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第三单元写作 写人要抓住特点 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上第三单元写作《写人要抓住特点》教案

教学内容:
1.回顾本单元所学课文,总结人物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2.分析教材中的例文,学习如何抓住人物特点进行写作。
3.进行课堂实践活动,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现场完成一篇以写人为主的作文。
4.课后作业:结合所学内容,以身边的人或事为题材,写一篇写人作文。
在新课讲授环节,我尝试用生动的案例和具体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人物描写。从学生的反应来看,他们对于这些方法和技巧的掌握程度还不错。但我也注意到,有些学生在理解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在如何准确把握人物特点方面。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关注这部分学生,给予他们更多的指导和鼓励。
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分组讨论和写作练习的积极性很高,这让我感到很欣慰。通过这个环节,他们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这对于提高写作能力非常有帮助。但同时,我也发现有些小组在讨论过程中偏离了主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习效果。因此,在以后的组织活动中,我要更加注意引导学生们围绕主题展开讨论,确保讨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尽量以引导者的身份参与其中,让学生们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从成果分享来看,学生们对于人物描写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但同时,我也意识到在讨论过程中,有些学生的发言机会较少,这可能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打算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尽量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鼓励他们大胆表达。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上第三单元写作《写人要抓住特点》教案
。
一、教学内容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上第三单元写作《写人要抓住特点》教案:
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写人作文的基本方法,学会抓住人物的特点进行描写。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写作《写人要抓住特点》教案

《写人要抓住特点》【学习内容】教材:《写人要抓住特点》【学习目标】1.通过写作,学会抓住特征刻画人物,突显人物性格。
2.努力做到描写生动形象,评改习作,逐步提高写作水平。
【学习重点】学会抓住特征刻画人物,突显人物性格。
【学习难点】努力做到描写生动形象,评改习作,逐步提高写作水平。
【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2020 年注定不平凡,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我们记住了无数最美的逆行者。
无数英雄用自己的爱国心为我们撑起了一片天空,是他们日夜的坚守换来了人民的健康和幸福。
他们是时代的楷模。
如今祖国山河无恙,让我们向英雄们致敬。
同学们,你能用笔描写他们的形象吗?试一试吧!二、妙笔生花出示作文题目文题一:新冠肺炎疫情给人们带来了灾难,无数白衣勇士在危险的时刻迎难而上,负重前行,保卫人民。
请你以“最美逆行者”为题目,写一篇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不少于500 字。
温馨提示:(1)先确定所要描写的“最美逆行者”,参加这场战“疫”行动的英雄有医生、警察、建筑工人、志愿者……(2)选取典型事例,例如医护人员舍小家为大家,不怕牺牲,勇敢冲锋在前;警务人员坚守岗位,防控到位,避免疫情传播;等等。
文题二:你有自己的偶像吗?你的偶像也许是科学家,也许是军事家,也许是画家……请围绕“我的偶像”这个话题,题目自拟,写一篇以记人为主的文章,不少于500 字。
温馨提示:(1)选定人物,搜集相关资料,了解自己偶像的性格或者所做的贡献。
(2)恰当运用动作、语言、神态、外貌等描写方法刻画人物。
(3)选择人物的事例不用面面俱到,要详略得当。
怎么写好写人的文章?1. 首先确定好你要写谁。
