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功和机械能》全章复习与巩固(教师版).doc
中考物理功和机械能专题复习课件精选全文

6.水平面绝对光滑不能完成实验:木块将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无法比较木块移
动的距离。
例1为了探究物体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同学们设计了如图9-7甲、乙所示
实验装置进行实验。
图9-7
(1)若要探究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应选择图
乙
行实验。木块在水平面上滑动时,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
的功率
其机械能
9.如图9-3所示,在一个罐子的盖和底各开两个小洞,将小铁块用细绳绑在橡皮筋
的中部穿入罐中,橡皮筋两端穿过小洞用竹签固定,做好后将它从不太陡的斜面
滚下,观察到的现象是 罐子从斜面滚下后又返回 ,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重力势能与动能和弹性势能相互转化
。
图9-3
10.如图9-4所示,先用绳子把一个铁锁悬挂起来,然后把铁锁靠近自己的鼻子,稳
B.经过b点时,小球动能最大
C.从b到c的过程中,小球动能增大
D.从a到c的过程中,小球机械能守恒
图9-5
12.[2019·广东]一名游客蹦极时下落过程的v-t图像(忽略空气阻力)如图9-6乙所
示。已知t1时,弹性绳处于自然伸直状态;t3时,游客到达最低点。则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 D )
A.在0~t1时间段内,弹性绳的弹力等于游客所受重力
需改进图乙②实验,再与图乙①实验对比。在不改变木板长度的情况下,应该
采用以下方法 C
。(填选项前字母)
A.换用质量更小的小球
B.给水平木板铺上毛巾
C.适当降低小球的高度
D.换用一个较重的木块
图9-7
例1为了探究物体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同学们设计了如图9-7甲、乙所示
实验装置进行实验。
图9-7
功和机械能教案全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11.1 功【学习目标】1.知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2.知道不做功的三种情况,会判断力是否做功。
3.知道功的计算公式和单位,并会用功的公式进行一些简单计算。
重点难点:1.理解做功的两个要素,会用功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2.正确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
学习内容一:力学中的功学习指导:阅读课本P62、P63的相关内容,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自学检测】1.用细绳水平拉着木块在水平桌面前进时木块受到四个力的作用,拉力对木块的移动作出了贡献,摩擦力对木块移动起阻碍作用。
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②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合作探究】教师巡视督促指导对照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讨论:1.图P11.1—2力对物体做功的实例有什么共同特点?(画出受力方向和物体移动的方向进行分析总结)2.图P11.1—3力没对物体做功的实例有什么共同特点?(画出受力方向和物体移动的方向进行分析总结)3.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力就对物体做了功。
(×)(2)物体只要移动了距离,就做了功。
(×)(3)物体从高处落下重力做了功。
(√)(4)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又移动了距离,这个力就做了功。
(×)(5)手提着重物在水平地面上行走,人做了功。
(×)(6)人用力推车,但车未动,人没有做功。
(√)【展示交流】教师掌握情况【精讲点拨】怎样判断物体是否做功:做功包含两个必要因素:一个是有力作用在物体上,另一个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二者缺一不可。
2.下面三种情况力没有对物体做功:(1)劳而无功:有力作用在物体上,但物体没有移动。
如:小孩推车,车不动,推力不做功。
(2)不劳无功:物体靠惯性移动一段距离,并不是受到力的作用向前运动。
如:投出去的篮球在空中继续飞行。
(3)直无功: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垂直,力没做功,如:小明提着水桶水平移动,拉力没有做功。
功和机械能复习课课件

物理实验中的功和机械能
总结词
通过物理实验,我们可以直观地观察到功和 机械能的变化,从而更好地理解其原理。
详细描述
在物理实验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各种形式 的功和机械能的应用。例如,在摆锤实验中 ,我们可以通过测量摆锤的摆动周期和幅度 来计算所做的功和机械能的转化效率;在滑 轮实验中,我们可以观察到通过改变力的方 向来改变机械能的运动方向。这些实验都有
详细描述
功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用于描述力对物体作用的效果。 在物理学中,功被定义为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的乘积 。计算公式为:W = F × d,其中W表示功,F表示作用在物体上 的力,d表示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机械能的定义与分类
