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单元阅读训练第8单元 人物白描

合集下载

统编本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课外阅读及答案(共4篇)

统编本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课外阅读及答案(共4篇)

统编本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课外阅读及答案(一)爱,在民族团结中流淌“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每当这首歌唱响的时候,我都深深感受到祖国民族大家庭的温暖。

我出生在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博尔塔拉,蒙古语是“银灰色的草原”,它位于天山以北,阿拉套山之下。

这里山青水绿,土地肥沃,水草丰茂,牛羊成群;这里孕育着淳朴善良、勤劳豪放的各族儿女。

在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首府博尔市,有一所“逸夫”小学,是由香港著名实业家、慈善家邵逸夫先生捐资的,是我现在上学的地方。

在我们美丽的校园里,不仅有汉族学生,也有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回族等民族的同学,( )我们民族不同,( )我们之间像一家人一样快乐地生活。

在给我们讲课的老师里,也有少数民族老师用汉语给我们上课的。

有时候老师还教我们一些浅显易懂的民族话,有时候还给我们讲民族故事,让我们理解民族风俗习惯,尊重民族风情。

一年有四季,民族团结就是这四季里——春日的鲜花朵朵,夏日的和风习习,秋日的硕果累累,冬日的阳光融融。

让我们尽情品尝这四季的芬芳!让我们用心浇灌民族团结的花儿!让我们用情唱出祖国的繁荣富强!1.照样子写词语。

(3分——例:和风习习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2.文中第3自然段括号里应填的关联词语是( )。

(2分)A.如果……就……B.虽然……但是……3.用“_____”画出短文中的排比句,并说说这个排比句在短文中所起的作用。

(4分)4.联系文中的示例想一想,作者从哪里感受到了民族团结?(4分)(二)童年的馒头如今的幸福时光使我欣慰,不过有时心底也会泛起一缕儿时的酸楚。

那时候,家里穷得丁当响。

我在五里外的村小上学,六岁的妹妹在家烧锅做饭,背着那个比她还高半截的竹篓打猪草,娘起早摸黑挣工分,日子过得非常清贫。

有一年“六一”,学校说庆祝儿童节,每人发三个馒头。

我兴冲冲地对娘和妹妹说:“明天发馒头,妹妹一个,娘一个,我一个。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第8单元 人物白描1 开卷有益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第8单元 人物白描1 开卷有益

第八单元人物白描
写人文章是以人物描写为主,通过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活动及细节的描写,反映任务的性格和思想品质。

学生们在阅读此类文章时,可以从以下几点着眼。

1.准确把握人物形象的刻画。

人物形象的刻画一般是通过任务外貌、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来完成的。

外貌就是人物的外形特征、体态、衣着等;人的动作时思想感情支配的能具体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点;语言是人的思想感情和个性的直接具体表现。

读懂人物的语言,揣摩人物的思想,个性和心理特征;心理活动则表现出任务的精神和内心活动,分析人物的心理,把握人物鲜活生动的形象。

2.准确抓住人物细节的描写。

细节描写就是对人的外貌,语言动作、姿态和表情等细小环节作细致而具体的描写。

准确地抓住对人物的细节描写有助于我们准确地把握作品中人物的性格和思想感情。

3.分析认为的具体事例。

写人一般都离不开事例,所以阅读写人的文章,要通过分析人物的具体事例—看他在事情中怎么做、怎么说、怎么想,再思考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从而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品质。

4.分析作者写作意图
一篇写人的文章,往往寄予作者的某种感情,要么赞颂人物的某种品质。

要么揭露人物的某种丑态,所以在阅读时要注意发现提炼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统编(部编)版语文3年级上册 第8单元 类文阅读一(含答案)

统编(部编)版语文3年级上册 第8单元 类文阅读一(含答案)

