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中国国家图书馆图书分类法

1 中国国家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中国国家图书馆图书分类法A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A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1 马克思、恩格斯著作11 选集、文集12 单行著作121 马克思主义形成时期( -1847年)122 革命风暴的高涨与低落时期(1848-1863年)123 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时期(1864-1872年)124 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和各国建立社会主义政党时期(1873-1889年6月) 125 第二国际时期(1889年7月-1895年)13 书信集、日记、函电、谈话14 诗词15 手迹16 专题汇编18 语录2 列宁著作21 选集、文集22 单行著作23 书信集、日记、函电、谈话25 手迹26 专题汇编28 语录3 斯大林著作31 选集、文集32 单行著作33 书信集、日记、函电、谈话35 手迹36 专题汇编38 语录4 毛泽东著作41 选集、文集42 单行著作421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以前( -1924年)422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4-1927年7月)423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7年8月-1937年6月) 424 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7月-1945年8月)425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45年9-1949年9月)426 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43 书信集、日记、函电、谈话44 诗词45 手迹46 专题汇编48 语录5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著作汇编56 专题汇编58 语录7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的生平和传记71 马克思72 恩格斯73 列宁74 斯大林75 毛泽东8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学习和研究81 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的学习和研究82 列宁著作的学习和研究83 斯大林著作的学习和研究84 毛泽东著作的学习和研究85 著作汇编的学习和研究B 哲学B 哲学0 哲学理论0-0 马克思主义哲学(总论)1 哲学基本问题2 辩证唯物主义21 物质论22 意识论23 认识论、反映论24 唯物辩证法25 唯物辩证法诸范畴26 思想方法与工作方法27 辩证唯物主义的应用3 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8 哲学流派及其研究81 唯心主义82 实证论、经验批判主义(马赫主义)83 唯意志论、生命哲学84 新康德注意、新黑格尔主义85 新实在论、逻辑实证论(新实证论、逻辑经验主义)86 存在主义(生存主义)87 实用主义88 新托马斯主义(新经院哲学)89 其他哲学流派1 世界哲学12 古代哲学13 中世纪哲学14 近代哲学15 现代哲学17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播与发展2 中国哲学20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总论)22 先秦哲学221 诸子前哲学222 儒家223 道家224 墨家225 名家226 法家227 阴阳家228 纵横家229 杂家232 秦汉哲学(总论)(公元前221-公元220年) 233 秦代哲学(公元前221-207年)234 汉代哲学(公元前206-公元220年)235 三国、晋、南北朝哲学(220-589年)241 隋、唐、五代哲学(581-960年)244 宋、元哲学(960-1368年)248 明代哲学(1368-1644年)249 清代哲学(1644-1840年)25 近代哲学(1840-1918年)26 现代哲学(1919- 年)27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3 亚洲哲学302 古代哲学(亚洲)303 中世纪哲学(亚洲)304 近代哲学(亚洲)305 现代哲学(亚洲)307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亚洲的传播与发展 31 东亚哲学33 东南亚哲学(一)34 东南亚哲学(二)35 南亚哲学36 中亚哲学37 西亚哲学(一)38 西亚哲学(二)4 非洲哲学402 古代哲学(非洲)403 中世纪哲学(非洲)404 近代哲学(非洲)405 现代哲学(非洲)407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非洲的传播与发展41 北非哲学42 东非哲学43 西非哲学(一)44 西非哲学(二)45 西非哲学(三)46 中非哲学继续阅读。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是2010年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国家图书馆《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编辑委员会。
