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专业论文开题报告

合集下载

英语专业开题报告(7篇)

英语专业开题报告(7篇)

英语专业开题报告(7篇)英语专业开题报告(7篇)在现在社会,我们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多数报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发生后撰写的。

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英语专业开题报告,欢迎大家分享。

英语专业开题报告1开题报告是提高选题质量和水平的重要环节,是当学生确定毕业论文选瓜方向后,在调查研究墓础上撰写的报请学校批准的选题计划.它主要说明这个课压为何应该进行研究,自己拥有何种条件进行研究以及准备如何开展研究等问题,也可以说是对课题的论证和设计.指导教师应该认真引导学生写好开瓜报告,向学生阐述撰写开题报告的重要意义,并通过开月报告对学生的整个论文情况进行宏观的把握.那么如何指导英语专业学生写好开理报告,我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体会。

1、创新选题、合理定题进行开题报告写作的首要工作是指导学生进行选题,确切的说是进行论文方向的选择.这是正式书写开题报告前不可或缺的准备工作,是教师和学生都应该予以重视的重要环节.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逐步对自己课月的研究方向渐渐清晰,脉络更加分明.确定论文写作方向一般有两种方式:"由面及点式"和"由点及面式".这是两种截然相反的选题思考过程.作为英语专业的学生,他们的选题方向主要有:语言学方向,翻译方向,文化方向,文学方向和教学法方向.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先选择一个大的方向,最终确立题目,这就是所谓的"由面及点式"的选题思路.例如,学生首先可以确定自己选越方向为文学,然后,在众多英美文学作品中选择自己比较熟悉和感兴趣的《简爱》,最后通过材料搜集、调查研究,找到自己的学术兴奋点,并最终确立题目《分析海伦的性格特征》。

比如说学生可以先选择《简爱》这部作品,然后确立写作方向.如果对作品语言分析,修辞特点分析,则可划分到语言学方向;如果是对其电影版本的台词翻译进行分析,那划分到了翻译方向:还可以通过这部作品分析中西方爱情观或中西方女性独立惫识,这就归为文化方向.这种"由点及面式"的选择思路往往比较适合平时学习注愈积累、善于思考的学生.这类学生在学习中往往普于发现间理和解决问瓜,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问题意识.指导得当再加上学生自身的努力,往往会写出比较优秀的毕业论文。

英语专业开题报告

英语专业开题报告

英语专业开题报告一、引言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英语的地位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学习英语。

作为英语专业学生,我们有责任研究和掌握英语语言及其应用。

本开题报告旨在介绍我将要展开的研究,即英语专业学习的方法和技巧。

二、背景现代英语专业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但是仅仅依靠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无法满足需求。

因此,研究英语专业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至关重要。

三、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以下几个方面:1. 英语专业学习的有效方法:通过调查和研究,总结出有效的学习方法,为英语专业学生提供可行的学习指导。

2. 英语专业学习的技巧和技巧:分析英语专业学生在听说读写各个方面的需求和难点,并提供相应的技巧和技巧,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

3. 英语专业学习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他们能够持续不断地提升英语水平,适应日益变化的需求。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问卷调查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获取可靠的数据和信息。

首先,通过问卷调查,收集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方法和需求。

然后,通过实证研究,探索各种学习方法和技巧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

最后,通过分析比较,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五、论文结构本论文将分为以下几个部分进行讨论:1. 英语专业学习方法的调查和分析:通过问卷调查,了解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方法和需求,并进行分析和总结。

2. 英语专业学习技巧和技巧的探讨:根据学生的需求和难点,提供有效的学习技巧和技巧。

3. 英语专业学习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介绍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能够持续不断地提升英语水平。

4. 英语专业学习的案例分析:通过实证研究,探索各种学习方法和技巧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

5. 结论和建议:总结研究结果,给出相关建议,以促进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六、预期成果通过本研究,预计可以得出以下几个成果:1. 对英语专业学习方法和技巧进行系统总结,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指导。