总结词
机械能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和相对位置 所具有的能量,包括动能和势能两种形 式。
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功和机械能的概念。
工程应用中的功和机械能
总结词
工程应用中,功和机械能是实现各种设备运行的关键因素,通过了解工程应用中的实例,可以更好地掌握功和机 械能的实际应用。
详细描述
在各种工程应用中,功和机械能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在汽车发动机中,燃油所做的功转化为机械能,驱 动车辆前进;在水电站中,水流所做的功转化为机械能,驱动涡轮机发电。这些工程实例都说明了功和机械能在 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进阶习题解析
80%
受力分析
涉及受力分析的题目,要求学生 能够根据受力情况判断力是否做 功,以及做功的正负。
100%
复杂计算
涉及多个物理过程的功和机械能 计算,需要学生综合考虑不同阶 段的能量转换。
80%
实际应用
结合实际生活场景,让学生运用 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高难度习题解析
《机械能、内能及其转化》全章复习与巩固(基础) 知识讲解

《机械能、内能及其转化》全章复习与巩固(基础)责编:冯保国【学习目标】1、知道动能、势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及机械能。
2、理解动能及大小的决定因素,重力势能及大小的决定因素,弹性势能及有关的决定因素;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机械能守恒。
3、掌握探究动能及大小的决定因素、重力势能及大小的决定因素的实验过程。
4、认识扩散现象。
5、内能、热量的概念,影响内能的因素,改变内能的途径。
6、比热容的概念、单位、意义及其应用。
7、热量的计算。
8、热机的工作原理及能量转化过程。
9、燃料的热值及热机效率。
【知识网络】【要点梳理】要点一、能物体能对外做功,表示这个物体具有能量,简称能。
要点诠释:1、物体具有做功的本领,即说明此物体具有能。
但是有能不一定正在做功。
物体能做多少功,就说它具有多少能。
2、功就是能转化多少的量度。
功代表了能量从一种形式转化为一另种形式,因而功和能的单位也是相同的。
功的单位是焦耳(J),能的单位也是焦耳(J)。
要点二、动能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即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做功的本领叫做动能。
要点诠释:1、物体动能的大小与两个因素有关:一是物体的质量,二是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
当物体的质量一定时,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其动能越大,物体的速度越小其动能越小。
具有相同运动速度的物体,质量越大动能越大,质量越小动能越小。
2、动能是“由于运动”这个原因而产生的,一定不要把它理解成“运动的物体具有的能量叫动能”。
例如在空中飞行的飞机,不但有动能而且还具有其它形式的能量。
要点三、势能受到重力的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叫做重力势能;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弹性势能。
要点诠释:1、重力势能的大小与质量和高度有关。
物体的质量越大,被举得越高,则它的重力势能越大。
2、重力势能是“被举高”这个原因而产生的,一定不要把它理解成“被举高的物体具有的能量叫重力势能”。
例如在空中飞行的飞机,不但有重力势能而且还具有其它形式的能量。
(完整word版)初中物理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复习知识点及同步练习【打印版】,推荐文档

第^一章《功和机械能》知识总结(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2)物体在 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2、 不做功的三种情况:(1) 有力无距离:“劳而无功”之一,如搬石头未搬动; (2) 有力,也有距离,但力的方向和距离垂直:“劳而无功”之二,如手提水桶在水平面上走动。
(3) 有距离无力:(“不劳无功”),如物体在光滑平面上自由滑动,足球踢一脚后运动;3、 功的计算:物体上的力与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的乘积。
_____________公式 W=FS=Pt各物理量单位一W J (焦耳)F : N (牛顿)S : m (米)P : W (瓦特)t : s (秒)4、 国际单位:将 N ・m 称为焦耳简称焦,符号(J ) 1J=1 N • m把一个鸡蛋举高1m ,做的功大约是0.5 J 。
5、 公式应用注意:①分清哪个力对物体做功,计算日F 就是这个力;② 公式中的S 一定是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且与力对应。
③ 功的单位“焦”(1牛•米=1焦)。
6、 常见的功: 克服重力做功: W=Gh ; 克服阻力(摩擦力)做功: W=fs二、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1、 内容: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直接用手所做的功。