内容简介该书是我国图书馆和情报单位普遍使用的一部综合性的分类法。
《中图法》使用字母与数字相结合的混合号码,基本采用层累制编号法。
《中图法》主要供大型图书馆图书分类使用。
为适应不同图书信息机构及不同类型文献分类的需要,它还有几个配套版本:《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本)》和《〈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期刊分类表》等。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原称《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是我国建国后编制出版的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综合性分类法,是当今国内图书馆使用最广泛的分类法体系,简称《中图法》。
《中图法》初版于1975年,1999年出版了第四版。
修订后的《中图法》第四版增加了类分资料的类目,并与类分图书的类目以“+”标识进行了区分,因此正式改名为《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不变。
《中图法》第四版全面补充新主题、扩充类目体系,使分类法跟上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
同时规范类目,完善参照系统、注释系统,调整类目体系,增修复分表,明显加强类目的扩容性和分类的准确性。
作品目录(分类简表)A马克思、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理论A1马克思、恩格斯著作A2列宁著作A3斯大林著作A4毛泽东著作A49邓小平著作A5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著作汇编A7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生平和传记A8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B哲学、宗教B0哲学理论B1世界哲学B2中国哲学B3亚洲哲学B4非洲哲学B5欧洲哲学B6大洋州哲学B7美洲哲学B80思维科学B81逻辑学(论理学)B82伦理学(道德哲学)B83美学B84心理学B9宗教C社会科学总论C0社会科学理论与方法论C1社会科学概况、现状、进展C2社会科学机构、团体、会议C3社会科学研究方法C4社会科学教育与普及C5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C6社会科学参考工具书C7社会科学文献检索工具书C79非书资料、视听资料C8统计学C91社会学C92人口学C93管理学C94系统科学C95民族学、文化人类学C96人才学C97劳动科学D政治、法律D0政治学、政治理论D1国际共产主义运动D2中国共产党D33/37各国共产党D4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D5世界政治D6中国政治D73/77各国政治D8外交、国际关系D9法律E军事E0军事理论E1世界军事E2中国军事E3/7各国军事E8战略学、战役学、战术学E9军事技术E99军事地形学、军事地理学F经济F0经济学F1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F2经济管理F3农业经济F4工业经济F49信息产业经济F5交通运输经济F59旅游经济F6邮电通信经济F7贸易经济F8财政、金融G文化、科学、教育、体育G0文化理论G1世界各国文化与文化事业G2信息与知识传播G3科学、科学研究G4教育G8体育H语言、文字H0语言学H1汉语H2中国少数民族语言H3常用外国语H4汉藏语系H5阿尔泰语系(突厥-蒙古-通古斯语系)H61南亚语系(澳斯特罗-亚细亚语系)H62南印语系(达罗毗荼语系、德拉维达语系)H63南岛语系(马来亚-玻里尼西亚语系)H64东北亚诸语言H65高加索语系(伊比利亚-高加索语系)H66乌拉尔语系(芬兰-乌戈尔语系)H67闪-含语系(阿非罗-亚细亚语系)H7印欧语系H81非洲诸语言H83美洲诸语言H84大洋州诸语言H9国际辅助语I文学I0文学理论I1世界文学I2中国文学I3/7各国文学J艺术J0艺术理论J1世界各国艺术概况J19专题艺术与现代边缘艺术J2绘画J29书法、篆刻J3雕塑J4摄影艺术J5工艺美术J59建筑艺术J6音乐J7舞蹈J8戏剧、曲艺、杂技艺术J9电影、电视艺术K 历史、地理K0史学理论K1世界史K2中国史K3亚洲史K4非洲史K5欧洲史K6大洋州史K7美洲史K81传记K85文物考古K89风俗习惯N 自然科学总论N0自然科学理论与方法论N1自然科学概况、现状、进展N2自然科学机构、团体、会议N3自然科学研究方法N4自然科学教育与普及N5自然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N6自然科学参考工具书[N7]自然科学文献检索工具N79非书资料、视听资料N8自然科学调查、考察N91自然研究、自然历史N93非线性科学N94系统科学[N99]情报学、情报工作O 