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美术学院《外国美术简史》(新修订本)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1~8章【圣才出品】

合集下载

中央美术学院《外国美术简史》章节题库(非洲、拉丁美洲古代美术)【圣才出品】

中央美术学院《外国美术简史》章节题库(非洲、拉丁美洲古代美术)【圣才出品】

第8章非洲、拉丁美洲古代美术一、简答题1.简述非洲原始民族雕刻的特点。

答:非洲原始民族雕刻主要是指热带非洲雕刻,也就是西非诸民族的雕刻。

这一地区的雕刻主要是民族传统木雕,又可分为两个范畴:小雕像和面具。

非洲黑人木雕有两种风格:一种是写实的,另一种是程式化的。

传统的历史人物和祖先雕像,与统治者的面具和雕像一样,力求逼真写实。

而抽象偶像、凶恶的面具或宗教仪式雕像,其变形和夸张是可以不受任何限制的。

(1)在非洲,木雕的创作和用途都与宗教信仰有联系,而这种宗教信仰又受氏族部落的伦理、道德、法律和美学准则的制约。

在氏族部落和早期的国家里,这些准则又得到特殊的组织,即“宗教秘密会社”的支持,有许多小雕像和面具就是“会社”举行各种仪式用的法器。

非洲原始民族以万物有灵的观念去理解生活,宗教和巫术是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

非洲雕刻表现各种大小神灵和祖先的灵魂,包括有神威的妖魔鬼怪。

他们认为宗教仪式雕像和舞蹈面具是祖先灵魂或大自然神灵的化身,雕刻人或动物形象时,同时也就创造了一种超人的力量。

(2)非洲雕刻强调节奏感,而不以正确的人体解剖为基础,也没有复杂的动作,一般不雕刻多人物构图。

非洲部族人把木雕视为神物,在创作时往往怀着非常紧张的心理状态,力求怪诞、夸张和变形。

造型结构上的怪诞变形,正是非洲部族人对客观世界的心理反应。

从非洲传统木雕中感受到一种强烈的生命力,却难以感受到像欧洲古代雕刻那样的肌肤和骨骼结构。

非洲木雕形象出人意料地夸张,极其变形,但这种夸张变形绝非臆造,而是反映几代人从艺术视觉中积淀而成的共同理念。

他们的作品蕴含着大胆的创造精神,感情强烈,并富有刺激性。

非洲木雕以节奏为其主要的审美因素,并以节奏表达各种感情。

节奏是通过木雕各个部分的体积变化来体现的,可使作品产生稳定感、灵巧感、重量感、轻盈感、宏伟感和优雅感。

2.简述阿兹特克人在美术上的成就。

答:阿兹特克人是继托尔特克人之后进入中部墨西哥的游牧部落,他们的国家繁荣于14世纪至16世纪,西班牙人的到来结束了他们的历史。

《中央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简史 新修订本 配套题库 名校考研真》读书笔记思维导图PPT模板下载

《中央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简史  新修订本 配套题库 名校考研真》读书笔记思维导图PPT模板下载

06
第6章 近 现代美术
05
第5章 明 清美术
第3部分 模拟试题
中央美术学 院《中国美
术简史》 (新修订 本)...
中央美术学 院《中国美 术简史》 (新修订 本)...
读书笔记
谢谢观看
02 第2部分 章节题库
不同一般意义的传统题库,本题库是详解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简史》(新修订本)教材的题库,包括历 年真题、章节练习和模拟试题三部分。具体来说包括以下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名校考研真题。本部分按教材章节 从各知名院校历年考研真题中挑选最具代表性的部分,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解答。所选考研真题既注重对基础知 识的掌握,让学员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又对一些重难点部分(包括教材中未涉及到的知识点)进行详细阐释, 以使学员不遗漏任何一个重要知识点。第二部分章节题库。本部分严格按照中央美术学院主编的《中国美术简史》 (新修订本)教材内容进行编写,共分6章(对应教材六编)。每一章都精心挑选经典常见考题,并予以详细解答。 熟练掌握本书考题的解答,有助于学员理解和掌握有关考点,并提高解题能力。第三部分为模拟试题。参照中央 美术学院主编的《中国美术简史》(新修订本)教材,根据各知名院校历年考研真题的命题规律及热门考点精心 编写了两套考前模拟试题,并提供详尽、标准解答。通过模拟试题的练习,学员既可以用来检测学习该考试科目 的效果,又可以用来评估对自己的应试能力。
《 中 央 美 术 学 院 中 最新版读书笔记,下载可以直接修改 国美术简史 新修 订本 配套题库 名 校考研真》
思维导图PPT模板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美术
考试
部分
题库
能力
中央美术 学院
历年
真题
教材
章节 修订本