三年级(上)语文第八单元类文阅读一(一)孙叔敖埋蛇孙叔敖幼时出游,见两头蛇,杀而埋之。

归而泣,其母问故,叔敖对曰:“闻见两头蛇者死,向者吾见之,恐将死。

”其母曰:“蛇今安在?”曰:“恐他人又见,杀而埋之矣。

”其母曰:“吾闻有阴德,天报之福。

汝不死也。

”及长,为楚令尹。

注释:孙叔敖,春秋时楚国人。

向者,这里指不久之前。

阴德,暗中所施之德。

令尹,春秋战国时楚国的官职名,其位相当于齐、晋、鲁的正卿。

1.下列词语解释有错误的是()A.故:缘故,原因。

B.安在:何在,在哪里。

C.报:告诉,传达。

2.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现代汉语。

恐他人又见,杀而埋之矣。

3.孙叔敖的母亲为什么说他不会死?用文中的原句回答:。

4.从孙叔敖的行为中,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二)美丽的吻几年前,在西雅图残疾人运动会上,9名参赛者全部是身体或者智力方面有缺陷的孩子。

他们整齐地排在百米速跑的起跑线上。

接着枪声一响,所有的人都跑了起来。

确切地讲他们并不是速跑,可是他们都满心欢喜地要跑完全程并争取获胜。

突然,一个男孩子在跑道上跌倒了,他坚强地爬起来,再次跌倒,他又坚强地爬起来……连续好几次,男孩终于哭了。

其他8个孩子听到男孩的哭声,放慢速度停下来,然后转身回跑,无一例外。

这时,一个患有“恐低综合症”的女孩弯下腰,在那个男孩的脸上轻轻吻了一下说:“这会让你好些的。

”然后,9个孩子手挽着手走向终点。

体育馆的所有观众都站起来,掌声和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持续了将近10分钟。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满心欢喜:无一例外:2.读文中的画线句子,可以体会到()A.男孩子怎么都爬不起来,他太脆弱了。

B.男孩子尝试了很多次,可是他太爱哭了。

C.爬起又摔倒的情况发生了很多次,对男孩子的打击很大。

3.男孩子跌倒后,其他孩子是怎么做的?用“”在文中画出来。

4.观众为什么会站起来为孩子们鼓掌?请写出你的理解。

(三)黑鱼母亲一位垂钓新手去郊外钓鱼时,由于没有经验,竟然忙了大半天,一条小鱼都没有钓到手。

(统编版)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课内阅读训练卷

(统编版)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课内阅读训练卷

第八单元课内阅读训练卷课文主题感悟(52 分)一、故事内容及人物的美好品质。

(18 分)1.《司马光》(1)人物:(1 分)(2)故事:(1 分)(3)品质:(1 分)2.《掌声》(1)掌声的作用: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3 分)①同学们的掌声传递着关爱,传递着尊重,给人积极向上的力量。

( )②同学们的掌声改变了英子的性格,改变后的英子变得开朗、自信、阳光了。

( )③掌声是万能的,什么时候,什么场合都可以用来传递正能量。

( )(2)人物品质。

(2 分)英子:同学们:3.《灰雀》(1)故事内容:课文讲了一个温暖的故事。

列宁发现公园里灰雀的失踪与有关,但他不直接,而是通过(4 分)(2)人物品质。

(3 分)列宁:男孩:4.《手术台就是阵地》(3 分)(1)背景:(2)人物: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3)经典语言:二、在读故事时思考问题。

(26 分)1.《司马光》(1)按课文填写。

(6 分)群儿( )于庭,一儿登瓮,足( )没水中。

( )皆弃去,光( )石( )瓮破之,水迸,儿得( )。

(2)其他孩子为什么要跑开呢?(3 分)(3)你觉得司马光救人的办法好吗?为什么?(3 分)2.《掌声》(1)英子忧郁的根源在哪里?(3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你怎么理解“微笑着面对生活”?(3 分)(3)你觉得同学们的掌声对英子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3 分)3.《灰雀》(1)列宁怎么知道灰雀被男孩抓走了?选择正确的选项打“√”。

