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综述(标准版)

合集下载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
殊食品
如利用生物遗传工程,将普通的蔬菜、水 果、粮食等农作物,变成能预防疾病的神奇的 “疫苗食品”。现在已经培育出了能预防霍乱 的苜蓿植物。用这种苜蓿来为小白鼠,能使小 白鼠的抗病能力大大增强。而且这种霍乱抗原 能经受胃酸的腐蚀而不被破坏,并能激发人体 对霍乱的免疫能力。
转基因食品的优点
2 、延长果蔬产品的保鲜期 蔬菜、水果传统的保鲜技术如冷藏、涂膜、气 调保鲜等, 在储藏费用、期限、保鲜效果等方 面均存在严重不足,常常导致软化、过熟、腐 烂变质, 造成巨大损失。通过转基因工程技术 可直接生产耐贮果蔬。
3 、改善食品的口味和品质
传统的食品通过添加剂来改变口味, 加入防腐剂 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然而添加剂和防腐剂中都含 有有害成份, 转基因技术可以较好地解决上述不 足。通过转变或转移某些能表达某种特性的基 因, 从而改变食品的口味、营养成分和防腐功能 。如利用外源基因导入或基因替换技术可以改 善牛奶的成份, 生产特定人群的食用牛奶。
4)破坏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群
很多转基因生物具有较强的生存能力或抗逆性,这样的生物一旦 进入环境中,就会间接伤害生态系统中的其他生物。如植入抗虫 基因的农作物会比一般农作物更能抵抗病虫的袭击。长此下去, 转基因作物将会取代原来的作物,造成物种灭绝,但这种问题在 转基因生物发展的初始阶段很难发现,可能要经过许多年后才能 显现出来,但等问题出现的时候,为时已晚。生态系统是一个有 机的整体,任何部分遭到破坏都会危及整个系统。如一些盐碱、 沼泽、雨林及有寄生虫的地区,以前原本不适合农业种植,由于 转基因作物的出现,一些农作物可以耐盐碱、耐高温高湿以及抗 病虫等,这些地区都被用来种植农作物,从而使原本生活在这里 的生物栖息地遭到破坏,不得不退出该系统,造成生态系统失衡, 最终导致物种退化、减少甚至灭绝。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
据统计绝大部分转基因作物体内含有转录 启动子CaMV 35S、转录终止子NOS 和抗生素抗性 基因NPTⅡ 3 个基因元件,因此通过PCR 扩增这 些特定基因元件DNA 序列,可成功鉴定出食品中 是否含有转基因成分。
Shirai等通过对大豆中CaMV 35S 启动子和 NOS 终止子的检测,成功实现了对抗草甘膦大豆 Roundup Ready 转基因成分的检测。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
2.2导致食品过敏症 转基因食品被引入一种或几种蛋白
质,这些蛋白有些不是人类食物的成分, 这些异种蛋白可能导致机体过敏。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
2.3食品营养成分的改变 新转入的目的基因由于其自身稳定性
及插入受体生物基因组位置的不确定,可 能导致转基因食品的营养成分构成发生变 化,产生新的有毒物质等。
将外源基因的原核表达产物或转基因食品的初提液 进行模拟胃肠液消化试验,消化不同时间后与对照同时 走SDS-PAGE,根据电泳结果判断原核表达产物或转基因 食品中目标蛋白的半衰期,一般来说半衰期小于5分钟则 认为容易消化。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
6、毒理学评价技术
6.1 经口急性毒性试验 6.2 遗传毒性试验
理由:(1)维护消费者知情选择权 (2)加强转基因食品的管理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
4、转基因食品
4.1 基因的表达物质(非核酸物质)毒 性的评价 4.2 可能致敏性的评价 4.3 转基因食品中关键成分的评价 4.4 转基因食品中代谢物的评价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
4.5 转基因食品加工方式 4.6 转基因食品营养改变 4.7 转基因食品外来化合物蓄积的评价 4.8 标记基因的耐药性 4.9 植物因基因修饰而改变特性对健康所 产生的毒性(非预期效应)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综述)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综述)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综述)熊军 (商洛学院生物医药工程系 生物技术1201 1210A128)摘要: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转基因食品以其形状,营养品质和消费品质都符合消费者的需求而得到广泛关注,同时,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也显得尤为紧迫。

关键词: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管理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biotechnology,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 with its shape, the nutrition and consumer quality are in line with consumer demand and received wide atten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safety assessment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 is particularly urgent.Keywords: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 Safety Evaluation Management一、转基因食品转基因食品(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GMF),是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在形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们所需要的目标转变。

