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总结
中考化学复习探索质量守恒定律

探索质量守恒定律一、质量守恒定律1. 定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 化学反应前后的六个“不变”: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原子质量不变、元素种类不变、元素质量不变、物质总质量不变。
3. 化学反应前后的两个“一定变”:物质种类一定变、分子种类一定变。
4. 化学反应前后的两个“可能变”:元素化合价可能变、分子数目可能变。
注意: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一切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②只有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才能计入质量守恒的计算等式中,没有参加反应的剩余物质的质量不能计入。
③质量守恒的等式两边都是质量总和,所以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质量和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要算齐全。
④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质量的计算,不适用于体积的计算。
二、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1. 解释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变化增加——有空气中的氧气参加了反应反应后生成物质量减少——生成物中有气体放出没有变化——反应前后没有气体参加或者逸出2. 推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组成元素如,已知酒精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根据这一事实,推断出酒精中肯定含有什么元素?可能含有什么元素?则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得到如下推断:酒精+O2 CO2+H2O,由生成物中的元素种类可知:酒精中一定含有的元素:C、H;可能含有的元素:O。
说明:若要确定是否含有氧元素,则需要定量才可计算。
3. 求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如,在A+2B=C+D的反应中,5克A跟一定量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克C和10克D,则B的质量可直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参加反应物质质量总和=反应生成物质质量总和,求得m(B)=3g+10g—5g=8g。
4. 确定某物化学式如,要求某反应2X +5O2=4CO2 + 2H2O中X的化学式,则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列出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
表格中所差的C、H原子即在X中,由于X前面化学计量数为2,所以每个X中有2个碳原子和2个氢原子,即X化学式为C2H2。
中考化学基本理论质量守恒定律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可能变分子个数 元素化合价
定义:用化学式表示物质反应的式子
化 学
两原则
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必须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六个不变)
方 书写 反应物+反应物 条件 生成物+生成物
程
生成物
式
配平 (原子个数不变)
宏观 意义
质: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 量:表示反应物、生成物的质量之比等于它
中考化学基本理论质量守恒定律
概念:参加化学反应的各反应物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
质 量 守 恒
各生成物量总和 适用范围:化学变化 质量守恒 注: 真实参加反应 任何化学变化都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不遗漏气体 验证:密闭装置中进行
定
原子种类不变
元素种类不变
律
微观 原子质量不变 宏观 元素质量不变
实质
原子个数不变 一定变 物质的种类
们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乘以配平系数
微观:表示反应物、生成物的微粒个数之比
化学计量数
1
2
3
中考化学精讲本 模块三 物质的化学变化 主题十二 质量守恒定律

(1)改进原因:实验三中反应有气体生成,反应未在密闭装置中进行,
无法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2)改进方案:将实验三中左盘的装置改进如图所示,其中氢氧化钠溶 液的作用是吸吸收收反反应产应生产的生CO2的,防CO止2,瓶内防压止强瓶过内大,压使强瓶过塞弹大出,。
使瓶塞弹出
1.(2021·青海)根据以下实验方案,“探究参加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 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请将你的思考及实验结果写在横线处。 【猜想假设】猜想1:相等 猜想2:不不相相等等
重新组合等
5.(人教九上P94实验5-1改编)如图是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 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不不能能 (选填“能”或“不能”)探究质量守恒定律,原因是
二二氧氧化碳化气碳体气逸散体到逸散空气到中空了气。 (2中)要了用如图装置继续探究质量守恒定律,若药品不变,改变装置的方
法是将将烧烧杯杯换成换锥成形锥瓶,形并瓶在,瓶口并套在一瓶个口气球套(一答案个合气理球即可(答)。若装
任何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等等于 于 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命题点5: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条件及要求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
实验要求
没有气体参加且没有气体 生成的反应
发生化学反应,且反应现象明显
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 反应现象明显,且在密密闭闭容器中进行
命题点6:实验的改进与评价
( A)
2.[人教九上P98T2(3)改编]在一定条件下,5 g A物质和7 g B物质恰好完 全反应,只生成C、D两种物质。若生成6 g C,则生成D的质量是( B ) A.5 g B.6 g C.7 g D.4 g
3.[人教九上P98T2(4)改编]某有机物在9.6 g氧气中恰好完全燃烧,生成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质量守恒定律考点讲解含解析