英语专开题报告范文本

英语专开题报告范文本

英语专开题报告范文本摘要:一、引言1.英语专业的重要性2.开题报告的意义二、研究背景1.英语学习现状2.专四、专八考试重要性三、研究目的1.提高英语水平2.应对专四、专八考试四、研究方法1.学习策略2.实践应用五、研究步骤1.调查分析2.制定计划3.实施与调整4.成果评估六、预期成果1.英语水平提升2.考试取得好成绩3.形成一套有效学习方法正文: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英语作为国际交流的语言,在我国的地位日益重要。

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如何提高英语水平、应对专四、专八考试成为了一个关键问题。

为此,本开题报告旨在研究英语专业学生如何有效地学习英语,以达到提高英语水平和应对专四、专八考试的目的。

首先,我们要了解英语学习的现状。

在我国,许多英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口语表达能力较弱、听力理解能力不足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探索一套适合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方法。

其次,专四、专八考试是衡量英语专业学生水平的重要标准。

通过对历年考试题型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要想在专四、专八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关键在于提高词汇、语法、阅读和写作等方面的能力。

因此,本研究将重点关注如何提升这些方面的能力。

为了实现研究目标,我们将采用以下研究方法:首先,对英语专业学生进行调查分析,了解他们在英语学习中的需求和困难;接着,根据调查结果制定针对性的学习计划,指导学生如何学习;然后,让学生在实际学习中运用所学知识,不断调整和完善学习方法;最后,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以验证本研究的效果。

本研究预期能带来以下成果:一是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使他们能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更好地运用英语;二是帮助他们在专四、专八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增加亮点;三是形成一套可复制、具有实用性的英语学习方法,为今后英语教育事业提供参考。

总之,本开题报告将从实际出发,探讨英语专业学生如何提高英语水平和应对专四、专八考试。

英语专业开题报告范文

英语专业开题报告范文

英语专业开题报告范文和毕业设计是本科教学的重要内容,是毕业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英语专业开题报告范文,欢迎阅读。

英语专业开题报告范文一一、选题的意义和研究现状1.选题的目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长时期以来, 人们视艾米莉?勃朗特为英国文学中的“斯芬克斯”。

关于她本人和她的作品都有很多难解之谜, 许多评论家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方法去研究, 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因而往往是旧谜刚解, 新谜又出, 解谜热潮似永无休止。

本文立足于欧美文学中的哥特传统研究《呼啸山庄》的创作源泉, 指出艾米莉?勃朗特在主题、人物形象、环境刻画、意象及情节构造等方面都借鉴了哥特传统, 同时凭借其超乎寻常的想象力, 将现实与超现实融为一体, 给陈旧的形式注入了激烈情感、心理深度和新鲜活力, 达到了哥特形式与激情内容的完美统一, 使《呼啸山庄》既超越了哥特体裁的“黑色浪漫主义”, 又超越了维多利亚时代的“现实主义”, 从而展现出独具一格、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2.与选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和发展概况各民族的文学中都有许多惊险、恐怖的故事, 但似乎没有哪一种文学像英美文学那样不仅创作出数量众多、质量优秀的恐怖文学作品, 而且还形成了一个持续发展、影响广泛的哥特传统( Gothic tradition) 。

哥特文学现在已经成为英美文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

对哥特文学的认真研究开始于20 世纪二三十年代, 到70 年代以后, 由于新的学术思潮和文学批评观念的影响, 该研究出现了前所未有而且日趋高涨的热潮。

根据在国际互联网上的搜索, 到2000 年9月为止, 英美等国的学者除发表了大量关于哥特文学的论文外, 还至少出版专著达184部, 其中1970 年以后为126 部, 仅90 年代就达59 部, 几乎占总数的三分之一。

当然,近年来哥特文学研究的状况不仅在于研究成果迅速增加, 更重要的是它在深度和广度方面都大为拓展, 并且把哥特传统同英美乃至欧洲的历史、社会、文化和文学的总体发展结合起来。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可编辑版】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可编辑版】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一)标题: 英语隐喻汉译的研究最具有代表性,而对于其汉译的研究却凤毛麟角。

