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与学
《初中语文教与学》《高中语文教与学》

《初中语文教与学》《高中语文教与学》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初中语文教与学》《高中语文教与学》均是由教育部主管、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教学类专业期刊,首批通过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学术期刊认定,主要服务于一线初高中语文教师和教研人员。
刊物荟萃全国众多教育类报刊的精品佳作,聚焦中学语文教育教学的热点、重点、难点问题,理论密切联系实践,既凸显教学理论的实践指导意义,又注重实践经验的理论提升。
内容具有创新性、集优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是语文教师了解课改动向、获得教学帮助、寻求专业引领的理想选择,是教研工作者把握学科全局、确定教研选题、指导教学工作的必备资料。
一刊在手,遍览报刊精华,既提高了阅读质量,又节省了宝贵时间。
高中复印报刊资科初中语文教与学G311•月刊G351-月刊2018年第1期SENIOR HIGH SCHOOLJUNIOR HIGH SCHOOL EDUCATION:CHINESE TEACHING AND LEARNING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中国人民大学主办《初中语文教与学》邮发代号:80-336主要栏目:专题聚焦、思想前沿、学科视点、课改探索、教材分析、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教学研究、教师发展、学生研究、学法指导、中高考解析、备考方略扫一扫关注我们订购电话:(010)62514975订阅方式:1.邮局汇款地址:北京9666信箱基础教育期刊社2.银行汇款收款单位全称:中国人民大学韦报资料中心汇入银行名称:中国银行北京人大支行《高中语文教与学》邮发代号:2-599定价均为:10元/期120元/年网址:http://rdjcjy.rue. edu. cn邮编:100086收款人姓名:路艺汇人地点:北京市账号:344156031742。
初中语文教与学

初中语文教与学
初中语文教与学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双方的共同努力。
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
学生方面,初中语文的学习是一个逐步积累和提高的过程。
学生应该注重阅读的积累,多读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同时,学生也应该注重写作的练习,多写一些作文,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在写作过程中,学生可以注重素材的积累和思路的拓展,让自己的写作更加生动、富有感染力。
教师方面,初中语文的教学需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学生之间的能力和水平参差不齐,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让学生在自己的范围内得到最大的提升。
同时,教师也应该注重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到轻松、愉快,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如多媒体、网络等,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教师可以更好地传递信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初中语文教与学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双方的共同努力。
通过教师个性化的教学和学生的不断努力,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初中语文教与学的答案解析

初中语文教与学的答案解析初中语文教与学的答案解析初中语文教与学答案文学、文化常识第一阶梯1、《朝花夕拾》绍兴周树人《狂人日记》《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热风》《坟》《华盖集》《野草》《社戏》《故乡》《风筝》《孔乙己》2、郭沫若3、茅盾沈德鸿雁冰《子夜》《忆冼星海》4、《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随想录》5、《骆驼祥子》老舍6、冰心谢婉莹《繁星》《春水》《寄小读者》《笑》7、朱自清《背影》8、叶圣陶《苏州园林》9、《可爱的中国》方志敏10、俄契诃夫1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奥斯特洛夫斯基12、印度《吉檀迦利》《园丁集》《新月集》《飞鸟集》《图书馆》《对岸》《同情》《仿佛》13、俄克雷洛夫14、古希腊伊索15、美海伦·凯勒16、法雨果《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17、《鲁滨逊漂流记》18、《格列夫游记》19、美马克·吐温《竞选州长》20、《最后一课》21、莎士比亚英戏剧家22、俄《变色龙》《凡卡》《小职员之死》《胖子和瘦子》《跳来跳去的'女人》《装在套子里的人》《第六病室》23、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项链》《羊脂球》《两个朋友》《米隆老爹》《骑马》24、欧·亨利《贤人的礼物》《最后一片常春藤叶》《警察与赞美诗》《二十年后》《财神和爱神》《红毛酋长的赎金》25、俄《复活》《战争与和平》第二阶梯1、华雄六将《三国演义》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3、寓言4、法5、《海底两万里》法凡尔纳6、布丰《自然史》7、《文化眼光》《维也纳森林的故事》8、梁启超9、《外婆的手纹》《山中访友》10、茨威格11、《致橡树》《在那颗星子下》12、胡适13、《晋祠》《壶口瀑布》14、《燕山夜话》邓拓15、《有的人》16、艾青17、余光中18、王愿坚19、陆蠡20、史铁生21、傅雷22、《城南旧事》林海音《窃读记》23、何其芳《预言》《画梦录》24、美惠特曼25、闻一多《红烛》《死水》《最后一次演讲》26、《青春万岁》《夏衍的魅力》27、苏雪林28、《围城》《谈艺录》《管锥编》29、《上海屋檐下》《包身工》第三阶梯1、(1)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2)莫泊桑(法) 