2. 确定你要写的这个人的性格、特点和你对他/她的感情。
即确定主题。
3.围绕你所确定的主题,选取一两件能集中反映这个人的思想、性格特点的典型事例。
(注意事例不能过多,要注意取舍,只选最具有代表性的。
)4.展开细腻的描写刻画人物,突出个性通过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
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第三单元写作 写人要抓住特点

写作写人要抓住特点1.学会运用各种描写方法刻画人物。
2.养成善于观察、善于积累的习惯。
一、故事激趣,听一听上课之前,先给大家讲个故事。
东晋时的大画家顾恺之曾经为好朋友裴楷画像。
裴楷脸上有三根又黑又粗的毫毛,很不雅观,别人为裴楷画像总是加以回避,可顾恺之不但不回避,还特地将这三根毫毛画得异常突出。
正是由于这样的处理,使裴楷的肖像格外生动。
别人一见都拍手称妙。
三根毫毛的添加,真的有这样神奇的效果吗?二、细心观察,说一说大家一起来看看这两幅漫画。
谁知道这两幅漫画分别画的是谁?(用课件展示图片素材——两幅肖像漫画:鲁迅和爱因斯坦。
)为什么同学们很快就能猜出他们是谁?我们把两个人物的肖像漫画和照片对比一下,再看一看文学作品是如何刻画这两个人物的,请你谈谈画家抓住了人物哪些方面的特征,而文学作品中作者是运用了哪些个性化描写向读者传达自己的独有认识的。
《一面》节选: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叫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
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却一根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
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爱因斯坦与小女孩》节选:老人蓄着一撮短而硬的小胡子,一双棕褐色的眼睛深陷在眼窝里,长着一头蓬乱的灰白头发。
他一边埋头走路,一边像是在思考着什么。
冷不丁被小姑娘一撞,他抬起头,友好地冲女孩一笑:“对不起,小姑娘,是我不小心。
”说完,不等女孩回答,老人又低头向前走去。
女孩望着老人,但见他穿的衣服又肥又长,整个人就像裹在一张大被单里,脚下趿拉着一双卧室里穿的拖鞋。
明确:(1)画家抓住了鲁迅很瘦、寸头、胡须浓重的特征。
《一面》中,作者阿累运用了肖像描写,如面孔黄里带白但精神很好,头发约莫一寸长直竖着,胡须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表现鲁迅的顽强、正直。
(2)画家抓住了爱因斯坦头发蓬乱、眼睛很圆、鼻子很大、脑门有深深的皱纹的特征。
文学作品中,运用了肖像描写,如短而硬的胡须,深陷的眼窝,蓬乱的头发,刻画了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不拘生活小节,伟大而又平凡的形象,同时又运用了人物的语言和动作描写,表现了他关爱孩子,很有礼貌的性格特点。
2022年部编版七年级《三单元写人要抓住特点》精品教案

三单元写作:写人要抓住特点第二课时课题论教养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2课时课时分配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
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应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
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
可适当调节。
教学目标1.通读全文,理顺文章的论证思路。
理解什么是真正的教养和优雅风度。
〔重点〕2.理解本文使用的举例论证和比照论证的作用。
〔难点〕3.明确作者的观点,学会做一个真正有教养和优雅风度的人。
〔重点〕课前预习作者简介德米特里·谢尔盖耶维奇·利哈乔夫〔1906—1999〕,是20世纪前苏联著名的知识分子之一,政治家、作家、文艺理论家。
他生于圣彼得堡,目睹了十月革命。
17岁时进大学学习人类学与语言学。
1938年,入列宁格勒的俄罗斯文学研究所。
参加过惨烈的列宁格勒保卫战。
从1946年至1953年,在列宁格勒大学任教授。
1971年,被推举为苏联科学院〔现俄罗斯科学院〕院士。
1986年,他开始重新寻找俄罗斯文化之根。
苏联解体后其地位相当于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
作为文化大师,他把他的一生都献给了他的祖国,成为20世纪俄罗斯的知识象征。
写作背景本文选自《世界文学》2021年第三期。
谷羽译。
有删改。
俄罗斯科学院院士德米特里·谢尔盖耶维奇·利哈乔夫是当代最卓越的学者,俄罗斯文化基金会主席,他的著作《善与美书简》中“书简〞没有具体的收信人,而是面向所有读者。
首先是写给年轻人,学习怎么样生活,是他们所面临的课题。
读完这本书,读者就知道他的劝告涉及生活的各个方面,让人从中受益。
这是一本充满智慧的书信集,是高尚导师的倾心话语。