国内对于隐喻的研究主要受 Lakoff Johnson 理论的影响,其中以胡壮麟、朱永生为主要代表。

在隐喻翻译的研究方面,李国南对于英汉成语或谚语中的习用性比喻的喻体进行过比较,并探讨了其翻译的途径。

在近期出版的刊物中有对隐喻翻译研究方面的文章,其中以徐莉娜的《隐喻的翻译》为主要代表。

但其研究的范围也只局限于文学、修辞用语的隐喻翻译。

2) 本选题的意义、重点、难点及创新点意义: 本选题突破了历来将隐喻的汉译局限在诗学、修辞学、文学等范畴。

由于“翻译是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论文简要提纲1.引言2. 英语日常用语中隐喻存在的普遍性2.1 隐喻的定义2.2 关于隐喻研究的常用术语2.3 英语日常用语中的隐喻3. 英语日常用语中隐喻的特点3.1 日常用语中隐喻的分类3.1.1 习用性隐喻3.1.2 新生隐喻3.2 英语隐喻与汉语隐喻3.3 英语日常用语中隐喻的可译性4. 英语日常用语中的隐喻的汉译4.1 翻译的标准4.2 日常用语中隐喻汉译的难点4.3 日常用语中隐喻汉译的过程4.4 日常用语中隐喻汉译的基本方法及原则5. 日常用语中隐喻汉译的方法与技巧 5.1 直译法 5.2 意译法 5.3 转译法 5.4 直译和意译结合法 4) 参考书目Aristotle. “Rhetoric” In W. D. Ross The Works of Aristotle. Oxford: Clarendon Press. , 1924. Brodkey, Linda. Review: The Language inMetaphor ,1988. Goatly, Andrew. The Language of Metaphors. Routledge 11, New Fetter lane, London, 1997. Jin Di Eugene, A. Nida. On Translation. Beijing: China Translation Publishing Company, 1984. Lakoff, G. Johnson, M. Metaphors We Live b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7. Nida, Eugene A. William, Reyburn. Meaning Across Cultures.Maryknoll of N. Y. Orbis Book, 1981. 陈望道,1983,《修辞学发凡》。

英语论文开题报告

英语论文开题报告

英语论文开题报告英语论文开题报告英语论文开题报告【一】为进一步严格学术规范,加强指导教师对学生论文写作的有效指导以及减少学生在写作过程的盲目性,外语系特要求学生在论文选题和论文写作前期与指导教师保持联系,认真撰写开题报告。

外语系特对本届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作以下规定:I、英语专业学生开题报告写作语言为英文(填写毕业论文登记表中“开题报告”用中文)。

II、开题报告写作步骤为:1、Title (论文题目)2、Thesis Statement (中心论点)3、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Study (研究目的和意义)4、Situation of Study (研究现状)5、Difficulty of Study (研究难点)6、Detailed Outline (详细提纲)7、References (参考文献)。

III、学生按规定时间完成开题报告后,指导教师组织小组开题并填写审核意见。

IV、指导教师同意后,学生方可进行论文写作。

V、本期末学生离校前须与指导教师见面,商讨下一步写作计划等事宜。

VI、下期开学报到后小组长召集全组成员与指导教师见面,汇报论文资料收集或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VII、参考文献要求用APA格式或MLA格式。

