
公式变形:求路程—— s vt
单位 v— m/s km/h
单位换算: 1 m==10dm=102cm=103mm
m
km
注意:深度是指液体内部 某一点到自由液面的
提示:应用帕斯卡原理解题时,只
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F2L2
F1 L2
或写成: F2 L1
物理量
单位
F1——动力
N
L1——动力臂 m
F2——阻力
N
L2——阻力臂 m
提示:应用杠杆平衡条件解题时,
滑轮组:
s =h s =2 h
机械功公式: W=F s
物理量
单位
W——动力做的功 J
F——动力
N
s ——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m
提示:克服重力做功或重
功率公式: 物理量 单位
P——功率 W
W
W——功 J
P= t
t ——时间 s
单位换算: 1W=1J/s 1 马力=735W
机械效率:
物理量 单位
η——机械效率
单位换算:
m——质量 kg g V——体物理积量 m3 单cm位3
1kg=103 g 1g/cm3=1×103kg/m3
F 浮——浮力 N
G ——物体的重力 N
F ——物体浸没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N
F 浮=G 排=m 排 g
F 浮=ρ水 gV 排
物理量
单位 G 排——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N
学海无 涯
物理中考复习---物理公式
vs
速度公式: t
物理量
—速度 s——路程 t——时间
公式变形:求路程—— s vt
单位 v— m/s km/h
单位换算: 1 m==10dm=102cm=103mm
m
km
初中物理公式大全ppt课件

液体压强 p(Pa)
P=ρgh
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 Q=mq
Q(J) m:质量 q:热值
物体漂浮或悬浮 G 排:排开液体的重力 液体中的体积 )
m 排:排开液体的质量 .
ρ液:液体的密 度
V 排:排开液体的体积 (即浸入
:动力 L1:动力臂 F2 :阻力 L2 :阻力 臂
定滑轮 F=G 物
S=h
F: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 G 物:物体的重力
的距离
S: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h:物体升高
S=2 h G 物:物体的重力
G 轮:动滑轮的重力
滑轮组 F=(G 物+G 轮)
S=n h
n:Hale Waihona Puke 过动滑轮绳子的段数 F:力
s:在力的方
向总上功移W动总的距W离有=G 物 h
W 总=Fs 适用滑轮组竖直放置时
W:功 t:时间
有用功 W 有
F:压力 S:受力面积 ρ:液
真空中光速
3×108 米/秒
g :9.8 牛顿/千克
15°C 空气中声速
340 米/秒
初中物理公式汇编
【力 学 部 分】
1、速度: V=S/t
2、重力: G=mg
3、密度: ρ=m/V
4、压强: p=F/S 5、液体压强: p=ρ gh 6、浮力:
1)、F 浮= F’-F
(压力差)
2)、F 浮= G-F
1)、I=I1+I2
2)、U=U1 =U2
( 3)、1/R =1/R1 + 1/R2 +R2)]
[ R=R1R2/(R1
( 4)、I1/I2 =R2/R1( 分流公式 )
( 5)、P1/P2 =R2/R1 7 定值电阻:
物理公式汇总PPT教学课件

(3)1 J的规定: 1J = 1N•m
2020/12/10
9
9,机械效率的公式:
(1)公式:η=W有/W总×100%
(2)符号的意义及单位: W有---有用功---焦耳(J) W总--- 总功---焦耳(J)
(有用+W额
2020/12/10
10
10,功率的公式:
7
7,浮力公式: (1)两次读数差法: F浮=G—F
G物: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 F:物体在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浮沉条件法:F浮=G物;(适用物体漂浮或悬浮 )
(3)阿基米德原理法: (a)公式:F浮=G排=m排g=ρ液gV排;
(b)符号的意义及单位: G排---排开液体的重力---牛(N) m排---排开液体的质量---千克(kg) ρ液---液体的密度---千克/米3(kg/m3)
2020/12/10
2,速度公式:
(1)公式: v=S/t
(2)符号的意义及单位: S ---路程---米(m) t ---时间---秒(S) V---速度---米∕秒(m /S )
(3)国际单位:米/秒(m /S) 其它单位:千米/时(km /h)