契诃夫(俄) 欧·亨利(美)2、(1)鲁提辖(鲁智深鲁达)(2)刘备(3)孙悟空(孙行者美猴王)(4)林黛玉3、B4、A 列夫·托尔斯泰俄国战争与和平安德烈B 莎士比亚英国《威尼斯商人》夏洛克C 莫泊桑法国《我的叔叔于勒》菲利普夫妇D 茨威格奥地利《从罗丹得到的启示》罗丹5、D6、D7、(1)(3)(6)×,其余√。
初中语文小说教与学的方式探寻

初中语文小说教与学的方式探寻对于初中语文教与学的方式,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探寻。
下面我将从小说的角度,分别探讨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能采取的方式。
教师在教授小说时应注重导读,让学生了解小说的背景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可以通过给学生提供相关资料、引用文献和背景知识,让学生对小说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教师还可以通过阅读小说的片段或者简短的引子,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中培养主动思考的能力。
可以通过提问、讨论和让学生写读后感等方式,引导学生注意细节,思考小说中的情节、人物形象和主题等内容。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者辩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师还可以通过情感教育的方式教授小说。
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小说中的人物性格、情感变化等,让学生对人性的复杂性有更深入的认识。
教师还可以通过让学生分析小说中的情感描述、描写方法等,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学生在学习小说的过程中也可以采取一些学习方法。
学生应该注重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可以通过多读多练的方式,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学生还可以把自己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整理出来,向老师请教或者和同学一起讨论解答。
学生还应该注重提高写作能力。
可以通过写读后感、写人物分析等方式,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学生还可以多参加写作比赛或者课堂上的写作训练,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学生还应该培养对文学的兴趣和爱好。
可以通过阅读经典名著,参加文学社团或者文学论坛等方式,拓宽自己的文学视野,培养自己的文学细胞。
通过对文学的深入了解和体验,学生能够更好地领略到文学的魅力和价值。
初中语文教与学的方式是多样的。
教师可以通过导读、引导思考和情感教育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
而学生则可以通过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培养文学兴趣和创作能力。
只有在教师和学生相互合作的基础上,才能够实现初中语文教学的最佳效果。
关于中学语文的教与学的调查报告

关于中学语文的教与学的调查报告调查报告:中学语文的教与学一、引言二、教师教学方法调查结果分析1.教师的教学策略多元化:调查表明,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采用了多种教学策略,包括讲述、讨论、小组合作等。
近年来,大量的教学研究表明,多种教学策略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果。
2.创设情境式教学:调查发现,一些教师注重将语文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通过创设情景进行教学。
这种情境式教学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语文知识。
3.引导与启发式教学:一些教师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引导和启发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三、学生学习现状及问题分析1.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不高:调查显示,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语文学习缺乏兴趣,觉得语文知识枯燥乏味。
这主要与教师在教学中未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课堂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脱节有关。
