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中考九年级上学期化学计算题汇总
九年级化学化学计算题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

九年级化学化学计算题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一、中考化学计算题1.小王同学为了测定某Na2C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取10g该溶液于烧杯中,然后将400g澄清石灰水分四次加入,烧杯中沉淀的质量与每次加入澄清石灰水的质量关系如表。
请计算: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加入澄清石灰水100100100100的质量/g生成沉淀的质量0.4m 1.0 1.0/g(1)表中m的值为_____。
(2)Na2C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0.8 10.6%【解析】【分析】第一次生成沉淀0.4g,而第三次不到0.4g的3倍,则第二次应该为0.4g的二倍,所以m=0.4g×2=0.8g,根据碳酸钙的质量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求算碳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详解】由分析可知,m=0.4g×2=0.8g设原Na2C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
106100=10g?x 1.0gx=10.6%答:(1)表中的m的值为 0.8。
(2)原Na2C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0.6%。
2.将含有杂质(不溶于水)的氯化钡样品12.5g放入39.6g水中充分搅拌,完全溶解后过滤。
取20g滤液与足量的稀硫酸完全反应,得到4.66g沉淀。
请计算:①配制的氯化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②样品中氯化钡的质量分数。
【答案】20.8%;83.2%【解析】【详解】①设参加反应的氯化钡的质量为x 。
2244BaCl +H SO =BaSO +2H 208233x4Cl.66g208233=x 4.66gx= 4.16g则配制的氯化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4.16g20g×100%=20.8% ②由于20g 溶液中含有4.16g 氯化钡,则可设样品中氯化钡的质量为y 。
则4.16g y=20g-4.16g 39.6gy=10.4g样品中氯化钡的质量分数为:10.4g12.5g×100%=83.2%答:①氯化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8% ②样品中氯化钡的质量分数为83.2%。
【化学】九年级化学化学计算题题20套(带答案)

20套(带答案)【化学】九年级化学化学计算题题一、中考化学计算题1.某纯碱样品中含有少许氯化钠。
现称量该样品放入烧杯中,再向此中加入必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至100g时恰巧完整反响。
此时烧杯内的物质质量为111g。
试计算:1)碳酸钠中钠元素、碳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化为最简比)2)反响后生成的气体质量为_________g;(3)恰巧完整反响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
(计算结果精准到0.1%)【答案】23:6:24。
;14.9%【分析】【剖析】【详解】(1)碳酸钠化学式为Na2CO3,此中钠元素、碳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23×2:12×1:16×3=23:6:24;2)碳酸钠和盐酸反响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依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100g-111g=g;3)假定样品中碳酸钠质量为x,生成的氯化钠质量为y,则有:==解得,故样品中氯化钠质量,反响后溶液中溶质为氯化钠,故恰巧完整反响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其总质量=×100%≈14.9%。
2.将必定质量的NaCl和Na2SO4固体混淆物完整溶于水后,加入必定质量分数的BaCl2溶液208g,恰巧完整反响,过滤,获得积淀,经测定滤液中含氯元素的质量为(不考虑过滤过程中物质质量的损失)。
计算:(1)所加Ba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
2(2)原固体混淆物中NaSO的质量________。
24(3)原固体混淆物中NaCl的质量__________。
【答案】10%【分析】【剖析】由题可知生成硫酸钡的质量是23.3g,依据化学方程式列比率求出Na242SO的质量,BaCl的质量,由化学式求出BaCl2中氯元素的质量,可得出原固体混淆物中NaCl中氯元素的质量,进而求得NaCl的质量;【详解】设BaCl2的质量是xg,Na2SO4的质量是yg,Na2SO4+BaCl2=2NaCl+BaSO4↓142208233yx,Ba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2BaCl中氯元素的质量=2原固体混淆物中NaCl中氯元素的质量=21.原固体混淆物中NaCl的质量3.某同学向必定质量的石灰石中加入7.3%的稀盐酸来制取二氧化碳,测得反响过程中溶液的pH与加入的稀盐酸的关系如图1所示。
初三化学化学计算题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