VIII、页面设置纸型:A4(210 X 297毫米)即宽度:21厘米,高度29.7厘米。

页边距:上1.8厘米、下1.35厘米;左2.2厘米、右1.8厘米。

装订线位置:左侧,装订线:0厘米,距边界:页眉1.6,页脚1.6。

每页:32行,跨度23.5磅。

英语论文开题报告【二】英语论文的开题报告范文Fun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1 IntroductionThe intention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possible advantages of 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as in its application in translation practice and translation analysis.Since early 20th century, translation studies gradually broke away from the marginal status within other related disciplines and established itself as an empirical science、From then on, schools of thought have kept coming out and each claims its legitimacy for existence、Among these schools is 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DTS).DTS approaches translation from an empirical perspective、Translation is viewed to be a social activity having significant importance in the receiving culture and for the target community、Therefore, translation is dealt with beyond the linguistic realization and language comparison, and is incorporated in social and cultural context.My attention was first directed to DTS by its peculiar characteristic of observation, description and explanation、The subject is whatever happens in translation practice, from the determination of prospective function of translation to the process of translator’s choice of strategies, brainstorming and the revision, to the final product making appearance in the target community.The method of DTS is basically descriptive、The prescriptive tendency and the problem-solution pattern is abandoned、Translation phenomena are noted down、With accumulateddata, some underlying truths about translation will come out which will prove to be instructive not only for theoretical probe but also for applied translation practice、I will apply this descriptive method in the case study of this thesis.A convenient tool has been set up to conduct DTS、“Norm” is operative at every stage of description and explanation、Function, process and product and their relationship as well are skeletal structure of what constitute descriptive studies、Translation phenomena are accounted for with the help of norm.The case taken in this thesis is the Chinese classic The Dream of Red Mansions、Two English versions translated respectively by Yang Hsien-yi and David Hawks are compared and observations are made in regard to their translation approaches.In this regard, my observations are limited to several aspects, I hope in-depth observation and explanation will done in light of DTS.英语论文开题报告范文系别:外语系专业:英语所选题目名称:English Idioms and Their Cohesive Function一、课题研究现状:English idioms ar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English vocabulary、The general tendencies of present-day English are towards more idiomatic usages、Halliday and Hason (1976) pointed out that there are three functions of English idioms (ideational function, interpersonal function and textual function)、Another scholar, Fernando C、(1996), also made valuable contributions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idiomatic expression_r of coherent text, and in the creation of stylistic effects.Chinese linguists like Hu Zhuanglin (1994, 1996), Zhu Yongsheng (1995, 1996, 1997) and Zhang Delu (1994) mainlymade contributions to the study of textual cohesion.二、课题研究目的:This paper is firstly intended to define English idioms and analyze the features of them、It then explores the cohesive function after careful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attempting to arouse the concern of using idioms appropriately and help readers make full use of the cohesive function for communicating more concisely and idiomatically, thus more effectively.三、课题研究内容:As English idioms are much alive in everyday English, a close look at the function of idioms must be taken、This dissertation includes the following five aspects: 1、Introduction2、A General Study of English Idioms 2.1 The Definition of English Idioms 2.2 Features of English Idioms3、Cohesive Function of English Idioms 3.1 Cohesion3.2 Functional Categories3.3 Cohesive Function of Relational Idioms 3.4 Cohesive Function of Other Idioms4、The Cohesive Function in Terms of Syntax And Pragmatics4.1 Syntactic Cohesion 4.2 Pragmatic Function 5、Conclusion四、课题研究计划:January 22-March 10: question posing of the research and collection of materials March 11-March 25: analysis of the materials and writing of an outlineMarch 26-April 30: completion of the first draft and seeking supervisor’s advice May 1?June 10: refinement of the paper according t o teacher’s suggestionJune 11?June 22: finalization of the thesis based on the set requirements after the defence五、主要参考文献:[1] Fernando, C、Idioms and Idiomaticity、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0[2] Halliday, M.A.K、and R、Hason、Cohesion in English、Longman Press, 1985[3] Lakoff, G、and M、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4] Makkai, A、Idiom Structure in English、The Hague Press,1972[5] 林承璋、英语词汇学引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1987[6] 陆国强、现代英语词汇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7] 汪榕培, 卢晓娟、英语词汇学教程[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英语论文开题报告【三】一、论文题目:classroom interaction and oral english teaching二、研究现状:对于课堂互动与英语口语教学之间的关系,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1)构建主义模式它是以构建主义理论为基础的互动模式,司洪海在《构建主义理论与英语口语教学》中从对现有教学模式的“反思”入手,探讨将构建主义引入英语课堂教学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其意义和作用。

