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实习基地踏勘路线内容和要求
巢湖地质实习设计报告

一、实习目的1. 通过野外地质实习,加深对地质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2.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3. 了解巢湖地区地质构造、地层、岩石、矿产等基本地质特征。
4. 提高学生的野外考察、观察、记录、分析和总结的能力。
二、实习时间2022年6月28日至7月2日三、实习地点巢湖北部地区(麒麟山、凤凰山、马鞍山、平顶山、王乔洞、紫薇洞等地)四、实习指导教师吕惠进老师五、实习内容1. 地质构造:观察巢湖地区地质构造特点,如断层、褶皱等。
2. 地层:识别地层岩性、地层时代、地层接触关系等。
3. 岩石:观察岩石的肉眼特征,如颜色、结构、构造等,识别各类岩石。
4. 喀斯特地貌:观察地下喀斯特地貌,如溶洞、地下河等。
5. 矿产:了解巢湖地区矿产资源分布、类型、特征等。
6. 野外记录:学会野外记录方法,如地形图、剖面图、素描图等。
七、实习安排1. 第一天:抵达巢湖,入住实习基地,了解实习任务和注意事项。
2. 第二天:参观麒麟山,观察地层、岩石、断层等地质现象。
3. 第三天:考察凤凰山,了解地貌类型、地层、岩石等。
4. 第四天:考察马鞍山和平顶山,了解地层、断层等地质现象。
5. 第五天:考察王乔洞和紫薇洞,了解地下喀斯特地貌和断层。
6. 第六天:整理实习资料,撰写实习报告。
八、实习成果1. 完成实习报告,总结实习收获。
2. 熟练掌握野外地质调查方法。
3. 提高地质观察、记录、分析和总结的能力。
4. 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九、实习注意事项1. 注意安全,遵守实习纪律。
2. 保管好实习器材,防止丢失和损坏。
3. 主动与指导教师沟通,及时解决问题。
4. 保持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共同完成任务。
5. 严格遵守实习基地管理规定,保持环境卫生。
通过本次巢湖地质实习,学生将深入了解巢湖地区的地质特征,提高自己的地质学知识和野外实践能力,为今后从事地质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矿大巢湖地质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与任务1. 实习目的通过本次巢湖地质实习,使我们在实践中巩固和深化《普通地质学》、《构造地质学》、《矿物岩石学》、《古生物地层学》等地质学基础理论,提高野外地质观测、描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增强实践操作技能。
2. 实习任务(1)观察实习区地质现象,包括地层、岩性、构造、岩浆活动、矿产等。
(2)采集岩石、矿物、化石样品,进行描述、鉴定。
(3)绘制实习区地质剖面图、地质图件。
(4)撰写实习报告,对实习区地质特征进行分析。
二、实习地点与时间实习地点:安徽省巢湖市实习时间:2020年10月1日至10月7日三、实习内容1. 实习区概况巢湖市位于安徽省中部,环抱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
实习区地处巢湖北部山区,属下扬子地层区,六合-巢县地层小区。
实习区内地层厚度不大、发育齐全、出露连续,地质构造复杂,矿产资源丰富。
2. 地质现象观察(1)地层:实习区内地层主要为震旦系、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和第四系。
地层出露连续,接触关系清晰。
