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机:唐朝与薛怀义齐名的和尚

合集下载

中国历史上十大著名高僧

中国历史上十大著名高僧

中国历史上十大著名高僧佛教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起源于印度,在中国十分的盛行,拜佛人数量庞大。

弘扬佛法就有四大名山,安徽九华山,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

在历史长河中,中国的得道高僧也蛮多的。

今天,我们来看看中国历史上十大着名高僧。

1.都城名士,山林玄僧——支道林支遁(314~366):字道林,世称支公,亦曰林公,别号支硎。

东晋高僧,陈留人,善草隶,好畜马。

魏晋时代,玄学流行,名士清谈,蔚然成风,支遁精通老庄之说,佛学造诣也很深,他家世代崇信佛教,年曾着《圣不辩之论》,《道行旨归》,《学道戒》等论书,在《即色游玄论》中,他提出“即色本空”的思想,创立了般若学即色义,成为当时般若学“六家七宗”中即色宗的代表人物之盾爱马图。

2.取经第一,佛教革新——法显法显(334年—420年),俗姓龚,平阳武阳(今长治市襄垣县)人,三岁出家,二十岁受具足戒。

东晋安帝隆安三年〔公元399年〕,法显六十多岁的高龄,与同学慧景、道整、慧应、慧嵬四人结伴,从长安出发西行。

至张掖,又遇见智严、慧简、僧绍、宝云、僧景,共进至敦煌。

敦煌太守李浩,供给法显等五人渡流沙河,经鄯善,至乌耆国。

与法显同行的僧人,或至高昌,或至罽宾,法显与其他三人则渡过葱岭,到达北天竺。

他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位名僧,一位卓越的佛教革新人物,也是中国第一位到海外取经求法的大师,杰出的旅行家和翻译家。

3.译经大师,三论之祖——鸠摩罗什鸠摩罗什(344-413),一译“鸠摩罗什(耆)婆”,略称“罗什”或“什”,意译“童寿”。

祖籍天竺,混血,出生于西域龟兹国(今新疆库车),家世显赫,其祖上世代为相,倜傥不群,驰名遐迩。

鸠摩罗什自幼天资超凡,半岁会说话,三岁能认字,五岁开始博览群书,七岁跟随母亲一同出家,曾游学天竺诸国,遍访名师大德,深究妙义。

他年少精进,又博闻强记,既通梵语,又娴汉文,佛学造诣极深。

博通大乘小乘。

精通经藏、律藏、论藏三藏,并能熟练运用,掌控自如,乃三藏法师第一人,与玄奘、不空、真谛并称中国佛教四大译经家。

中国历史有名的僧人有哪些

中国历史有名的僧人有哪些

中国历史有名的僧人有哪些中国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有不少著名的僧人。

他们或者通过佛法教化,或者通过修行成就,或者通过文化传承,都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中国历史有名的僧人。

一、道元禅师道元禅师(1103年-1169年),是中国南宋时期的著名的禅宗大师。

他最为著名的作品是《正法眼藏》。

作为禅宗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不仅在佛教中享有极高的地位,还成为了道教和儒家的研究对象。

在中国文化中,他被誉为“禅宗开宗祖师”。

二、慧思和尚慧思和尚,原名李天福,现代著名的知识分子、佛教僧侣和社会活动家。

慧思和尚在中国佛教界和社会界广受尊重。

他长期致力于传承中国佛教文化、弘扬慈善事业和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他曾先后担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中国南山禅寺副主持、中国象山寺住持等职务。

三、法相宗法相宗,原名孙佛,山东省即墨人。

他是东晋时期的一位著名的佛教大师,曾在佛教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创立了法相宗,强调本质观念和所有东西的共同体性。

他的学说深受广大信徒的欢迎,被誉为佛教的一个大流派。

四、玄奘大师玄奘大师,唐代著名的佛教僧人和学者。

他的名字源于他的尼师,这位福建人叫“随”,于是“因随”阿育王寺僧人便把他叫做“玄奘”。

他的名字也因此在佛教历史上流传下来,并广泛被人们传颂。

玄奘大师曾多次出国考取佛经,行程数万里,克服了无数困难。

他所经历的困难并没有气馁他的决心,相反他在困境中坚定自己的信仰。

玄奘大师为佛教的传播和丰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五、慧能大师慧能大师是中国禅宗中最著名的祖师之一。

他出生在安徽省,但他的具体出生年份并不确定。

慧能大师在成为禅宗祖师之前,曾受过多次的重大的考验和斗争。

他曾逐步学会临听禅(或临济宗),由此开创出了禅宗的新领域。

慧能大师的学说对后世禅宗大师史学论坛思想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是祖师们所信奉的“毗尼三藏”里所列的顶级圣者之一。

中国历史故事-唐僧高徒辩机和尚简介 辩机和高阳公主真的有私情吗?

