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生成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_综述_

肌肉生成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_综述_
肌肉生成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_综述_

桑树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桑树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王钰婷,汪泰初,李瑞雪,王伟 (安徽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安徽合肥230061) 摘要:桑树是多年生木本植物,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遗传改良在桑树资源可持续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为之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近年来,桑树分子生物技术研究取得了重要突破,显示出独特的优势和巨大的发展潜力。概述了桑树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包括分子标记技术、转基因技术、筛选基因耐型、桑树育种等,并对桑树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应用前景进行讨论,以期为桑树分子生物学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关键词:桑树;分子生物学;改良;基因转化 中图分类号:S888.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874X(2013)12-0153-03 Research advances on mulberry molecular biology WANG Yu-ting,WANG Tai-chu,LI Rui-xue,WANG Wei (The Sericultural Research Institute,Anhu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Hefei230061,China) Abstract:Mulberry is a perennial woody plant with a huge economic,ecological and social value.Genetic improvement programs play a crucial role in the sustainable management of mulberry resources.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dern molecular biotechnology brings new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o mulberry improvement.Molecular biotechnology has already shown great application potential for mulberry improvement.The recent advance on molecular biology of mulberry,including its molecular markers,transgenic technology, screening for genotypic stress tolerance and mulberry breeding were summarized in this paper.Moreover,the perspective applications of molecular biotechnology to mulberry genetic improvement were also discussed.This work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further study of the molecular biology of mulberry. Key words:mulberry;molecular biology;amelioration;genetic transformation 桑树是一种多年生木本植物,属于蔷薇目(Rosales)桑科(Moraceae)桑属(Morus L.)桑种(Morus alba L.)[1]。作为家蚕的唯一饲料,桑树良种是发展蚕业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种植优良桑树品种不仅可以提高桑叶产量和质量,增加蚕桑生产经济效益,而且对茧丝绸的品质改善也起着重要作用,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经济价值。桑树分子生物学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及其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先进研究手段逐步应用于桑树研究,桑树分子生物学研究得到了长足发展,对桑树种质资源的研究也由早期的种质资源鉴定、分布调查及形态学特征等方面的基础研究,逐步深入到桑树种质资源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发展阶段。本文对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桑树中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桑树分子生物学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1桑树DNA分子标记技术 分子标记是以DNA多态性为基础的遗传标记,是DNA水平遗传变异的直接反映。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及其技术的快速发展,分子标记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种作物的种质资源鉴定与分类、遗传图谱构建、基因定位以及育种中。DNA分子标记技术能对不同发育时期的个体、所有组织器官甚至细胞作检测,具有多肽性高、多等位基因、遍及整个基因组且不受组织和环境及其他因素影响等特点。当前DNA分子标记已广泛应用于作物遗传资源与育种研究,分别被称为分子种质资源鉴定和分子标记育种[2]。DNA 分子标记可以克服形态学鉴定以及同工酶、蛋白电泳鉴定中的许多缺陷和难题,因而在品种鉴定方面展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桑树是重要的经济作物,但分子标记技术在桑树上的应用较晚。1993年,杨光伟等[3]采用显性分子标记RAPD 技术对我国桑树现行分类的15个种、4个变种及近缘属的48份供试材料进行桑属种群遗传结构分析,结果表明桑树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多态位点百分率为78.95%。向仲怀等[4]利用RAPD技术研究了PCR反应条件,构建了桑属9个种的共9种材料基因DNA指纹图谱,对桑属植物分类进行了探索性研究。之后,楼程富等[5]、赵卫国等[6]、Bhattacharya等[7]利用此技术对桑树不同种质资源进行了多态性分析,为构建桑树遗传图谱、分子辅助育种、重要农艺性状基因定位和系统分类等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新的分子标记技术不断出现,ISSR(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s)标记在桑树中是最常见的分子标记,并可结合RAPD(Randomly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8]和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s)[9]研究桑树品种的遗传变异。因SNP(Single nucleotide 收稿日期:2013-03-25 基金项目:安徽省农科院院长青年创新基金(13B0632);国家蚕 桑产业技术体系合肥综合试验站(CARS-22-SYZ09);安徽省农科院 创新团队项目(11C0610) 作者简介:王钰婷(1985-),女,硕士,助理研究员,E-mail:wang yuting656@https://www.360docs.net/doc/187755216.html, 通讯作者:汪泰初(1970-),男,硕士,研究员,E-mail:189498538 28@https://www.360docs.net/doc/187755216.html, 广东农业科学2013年第12期153

