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晶体的常识
第三章第一节 晶体的常识

第一节晶体的常识1、认识晶体和非晶体的本质差异,明白晶体的特征和性质。
2、了解获得晶体的途径。
3、明白晶胞的概念,学会晶胞中微粒数的计算方法(均摊法),能依照晶胞的结构确定晶体的化学式。
晶体与非晶体[学生用书P35]1、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差异23、晶体的特点(1)自范性①定义:晶体能自发地呈现多面体外形的性质。
②形成条件之一:晶体生长速率适当。
③本质原因:晶体中粒子在微观空间里呈现周期性的有序排列。
(2)各向异性:许多物理性质(强度、导热性、光学性质等)常常会表现出各向异性。
(3)有序性:外形和内部质点排列的高度有序、(4)熔点:有固定的熔点。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晶体有自范性但其微粒排列无序、()(2)晶体具有各向同性,非晶体具有各向异性。
()(3)晶体有固定的熔点、()(4)熔融态物质快速冷却即可得到晶体。
( )(5)熔融的硝酸钾冷却可得晶体,故液态玻璃冷却也能得到晶体。
( )(6)粉末状的固体也有估计是晶体。
( )答案:(1)×(2)× (3)√(4)× (5)× (6)√2、下列物质中属于晶体的是________。
A、橡胶B、玻璃C、食盐ﻩD、水晶E、塑料ﻩF、胆矾解析:固体有晶体和非晶体之分,晶体是内部微粒(原子、离子或分子)在空间按一定规律呈周期性有序排列构成的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如食盐、冰、金属、水晶、大部分矿石等都是晶体;非晶体中内部粒子的排列则相对无序,如玻璃、橡胶等都是非晶体。
答案:CDF1、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1)依据是否具有自范性晶体具有自范性,能自发地呈现多面体的外形,而非晶体不具有自范性。
(2)依据是否具有各向异性晶体具有各向异性,在不同方向上质点排列一般是不一样的,而非晶体不具有各向异性。
(3)依据是否具有固定的熔、沸点晶体具有固定的熔、沸点,给晶体加热时,当温度升高到某温度时便马上熔化或汽化,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始终保持不变,而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沸点。
第一节-晶体的常识

(3)晶体具有固定的熔点
二、晶胞
1.晶胞:描述晶体结构的基本单元 2.晶胞的结构
晶胞都是平行六面体,上下左右前后无隙 并置排列着无数晶胞。
3.确定晶胞化学式的方法——均摊法
顶点占1/8
面占1/2
棱占1/4
氯化钠晶体
一个Na+吸引多少个 Cl- ? 6个
一个Cl-吸引多少个 Na+ ? 6个 NaCl晶体中Na+ 与Cl-的离 子个数比为多少?︰1 1 与Na+等距离且距离最近的Na+为多少个? 12个
与Cl-等距离且距离最近的Cl-为多少个? 12个
二氧化碳结构模型
与二氧化碳距离最近且等距离的二氧化碳 有多少个? 12个
第一节 晶体的常识
一、晶体与非晶体
1.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差异 自范性 晶体 有(能自发呈现多 面体外形) 没有(不能自发呈 现多面体外形)
具有规则的几何外 形的固体叫晶体
微观结构 原子在三维空间 里呈周期性有序 排列 原子排列相对无 序
非晶 体
2.晶体呈现自范性的条件
晶体生长的速率适当Fra bibliotek3.得到晶体的一般条件
(1)熔融态物质凝固
固体粉末仍是晶体, 只因晶粒太小,肉眼 看不到而已
(2)气体物质凝华
(3)溶质从溶液中析出
4.晶体的特点
(1)晶体的外形和内部质点排列高度有序
晶体SiO2与非晶体SiO2的投影示意图
(2)晶体具有各向异性
在晶体中,不同晶面和晶面上原子排列的方式不 同和密度不同,它们之间结合力的大小也不相同, 这种性质叫做晶体的各向异性
《晶体的常识》

P54
√
第一节 晶体的常识 即学即练
同步解析与测评
P55
√
第一节 晶体的常识 基础巩固
同步解析与测评
P56
√
第一节 晶体的常识 基础巩固
同步解析与测评
P56
√
第一节 晶体的常识 基础巩固
同步解析与测评
P56
√
第一节 晶体的常识
课本
P63
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构成固体的粒子在三维空间里是否呈现周期性的有序排列 为了描述晶体在微观空间里原子的排列,无须画出千千万万个原子, 只需在晶体微观空间里取出一个基本单元即可。
第一节 晶体的常识
课本
P63
请理解:
“无隙”指相邻的晶胞之间没有任何间隙;一个晶胞与相邻的
晶胞完全共顶点、共棱边、共面
“并置”指所有晶胞都是平行排列的,取向相同。一个晶
胞到另一个晶胞只需平移,不需转动
“完全等同”指所有晶胞的形状、内部的原子种类、个数及几
何排列完全相同。
第一节 晶体的常识
课本
P63
第一节 晶体的常识
课本
P60
一、晶体与非晶体
自范性
晶体 非晶体
微观结构
原子在三维空间里呈 周期性有序 排列
有 没有
无序 原子排列相对_________________
3.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区别
构成固体的粒子在三维空间里是否呈现周期性的有序排列
第一节 晶体的常识
课本
P60
NaCl晶体结构示意图:
Cl-
数之比是( A.3∶9∶4 C.2∶9∶4 )
√ D.3∶8∶4
B.1∶4∶2
第一节 晶体的常识 能力提升
高中化学 第四章 第一节 晶体的常识PPT课件

探究: 下图依次是金属钠(Na)、金属锌(Zn)、碘(12)、金刚石
(C)晶胞的示意图,数一数,它们分别平均含几个原子?