2、 说明:② 使用机械要省力必须费距离,要省距离必须费力,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是没有的。
③ 使用机械虽然不能省功,但人类仍然使用,是因为使用机械或者可以省力、 或者可以省距离、也可以改变力的方向,给人类工作带来很多方便。
④对于理想机械(忽略摩擦和机械本身的重力 ):人做的功(FS )=直接用手对重物所做的功( Gh )3、应用:斜面①理想斜面:斜面光滑(不计摩擦) ②理想斜面遵从功的原理③理想斜面公式:FL=Gh其中一F :沿斜面方向的推力;L :斜面长;G:物重;h :斜面高度目A 定吐推大越平缓,越省力.」 珂厂定吃馳小越陡机碱率越高.④实际斜面:斜面粗糙(考虑摩擦)若斜面与物体间的摩擦为 f ,则:FL=fL+Gh ;这样F 做功FL 就大于直接对物体做功 Gh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案: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复习课教案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复习课教案(第一——第四节)教材和学情分析本章内容在全册中起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即是对前面力的 作用效果的进一步认识,又是在后面计算有用功、总功、认识机械效率的基础。
由于学生基础较差,让学生对书本基础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之后,只能列举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应用知识来解决。
目标1.知道有关功、功率、几种形式的机械能及其转化的基础知识。
2.通过功和功率的计算以及动能与相关因素关系的探究,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主动把知识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重点1. 有关功、功率、几种形式的机械能及其转化的基础知识的学习。
2. 功和功率的计算以及动能与相关因素关系的探究。
3. 学生主动把知识应用于实际的意识的激发。
难点学生主动把知识应用于实际的意识的激发。
教学过程(一)浏览书本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书P62-73页1.有哪几节内容?2. 在每节内容中,有哪些具体知识?要求:能够在班上交流。
(将指定同学交流)(二)梳理知识要求:1.出示问题。
2.独立答题。
3.展示答案。
4.评价答案。
第一节 功1.力学里所说的功,包含两个必要因素:一个是作用在物体上的_________;另一个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_____________.2.常见的不做功的三种情况:(1)有力F 无_____;(如推墙墙不动)(2)有距离s 无____;(如在空中飞行的篮球)(3)有力F ,也有距离s ,但在力F 的方向上没有通过距离s (即运动方向和力的方向_____).(如提着水桶水平前进)3.在物理学中,把___和物体在___的方向上通过的_____的乘积叫做功.计算公式:______,功的单位是_____,符号是__.第二节 功率1.在物理学中,用_____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功与做功所用_____之比叫做功率,它在数值上等于__________ 内所做的功.2.功率的表达式为_____ . 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率的单位是_____,符号是__.3. =___,由这个公式可知,在功率一定时,力F 与速度v 成反比,因此汽车在上坡时,司机采取换低速挡的方法减小_____,以获得较大的牵引力.W Fs P ==t t第三节动能和势能1.物体由于_____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动能的大小跟物体的_____和_____有关.运动物体的质量越大,速度越大,这个物体的动能就越___.2.物体由于_____所决定的能叫做重力势能.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跟物体的_____和位置的_____有关.物体的质量越大,位置越高,它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___.3.物体由于发生_________而具有的能叫弹性势能.物体的弹性势能的大小跟物体发生_____形变的程度有关,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它具有的弹性势能就越大.第四节机械能及其转化_____和_____统称为机械能.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如果只有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尽管动能、势能的大小会变化,但机械能的总和_____.(三)应用知识要求:1.出示问题。
物理人教新课标版第15章《功和机械能》单元复习学案

功的相关计算
难点
功与功率的综合运算
学具
环节
复习过程
教师活 动
知
识
梳理
、基
础
巩
固
(一)请完成下面的填空
一、功与功率
功率和功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物理量,区别如下:
(2)在运用P=W/t进行计算时,功和时间必须要对应起,即要弄清是哪个力对哪个物体做功及完成各部分功所用的时间,不能“张冠李戴”。
二、机械能的分类
(2)货箱完全出水后,又被匀速吊起1 m,已知此时钢缆拉力F为1×105N,则在此过程中拉力F所做的功是多少?起吊装置的滑轮组机械效率是多少?