综述:进化论与进化生物学的发展

综述:进化论与进化生物学的发展自达尔文1859年发表《物种起源》(The Origin of Species)一书以来,“进化”(evolution)已逐渐成为生物学文献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进化生物学(evolutionary biology)则成为当今生命科学中一个重要的前沿领域。 纵观150年来,随着科学界对生物进化现象的认识不断深化,人们对达尔文进化论的理解也随之不断深入,进化论自身也走过了曲折的发展之路。除了像其他任何一种科学理论一样需要补充和修正外,进化论还经受了来自科学领域之外的一次又一次挑战。今天,分子水平的生物进化研究正在蓬勃兴起,人们对进化论的兴趣有增无减,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以进化论为核心的进化生物学研究不仅应能够解释各种复杂生命现象,重建生物的自然历史,而且还应具有一定的预测性和应用潜力。因而,藉纪念达尔文(C. Darwin)诞辰200周年和《物种起源》出版150周年之际,回顾进化论与进化生物学的发展历程,将有助于我们全面了解该领域的科学理论与知识,并用于指导21世纪生命科学的研究。 进化论的科学本质 进化论从本质上改变了人们对地球生命现象的理解。进化论围绕生物多样性的起源与发展,引导人们探索各种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或称进化谱系)。例如,作为地球生物的一员,人类究竟何时又是如何在地球上出现的?不同人种或不同人群之间关系如何?人类与其他生物(如细菌)有何种进化上的关联?如此等等,进化论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解释。 在进化论中,具有有益性状的生物存在差异的繁殖优势被称为自然选择(natural selection),因为是自然来“选择”提高生物生存与繁殖能力的性状。如果生物的突变性状降低其生存与繁殖能力的话,自然选择就会减少这些性状在生物群体中的扩散。人工选择也是一个类似的过程,但在这种情况下是人而不是自然环境使生物交配以选择理想的性状。最常见的莫过于通过人工选择来获得人们所需的家畜品系和园艺植物品种等。 迄今为止,支持进化论的证据层出不穷,从中华龙鸟化石的发现到酵母实验进化的分析,不胜枚举[1]。近年来比较突出的例子有加拿大北部“大淡水鱼”化石的发现。科学家们根据进化理论和化石分析预测出浅水鱼类向陆地过渡阶段的大致时间,随后他们将目光投向加拿大北部努维特地区的埃尔斯米尔岛,那里有大约37 500万年前的沉积岩。通过四年的努力,科学家们终于从岩层中发掘出命名为“Tiktaalik”(因纽特人的语言中意为“大淡水鱼”)的生物化石,它既具有许多鱼类特征,又具有早期四足动物的典型特征,而它的鳍包含骨骼,可形成类似于有肢动物的肢体,用来移动和支撑躯体[2]。“大淡水鱼”的发现证实了科学家们基于进化论的预测。反过来,对于进化论预测的证实也提高了达尔文理论的可信度。的确,每一种科学理论本质上都要具备对尚未观察到的自然事件或现象作出预测的能力。 另一个经典的例子是科学家们对特立尼达岛阿立波河中的虹鳉鱼进行的观察与实验。按照进化理论,不同时间尺度上的自然选择可能产生全然不同的进化效应。在仅仅几个时代的周期内,生物个体就有可能产生小规模的变异,可称之为微进化(microevolution)。科学家们发现,生活在阿立波河中的虹鳉鱼无论是其幼体还是成体均遭受较大鱼类的捕食,生活在河流上游小溪中的虹鳉鱼只有其幼体会被较小鱼类捕食,因而长期的进化过程导致该河流中的虹鳉鱼个体较小(更易于躲避捕食者),而溪流中的虹鳉鱼则个体较大(不易被较小的鱼类捕食)。科学家们将河流中的虹鳉鱼置于原来没有虹鳉鱼种群的溪流中,发现它们仅仅在20代后就进化出了溪流中虹鳉鱼的特性[3]。 毋庸讳言,在科学上,我们不可能绝对肯定地证明某种解释是完美无缺的,或者是终结性的。然而,迄今为止,许多科学解释已经被人们反复检验,不断增添的新观察结果或新的实验分析很难对其作出重大改变。换言之,科学界已广泛接受这些解释,它们是以观察自然世界获得的证据为基础的。进化理论就是其中一个代表。从这一点出发,我们可以明确地将

分子生物学综述

基于特定引物PCR的DNA分子标记技术研究进展 摘要: PCR是一种选择性体外扩增DNA的方法,分子标记是继形态标记、细胞标记和生化标记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比较理想的遗传标记技术。SSR、SCAR、SRAP 和TRAP是四种最新发展的基于特定引物PCR的新型DNA分子标记技术,具有简便、高效、重复性好等优点,已在遗传育种的种质资源等各个方面得到广泛应用。介绍了这四种分子标记的基本原理和特点,综述了它们在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关键词:分子标记SSR SCAR SRAP TRAP DNA分子标记技术的研究始于1980年,本质上是指能反映生物个体或种群间基因组某种差异的特异性DNA片段,DNA分子标记大多以电泳谱带的形式表现生物个体之间DNA差异,通常也称DNA的指纹图谱。与其他几种遗传标记相比具有的优越性有:大多数分子标记为显性,对隐性的农艺形状的选择十分便利;基因组变异及其丰富,分子标记的数量几乎是无限的;在生物发育的不同阶段,不同组织的DNA都可用于标记分析;分子标记揭示来自DNA的变异;表现为中性,不影响目标形状的表达,与不良性状无连锁;检测手段简单、迅速。目前DNA分子标记技术已有数十种,主要可分为4大类:基于分子杂交的DNA 分子标记技术;基于随机/特定引物PG R的DNA分子标记技术;基子限制性酶切与PCR技术的分子标记技术;基于芯片技术的DNA分子标记技术。概述新型的基于特定引物PCR的DNA分子标记技术,包括SSR,SCAR,SRAP和TRAP。目前这些I3;VA分子标记技术的应用仍具有相当的局限性,如何将它们有效地利用于分子生物学研究是函待解决的问。 1序列特异扩增区域SCAR 1. 1 SCAR标记的原理 序列特异扩增区域(sequence characterised am-plifiedreginn)简称SCAR标记,是1993年Paran和Michelma记[1]]建立的一种可靠、稳定、可长期利用的RAPD 标记技术。SCAR标记的基本流程:先用随机引物进行RAPD筛选,获取特异的RAPD标记,然后对标记进行克隆和测序,根据测定RADII标记两末端的序列设计一对引物,此引物通常包含有原来的RAPD引物序列,多为20-24,再用该引物对所研究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这样就可以把与原来的RAPI3片段相对应的单一位点鉴定出来。 1. 2 SCAR标记的特点 SCAR标记方便、快捷、可靠,适合于大量个体的快速检测,结果稳定性好,重复性高。由干SCAR标记使用的引物长,因而试验的可重复性高,它克服了RAPD重复性欠佳的弱点,同时具有STS标记的优点,因此比RAPn及其他利用随机引物的方法在基因定位和作图中的应用要好,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种质资源鉴别等方面有着潜在的应用前景,SCAR标记是共显性遗传的。待检DNA间的差异可直接通过有无扩增产物来显示,这甚至可省却电泳的步骤。由于RAPD 扩增过程中错配几率较高,RAPD标记片段同源性高导致SCAR标记的转化成功