Na
Zn
I2
金刚石
钠、锌晶胞都是:8×1/8+1=2;
碘:(8×1/8+6×1/2)×2=8;
金刚石:8×1/8+6×1/2+4=8。
1、现有甲、乙、丙、丁四种晶胞,可推 知:甲晶体中A与B的离子个数比 为 1:1 ;乙晶体的化学式为 C2D ; 丙晶体的化学式为__E_F___;丁晶体的化 学式为__X_Y_3Z__。
4. 下图是CO2分子晶体的晶胞结构示意图, 其中有多少个分子?
8×
81+ 6 ×
1 2
=4
含4个CO2分子
5. 下列是NaCl晶胞示意图,晶胞中Na+和Cl¯
的个数比是多少?晶胞含多少个氯化钠?
Na原子:
8×
1 8
+
6
×
1 2
=4
Cl原子:
1+
12
×
1 2
=4
含4个钠、4个氯
6. 最近发现一种由钛原子和碳原子构成的气
6.鉴别晶体和非晶体
(1)物理性质差异 如:外形、硬度、熔点、折光率
(2)区分晶体和非晶体最科学的方法是对固
体进行X-射线衍射实验。
固体
外观
微观结构 自范性 各向 熔点 异性
具有规 粒子在三 晶体 则的几 维空间周 有
何外形 期性有序 排列
有各 固定
向异 性
非晶 体
不具有规 则的几何 外形
粒子排列 相对无序
2、特点:晶胞都是平行六面 体.晶胞在晶体中“无隙并 置”.
第一节3-1晶体的常识

答案
A
自主探究
精要解读
实验探究
实验探究六
利用均摊法求算晶体的相对分子质 量或组成晶胞的微粒之间的距离
【探究原理】
解答该类题目只需用均摊法找到一个晶胞中含有的结构单 N 元的数目代入 m=ρV=n·M= ·M 求算即可。 NA
自主探究
精要解读
实验探究
【问题探究】 食盐晶体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组成的,如 图所示,且均为等距离的交错排列。已知
第一节 晶体的常识
自主探究
精要解读
实验探究
1.纯净物具有固定的熔、沸点,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沸 点,这句话对吗?请举例说明。 提示 点。 正确,比如水是纯净物,标准大气压下其沸点为 100℃;沥青和玻璃都是混合物,它们没有固定的熔、沸
食盐、铜和干冰分别是由哪些微粒直接构成的? 2. 提示 食盐是由Na+和Cl-直接构成的,金属铜是由铜原
自主探究 精要解读 实验探究
1 1 项中 E、F 都位于顶点,各有 4× = 属于该晶胞,则该 8 2 晶胞中所含 E、F 个数的最简整数比为 1∶1,化学式为 EF;C 选项中属于该晶胞的 X 微粒(位于体心)1 个,Y 微 1 1 粒(面心)6× =3 个,Z 微粒(顶点)8× =1 个,最简整数 2 8 比为 1∶3∶1,化学式为 XY3Z;D 选项中 A 微粒位于晶 胞面心和顶点,B 微粒位于晶胞的体心和棱上,则该晶胞 1 1 1 中 A、 B 的个数比为 6×2+8×8∶ 1+12×4= 4∶4= 1∶1,化学式为 AB。
自主探究
精要解读
实验探究
得到晶体的三条途径 3. (1)_______ 熔融态 物质凝固; 气态 物质冷却不经液态,直接凝固(凝华); (2)_____ (3)溶质从溶液中析出。 玛瑙 ,缓慢冷却形成_____ 水晶 。 熔融态的SiO2快速冷却形成_____ 外形和内部质点 排列的高度有序性;② 晶体的特点:①_______________ 4. 各向异性 ;③晶体的_____ _________ 熔点固定。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课件第一节晶体的常识

3.有规则的几何外形的固体一定是晶体吗? 提示 有规则几何外形或美观、对称外形的固体不一定是晶体。例如,玻璃制品 可以塑造出规则的几何外形,也可以具有美观对称的外观。
4.有固定组成的物质一定是晶体吗? 提示 具有固定组成的物质也不一定是晶体,如某些无定形体也有固定的组成, 如无定形SiO2。
完成课前学 习
探究核心任 务