《外国美术简史》考研中央美术学院考研复习笔记

《外国美术简史》考研中央美术学院考研复习笔记

《外国美术简史》考研中央美术学院考研复习笔记第1章原始、古代美术1.1 复习笔记一、原始美术(一)原始美术的含义原始美术又称史前美术,是对人类原始社会美术活动的研究和描述,包括洞窟壁画、岩画、雕刻、建筑等。

(二)原始美术的特征1.重现实,表现题材多与战争和武力相关。

2.宏伟雄健的气质和活泼的情调。

3.艺术处理随意自由。

(三)原始美术的历史分期大多数已发现的美术作品集中在欧洲,分别属于旧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1.旧石器时代的美术人类最早的造型艺术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即距今三万到一万多年之间。

(1)旧石器时代的主要作品及其特点①类型旧石器时代的美术作品以洞窟壁画和小型雕塑艺术为代表。

a.洞窟壁画旧石器时代最杰出的绘画作品发现于法国西南部和西班牙北部的坎特布利亚地区。

其中最突出的代表是法国的拉斯科洞窟、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

第一,法国拉斯科洞窟拉斯科洞窟发现于1940年,其特点有:原始画家用粗壮而简练的黑线勾画出轮廓;用红、褐、黑色渲染出动物的体积和结构;气势雄壮,富有动感,充满粗犷的原始气息和野性的生命力。

第二,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窟阿尔塔米拉洞窟发现于19世纪下半期,制作年代稍晚于拉斯科洞窟。

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轮廓线比较细,有明暗向背的粗细浓淡变化;与色彩渲染结合紧密,通过动态表现动物身体的结构;明暗起伏更为丰富,甚至感情也更细腻。

代表作是《受伤的野牛》(图1-1)。

图1-1 受伤的野牛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旧石器时期)b.母神雕像迄今为止发现的原始雕刻大多为小型动物雕刻。

少数人像雕刻中,裸体女性雕像占据主要地位。

这些女性雕像多强调女性的生理特点,突出表现女性的乳房、腹部、大腿等,体现出原始时期人们对于母性生殖的崇拜,被人们称之为“原始的维纳斯”。

维也纳附近的威伦道夫出土的女性雕像(图1-2)是其中最著名的代表作。

图1-2 威伦道夫的维纳斯(旧石器时期)2.中石器时代的美术与旧石器时代人物被表现为图案或符号隐没于动物之中不同,中石器时代的美术开始把人物自身的形象拉入画面,人物充当了艺术表现的主角,岩画很多。

中央美术学院《外国简史》(新修订版)-第1章 原始、古代美术【圣才出品】

中央美术学院《外国简史》(新修订版)-第1章 原始、古代美术【圣才出品】

第1章 原始、古代美术1.1 复习笔记一、原始美术(一)原始美术的含义原始美术又称史前美术,是对人类原始社会美术活动的研究和描述,包括洞窟壁画、岩画、雕刻、建筑等。

(二)原始美术的特征1.重现实,表现题材多与战争和武力相关。

2.宏伟雄健的气质和活泼的情调。

3.艺术处理随意自由。

(三)原始美术的历史分期大多数已发现的美术作品集中在欧洲,分别属于旧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1.旧石器时代的美术人类最早的造型艺术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即距今三万到一万多年之间。

(1)旧石器时代的主要作品及其特点①类型旧石器时代的美术作品以洞窟壁画和小型雕塑艺术为代表。

a.洞窟壁画旧石器时代最杰出的绘画作品发现于法国西南部和西班牙北部的坎特布利亚地区。

其中最突出的代表是法国的拉斯科洞窟、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

第一,法国拉斯科洞窟拉斯科洞窟发现于1940年,其特点有:原始画家用粗壮而简练的黑线勾画出轮廓;用红、褐、黑色渲染出动物的体积和结构;气势雄壮,富有动感,充满粗犷的原始气息和野性的生命力。

第二,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窟阿尔塔米拉洞窟发现于19世纪下半期,制作年代稍晚于拉斯科洞窟。