(4)换算关系: 1 m/S =3.6 km /h
V排---排开液体的体积(即浸入液体中的体积--米3(m3) g --- 9.8N/kg或者10N/kg
2020/12/10
8
8,功的公式:
(1)公式: W = F S
(2)符号的意义及单位: F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牛(N) S --- 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米(m) W ---功 ---焦耳(J)
(3)计算公式: P=UI (4)符号的意义及单位:
2020/12/10
2020/12/10
9
9,机械效率的公式:
(1)公式:η=W有/W总×100%
(2)符号的意义及单位: W有---有用功---焦耳(J) W总--- 总功---焦耳(J)
(有用+W额
2020/12/10
10
10,功率的公式:
7
7,浮力公式: (1)两次读数差法: F浮=G—F
G物: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 F:物体在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浮沉条件法:F浮=G物;(适用物体漂浮或悬浮 )
(3)阿基米德原理法: (a)公式:F浮=G排=m排g=ρ液gV排;
(b)符号的意义及单位: G排---排开液体的重力---牛(N) m排---排开液体的质量---千克(kg) ρ液---液体的密度---千克/米3(kg/m3)
2020/12/10
2,速度公式:
(1)公式: v=S/t
(2)符号的意义及单位: S ---路程---米(m) t ---时间---秒(S) V---速度---米∕秒(m /S )
(3)国际单位:米/秒(m /S) 其它单位:千米/时(km /h)
(4)换算关系: 1 m/S =3.6 km /h
V排---排开液体的体积(即浸入液体中的体积--米3(m3) g --- 9.8N/kg或者10N/kg
2020/12/10
8
8,功的公式:
(1)公式: W = F S
(2)符号的意义及单位: F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牛(N) S --- 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米(m) W ---功 ---焦耳(J)
(3)计算公式: P=UI (4)符号的意义及单位:
2020/12/10
初中物理中考常用公式_总结.pptx

W=UIt 结合 U=IR→→W=I2Rt
U2
W=UIt 结合 I=U/R→→W= R t
如果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则:Q=W 如电热器。
电功率公式: P=W/t
物理量 P——电功率 W——电功 —通电时间
单位
单位
W kW
J t— kWh
s
h
P=IU
物理量
单位
P——电功率 W
I——电流
A
U——电压 V
并联电路的特点:
电流:在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表达式:I=I1+I2
I1 R2
分流原理: I2 R1
电压: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表达式:U=U1=U2
P1 R2
并联电路中,用电器的电功率与电阻成反比。表达式: P2 R1
4
n ——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
s=nh
物理量
单位
s——动力通过的距离 m
h——重物被提升的高度 m
n——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
对于定滑轮而言:∵n=1∴F=Gs=h
1 对于动滑轮而言:∵n=2∴F= 2 Gs=2h
机械功公式: W=Fs
物理量
单位
W——动力做的功 J
F——动力
N
s ——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m
V 排——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 m3
g=9.8N/kg,粗略计算时取 g=10N/kg
F 浮=G
物理量
单位
F 浮——浮力 N
G ——物体的重力 N
提示:[当物体处于漂浮或悬浮时]
1
学海无 涯
压强公式:
F
p= S
物理量
单位
p——压强 Pa;N/m2
中考物理必备常用PPT教学课件

6
物理量 单位 公式