以转基因生物为直接食品或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包括转基因植物食品、转基因动物食品和转基因微生物食品。

二、转基因作物种植现状ISAAA(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的创始者克莱夫·詹姆士博士在最新编制的《2012年度环球生物技术/转基因作物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提到:在最新的全球转基因作物年度报告中,中国排在美国、巴西、阿根廷、加拿大、印度之后,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位居全球第六,是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增长最多的国家之一。

2024年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3篇)

2024年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3篇)

2024年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____年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类对食品需求的增长,转基因食品作为一种新型的食品技术被广泛应用。

然而,转基因食品引发了许多关于食品安全的争议。

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是我们社会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转基因食品的定义、现状、食品安全的风险与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综合论述,旨在全面了解____年转基因食品的安全评价情况,为人们提供有关转基因食品安全的科学依据。

第一部分:转基因食品的定义与现状1. 转基因食品的定义转基因食品是使用基因工程技术将外源基因导入食品作物的过程中产生的食品。

这些外源基因可以使作物具有抗病、抗虫胁迫、耐草甘膦等特性,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

2. 转基因食品的现状目前,转基因食品已经广泛应用于农产品、畜禽产品等各个领域。

例如,转基因大豆、玉米、棉花等作物已在许多国家广泛种植。

转基因灵长类动物、鱼类等也被用于科研及商业化生产。

然而,转基因食品仍然面临着许多质疑和争议。

第二部分:转基因食品的风险评价与食品安全1. 转基因食品的风险转基因食品的风险主要包括:(1)可能引起新的过敏反应或毒性作用;(2)可能对生态系统产生不可逆的影响;(3)可能导致传播有害基因,破坏生物多样性。

2. 转基因食品的食品安全评价转基因食品的食品安全评价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作,主要包括:(1)基因同源性分析:评估转基因食品的基因来源、插入方式等;(2)蛋白质表达分析:评估转基因食品中外源蛋白质的表达情况;(3)毒性评估:评估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影响;(4)过敏原评估:评估转基因食品是否具有过敏原性。

第三部分: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的方法与进展1. 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的方法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的方法主要包括传统机械分离法、PCR、Western blot、ELISA等分子生物学方法,以及细胞毒性实验、动物实验等生物学方法。

2. 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的技术进展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被用于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综述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综述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综述【摘要】国际上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已经初步达成一致,提出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应从宿主、载体、插入基因、重组DNA、基因表达产物和对食品营养成分的影响等几个方面考虑,已制定法规的国家主要着重于对消费者健康的风险评估。

【关键词】转基因食品;食品安全;实质等同性转基因食品是由基因改良生物加工而成的食品。

近20年来,转基因食品断问世,逐渐走上人们的餐桌,进入人们的食物链.由于转基因食品含有新的遗传物质和蛋白质,因此,引起了世界各国极大关注。

从转基因技术诞生时起,人们就对转基因食品引发的各种问题展开了旷日持久的争论,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更是关注的焦点。

1 转基因食品的风险转基因食品出现的历史不长,人们对转基因食品可能带来的危害研究得还不是很充分,所以许多科学家担心转基因食品会产生潜在的危险.现在,关于转基因食品危害性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转基因食品的过敏性。

食品过敏是一个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全球有近2%的成年人和4%~6%的儿童有食物过敏史[1]。

自然界中存在着许多过敏物质.在基因工程中如果将控制过敏物质形成的基因转入植物中,则会对过敏人群造成不良影响.所以,转入过敏源基因的植物不能被批准商品化[2]。

(2)转基因食品的毒性。

转基因生物中含有抗虫作物残留的毒素和蛋白酶活性抑制剂,既能使咬食其叶片的昆虫的消化系统功能受到损害,也有对人畜产生伤害的可能性。

(3)抗生素标记基因可能使人产生抗药性。

抗生素标记基因与插入的目的基因一起转入目标生物中,用来帮助筛选和鉴定转化的细胞、组织和再生植株。

标记基因是安全的,但是有些学者担心抗生素标记基因能水平转移至肠道微生物或上皮细胞,从而降低抗生素在临床治疗中的有效性。

但是这种可能性极小,这主要是因为DNA从植物细胞中释放出来后,很快被降解[3-4],即使DNA完整的存在,DNA转移并整合进入受体细胞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4)转基因生物的环境安全性.现在许多学者担心将转基因生物释放到自然环境中去,会将基因转移到野生生物中去,破坏自然生态环境,打破原有生物种群的生态平衡.转基因生物如果生存竞争力强,就会改变自然的生物种群,打破生态平衡.就目前研究看,转基因生物同野生生物相比,其生存竞争力并没有增加,所以一般不会影响生态平衡.科学家还担心转基凶生物利用自身的抗逆特性在攻击自己的特定目标时,可能会间接或无意地伤害到生态系统内其他生物的生态.美国的约翰·E·罗西(John E.Losey)等人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转基因玉米花粉伤害大斑蝶的报告[5].但是美国国会基础研究委员会的报告认为,关于转抗虫基因作物对大斑蝶的威胁被过分夸大了[6].2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由于转基因食品实现了基因在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间的转移,所以大多数人认为对其进行安全性评估是必要的。