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轮廓线比较细,有明暗向背的粗细浓淡变化;与色彩渲染结合紧密,通过动态表现动物身体的结构;明暗起伏更为丰富,甚至感情也更细腻。

代表作是《受伤的野牛》(图1-1)。

图1-1 受伤的野牛 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旧石器时期)b .母神雕像迄今为止发现的原始雕刻大多为小型动物雕刻。

少数人像雕刻中,裸体女性雕像占据主要地位。

这些女性雕像多强调女性的生理特点,突出表现女性的乳房、腹部、大腿等,体现出原始时期人们对于母性生殖的崇拜,被人们称之为“原始的维纳斯”。

维也纳附近的威伦道夫出土的女性雕像(图1-2)是其中最著名的代表作。

图1-2 威伦道夫的维纳斯(旧石器时期)2.中石器时代的美术与旧石器时代人物被表现为图案或符号隐没于动物之中不同,中石器时代的美术开始把人物自身的形象拉入画面,人物充当了艺术表现的主角,岩画很多。

中央美术学院《外国美术简史》考研真题精选(欧洲中世纪美术)【圣才出品】

中央美术学院《外国美术简史》考研真题精选(欧洲中世纪美术)【圣才出品】

第2章欧洲中世纪美术一、名词解释1.拜占庭艺术[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研;山东大学2006年研]答:拜占庭艺术的起止时间约为公元5世纪至15世纪,是指欧洲中世纪以东罗马帝国首都拜占庭为中心发展起来的基督教艺术。

其建筑运用拱券、穹顶等建筑形式,并以彩色琉璃砖做装饰,内部有金色的镶嵌画。

其绘画主要是非写实性的抽象艺术式样,如抑制对空间各深度的表现、热衷于线条与色彩的运用等。

拜占庭艺术融合了古典艺术的自然主义和东方艺术的抽象装饰特质,在欧洲居统治地位达1000年之久,成为希腊和罗马古典艺术与后来的西欧艺术之间的纽带。

2.罗马式建筑[清华大学2019年研;华东师范大学2019年研;江苏大学2018年研;福建师范大学2018年研;河南师范大学2015年研]答:罗马式建筑是10~12世纪欧洲基督教流行地区的一种建筑风格,多见于修道院和教堂。

罗马式建筑朴素、坚实,广泛采用半圆形拱券,石墙厚重,窗户小且高,内部昏暗,有高大的塔楼。

罗马式建筑作为一种过渡形式,把沉重的结构与垂直上升的动势结合起来,并且在建筑史上第一次成功地把高塔组织到建筑的完整构图之中。

代表建筑有意大利的比萨大教堂等。

3.哥特式[中央美术学院2003年研]答:哥特式是指12世纪到15世纪之间流行于意大利的艺术风格。

哥特式艺术起源于法国,开始于建筑领域,而后才逐渐波及雕刻和绘画。

哥特式艺术的特点是夸张的、不对称的、奇特的、轻盈的、复杂的和多装饰的,并频繁使用纵向延伸的线条。

纵观整个哥特式艺术,它的发展重点是从追求建筑的效果而转向绘画的效果的,这一艺术风格对意大利后期艺术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4.哥特式建筑[清华大学2019年研,河南师范大学2019年研;桂林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研;温州大学2018年研;南京师范大学2018年研;闽南师范大学2018年研;昆明理工大学2018年研;陕西师范大学2018年研;江西师范大学2017年研;西安工程大学2017年研;新疆师范大学2017年研;东华大学2016年研;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5年研;杭州师范大学2016年研;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研;广州大学2015年研;中国传媒大学2013年研;云南大学2014年研;燕山大学2014年研;西北大学2013年研;四川师范大学2013年研;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研;江苏师范大学2013年研;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研;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研;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研;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研;南开大学2012年研;河北大学2010年研;首都师范大学2010年研]答:哥特式建筑是一种兴盛于中世纪高峰与末期的建筑风格,常见于欧洲的主教座堂、大修道院与教堂。

中央美院《外国美术简史》考研真题库与考研复习笔记

中央美院《外国美术简史》考研真题库与考研复习笔记

中央美院《外国美术简史》考研真题库与考研复习笔记第1部分考研真题精选第1章原始、古代美术一、名词解释1正面律[南京师范大学2016年研;中国艺术研究院2003年研]答:“正面律”是指在埃及表现人物时,运用头部为正侧面,眼为正面,肩为正面,腰部以下为正侧面的表现手法。