初三化学化学计算题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一、中考化学计算题1.我市东部山区盛产石灰石,某校课外活动小组为了解石灰石资源的品质,采用两种方案对当地石材进行化学分析:方案一: 取10g 石灰石粉末样品置于下图所示装置,充分加热至质量恒定,冷却后称得固体质量为8.12g方案二:另取10g 同质地石灰石颗粒样品,置于烧杯中加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称得混合物的总质量减少了4.27g相关资料:当地石灰石含有的主要杂技为二氧化硅,其化学性质稳定,加热不易分解且不与盐酸发生化学反应.计算出两种方案测得的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1)方案一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方案二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确到0.1%)比较两方案测量的结果,分析两方案误差较大的可能原因?______【答案】42.7% 97% 石灰石分解需要高温,两方案误差较大的原因可能是酒精灯火焰温度偏低,石灰石粉末未能充分分解,引起误差较大.【解析】【分析】【详解】(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0g-8.12g=1.88g设生成1.88g 二氧化碳需碳酸钙的质量为x32CaCO CaO +10044x 1.88CO g高温 10044=x 1.88gx=4.27g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4.27g100%=42.7% 10g⨯(2)混合物的总质量减少了4.27g说明生成了4.27g二氧化碳设样品中的碳酸钙的质量为y3222CaCO+2HCl=CaCl+H O+CO10044y 4.27g↑10044=y 4.27gy=9.7g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9.7g100%=97% 10g⨯石灰石分解需要高温,两方案误差较大的原因可能是酒精灯火焰温度偏低,石灰石粉末未能充分分解,引起误差较大。
2.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的“侯氏制碱法”为世界制碱工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工业上用侯氏制碱法制得的纯碱中含有一定量的氯化钠杂质。
初中化学计算题大全(含答案及解析)

2024年中考化学《必考经典》计算题大全(含答案及解析)1.实验室欲测定一瓶标签破损的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现取10g稀硫酸样品,将5%的NaOH溶液逐滴加入到样品中,边加边搅拌,随着NaOH溶液的加入,溶液pH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分析并计算:(1)a点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是_____。
(2)当pH=7时,消耗氢氧化钠溶液中NaOH质量为_____g。
(3)计算稀H2SO4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_____(4)计算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_____【答案】Na+、H+、SO42- 0.8 稀H2SO4的溶质质量分数是9.8%;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5.5%。
【解析】【详解】(1)由图示可知,在a点时溶液的pH小于7,说明加入的NaOH完全反应,有剩余的硫酸,所以,溶液中含有的离子为:Na+、H+、SO42-;(2)由图示可知,在溶液的pH等于7,消耗的NaOH溶液的质量为16g,溶质的质量为:16g×5%=0.8g;(3)10g稀硫酸样品含有H2SO4的质量为x,生成的硫酸钠的质量为y2NaOH+H SO=Na SO+2H O2424280981420.8g x y解得:x=0.98g y=1.42g稀H2SO4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9.8%;(4)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0%≈5.5%。
2.某小组同学将530 g碳酸钠溶液加入到280 g石灰乳(水和氢氧化钙的混合物)中,使之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计算加入的碳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2%【解析】【详解】设原碳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xNa2CO3+ Ca(OH)2=CaCO3↓+ 2NaOH106 100 80X则解得x =10.6g所以加入的碳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答:加入的碳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
3.取一定量的氯化钠与氢氧化钠的混合物,加一定量的水配成溶液,然后向其中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7.3%稀盐酸,直至恰好反应,共消耗稀盐酸50g。
初三化学化学计算题题20套(带答案)

初三化学化学计算题题20套(带答案)1. 假设有一块铁块,其质量为56克。
求该铁块中含有的铁原子数。
解答:我们需要知道铁的摩尔质量。
铁的摩尔质量约为56克/摩尔。
因此,该铁块中含有的铁原子数为56克 / 56克/摩尔 = 1摩尔。
由于1摩尔物质中含有6.022 x 10²³个原子,所以该铁块中含有的铁原子数为1摩尔x 6.022 x 10²³个/摩尔= 6.022 x 10²³个。
2. 某化学反应中,反应物A和反应物B的化学计量比为2:3。
如果反应物A的质量为24克,求反应物B的质量。
解答:我们需要根据化学计量比计算出反应物B的质量。
由于反应物A和反应物B的化学计量比为2:3,所以反应物B的质量为24克x (3/2) = 36克。
3. 在一定条件下,一定量的氧气与一定量的氢气完全反应,了36克水。
求反应中消耗的氧气和氢气的质量。
解答:我们需要根据水的化学式H₂O计算出水的摩尔质量。
水的摩尔质量为2 x 1.008克/摩尔 + 16.00克/摩尔 = 18.016克/摩尔。
因此,36克水的物质的量为36克 / 18.016克/摩尔 = 2摩尔。