质量守恒定律1、质量守恒定律定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注意:(1)注意“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能遗漏任一反应物或生成物;(2)此定律强调的是质量守恒,不包括体积等其它方面的守恒;(3)正确理解“参加"的含义,没有参加反应或者反应后剩余物质的质量不要计算在内。
2、适用范围: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不能用来解释物理变化.3、实验验证: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实验必须在密闭容器里进行;如:有气体生成的实验没密闭,天平会不平衡(生成的气体逸散到空气中)如:有气体参加的实验没密闭,天平会不平衡(没有称量参加反应的气体)4、理解:六不变: 宏观:物质总质量不变;元素种类不变;元素质量不变;微观: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量不变;原子质量不变;两个一定变:物质的种类;分子种类;两个可能变:分子数目;元素化合价;5、质量守恒的根本原因(即本质):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反应物的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在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没有变化,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6、微观示意图:做题思路,将图转化成成化学式,能写化学方程式的写出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最后分析做题.题型一质量守恒定律理解应用【经典例题】【2019黑龙江龙东】汽车尾气是空气污染的元凶之一,使用催化净化装置,可以有效减少尾气污染,其反应原理之一是2NO+2CO N2+2X.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X的化学式为CO2B.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C.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不变D.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碳主要来源于汽油的不充分燃烧【答案】C【解析】A、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原子个数不变,反应物中有2个碳原子、2个氮原子、4个氧原子,生成物质中有2个氮原子,所以X是CO2,故A正确;B、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所以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故B正确;C、一氧化氮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2,氮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0,所以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改变,故C错误;D、含碳化合物中的碳不充分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故D正确.故选:C。
2020年中考考点15 质量守恒定律-化学考点一遍过

考点15 质量守恒定律一、质量守恒定律1.质量守恒定律概念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2.利用原子、分子知识解释质量守恒的原因 (1)化学反应的实质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生成物)的过程。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变化过程可表示为:分子原子新分子新物质(2)质量守恒的原因①宏观上: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改变,元素的质量也不变,所以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②微观上: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本身的质量也没有改变。
所以,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3)理解质量守恒定律要抓住“六个不变”“两个一定变”“两个可能变”。
⎧⎧⎪⎪⎨⎪⎪⎪⎪⎩⎨⎧⎪⎪⎪⎨⎪⎪⎪⎩⎩反应物、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宏观元素质量不变元素种类不变六个不变原子的种类不变微观原子的数目不变原子的质量不变:⎧⎨⎩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变两个一定变微观:构成物质的分子种类一定变⎧⎨⎩分子的总数可能变两个可能变元素化合价可能变3.适用范围(1)质量守恒定律应用于化学变化,不能应用于物理变化。
(2)质量守恒定律说的是“质量守恒”而不是其他方面的守恒。
(3)化学反应中,各反应物之间要按一定的质量比相互作用,因此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是任意比例的反应物质量的简单加和。
(4)不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生成物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
二、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1.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验证的依据是反应前后天平仍然保持平衡。
2.任何化学反应都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但不是所有的反应都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3.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注意事项(1)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必须有反应发生。
(2)敞口容器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反应中不能有气体参与。
(3)有气体参与的反应,必须在密闭容器中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人教版 初中化学 第五单元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梳理)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第1课时质量守恒定律01知识管理1.质量守恒定律内容:参加__化学反应__的各物质的质量__总和__,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__总和__,这个规律叫质量守恒定律。
注意:质量守恒定律强调的是“质量守恒”,而体积和分子个数不一定守恒。
2.质量守恒的原因化学反应实质: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的__原子重新组合__而生成其他物质(生成物)的过程。
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__种类__没有改变,__数目__没有增减,原子的__质量__也没有改变。
点拨:质量守恒定律有三个方面的含义:物质的总质量守恒;元素的种类、质量不变;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
3.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应用:(1)解释化学反应中的“不守恒”现象。
如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原来的镁条质量大,是因为生成物的质量比原来的镁条多了__氧气__的质量。
(2)判断物质的组成。
如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__碳__元素和__氢__元素,可能含有__氧__元素。
(3)求某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4)推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组成(化学式)。
02基础题考点1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1.某同学为探究质量守恒定律做了如下三个实验,按要求完成填空。
实验A: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实验B: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实验C:稀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1)实验A:反应后,天平__平衡__(填“平衡”或“不平衡”)。
(2)实验B:反应后,天平__平衡__(填“平衡”或“不平衡”)。
(3)实验C:反应后,天平__不平衡__(填“平衡”或“不平衡”)。
(4)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为__实验A、实验B、实验C__。
(5)可以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为__实验A、实验B__,不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为__实验C__,不能验证质量守恒的原因是__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散到空气中,造成天平不平衡__。
《质量守恒定律》中考化学知识点专项突破