这是为了使人的形象特征更加突出和完整,这也是埃及绘画追求完整性的体现。

这种法则源于埃及强烈的宗教感情,人死以后复生是基于灵魂与冥体的重新结合,这就必须为灵魂的复归找到门路,凡法老王及王族成员的雕刻,都取正面律。

2母神雕像(威伦道夫的维纳斯)[厦门大学2004年研]答:威伦道夫的维纳斯是指在维也纳出土的女性雕像,又称“母神雕像”,是“原始的维纳斯”中最著名的代表作。

作品强调体积感和重量感,具有单纯化和抽象化的倾向,在雕塑史和人类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雕像的头部被卷发所覆盖,面目五官不清,细弱的双臂下垂被双乳排挤在两侧,硕大的乳房从胸前垂挂对称式地压在腹部,粗壮的大腿向下逐渐变细连接小腿,足部省略。

原始艺术家造此女像有意夸张和强调了女性的特征,符合原始人的理想追求与生殖崇拜。

3古风的微笑[厦门大学2010年研]答:古风的微笑是指古希腊人体雕刻建筑的脸上千篇一律的笑容。

它开始出现于古风时期,当时出现了大型圆雕和建筑装饰雕刻,但雕像仍多处于正面的呆板、僵硬阶段,显然还受埃及程式化的影响,但又不及埃及雕刻成熟。

人物直立像一根柱子,女性的衣纹刻成一根根平行线,为追求生动的表情,人物脸部都带有千篇一律的微笑的表情,人物通常着色,衣纹和头发刻画常具有装饰性的特点。

4帕特农神庙[山东大学2006年研;清华大学2008年研]答:帕特农神庙,又称雅典娜神庙,是雅典卫城的主体建筑。

神庙的建筑形式是希腊神庙中最典型的长方形的列柱围廊式。

列柱采用朴实而浑厚的多利亚柱式,屋顶为两坡顶,东西两端形成三角形山花,是古典建筑风格的基本形式。

整座神庙尺度合宜,饱满挺拔,简约庄严,并应用了视差校正手法以加强效果,是希腊人追求理性美的杰作。

中外美术史考研题库 章节题库 外国美术史(第1章 原始、古代美术——第3章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美术)【

中外美术史考研题库 章节题库 外国美术史(第1章 原始、古代美术——第3章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美术)【

比例的大小;3.人物着重刻画头部,其他部位则非常简略;4.面部轮廓写实,又有理想
化的修饰,表情庄严,感情表现很少;5.雕像着色,眼睛描黑,有的眼睛用水晶、石英等
材料镶嵌,以达到逼真的效果。
10.古埃及古王国时期的美术以( )和雕刻最为突出。 A.镶嵌画 B.壁画 C.瓶画 D.金字塔建筑 【答案】D 【解析】埃及艺术的形式在 3000 年间基本处于稳定不变的状态,总的说是壮丽、宏伟、 明确、稳定,有严格的规范,又具有写实基础上的美化。古王国时期的美术以金字塔建筑和 雕刻最为突出,壁画尚处于初期阶段。
2.英格兰南部的圆形巨石栏“斯通亨治”是( )时代美术最典型的代表。 A.新石器 B.铁器 C.旧石器 D.青铜器 【答案】A 【解析】新石器时代的美术成就主要是巨石建筑,这是用重达数吨的巨石垒成的宗教性 纪念物。英格兰南部的圆形巨石栏“斯通亨治”是最典型的代表,以其雄伟的环形结构、宗 教的庄严肃穆和悲剧性的壮美而引人瞩目。
11.哈夫拉金字塔前的( )是古埃及最大、最古老的室外雕刻巨像,由整块天然
5 / 130
圣才电子书

岩石雕刻而成。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A.老村长像
B.书吏凯伊
C.埃赫纳顿像
D.狮身人面像
【答案】D
【解析】哈夫拉金字塔前的狮身人面像是埃及最大、最古老的室外雕刻巨像,它由整块
1 / 130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3.两河流域苏美尔人最重要的建筑为( )。 A.凯旋门 B.陵墓 C.宫殿 D.塔庙 【答案】D 【解析】苏美尔-阿卡德时期,自然崇拜的多神教在社会生活中起主要作用,也对艺术 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苏美尔人最重要的建筑为塔庙,这种类似埃及和墨西哥金字塔的建筑被 称为“济古拉特”。