数理科学和化学O1数学O3力学O4物理学O6化学O7晶体学P 天文学、地球科学P1天文学P2测绘学P3地球物理学P4大气科学(气象学)P5地质学P7海洋学P9自然地理学Q 生物科学Q1普通生物学Q2细胞生物学Q3遗传学Q4生理学Q5生物化学Q6生物物理学Q7分子生物学Q81生物工程学(生物技术)Q89环境生物学Q91古生物学Q93微生物学Q94植物学Q95动物学Q96昆虫学Q98人类学R 医药、卫生R1预防医学、卫生学R2中国医学R3基础医学R4临床医学R5内科学R6外科学R71妇产科学R72儿科学R73肿瘤学R74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R75皮肤病学与性病学R76耳鼻咽喉科学R77眼科学R78口腔科学R79外国民族医学R8特种医学R9药学S 农业科学S1农业基础科学S2农业工程S3农学(农艺学)S4植物保护S5农作物S6园艺S7林业S8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S9水产、渔业T 工业技术TB一般工业技术TD矿业工程TE石油、天然气工业TF冶金工业TG金属学与金属工艺TH机械、仪表工业TJ武器工业TK能源与动力工程TL原子能技术TM电工技术TN电子技术、通信技术TP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TQ化学工业TS轻工业、手工业、生活服务业TU建筑科学TV水利工程U 交通运输U1综合运输U2铁路运输U4公路运输U6水路运输[U8]航空运输V 航空、航天V1航空、航天技术的研究与探索V2航空V4航天(宇宙航行)[V7]航空、航天医学X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X1环境科学基础理论X2社会与环境X3环境保护管理X4灾害及其防治X5环境污染及其防治X7行业污染、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X8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X9安全科学Z 综合性图书Z1丛书Z2百科全书、类书Z3辞典Z4论文集、全集、选集、杂著Z5年鉴、年刊Z6期刊、连续性出版物Z8图书报刊目录、文摘、索引创作背景图书分类法是按照一定的思想观点,以科学分类为基础,结合图书资料的内容和特点,分门别类组成的分类表。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完整版)

形势教育
纪律、民主与法制教 育
思想品德教育
G417
社会公德教育
G418
军事训练教育
G42
教学理论
G424.7 学绩管理和考试
G43
电化教育
G44
教育心理学
G449 教育心理测验与评估
G45
教师与学生
G451
教师
G455
学生
G459
学校与家庭
G46
教育行政
G47
学校管理
G48
学校建筑与设备
和研究 马克思、恩格斯著
作的学习和研究 书目、索引
列宁主义的学习和 研究
列宁著作的学习和 研究
G40
教育学
G40-012 全面发展教育
G41
思想政治教育
G410 G411 G412 G413 G414 G414.1 G415 G416
德育理论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教育
人生观、世界观与理 想教育
阶级教育、革命传统 教育
G302
知识学
G303 G305 G35
未来学
科学发明、发现研究 (创造学)
情报学
G4
教育
分类号 N N0 N01 N02 N03 N04 N06 N09 N1 N2 N3 N4 N49 N5 N51 N52 N53 N54 N55 N56 N6 N61 N62 N63 N64 N65
A41 A42 A43 A44 A45 A46 A48 A49 A491 A492 A493 A494 A495 A496 A498 A5 A7 A71 A72 A73 A74 A75 A76 A8 A81 A811 A813 A82 A821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工业技术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73反映出闭环PID控制与传统开环控制的区别。
开环控制下油缸进口的油压在到达油缸行程终点时,油缸内的压力会急剧上升,不具备回油功能,油缸进油口流量会产生不稳定波动。
而闭环PID控制下,油缸具备较好的回油功能,压力到达2.5MPa后降低至初始压力,且流量曲线呈匀速下降,无波动现象。
4 结语(1)提供了一种新型不压井作业机起升液压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
(2)在PID闭环控制方法下,油缸压力减小,管柱运动起点与终点的位置得到实时的控制,显著减小了举升液压控制系统在工程作业过程中所遇到的管柱震动、冲击现象。