转基因安全性评价范文

转基因安全性评价范文

转基因安全性评价范文引言转基因技术是通过将外源基因引入到目标生物体中,改变其基因组结构,使其获得新的性状或功能。

随着转基因作物的广泛种植和转基因食品的大量上市,人们对转基因安全性的关注也越来越高。

对转基因作物进行全面、科学的安全性评价对于确保公众健康和环境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转基因安全性评价的背景、内容、方法和难点进行详细阐述。

一、转基因安全性评价背景转基因作物已经广泛种植和应用于全球不同地区。

除了具有抗虫性、耐逆性和提高产量等优点之外,转基因作物也引起了一些担忧,如对人体和环境的潜在风险。

为了正确认识和评价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各国纷纷制定了相应的安全评价标准和方法。

二、转基因安全性评价内容转基因安全性评价主要包括食品安全性评价和环境安全性评价。

1.食品安全性评价食品安全性评价是评估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健康的潜在风险。

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转基因食品的营养成分是否与传统食品相似。

(2)转基因食品中是否存在过量的毒素。

(3)转基因食品是否引起过敏反应。

(4)转基因食品是否影响人体的健康。

2.环境安全性评价环境安全性评价是评估转基因作物栽培对环境的潜在风险。

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转基因作物的遗传流动是否对传统作物和野生植物带来影响。

(2)转基因作物是否增加了杂草的抗药性。

(3)转基因作物是否对土壤微生物和其他生物体产生了不良影响。

三、转基因安全性评价方法转基因安全性评价是一项复杂而综合的研究工作,涉及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和技术。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评价方法:1.理论分析通过从转基因植物中筛选和分离出的外源基因和相关蛋白进行生物化学和功能研究,评估其潜在的毒性、致敏性和过敏原性。

2.动物试验将含有外源基因的转基因食品或饲料进行喂食试验,观察动物的生长、繁殖、免疫和器官功能等指标,评估其对动物健康的影响。

3.生态学研究通过田间试验和野外监测等方法,评估转基因作物栽培对土壤、水体、空气和野生生物的影响,分析其对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的影响。

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范本(2篇)

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范本(2篇)

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范本1. 引言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口的增加,粮食安全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重要问题。

转基因技术作为一种生物技术的应用工具,在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和改善农作物品质方面具有巨大潜力。

然而,转基因食品也引起了广泛的争议,主要是围绕其安全性进行的。

因此,对转基因食品进行安全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讨论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的一些范本,以提供参考和指导。

2. 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标准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的标准是保障公众健康和环境安全的基础。

在国际上,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基因识别和表达分析、化学成分分析、营养评价、毒理评价和过敏原评价等。

基于这些标准,可以开展一系列实验和研究,以评估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3. 基因识别和表达分析基因识别和表达分析是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的重要环节。

该环节通过检测转基因食品中的外源基因,确定其是否有可能对人体产生影响。

常用的方法包括PCR、Southern blot和Northern blot等。

同时,通过检测转基因食品中外源基因的表达水平,可以进一步确定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4. 化学成分分析化学成分分析是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转基因食品与非转基因食品相比,其化学成分可能会有所改变。

因此,需要通过化学分析方法来确定转基因食品的成分差异。

常用的方法包括核酸定量分析、蛋白质定量分析和氨基酸定量分析等。

通过化学成分分析,可以评估转基因食品是否存在潜在的安全隐患。

5. 营养评价营养评价是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

转基因食品在基因工程过程中往往会引入一些新的基因或调控序列,因此,其营养特性可能会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

为了评估转基因食品的营养价值,在安全评价中需要进行营养分析和比较研究。

常用的方法包括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和质谱法等。

6. 毒理评价毒理评价是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的关键内容之一。

转基因食品潜在的毒理风险是公众关注的焦点。

在毒理评价中,需要进行动物试验并观察其生长、发育、生殖和免疫等方面的变化。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综述1.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综述1.