(3)若货箱从刚露出水面到完全出水的过程中是被匀速提升的,请分析在此过程中,货箱所受浮力和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变化情况。(水的密度为10×103kg/m3,g取10N/kg,不考虑风浪、水流等的影响。)
(1)通过计算确定该滑轮组提起物体的绳子段数,并在下边虚线框中画出该滑轮组的组装示意图.[学+科+网Z+X+X+K]
(2)用该滑轮组将重为800N的物体匀速提升1m时,拉力做的总功为多少? (解答要求:写出依据的主要公式或变形公式,有数据代入,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的收获有:
C机械能一定增大D机械能可能减小
14某实验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第1、2、3次实验装置分别如下图中的甲、乙、丙所示。
(1)比较第1次实验和第2次实验,可得结论:使用同样的滑轮组,提起的钩码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
(2)第3次实验中所做的有用功是J,机械效率是
(3)第3次实验中动滑轮个数比第2次实验多,动滑轮自重增大,对动滑轮所做的额外功(选填“增大”或“减小”),因而,由第2、3次实验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自重大小有关。
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全章复习

3、弹性势能: 物体因形变而具有的能。
与物体性质(劲度系数)和形变量有关。
用力F把质量为m的物体从地面举高 例3: h时物体的速度为v,则( ) A.力F做功为mgh; B.重力做功为-mgh; 1 C.合力做功为 mv 2 D.重力势能增加为mgh。
恭 喜 你 答 对 了 恭 喜 你 答 对 了
二、功率:
功跟完成这些功所用时间的比值。 1、概念: w
2、定义式:
t 3、物理意义: 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4、平均功率: p = w = FVCoS θ t
5、瞬时功率: P=FVCoSθ 6、额定功率: 7、机车功率、启动问题:
p=
一定, , (1)P、f一定,V↑,F↓ ,a=(F-f)/m ↓a=0时(变加速), ) 、 一定 时 变加速) F=f,V=Vmax=P/ f , 一定( 一定)。V↑, , 一定)。 额时, 不再增大 不再增大。 (2)F、f一定(a一定)。 ,P↑,P=P额时,P不再增大。 ) 、 一定 额时 此后的过程, 此后的过程,与上面同
例题见资料
机车启动
二、机械能:
1 Ek = mV 2 是标量 1、动能: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 2
2、重力势能: (1)定义: 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 (2)定义式: EP=mgh (3)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关系: WG=EP1-EP2 下落:WG>0,EP1>EP2 上升:WG<0,EP1<EP2 (4)重力做功特点: 与路径无关 (5)EP具有相对性: EP与参考面有关而ΔEP与参考 面无关
四、机械能守恒定律: 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物体系内, 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物体系内,动能与 势能可以互相转化,而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势能可以互相转化,而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1、表达式: 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目标】1 .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功的计算;2.知道功率的概念、计算公式和单位,能说明有关问题并进行计算;3.理解动能、重力势能的初步概念,知道什么是弹性势能;4.知道动能的大小与质量和速度有关,重力势能的大小与质量和高度有关;知道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性形变有关;5.能解释一些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的简单现象;6.能解释有关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的例子。
【知识网络】(定义:包含两个必要因索:F 和八其中$与F 方向必须一致公式单位:焦耳/J 1 J= 1 N ?m I 物理意义:做功的多少定义<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公式:P 5"孚推导式=P= =Fv单位:W (瓦待),1 W-l J/s,l kW-103W '物理意义,做功的快慢[概念’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相关因索:血、"加越大e 越大,则动能越犬概念:物体由于高度所决定的能相关因素询、力.加越大/越大,则重力势能越大概念: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彈势能!相关因素‘力.弹性形变〈力)越大?則弹性势能越大转化:动能-虫力势能动能-弹性势能应用:地球卫星、荡秋千、滚摆等机械能守恒:只有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机械能的总和不变水能和凤能的利用【要点梳理】要点一、功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不做功的三种情况(1)物体受力,但物体没有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
此情况叫“劳而无功”。
(2)物体移动了一段距离,但在此运动方向上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如物体因惯性而运动)。