[英语论文,报告]英语论文开题报告

[英语论文,报告]英语论文开题报告

英语论文开题报告一、论文题目:Classroom Interaction And Oral English Teaching二、研究现状:三、研究的目的及意义:通过对目前已经发展起来并比较成熟的几种互动模式的归纳来看:关于人际互动这种互动模式在目前的互动性研究中被单独研究还比较少,没有被当作一种独立的模式应用到英语口语课堂教学中,它更多的是被贯穿到其他几种互动模式当中。

因此,本论题认为它还有进一步研究的空间。

四、研究的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本论题将以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为基础,以互动理论和构建主义理论为依据,运用归纳总结的方法对已有的研究进行宏观上的概述,从而引出本文论题,通过例证分析、验证人际互动模式对课堂英语口语教学效果的提高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五、提纲:IntroductionChapter One Definition and Theoretical Basis of Interaction1.1 Definition of Interaction1.3 Some Main Interactive Modes in the Present ClassroomChapter Two The Necessity And The Principles of Following InteractionTeaching Mode2.1 The Disadvantage of Traditional Oral English Teaching Mode2.2 The Necessity and Merit of Taking InteractionTeaching Mode2.3 Oral English InteractionTeaching Mode Should Follow the PrinciplesChapter Three Personal Interaction in the Oral English Teaching3.1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eacher and Students3.2 Two Types of Personal Interaction3.3 Classroom Climate3.4 Classroom SizeChapter Four The Evaluation of the Interactive Oral English Teaching Mode4.1 Some Principles Should Follow When Evaluating4.2 The Concept of Evaluating4.3 The Technology of EvaluatingConclusion六、参考文献Jonssen, DHThinking Technology: Toward a Constructivist Design Model [J].Educa tional Technolgy. 3 (1994): 3435.Littlewood, William.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1.司洪海。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英语作为全球通用语言之一,其在各个领域中的重要性日渐凸显。

随着国际交流的不断增多,许多国内企事业单位要求员工具备优秀的英语能力,这使得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日益广阔。

因此,为了确保英语专业毕业生的职业能力和竞争力,对其进行系统的学术、职业培养,是高校英语专业教育的核心任务。

二、选题目的与意义论文选择的题目为“英语专业毕业生职场英语能力培养研究”,该题目选自现代教育技术领域,是一个非常前沿、热门的研究课题,将针对当前英语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通过研究英语专业毕业生职场英语能力培养现状、分析影响因素、提出改进措施等方面进行研究,并结合当前市场的需求,为英语专业毕业生的职业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三、内容安排1. 介绍选题背景和意义,阐述选题目的及研究意义;2. 概述国内外英语专业毕业生职场英语能力培养状况;3. 基于调查分析和文献研究较为全面地论述英语专业毕业生职场英语能力培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4. 提出针对英语专业毕业生职场英语能力培养现状所存在的问题的改进措施,并进行深入探讨与论述;5. 总结分析本次研究中所得到的结论,指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6. 书写论文参考文献与个人感想。

四、计划进度安排在本次毕业论文研究中,我将按照以下进度安排进行研究:1. 第一周:查阅相关文献,为论文提纲做准备;2. 第二周:明确研究题目,进一步分析相关文献,制定调查问卷;3. 第三周:开展针对英语专业毕业生职场英语能力培养研究的调查,并分析调查结果;4. 第四周:撰写研究论文,并自行进行校对改进;5. 第五周:请教导师指导,并进行论文修改;6. 第六周:提交毕业论文,并准备答辩。