中国历史故事-唐僧高徒辩机和尚简介 辩机和高阳公主真的有私情吗?

中国历史故事-唐僧高徒辩机和尚简介辩机和高阳公主真的有私情吗?唐朝时期有一公主私会情郎,她把皇族枕头落在了情郎家中,等皇帝找到枕头以后,大发雷霆,这个长相俊俏的情郎就被腰斩了!公主从此祸害夫家,造成了历史上著名的“房遗爱谋反案”。

这个公主就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爱女高阳公主,而这个俊俏情郎就是鼎鼎大名的唐僧高徒辩机和尚。

辩机是唐朝婺州人,他少怀高蹈之节,容貌俊秀,气质无双,十五岁剃度出家,师从大总持寺著名的萨婆多部学者道岳。

在没有高阳公主这件事之前,辩机就已经是名扬天下的高僧了!当时,唐太宗诏命玄奘撰著《大唐西域记》一书,此书除了记载玄奘游历西域和印度途中所经国家和见闻,还记载了大量关于佛教圣迹、神话传说以及许多关于各地政治、历史、地理、物产、民族、风尚的资料。

唐太宗急切需要了解西域诸国的情况,就郑重地嘱托玄奘完成此书。

玄奘见太宗如此重视,他也不敢掉以轻心,于是就从全国挑选了九位高僧来当他的助手,称之为缀文大德,辩机就是其中之一。

除了辩机,另外八人分别是西京普光寺沙门栖玄、弘福寺沙门明濬、终南山丰德寺沙门道宣,简州福聚寺沙门靖迈,蒲州普救寺沙门行友,栖岩寺沙门道卓,豳州昭仁寺沙门慧立,洛州天宫寺沙门玄则。

9位助手中,辩机、道宣、靖迈、慧立4人名声最大,其中又属辩机最为年轻俊美,才华过人,玄奘尤为器重辩机。

《大唐西域记》一书撰成时,辩机名噪一时。

像辩机这样出色的男子,如果没有和尚这层身份,该有多少少女喜欢他呀!高阳公主美丽高贵,她虽不是唐太宗嫡出的女儿,却是唐太宗诸女中与其关系最为亲密的,深受唐太宗宠爱,长大以后,唐太宗将她嫁给了名臣房玄龄的次子房遗爱。

房玄龄受封梁国公,是唐太宗的左膀右臂,掌政务达20年,唐太宗能将高阳公主嫁入房家,足见对她的宠爱。

但是,高阳公主的丈夫仅仅是房玄龄的二儿子,房家嫡子是房遗直,公主和驸马始终感觉被人压着一头。

房遗爱和高阳公主一心与房遗直争嗣,唐太宗严厉批评了高阳公主,使得父女的关系疏远起来。

辩 机——卓越才情的放荡和尚

辩 机——卓越才情的放荡和尚

辩机——卓越才情的放荡和尚辩机完全可以以另一种方式在历史上留下他的名字。

辩机没有想到,他的师父玄奘大师也没有想到,这个未来可能会继承他衣钵的,已逐渐成为僧林中新一代领袖的弟子有一天会被戴上“通奸”的罪名腰斩于世人面前,而在历史中,留下“淫僧”“恶僧”之名让后人口诛笔伐。