• 物理量 单位 公式 名称 符号 名称 符号 质量 m 千克 kg m=pv 温度 t 摄氏度 °C 速度 v 米/秒 m/s v=s/t 密度 p 千克/米³kg/m³p=m/v 力(重力) F 牛顿(牛) N G=mg 压强 P 帕斯卡(帕) Pa P=F/S 功 W 焦耳(焦) J W=Fs 功率 P 瓦特(瓦) w P=W/t 电流 I 安培(安) A I=U/R 电压 U 伏特(伏) V U=IR 电阻 R 欧姆(欧) R=U/I 电功 W 焦耳(焦) J W=UIt 电功率 P 瓦特(瓦) w P=W/t=UI 热量 Q 焦耳(焦) J Q=cm(t-t°) 比热 c 焦/(千克°C) J/(kg°C) 真空中光速 3×108米/秒 g 9.8牛顿/千克 15°C空气中声速 340米/秒
2020/12/10
7
【力 学 部 分】
• 【力 学 部 分】 1、速度:V=S/t 2、重力:G=mg 3、密度:ρ=m/V 4、压强:p=F/S 5、液体压强:p=ρgh 6、浮力: (1)、F浮=F’-F (压力差) (2)、F浮=G-F (视重力) (3)、F浮=G (漂浮、悬浮) (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 7、杠杆平衡条件:F1 L1=F2 L2 8、理想斜面:F/G=h/L 9、理想滑轮:F=G/n 10、实际滑轮:F=(G+G动)/ n (竖直方向) 11、功:W=FS=Gh (把物体举高) 12、功率:P=W/t=FV 13、功的原理:W手=W机 14、实际机械:W总=W有+W额外 15、机械效率: η=W有/W总 16、滑轮组效率: (1)、η=G/ nF(竖直方向) (2)、η=G/(G+G动) (竖直方向不计摩擦) (3)、η=f / nF (水平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q ——燃料的热值 J/kg
Q 放= mq
欧姆定律:物理量 单位
IU R
I——电流 A U——电压 V R——电阻 Ω
学海无 涯
提示:
同一性:I、U、R 三量必须对应同一导体 (同一段电路);
实验电路图和实物图
物理量
单位
提示:
电
W——电功 J U——电压 V
((12))I式、中U、各t量必必须须对采同用一国段际电单路位、;同一时功刻而公言式。 :
g——重力与质量的比值
g=9.8N/kg;粗略计算时取 g=10N/kg。
合力公式: F = F1 + F2 [ 同一直线同方向二力的合力计算 ]
F = F1-F2 [ 同一直线反方向二力的合力计算 ]
1
学海无 涯
密度公式: 物理量
单位
m
V
ρ——密度 kg/m3 g/cm3
m——质量 kg g
V——体积 m3 cm3
R R1 R2 R3
电磁波波速与波长、频率之间的关系:C=λf
R1R2 R1 R2
C:波速(电磁波的波速是不变的,等于3×10^8m/s)λ:波长 f:频率
初中物理计算中需要记住的几个常用数值:
1.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340m/s 2.光在真空的传播速度:3×10^8m/s(初中阶段将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近似看成与真空中传播速 度 相同计取 3×10^8m/s) 3.水的密度:1.0×103kg/m^3 4.水的比热容:4.2×103J/(kg·℃) 5. 一节干电池的电压:1.5V 6. 家庭电路的电压:220V 7. 安全电压:不高于 36V (≤36V)
由液面的竖直距离;
F1L1=F 2L2: 力臂的画法:
物理量
单位
F1——动力
N
L1——动力臂 m
F2——阻力
N
L2——阻力臂 m
提示:应用杠杆平衡条件解题时,L1、L2
2
学海无 涯
滑轮组:
1
F= nG总
物理量
单位
F —— 动力 N
G 总——总重 N (当不计滑轮重及摩擦时,G 总=G)
n ——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
学海无 涯
中考物理复习---物理公式
vs t
速度公式:
物理量
—速度 s——路程 t——时间
公式变形:求路程s vt
单位 v—
m/s km/h
m km
s
h
单位换算: t 1s m==10dm=102cm=103mm
v
求时间
光学作图(折射,反射,凸透镜三条特殊光线)
凸透 律:
镜成像规
物距 u
u 2f
4
学海无 涯
电压: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 表达式:U=U1+U2
U1 R1
分压原理(阻大压大):U2 R2 , P1 R1
用电器的电功率与电阻成正比。表达式: P2 R2
并联电路的特点:
电流:在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
表达式:I=I1+I2
I1 R2
分流原理: I2 R1