(2)岩性:实习区岩石类型主要为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
沉积岩以砂岩、页岩、泥岩为主;岩浆岩以花岗岩、闪长岩为主;变质岩以片麻岩、大理岩为主。
(3)构造:实习区地质构造复杂,以断裂构造为主,褶皱构造次之。
断裂构造有逆断层、正断层、平移断层等;褶皱构造有背斜、向斜等。
(4)岩浆活动:实习区岩浆活动主要发生在侏罗纪、白垩纪,以酸性侵入岩为主,如花岗岩、闪长岩。
(5)矿产:实习区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矿种有铁、铜、铅、锌、金、银、硫、磷、石灰石等。
3. 样品采集与鉴定实习期间,我们采集了多种岩石、矿物、化石样品。
通过对样品的观察、描述和鉴定,我们掌握了以下知识:(1)岩石:实习区岩石主要为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
沉积岩以砂岩、页岩、泥岩为主,岩浆岩以花岗岩、闪长岩为主,变质岩以片麻岩、大理岩为主。
(2)矿物:实习区矿物种类较多,主要有石英、长石、云母、方解石、黄铁矿、磁铁矿、辉钼矿等。
巢湖北山实习考察实习报告

巢湖北山实习考察实习报告一、巢湖实习报告目录第一章:绪言(实习方案、实习任务)第二章:实习主题第三章:巢湖地区地理概况第四章:巢湖地区地质构造特征第五章:地层第六章:巢湖地区的喀斯特地貌第七章:感想与收获资源环境学院地理科学(2)班汪萌巢湖北山实习报告正文第一章:绪言1、实习方案(1)巢湖北山地质野外考察前的准备及实习工具的准备充分了解实习区域内地质地貌、水文、土壤、植被等自然要素情况,以及巢湖地质的详细情况,如地层和区域地质构造特征、地质发展史实习工具主要有:地质包、地质锤、地质罗盘、手套、书本,笔、帽子(2)实习总体要求通过到巢湖北山地质实习考察认识巢湖北山地区地质情况和发展历史,进而掌握该区自然历史演化规律,在野外地质中找到地质概念的原型,从而加深对地质概念和地质作用的理解。
观察巢湖地区的地层特征、地质构造特征,岩层的褶皱、断层与节理及各种岩性特征,学会对各种岩层,各种岩层接触关系进行辨析判断和解说、熟练掌握对地质罗盘等相关地质仪器的使用,学会用地质仪器进行勘探和考察2、实习任务(1)主要路线:炭井村—岠嶂山—金银洞北山麒麟山—凤凰山—朝阳山—平顶山王乔洞—紫薇洞凤凰山—狮子冲口—扁井山(2)主要做法:A、通过对麒麟山采石场的地质考察,学习使用地质罗盘仪来测量岩层的产状要素:走向、倾向、倾角;了解岩层的层序,学习手绘地形坡面图B、通过对炭井村的考对察,掌握背斜向斜构造及形态特征;通过对岠嶂山的山体特征及地层构造分析熟悉海退层位C、听老师对考察点的地质特点进行分析,进行现场提问和解答,并在考察点进行采样、绘图和记录相关数据,再与书本中的数据进行对比,加深对考察点的理解D、认识巢湖北山地区地质情况和发展历史,观察巢湖地区的地层特征、地质构造特征,岩层的褶皱、断层与节理及各种岩性特征,学会对各种岩层,各种岩层接触关系进行辨析判断和解说、E、学会手绘地层坡面图F、进行拍照和整理数据及总结3、实习地区的概况5月17日上午到达巢湖,下午去麒麟山采石场;第二天上午去金银洞、炭井村、岠嶂山、金银洞北山,下午去麒麟山采石场以及鹅头岩,5月19日上午去麒麟山,下午去巢湖旁的龟山采挖化石,5月20日上午去王乔洞和紫薇洞,下午返回学校第二章:实习主题:巢湖北山地质考察第三章:巢湖地区地理概况1:巢湖-地理位置巢湖市位于安徽省中部,巢湖之滨,属于江淮丘陵区的南部,距合肥市约70公里。
工程地质巢湖实习报告

一、前言工程地质实习是地质工程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通过实地考察、地质调查和工程地质分析,使学生深入了解工程地质的基本原理和工程地质问题的解决方法。
本次实习选择在巢湖地区进行,旨在通过对巢湖地区的工程地质情况进行实地考察,提高学生的工程地质实践能力。