贞观十九年,四十六岁的佛门龙象玄奘大师从印度归来。

正月二十四日进入长安,稍作安顿,即赴洛阳面谒将伐辽的太宗皇帝。

二月初太宗皇帝见到了这位高僧,在请求玄奘还俗,和一起出征均遭婉拒后,让留守的司空房玄龄广召佛界硕学之士,在长安弘福寺准备译注,其参与者均为当世高僧大德。

后人汤用彤先生以如此之言语描述汇集在这个译注团队中的人:“集一时还内之硕彦,且可谓历代佛徒之英华”。

辩机是这个由“硕彦”和“英华”组成的团队中最耀眼的人物之一。

当时被选入“缀文”一组,与其余八人被时誉为“九德”。

他的任务是把由梵文翻译成的汉文进行整理和修饰,前提是他必须要通熟于当时流行的大小乘经文和出众之文学才能。

玄奘法师应该是很满意这个容貌俊逸,气宇不凡,且才情横溢的小伙子。

能够进入“缀文”一组的九人,皆是唐初名噪当世的大德,辩机能解大小乘经论,为当世备受推崇,他走到玄奘面前时,年仅二十六岁。

没办法让历史回放辩机和玄奘在一起的日子。

甚至连一个轮廓历史都没有办法给出。

历史很冷漠,它记下了二十六岁的辩机风华正茂,名满天下,它记下了在贞观十九年玄奘译注工作开始后记下:《显扬圣教论颂》一卷,六月十日译,无著造,沙门辩机笔受《六门陀罗尼经》一卷,七月十四日译沙门辩机笔受。

《佛地经》一卷,七月十五日译沙门辩机笔受。

这样的密集,译注笔受连缀不断。

同时《大唐西域记》这部旷世之书在师徒二人朝夕相处中,由玄奘口述,辩机书写紧锣密鼓的在完成之中。

后来,我们还看到辩机在贞观二十二(648年)三月二十日笔受了《天请问经》一卷。

看到在玄奘法师最受重视的百卷《瑜伽师地论》中,年轻的辩机笔受并缀文其中《摄抉择分》三十卷,足见玄奘对他的倚重。

辩机和尚是谁?辩机是怎么死的?

辩机和尚是谁?辩机是怎么死的?

[键入文字]辩机和尚是谁?辩机是怎么死的?辩机,唐初学问僧,生年不详,卒于贞观二十三年,十五岁出家,师从大总持寺著名的萨婆多部学者道岳。

并驻长安西北的金城坊会昌寺,帮助玄奘翻译经文,撰成《大唐西域记》一书。

与唐太宗之爱女高阳公主私通,后来高阳公主相赠之金宝神枕失窃,御史庭审之时发案上奏,发现高阳公主与辩机的私情,唐太宗怒而刑以腰斩。

辩机和尚生平简介辩机的家世和详细履历,今已难以详考。

这是因为他获罪之后,僧传不敢为他立传,其他文献也尽量对他的事迹避而不提造成的。

但据一些零星的记载,我们对他的生平还可以得到一个大概的认识。

据他在《大唐西域记》卷末的《记赞》中叙述,他少怀高蹈之节,容貌俊秀英飒,气宇不凡,十五岁时剃发出家,隶名坐落在长安城西南隅永阳坊的大总持寺,为著名法师道岳的弟子。

后来道岳法师被任为普光寺寺主,辩机则改住位于长安城西北金城坊的会昌寺。

十余年中潜心钻研佛学理论,至贞观十九年(公元645 年)玄奘法师回国在长安弘福寺首开译场之时,便以谙解大小乘经论、为时辈所推的资格,被选入玄奘译场,成为九名缀文大德之一,是时辩机的年龄约当26 岁。

根据《大唐西域记》卷末《记赞》所载,辩机十五岁时随道岳大师于大总持寺出家,曾抄写大量流传至今的佛教经典,以佛法修为高深、文学程度高及擅于撰文著称。

辩机二十六岁时成为唐贞观十九年所成立的译经场之九大缀文之一。

一生中最大的成就是协助从印度取梵文经书至中国的高僧唐玄奘抄写佛经及书撰其亲身经历《大唐西域记》。

当年有此殊荣者全中国不满三十位,他以二十六岁之姿挤入其中,可见其才华超群。

正当贡献达到高峰,由于曾经与唐太宗第十七女高阳公主通奸淫乱,幽会偷情,并和高阳公主生下一子一女,被朝廷察觉,于唐贞观二十三年被皇帝下诏处以腰斩,1。

禅宗历史上重要人物一览表

禅宗历史上重要人物一览表

禅宗历史上重要人物一览表1菩提达摩(中国)——禅宗的开创者2 慧可(公元645-728年),中国佛教禅宗创始人之一,唐代高僧,曾师从道安大师。

3. 僧璨(公元645-738年),中国佛教禅宗二祖,曾师从慧可。

唐代高僧,被誉为“中国佛教第一论师”。

4. 道信(公元656-704年),中国佛教禅宗三祖,曾师从僧璨。

5. 弘忍(公元657-774年),中国佛教禅宗四祖,曾师从道信。

6. 慧能(公元638-714年),中国佛教禅宗五祖,曾师从弘忍。

慧能(六祖)——禅宗顿悟派创始人,对中国佛教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7. 怀让(公元687-740年),中国佛教禅宗六祖,曾师从慧能。