五、预期成果研究完成后,预期可以得出:1.英语专业毕业生职场英语能力培养现状的全面概括;2.英语专业毕业生职场英语能力培养研究现状的分析;3. 英语专业毕业生职场英语能力培养现状所存在的问题的说服力强的改进措施;4.研究结果可为高校相关教育部门提供对英语专业毕业生职场英语能力培养的思路和建议,为英语专业毕业生的职业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语教育出版社 14.The meaning of Meaning. Ogdext C K;Richards I A New York:Harcourt
Brace & World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1] 王建. 影响法律英语翻译的因素[J]. 中国科技翻译, 2003, (01) [2] 李丽. 法律英语词汇的特点及其翻译[J]. 中国科技翻译,2005,(03) [3] 朱定初.美国法律新词试译.中国翻译,2000,(4):45-51 [4] 季益广. 法律英语的文体特点及英译技巧[J].中国翻译,1999,(04)
译,2005(02) . [10] 田玲. 法律英语的语言特征[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5)
[11] 法律英语模糊词语的运用及翻译.中国科技翻译,2001,(1):58 [12] 侯天友. 浅谈法律英语的句法特点[J]读与写(教育教学 刊),2009,(10) . [13] 石本俊,魏家海.英文产品质量保证书的文体特征及翻译[J]广东培 正学院学报, 2008, (02) . [14] 魏海波. 法律英语文本名词特点及其翻译[J]中国科技翻 译,2008,(01) . [15] 余方方. 法律文本的语言特点及其英汉翻译[J]科教新报(教育科 研), [16] 朱冬碧. 谈英译汉中的“语域”现象[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 学社会科学版), 2006, (03) . [17] 李慧. 词汇文体特征对法律英语翻译的影响[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1, (04) . [18] 石俊俊. 法律英语的词汇特点[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 2008, (04) . [19] 魏家海. 英文产品质量保证书的文体特征及翻译[J]外国语言文学 研究, 2006, (02) . [20] 魏海波. 法律翻译可读性与翻译策略[J]宜宾学院学报,2007,(10) [11]David Mellinkoff. The langue of the law[M]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63:85-87 [12]14.David Millin. On Legal Langue [M]. Oxford University Prewss,1970;36
Ⅰ. Introduction Ⅱ. Literature Review Ⅲ. The Lexical characteristics of Legal English Translation
3.1 Legal English 3.1.1 The Definition of Law 3.1.2 The Defination of Legal English 3.1.3 The Requirement of Legal English
模糊 性词 语的 应用
英美 法系 词汇 来源
大量 使用 拉丁 语
德语 词汇 的应 用
成对 词的 应用
近意 词的 运用
造成 无对 等词 汇的 原因