2.学生语文写作能力较弱:调查表明,部分学生的作文能力较差,表达不清晰、内容空洞、语言贫乏等问题普遍存在。
缺乏写作的指导和实践是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
3.学生阅读能力不足:一些学生在阅读理解、分析和评价方面存在较大的困难。
这主要是因为平时缺乏大量的阅读时间和指导,导致阅读能力的积累不足。
四、教与学的改进措施1.注重学生参与感:教师应当在课堂中注重与学生的互动,使用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
2.组织丰富多样的语文活动:通过课外阅读、写作比赛、辩论赛等活动,拓宽学生的思维博览,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3.强化写作指导和实践:教师应当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提供个性化、有针对性的写作指导,同时组织大量的写作实践,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4.多元化的阅读指导:教师可以通过选取优秀的文学作品、报纸杂志、网络文章等,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5.创设情境式教学: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景,把学生置于真实的语境中,让他们主动探索和应用语文知识,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效果。
浅析初中语文教与学的有效方法-最新教育文档

浅析初中语文教与学的有效方法目前,初中语文教学模式将传统授课方式做出进一步的改变,主要是从学生积极参加活动为起点的语文活动课正在崛起,并因为活动具有活泼有趣、切实可行的特点而受到广大学生的支持。
所以,新课改下,教师要重新看待语文教学中的教法与学法两方面。
1 教师的教法要具有科学性语文教师的教法要想具有科学性的特点就要坚持两个重要的理论,一方面基础能力要扎实,主要有观察、思维、记忆、联想以及想象方面的能力,只有学好基础能力,好的教学方法才能有效的运用到语文教学实践中去。
教师所具备的能力除了上述所提到的之外,还要全面发扬民主精神,使师生关系和谐融洽,在课堂教学上,要加强情感交流当从而实现课堂氛围的和谐统一,要摆脱教师与教材的束缚,师生之间要达成共识,公共参与,使教学氛围变得更加和谐民主,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发现以及推理。
同时,还要进行语言上的肯定,对学生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做出的努力予以肯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在日益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下,语文教学要努力使用高科技成果便利于语文教学,整体启动声像教学设备,多触点、多中方法采用多媒体对视、听、说三者进行全面的训练,调动学生的感官上的洞察力以及思维活动,这样的教学不仅能够刺激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对于课堂容量以及课堂密度的增加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样,就实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教学目标。
2 学生的学习效率要高效着重强调在学生全面感受语言以及生活。
在学习语文过程中,学生很难顺从教师的想法。
教师的作用就是对学生进行指点、梳理、启发、指导,每篇的字词句以及文章都应经学生反复体会再加以灵活运用。
在古代授课中,古人鼓励吟咏、朗诵的方法,意在加强对语文的感知,通过有感情的咏、诵,会对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由于语文具有广泛、全面的特点,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时自主对课文进行结合、分析、整理以及融汇,一定要注意加强独立思考、全身心的领会课文的要旨。
着重强调学生进行日常的积累,提高复习时知识要点的掌握效果。
论初中语文教与学

论初中语文教与学作者:景玉花来源:《新校园·中旬刊》2016年第12期语文是语言、文学和文字的简称,是一门综合科目,包括听、说、读、写等基本语言能力和文化知识,是学生学习、理解并运用语言文字的一门综合性的基础学科,是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学习其他科目的基础,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如何教好语文,如何学好语文,应是教师和学生都必须重视的问题。
笔者对多年的教学经验中感悟到的方法进行分享,以供参考。
一、提高学习兴趣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性。
在教学中,只有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学生才会主动学习语文知识,尤其是初中阶段的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实际教学中,提高学生兴趣的方法很多,关键是要摒弃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参与到语文教学中去,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真正成为语文教学的主体。