二、实习目的与任务1. 目的:(1)了解巢湖地区工程地质的基本情况,包括地质构造、地层、岩性、水文地质条件等;(2)掌握工程地质调查的方法和技能;(3)培养分析和解决工程地质问题的能力。
2. 任务:(1)对巢湖地区进行工程地质调查,包括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层、岩性、水文地质条件等;(2)采集岩样、水样等样品,进行室内分析;(3)分析巢湖地区工程地质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三、实习过程1. 实习时间:2022年7月10日至7月20日2. 实习地点:巢湖地区3. 实习内容:(1)考察巢湖地区地形地貌,了解地貌对工程建设的影响;(2)调查巢湖地区地质构造,分析地质构造对工程建设的影响;(3)分析巢湖地区地层、岩性,了解地层岩性对工程建设的影响;(4)调查巢湖地区水文地质条件,分析水文地质条件对工程建设的影响;(5)采集岩样、水样等样品,进行室内分析;(6)分析巢湖地区工程地质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四、实习成果1. 实习报告:对巢湖地区工程地质情况进行全面分析,总结实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2. 室内分析报告:对采集的岩样、水样等样品进行室内分析,得出相关结论。
3. 工程地质问题解决方案:针对巢湖地区工程地质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五、实习体会1. 通过本次实习,我对工程地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认识到工程地质在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性。
2. 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进行工程地质调查,掌握了工程地质分析的方法和技能。
3. 实习让我明白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提高了我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 实习过程中,我遇到了很多困难,但通过努力和坚持,最终克服了困难,取得了实习成果。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巢湖

一、实习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增多,工程地质工作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为了提高学生的工程地质知识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我们组织了此次巢湖工程地质实习。
实习时间为2023年8月15日至8月20日,实习地点位于安徽省巢湖市。
二、实习目的1. 巩固和加深对工程地质基础知识的理解,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2. 通过野外实地考察,了解巢湖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为今后从事相关领域工作打下基础。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吃苦耐劳的品质。
三、实习内容1. 巢湖地区工程地质概况巢湖市位于安徽省中部,环抱巢湖,总面积为9423平方公里。
巢湖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地层丰富,矿产资源丰富。