(8)同一物质可能是晶体,也可能是无定形体。( ) (9)区分晶体和非晶体最可靠的科学方法是确定有没有固定熔点。( ) (10)雪花是水蒸气凝华得到的晶体。( ) (11)溶质从溶液中析出可以得到晶体。( )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1)√
第一节 晶体的常识
完成课前学 习
探究核心任 务
学业要求
素养对接
1.能说出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
2.能结合实例描述晶体中微粒排列的 微观探析: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
周期性规律。
模型认知:晶胞的判断与相关计算。
3.认识简单的晶胞。
完成课前学 习
探究核心任 务
一、晶体 1.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差异
晶体 非晶体
提示 不表示,只表示每个晶胞中各类原子的最简整数比。
完成课前学 习
探究核心任 务
[自 我 检 测]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就是晶体。( ) (2)熔融态的晶体冷却凝固,得到的固体不一定呈规则的几何外形。( ) (3)晶胞都是平行六面体。( ) (4)晶胞是晶体的最小重复单元。( ) (5)不同的晶体中晶胞的大小和形状都相同。( ) (6)晶胞中的任何一个粒子都只属于该晶胞。( ) (7)已知晶胞的组成也无法推知晶体的组成。( )
第一节 晶体的常识 33页PPT文档

Na:
8×
1 8
+1=2
Zn:
8×
1 8
+1=2
I2:
8×
1 8
+
6
×
1 2
=4
C: 8×81 +6×12 +4=8
谢谢!
说明:排列的周期性是指在一定方向上 每隔一定距离就重复出现相同的排列。
2)非晶体:内部粒子的排列呈杂 乱无章的分布状态的固体物质。也 可简化为没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
2、晶体分类
离子晶体
原子晶体 晶体 分子晶体
金属晶体 混合型晶体(过渡型晶体)
3、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差异
自范性
微观结构
晶体
有(能自发呈现 多面体外形)
无隙并置
平行六 面体
三种典型立方晶体结构
立方体 立方体心 立方面心
属 于
8 个 晶 胞
属 于
4 个 晶 胞
属 于
2 个 晶 胞
属 于 整 个 晶 胞
3、晶胞中微粒数的计算方法
均摊法
立方晶胞中微粒数的计算方法
1) 处于立方体顶点的微粒同时为8个晶 胞所共有,每个微粒有1/8属于该晶胞
2) 处于立方体棱上的微粒同时为4个晶 胞所共有,每个微粒有1/4属于该晶胞
原子在三维空间 里呈周期性有序
排列
非晶体
没有(不能自发 呈现多面体外形)
原子排列相对无 序
说明
1)晶体的自范性即晶体能自发地呈现 多面体外形的性质
2)晶体自范性的本质:是晶体中粒子在 微观空间里呈现周期性的有序排列的宏 观表象
3)晶体自范性的条件之一:生长速率适当
天然水晶球里的玛瑙和水晶
高二化学选修第三章第一节晶体的常识课件PPT课件

--
1
第三章 晶体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 晶体的常识
--
2
• 闪耀着六射星光的天然蓝宝石“亚洲之星”重330克拉,缅甸产,
世界著名珍宝,现藏于美国华盛顿私密森博物馆。
--
3
• “库利南二号 ”317.4克拉,镶在英国国王冠上
--
4
• 库利南大钻石是在1907年献给爱德华七世的,后被切割成几大块,其中最大
原子排列相对无序
• 说明:
(1)晶体自范性的本质:是晶体中粒子在微观空间里呈现周期 性的有序排列的宏观表象.
(2)晶体自范性的条件之一:生长速率适当.