由于水的化学计量比为2:1,所以反应中消耗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为2摩尔,质量为2摩尔 x 2.016克/摩尔 = 4.032克。
同样,消耗的氧气的物质的量为1摩尔,质量为1摩尔 x 32.00克/摩尔 = 32.00克。
4. 某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
如果该溶液的质量为500克,求溶质的质量。
数为10%,即溶质的质量占溶液总质量的10%。
因此,溶质的质量为500克 x 10% = 50克。
5. 在一定条件下,一定量的氢气和一定量的氧气完全反应,了水。
如果反应中消耗的氢气的质量为2克,求反应中消耗的氧气的质量。
解答:我们需要根据水的化学式H₂O计算出水的摩尔质量。
水的摩尔质量为2 x 1.008克/摩尔 + 16.00克/摩尔 = 18.016克/摩尔。
九年级上学期化学计算题汇总

化学计算题汇总一、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1。
将17g过氧化氢和1g二氧化锰混合,反应一段时间后,称得剩余物质的质量为11.7g。
(1)反应中产生了多少克氧气?(2)17g过氧化氢是否完全反应?(3)剩余物质还可以生成氧气多少克?2.将含有17g过氧化氢的双氧水和2g二氧化锰混合,反应一段时间后,假定生成水的质量为9g。
试计算:(1)生成氧气多少克?(2)17g过氧化氢是否完全反应?3.将25g石灰石放入烧杯中,加入1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不溶解,也不参加反应),此时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为116.2g,求:(1)反应中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2)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3)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4。
小宇同学在实验室里将16g高锰酸钾放在试管里加热制取氧气,反应一段时间后,他称得剩余的质量固体物质的质量为14。
4g,试求,(1)生成氧气的质量;这些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多少升?(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为1。
429g/L(2)剩余固体物质中含有哪些物质,各有多少克?5. 工业上,高温煅烧石灰石可制得生石灰和二氧化碳.如果要制取14吨氧化钙,需要碳酸钙多少吨?同时生成多少吨二氧化碳?6.现有铜和氧化铜的混合物11。
2克,将它们加热,并通入足量的一氧化碳。
当氧化铜完全被还原时,剩余固体质量为9.6克,求原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7.把干燥、纯净的10g高锰酸钾装入试管中,加热制取氧气.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待试管冷却后,称得试管内的固体剩余物为9.36g.计算:(1)制得氧气的质量是多少?(2) 9.36g固体剩余物中含有哪些物质?它们的质量各是多少?8。
把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5g缓缓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生成2.5g 沉淀,则混合气体中一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的混合气体5g,当将其通过足量灼热的CuO,再缓缓通入足量9。
现有CO、CO2的澄清石灰水中,得到白色沉淀15g(假设每步反应都进行完全),则原混合气体中一氧化碳的质量分数为?10.有氧化铜和铜组成的混合物20g,加热使其与足量的一氧化碳充分反应,反应后气体全部通入到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得到白色沉淀10g。
【化学】中考九年级上学期化学计算题汇总

中考九年级上学期化学计算题汇总一、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1.将17g过氧化氢和1g二氧化锰混合,反应一段时间后,称得剩余物质的质量为11.7g。
(1)反应中产生了多少克氧气?(2)17g过氧化氢是否完全反应?(3)剩余物质还可以生成氧气多少克?2.将含有17g过氧化氢的双氧水和2g二氧化锰混合,反应一段时间后,假定生成水的质量为9g。
试计算:(1)生成氧气多少克?(2)17g过氧化氢是否完全反应?3.将25g石灰石放入烧杯中,加入1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不溶解,也不参加反应),此时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为116.2g,求:(1)反应中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2)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3)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4.小宇同学在实验室里将16g高锰酸钾放在试管里加热制取氧气,反应一段时间后,他称得剩余的质量固体物质的质量为14.4g,试求,(1)生成氧气的质量;这些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多少升?(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为1.429g/L(2)剩余固体物质中含有哪些物质,各有多少克?5. 工业上,高温煅烧石灰石可制得生石灰和二氧化碳。
如果要制取14吨氧化钙,需要碳酸钙多少吨?同时生成多少吨二氧化碳?6.现有铜和氧化铜的混合物11.2克,将它们加热,并通入足量的一氧化碳.当氧化铜完全被还原时,剩余固体质量为9.6克,求原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