实习期间,我们重点考察了巢湖地区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等。
2. 野外实地考察(1)地层与岩性:巢湖地区地层主要为中生界侏罗系、白垩系和第三系,岩性以砂岩、泥岩、页岩、砾岩为主。
(2)地质构造:巢湖地区地质构造复杂,主要有逆断层、正断层、挤压带等。
(3)水文地质条件:巢湖地区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水类型多样,主要有松散岩类孔隙水、基岩裂隙水等。
3. 工程地质问题分析(1)地基承载力问题:巢湖地区地层松散,地基承载力较差,需采取地基处理措施。
(2)边坡稳定性问题:巢湖地区地质构造复杂,边坡稳定性较差,需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
(3)岩溶问题:巢湖地区岩溶发育,岩溶洞穴、溶洞等地貌现象较多,需进行岩溶发育规律研究。
四、实习成果1. 完成实习报告,总结实习过程中的发现和收获。
2. 编制巢湖地区工程地质简图,标注地层、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等信息。
3. 分析巢湖地区工程地质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五、实习体会1. 工程地质实习让我深刻认识到工程地质知识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价值。
2. 野外实地考察让我掌握了实地观察、记录、分析地质现象的方法。
3. 团队合作精神在实习过程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提高了我的团队协作能力。
4. 通过实习,我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
巢湖地质实习报告2

此次实习地点地形全貌图巢湖地质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与任务1、实习目的:通过此次巢湖北部区域野外地质实习,亲身实地观察典型地质现象并对其观察、描述、综合分析,充实《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基础地质学的理论教学内容,并加深对课程相关内容的理解,也培养了我们实事求是、严谨的工作态度,独立思考、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技能,以及团结互助、吃苦耐劳的精神。
2、实习任务:(1)通过实地观察巢湖垃圾处理场地区、麒麟山和平顶山地区地质构造及岩层产状和岩性发育;观察紫薇洞和王乔洞的岩溶发育,收集各种地表及浅层地下岩层的地质信息和相关地质证明,学习包括地层划分和层序、岩性组合及岩相特征、地质构造及构造变动等知识。
(2)编写实习报告。
二、实习内容1、熟悉巢湖北部山区地层层序、岩性、厚度和接触关系。
2、肉眼较熟练的鉴别巢湖北部山区各种沉积岩、侵入岩,并能掌握岩石手标本的描述。
3、认识巢湖北部山区沉积岩层中的原生构造(波痕、斜层理、缝合线、虫迹等),并能应用这些原生构造解决有关地质问题。
4、掌握褶皱和断层等构造野外研究方法和识别标志,认识实习区的构造特征,并能根据实习区褶皱和断裂的组合特征进行初步的几何学、运动学及动力学分析,追溯构造演化史。
三、实习时间和路线此次巢湖地质实习时间是12月13至14号两天。
实习路线巢湖垃圾处理场——原山——紫薇洞;麒麟山——凤凰山背斜;平顶山向斜。
四、实习过程我们在赵静、刘佩贵两位老师的带领下,13号清晨从学校出发赶赴巢湖进行为期两天的野外地质实习。
1.巢湖垃圾处理场。
13号早上9点左右,我们到达实习的地个点——巢湖垃圾处理场。
在严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从垃圾场和公路旁边的小采石场开始了实习。