此情况叫“不劳无功(3)物体既受到力,又通过一段距离,但两者方向互相垂直(如起重机吊起货物在空中沿水平方向移动)。
此情况叫“垂直无功”。
3.功的计算:(1)公式:一般式W=Fs :常用式W=Gh (克服重力做功)或W=fFs (克服摩擦阻力做功)。
(2)单位:焦耳(J )4.注意事项:(1)F 与s 的方向应在同一直线上(初中要求)(比如一个人提着一重物G,从山脚顺着“之”字形的山路爬到山顶,此时人克服重力做功所移动的距离并不是山路的长,而是从山脚到山顶的高)(2)做功的多少,由W=Fs 决定,而与物体的运动形式无关. 要点诠释:功和机械能全章复习与巩固(基础)功和机Y 械(觅力勢能1.判断物体做功的依据: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重点抓住力作用在物体上是否有“成效”。
2.在分析做功情况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1)当物体的受力方向与运动方向不垂直时,这个力就要做功。
(2)一个物体同时受几个力的作用时,有一些力做了功,有些力没有做功。
因此,讲做功必须指出是哪一个力对哪一个物体做功。
(3)什么叫物体克服阻力做功:若物体在运动方向上受到一个与此方向相反的力F的作用,我们通常说物体克服阻力F做了功。
比如:物体在竖直向上运动h的过程中,物体克服重力做功,功的大小为W=Gh;再如: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向前运动s,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功的大小为W=fs。
要点二、功率1.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
2.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3.计算式:P- —, P表示功率,W表示功,t表示时间,使用公式计算功率时,必须注意W和t的对应关t系。
W为在t时间内所做的功,而t为做W这么多的功所用的时间。
4.推导式:P =—=—==式中F为做功的力而V为速度。
t 15.单位:瓦(W)要点诠释:1.注意区别功与功率。
功率与功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功”表示做功的“多少”,而“功率”则表示做功的“快慢”,“多少”与“快慢”的意义不一样。
只有在做功时间相同时,做功多的就做功快。
否则,做功多,不一定做功就快,即“功率”不一定就大。
也就是说:功率与功和时间两个因素有关。
2.由P=W/t变形为P=Fv可知:功率一定时,力F与速度v成反比。
要点三、动能和势能1.能量(能):物体能够对外做功,我们就说它具有能量。
简称能。
可见物理学中,能量和功有着密切的联系,能量反映了物体做功的本领。
不同的物体做功的本领也不同。
一个物体能够做的功越多,表示这个物体的能量越大。
2.动能: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
3.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1)让同一个钢球A,分别从不同的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
实验表明,钢球从高处滚下,高度h越高,钢球运动到水平面时越快,木块B被撞得越远。
所以,质量相同时, 钢球的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2)改变钢球的质量,让不同的钢球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
实验表明,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的钢球将木块B撞得越远。
所以钢球的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3)结论: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它的动能越大;运动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它的动能也越大。
4.势能:(1)重力势能:物体由于高度所决定的能,叫做垂力势能。
例如:举高的铅球,落地时能将地面砸个坑;举高的夯落下时能把木桩打入地里。
(2)影响重力势能的因素:质量、高度(3)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叫做弹性势能。
(4)彩响弹性势能的因素:弹性形变要点诠释:1 ?能量表示物体做功本领大小的物理量;能量可以用能够做功的多少来衡量,因此,能的单位和功的单位相同, 都是焦2.—爪物体“能够做功”并不是一定“要做功”也不是“正在做功”或“已经做功”如:山上静止的石头具有能量,但它没有做功。
也不一定要做功。
要点三、动能和势能1?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2.机械能的转化: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1)滚摆上下运动的过程中动能和势能的转化:滚摆由上向下运动时,高度降低,速度加快,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向上运动时,高度升高,速度减慢,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2)蹦床上的运动员从高处下落、接触蹦床、弹起的过程中,动能和势能的转化: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是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当运动员接触蹦床后,床面发生弹性形变,运动员的动能转化成蹦床的弹性势能,运动员被弹起的过程中,蹦床的弹性势能转化为运动员的动能;运动员上升的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能。
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3.机械能守恒:如果只有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尽管动能、势能的大小会变化,但机械能的总和不变,或者说机械能守恒。