读准字音恪.守〔kè〕允诺.〔nuò〕汲.取〔jí〕矫.揉造作〔jiǎo〕扭捏.〔niē〕箴.言〔zhēn〕嚼.〔jué〕絮.絮叨叨〔xù〕疲惫不堪.〔kān〕为难..〔ɡān〕大发雷霆.〔tínɡ〕修养..〔hán〕恕.我直言〔shù〕自吹自擂.〔léi〕辨清字形理解词语贸然:轻率地,不加考虑地。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写作《写人要抓住特点》教案

写人要抓住特点一、教学目标:1.学会观察比较,能区分人物的共性和个性,抓住人物的特点。
2.学会在外貌描写中突出人物的精神品质和性格特征。
3.学会以事写人,在典型事例中刻画丰满立体的人物形象。
二、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猜猜下面四段文字分别描写的是《西游记》中的哪个人物,并说说依据。
甲:卷脏莲蓬吊搭嘴,耳如蒲扇显金睛。
獠牙锋利如钢锉,长嘴张开似火盆。
金盔紧系腮边带,勒甲丝绦蟒退鳞。
手执钉钯龙探爪,腰挎弯弓月半轮。
纠纠威风欺太岁,昂昂志气压天神。
乙:一头红焰发蓬松,两只圆睛亮似灯。
不黑不青蓝靛脸,如雷如鼓老龙声。
身披一领鹅黄氅,腰束双攒露白藤。
项下骷髅悬九个,手持宝杖甚峥嵘。
丙:身穿金甲亮堂堂,头戴金冠光映映。
手举金箍棒一根,足踏云鞋皆相称。
一双怪眼似明星,两耳过肩查又硬。
挺挺身才变化多,声音响亮如钟磬。
丁:面如敷粉三分白,唇若涂朱一表才。
鬓挽青云欺靛染,眉分新月似刀裁。
战裙巧绣盘龙凤,形比哪吒更富态。
双手绰枪威凛冽,祥光护体出门来。
哏声响若春雷吼,暴眼明如掣电乖。
甲:猪八戒——耳如蒲扇,手执钉耙乙:沙悟净——九个骷髅丙:孙悟空——金箍棒,火眼金睛,七十二变丁:哪吒——形比哪吒,双手绰枪2.为什么大家一下子就能猜出是谁?因为这几段文字抓住了人物的特征。
所以,我们要写一个人,就要抓住他的特征,就是他与众不同的地方。
(二)探寻方法那么,怎样抓住人物特征呢?大家看两张照片(鲁迅和爱因斯坦)请你观察,说说两个人的特征。
生:鲁迅——头发特别黑,特别浓密;眼睛特别小;胡须特别浓;爱因斯坦——头发花白、蓬乱;额头的皱纹特别深;目光特别犀利、深邃;同学们观察得很到位,有一位漫画家给他们画了像(出示漫画),和照片比较一下,有什么不同?生:漫画以夸张的形式突出了人物某些方面的特点。
鲁迅:头发、胡须(根根直竖)、脸(特别瘦削,颧骨也突出了)爱因斯坦:头发、胡须(特别蓬乱)、鼻子(特别大)、脑袋和身体的比例极不合理为什么要对这些做夸张处理呢?根据你了解的鲁迅、爱因斯坦猜一猜。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作文训练 写人要抓住特点教案 新人教版

第三单元作文训练:写人要抓住特点【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的能力以及练笔的积极性。
2.通过抓、读、写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初步掌握如何抓具体事例和抓人物特点写人的习作方法。
3.培养学生独立构思和认真修改自己习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1.学会观察人物特点。
2.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写出人物个性。
【教学方法】点拨引导典例示范【教学过程】(一)猜图导入猜猜他是谁?通过展示名人图像,和外貌描写,激起学习兴趣,师生共同分析:我们为什么这么轻易的猜出人物,引出作者抓住人物鲜明的特征,写出人物个性。
但是反映到同学们的作文中却几乎是一描写小孩肖像,就用“像苹果一样红”来形容脸,就用“小酒窝”来标明特征,常会造成“千人一面”的笑话。
那么,如何让我们所写的人物鲜活起来呢?出示课题《写人要抓住特点》。
师:生活中有很多人在你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说说你都喜欢哪些人,哪些人给你留下的印象比较深刻?(师生交流)教师简单介绍写人的记叙文。
板书要点:1、写人的记叙文是记叙文的一种重要类型。
2、写人要选择熟悉或仔细观察过的人,必须抓住人物的特点。
3、写人的技能有:外貌描写(包括长相、年龄、神态表情、身材、衣着、风度)、动作描写(反映个性特征)、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
写好人的性格、兴趣爱好、思想品质,要有血有肉。
师: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写人要抓住特点这个新内容。
首先要清楚地知道:写人要抓住以下几个方面:1、外貌描写。
2、语言描写。
3、动作描写。
4、神态描写。
5、性格描写。
6、心理描写等。
这节课,我们就先来学习外貌描写。
板书课题:《外貌描写》(二)初步感知,了解外貌描写的具体内容1.请学生说一说同座位同学的外貌。
2.说说自己是抓住哪些方面来描写外貌的。
3.师生共同归纳外貌描写的具体内容。
(长相、神态、衣着(姿态等)(三)抓住不同人物的外貌特征1.师:请同学们看书上的四幅图,观察一下都有什么外貌特点。
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上册(统编2023年更新)《写人要抓住特点》教学设计

《写人要抓住特点》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写人要抓住特点》是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写作专题,是对前两次作文教学的进一步细化。