同时,多利用形象直观的图、文、音频、视频相结合的多媒体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基础知识是学习任何一门课程的基础,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充分认识到基础知识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包括字、词、句、文体知识和文学常识几个方面。
在字方面,要注意字音和字形,归纳汉语拼音的规则,整理常用的易错字及形近字、同音字之间的区别等。
在词方面,要掌握词的本义、语境义,注意区分近义词、反义词之间的区别,并结合文中的语境去理解,同时也要整理、积累常用的易错词并分类。
在句方面,要注意语法、标点、修辞等内容,熟练掌握短语、单句、复句、标点符号的用法、常见的修辞手法等。
在文体知识方面,要注意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等内容,掌握记叙文的要素、人称、顺序、中心、详略等知识要点,掌握说明文的对象特征、说明条理和说明方法等知识要点,掌握议论文的论点、论据、论证等知识要点,掌握应用文的常见格式等知识要点。
2023《初中语文教与学》阅读

2023《初中语文教与学》阅读一、前言在今天的社会中,语文教育一直被视为学生学习的重要课程之一。
而《初中语文教与学》作为2023年的新教材,注定将会对语文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本文中,我们将就2023《初中语文教与学》这一主题展开深度探讨,并借此机会对我国语文教育的现状和未来进行全面评估。
二、对2023《初中语文教与学》的全面评估1. 课程更新的内容2023《初中语文教与学》采用了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实践性。
新教材中加入了更多的现代文学作品,例如网络文学、科幻小说等,以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还增加了大量的阅读训练和文学鉴赏,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审美能力。
2. 对教与学的影响通过对2023《初中语文教与学》的深入学习和思考,我们可以发现,新教材的推出将使得传统的语文教育模式发生革新。
老师在教学中将更多地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更全面的发展。
三、总结和回顾在总结本文所涉及的内容时,我们不难发现,2023《初中语文教与学》的出现将对语文教育产生深远影响。
新教材的变革将促使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得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仅仅是接受知识,更是进行思考、表达和创造。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我想共享一下自己对这个主题的个人观点和理解。
我认为,2023《初中语文教与学》的推出是语文教育的一大进步。
新教材的出现将使得语文教育更具活力和包容性,学生将有更多的空间去展现自己的特长和兴趣。
新教材的出现也将成为语文教师教学能力的一次挑战,他们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才能更好地适应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结语以上就是我对2023《初中语文教与学》的深度评估和个人观点的共享。
通过对这一主题的探讨,我相信我们对语文教育的未来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更加期待这个新教材能够给语文教育带来新的活力和动力。
2023年的《初中语文教与学》教材在语文教育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热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2015 年度论文转载概况二、2015 年初中语文教学研究的进展与探索
1.刊物转载量排名 2015 年《初中语文教与学》共转载论文 201 篇,分 布在 55 种刊物上。排名前 8 位的是 《语文教学通讯》 《中学语文教学》《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课程·教材·教 法》《语文建设》《语文学习》《教学月刊》《语文知识》等 17 种刊物,共转载文章 157 篇,占转载总数的 78.5% ; 其余 38 种刊物被转文 54 篇,占总量的 21.5% 。 2.论文内容情况 在 201 篇转载文章中,22 篇属于教学理论类文 章,102 篇教学实践类文章,具体包括教学策略、教学 方法、教学实验成果等,二者合计占总数的 62.1% ;23 篇研究课程性质、课标解读以及教材分析,占总数的 11.4% ;26 篇研究学业评价,占总数的 12.9% ;21 篇研 究教师专业发展,占总数的 10.4% ;6 篇研究国外母语 教育,占总数的 3.0% 。转载量最大的是教学实践类文 章,这符合刊物定位—— —指导教师的教学工作,也符合 基础教育教学论文的实际情况。 3.论文作者情况 以转载论文第一作者统计,从地域分布看,来自江