严老师为我们介绍了该地区是由于地质运动形成背斜褶皱。
背斜的中间表面受张应力,加上风化侵蚀作用,形成了现在的V型山谷。
该地区地志留系的,岩层形成年代久远,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在严老师的指导下,我们用地质罗盘对该地区的岩层的倾向,倾角进行测量,结果为SN260°∠24°。
巢湖实习攻略(史上最强版)

巢湖实习攻略(史上最强版)放寒假了,对于大三的学弟学妹们来说,或许你们早已开始憧憬下学期初的巢湖地质填图实习,下面我为大家介绍一下关于巢湖实习的方方面面(主要针对于资勘地质工程,地定专业)。
一、关于学习本次实习分为两部分前两个周去巢湖,后六个周回学校室内整理、画图、编写报告,再奔赴巢湖实习之前,将进行两个周的构造课程设计(水文地物貌似是一个周),主要是让你了解巢湖地区的地质概况,包括构造,地层、构造发展史以及地名等相关信息,其中地层中重点要掌握不同地层的不同岩性老师会给你一个列表,自己整理好要熟记。
巢湖地质填图实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野外踏勘,实测剖面,地质填图。
1、野外踏勘是最前期的工作,指导老师会按照预定的路线带大家(一般是以班级为单位)熟悉巢湖实习区的地层分布特征,岩性特征、构造,用GPS定点,测产状,画信手剖面图,在此期间一个班那么多人,老师不可能都照顾过来,一定跟紧老师,多记多想,分清楚方向,这对于认识一些大型的构造很重要,老师也有迷路的时候,这时也不要慌张,跟紧队伍,就那钉大点地方,不会失联的。
2、实测剖面,实测剖面时是以小组为单位单独行动,大家在地层学实习中也接触过剖面测量,并不会很陌生,在实测之前老师会为大家上一次课,重新讲解一下方法并分配任务,每个小组都要做好实测前的准备工作,确定好目的地的位置、怎样去、分工、所测地层之间的分界线特征等,测量期间一定要团结协作,提高效率,每个人都很累,大家都要相互体谅,测量产状的同学一定要注意倾向,如果测反了,一切努力都白废了。
3.地质填图,这是巢湖实习中野外工作的最后一步,也是最艰辛最累的一个环节,认真听老师讲的什么,分好工,做好准备工作,有很多地方是踏勘中没去过的,所以更应该提前做好准备,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效率。
在这儿要提醒大家,野外记录一定要详尽、准确,照片做好编号,实测的数据不仅自己小组用其他小组也要用,虽然在巢湖期间也有少量的室内工作完成,但是大部分是在学校完成的,如果记录出现问题,那么就很棘手了,不但影响自己小组还会牵连其他小组,所以一定要用心去记去测。
巢湖综合水文地质测绘实习报告精选5篇

巢湖综合水文地质测绘实习报告精选5篇巢湖综合水文地质测绘实习报告1一兴城1 自然地理兴城市位于葫芦岛市的东部,在辽东湾西岸,居辽西走廊中段。
东南濒临渤海,西南依六股河与绥中县相邻,西北与建昌县接壤,北与东北毗邻葫芦岛市。
地处东经120deg;06prime;至120deg;50prime;,北纬40deg;16prime;至40deg;50prime;之间。
在地貌上,该区属于辽西山地黑山丘陵的东部边缘,发源于兴城市西北青山-----笔架山---大红螺山一代的六股河、烟台河、兴城河和北西河自西北向东南流动,最终汇入辽东湾。
区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为松岭山脉延续分布丘陵地带。
实习地区处于北半球暖温带亚温润气候区。
这里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8.7℃。
年平均降水量620mm。
2 人文经济兴城市土地类型多样,土质较好,适于植物生长。
主要农作物有高梁、玉米、谷子、水稻等。
油作物有大豆、花生,是辽宁省花生重点产地之一。
经济作物有棉花、烤烟、麻类等。