(多选,2 分)①列宁询问的时候,男孩说话吞吞吐吐,一定是心里有矛盾。

( )②男孩肯定灰雀会飞回来,说明男孩心中有数。

( )③列宁知道,只有男孩会去捉灰雀。

( )④一定是有人告诉了列宁灰雀的下落。

( )(2)列宁为什么没有揭穿男孩的谎言?(3 分)三、主题讨论。

(8 分)1.你觉得司马光能想到这个办法救人说明了什么?(4 分)2.你的身边有身体残疾的同学吗?你觉得怎样对待他们是对的?(4经典片段分析(12 分)四、课文片段阅读。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单元阅读训练第8单元人物白描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单元阅读训练第8单元人物白描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单元阅读训练第8单元人物白描【快乐练习】训练11牛顿的故事牛顿是世界上著名的大科学家。

他非常聪明,在物理学方面有过许多重大的发现。

可是他在一些小事上,却是个“马大哈〞。

一天清晨,他起得很早,因为他要研究一个难题。

管家怕他饿,就打发一个佣人,端了一锅水,拿了个鸡蛋到他书房去。

管家叮嘱佣人,一定要把鸡蛋煮好等牛顿吃完再回来。

可是牛顿不愿佣人干扰他,就对佣人说:“你把鸡蛋留下来,我自己煮。

〞佣人把鸡蛋放在桌上的怀表旁边,说:“你把鸡蛋煮四分钟,就可以吃了。

〞说完便离开了书房。

过了一个小时,佣人有些不放心,回来看看,这一看使他大吃一惊:牛顿手里拿着鸡蛋站在火炉边,锅里煮的是桌上的怀表。

还有一次,牛顿请一位朋友来吃晚饭,朋友按时来了。

饭菜都已经摆好,可是,牛顿还在工作。

朋友很了解牛顿的习惯,就坐在饭桌旁边静静地等着。

等啊等啊,过了好长时间,饭菜全都凉了,还不见牛顿来,朋友只好自己先吃。

吃完后,他突然想了个主意,要和牛顿开个小玩笑。

于是,他就把吃剩下的鸡骨头又放进盘子里,重新盖好,然后悄悄地走了。

他断定自己的恶作剧一定会见效。

夜已经很深了,工作了大半天的牛顿觉得有点儿饿。

他放下工作走进餐厅,准备吃晚饭。

可是他一翻开盘子,看见里面全是鸡骨头,心里很奇怪,这是怎么回事?他转过身看看闹钟,晚饭的时间早已过了。

这时他好似才明白似的:“噢,我已经吃过晚饭了,看我这记性!〞说着他站起来又继续去工作了。

至于请朋友吃饭的事,他早已忘得一干二净。

牛顿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献给了科学事业,他正是凭着这股子废寝忘食的钻劲,才终于登上了科学的顶峰。

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并写在括号里。

〔1〕有名。

〔〕〔2〕再三嘱咐。

〔〕〔3〕顾不得睡觉,忘记吃饭。

形容非常专心努力。

〔〕2、把文中画“〞的句子,用“因为……所以……〞这个关联词语写出来。

3、读一读画“〞的句子,想一想用哪个成语表达最恰当。

4、文章写了哪两件事来说明牛顿在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上是个“马大哈〞?训练2爱因斯坦的成长爱因斯坦〔1879—1955〕,德国人,是现代最伟大的物理学家。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八单元阅读训练及答案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八单元阅读训练及答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训练第八单元美好品质阅读要素: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意思。

阅读目标:1.边读边思考,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

❖解析:概括课文主要内容,首先要熟练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然后再抓住关键系信息进行概括,要把人物做的事情及事情的结果体现出来。

2.边读变思考,分析文中的人物形象。

❖解析:阅读文章过程中,可以抓住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的语句,思考这些语句的作用,从而达到理解人物心理或品质的目的。

解题技巧1.阅读写人文章,要弄清楚文章的主要人物,以及人物间的关系。

2.阅读写人文章,要弄懂文章中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

3.阅读写人文章,要结合文章中关于人物动作、外貌、神态、语言、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感受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体会作者这样写的意图。

4.阅读写人文章,要学会分析作者选取了哪些典型事件来表现人物的特点。

《司马光》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1.下面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群/儿戏/于庭B.足跌/没水中C.众/皆弃去D.光/持石/击瓮/破之2.解释加点字。