降低了事故发生的概率,对不压井作业机的起升控制系统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1] 梅雪松.基于PLC的不压井作业机液压控制系统特性研究[D].荆州:长江大学,2018.[2] 罗娜娜.基于非线性PID控制的挖掘机液压系统稳定性研究[J].中国工程机械学报,2019,17(4):367-370.[3] 孙新.节能型起升机构闭式液压系统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9.[4] 于大伟.新型独立式带压作业设备的研发与应用[J].油气开发工程,2017,45(5):103-106.[5] 邾启孟.新型带压作业设备平衡绞车研制与应用[J].装备制造技术,2016(9):101-114.[6] 刘涛.不压井修井机控制[D].成都:西南石油大学,2012.[7] 吕卫强.液压缸位置伺服系统模糊PID控制[J].兵工自动化,2020,39(9):41-44.(上接65页)养,确保其时刻处于可用状态;定期组织辐射事故应急演练,加强辐射应急能力建设和资源保障[11]。
参考文献[1] 于建雅.新能源装备制造企业智能制造发展影响因素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17.[2] 金唯一,徐润泽,杨恒,等.X射线无损检测系统的机理研究和优化[J].应用物理,2019,9(7):336-347.[3] 沈振,肖艰,毛淑群,等.X射线无损检测技术在铝塑复合管中的应用[J].塑料科技,2011,39(2):87-89.[4] 苏静,冯泽臣,孟斌,等.X射线探伤室辐射屏蔽探讨[J].中国辐射卫生,2017,26(4):395-397,400.[5] 李青,马君健,刘伟,等.某工厂移动顶棚式X射线探伤室环境监测及评价[J].辐射防护,2015,35(2):117-122.[6] 夏冰,丁洪深,葛婷.某石油化工机械公司X射线探伤室及探伤机应用项目辐射环境监测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20(9):57-59.[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4583-1993《环境地表γ辐射剂量率测定规范》[S].北京,1993.[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S].北京,2002.[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117-2015《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防护要求》[S].北京,2015.[10] 张召文.云南省核安全文化宣贯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矿业,2016,25(z1):119-121,166.[11] 亓晓东.核技术利用单位辐射事故应急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J].环境与发展,2018,30(6):238-239.《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原称《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是新中国成立后编制出版的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综合性分类法,是当今国内图书馆使用最广泛的分类法体系,简称《中图法》。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图法”)“中图法”的基本分类:五个基本部类,二十二个大类基本部类基本大类一、马列主义,毛泽东思A、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想二、哲学B、哲学三、社会科学C、社会科学总论D、政治、法律E、军事F、经济G、文化、科学、教育、体育H、语言、文字I、文学J、艺术K、历史、地理四、自然科学N、自然科学总论O、数理科学和化学P、天文学、地球科学Q、生物科学R、医药、卫生S、农业科学T、工业技术U、交通运输V、航空、航天X、环境科学、劳动保护科学(安全科学)五、综合性图书Z、综合性图书中国标准书号的构成。
中国标准书号由“国际标准书号”和“图书分类—种次号”两部分组成。
其中国际标准书号是中国标准书号的主体,可以单独使用。
每一个标准书号都由10位数字组成。
如:ISBN7—307—00196—9/G.52。
ISBN为国际标准书号(International Standard Book Number的缩写)。
其中“7”为中国出版的组号;“307”表示出版社代号,代表“武汉大学出版社”;“00196”是《图书发行学概论》的书名号及出书流水编号;“9”表示用以检查ISBN编号转录过程中的校验位;“G”表示“中图法”文化教育类的分类号;间隔号“.”后的“52”表示这类图书的种次号,也就是该出版社出版的同一类图书的流水编号。
图书馆工作基本流程是:采购——验收——加盖馆藏章——登记——查重——给分类号——给种次号——核对——著录——图书加工——核对——组织目录——排架——借阅流通图书分类体系主要由类目表、标记符号、说明和注释、类目索引四部分组成。
类目表的构成:是在基本部类的基础上,由基本大类、简表(是分类的骨架)、详表(是分类法的正文,是类分图书的实际依据,也称主表或正表)、复分表(通用复分表和专类复分表)构成。
图书在排架时,通常是按照索书号排列的。
索书号的主要部分是分类号,也叫分类排架法。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原称《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是我国建国后编制出版的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综合性分类法,是当今国内图书馆使用最广泛的分类法体系,简称《中图法》。