该写作专题为引导学生细致观察、抓住人物自身特点提供了一个平台。
二、学情分析初一学生对人物描写方法的知识都能基本掌握,但对于运用具体的人物描写方法进行细节刻画,表现人物的特点还存在不足,需要训练和提高。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以及本单元写作要求,我将本课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几点: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学会抓住特征刻画人物;2、初步掌握人物肖像、动作、语言、心理描写方法的要点,体会细节描写对塑造人物的作用;3、培养学生养成善于观察、善于积累的习惯,并鼓励学生将这些信息准确、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
四、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学会抓住人物特征来表现人物特点;(重点)学会运用具体的方法进行人物描写,展现人物的个性特征。
(难点)五、教法学法1、谈话法:用轻松的谈话方式激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有话说。
2、讨论法: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人物描写的实例各抒己见,总结归纳相应的知识要点。
“自主、合作、探究"是课标倡导的学习方式。
因此,本课我确定的学法是:1、即时练习法(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
)2、互评法(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六、教学过程教学流程:(一)激趣导入、引发思考(二)实例分析、明确方法(三)归纳总结、当堂演练(四)互评互译、反馈完善(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一激趣导入、引发思考1】出示反面例子:(县官抓小偷)询问学生能否抓住小偷,通过反面例子使学生明白抓住人物特征进行刻画的重要性。
2】出示正面例子:(茨威格的《茨威格论列夫·托尔斯泰》片段)出示托尔斯泰、贝多芬、莫泊桑的图片让学生作答,从而引出课题——写人要抓住特点。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同样也没有完全一样的两个人。
要表现出某一个人,必须抓住他给予我们的特殊印象。
新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写作:写人要抓住特点》优秀教案

教师姓名×××单位名称×××填写时间×××学科语文年级/册七(上)教材版本人教版部编课题名称《写人要抓住特点》难点名称初步掌握外貌、语言、动作、心里等描写方法;体会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性格特点。
难点分析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指出人物外貌等的不同和人物性格的差异相关,学生通过观察人物外貌等特点有困难。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学生对人物观察的角度、方法和技巧训练来说需要反复写作训练和提高。
难点教学方法1.通过指导学生细致观察人物,能够抓住人物特点。
2.通过运用人物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突出性格特征。
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导入一、请同学们读一读,猜一猜这段文字描述的是《西游记》中哪一位人物?PPT他身穿金光闪闪的战袍,头戴金冠,手持从东海龙宫掠来的金箍棒,显出一副威武霸气的样子。
一对火眼金睛炯炯有神,透露出铲除一切妖魔的决心。
浑身透露出一种天不怕、地不怕的精神。
你是通过哪些词语判断他是孙悟空呢?可见我们描写人物就要抓住人物的特征。
知识讲解(难点突破)二、抓特征(一)人的外貌是千差万别的,所以我们描写人物首先要抓住外貌特征来写。
那么从哪些方面描写人物的外貌呢?请同学们看第一则材料PPT他的脸上呈现出悲剧,一张含蓄了许多愁苦和力量的脸;火一样蓬勃的头发,盖在他的头上,好像有生以来从未梳过;深邃的眼睛略带灰色,有一种凝重不可逼视的光;长而笨重的鼻子下一张紧闭的嘴,衬着略带方形的下颏,整个描绘出坚忍无比的生的意志。
-----《音乐巨人贝多芬》请一位同学读一读,其他同学思考红色标记部分具体描写了人物哪方面的特征?第一,我们可以抓住人物的五官容貌去描写。
具体包含如(头、耳、眉、眼、鼻、嘴、胡子、皱纹、面部标记)等。
一个人的容貌特征往往能反映这个人物的个性,请同学们猜一猜这两则材料分别对应哪个人物?(黑板连线并给关键词做标记)PPT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作写人要抓住特点
1.学会运用各种描写方法刻画人物.
2.养成善于观察、善于积累的习惯.