丘陵地区适宜林果生产,以苹果和白梨为主,被国家农业部定为优质果生产基地。
林业资源有松、柏、柞、椴、榆、槐等乔灌木。
林地面积80万亩,森林覆盖率29%。
海产品丰富。
兴城市交通发达,设施完备,公路、铁路、海运、空运形成了立体化运输网络。
以兴城市为中心,县乡公路呈放射状通往各乡。
海滨建有小坞渔港。
二秦皇岛1自然地理秦皇岛地区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9deg;30prime;~119deg;50prime;,北纬39deg;50prime;~40deg;10prime;,北倚燕山,南临渤海,东越长城与辽宁省绥中县毗邻,地势北高南低,北部为燕山山脉东段,南部为华北平原北端的滨海冲积平原。
总趋势为西北高,东南低,由山地、丘陵、平原、滨浅海四个地带组成,总体上属于丘陵区。
秦皇岛地区地处于中纬度地带,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
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水热资源丰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巢湖实习基地踏勘路线内容和要求路线一:麒麟山-凤凰山(从维尼纶厂西区食堂到油库西边围墙下小采石坑,经大采石场,沿山脊探槽上麒麟山顶,到凤凰山)1、实习内容(1)观察二叠系-石炭系-泥盆系上统五通组的地层层序、岩性特征和化石及其彼此之间接触关系。
(2)对照地形图实习区地貌景观并学习罗盘仪定点。
(3)鸟瞰实习基地区地质构造全景,重点观察凤凰山背斜形态和背斜倾伏端特征。
(4)练习景观素描图,或远景照相。
2、观察点及观察内容No:1位于油库西围墙根下小采石坑(1)观察石炭系船山组与二叠系栖霞组接触关系,测量岩层产状。
(2)观察船山组球状灰岩特征。
(3)观察栖霞组底部碎屑岩及臭灰岩特征,并注意观察灰岩中含莓状黄铁矿结核及灰岩层面上遗迹化石(虫管构造)。
No:2位于麒麟山东坡大采石场(1)观察石炭系船山组、黄龙组和州组高骊山组岩性特征(图L—1)。
(2)观察船山组和黄龙组的接触关系和古风化壳特征。
(3)观察和州组姜块状(风化面呈峰窝状)灰岩特征,尤其注意其底部发育一系列相互平行且垂直层理面的管状溶洞,分析研究其成因。
图L—1 麒麟山地层剖面图No:3 位于麒麟山东南坡探槽起点(1)观察金陵组岩性及所产化石类型并注意岩层产状局部变化。
(2)观察五通组岩性特征并注意岩性变化在地貌上的反映。
No:4 位于麒麟山顶(1)对照地形图,识别实习区内地形地物特征。
(2)鸟瞰实习区褶皱构造地理位置及地貌景观。
(3)练习各种定点方法,(以后方交汇法和GPS法定点为主)。
(4)沿山脊向南西方向至陡崖处,观察五通组砾岩的砾石成份、形态、砾径大小、分布规律、胶结类型、韵律性原生构造及砾岩厚度。
No:5 位于凤凰山顶(电视塔)(1)观察凤凰山背斜倾伏端形态并测量其产状。
(2)同No:4之(1)、(2)、(3)3、作业要求(1)绘制栖霞组与船山组,船山组与黄龙组接触关系素描图。
(2)绘制大采石场--麒麟山顶路线地质剖面图。
(3)基本掌握后方交汇法和GPS法定点、野外记录格式和地质素描图的基本结构。
路线二:狮子巷口-王乔洞1、实习内容(1)观察志留系高家边组和坟头组、上泥盆统五通组岩性特征。
(2)观察认识王乔洞、紫薇洞、双龙井和扁井等岩溶现象。
(3)观察紫薇山地下暗河塌陷而形成的谷地。
(4)观察王乔洞南侧花岗斑岩岩株。
(5)观察扁井南大采石场上小型帚状构造及小型逆掩断层。
2、观察点及观察内容No:1 位于马鞍山(250高地)西麓公路上(1)观察志留系高家边组页岩(2)观察志留系坟头组砂岩特征,砂岩中的楔形层理,注意由下而上砂、泥质岩成分变化特点。
(3)在坦克修配厂桥头东侧路堑上,注意寻找坟头组上部粉砂质泥岩中的三叶虫,条纹石燕等化石。
(4)在公路上观察凤凰山背斜核部。