7.把干燥、纯净的10g高锰酸钾装入试管中,加热制取氧气.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待试管冷却后,称得试管内的固体剩余物为9.36g.计算:(1)制得氧气的质量是多少?(2) 9.36g固体剩余物中含有哪些物质?它们的质量各是多少?8.把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5g缓缓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生成2.5g沉淀,则混合气体中一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9.现有CO、CO2的混合气体5g,当将其通过足量灼热的CuO,再缓缓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得到白色沉淀15g(假设每步反应都进行完全),则原混合气体中一氧化碳的质量分数为?10.有氧化铜和铜组成的混合物20g,加热使其与足量的一氧化碳充分反应,反应后气体全部通入到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得到白色沉淀10g。
九年级化学化学计算题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

九年级化学化学计算题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一、中考化学计算题1.为了测量铁锈(Fe2O3·xH2O)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
进行如下实验:步骤①:取20g铁锈,加入足量的14.6%的稀盐酸200g,充分反应。
步骤②:向①反应后的溶液中慢慢滴入16%的NaOH溶液,溶液pH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1)步骤①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写化学式)。
(2)步骤②中与FeCl3反应的NaOH溶液的质量是_____g,生成沉淀的质量是_____?(写出计算过程,精确到0.1)(3)根据计算所得数据在图中画出产生沉淀的曲线。
________________(4)铁锈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精确到0.1%)。
【答案】 FeCl3、HCl 150g 21.4g 画图 56.0%【解析】(1)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由于盐酸足量,所以反应后溶质为FeCl3、HCl;(2)氢氧化钠优先与盐酸反应,使溶液的pH值变大为7,氢氧化钠与氯化铁反应时溶液的pH值不变,所以与FeCl3反应的NaOH溶液的质量是200g-50g=150g;设生成沉淀的质量是xFeCl3+3NaOH═Fe(OH)3↓+3NaCl;120 107150g×16% xx=21.4g答:生成沉淀的质量为21.4g;(3)所以产生沉淀的曲线为;(4)所以铁锈中铁的质量分数为 =56%。
2.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某铜锌合金样品进行探究实验,称取样品10.0 g,再用100.0 g稀硫酸溶液逐滴滴入,实验情况如图所示。
求:(1)铜锌合金中,Zn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
(2)所用稀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答案】65% 19.6%【解析】试题分析:(1)铜锌合金与稀硫酸反应,其中只有锌与硫酸反应,故固体减少的量即为锌的质量=10g-3.5g=6.5g,则Zn%=6.5g/10g×100%=65%(2)解:设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Zn+H2SO4=ZnSO4+H2↑65 986.5g 50gx65/98=6.5g/50gxx=19.6%答:锌的质量是65%;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9.6%考点:合金、化学方程式计算3.某炼铝工厂想测定铝土矿中A12O3的含量,将矿石粉碎(其中杂质不溶于水,不与酸反应,且不含铝元素),进行如下实验,第一步反应的物质质量关系如坐标图所示:(1)上述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2)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求解第一步实验铝土矿中参加反应的A12O 3质量(x)的比例式_____ (3)铝土矿样品中A12O 3的含量_____;(4)坐标图中B 点所示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是_____;(5)在第二步实验结束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6)用1700t 此铝土矿冶炼得到540t 的铝,则在冶炼中,铝土矿的利用率是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九年级上学期化学计算题汇总一、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1.将17g过氧化氢和1g二氧化锰混合,反应一段时间后,称得剩余物质的质量为11.7g。
(1)反应中产生了多少克氧气?(2)17g过氧化氢是否完全反应?(3)剩余物质还可以生成氧气多少克?2.将含有17g过氧化氢的双氧水和2g二氧化锰混合,反应一段时间后,假定生成水的质量为9g。
试计算:(1)生成氧气多少克?(2)17g过氧化氢是否完全反应?3.将25g石灰石放入烧杯中,加入1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不溶解,也不参加反应),此时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为116.2g,求:(1)反应中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2)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3)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4.小宇同学在实验室里将16g高锰酸钾放在试管里加热制取氧气,反应一段时间后,他称得剩余的质量固体物质的质量为14.4g,试求,(1)生成氧气的质量;这些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多少升?(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为1.429g/L(2)剩余固体物质中含有哪些物质,各有多少克?5. 工业上,高温煅烧石灰石可制得生石灰和二氧化碳。