一、故事激趣,听一听
上课之前,先给大家讲个故事.东晋时的大画家顾恺之曾经为好朋友裴楷画像.裴楷脸上有三根又黑又粗的毫毛,很不雅观,别人为裴楷画像总是加以回避,可顾恺之不但不回避,还特地将这三根毫毛画得异常突出.正是由于这样的处理,使裴楷的肖像格外生动.别人一见都拍手称妙.三根毫毛的添加,真的有这样神奇的效果吗?
二、细心观察,说一说
大家一起来看看这两幅漫画.谁知道这两幅漫画分别画的是谁?
(用课件展示图片素材——两幅肖像漫画:鲁迅和爱因斯坦.)
为什么同学们很快就能猜出他们是谁?我们把两个人物的肖像漫画和照片对比一下,再看一看文学作品是如何刻画这两个人物的,请你谈谈画家抓住了人物哪些方面的特征,而文学作品中作者是运用了哪些个性化描写向读者传达自己的独有认识的.
《一面》节选: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叫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却一根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爱因斯坦与小女孩》节选:老人蓄着一撮短而硬的小胡子,一双棕褐色的眼睛深陷在眼窝里,长着一头蓬乱的灰白头发.他一边埋头走路,一边像是在思考着什么.冷不丁被小姑娘一撞,他抬起头,友好地冲女孩一笑:“对不起,小姑娘,是我不小心.”说完,不等女孩回答,老人又低头向前走去.女孩望着老人,但见他穿的衣服又肥又长,整个人就像裹在一张大被单里,脚下趿拉着一双卧室里穿的拖鞋.
明确:(1)画家抓住了鲁迅很瘦、寸头、胡须浓重的特征.《一面》中,作者阿累运用了肖像描写,如面孔黄里带白但精神很好,头发约莫一寸长直竖着,胡须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表现鲁迅的顽强、正直.
(2)画家抓住了爱因斯坦头发蓬乱、眼睛很圆、鼻子很大、脑门有深深的皱纹的特征.文学作品中,运用了肖像描写,如短而硬的胡须,深陷的眼窝,蓬乱的头发,刻画了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不拘生活小节,伟大而又平凡的形象,同时又运用了人物的语言和动作描写,表现了他关爱孩子,很有礼貌的性格特点.
提示:学生可以抓一些人物描写体会人物鲜活的个性,从而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会细心观察,抓住人物区别于他人的独特之处,同时让学生体会在抓住人物特点的个性描写中,渗透着作者对所写人物的独有认识.
三、佳作为例,学一学
写好一个人物,首先要学会细心观察,从而抓住人物的特点,凸显鲜活的个性.那么,该如何抓住人物特点呢?请同学们对比这四段文字并思考,作者主要是通过什么描写来表现人物的.
片段一:左拉中等身材,微微发胖,有一副朴实但很固执的面庞.他的头像古时意大利版画中人物的头颅一样,虽然不漂亮,却能表现出他聪慧和坚强的性格.在他那很发达的脑门上竖立着很短的头发,直挺挺的鼻子像是被人很突然地在那长满浓密胡子的嘴上一刀切断了.这张肥胖但很坚毅的脸的下半部都覆盖着修得很短的胡须,黑色的眼睛虽然近视,但透
着十分尖锐的探求的目光.他的微笑总使人感到有点嘲讽,他那很特别的唇沟使上唇高高地翘起,又显得十分滑稽可笑.
片段二:一个下雪天,庙里来了四个人,望着纷纷扬扬的大雪,秀才诗兴大发,随口吟道:“大雪纷纷落地.”县官乘兴接了一句:“正是皇家瑞气.”富翁接了第三句:“再下三年何妨?”正在这时,同在庙里避风雪的流浪汉听得火冒三丈,大声骂道:“放你娘的狗屁!”
片段三: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片段四:我实在有些不耐烦了,抓起新布娃娃就往地上摔,把它摔碎了,心里觉得特别痛快.发这种脾气,我既不惭愧,也不悔恨,我对布娃娃并没有爱.
学生朗读品味,组内研讨交流.
研讨内容:
(1)文段一,为什么对左拉的肖像进行描写?从中你感受到作者对左拉有哪些认识?
(2)文段二,面对相同的环境,为什么四个人持有不同的态度?
(3)文段三,写出了主人公怎样的情形,你对主人公有何评价?
(4)文段四,通过动作描写,表现了主人公怎样的心理感受呢?