电压: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表达式:U=U1=U2
P1 R2
并联电路中,用电器的电功率与电阻成反比。表达式: P2 R1
常用公式:
R= U 额2 = U 实 2
P额
P实
串联:总电阻R=R1+R2+R3+……
5
学海无 涯
并联:总电阻 1 1 1 1 两个电阻的总电阻R=
注意:S 是受力面积,指有 受到压力作用的那部分
面积(接触面积)
面积单位换算:
1 cm2 =10--4m2 1 mm2 =10--6m2
:
物理量
单位
注意:深度是指液体内部某一点到自
p=ρgh
p——压强
Pa;N/m2
ρ——液体密度 kg/m3
杠杆的平衡h条g—=9—件.8N深:/k度g,粗略计算m 时取g=10N/kg
c ——比热容
J/(kg·℃)
( △t >0)
m ——质量
△t ——温度差
kg ℃
燃料燃烧时放热
提示: 当物体吸热后,终温 t2 高于 初温 t1,△t = t2 - t1 当物体放热后,终温 t2 低于 初温 t1。△t = t1- t2
物理量
单位
Q 放 ——放出的热量 J
3
m ——燃料的质量 kg
s =nh
物理量
单位
s——动力通过的距离 m
h——重物被提升的高度 m
n——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
绳子的股数:
甲图n=2 股,乙图 n=3 股
机械功公式: W=F s
功率公式:
物理量
单位
W——动力做的功 J
F——动力
N
s ——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m
提示:克服重力做功或重
W
P= t
物理量 单位
P——功率 W W——功 J t ——时间 s
如果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则:Q=W 如电热器。
电功率公式: 物理量
P——电功率
P = W /t W——电功
—通电时间
单位
单位
W kW
J t— kWhΒιβλιοθήκη shP=IU
物理量
单位
P——电功率 W
串联电路的特I—点—:电流 A
U——电压 V
U2 P= R
P=I2R
只能用于:纯电阻电路。
电流:在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都相等。表达式:I=I1=I2
浮力公式:
物理量
单位
单位换算: 1kg=103 g 1g/cm3=1×103kg/m3
F 浮=G – F
F 浮——浮力 N G ——物体的重力 N
F ——物体浸没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N
F 浮=G 排=m 排 g
F 浮=ρ水gV 排
物理量
单位
F 浮——浮力
N
ρ ——密度
kg/m3
V 排——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 m3
像的性质
像距 Ν
应用
倒立
缩小
实像
f v 2f
照相机
u 2f
倒立
等大
实像
v 2f
f u2f
倒立
放大
实像
v 2f
幻灯机
u f
不成像
u f
正立
放大
虚像
物像同侧
放大镜
口诀:一倍焦距分虚实,分正倒;二倍焦距分大小;物近(靠近焦点)像远大像变大。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G = mg
物理量
单位
G——重力 N
m——质量 kg
W=
I——电流
A
1 度=1 kWh = 3.6×10 6 J。
(3)普遍适用公式,对任何类型用电器都U适用I t;
t——通电时间 s
W = U I t 结合 U=I R →→W = I 2Rt 只能用于如电烙铁、电热器、白炽
U2
W = U I t 结合 I=U/R →→W = R t
灯等纯电阻电路(对含有电动机、
g=9.8N/kg,粗略计算时取 g=10N/kg
G 排——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N
m 排——物体排开的液体的质量 kg
F 浮=G
物理量
单位
F 浮——浮力
N
G ——物体的重力 N
提示:[当物体处于漂浮或悬浮时]
压强公式:
p= F
S
物理量
单位
p——压强 Pa;N/m2
F——压力
N
液体压强S公——式受力面积 m2
单位换算: 1W=1J/s 1 马力=735W
机械效率:
W有用
W总
×10000
物理量 单位
η——机械效率
W 有——有用功 J W 总——总功 J
提示:机械效率η没有单位,用百分率
表示,且总小于 1 W 有=G h [对于所有简单机械]
热量计算公式:
物体吸热或放热
物理量
单位
Q = c m △t
Q ——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