戏于庭.- 儿登瓮.众皆.弃去持石击瓮.水迸.3.解释下列句子。

A.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 。

B. 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 。

4.当孩子落水后,其他人的表现是“”(用原文填空),司马光的表现是“”(用原文填空),可以看出司马光是一个、的孩子。

5.用“”画出故事的起因,用“”画出故事的经过和结果。

6.这篇课文的语言和其他课文不同在( )。

(可多选)A.这篇课文的句子都很短。

B.这篇课许多词语是单个字。

如“去”“登”等。

《掌声》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

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

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

在掌声里,我们看到,英子的泪水流了下来。

掌声渐渐平息,英子也镇定了情绪,开始讲述自己的一个小故事。

人教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课外阅读训练-第8单元 人物白描-4.拓展资料

人教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课外阅读训练-第8单元 人物白描-4.拓展资料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资料设计
【拓展资料】
手:最完美的工具
当我们的胚胎成长到5周左右时,手就已
经出现了,但非常小,如同鱼的鳍一般。

在随
后的发育中,手指慢慢开始成长,手指之间的
蹼渐渐退化。

到了11周的时候,手的关节、肌
肉甚至指甲都已经发育完全。

所有的功能已经
齐备。

一个20周大的宝宝,在母亲的肚子里,
已经会用幼嫩的手指给自己的耳朵挠痒了。

在400万年的进化史中,人类的手逐渐演
变成了大自然所能创造出的最完美的工具。

这一器官是力量与智慧的象征,是一个精美的机械结构。

每只手都有29块骨头,一些六指人还会多几块。

这些骨头由123条韧带联系在一起,由35条强劲的肌肉来牵引,而控制这些肌肉的是48条神经。

整个手掌结构由30多条动脉以及数量众多的小血管来滋养。

手无疑是人体上最有特色的器官之一。

科学家认为,手是使人能够具有高度智慧的三大重要器官之一,其余两个器官是可以感受到三维空间的眼睛和能够处理手眼传来的信息的大脑。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资料设计。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主题阅读 附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主题阅读 附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主题阅读买狗的小男孩①一天早晨,杂货店的老板把店门打开,准备做生意。

他养的一只母狗几个星期以前生下了五只小狗,他打算把它们卖掉,就做了个“出售小狗”的牌子立在店门前,然后便低头算账。

②“请问小狗多少钱一只?”一个细声细气的声音在问。

③老板抬起头一看,只见一个瘦小的男孩子站在柜台前,细脖子上顶着一个大脑袋,穿一身洗得干干净净的旧衣服。

④“一百块钱一只。

”老板回答说。

⑤男孩子从衣服口袋里掏出一把零钱,数了一下,说:“我这儿有五元六角。

能让我先看一看小狗吗?”⑥老板回过头向里屋吹了一声口哨,一只漂亮的金黄色大狗跳了出来,后面跟着几只毛茸茸的“小肉球”。

最后面的那只小狗个子最小,跑起来一瘸一拐的。

⑦男孩子指着小瘸狗问:“那只小狗怎么了?”⑧“医生说它天生少一个关节,一辈子都得是个瘸子了。

”⑨“我就要这只小狗。

”男孩说。

⑩“哦,这只小狗不值得买,如果你真想要,我就送给你得了。

”老板大方地说。

⑪男孩子扬起头,涨红了脸,说:“我不需要你送给我!这只小狗和其他小狗一样值一百块钱!我先给你五块六角作定金,以后每个星期给你五块钱,直到付完为止。

”⑫老板认真地说:“你可想好啊,这只狗一辈子也不会像其他狗一样又跑又跳了。

”⑬男孩子拉起裤腿,露出一条用两根钢棍儿固定住的左腿,说:“先生,我自己也跑不快。

这只小狗需要的是一个能理解它的主人。

”1【提取信息】“一只漂亮的金黄色大狗跳了出来,后面跟着几只毛茸茸的‘小肉球’”一句中的“小肉球”指的是_______。

2【品悟细节】从第⑩段中可以看出什么?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老板非常同情小男孩,想送狗给他B.老板不喜欢狗C.老板认为小狗残疾,不值钱,因此不在意这只狗3【语文要素】带着下列问题读短文,完成练习。