明确:(1)左拉朴实固执、聪慧坚毅、具有探求精神.(提取文段中的词)
(2)不同的语言表现了人物不同的身份和心理.例如读书人的浪漫情怀;县官为皇帝歌功颂德;财主不缺吃穿,把看雪当乐趣;穷人饥寒交迫,愤怒埋怨.
(3)运用动作描写,写寿镜吾先生读书入神.
(4)由于海伦·凯勒看不见,所以内心焦躁不安.
教师小结:作者通过运用肖像、语言、动作、心理描写去表现人物的神情姿态、心理情感、性格特征和精神品质,使他们的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写作方法指导:抓住外貌特征,做到写谁像谁;把握语言风格,避免众口同腔;推敲个性特征,甄选恰切动词;透过表层现象,再现人物内心;关注细微之处,刻画鲜明个性.
【设计意图】范文引路,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小组研讨设置具体问题,引导学生有目的性地思考,节约时间,针对性强;写作方法指导,指导学生在交流讨论中获得写作经验的积累,并尝试归纳总结.
四、才思泉涌,写一写
1.片段写作
从班上选择你熟悉的一个同学,用200字左右给他“画”一幅肖像.写好后,读给同学听,看看他们能否猜出你写的是谁.如果被很多同学猜中了,那就说明你写得很棒!
提示:“画”肖像时,可写人物容貌(如脸型、五官)、衣着、体态等,但不建议写其全貌,抓住其不同于他人的地方落笔,如忧郁的眼神、乐观的笑容等,更能准确地描摹.
同学们清楚要求了吗?那我们就来写一写.限时10分钟,开始吧!
在此期间,教师活动:
(1)观察了解学生的写作情况,迅速掌握学生的写作水平,找出具有代表性的适合展示的习作片段.挑选字迹清晰,写作内容有讨论价值,篇幅长短合适并且有一定升格空间的学生习作来进行展示.
(2)适时指导学生的写作,如有些学生铺垫太多,就要提醒其直接入题,节省时间.
(3)调整教学设备,由电脑切换到投影仪,做好展示学生作品的准备.
2.学生习作展示
(1)学生先在小组内相互交流,推选出代表在班上交流,并讲明推荐的理由.
(2)其他学生边听边思考:这位同学写的是谁?他抓住了人物的哪些特征?这些特征是否典型?
(3)学生朗读展示.
3.评价交流.
每篇预设2-3名学生进行评价,都围绕如何抓住人物的独特之处表现人物来评价.
示例:他高大、帅气,脸上总是洋溢着笑容.炯炯有神的眼睛,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他是我们班的篮球健将,午后的篮球场上一定有他的身影.他也喜欢静坐在窗台旁,手捧一本书,聚精会神地读着.你需要帮助的时候,只需招招手,他就会第一时间奔到你面前.这就是性格开朗、喜欢运动、博览群书、乐于助人的他,你猜到他是谁了吗?
学生评价交流预设:
(1)他是咱们班的体育委员××.作者抓住了他高大帅气的外表、招牌笑容、炯炯有神的眼睛以及平常的一些举动来表现他性格开朗、喜欢运动、博览群书、乐于助人的特点.
(2)这篇习作要求是“画”一幅肖像.我认为肖像描写太少了,泛泛而谈,笑容、眼神都没什么特点.最后表现人物的特点太多了,面面俱到往往面面不到,可以通过更加细致入微的描写体现某一点.
(3)我认为人物肖像的特点还不够突出,可以围绕他的眼神具体描绘.例如讲题时的眼神、读书时的眼神、打篮球时的眼神等,性格特点应该通过一些小细节让读者感受到,不能最后做个总结,“贴个标签”.
提示:评价交流时要贴近作品,哪些特征表明观察细致,哪些描写突出了个性特征,哪些方面体现得还不够充分,怎样修改等等.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写中思考,在实践中发现疑难,有所感受.写作展示目的不在展示,而是一石激起千层浪,让学生在评价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五、妙笔生花,练一练
1.将课上所写的片段扩展成一篇写人为主的记叙文.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
提示:(1)借鉴其他同学的写作经验,进一步补充完善你的片段文字.注意补充一些能体现这个同学个性的事例,在事中写人.
(2)安排好事情的详略.但详写的事情也不能面面俱到地展开叙述,而应该突出重点,概括叙述与具体叙述相结合.
2.课下拓展阅读:读一篇名人传记,谈谈阅读感受,小组交流.
【设计意图】1.拓展练习.2.让学生感受作品对人物的思想情感、精神品质的彰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