--
48
天然水晶球里的玛瑙和水晶
--
49
探究实验
【实验1】 硫晶体的结晶 取少量硫粉置于蒸发皿中,加热至熔融态,停
止热,观察硫晶体的析出
【实验2】 碘的凝华 在一小烧杯中加入少量碘,用一个表面皿盖在
单质硫
--
29
--
30
胆
冰
矾
糖
晶
体
明
矾
晶
水
体
晶
--
31
黄黄水水晶晶
--
32
祖母绿
--
33
绿宝石
--
34
猫眼石
--
35
紫水晶
--
36
水晶石
--
37
自然界中美丽的雪花
--
38
明 矾
观察图片,下列固体在外形上有什么区别?
玛瑙
--
39
一、晶体与非晶体
• 1.概念
晶体: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
第一节晶体的常识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理解晶体与非晶体的差异。
2、学会分析、理解、归纳和总结的逻辑思维方法,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了解区别晶体与非晶体的方法,认识化学的实用价值,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
2、晶体的特征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前面我们讨论过原子结构、分子结构,对于化学键的形成也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也知道组成千万种物质的质点可以是离子、原子或分子。
又根据物质在不同温度和压强下,物质主要分为三态:气态、液态和固态,下面我们观察一些固态物质的图片。
[投影]:1、蜡状白磷; 2、黄色的硫磺; 3、紫黑色的碘; 4、高锰酸钾
[讲述]:固体是大家司空见惯的物质状态,但你是否知道固体有晶体和非晶体之分?绝大多数固体都是晶体,如上面展示的都是晶体,只要如玻璃之类的物质属于非晶体,那么晶体与非晶体之间有什么本质的差异呢?
[板书]:一、晶体与非晶体
[板书]:1、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差异
[提问]:在初中化学中,大家已学过晶体与非晶体,你知道它们之间的差异是什么?
[回答]:学生:晶体有固定熔点,而非晶体无固定熔点。
[讲解]:晶体有固定熔点,而非晶体无固定熔点,这只是晶体与非晶体的表观现象,那么他们在本质上有哪些差异呢?
[投影]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差异
[板书]:自范性:晶体能自发性地呈现多面体外形的性质。
[解释]:所谓自范性即“自发”进行,但这里得注意,“自发”过程的实现仍需一定的条件。
例如:水能自发地从高处流向低处,但不打开拦截水流的闸门,水库里的水不能下泻。
[板书]:注意:自范性需要一定的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条件是晶体的生长速率适当。
[投影]:通过影片播放出,同样是熔融态的二氧化硅,快速的冷却得到玛瑙,而缓慢冷却得到水晶的过程。
[设问]:那么得到晶体的途径,除了用上述的熔融态物质冷却的方法,还有没有其它途径呢?你能列举哪些?
[板书]:2、晶体形成的一般途径:
(1)熔融态物质凝固;
(2)气态物质冷却不经液态直接凝固(凝华);
(3)溶质从溶液中析出。
[投影图片]:1、从熔融态结晶出来的硫晶体;
2、凝华得到的碘晶体;
3、从硫酸铜饱和溶液中析出的硫酸铜晶体。
[探究实验]:完成教材实验,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并回答观察到什么现象。
[回答]:首先碘升华,然后在表面皿下面出现碘的固体。
[讲解]:事实上,这里提到的固体就是凝华得到的碘晶体。
[过渡]:许多固体的粉末用肉眼是看不见晶体的,但我们可以借助于显微镜观察,这也证明固体粉末仍是晶体,只不过晶粒太小了!
[设问]晶体为什么会自发地呈现出多面体外形呢?