2.我国语文教育语言学基础的审视 语言学是语文教育的重要根基,在语文教学“语用 热潮”的推动下,2015 年的研究重点聚焦于对我国语 文教育语言学基础的审视与反思。荣维东等认为,中国 语文教育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源于其语言学基础落后 和语用型语文知识缺失,语文教育的语言学基础亟待 从 传 统“ 语 言 学 ”向“ 语 用 学 ”转 变 。传 统 语 言 学 与 语 用学及其语言教育在内涵界定、语言学依据、心理学 依据、语言要素、语言教学和哲学观等方面有鲜明区 别。[6]对母语语用能力的教育目标“听说读写”论的时 代局限性,潘涌从哲学、社会学、教育学的视角进行了 反思与审视: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母语教育始终忽视“听 说读写”四种能力的主次和轻重,甚至在课堂教学中主 次易位,形成以片面复现和机械记忆为形式特征的“接 受本位”的课堂教学模式; “听说读写”论的另一大失误 在于偏废“理性思维”在全部语用活动中的关键性作 用,导致母语教育基本忽视对作为现代公民必备的缜 密逻辑理性的培植,进而使学生弱化甚至丧失异质思 维、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等种种至为关键的理性力量 和相关的思维品质,致使输入性语用标准化、输出性语 用同质化。[7] 在语文教育从“语言学”向“语用学”转变的路径 上,研究者们从教育目标、语文课程、语文教材、语文教 学、考试评价等方面提出了语用型语文课程体系的重 建思路。例如以“语用交际能力”[6]或“听说读写视思 评”能力[7]培养为核心目标;探讨以语用为核心的语文 课程内容的构建,包括语用知识、实用文知识、语言文 化内容和文学审美内容等[8];编制“语言运用 + 经典阅 读”的语文教材[9];借鉴国外母语教材编制经验,注重 语言探索与人文话题的协同并进,探索教材语言知识 技能的开发和学习活动的设计,以活动作为教材体例
YUWEN ZHISHI
网址:
2015 年初中语文教学研究的探索与反思
— — —基于《复印报刊资料·初中语文教与学》论文转载情况的分析
筅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罗先慧 筅西 北 师 范 大 学 教 育 学 院 李金云 筅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 王 勤
DOI:10.13513/ki.41-1041/h.2016.07.012
《复印报刊资料·初中语文教与学》(以下简称 《初 中语文教与学》) 聚焦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主要研究成 果,服务于广大初中语文教师及其他语文教育研究工 作者。为了帮助大家把握前沿研究动态,了解一年来初 中语文教学在理论和实践方面探索的重要成果,本文 对 2015 年《初中语文教与学》转载文章做一梳理,分析 原发期刊的转载排名、论文类别及作者分布情况,回顾 一年来初中语文教学研究的热点和重点问题,并就未 来可能的研究方向与热点问题进行预测与展望。
34 2016 年 4 月上(总第 317 期)
语文教学
Y U W E N JIA O X U E
须充分吸收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要抓住学生学习语 文的黄金期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并做到“四到”,即 “眼到”“口到”“心到”“笔到”。[3] 还有教师探索了在语 文学习习惯培养中植入传统文化的实践。[4] 中考语文 试题如何嵌入优秀传统文化,王崇翔等通过分析 2014 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梳理了考试评价在“基础与 运用”“综合性学习” “现代文阅读题”“作文题”等不同 板块的传统文化考查内容与特点。[5]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语文教育的路径 2014 年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 纲要》 明确指出“,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 课程和教材体系” “在课程建设和课程标准修订中强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 “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 在中考、高考升学考试中的比重”。语文学科是中华传 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 文课程如何有效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研究者主要在教 材编制、教学建议以及考试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倪 文锦指出: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支离破碎,古诗文在语 文教材中所占比例偏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语文教 材中定位不清。进而提出,我们的语文教材建设要走民 族化的道路,就必须深刻反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 统,充分体现汉民族语言文字的特点,符合中华民族的 心理结构和思维习惯。[1]温立三提出,从各学段来看, 教材编写目标、编写重点和价值观引导应该各有侧重。 如教材编入的具体内容,初中阶段以适合诵读的记叙 和抒情类文言文本为主,兼读传统文化知识短文。[2]关 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教学问题,童庆炳提出,语文教学必
苏、浙江、北京、上海、河南、广东六省市的作者分别占 总量的 32.3% 、14.9% 、7.0% 、6.0% 、5.5% 、5.0% ,其他 28 个省市区作者共占 25.3% ,另有 4.0% 的作者属地 不详。这些数据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各地语文教研水平 差异显著,东部及南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远远高于中 西部地区。从作者单位情况看,48.3% 的论文作者来自 中学,23.4% 的作者来自高校,11.9% 的作者来自教科 研院所,16.4% 的作者来自其他单位或单位不详。相较 而言,中学一线语文教师是主要作者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