分子生物学问题汇总

Section A 细胞与大分子 简述复杂大分子的生物学功能及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Section C 核酸的性质 1.DNA的超螺旋结构的特点有哪些? A 发生在闭环双链DNA分子上 B DNA双链轴线高卷曲,与简单的环状相比,连接数发生变化 C 当DNA扭曲方向与双螺旋方向相同时,DNA变得紧绷,为正超螺旋,反之变得松弛为负超螺旋。自然界几乎所有DNA分子超螺旋都为负的,因为能量最低。 2.简述核酸的性质。 A 核酸的稳定性:由于核酸中碱基对的疏水效应以及电荷偶极作用而趋于稳定 B 酸效应:在强酸和高温条件下,核酸完全水解,而在稀酸条件下,DNA的核苷键被选择性地断裂生成脱嘌呤核酸 C 碱效应:当PH超出生理范围时(7-8),碱基的互变异构态发生变化 D 化学变性:一些化学物质如尿素,甲酰胺能破坏DNA和RNA二级结构中的 而使核酸变性。 E 粘性:DNA的粘性是由其形态决定的,DNA分子细长,称为高轴比,可被机械力和超声波剪切而粘性下降。 F 浮力密度:1.7g/cm^3,因此可利用高浓度分子质量的盐溶液进行纯化和分析 G 紫外线吸收:核酸中的芳香族碱基在269nm 处有最大光吸收 H 减色性,热变性,复性。 思考题:提取细菌的质粒依据是核酸的哪些性质? 质粒是抗性基因,,在基因组或者质粒DNA中用碱提取法。 Sectio C 课前提问 1.在1.5mL的离心管中有500μL,取出10 μL稀释至1000 μL后进行检测,测得A260=0.15。 问(1):试管中的DNA浓度是多少? 问(2):如果测得A280=0.078, .A260/A280=?说明什么问题? (1)稀释前的浓度:0.15/20=0.0075 稀释后的浓度:0.0075/100=0.75ug/ml (2)0.15/0.078=1.92〉1.8,说明DNA中混有RNA样品。 2.解释以下两幅图

疾病分子生物学诊断的研究进展

疾病分子生物学诊断的研究进展 摘要: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的不断进步,许多疾病便转入了基因治疗阶段,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也恰好为医药领域的发展建立了良好的基础,这也必将会为各种疾病的治愈提供一个更新更好的解决方案。而本文则就白血病、胆管癌和肺结核三种疾病的分子生物学诊断研究进展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分子生物学疾病研究进展 前言: 利用分子生物学的技术方法检测受检者体内 DNA 或 RNA 的结构变化,从而对疾病作出诊断的方法[1]与传统方法相比较,其具有非常显著的优越性,既可以直接对个体基因状态进行检测,又可以对表型正常的携带者以及特定疾病的易感者作出诊断和预测。因此分子生物学技术能广泛应用于白血病、胆管癌和肺结核等几种疾病的诊断治疗。因此分子生物学的诊断治疗已成为研究热点,现将其研究进展情况综述如下。 1.白血病的分子生物学诊断研究进展[2] 1.1白血病简介 白血病是一类常见和多发的造血干细胞克隆性恶性疾病,形态学分型为其主要诊断方法,但对于一些形态不典型的病例易误诊,近年来临床研究发现,大部分的白血病存在着某种染色体易位,而易位会产生新的融合基因。癌基因的扩增、原癌基因点突变或抑癌基因的失活等。 1.2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FISH) 目前 FISH 广泛用于检测染色体重组和标记染色体,检测多种基因疾病的染色体微缺失和用于非整倍体疾病的产前诊断.其基本原理是用标记了荧光素生物素或者地高辛的单链 DNA 探针和与其互补的 DNA 退火杂交,通过检测附着在玻片上的分裂中期或间期细胞上的核 DNA 位置反映相应基因的状况适用于多种临床标本( 如血液骨髓组织印片和体液,甚至石蜡包埋的组织标本等),具有直观、方便、敏感、可量化、方法多样和适应不同检测目的等优点,