“小男孩扬起头,涨红了脸”,这是对他的______和______的描写。

他“涨红了脸”是因为()。

A.听到老板要送狗给自己,小男孩非常激动,非常兴奋B.一是他没有一百元钱买狗,觉得不好意思;二是他不想让老板送狗,不想让对方施舍自己4【评价人物】从第段小男孩的动作及所说的话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孩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快乐练习】训练1牛顿的故事牛顿是世界上著名的大科学家。

他非常聪明,在物理学方面有过许多重大的发现。

可是他在一些小事上,却是个“马大哈”。

一天清晨,他起得很早,因为他要研究一个难题。

管家怕他饿,就打发一个佣人,端了一锅水,拿了个鸡蛋到他书房去。

管家叮嘱佣人,一定要把鸡蛋煮好等牛顿吃完再回来。

可是牛顿不愿佣人干扰他,就对佣人说:“你把鸡蛋留下来,我自己煮。

”佣人把鸡蛋放在桌上的怀表旁边,说:“你把鸡蛋煮四分钟,就可以吃了。

”说完便离开了书房。

过了一个小时,佣人有些不放心,回来看看,这一看使他大吃一惊:牛顿手里拿着鸡蛋站在火炉边,锅里煮的是桌上的怀表。

还有一次,牛顿请一位朋友来吃晚饭,朋友按时来了。

饭菜都已经摆好,可是,牛顿还在工作。

朋友很了解牛顿的习惯,就坐在饭桌旁边静静地等着。

等啊等啊,过了好长时间,饭菜全都凉了,还不见牛顿来,朋友只好自己先吃。

吃完后,他突然想了个主意,要和牛顿开个小玩笑。

于是,他就把吃剩下的鸡骨头又放进盘子里,重新盖好,然后悄悄地走了。

他断定自己的恶作剧一定会见效。

夜已经很深了,工作了大半天的牛顿觉得有点儿饿。

他放下工作走进餐厅,准备吃晚饭。

可是他一打开盘子,看见里面全是鸡骨头,心里很奇怪,这是怎么回事?他转过身看看闹钟,晚饭的时间早已过了。

这时他好像才明白似的:“噢,我已经吃过晚饭了,看我这记性!”说着他站起来又继续去工作了。

至于请朋友吃饭的事,他早已忘得一干二净。

牛顿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献给了科学事业,他正是凭着这股子废寝忘食的钻劲,才终于登上了科学的高峰。

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并写在括号里。

(1)有名。

()(2)再三嘱咐。

()(3)顾不得睡觉,忘记吃饭。

形容非常专心努力。

()2、把文中画“”的句子,用“因为……所以……”这个关联词语写出来。

3、读一读画“”的句子,想一想用哪个成语表达最恰当。

4、文章写了哪两件事来说明牛顿在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上是个“马大哈”?训练2爱因斯坦的成长爱因斯坦(1879—1955),德国人,是现代最伟大的物理学家。

人们都以为,他小时候一定是一个神童,学习成绩非常出色。

其实,并不是这样。

爱因斯坦小时候脑子迟钝(dùn),学话很慢,直到3岁才会说话。

父母担心他会是一个傻子,上小学以后,爱因斯坦学习成绩很差,老师给他的评语是:“生性孤僻(pì),智力迟钝。

”学校的训导主任曾对他父亲说:“你的儿子将是一事无成的”,甚至令他退学。

16岁时,爱因斯坦投考一所大学,因成绩差没有被录取。

这时,他很难过,不想再念书了。

中学的校长鼓励他不要灰心,说英国人达尔文也曾因智力平常被大学赶出来,后来不是成了大科学家吗?爱因斯坦听了这些话,又继续努力学习,第二年就考入了大学。

以后,他刻苦钻研,很快创立了相对论,在28岁那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奖,成为现代物理学的奠基人。

爱因斯坦的成长过程说明,人的智力虽然有天生的差别,但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后天的教育和发掘,还是靠勤奋学习。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迟钝:一事无成:2、爱因斯坦小时候,学话,直到才会说话。