8 玄觉(公元694-759年),中国佛教禅宗七祖,曾师从怀让。

9. 鉴真(公元684年-944年),日本佛教禅宗创始人之一,曾师从玄觉。

鉴真——唐代高僧,是日本佛教的开创者,领导修建了日本最早的佛教寺庙——东大寺。

10 道圆(公元747-805年),日本佛教禅宗二祖,曾师从鉴真。

11 雪窦重显(公元763年-910年),中国佛教禅宗八祖,曾师从道圆。

12. 义净——唐代高僧,翻译了《大唐西域记》等经典著作,被誉为“唐代佛教第一翻译家”。

翻译了《南海寄归传》等经典著作,被誉为“唐代旅行文学第一人”。

13. 玄奘——唐代高僧,是佛教史上的“千佛之师”,翻译了《大般若经》等经典著作,对中国佛教的翻译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4. 慧思——梁代高僧,提出了“四教合一”的思想,对中国佛教的理论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15 赵州禅师——唐代高僧,提出了“吃茶去”的名言,对中国佛教的禅宗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16. 茗山禅师——明代高僧,提出了“即心即佛”的思想,对中国佛教的禅宗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

17荣西——藏传佛教重要祖师,对藏传佛教影响巨大。

18. 印光——中国佛教近代史上重要人物,主张“净土法门”。

19 藕益——中国佛教现代史上重要人物,主张“法相唯识”。

尚未到达的高僧辩机

尚未到达的高僧辩机

尚未到达的高僧——辩机辩机完全可以以另一种方式在历史上留下他的名字。

辩机没有想到,他的师父玄奘大师也没有想到,这个未来可能会继承他衣钵的,已逐渐成为僧林中新一代领袖的弟子有一天会被戴上“通奸”的罪名腰斩于世人面前,而在历史中,留下“淫僧”“恶僧”之名让后人口诛笔伐。

贞观十九年,四十六岁的佛门龙象玄奘大师从印度归来。

正月二十四日进入长安,稍作安顿,即赴洛阳面谒将伐辽的太宗皇帝。

二月初太宗皇帝见到了这位高僧,在请求玄奘还俗,和一起出征均遭婉拒后,让留守的司空房玄龄广召佛界硕学之士,在长安弘福寺准备译注,其参与者均为当世高僧大德。

后人汤用彤先生以如此之言语描述汇集在这个译注团队中的人:“集一时还内之硕彦,且可谓历代佛徒之英华”。

辩机是这个由“硕彦”和“英华”组成的团队中最耀眼的人物之一。

当时被选入“缀文”一组,与其余八人被时誉为“九德”。

他的任务是把由梵文翻译成的汉文进行整理和修饰,前提是他必须要通熟于当时流行的大小乘经文和出众之文学才能。

玄奘法师应该是很满意这个容貌俊逸,气宇不凡,且才情横溢的小伙子。

能够进入“缀文”一组的九人,皆是唐初名噪当世的大德,辩机能解大小乘经论,为当世备受推崇,他走到玄奘面前时,年仅二十六岁。

没办法让历史回放辩机和玄奘在一起的日子。

甚至连一个轮廓历史都没有办法给出。

历史很冷漠,它记下了二十六岁的辩机风华正茂,名满天下,它记下了在贞观十九年玄奘译注工作开始后记下:《显扬圣教论颂》一卷,六月十日译,无著造,沙门辩机笔受《六门陀罗尼经》一卷,七月十四日译沙门辩机笔受。

《佛地经》一卷,七月十五日译沙门辩机笔受。

这样的密集,译注笔受连缀不断。

同时《大唐西域记》这部旷世之书在师徒二人朝夕相处中,由玄奘口述,辩机书写紧锣密鼓的在完成之中。

后来,我们还看到辩机在贞观二十二(648年)三月二十日笔受了《天请问经》一卷。

看到在玄奘法师最受重视的百卷《瑜伽师地论》中,年轻的辩机笔受并缀文其中《摄抉择分》三十卷,足见玄奘对他的倚重。

揭秘历史:与和尚私通的的那些女人都非等闲辈

揭秘历史:与和尚私通的的那些女人都非等闲辈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揭秘历史:与和尚私通的的那些女人都非等闲辈导语:古代历史上,与和尚私通的女人很多。