《分子生物学大(综合)实验》课程介绍(精)

《分子生物学大(综合)实验》课程介绍 课程代码(学校统一编制) 课程名称分子生物学大(综合)实验 英文名称MolecularBiologyBigExperiment 学分:3修读期:第七学期 授课对象:生物科学、生物技术 课程主任:姓名、职称、学位 关洪斌,副教授,博士 课程简介 21世记是生命科学的世记,而分子生物学是带动生命科学的前沿科学。分子生物学是在生物大分子水平上研究细胞的结构、功能及调控的学科,在现代生物学学科发展中的重要性与不容置疑的带头作用是众所周知的。许多重大的理论和技术问题都将依赖于分子生物学的突破。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相关实验技术方法和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为了适应分子生物学研究工作日益发展的需要,满足培养从事现代生物学研究,尤其是进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人才的需要,特设置分子生物学大(综合)实验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是使学习者基本掌握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教学内容包括TRIZOL试剂盒提取RNA、RNA质量的检测、RT-PCR和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cDNA。通过本实验可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较好地掌握分子生物学实验操作和技能,为今后独立进行科研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实践教学环节(如果有) 实验内容包括TRIZOL试剂盒提取RNA、RNA质量的检测、RT-PCR和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cDNA。 课程考核 实验报告 指定教材 自编 参考书目 1.分子生物学实验指导高等教育出版社施普林格出版社,1999 2.彭秀玲,袁汉英等.基因工程实验技术.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3.吴乃虎.基因工程原理(上下册).科学出版社,1998 4.F.奥斯伯等著:颜子颖,王海林译.分子克隆实验指南(第二版).科学出版社,1998 5.J.萨姆布鲁克等著:金冬雁,黎孟枫等译.精编分子生物学实验指南.科学出版社,1993

关于分子生物学与医药的综述

分子生物学与医药 专业:11生技姓名:檀慧芳学号:1102021036 摘要:分子生物学是从分子水平上研究生物体生命活动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其不仅是目前自然科学中进展最迅速、最具活力和生气的领域,也是新世纪的带头学科。在医学中,分子生物学主要研究人体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功能、相互作用及其同疾病发生、发展关系,乃至在诊断治疗上的应用[1]。医药是关于人类同疾病作斗争和增进健康的科学,医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等切身利益密切相关。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医药的逐步发展,分子生物学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到生物医药行业中。下文将通过对分子生物学和医药的介绍、分子生物学在医药领域的应用、分子生物学再生医药领域的发展趋势和展望这三方面内容来介绍分子生物学与医药。 关键词:分子生物学生物医药应用发展趋势与展望 1、分子生物学与生物医药简介 1.1分子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是研究核酸、蛋白质等所有生物大分子的形态、结构特征及其重要性、规律性和相互关系的学科,是人类从分子水平上真正揭开生物世界的奥秘,由被动地适应自然界转向主动的改造和重组自然界的基础科学。分子生物学从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现象、生命本质、生命活动及其规律,它涵盖了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改变了或正在改变着整个生物学的面貌,其研究成果已在工业、农业、医学、食品、材料、能源、冶金、环保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2]。分子生物学是研究所有生物学现象的分子基础,内容十分广泛,但可以把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 1.基因与基因组的结构与功能:基因的研究一直是影响整个分子生物学发展的主线。近20年来,由于重组DNA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应用,人们已经改变了从表型到基因型的传统研究基因的途径,能够直接从克隆目的基因出发,研究基因的功能及其与表型的关系,使基因的研究进入了反向生物学阶段。 2. 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此方面研究的重点是DNA或基因怎样在相关的酶与蛋白质因子的作用下按照中心法则进行自我复制、转录和翻译,以及对mRNA分子剪接、加工、编辑和对新生多肽链折叠成为功能结构的研究。 3.基因表达调控和研究:基因表达的实质是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在生物个体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过程中,遗传信息的表达按照一定的时空发生变化,并且随着内外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地加以修正。基因表达调控主要表现在对上游调控序列、信号转导、转录因子以及RNA剪辑等几个方面。 4. DNA重组技术:DNA重组技术是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的一门科学技术。应用此技术能将不同的DNA片段进行定向的连接,并且在特定的宿主细胞中与载体同时复制、表达。它的主要目的用于大量生产某些在正常细胞代谢中产量很低的多肽也可用于定向改造某些生物有效阻止病情发展。DNA重组技术还被用来进行基础研究。分子生物学研究核心是遗传信息的结构、传递和控制,在这个过程中DNA重组技术必不可少。 5.结构分子生物学:任何一个生物大分子当它在发挥生物学功能时需要有两个前提:必须具有特定的空间结构,并且在发挥生物学功能的过程中必定存在结构和构象的变化。分子生物学已经渗透到生物学的各个领域,正在改变着生物学的面貌[3]。 1.2生物医药 生物制药是指运用微生物学、生物学、医学、生物化学等的研究成果,从生物体、生物组织、细胞、体液等,综合利用微生物学、化学、生物化学、生物技术、药学等科学的原理