No:2 位于坦克修配厂大门西南侧公路路堑上(1)观察五通组下段砂岩特征。
从颜色、成份和结构等方面和坟头组砂岩进行比较。
(2)观察五通组石英底砾岩转石,追索原生露头并和对面马鞍山五通组石英砾岩相联系,分析狮子口存在一横向断层的可能性。
(3)观察五通组上段砂页岩的特征,注意其韵律性,在灰黑色、棕灰色耐火粘土中注意寻找植物化石。
(4)注意观察五通组顶部透镜状或似层状褐铁矿。
(5)注意观察金陵组灰岩在这里尖灭的现象,即由碳酸盐相变为碎屑岩相,所以与五通组界线难以确定。
No:3 位于王乔洞南约50米处路旁(1)观察和描述花岗斑岩岩性特征和边缘相岩性变化。
(2)观察岩株与灰岩接触带的蚀变特征。
(3)观察并测量岩株内的节理产状。
No:4 位于王乔洞内(1)观察王乔洞(古地下暗河道)形态和洞口标高,测量洞长、宽、高及延伸方向,判断其发育形态与石灰岩层理及节理关系。
(2)观察洞内三级古侵蚀面特征并测量其相对高度,阐述其与新构造运动的关系。
No:5 位于紫薇洞内观察紫薇洞内形态,产出层位,测量喀斯特溶洞延伸方向、长度、标高,考察洞内各种岩溶现象。
No:6 位于扁井南面距双龙井约100米处大采石场(1)观察扁井-大理寺纵断层,注意栖霞组灰岩和孤峰组部分缺失,两组岩层产状的差异性。
(2)观察采石场北壁小型帚状构造(为扁井-大理寺纵断层派生分支构造),测量弧形断裂产状,确定其运动方向。
(3)观察采石场南端西壁上小型逆掩断层测量其产状,观察断层岩特征。
(4)注意观察采场上小型喀斯特竖井内红色洞穴堆积物(中更新世Q2)特征。
3、作业要求(1)绘制王乔洞花岗斑岩岩株素描图(2)绘制扁井南采石场帚状构造及扁井-大理寺逆断层剖面示意图。
(3)绘制凤凰山背斜核部素描图。
路线三:金银洞-马脊山(117高地)1、实习内容(1)观察金银洞泉。
(2)观察五通组、金陵组、高骊山组、和州组、黄龙组、船山组、栖霞组地层层序及岩性特征。
(3)观察走向断层和横断层。
(4)观察花岗闪长斑岩脉。
2、观察点及观察内容No:1 位于金银洞(维尼纶厂招待所西北侧山坡下)观察泉水出露的部位和地形特征,泉水出露与构造裂隙的关系,泉水的水质和水量,泉水的类型等。
No:2 位于马脊山(177高地)南300米左右山谷中的废采坑。
(1)观察五通组顶部铁矿层,测量矿层底板产状,目估矿层厚度,观察矿石成份,结构构造等。
(2)观察五通组上部的一套碎屑岩。
即:薄层石英砂岩中所夹的含黄矿结核炭质泥、页岩或煤线。
(3)观察金陵组灰岩特征,寻找珊瑚等化石。
(4)观察高骊山组杂色页岩、泥岩及及顶部含铁石英砂岩、豆状赤铁矿层,测量其厚度。
No:3 由No:2点向北沿小山梁约50米(1)观察横断层,测量断层走向,根据“V”字型法则推断层面倾向并目估水平断距(以高骊山组为相当层),收集断层证据。
(2)面向南观看,一系列近于平行的阶梯状断层将高骊山组顶部砂岩错开。
No:4 位于No:2点西面小山坡上观察纵向断层,测量断面产状,观察断层导致的地层重复现象并测量其产状,追索断层角砾岩带的延伸情况,判断断层性质。
No:5 位于马脊山采矿场(维尼纶厂东矿区采场)观察黄龙组,船山组和栖霞组剖面,重点了解栖霞组岩性特征(图L—2),测量产状,寻找化石。
图L—2 马脊山(177高地)地层剖面图No:6 位于马脊山运矿公路边观察花岗闪长斑岩岩脉,绘制素描图。
No:7 位于机修车间东面,公路东侧(1)观察孤峰组岩性特征及层间揉皱。
(2)观察孤峰组与栖霞组接触关系,找出假整合证据。
(3)观察孤峰组磷矿(磷、锰结核),测量矿层厚度,磷、锰结核形态、大小、排列方式。
No:8 位于维尼纶厂车库西侧废采石坑观察栖霞组上硅质层和顶部灰岩之特征,并注意寻找化石。
3、作业要求(1)绘制马脊山纵断层、横断层剖面图。
(2)绘制马脊山东坡路线地质剖面图。
(3)绘制马脊山运矿公路花岗闪长斑岩露头素描图。
路线四:马家山-耙子山(从耙子山西坡上山、绕耙子山环山公路,经马家山大采场经靠山黄村西南大采坑,再由巢湖水泥返回驻地)1、实习内容:(1)观察三叠系剖面(2)观察以三叠系为核部的平顶山向斜西南倾伏端次级小褶皱。