《中图法》初版于1975年,1999年出版了第四版。
修订后的《中图法》第四版增加了类分资料的类目,并与类分图书的类目以“+”标识进行了区分,因此正式改名为《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不变。
《中图法》第四版全面补充新主题、扩充类目体系,使分类法跟上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
同时规范类目,完善参照系统、注释系统,调整类目体系,增修复分表,明显加强类目的扩容性和分类的准确性。
中图分类号查询
A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B哲学、宗教
C社会科学总论
D政治、法律
E军事
F经济
G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H语言、文字
I文学
J艺术
K历史、地理
N自然科学总论
O数理科学和化学
P天文学、地球科学
Q生物科学
R医药、卫生
S农业科学
T工业技术
U交通运输
V航空、航天
X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Z综合性图书。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

图书分类法又叫图书分类词表,是按照图书的内容、形式、体裁和读者用途等,在一定的哲学思想指导下,运用知识分类的原理,采用逻辑方法,将所有学科的图书按其学科内容分成几大类,每一大类下分许多小类,每一小类下再分子小类。
最后,每一种书都可以分到某一个类目下,每一个类目都有一个类号。
分类词表是层次结构的类号和类目的集合。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原称《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是我国建国后编制出版的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综合性分类法,是当今国内图书馆使用最广泛的分类法体系,简称《中图法》。
《中图法》的编制始于1971年,先后出版了五版。
《中图法》与国内其他分类法相比,编制产生年代较晚,但发展很快,它不仅系统地总结了我国分类法的编制经验,而且还吸取了国外分类法的编制理论和技术。
它按照一定的思想观点,以学科分类为基础,结合图书资料的内容和特点,分门别类组成分类表。
《中图法》已普遍应用于全国各类型的图书馆,国内主要大型书目、检索刊物、机读数据库,以及《中国国家标准书号》等都著录《中图法》分类号。
结合科技发展和图书的特征,分为五大基本部类并在此基础上扩展为22个大类,五大基本部类为: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综合性书。
22大类的顺序如下:
A: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B:哲学、宗教C:社会科学总论D:政治、法律
E:军事F:经济G: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H:语言、文字I:文学J:艺术
K:历史、地理N:自然科学总论O:数理科学和化学
P:天文学、地球科学Q:生物科学R:医药、生物S:农业科学T:工业技术U:交通运输
v:航空、航天X:环境科学、安全科学Z:综合性图书。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
书籍分类方法也称为书籍分类词汇。
它基于书的内容,形式,体裁和读者使用,在某些哲学思想的指导下,使用知识分类的原理,并使用逻辑方法根据学科对各学科的书籍进行分类。
分为几个类别,每个类别分为许多子类别,并且每个子类别又分为多个子类别。
最后,每种类型的书籍都可以归为某个类别,并且每个类别都有一个类别编号。
分类词汇是层次分类编号和类别的集合。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以前称为“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编制并出版的具有代表性的大规模综合分类法,是当今国内图书馆使用最广泛的分类系统,简称“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中国图书馆分类》的编制始于1971年,现已出版五版。
与其他国内分类法相比,《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编制较晚,但发展迅速。
它不仅系统地总结了我国分类法的编制经验,而且借鉴了国外分类法的编制理论和技术。
它是基于某种意识形态的观点,基于科目分类,结合书籍和材料的内容和特点,并划分为类别,形成分类表。
“中国图书馆分类”已在全国各种类型的图书馆中广泛使用。
国内主要的大型参考书目,可检索的出版物,机器可读的数据库以及“中国国家标准书号”均描述了“中国图书馆分类”的分类号。
《中国图书馆分类》采用了汉语拼音字母和阿拉伯数字的组合。
字母代表主要类别,字母顺序反映主要类别的顺序。
主要类别下的子类别由阿拉伯数字组成。
为了适应工业技术的发展和此类文档的分类,在工业技术的次要类别中使用双字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中图法》历史