学院:酿酒与食品工程学院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姓名:牟琴学号:1207040185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研究综述【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式发展,人们的衣食住行都得到了相应的改变, 其中转基因食品就是其中最具影响力的名词。

然而转基因食品是否能够取代传统食品?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如何?本文将通过介绍转基因技术, 分析转基因食品的风险、安全性评价及管理。

【关键词】:转基因食品食品安全食品管理转基因食品是由基因改良生物加工而成的食品。

近 20年来 , 转基因食品断问世 , 逐渐走上人们的餐桌 , 进入人们的食物链 . 由于转基因食品含有新的遗传物质和蛋白质 , 因此 , 引起了世界各国极大关注。

从转基因技术诞生时起, 人们就对转基因食品引发的各种问题展开了旷日持久的争论, 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更是关注的焦点。

【正文】:1 、转基因食品的风险转基因食品食品问世不久, 人们对其安全性也持有各种说辞, 引起全球性的议论, 许多科学家也担心转基因食品会产生潜在的危险. 那么关于转基因食品危害性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1转基因食品的过敏性。

食品过敏是一个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 全球有近 2%的成年人和 4%~6%的儿童有食物过敏史 [1]。

自然界中存在着许多过敏物质.在基因工程中如果将控制过敏物质形成的基因转入植物中, 则会对过敏人群造成不良影响. 所以, 转入过敏源基因的植物不能被批准商品化 [2]。

1.2转基因食品的毒性。

转基因生物中含有抗虫作物残留的毒素和蛋白酶活性抑制剂, 既能使咬食其叶片的昆虫的消化系统功能受到损害,也有对人畜产生伤害的可能性。

1.3抗生素标记基因可能使人产生抗药性。

抗生素标记基因与插入的目的基因一起转入目标生物中, 用来帮助筛选和鉴定转化的细胞、组织和再生植株。

标记基因是安全的, 但是有些学者担心抗生素标记基因能水平转移至肠道微生物或上皮细胞, 从而降低抗生素在临床治疗中的有效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安全论文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综述(标
准版)
Safety is inseparable from production and efficiency. Only when safety is good can we ensure better production. Pay attention to safety at all times.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综述(标准版)
【摘要】国际上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已经初步达成一致,提出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应从宿主、载体、插入基因、重组DNA、基因表达产物和对食品营养成分的影响等几个方面考虑,已制定法规的国家主要着重于对消费者健康的风险评估。

【关键词】转基因食品;食品安全;实质等同性
转基因食品是由基因改良生物加工而成的食品。

近20年来,转基因食品断问世,逐渐走上人们的餐桌,进入人们的食物链.由于转基因食品含有新的遗传物质和蛋白质,因此,引起了世界各国极大关注。

从转基因技术诞生时起,人们就对转基因食品引发的各种问题展开了旷日持久的争论,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更是关注的焦点。

1转基因食品的风险
转基因食品出现的历史不长,人们对转基因食品可能带来的危
害研究得还不是很充分,所以许多科学家担心转基因食品会产生潜在的危险.现在,关于转基因食品危害性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转基因食品的过敏性。

食品过敏是一个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全球有近2%的成年人和4%~6%的儿童有食物过敏史[1]。

自然界中存在着许多过敏物质.在基因工程中如果将控制过敏物质形成的基因转入植物中,则会对过敏人群造成不良影响.所以,转入过敏源基因的植物不能被批准商品化[2]。

(2)转基因食品的毒性。

转基因生物中含有抗虫作物残留的毒素和蛋白酶活性抑制剂,既能使咬食其叶片的昆虫的消化系统功能受到损害,也有对人畜产生伤害的可能性。

(3)抗生素标记基因可能使人产生抗药性。

抗生素标记基因与插入的目的基因一起转入目标生物中,用来帮助筛选和鉴定转化的细胞、组织和再生植株。

标记基因是安全的,
但是有些学者担心抗生素标记基因能水平转移至肠道微生物或上皮细胞,从而降低抗生素在临床治疗中的有效性。

但是这种可能性极小,这主要是因为DNA从植物细胞中释放出来后,很快被降解[3-4],即使DNA完整的存在,DNA转移并整合进入受体细胞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4)转基因生物的环境安全性.
现在许多学者担心将转基因生物释放到自然环境中去,会将基因转移到野生生物中去,破坏自然生态环境,打破原有生物种群的生态平衡.转基因生物如果生存竞争力强,就会改变自然的生物种群,打破生态平衡.就目前研究看,转基因生物同野生生物相比,其生存竞争力并没有增加,所以一般不会影响生态平衡.科学家还担心转基凶生物利用自身的抗逆特性在攻击自己的特定目标时,可能会间接或无意地伤害到生态系统内其他生物的生态.美国的约翰·E·罗西(JohnE.Losey)等人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转基因玉米花粉伤害大斑蝶的报告[5].但是美国国会基础研究委员会的报告认为,关于转抗虫基因作物对大斑蝶的威胁被过分夸大了[6].
2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
由于转基因食品实现了基因在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间的转移,所以大多数人认为对其进行安全性评估是必要的。