2、观察点及观察内容No:1 位于位耙子山西北公路边(1)观察大隆组硅质岩(路西);大隆组与殷坑组(路东),在界线上、下层注意寻找化石(生物混生)。
(2)在路东坡地上寻找大隆组露头,观察由殷坑组、大隆组组成的次级褶皱构造,测量褶皱构造产状;沿途观察殷坑组岩性特征。
No:2 位于耙子山北坡公路上观察和龙山组,和龙山组与扁担山组界线(殷坑组以其顶部厚层灰岩与和龙山组分界,其界线在公路之下约3米处,现因探槽崩塌而看不到)。
注意观察扁担山组下部的韵律性和密度流沉积。
No:3 位于耙子山南坡公路上(1)站在公路边面向西南,观看公路之下由扁担山组构成的倾伏不对称向斜;下公路,测量向斜的仰起端和两翼产状。
(2)重返公路上往东走,追索向斜东翼岩层产状变化观察次级背斜。
以上向斜、背斜构造是No:1点的褶皱构造的延伸。
No:3 位于耙子山与马家山鞍部东面约50米观察扁担山组中部岩性,在山坡东面采石坑内注意寻找克氏蛤、菊石、鱼龙化石。
沿岩层走向往北到露天采矿场继续观察。
No:4 位于马家山露天采矿东侧(1)观察扁担山组上部岩性。
(2)观察东马鞍山组岩性特征,注意寻找东马鞍山组底部鸟眼状(石膏假晶)灰质白云岩;注意观察描述东马鞍山组岩溶、盐溶、膏溶角砾岩的成份,大小、形态和分布特点,探讨其成因。
No:5 位于靠山黄水塘西南山坡半圆形采石场观察南陵湖组薄层灰岩的产状变化规律和东马鞍山组平面分布特征,恢复以南陵湖组为核部的穹窿状背斜构造。
3、作业要求(1)绘制耙子山-马家山-靠山黄次级褶皱构造剖面示意图。
(2)将东马鞍山组角砾岩与构造角砾岩,底砾岩等相比较,探讨其成因。
路线五:麒麟山-平项山1、实习内容(1)观察狮子崖(鹅头崖)断层,绘制断裂构造的应力分析,练习素描或照相。
(2)观察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剖面。
(3)观察平顶山向斜构造,及向斜山地貌。
(4)观察青苔山推覆构造,绘制剖面图。
2、观察点及观察内容No:1 位于麒麟山与凤凰山两山之间沟谷,狮子崖处。
(1)观察认识狮子崖断层,测量断面产状和断层带宽度。
(2)观察断层角砾岩成份、结构、形态和排列方式及胶结物成份。
(3)观察断面形态特征和旁侧派生构造,确定断层性质。
No:2 位于狼牙山采矿场东侧山沟(1)观察五通组与金陵组接触关系,注意金陵组下段钙质砂岩(厚仅0.5米左右),并寻找化石以区别于五通组砂岩。
(2)观察高骊山组和州组岩性特征并与实习区东部麒麟山、马脊山剖面对比。
(3)在狼牙山南山脚采场观察栖霞组岩性特征,注意岩性段的划分(图L—3)。
图L—3 狼牙山地层剖面图No:3 位于狼牙山西坡运矿公路旁(1)观察栖霞组与孤峰组接触关系。
(2)观察孤峰组岩性变化特征并寻找化石。
注意孤峰组底部含锰粘土及磷锰结核的观察,并与维尼纶厂机修车间东剖面对比。
(3)注意观察银屏组岩性,进一步明确其含义。
No:4 位于平顶采石场(1)在平顶山东南坡注意观察殷坑组并寻找化石,测量产状。
(2)注意观察殷坑组和龙山组界线,在和龙山组似瘤状(或链状)灰岩中寻找菊石化石,测量产状。
(3)观察平顶山向斜核部形态,并注意面向南面观察平项山对面小山坡上的褶皱形态。
(4)观察平顶山向斜西翼岩性并测量产状,变化注意产状由近直立变为倒转。
No:5 位于姚家山东坡工棚附近(1)在公路边观察殷坑组、大隆组及其二者界线,测量产状。
(2)观察龙潭组煤系地层,注意其顶部透镜状灰岩和砂页岩韵律特征。
(3)观察孤峰组硅质层。
3、作业要求(1)绘制狮子崖断层素描图和应力分析图。
(2)绘制平顶山向斜剖面图。
(3)绘制栖霞组与孤峰组接触关系素描图。
(4)绘制青苔山推覆构造剖面图。
路线六:大理寺水库-北凤凰山(305高地),由大理寺水库西岸上294高地,绕到305高地北坡,再经石刀山,猫耳洞回到大理寺水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