现代分子生物学总结(朱玉贤、最新版)

现代分子生物学总结(朱玉贤、最新版)

一、绪论 两个经典实验 1、肺炎球菌在老鼠体内的毒性实验:先将光滑型致病菌(S型)烧煮杀活性以后、以及活的粗糙型细菌(R型)分别侵染小鼠发现这些细菌自然丧失了治病能力;当他们将经烧煮杀死的S型细菌和活的R型细菌混合再感染小鼠时,实验小鼠每次都死亡。解剖死鼠,发现有大量活的S型细菌。实验表明,死细菌DNA 进行了可遗传的转化,从而导致小鼠死亡。 2、T2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当细菌培养基中分别带有35S或32P标记的氨基酸或核苷酸,子代噬菌体就相应含有35S标记的蛋白质或32P标记的核酸。分别用这些噬菌体感染没有放射性标记的细菌,经过1~2个噬菌体DNA 复制周期后进行检测,子代噬菌体中几乎不含带35S标记的蛋白质,但含30%以上的32P 标记。说明在噬菌体传代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可能是DNA而不是蛋白质。 基因的概念:基因是产生一条多肽链或功能RNA分子所必需的全部核苷酸序列。

二、染色体与DNA 嘌呤嘧啶 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尿嘧啶胸腺嘧啶 染色体 性质:1、分子结构相对稳定;2、能够自我复制,使亲、子代之间保持连续性;3、能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控制生命过程;4、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组蛋白一般特性:1、进化上极端保守,特别是H3、H4;2、无组织特异性;3、肽链上氨基酸分布的不对称性;4、存在较普遍的修饰作用;5、富含赖氨酸的组蛋白H5 非组蛋白:HMG蛋白;DNA结合蛋白;A24非组蛋白

真核生物基因组DNA 真核细胞基因组最大特点是它含有大量的重复序列,而且功能DNA序列大多被不编码蛋白质的非功能蛋白质所隔开。人们把一种生物单倍体基因组DNA的总量称为C值,在真核生物中C 值一般是随着生物进化而增加的,高等生物的C 值一般大于低等动物,但某些两栖类的C值甚至比哺乳动物还大,这就是著名的C值反常现象。真核细胞DNA序列可被分为3类:不重复序列、中度重复序列、高度重复序列。 真核生物基因组的特点:1、真核生物基因组庞大,一般都远大于原核生物的基因组;2、真核基因组存在大量的的重复序列;3、真核基因组的大部分为非编码序列,占整个基因组序列的90%以上,这是真核生物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最主要的区别;4、真核基因组的转录产物为单顺反之;5、真核基因组是断裂基因,有内含子结构;6、真核基因组存在大量的顺式元件,包括启动子、增强子、沉默子等;7、真核基因组中存在大量的DNA多态性;8、真核基因组具有端粒结构。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微藻分类中的应用现状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微藻分类中的应用现状 摘要:微藻是一类最原始的物种之一,微藻具有结构简单、生长周期快等特点;对于微藻分类和鉴定是关于微藻基础研究的内容之一。本文综述了传统微藻分类方法和分子生物学分类方法,详细介绍了微藻叶绿体基因组、线粒体基因组和核基因组在分子分类中的应用。 关键词:分子生物学微藻分类现状 1 概述 1.1 传统微藻分类技术简介 微藻是一群小型藻类的总称,微藻细胞微小,结构简单,形态多样,适应性强,整个生物体都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光合作用效率高,生长周期短、速度快等特点[1]。进入上世纪90年代,对于海洋生态系统的研究愈发重要。在探索海洋生产力的构成、分布与作用,赤潮的监测、预报和治理等方面,藻类的鉴定与分类都是其中的基础内容之一[2]。 藻类传统的分类方法主要是依据其形态、生理生化等指标进行[3],但这些指标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并且亲缘关系较相近的物种之间在形态等指标上表现的差异很小;同时,微藻个体微小,一般需要借助电子显微镜辨别鉴定,但有些藻类的结构不利于电子显微镜制片;有些藻类种间界定的形态学标准并不清晰,很难完整而正确地揭示一些物种之间的亲缘关系,以致在某些微藻属、种的分类上造成混乱。并且这种分类方法分析速度慢、耗时长,对操作人员的要求较高,难以满足浮游植物种群动力学观测“量大、连续”的要求。 所以在传统分类的基础上寻找一些新方法弥补它的不足方面并解决上述难题就成为近十几年来微藻分类与鉴定领域研究的新动向。 1.2 分子生物学技术介绍 1953年,Watson 和Crick 成功提出了DNA分子双螺旋的空间结构模型,奠定了分子生物学的基础。1984年Mullis建立的PCR技术使分子生物学得到了迅速发展[4]。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迅猛发展及实验技术的突破,一些新的技术、方法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和医学等相关学科以后,我们对这些学科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这些新的技术、方法应用于微生物的分类鉴定中,使微生物的分类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使人们完全能够从分子水平认识生物物种分化的内在原因和物质基础以及各类生物的分子进化历史,从而引起了微藻分类研究领域中的变革[5]。 分子分类方法包括同工酶分析[6]、特异蛋白质分析[7]和以DNA多态性[8]为基础的分类方法。同工酶和特异蛋白质分析技术通过属、种间不同酶系统的同工酶或某些特异蛋白质的基