上小学以后,老师给他的评语是:学校的训导主任曾对他父亲说3、爱因斯坦听了中学校长鼓励他不要灰心的那些话之后,心里会想什么呢?4、读了这篇文章以后,你有什么感受?训练3说大话的维克托班上转来一位新同学,他的名字叫维克托。

维克托和同学熟悉以后,就经常向大家介绍自己的一些奇遇,例如他怎样一个人扑灭一场大火,又怎样从河里救起一个快要淹死的孩子。

大家都信以为真。

有一次,班上的同学排练一出话剧。

不料,在演出前,扮演主角的学生突然病了,大家发起愁来。

突然,维克托自告奋勇地说:“我很熟悉这个角色,就让我来演吧。

”同学们立刻转忧为喜,都从心底里感激他。

到演出的那一天,维克托却没有来。

同学们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找遍校园的各个角落,仍然不见他的踪影。

第二天早上,同学们走进教室,看见维克托安闲自得地坐在自己的椅子上。

大家立刻围了上去。

“你昨天为什么不来演戏?”“忘了。

”他若无其事地回答。

这样重要的事情怎么可以忘记不管是男同学还是女同学都提高了嗓门责备他同学们气愤极了,大家约定在两个月之内,谁都不理睬维克托。

这两个月的时间,对爱说大话的维克托来说确实很难熬。

但是他终于懂得说大话是最坏的事,答应别人的事一定要做到。

1、在文章中找出与下面意思相对应的成语,填在括号内。

①自己主动地要求担当某项任务。

()②像没有那回事一样。

()2、“到演出那一天,维克托却没有来”,这时,同学们是什么情态?在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3、维克托会改正自己的缺点吗?你是从文章中的哪些叙述内容得出这个结论的?训练4贪吃的小妹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爸爸、妈妈都上班去了,只有我和妹妹在家。

我们玩了一会,妹妹又想吃东西了。

“我去找点好吃的吧!”妹妹说。

于是我和妹妹来到橱柜旁,翻好吃的。

忽然她被搁在橱柜上的一碗饭吸引住了,原来那碗饭里有妹妹最爱吃的瘦肉香肠。

她一见,顿时垂涎三尺,巴不得一下子就把它吃完。

她伸手去端那碗饭,可人太矮了,够不着。

“怎么办呢?姐姐。

”妹妹向我发问了。

我故意气她说:“不知道,你自己想办法吧!”“哼!你不说算了!”妹妹撇撇嘴。

忽然,她搔了搔后脑勺说:“有了!”她跑出门去搬来一张方凳,踩在上面,把那碗饭端下来。

“还是热的呢!”妹妹抬起头来说,就狼吞虎咽地大吃起来,弄得我也有些嘴馋了。

正在这时,妈妈回来了,妹妹连忙把碗藏到身后,可还是被妈妈看见了。

妈妈板起脸孔说:“小馋猫,你又偷吃什么东西啊?”妹妹含着一口饭,支支吾吾地说:“没,没……”话还没说完,就打了一个喷嚏,嘴里的饭一下子喷了出来。

妈妈见了,气得脸都涨红了。

她走上前,给了妹妹一巴掌,妹妹“哇”的一声哭了起来。

妈妈见妹妹哭了,走上前对她说:“这饭是小猫吃过的,你不能吃。

”“不嘛,这饭不是小猫的,是我的。

”妹妹撒娇说。

“好,这饭是小华的,不是小猫的。

”听了妈妈的话,妹妹这才破涕为笑。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垂涎三尺:狼吞虎咽:破涕为笑:2、妹妹见到那碗饭时是什么样的?请把句子摘抄下来。

3、请把描写妹妹从橱柜上取下那碗饭时的动词用“·”标出来。

4、文章通过描写妹妹的贪吃,表达了我对妹妹什么样的感情?训练5做事讲究效率的爸爸我的爸爸是一个会抓紧时间,做事讲究效率的人。

元旦那天早上,爸爸带我去买菜。

走到十字路口的时候,爸爸忽然对我说:“咱们先到电影院去看看有没有好电影的票吧!”“大清早的,买什么电影票?”我心里想。

我虽然疑惑不解,但还是跟着他向电影院走去。

路上,爸爸向我解释道:“现在刚早上8点,电影院买票的人还不多,咱们就趁这个时候去。

要是等买完菜再去,买票的人多了,提着菜又不方便,工作效率不就低了吗?”我这才恍然大悟,爸爸又用这个实例给我讲了“运筹学”,告诉我刚才我讲的那些就是生活中的运筹学。