1957年《中小型图书馆分类表草案》 1964年《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草案》(下 册) 1975年《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1版 1980年《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2版 1990年《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3版 1999年《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4版起改 名为《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TK
动力工程
TL
原子能技术
TM
电工技术
TN
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
TP
自动化技术、计算技术
TQ
化学工业
TS
轻工业、手工业
TU
建筑科学
TV
水利工程
22个基本大类:
U 交通运输
1 综合运输 [8] 航空运输 2 铁路运输 4 公路运输 6 水路运输
V 航空、航天
1 航空、航天技术的研究与 探索 2 航空 4 航天(宇宙航行) [7] 航空、航天医学
22个基本大类:
D 政治、法律
0 政治理论 4 工人,农民、青年、 妇女运动与组织 8 外交、国际关系 1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5 世界政治 9 法律 2 中国共产党 6 中国政治 33/37 各国共产党 73/77 各国政治
22个基本大类:
E 军事
0 军事理论 8 战略学、战役学、战 术学 1 世界军事 9 军事技术 2 中国军事 99 军事地形学、 军事地 理学 3/7 各国军事
F 经济
0 经济学 1 世界各国经济概况、 经济史、经济地理 49 信息产业经济(总 论) 7 贸易经济 2 经济计划与管理 3 农业经济
4 工业经济 6 邮电经济
5 交通运输经济 8 财政、金融
59 旅游经济
22个基本大类:
G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0 文化理论 4 教育 1 世界各国文化与文化 事业 8 体育 2 信息与知识传播 3 科学、科学研究
8 自然科学调查、考察 [99] 情报学、情报工作
91 自然研究、 自然历史 93 非线性科学
O 数理科学和化学
0 数学 7 晶体学 3 力学 4 物理学 6 化学
22个基本大类:
P 天文学、地球科学
1 天文学 5 地质学 2 测绘学 7 海洋学 3 地球物理学 9 自然地理学 4 大气科学(气象学)
七. 《中图法》中“0”的使用 问题
特例:(1)D911的下位类采取01/09冠“0”双位数字编号, 故当D912.1/915.4中的上位类仿D911分时,无需在仿 分号前再加“0”。 例:《各国诉讼法汇编》,入D915.09,不入 D915.009 (2) K21/27 各级类目仿K20分时,均应在仿分号前加 “0”。 例:《秦汉农民起义》,入 K232.01,不入K232.1 (3) 凡上下位类采用同级类号编号者(即非层累制编号), 该上位类依其他标准仿分、复分时,无需在复分号前加 “0”。 例:《中国金石文调查与发掘报告》,入K877.25, 不入K877.205
七. 《中图法》中“0”的使用 问题
只是规定某一个类目(不是一组类目)仿“一般性问题”分的,都无需加 “0”: (1)主表中的类目按规定只允许仿“一般性问题”中的部分子目分时 (相当于仿照复分),无需在仿分号前加“0”。 例:《丝织物的染色》,入 TS193.844 (2) 一个“一般性问题”仿另一个“一般性问题”展开时,无需在仿分号 前加“0”。 例:《钢铁铸造理论》,入 TG260.1,不入TG260.01 (3)“一般性问题”中的个别子目按规定只允许仿“一般性问题”中的 个别子目分时,无需在仿分号前加“0”。 例:《橡胶厂的卫生设施》,入TQ330.864 但是,“一般性问题”中的个别子目仿另一个“一般性问题”整体分时, 则应在仿分号前加“0”。 例:《无机化工设备的使用与维修》,入TQ110.507
五.各学科门类的编制结构
3.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类目的编列 类目的划分与排列按:机械运动— —物理运动——化学运动——无机物质 的宏观运动——生命运动的次序,由低 级运动形式向高级运动形式序列:数 学——力学——物理学——化学——天 文学——地球科学——生物学。
五.各学科门类的编制结构
4.技术科学和应用科学类目的编列 总论 专论 一般性问题 通用的方面 具体技术 具体材料 具体设施 具体产品 关于某类事物的某一方面 关于某种事物的各个方面
七. 《中图法》中“0”的使用 问题
1.凡属临近类目之间的仿分,因使用的分类标准是一致的,组号时 均不需加“0”。 例: 《日语语法》,入H364 2.主表社会科学各类中,凡具有概括性地区属性的类目,如再依其 他标准细分时,组号时均须在主类号后先加“0”再复分。所谓概 括性地区,是指世界地区表中除最末级子目以外的地区划分,包 括分类法已列举的,如K5欧洲史,也包括经复分后形成的,如 F331东亚农业经济。这里的其他标准是指非地区性分类标准, 如体裁、体例、问题等。 例:《西欧文化史》,入 K560.03 3.主表社会科学各类中的各级上位类,如再依其他标准复分时(仿 分或复分表分),组号时均须在主类号后先加“0”再复分。 例:《西欧外交史》,入 D856.09