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及发展

分子生物学的应用及发展 摘要:本文在文献检索的基础上,对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简史,基本原理,研究领域等作了简单介绍,阐述了分子生物学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结合药学专业着重讨论了其在药学及中药开发发面的应用,并进一步对分子生物学未来的研究技术、方向和前景做了展望。 一前言 生物以能够复制自己而区别于非生物。生命现象最基本的特征是进行“自我更新”。进行“自我更新”体现了一种最高级和最复杂的运动状态。这种运动就是生物机体从环境中摄取物质和能量,以更新本身的物质组成,而山现生长、繁殖,在这样的过程中保证了将自身的特征传给历代;同时也不断地向环境输送一些物质和释放能量。在生物机体的组成物质中,防水分外,有各种无机盐类和各种有机化合物。其中生物大分子——核酸和蛋白质在进行自我更新运动中,以其功能的重要性占第一位。为探索生命现象的本质问题,产生了分子生物学这一学科[1]。 分子生物学(molecular biology)是从分子水平研究生命本质为目的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它是研究核酸、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形态、结构特征及其重要性、规律性和相互关系的科学,是当前生命科学中发展最快并正在与其它学科广泛交叉与渗透的重要前沿领域[2]。 分子生物学的最终目标是远大的,从产生基本细胞行为类型的各种分子的角度,来理解这五类行为类型:生长、分裂、分化、运动和相互作用。即分子生物学力图完整地描述细胞大分子的结构、功能和相互联系,从而理解细胞为什么要采取这种方式[3]。 分子生物学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的迅速发展及其在整个生命科学领域的广泛渗透和应用,促使人们对生物学等生命科学的认识从细胞水平进入分子水平。在农业、畜牧、林业、微生物学等领域发展十分迅速,如转基因动植物等。在医学领域,为医学诊断、治疗及新的疫苗、新药物研制等开辟了新的途径,使医学科学中原有的学科发生分化组合,医学分子生物学等新的学科分支不断产生,使医学科学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不认识到这一点就很难跟上科学发展的步伐。 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为人类认识生命现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会,也为人类利用和改造生物创造了极为广阔的前景。 二分子生物学发展简史 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4-7]:

神经病理性疼痛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_综述

神经病理性疼痛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协和医院麻醉科100730 国凯罗爱伦黄宇光 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是与多种周围神经障碍相关联的一组共同表现的症状,包括与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低下、尿毒症、营养缺乏和化疗药物(新碱、顺铂等)相关的神经障碍;也包括:格-巴二氏综合征、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进行性神经病性肌萎缩病、复合性局部疼痛综合征Ⅰ型和缺血性神经病变等(Gregory T,2001)。国际疼痛研究会(IASP,1994)将这种由于外周或中枢神经系统的直接损伤功能紊乱引起的疼痛称为神经病理性疼痛。神经病理性疼痛是医学领域的挑战性研究课题,目前发病机制不清,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近年来,对外周神经损伤所致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分子、细胞机制,特别是在初级感觉神经原和脊髓水平的研究积累了比较丰富的资料,为进一步探索此类痛症提供了基础。而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探讨神经病理性疼痛机制是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为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机制和治疗带来了新思路。下面就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动物模型、分子机制、治疗等方面进行论述。 1.神经病理性疼痛动物模型 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发病机制的研究大多来源于动物模型;尽管模型还存在不少缺陷,但是它为理解和探索人类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有用的工具。动物模型的缺点是动物无法语言交流,对动物的疼痛测量多基于主观行为反应,比如测量痛敏和异常痛敏的阈值。 最常见的动物模型包括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模型(CCI)(Bennet G

J,1988)、坐骨神经部分损伤模型(PNL)(Seltzer Z,1990; Malmber,A.B., 1998)、脊神经选择结扎模型(SNL)(Kim SH, 1992)、坐骨神经轴索切断模型(Wall,P.D.,1979)、背跟节慢性压迫模型(CCD)(Hu SH, 1998;Song XJ, 1999)和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损伤模型(Decosterd and Woolf CJ, 2000)等。通过测量神经损伤侧肢体脚爪皮肤的感觉阈值,即通过测量对热照射、机械刺激引起的痛敏(hyperalgesia)和冷、触异常痛敏(allodynia)来确定模型是否成功建立。 另外还有通过注射细胞毒药物比如四氧嘧啶和链脲霉素(STZ)建立的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常用的方法是采用静脉或腹膜注射STZ。在糖尿病大鼠模型上观察到疼痛症状比如异常痛敏和机械、温度痛敏(Rashid M, 2002)。还有其他几种动物模型,比如化疗药物引起的细胞毒性神经病变,通过静脉注射新碱模拟出了这种疼痛模型(Aley K O,1996);小鼠感染单纯带状疱疹病毒,开发出了急性疱疹和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模型(Takasaki I.,2000)。 上述多种神经损伤模型在许多方面不相同,提示其发病机制也不相同。这些模型的多样性发生机制可能反映了临床不同神经病理性痛的表现多样性,通过对各自模型机制的深入探讨,可能会有助于提出针对临床各种神经病理性痛的有效治疗方案和策略。 2.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分子机制 外周神经损伤引起的神经病理性疼痛,表现为痛觉过敏、异常痛敏、感觉缺失和自发性疼痛。其中中枢和外周敏化在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产生和维持中发挥重要作用(Millan MJ,1999);中枢机制包括脊髓背角神经原的兴奋性升高、抑制性中间神经原的去抑制作用和神经损伤后Aβ纤维长入背角浅层等;外周机制包括异位放电、脊髓背跟神经节(DRG)交感神经的分布增加和损伤后的传入纤维表现型的