这样,我又接触了一门科学,并对它有了初步认识。

来到菜市场,爸爸排到了买鸡的行列中。

他见我没事干,就叫我到别的柜台转转,看看哪个柜台人多,哪个柜台人少。

我在菜市场里东瞅瞅,西看看。

当看到顾客们一张张的笑脸和售货员一个个忙碌的样子时,我忽然意识到了什么;爸爸让我到各柜台转转,不也是运筹学吗?一来让我看看节日的气氛,为我增加写作素材;二来让我看看各柜台的售货情况,回去告诉他,他好决定再买点什么。

嘿,爸爸的运筹学用得真妙!我转回来,把自己的想法和见到的情况仔仔细细告诉了爸爸。

他见我把学到的知识掌握了,满意地笑了。

平日,爸爸下班一回家就开始做饭。

他在厨房里来回忙碌着,一会剁肉,一会煮饭,一会炒菜,厨房里传出连续不断的“劈劈啪啪”的声音。

不到一个小时饭就做好了。

每天晚上,我们都是7点钟准时开饭。

我问爸爸:“咱们干嘛非7点钟开饭不可呢?”爸爸回答说:“咱们7点开饭,就能边吃边看新闻联播,新闻联播完了,咱们也差不多吃完了。

要是吃早了,看新闻时就空着手,什么也干不成;吃晚了,又耽误你们学习。

”吃完饭,爸爸关了电视,坐在写字台旁边进行紧张的翻译工作。

在他的带动下,我和弟弟也拿起书本,开始复习。

时间一长,我们也养成了抓紧时间的好习惯。

爸爸工作讲效率是远近闻名的。

到我家做客的李阿姨对妈妈说:“到你们家就见老黄里里外外地忙,恨不能一天跑200里,真讲效率,真出活!”1、文中的主要人物是 ___ _2、按意思写出文中的词语。

(1)心里不明白,不理解;困惑。

()(2)形容忽然醒悟,一下子明白过来了。

()(3)一个接一个,不间断。

()3、把文章中概括叙述爸爸讲究效率的句子用“——”画出来。

4、读了这篇文章对你有什么启发?快乐练习参考答案训练11、著名叮嘱废寝忘食2、一天清晨,因为他要研究一个难题,所以他起得很早。

3、废寝忘食4、把怀表当鸡蛋煮和请朋友吃饭却将之忘得一干二净。

训练21、迟钝:反应迟缓,脑子不灵敏。

一事无成:连一样事情也没有做成。

2、脑子迟钝,很慢, 3岁,“生性孤僻,智力迟钝。

”“你的儿子将是一事无成的”。

3、略4、略训练31、自告奋勇若无其事2、同学们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找遍校园的各个角落,仍然不见他的踪影。

3、会这两个月的时间,对爱说大话的维克托来说确实很难熬。

但是他终于懂得说大话是最坏的事,答应别人的事一定要做到。

训练41、垂涎三尺:口水挂下三尺长。

形容极其贪婪的样子。

狼吞虎咽: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的样子。

破涕为笑:一下子停止哭泣;笑了起来。

2、她一见,顿时垂涎三尺,巴不得一下子就把它吃完。

3、跑搬踩端4、表达了我对可爱的妹妹的喜爱。

训练51、爸爸2、疑惑不解恍然大悟应接不暇3、来到菜市场,爸爸排到了买鸡的行列中。

他见我没事干,就叫我到别的柜台转转,看看哪个柜台人多,哪个柜台人少。

他在厨房里来回忙碌着,一会剁肉,一会煮饭,一会炒菜,厨房里传出连续不断的“劈劈啪啪”的声音。

不到一个小时饭就做好了。

”画出来。

4、我也学会了像“爸爸”做事讲效率,节省了不少时间。

还学会了什么叫“运筹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