态对 等
四、主要参考数目
1.《法律语言学导论》 约翰·吉本斯 著 2.《法官语言 》劳伦斯·M. 索兰著 法律出版社 2007 3.《法律话语》 彼得·古德里奇著 法律出版社 2007 4.《法律、语言与法律的确定性 》(美) 比克斯著 法律出版社 2007 5.《法窗译话:法律翻译絮谈》 陈忠诚著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2.5 6.《法律文本与法律翻译》 李克兴, 张新红著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6.1 7.顾维勇编著7.《实用文体翻译》.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5. 8.In others words:A couser book of translation Baker,mona 外语教学
[5] 肖云枢. 法律英语语法特点初探[J]. 外语教学, 2000, (04) . [6] 王光汉. 谈谈法律英语的词汇特点[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
报),1999,(05) . [7]肖云枢. 法律英语模糊词语的运用与翻译[J].中国科技翻
译,2001,(01) [8] 肖云枢. 英汉法律术语的特点词源及翻译[J].中国翻译,2001,(03) [9] 张新民,高泠.从法律英语词汇特点看法律文献汉译英[J].上海翻
与研究出版社 9.Sarcevic,Susan.New Approach to Legal Translation.The Hague:
Kluwer Law International,1997. 10.Sin,King-lmi.U The Comraon Law in Uncommon Chinese"Linguistic Anomalies and Cultural Chocks.” 11.Verme2r,Hans.A Skopos Theog of Translation..Heidelberg:
难点:由于中国近代法律渊源是大陆法系,而法律英语翻译主要针对英美法系,
很多词汇很难找到对等的词汇。
3
创新点:在词汇选择上准确用词与模糊语言可以同时出现。这事基于中外法律 自身在表达时有很多模糊的术语,我们不能找到对等词语的时候也可4 以从模糊 概念 出手。
三、论文结构及其简要说明
Outline
Abstract
二、本选题的意义、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意义:随着我国加入WTO,涉外民商事案件增多,法律英语翻译的需求增大。但是由于中外
法律制度、法律渊源的歧异以及语言和文化差异,法律翻译存在诸多困难。1本选题系统的
阐述了法律英语翻译的词汇选择,有助于为法律英语翻译词汇选择有一个系统的了解。
重点:法律英语用词准确、规范性,古体词汇的频繁使用,外来词汇的借用, 同(近)义词并列现象的应用,无对等词汇时的词汇选择,根据法律2制度和法 律渊源来选择词汇。
•二稿交与同学 修改
•三稿交与老师 修改
•准备好论文答 辩
8 9
3
12 31
累计
2005-2010
9
29
6
16
5
10
15
34
35
99
法律翻译研究成果主要分布期刊、年代及数量一览表
法律英语翻译在词汇特征方面的研究
1.中国翻译
2.中国科技翻译
3.上海科技翻译
4.法律英语翻译的词汇特征方面的期刊文献
总结
随着依法治国观念的深入以及我国成功地加入WTO,法律翻译显得日益重要, 法律翻译研究的重要也随之日益凸现。那么,法律翻译研究在我国(大陆地区)的 现状如何呢?。刘润清、胡壮麟两位先生指出:“如果能够把众多的思维、目标、 设计和收集材料的方法加以概括和分类,提炼出几条共同特点,建立一个有章可 循的、前后一致的理论框架,就能使新研究者比较容易地找到自己的位置,明确 自己的研究与他人的研究呈现何种关系;它也可以使研究者一览不同思路的特点, 从而选择合适的路子进行自己的某项特定研究。”(刘润清,胡壮麟,2000:19)
The Lexical Characteristics of Legal English translation
法律英语翻译的词汇特征
一、本选题的国内研究状况
期刊名称
中国翻译
中国科技 翻译
上海科技 翻译 其他
累计
年代
1980-1989
5 0
0
0 5
1990-1999
7 1
2
7 18
2000-2004
3.2 The Lexical Charateristics of Legal English 3.2.1The Loan Words 3.2.1.1 Latin Words 3.2.1.2French Words 3.2.2Unique Vocabulary and Expressions of Legal English 3.2.3.1 Common Words with Uncommon Meanings 3.2.3.2 Formal Big Lengthy Words 3.2.3.3 Deliberate Use of Vague Words 3.2.3.4 Reduplication of Synonyms or Near-Synonyms
论文撰写步骤
•2011.10.01-2011.11.01
•确定论文方向 及题目 •收集论文资料 •撰写论文框架 •开题报告 •(已完成)
•2011.11.02-2011.12.10
•论文初稿编写 (正在进行中)
•2011.12.10-2012.03
•初稿修改(有 待完成)
•2012.03-2012.06
Ⅳ. Conclusion Bibliography
法律 英语 翻译 的词 汇特

法律
准确
英语

翻译
用词 与模 糊语

词汇
言的
的规
同时
范性
出现
大量 使用 外来 词语古英源自成对 词和语和 中古
对等翻 译原则
近意
英语
视角下
词的 运用
的应 用
的法律 英语词

政策 准确
......
庄重 性
性 、权 威性
性词 语的 应用
在资料收集过程中,我通过比较发现,有关这法律英语翻译的这一领域的研究 成果相对集中地出现在《中国翻译》、《中国科技翻译》以及《上海科技翻译》 之中。值得一提的是,两种科技翻译期刊分别在1988年和1986年才创刊。
针对国内法律翻译状况堪忧的窘境,陈忠诚先生感慨,法律研究“有成绩也 有失误,有验也有教训,都应有所总结、有所介绍,以便交流,以利提高。但是, 有几位法学家或翻译家写过几篇有关法律翻译的文字呢?哪个部门召开过法律(学) 翻译的工作会议呢?全国之大,有哪一个出版单位曾经出版过一本探讨法律(学) 翻译的哪怕是小册子呢?是不屑为之呢?还是不能为之呢?”(木子,1999:254— 25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