如果要制取14吨氧化钙,需要碳酸钙多少吨?同时生成多少吨二氧化碳?6.现有铜和氧化铜的混合物11.2克,将它们加热,并通入足量的一氧化碳.当氧化铜完全被还原时,剩余固体质量为9.6克,求原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
7.把干燥、纯净的10g高锰酸钾装入试管中,加热制取氧气.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待试管冷却后,称得试管内的固体剩余物为9.36g.计算:(1)制得氧气的质量是多少?(2) 9.36g固体剩余物中含有哪些物质?它们的质量各是多少?8.把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5g缓缓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生成2.5g沉淀,则混合气体中一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9.现有CO、CO2的混合气体5g,当将其通过足量灼热的CuO,再缓缓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得到白色沉淀15g(假设每步反应都进行完全),则原混合气体中一氧化碳的质量分数为?10.有氧化铜和铜组成的混合物20g,加热使其与足量的一氧化碳充分反应,反应后气体全部通入到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得到白色沉淀10g。
求:(1)原混合物中单质铜的质量;(2)求原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
二、与化学式有关的计算已知物质的化学式求:①此物质有种元素组成,元素的质量比为②此物质的一个分子中有种原子,有个原子原子,个数比为③此物质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④此物质化学式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为⑤一定质量此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为例题:1.小明同学发现他家菜园的蔬菜瘦小枯黄,经查阅资料发现,原来土壤中是缺少氮元素所致。
于是他向土壤中施用了一种叫尿素[CO(NH2)2]的氮肥。
我帮小明同学计算:(1)CO(NH2)2相对分子质量(Mr)?(2)CO(NH2)2中C、O、N、H的质量比?(3)CO(NH2)2中C、O、N、H的原子个数比?(4)CO(NH2)2中N的质量分数是多少?(5)如向土壤中施16g尿素,相当于向土壤施入多少克氮元素?二、中考化学推断题2.A 、B 是黑色单质粉末,C 、F 是常见的酸,D 、E 是两种气体,且含有相同的元素。
它们有如图反应和转化关系(连线表示能反应,箭头表示能转化),试回答:(1)推出物质(填化学式)A_____;C_____;(2)写出E →D 的化学方程式_____;(3)向B 中加入过量的F 的反应现象_____。
【答案】C HCl CO 2+C 高温2CO (黑色粉末表面)有气泡产生,(粉末逐渐消失)放热,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解析】【分析】D 、E 是两种气体,且含有相同的元素,则D 、E 是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中的一种,A 、B 是黑色单质粉末,A 能生成D 和E,则A 是碳,B 是铁,C 、F 是常见的酸,A 、C 都能生成E ,则E 是二氧化碳,D 是一氧化碳,B 和C 反应,C 生成二氧化碳,则C 是盐酸,F 是硫酸。
【详解】(1) A 、B 是黑色单质粉末,A 能生成D 和E,则A 是碳,A 的化学式为C ;C 、F 是常见的酸,A 、C 都能生成E ,则E 是二氧化碳,D 是一氧化碳,B 和C 反应,C 生成二氧化碳,则C 是盐酸,C 的化学式为HCl 。
(2) D 、E 是两种气体,且含有相同的元素,则D 、E 是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中的一种,A 、B 是黑色单质粉末,A 能生成D 和E,则A 是碳,B 是铁,C 、F 是常见的酸,A 、C 都能生成E ,则E 是二氧化碳,D 是一氧化碳,故E→D 的化学方程式为2CO C 2CO 高温。
(3)B 是铁,F 是酸,故向B 中加入过量的F 的反应现象(黑色粉末表面)有气泡产生,(粉末逐渐消失)放热,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点睛】A 、B 是黑色单质粉末,A 、B 是碳或铁中的一种,D 、E 是两种气体,且含有相同的元素,则D 、E 是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中的一种。
3.有初中阶段常见的A 、B 、C 、D 、E 、F 、G 等七种物质。
A 为白色固体,加热后放出无色气体B 并产生白色固体H ;C 为黑色固体,它在B 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气体E ;E 能使澄清的石灰水浑浊;固体D 暴露在空气中会发生自燃,生成另一种白色固体G ;气体F 可由一种淡黄色固体在B 中燃烧产生,它能污染空气。
试推断上述七种物质,写出其中某些物质的名称:(1)A______、B______、E______、F______、G______、H______。
(2)写出下列方程式:A→B+H ______。