[投影]:晶体二氧化硅和非晶体二氧化硅的示意图
[提问]:小组讨论,通过比较,可以得出什么样结论。
[回答]:晶体的原子排列有序,而非晶体则不是。
[讲述]:从本质上来说,晶体的自范性是晶体中粒子在微观空间里所呈的现周期性有序排列的宏观表象。
即由于构成晶体的粒子作用周期性有序排列,必然导致其宏观外表呈现规则的几何形状。
[讲述]:通过前面对晶体与非晶体的讨论,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晶体有哪些特点:
[板书]:3、晶体的特点:
(1)有固定的几何外形;
(2)有固定的熔点;
(3)有各向异性。
[解析]:对于同一幅图案来说,从不同的方向审视,会产生不同的感受。
那么对于晶体来说,许多物理性质,如硬度、导热性、光学性质等,从不同的方向测定,其数值存在差异,即为各向异性。
例如:蓝晶石(Al
2O
3
·SiO
2
)在不同方向上的硬度不同;石墨在与层垂直的
方向上的导电率为与层平行的方向上导电率的1∕104。
[小结]:晶体的某些物理性质的各向异性,同样是晶体内部粒子有序排列的反映。
非晶体没有这种性质。
可以根据晶体特点区别某一固体属于晶体还是非晶体。
然而,得出区别晶体与非晶体最可靠的方法是利用x-射线衍射实验。
[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现在请你用一句话来定义晶体,应该怎么说?[回答]:学生1、内部原子有规律的排列的物质;
学生2、内部原子有规律的排列,且外观为多面体的固体物质。
[板书]:4、晶体的定义:
质点(分子、离子、原子)在空间有规则地排列成的,具有整齐外型,以多面体出现的固体物质。
随堂作业:
1、下列关于晶体与非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晶体一定比非晶体的熔点高
B、晶体有自范性但排列无序
C、非晶体无自范性而且排列无序
D、固体SiO
一定是晶体
2
2、区别晶体与非晶体最可靠的科学方法是:()
A、测定熔沸点
B、测定硬度
C、测定颜色
D、x-射线衍射实验
3、在我们的生活中遇到许多固体,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固体可以分为晶体与非晶体。
请你举出常见的晶体与非晶体的实例。
答案:1、C;2、D;3、晶体:玛瑙、水晶、硫晶体等等;非晶体玻璃、水泥等等。
课外作业:
1、下列不属于晶体的特点是:()
A、一定有固定的几何外形
B、一定有各向异性
C、一定有固定的熔点
D、一定是无色透明的固体
2、下列过程可以得到晶体的有:()
A、对NaCl饱和溶液降温,所得到的固体
B、气态H
2
O冷却为液态,然后再冷却成的固态
C、熔融的KNO
3
冷却后所得的固体
D、将液态的玻璃冷却成所得到的固体
3、晶体具有各向异性。
如蓝晶石(Al
2O
3
·SiO
2
)在不同方向上的硬度不同;
又如石墨在与层垂直的方向上的导电率与层平行的方向上的导电率1∕104。
晶体的各向异性主要表现在是:()
①硬度②导热性③导电性④光学性质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4、一些不法商人制造假宝石来牟取暴利,你能否根据晶体物理性质的各向异性的特点,列举出一些可能有效鉴别假宝石的方法?
答案:1、D;2、AC;3、D;
板书
一、晶体与非晶体
1、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差异
2、晶体形成的一般途径:
(1)熔融态物质凝固;
(2)气态物质冷却不经液态直接凝固(凝华);
(3)溶质从溶液中析出
3、晶体的特点:
(1)有固定的几何外形;
(2)有固定的熔点;
(3)有各向异性。
4、晶体的定义:
质点(分子、离子、原子)在空间有规则地排列成的,具有整齐外型,以多面体出现的固体物质。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晶胞的定义
2、掌握晶胞中原子个数的计算方法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晶胞中原子个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晶胞
定义:晶体结构中的基本单元叫晶胞
二、晶胞中原子个数的计算方法:
位于晶胞顶点的微粒,实际提供给晶胞的只有1/8;
位于晶胞棱边的微粒,实际提供给晶胞的只有1/4;
位于晶胞面心的微粒,实际提供给晶胞的只有1/2;
位于晶胞中心的微粒,实际提供给晶胞的只有1。
练习:
1、现有甲、乙、丙、丁四种晶胞(如图2-8所示),可推知:甲晶体中A与B的离子个数比为______乙晶体的化学式为______;丙晶体的化学式为______;丁晶体的化学式为______。
2、钙-钛矿晶胞结构如图2-9所示。
观察钙-钛矿晶胞结构,求该晶体中,钙、钛、氧的微粒个数比为多少?
3、晶体硼的基本结构单元都是由硼原子组成的正二十面体,其中含有20个等边三角形的面和一定数目的顶角,每个顶角各有一个硼原子。
如图2-10所示,回答:(1)键角____;(2)晶体硼中的硼原子数____个;B—B键____条?
4、在碳单质的成员中还有一种混合型晶体——石墨,如图2-11所示。
它是层状结构,层与层之间依靠______作用力相结合。
每层内部碳原子与碳原子
之间靠______作用力相结合,其键角______。
分析图中每个六边形含有______个碳原子。
分子是形如椭球状的多面体,该结构的建立基于以下考虑:
5、C
70
(1)C
分子中每个碳原子只跟相邻的3个碳原子形成化学键;
70
分子中只含有五边形和六边形;
(2 C
70
(3)多面体的顶点数、面数和棱边数的关系遵循欧拉定理:顶点数+面数-棱边数=2。
分子中所含的单键数和双键数;
根据以上所述确定:(1)C
70
(2)C
分子中的五边形和六边形各有多少?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