考点1 对定律的理解
✓
考点1 对定律的理解
考点1 对定律的理解
考点2 推断物质的组成或可能的生成物
✓
考点2 推断物质的组成或可能的生成物
考点2 推断物质的组成或可能的生成物
考点3 确定物质的化学式
✓
考点3 确定物质的化学式
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反应物的分子分解成原子, 原子重新结合成生成物的 分子, 变化过程中原子的种类、 个数不变。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不但能由 生成物推断反应物的化学式, 同样可以由反应物推断生成物的化学式。
考点5 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
(1)由“燃素学说”可知,物质燃烧后质量应该减少。请根据所学知识写出一个可以推翻 “燃素学说”的事实:__铁__丝__燃__烧__后__固__体__的__质__量__增__大__等_____。 (2)罗蒙诺索夫重做了波义耳的实验是基于金属加热后,增加的质量并非来自燃素而是来 自____空__气_____的假设。 (3)对比材料一和材料三,波义耳错过了发现质量守恒定律的一个重要原因是_打__开__容__器_ __前__没__有__称__量__容__器__的__总__质__量________。 (4)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过程给我们的启示是_A__、__C_、__D__(填序号)。 A.分析问题应该全面、严谨 B.实验的成功与否取决于药品的选择 C.定量方法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D.科学研究既要尊重事实,也要勇于创新
考点7 运用定律进行化学反应的计算
(2019年山东临沂市中考题)某纯碱样品含有少量杂质氯化钠。称取该样品 22.8g,加入盛有一定质量稀盐酸的烧杯中,碳酸钠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气体完全逸出,得到不饱和NaCl溶液。反应过程中测得烧杯内混合物的质 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2-1-3所示。试计算: (1)生成CO2的质量。 (2)22.8g样品中含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__g。 (3)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写出解题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中考化学质量守恒知识点

中考化学质量守恒知识点知识点一:质量守恒定律1.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一切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注意:(1)不能用物理变化来说明质量守恒定律:如2g水加热变成2g水,不能用来说明质量守恒定律;(2)注意“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能遗漏任一反应物或生成物;(3)此定律强调的是质量守恒,不包括体积等其它方面的守恒;(4)正确理解“参加”的含义,没有参加反应或者反应后剩余物质的质量不要计算在内。
知识点二:质量守恒的原因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反应物的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在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化学变化反应前后五个不变:(微观)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的数目不变原子的质量不变(宏观)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物和生产物总质量不变两个一定改变:(宏观)物质种类一定改变(微观)构成物质的粒子一定改变一个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改变知识点三:化学方程式1.定义: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2.意义:表达的意义有哪些?(1)表示反应物是C和O2;(2)表示生成物是CO2;(3)表示反应条件是点燃;(4)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相对分子量与化学计量数的乘积;(5)各物质的粒子数量比=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之比;(6)气体反应物与气体生产物的体积比=化学计量数之比。
读法:1.宏观: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2.微观:每 1 个碳原子和 1 个氧分子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 1 个二氧化碳分子;3.质量:每 12 份质量的碳和 32 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 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各种符号的读法:“+”读作“和”或“跟”,“===”读作“反应生产”。
然不属于氧化物了。
初中化学80个实验现象详细总结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强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烟同时生成一种白色物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总结
一。
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
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①化学变化中的〝一定不变〞:原子种类、原子数目、原子质量、元素种类、反应前后各物质的总质量一定不变;②化学变化中的〝一定改变〞;分子种类、物质种类一定改变;③化学变化中的〝可能改变〞:分子数目可能改变。
二。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利用这一定律可以解释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变化及用质量差确定某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由此可以推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组成元素。
三。
质量守恒定律与化学方程式的综合应用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数目相等,推断反应物或生物的化学式。
〔2〕某反应物或生成物质量,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可求出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四。
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①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
②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③表示反应物、生成物的各粒子的相对数量关系。
五。
化学方程式定义
定义: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书写原那么:①必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②必须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书写方法:①正确书写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②配平化学方程式,然后将连线改为等号;③注明化学反应的条件及生成物的状态等。
六。
纯净物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有关纯净物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比较简单,但解题时要把握好三个要领,抓住三个关键,注意一个事项。
三个要领:
〔1〕步骤要完整;
〔2〕格式要规范;
〔3〕得数要准确。
三个关键:
〔1〕准确书写化学式;
〔2〕化学方程式要配平;
〔3〕准确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本卷须知: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要注意单位统一〔必须是质量单位,如果给出体积需根据密度换算成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