要点诠释:1.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的理解:(1)有动能的物体具有机械能;(2)有势能的物体具有机械能;(3)同时具有动能和势能的物体具有机械能。
2.机械能转化和守恒”可以分两个层次理解:(1)机械能可以相互转化。
(2)机械能在转化后总量守恒。
【典型例题】类型一、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1.<2015*徐州模拟)小明用100N的力踢一个匝5N的足球,球离脚后在水平草地上向前滚动了20m,在球滚动的过程中()A.小明对足球做功2000JB.重力对足球做功100JC.小明对足球做功2100JD.小明和重力对足球做功都是0J【答案】D【解析】球离脚后,在水平草地上向前滚动的过程中,靠惯性运动,球脱离了脚,脚没有给球施加力,对球不做功,故D正确,A、B、C都错,故选D。
【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抓住“球离脚后,脚、球之间没有力的作用”是本题的关键。
举一反三:【变式】水平桌面上的文具盒在水平方向的拉力作用下,沿拉力的方向移动一段距离。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文具盒所受重力做了功B.文具盒所受支持力做了功C.文具盒所受拉力做了功D.没有力对文具盒做功【答案】C类型二、功及功率的计算.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着重为8N的木块,在水平长木板沿直线匀速移动0.5m,如图所示,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_____ N,木块所受的重力做功____________ JoN【思路点拨】(1)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 2N,由指针所在的位置得出拉力大小,由于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等于摩擦力;(2)木块水平移动,在重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重力不做功。
【答案】2.4; 0【解析】(1)由图可知,拉力F二2.4N,???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 f=F=2. 4N;(2)由于木块水平移动,在重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所以重力做功为0。
【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和功的计算,关键是知道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做功的条件是有力作用在物体上、并且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
举一反三:【变式】(2015秋?密云县校级期中)水平地面上有一个重100牛的物体,在水平推力作用下沿推力的方向匀速运动了5米时,用了10秒,在这个过程中,推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是15瓦,则推力大小是()A.100 牛B. 500 牛C. 30 牛D. 50 牛【答案】C3.一列质量为1X 10;!t的火车,以180km/h的速度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整列火车受到的阻力是9X10;1N.(1)火车的牵引力多大?(2)火车行驶lmin时间内,重力做了多少功?机车牵引力做了多少功?牵引力的功率多大?【思路点拨】(1)首先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搞清火车所受牵引力与阻力之间的关系。
(2)根据功的计算公式:扫Fs。
并且要搞清F与s的关系,s必须是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通过分析重力W 没有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所以重力没有做功。
根据功的计算公式计算出牵引力做的功,然后根据公式P = y 计算出牵引力的功率。
【答案与解析】(1)火车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牵引力等于阻力:F^=f = 9x\Q3N(2)重力方向竖直向下,物体在水平方向移动,所以重力没有做功,因此W G=0N 0因为:v = 180km/h = 50m/s , t=lmin=60s火车在水平方向移动的距离是:S = vr = 50/?7/5x60.y = 3xl0'm ;所以牵引力做的功为:= ^5 = 9xl03^x3xl03m = 2.7xl07JW ? 7y 1O7 /牵引力的功率:p = — = -- ------- =4.5X105Wt 60$答:火车的牵引力是OXIO'No重力做的功为0;机车的牵引力做的功为 2.7X10J;牵引力的功率为 4. 5X10沖。
【总结升华】此题考查了二力平衡条件及应用、功、功率的计算。
特别是功的计算,一定要搞清F、s之间的关系,S 是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举一反三:【变式】小童同学用50N的水平推力,使放在水平桌面上重200N的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若该物体在10s内移动4m,则在此过程中,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____ N,小童做功的功率是—Wo【答案】50; 20【解析】(1)物体在50N的推力作用下,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摩擦力等于推力,也是50N;(2)物体移动的速度为:v = — = ---- = 0.4/7?/st 10s小童做功的功率为:P=Fv = 5QN x0.4/??/5 = 20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