中央美术学院《外国美术简史》章节题库(原始、古代美术)【圣才出品】

中央美术学院《外国美术简史》章节题库(原始、古代美术)【圣才出品】

第1章原始、古代美术一、名词解释1.洞窟壁画答:洞窟壁画是原始人民绘在洞穴壁上以各种动物形象为主要内容的图画。

其手法生动而写实,主要分布于法国和西班牙的几十处洞窟中,其中最突出的是法国的拉斯科洞窟、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及母神雕像。

2.拉斯科洞窟答:拉斯科洞窟是保存史前绘画和雕刻较为丰富精彩的石灰岩溶洞,它于1940年在法国的拉斯科山坡被发现。

全洞分主洞、后洞、边洞和一条宽狭不等的通道,洞穴中的壁画为旧石器时期所作,至今已有1.5万到1.7万年历史,画中描绘了大量的野牛、驯鹿和野马等原始动物,气势雄壮,富有动态,充满粗犷的原始气息和野性的生命力,很好的反映了1.5万年前穴居的原始人类生活的情景,其代表作是一幅长达5米的大公牛。

3.罗马绘画样式答:罗马绘画样式,也即“埃及化风格”,强调墙的平面感和建筑空间的小巧玲珑,绘有花冠静物,精致的装饰图案,力求典雅的气氛,风格严肃、冷静。

具体而言有三种样式,即用石灰泥做好建筑细部的实体,然后涂绘色彩,该种样式流行于前2世纪;直接在平面墙上用色彩描绘建筑细节,以达到立体的效果,这种样式流行于前1世纪至1世纪;第三种样式,流行在1世纪,比较华丽,与舞台布景相似。

4.岩画答:岩画是原始先民在岩穴、石崖壁面和独立岩石上的彩画、线刻、浮雕的总称。

古人在岩石上磨刻和涂画,来描绘人类的生活,以及他们的想象和愿望。

在欧洲主要分布于北欧和西班牙的拉文特地区,其中拉文特岩画尤为突出。

5.北欧岩画答:北欧岩画是分布在北欧的挪威、瑞典、芬兰,以及原苏联北部等地的露天的岩画。

它分为写实与抽象两大类风格:写实风格属于渔猎部落人的作品,表现了与实物同样大小的动物形象,以线到为主,以写实为主;抽象风格属于农牧民的作品,他们把动物简化为抽象的图形,最后演变成几何形,反映出一定的抽象概括能力,孕育了工艺美术的萌芽。

6.拉文特岩画答:岩画是一种石刻文化,在人类社会早期发展进程中,人类祖先以石器作为工具,用粗犷、古朴、自然的方法——石刻,来描绘、记录他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内容,它是人类社会的早期文化现象,是人类先民们给后人的珍贵的文化遗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部分章节题库
第1章原始、古代美术
一、名词解释
1.洞窟壁画
答:洞窟壁画是原始人民绘在洞穴壁上以各种动物形象为主要内容的图画。

其手法生动而写实,主要分布于法国和西班牙的几十处洞窟中,其中最突出的是法国的拉斯科洞窟、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及母神雕像。

2.拉斯科洞窟
答:拉斯科洞窟是保存史前绘画和雕刻较为丰富精彩的石灰岩溶洞,它于1940年在法国的拉斯科山坡被发现。

全洞分主洞、后洞、边洞和一条宽狭不等的通道,洞穴中的壁画为旧石器时期所作,至今已有1.5万到1.7万年历史,画中描绘了大量的野牛、驯鹿和野马等原始动物,气势雄壮,富有动态,充满粗犷的原始气息和野性的生命力,很好的反映了1.5万年前穴居的原始人类生活的情景,其代表作是一幅长达5米的大公牛。

3.罗马绘画样式
答:罗马绘画样式,也即“埃及化风格”,强调墙的平面感和建筑空间的小巧玲珑,绘有花冠静物,精致的装饰图案,力求典雅的气氛,风格严肃、冷静。

具体而言有三种样式,即用石灰泥做好建筑细部的实体,然后涂绘色彩,该种样式流行于前2世纪;直接在平面墙上用色彩描绘建筑细节,以达到立体的效果,这种样式流行于前1世纪至1世纪;第三
种样式,流行在1世纪,比较华丽,与舞台布景相似。