(完整版)分子生物学总结完整版

分子生物学 第一章绪论 分子生物学研究内容有哪些方面? 1、结构分子生物学; 2、基因表达的调节与控制; 3、DNA重组技术及其应用; 4、结构基因组学、功能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系统生物学 第二章DNA and Chromosome 1、DNA的变性:在某些理化因素作用下,DNA双链解开成两条单链的过程。 2、DNA复性:变性DNA在适当条件下,分开的两条单链分子按照碱基互补原则重新恢复天然的双螺旋构象的现象。 3、Tm(熔链温度):DNA加热变性时,紫外吸收达到最大值的一半时的温度,即DNA分子内50%的双链结构被解开成单链分子时的温度) 4、退火:热变性的DNA经缓慢冷却后即可复性,称为退火 5、假基因:基因组中存在的一段与正常基因非常相似但不能表达的DNA序列。以Ψ来表示。 6、C值矛盾或C值悖论:C值的大小与生物的复杂度和进化的地位并不一致,称为C值矛盾或C值悖论(C-Value Paradox)。 7、转座:可移动因子介导的遗传物质的重排现象。 8、转座子:染色体、质粒或噬菌体上可以转移位置的遗传成分 9、DNA二级结构的特点:1)DNA分子是由两条相互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绕而成;2)DNA分子中的脱氧核苷酸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外侧;3)DNA分子表面有大沟和小沟;4)两条链间存在碱基互补,通过氢键连系,且A=T、G ≡ C(碱基互补原则);5)螺旋的螺距为3.4nm,直径为2nm,相邻两个碱基对之间的垂直距离为0.34nm,每圈螺旋包含10个碱基对;6)碱基平面与螺旋纵轴接近垂直,糖环平面接近平行 10、真核生物基因组结构:编码蛋白质或RNA的编码序列和非编码序列,包括编码区两侧的调控序列和编码序列间的间隔序列。 特点:1)真核基因组结构庞大哺乳类生物大于2X109bp;2)单顺反子(单顺反子:一个基因单独转录,一个基因一条mRNA,翻译成一条多肽链;)3)基因不连续性断裂基因(interrupted gene)、内含子(intron)、外显子(exon);4)非编码区较多,多于编码序列(9:1) 5)含有大量重复序列 11、Histon(组蛋白)特点:极端保守性、无组织特异性、氨基酸分布的不对称性、可修饰作用、富含Lys的H5 12、核小体组成:由组蛋白和200bp DNA组成 13、转座的机制:转座时发生的插入作用有一个普遍的特征,那就是受体分子中有一段很短的被称为靶序列的DNA会被复制,使插入的转座子位于两个重复的靶序列之间。 复制型转座:整个转座子被复制,所移动和转位的仅为原转座子的拷贝。 非复制型转座:原始转座子作为一个可移动的实体直接被移位。 第三章DNA Replication and repair 1、半保留复制:DNA生物合成时,母链DNA解开为两股单链,各自作为模板(template)按碱

现代分子生物学小论文

中国因大豆最新研究进展报告(专题三) 摘要:大豆是重要的油料作物和饲料作物,也是人类的主要食用蛋白和工业原料的来源。而转基因是一种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基因导入到生物体基因组中,由于导入基因的表达,引起生物体的性状的可遗传的修饰的现代技术。目前,越来越多的转基因技术运用到食品医药行业当中。大豆的转基因研究是国内外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的热点之一,通过将目的基因整合到大豆基因中,可获得抗虫大豆,其出油率也高于普通大豆。转基因大豆已成为世界大豆主产国大豆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本文概述转基因大豆依据的主要理论,目前国内研究进展,转基因大豆的现状及其安全问题等等。 关键词:转基因大豆食品安全研究进展外源基因现状 前言:大豆是重要的油料作物和高蛋白粮饲兼用作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多种人体有益的生理活性物质。随着基因工程研究的升入,用转基因来改变大豆的性状已被广泛应用。转基因大豆最早的报道是1984年De Bloke等和Horsch 等的研究结果。1988年,McCabe和Hinchee分别用基因枪轰击大豆未成熟胚生长点和用农杆菌侵染大豆子叶节的方法获得转基因植株。1994年5月,美国孟山都公司培育的抗草甘膦除草剂转基因大豆首先获准在美国商业化种植。1997年,杜邦公司获得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批准推广种植高油酸转基因大豆。1998年AgrEvo公司研制的抗草丁膦大豆被批准进行商业化生产。转基因大豆品种的育成和推广是世界大豆科技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突破,已成为世界大豆发展生产的主流趋势。 1转基因大豆简介 转基因大豆最早来源于美国,1996年春,美国伊利诺伊西部许多农场主种植了一种大豆新品种,这种大豆是移植了矮牵牛的一种基因。这个新大豆品种可以抵抗杀草剂——草甘膦(毒滴混剂)。草甘膦会把普通大豆植株与杂草一起杀死。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成功培育转基因大豆。 转基因大豆包括抗草胺膦转基因大豆,抗磺酰脲类除草剂转基因大豆,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等等。目前以抗草甘膦为目标而创制出的抗除草剂作物占绝对优势,其中尤以抗草甘膦大豆在世界范围内种植面积最广。 2转基因大豆的主要理论 2.1 转基因技术理论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土壤生物修复中的应用研究和展望剖析