国际上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已经初步达成一致,提出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应从宿主、载体、插入基因、重组DNA、基因表达产物和对食品营养成分的影响等几个方面考虑,已制定法规的国家主要着重于对消费者健康的风险评估。

经济发展合作组织(OECD)于1993年提出了“实质等同性”原则[7],根据“实质等同性”原则的程度,可以把转基因食品的安令评估分为3类.第1类是实质完全等同的食品,例如,用转基因大豆生产的食用油;第2类是除引入特性其他实质等同的食品,如引人抗虫基因的植物;第3类是非实质等同的食品[8].第1种情况,也就是转基因食品或食品成分能证明与传统食品或食品成分具有实质等同性,可以认为该食品与传统食品具有相同的安全性,所以不需要进一步的专门评价.第2种情况,即转基因食品除了某一插入的特定性状的差异外,转基因食品或食品成分与来自传统食品或食品
成分具有实质等同性,这时应主要考虑插入片段带来的食品的特定性状,并且着重检查插入片段是否含有有毒物质或过敏源.如果经过营养学、独立学及免疫学实验证实该转基因食品与传统食品对生物的影响无显著差异,就认为转基因食品与传统食品具有实质等同性.第3种情况则要对新产品的性质和特征进行逐一评价,因为转基因食品与传统食品之间的差异迩能进行充分的认定.“实质等同性”的概念已经被众多国家所采用,用来指导有关管理机构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做出评估.
3转基因食品的管理
我国政府鼓励基因工程技术和转基因产品的研究开发工作,同时也十分重视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国家有关部门先后出台了转基因食品安全管理条例和办法。

2001年,国务院颁布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2002年3月,农业部颁布了一系列关于转基因生物及转基因食品的管理办法.2002年7月,卫生部颁布了《转基因食品卫生管理条例》[9].2002年4月出台的《转基因食品卫生管理办法》规定对“转基因动植物、微生物或其直接加工品为原料生
产的食品和食品添加剂”必须进行标识.国家通过这些条例和方法加强了生物技术与转基因食品的管理.但是,我国的转基因食品管理也存在着多头管理,各部门协调性不高的缺点。

所以,我国还需进一步完善食品卫生法律体系,强化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估的相关法律责任.2005年6月23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一份报告称,到目前为止,食用转基因食品对健康未引起不良影响,但是同时强调在新的转基因食品销售前必须进行安全评估.权威机构明确地肯定了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使我们有理由相信,转基因食品安全性是有保障的。

参考文献:
【1】李来好,郝志明,吴燕燕.基因食品的营养安全问题【J】.现代食品科技,2005,21(2):166-170.
【2】王国英.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评价【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01,9(3):205-207.
【3】CHOWDHURYEH,KURIBARAH,SULTANAP.DetectionofcornintrinsicandrecombinantDNAfragmen
tandCrylAbproteininthegastrointestinalcontentsofpigsfedgen eticallymodifiedcolaBt
【4】KLOTZA,MAYERJ,EINSPANIERR.DegradationandpossiblecarryoveroffeedDNAmonit oredinpigsandpoultry【J】.EurFoodResearchTechnology,2002,214:271-275.
【5】LOsEYJE.Transgenicpollenharmsmonarchlarvae 【J】.Nature,1999,(399):214.
【6】SIMTHN.Seedsofopportunityandassessmentofthebenefitssafety andoversightofplantgenomicsandagriculturalbiotechnology 【J】_CommitteeReviewofEntomology,1996,(11):106-111.
【7】OECD.Safetyevaluationoffoodsproducedbymodelabiotechnology:conceptsandprinciples【R】.Paris:DECD,1993:1-16.【14]杨昌举,黄灿,高原.实质等同性: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
估的基本原则【J】.食品科学,2001,22(9):95-98.
【8】钱建亚.基因改良食品的安全评价【J】.粮食与食品工业,2004,(4):1-6.
【9】张军民.我国转基因生物产品安全问题探讨【J】.中国食品与营养,2004,(1):16-19.
云博创意设计
MzYunBo Creative Design Co., Lt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