【答案】氯酸钾 氧气 二氧化碳 二氧化硫 五氧化二磷 氯化钾322MnO Δ2KClO 2KCl+3O ↑【解析】【分析】A 、B 、C 、D 、E 、F 、G 等是初中阶段常见的七种物质,E 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所以E 是二氧化碳,C 为黑色固体,在B 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所以C 是木炭,固体D 暴露在空气中会发生自燃,生成另一种白色固体G ,所以D 是白磷,G 就是五氧化二磷,一种淡黄色固体在氧气中燃烧产生一种能污染空气的气体F ,所以F 是二氧化硫,A 为白色固体,加热后放出氧气并产生白色固体H ,结合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和药品可知,所以A 是氯酸钾,H 是氯化钾,A 氯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H 氯化钾和B 氧气,C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E 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 白磷在空气中会自燃,生成白色固体G 五氧化二磷,硫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F 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会污染空气,推出的各种物质均满足题意,推导合理。
【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可知:(1)A 是氯酸钾,B 氧气,E 是二氧化碳,F 是二氧化硫,G 是五氧化二磷,H 是氯化钾; (2)反应A →B+H 可以是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22MnO 2KCl Δ2KClO +3O ↑。
【点睛】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4.A~F 六种物质共含H 、C 、O 、N 、Ca 、Cu 六种元素,分别为非金属单质、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酸、碱、盐中的一种。
其中,A 为温室气体,BC 均为黑色固体,盐中不含金属。
相邻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
(1)A 的固体俗称是_______________;(2)E 与F 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C 与D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_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4)除相邻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外,还能相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答案】干冰 有刺激性气味(氨味) CuO+2HNO 3==Cu(NO 3)2+H 2O 复分解Ca(OH)2+2HNO 3==Ca(NO 3)2+2H 2O【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知,A-F 六种物质共含H 、C 、O 、N 、Ca 、Cu 六种元素,分别为非金属单质、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酸、碱、盐中的一种。
相邻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
A 为温室气体,A 是二氧化碳;BC 均为黑色固体,B 是碳,C 是氧化铜,D 是硝酸,E 是氢氧化钙,F 是氨水,盐中不含金属。
(1)A 是二氧化碳,其固体俗称是干冰;(2)E 与F 反应的现象是有刺激性气味(氨味)。
(3)C 与D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uO+2HNO 3=Cu(NO 3)2+H 2O ,属于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
(4)除相邻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外,还能相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OH)2+2HNO 3=Ca(NO 3)2+2H 2O 。
点睛∶二氧化碳的固体俗称是干冰。
复分解反应是指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
5.小雪同学发现家里有一瓶无标签的无色液体,她为了探究它是何种物质,做了如下实验:把此液体编号为A ,加热A 液体,发现有气体B 产生,在A 中加入黑色粉末C ,稍微振荡,在常温下就能迅速产生气体B ,且产生了常温下为液体的纯净物D ,而C 的质量在反应前后没有改变。
她把B 收集起来,用带火星的木炭伸入盛B 的集气瓶中,木条剧烈燃烧。
如把黄色粉末E 点燃后放入盛B 的集气瓶中,能剧烈燃烧,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F 。
,(1)根据小雪的实验,分析A 、B 、C 、D 、E 、F 分别是什么物质。
写出各物质的名称: 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E______、F______。
(2)在横线上写出题中所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种类的角度看各属于什么类型的反应,把反应类型写在括号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过氧化氢溶液 氧气 二氧化锰 水 硫 二氧化硫 过氧化氢→二氧化锰水+氧气分解反应 木炭 +氧气−−−→点燃二氧化碳 化合反应 硫+氧气−−−→点燃二氧化硫 化合反应【解析】【分析】在A 中加入黑色粉末C ,稍微振荡,在常温下就能迅速产生气体B ,且产生了常温下为液体的纯净物D ,C 的质量在反应前后没有改变,所以C 是二氧化锰,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B 的集气瓶中,木条剧烈燃烧,所以B 是氧气,A 是过氧化氢,D 为水,把淡黄色E 点燃后放入盛氧气的集气瓶中,能剧烈燃烧,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F ,所以E 是硫,F 是二氧化硫,经过验证,推出的各种物质均满足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