分子生物学手段 在土壤污染生物修复中的应用 摘要: 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主要有物理修复、化学修复和生物修复,文章 综述了分子生物学技术包括环境微生物群落降解基因分析、16S rRNA序列 分析技术以及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生物修复技术中跟踪污染土壤中降解微 生物行为、监测降解基因和微生物群落变化,揭示了其中的分子机制的应 用现状,对各项技术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对其发展前景进 行了展望。 关键词: 分子生物学;降解基因;16S rRNA;FISH Molecular biology techniques in bioremediation of soil: 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Abstract:This review starts with a brief overview of the molecular biology techniques applied to the bioremediation of soil. The principles of the catabolic gene probe analysis of microbial community, 16S rRNA sequence analysis and fluorescent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 and their applications to monitoring the fate of contaminant-degrading microorganisms, detecting catabolic gene and analyzing the changes of microbial community in contaminated soil are highlighted. The problems and prospects of these techniques are discussed. Key words: molecular biology; catabolic gene; 16S rRNA; FISH

分子生物学综述论文(基因敲除技术)

现代分子生物学 课程论文 题目基因敲除技术 班别生物技术10-2学号 10114040220 姓名陈嘉杰 成绩

基因敲除技术的研究进展 要摘基因敲除是自80年代末以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分子生物学技术,是通过一定的途径使机体特定的基因失活或缺失的技术。此后经历了近20年的推广和应用,直到2007年10月8日,美国科学家马里奥?卡佩奇(Mario Capecchi)和奥利弗?史密西斯(Oliver Smithies)、英国科学家马丁?埃文斯(Martin Evans)因为在利用胚胎干细胞对小鼠基因金星定向修饰原理方面的系列发现分享了200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基因敲除技术从此得到关注和肯定,并对医学生物学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本文就基因敲除的研究进展作一个简单的综述。 关键词基因敲除、RNAi、生物模型、同源重组 前言 基因敲除又称基因打靶,该技术通过外源DNA与染色体DNA之间的同源重组,进行精确的定点修饰和基因改制,具有转移性强、染色体DNA可与目的片段共同稳定遗传等特点。应用DNA同源重组技术将灭活的基因导入小鼠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ES cells)以取代目的基因,再筛选出已靶向灭活的细胞,微注射入小鼠囊胚。该细胞参与胚胎发育形成嵌合型小鼠,再进一步传代培育可得到纯合基因敲除小鼠。基因敲除小鼠模型的建立使许多与人类疾病相关的新基因的功能得到阐明,使现代生物学及医学研究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上述起源于80年代末期的基因敲除技术为第一代技术,属完全性基因敲除,不具备时间和区域特异性。关于第二代区域和组织特异性基因敲除技术的研究始于1993年。Tsien等[1]于1996年在《Cell》首先报道了第一个脑区特异性的基因敲除动物,被誉为条件性基因敲除研究的里程碑。该技术以Cre/LoxP系统为基础,Cre在哪种组织细胞中表达,基因敲除就发生在哪种组织细胞中。2000年Shimizu等[2]于《Science》报道了以时间可调性和区域特异性为标志的第三代基因敲除技术,其同样以Cre/LoxP系统为基础,利用四环素等诱导Cre的表达。该技术使目的基因的敲除在时间上可人为控制,避免了死胎或动物出生后不久即死亡等现象的出现。2004年该实验室Cui等又报道了第四代基因工程技术,即可诱导的区域性蛋白质敲除技术,用这一技术构建的模式动物可在几分钟内反转性地激活或敲除特定蛋白质的功能,从根本上改变了前三代基因敲除技术对蛋白质代谢速度的内在依赖性,达到空前的时间精度,成为目前功能基因组和功能蛋白质组研究最先进的工具之一。 1. 基因敲除技术简介 基因敲除是自80年代末以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分子生物学技术,是通过一定的途径使机体特定的基因失活或缺失的技术。通常意义上的基因敲除主要是应用DNA同源重组原理,用设计的同源片段替代靶基因片段,从而达到基因敲除的目的。随着基因敲除技术的发展,除了同源重组外,新的原理和技术也逐渐被应用,比较成功的有基因的插入突变和iRNA,它们同样可以达到基因敲除的目的。 2.实现基因敲除的多种原理和方法: 2.1.1 利用基因同源重组进行基因敲除 基因敲除是80年代后半期应用DNA同源重组原理发展起来的。80年代初,胚胎干细胞(ES 细胞)分离和体外培养的成功奠定了基因敲除的技术基础。1985 年,首次证实的哺乳动物细胞中同源重组的存在奠定了基因敲除的理论基础。到1987年,Thompsson首次建立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