4.岩画
答:岩画是原始先民在岩穴、石崖壁面和独立岩石上的彩画、线刻、浮雕的总称。

古人在岩石上磨刻和涂画,来描绘人类的生活,以及他们的想象和愿望。

在欧洲主要分布于北欧和西班牙的拉文特地区,其中拉文特岩画尤为突出。

5.北欧岩画
答:北欧岩画是分布在北欧的挪威、瑞典、芬兰,以及原苏联北部等地的露天的岩画。

它分为写实与抽象两大类风格:写实风格属于渔猎部落人的作品,表现了与实物同样大小的动物形象,以线到为主,以写实为主;抽象风格属于农牧民的作品,他们把动物简化为抽象的图形,最后演变成几何形,反映出一定的抽象概括能力,孕育了工艺美术的萌芽。

6.拉文特岩画
答:岩画是一种石刻文化,在人类社会早期发展进程中,人类祖先以石器作为工具,用粗犷、古朴、自然的方法——石刻,来描绘、记录他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内容,它是人类社会的早期文化现象,是人类先民们给后人的珍贵的文化遗产。

拉文特岩画,属于中石器时代艺术。

中石器时代的岩画主要分布在北欧和西班牙的拉文特地区,其中拉文特岩画尤为突出。

其表现人类活动的情节性绘画,以人物、动物的运动和速度为特点,把运动中的形象表现成剪影效果或带状样式,以拉长的四肢和夸张的动作强调动势;狩猎场面充满紧张和活力,构图具有浓厚的情节性和生活气息,但忽略细节刻画,用色单纯。

7.《汉谟拉比法典》石碑
答:汉谟拉比是古巴比伦王国鼎盛时期的国王,在位期间颁布了著名的《汉谟拉比法典》。

法典刻在磨光的玄武岩石碑上,上部为浮雕,下部为文字。

表现了太阳神沙玛什交给汉谟拉比棍棒与绳子,象征着君权神授。

刻画了太阳神向汉谟拉比授予法典的场面:太阳神身材高大,正襟端坐,正在向汉谟拉比授予权杖,汉谟拉比肃穆而立。

太阳神的威严和汉谟拉比的谦恭形成有力的对比,整个场面充满了宗教的拘谨和严肃。

8.浮雕《垂死的母狮》
答:《垂死的母狮》是描写一头垂死的母狮的大理石亚述浮雕,现藏于英国伦敦不列颠博物馆。

《垂死的母狮》中对狮子受伤后的咆哮和挣扎的刻画极为生动,狮子痛苦和狂怒的形象具有一种“悲剧性的崇高”。

在亚述的其它雕刻都显得十分僵硬的情况下,这一块浮雕的完美性就显得特别突出,作为一种宫殿装饰性浮雕,它已超越了装饰本身的含义,成为古代亚述美术中最值得珍视的现实主义杰作之一。

9.伊什塔尔门
答:伊什塔尔门是新巴比伦王国在美术建筑方面的最大成就。

巴比伦城以其豪华壮丽而著称于世。

全城由两道厚城墙围住,城墙各处都设有高高的塔楼。

各个城门都以巴比仑的神名命名,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伊什塔尔门。

这座城门有前后两道拱门、四座望楼,大门墙上覆盖着彩釉砖,镶嵌着狮子、公牛和神兽浮雕。

黄褐色的浮雕和蓝色的背景构成鲜明的对比,具有强烈的装饰效果。

王宫内墙同样用彩釉砖装饰,并镶嵌着植物图形和狮子等图案。

10.来世的艺术
答:来世的艺术是美术史家对埃及艺术的一种称谓,指宗教对埃及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

埃及人都是虔诚的宗教徒,甚至法老也必须借助宗教力量来统治国家。

埃及人相信“灵魂不灭”,认为人的肉体死去以后,灵魂仍随着尸体存在,只要尸体保存得好,灵魂便可得到永生。

从这一观念出发,埃及人对陵墓的建造和装饰、尸体的保存特别关心,他们的艺术大多都是为死者服务的。

11.金字塔
答:金字塔是埃及古王国法老的陵墓,其由大到小的层叠方锥形与中国汉字“金”字相似,故称金字塔。

金字塔经历了一个从长方形石墓到梯形金字塔的演变过程,主要代表为吉萨金字塔群,其中胡福金字塔最为著名。

金字塔内部有入口、走廊和通气管道,中间有石室存放法老的木乃伊。

金字塔具有庞大的体积和重量,给人以精神上的压力,外观对称、稳定,给人以坚不可摧的印象,象征着法老的威严地位,说明了埃及人顽强的意志力。

12.埃及雕刻程式
答:埃及雕刻程式是在雕刻的过程中必须遵守的程式,在古王国时期就已形成,以后被当作典范沿袭下来。

雕刻程式有:①姿势必须保持直立,双臂紧靠躯体,正面只对观众;②根据人物地位的尊卑决定比例的大小;③人物着重刻画头部,其他部位非常简略;④面部轮廓写实,又有理想化修饰,表情庄严,感情表现很少;⑤雕像着色,眼睛描黑,有的眼睛用水晶、石英等材料镶嵌,以达到逼真的效果。

