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与“问题学生”产生心灵共鸣

如何与“问题学生”产生心灵共鸣
如何与“问题学生”产生心灵共鸣

如何与“问题学生”产生心灵共鸣

“问题学生”是指那些在学习、思想或行为方面存在偏差的学生。老师往往煞费苦心的教育招来问题学生的怨恨,师生间心灵上没有共鸣。怎么去看这些“问题”学生、如何教育他们是每个班主任所要面对的而且也是让人最头疼的问题。

其实,教师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过程就是师生心灵的交流交通过程,对问题学生教育若产生不了心灵上的共鸣,起结果往往就劳而无功,甚至使学生以怨报德,变本加厉。如何实现共鸣,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肤浅的探索。

一、面对现实,调整心态

一个良好的心态是能与问题学生沟通中产生共鸣的前提。

1.认识学生的现状。人的先天禀赋是有差别的。多元智能观认为,人类有八种不同的智能: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音乐智能,空间智能,肢体运动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省技能,自然观察智能。这八种智能彼此独立而又相联,每个人拥有其若干种,构成了人与人的智能差异。人的气质也是不同的,有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和抑郁质。不同气质的人就有不同行为特征。这是客观现实。另一方面,学生都是社会人。由于家庭教育状况和文化环境各不相同,社会环境影响的好坏与环境也各不相同,因而给学生的心灵世界染上了不同的肤色。加之社会的发展,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增多,视眼拓宽,主体意识和独立意识增强形成的多元的复杂的世界观。同时还有众多的独生子女和打工仔儿女,缺少家长监护。

2.认识教育的功能。教育的功能是一个改善和提升人性的事业。本人理解的教育功能至少有三个层面:其一是浅层次的功能,主要是传播知识和技能,这是教育的最基本的功能,也是外在得功能,一切物种都具有这种教育功能;其二是较高级层面的功能,即审美教育的功能,让学生学会用审美的目光认识和发现生命,探寻生活中的美好,通过自然万物的美和艺术的美,感化心灵、优化心灵、提高人的品质,净化人的欲望,提升人的情操和趣味,养成优雅、高贵的气质;其三就是教育的最高层面的功能,简单的说,就是那种人格优美,心灵丰富,思想成熟,道德完善的人。这才是教育的真正功能,当然,这可能有些理想化,但教育就应向这方面努力,靠拢。

二、走进“问题学生”的心里,用爱感染他们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