K 历史、地理
0 史学理论 4 非洲史 81 传记 1 世界史 5 欧洲史 85 文物考古 2 中国史 6 大洋洲史 89 风俗习惯 3 亚洲史 7 美洲史 9 地理
22个基本大类:
N 自然科学总论
0 自然科学理论与方法 论 4 自然科学教育与普及 1 自然科学现状及发展 5 自然科学丛书、 文集、 连续性出版物 2 自然科学机关、 团体、 会议 6 自然科学参考工具书 3 自然科学研究方法 [7] 自然科学文献检索 工具 94 系统科学
H 语言、文字
0 语言学 4 汉藏语系 1 汉语 5-84 世界各地语系 2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 9 国际辅助语 3 常用外国语
22个基本大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I 文学
0 文学理论 1 世界文学 2 中国文学 3/7 各国文学
J 艺术
0 艺术理论 3 雕塑 6 音乐 1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4 摄影艺术 7 舞蹈 2 绘画 5 工艺美术 8 戏剧艺术 29 书法篆刻 [59] 建筑艺术 9 电影、电视艺术
6 期刊、 连续性出版物 8 图书目录、文摘、索引
四.《中图法》的结构
1. 宏观结构 编制说明 基本大类表 基本类目表 主表 索引 附表 使用手册
四.《中图法》的结构
2.微观结构 类号 R318.01 生物力学
生物流体力学,骨、软组织 力学以及生物力学在生物医 学工程中的应用等入此。
类名 注释和 参照
三.《中图法》基本序列及基 本大类
五大部类序列: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哲学、宗教 社会科学 自然科学 综合性图书
22个基本大类:
A 马列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1 马克思、恩格斯著作 3 斯大林著作 49 邓小平著作 2 列宁著作 4 毛泽东著作 5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著作 汇编 8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 习和研究
7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生平和传记
22个基本大类:
B 哲学
0 哲学理论 4 非洲哲学 80 思维科学 84 心理学 1 世界哲学 5 欧洲哲学 2 中国哲学 6 大洋洲哲学 3 亚洲哲学 7 美洲哲学
81 逻辑学(伦理学) 82 伦理学(道德哲学) 83 美学 9 宗教
22个基本大类:
七. 《中图法》中“0”的使用 问题
4.在社会科学各类,凡属越级复分的,即由于文献主题的限 定,或根据使用需要,没有按规定的连续复分次序依次复 分,而是跨越其中某一复分区再继续复分时,应在最后复 分依据的复分子目号前加“0”。 例:《地方戏曲谱研究》,入 J 617.506(跨越仿I236分) 5.自然科学各类中的专类复分表,已统一在复分号前冠“0”, 各级类目依专类复分表复分时,无需再加“0”。 例:《汽车变速器设计》,入 U463.212.02 6.主表中的类目,凡仿“一般性问题”分时,均须在仿分号 前加“0”。 例:《生活废水处理》,入 X799.303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介绍
一.什么是文献分类及文献分 类的作用
文献分类是图书馆工作中最主要的基础工 作之一。文献分类就是揭示文献的学科 内容或其它特征,分门别类的、系统的 把它们组织起来的一种手段。其主要作 用是组织分类排架和组织分类目录。 《中国图图书馆分类法》是中国目前图 书情报界广为使用的一部综合性分类法 。
22个基本大类:
X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1 环境科学基础理论 2 社会与环境 5 环境污染及其防治 7 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 3 环境保护管理 8 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 测 4 灾害及其防治 9 安全科学
Z 综合性图书
1 丛书 5 年鉴、年刊 2 百科全书、类书 3 辞典 4 论文集、全集、选集、杂 著
著作人
著作人
五.各学科门类的编制结构
2.哲学、社会科学类目的编列 第一层次 第二层次 总论 专论 F0 理论 F1 各国概况 F2 经济计划 F3 农业经济 F4 工业经济 F8 财政金融 总论 专论 F40 理论 F41 世界 F42 中国 F43/47 各国 第三层次 总论 专论 F420/425 方针、计划 F426 部门经济 F427 地方经济 F429 经济史
C 社会科学总论
0 社会科学理论与方法 论 4 社会科学教育与普及 8 统计学 [94] 系统科学 1 社会科学现状及发展 5 社会科学丛书、文集、 连续性出版物 91 社会学 95 民族学 2 社会科学机构、团体、 会议 6 社会科学参考工具书 92 人口学 96 人才学 3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7] 社会科学文献检索 工具书 93 管理学 97 劳动科学
五.各学科门类的编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