13.浮雕和壁画程式
答:浮雕和壁画程式是在古埃及浮雕和壁画遵守的共同的程式。

内容包括:①正面律:
表现人物头部为正侧面,眼为正面,肩为正面,腰部以下为正例面;②横带状排列结构,用水平线划分画面;③根据人物尊比例大小和构图位置;④填充法:画面充实,不留空白;⑤固定的色彩程式:男子皮肤多为褐色,女子多为浅褐色和淡黄色,头发为蓝黑色,眼圈为黑色。

14.《书吏凯伊像》
答:《书吏凯伊像》是石灰石彩绘雕像,高52厘米,大约创作于公元前2600年,现收藏于法国巴黎卢浮宫。

它是古代埃及一件杰出的艺术雕像,是埃及古王国时期写实主义的杰作,属于古埃及第五王朝时期。

刻划了一个身份低微的人物——书记官的形象。

当时埃及的雕塑艺术几乎被法老和贵族所垄断,那些雕像受到严格的程式化限制,僵直呆板;而《书吏凯伊像》创作出一个身份较低的人物的雕像,较少受到局限,更偏重于写实,显示出高度的现实主义艺术技巧。

15.纳米尔石板
答:《纳米尔石板》是埃及古王国时期著名的浮雕作品,石板以浮雕记录了第一王朝法老纳米尔统一埃及的历史和业绩。

石板上的法老头戴王冠,右手举着权杖,左手按在跪着的敌人的头上,表示征服。

法老右上角是一组象形文字,一个人头底座上有六棵纸草花,象征俘虏了六千名埃及士兵;上有一鹰,是埃及的图腾,即保护神荷露斯的象征。

下层表示落水的敌人。

石板上端有两个牛头形的人像,是埃及信奉的大神——塞特神。

“纳米尔石板”的浮雕风格形式,标志着影响持久的埃及艺术程式的形成。

其单纯简练的曲线造型和几何因素,在埃及古王国时期已趋于完善。

有力的线性的塑造,使浮雕与题目、铭文的刻划具有相同的意义。

16.巴底农神庙
答:巴底农神庙是献给雅典娜女神的神庙,它是雅典卫城的主要建筑。

巴底农神庙采用了希腊建筑中最典型的长方形围柱式建筑,建立在一个三级台基上,屋顶是人字形坡顶,东西两端有山墙,柱子采用了多利亚式,列柱的比例为17:8,柱高105米,东西三角楣有高浮雕装饰,檐壁采用了浮雕饰带。

它结构匀称,比例合理,有丰富的韵律感和节奏感。

在建筑结构和装饰因素、纪念性和装饰性,内容和形式取得了高度的统一,是世界艺术史上最完美的建筑典范之一。

17.米隆
答:米隆是古典时期初期的雕刻家。

他的作品造型准确,对人物内在的骨骼和肌肉运动有较深的理解和传达。

代表作《掷铁饼者》表现了竞技者在掷出铁饼前的一瞬间的动作,由此而表现出整个运动的连续性,在这里,米隆也解决了人体重量落在一只脚上的重心问题,使另一只脚可以自由曲伸,改变了雕刻中直立的程式。

18.多利亚式
答:多利亚柱式是古希腊建筑的一种柱子样式。

多利亚式没有柱基。

柱子直接立在建筑物的台基上,枝身粗壮,由下往上逐渐缩小,中间略为鼓出,好像人的肌肉在负重,有一种紧张的情况下稍稍突起的效果,显示出承受压力时的坚忍、挺拔、严峻的气氛。

枝头简单,由方形柱冠和圆盘组成,没有任何装饰,柱身刻有垂直、平行的浅凹槽。

古罗马的建筑师认为柱式与希腊人对人体的崇拜有关,即多利亚式是对刚强的男性人体的模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