归纳起来一看,发现这些女人都非等闲之辈,不是公主就是皇后,或者相当级别,地位相当显赫。

这些案例古代历史上,与和尚私通的女人很多。

归纳起来一看,发现这些女人都非等闲之辈,不是公主就是皇后,或者相当级别,地位相当显赫。

这些案例发生的时间,大都是佛教盛行的时期,是和尚地位高尚、为世人尊重的时期。

这些时期,佛门圣地清规戒律,常理讲,和尚与女色无缘。

封建礼制社会下,敢和僧人私通的因此必然不是一般人。

她们或许有姿有色,我觉得更主要的还是有权势。

只有权势才能肆无忌惮突破传统,突破道德,突破和尚的心理底线。

比如,史料上最早记载的与和尚偷情的女子就是历史上家喻户晓、无人不知的风韵犹存的半老徐娘徐昭佩。

她是南朝梁元帝萧绎的妃子,虽半老,照样不误与荆州瑶光寺中的智远僧人暗度款曲,偷情私通,“徐娘虽老犹尚多情。

”和尚们一天到晚静坐禅房,钻研佛理的同时专心养锐,性情温顺,不仅身强力壮,而且精力充沛,再加上他们无妻无女需要供养,几乎不用额外费心劳神。

和尚私通,彼此间牵扯不多,现实点说,恐怕这是女人偷情和尚的首要原因。

男人毕竟不是为了方便偷情而出家的,出家者有出家者的道理和信仰。

和尚所以被豪门贵妇拉下水,多是出于无奈和被迫。

毕竟那是一个礼制规矩森严的社会,不可依照现在和尚的表现想象从前。

私通是要付出惨重代价的。

徐昭佩私通和尚,结果被梁元帝逼的投井自杀,并斩杀了智远和尚,还亲自写了一篇《荡妇秋思赋》述其淫行,以泄其愤。

北齐武成帝高湛的皇后胡氏以拜佛为名勾搭上了一个生活常识分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键入文字]
辩机:唐朝与薛怀义齐名的和尚
高阳公主辩机
在唐朝与两个著名的和尚,一个是武则天的男宠薛怀义,一个是辩机和尚。

辩机:唐初学问僧十五岁出家,专心钻研佛学理论十多年,至贞观十九年(公元645 年)玄奘法师回国在长安弘福寺首开译场之时,当时他只有26 岁是其中最年轻一个,他以高才博识、译业丰富被选入玄奘译场,帮助玄奘撰成《大唐西域记》一书,是玄奘法师最早的一批译经助手,也是唐贞观十九年所成立的译经场九名缀文大德之一。

一生中最大的成就是协助从印度取梵文经书至中国的高僧唐玄奘抄写佛经及书撰其亲身经历《大唐西域记》。

高阳公主:唐太宗李世民的女儿,从小生长在宫廷衣食无忧,且不受束缚,每天过着随心所欲的生活,但她天生质,聪慧过人,深得唐太宗对她的喜爱将她视若珍宝、掌上明珠。

一生最敬佩她父皇唐太宗与兄长李恪。

但在她15 岁的时候,唐太宗将她许配给宰相房玄龄的儿子房遗爱。

在她眼里房遗爱是个平俗庸的男人,根本没驾驭的不了她。

她高傲的性格根本无法接受这个男人,只有图名份罢了。

这与她心目中想像的男人如父皇和兄长相差太远。

她像美丽的花朵一样,也只有在懂得欣赏的人面前出现了,才会夺目绽放。

一次童话般的邂逅
高阳个性不受拘束,喜欢打猎。

一次郊外打猎遇见辩机时,他身着粗布僧袍坐在窗前读书,一位英俊、年轻、富有学识的和尚,他的眼神中透露出智慧,他的出现让高阳的心内里泛起了涟漪。

她早已看烦每天中规中矩、华丽衣装、面目庸俗的文武百官,突然眼前这个气宇非凡的和尚对她来说,是这个世界上最美的最有吸引的一目。

而对于辩机来说他每日的草庵里苦读,却不曾有日突遇这样一位如花似玉,优如仙女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