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碰撞中动量守恒”实验的再分析

对“碰撞中动量守恒”实验的再分析
对“碰撞中动量守恒”实验的再分析

对“碰撞中动量守恒”实验的再分析

北京九中 肖伟华 赵博

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之和为零,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这个结论叫做动量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中最重要、最普遍的守恒定律之一,它既适用于宏观物体,也适用于微观粒子;既适用于低速运动物体,也适用于高速运动物体,因此应用非常广泛。高中阶段,动量守恒定律通常与能量守恒定律一同使用,成为高中解决力学综合问题的两大利器。

一、动量“增加”为哪般?

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源于十六、七世纪西欧的哲学思考,后经法国科学家笛卡尔、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法国科学家马略特、因果科学家牛顿等人对碰撞的研究逐步建立起来。我们现在知道,碰撞现象由于作用时间极短,内力远大于外力,满足动量守恒的条件,因此,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加选修)物理第二册中,学生实验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原理就是用两个大小相同但质量不等的小球的碰撞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如图一所示。由于入射小球和被碰小球碰撞前后均由同

一高度飞出做平抛运动,飞行时间相等,若取飞行时间为单位时间,则可用相等时间内的水平位移代替水平速度。通过多次碰撞取平均落点,如图一所示,v 1用OP 表示;v′1用OM 表示,v′2用ON 表示,其中O 为入射球抛射点在水平纸面上的投影,(由槽口吊铅锤线确定)于是,动量关系可表示为:m 1·OP= m 1·OM+m 2·ON ,通过实验验证该结论是否成立。

在对实验数据的分析中,我们发现,实验结果是碰后的总动量大于碰前的总动量。这是由于操作不准确的引起的偶然误差还是实验原理造成的结果呢?为此,我们认真的重复了这个试验。

我们用如图一所示的装置进行试验。仔细调整斜槽末端使之水平,保证每次从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小球。入射球用的是小钢球,质量16.4g ,被碰球用的是玻璃球,质量为6.5g 。碰撞十次,取平均落点。试验数据如表一所示。

表一:验证动量守恒实验数据记录

m 1= 16.4(g ) m 2= 6.5(g )

图一

实验百分相对误差:Δ=

1084

.29684

.2966.329=-%

从误差分析的结果看,实验过程中动量增加了,相对误差达到10%。我们认为这应该不是偶然误差造成的,那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我们首先想到是不是由于运算方法造成了误差。因为小球在碰撞的时候很难保证对心碰,即碰撞后入射球与被碰球的方向与入射球的方向并不严格在一条直线上,碰撞后表示两个小球动量的向量会有一个小的夹角,而上表中碰撞后的总动量是直接按代数法则相加得到的。于是,我们严格按矢量作图的方法计算了碰撞前后的动量,计算的结果与上表几乎一样,差别很小。看来这个差异不是由于运算方法造成的。

二、动能“增加”更奇怪。

进一步,我们从能量的角度对上述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到了更为令人惊讶的结果。如表二。

表二:验证碰撞中动量守恒实验的动能分析 m 1= 16.4(g )

m 2= 6.5(g )

实验百分相对误差:Δ=

=-84

.6.24826

.24828.294118.5%

从实验数据中我们看到,碰撞后系统的动能增加了,碰撞后比碰撞前增加18.5%。按照一般的认识,碰撞过程中有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因此碰撞后系统的动能有损失,总动能应该是减少的,为什么数据却给出相反的结论呢?如果排除实验操作的因素的话,一定是实验原理方面的原因。那是什么呢?

三、对比实验找玄机。

原版教材中“验证动量守恒”的实验装置如图二所示,实验时,被碰小球B 放在一个立柱上,调整入射球与被碰球之间的距离等于恰好等于小球的直径。实验要验证的关系是:m 1OP=m 1OM+m 2(ON-d),其中d 为小球直径。该实验成功的关键是既要使两球发生正碰,又要使入射球碰撞后尽可能不受支球柱的影响。普通高中物理实验

室配备的器材是图二所示的斜槽,该实验装置有三个缺点:其一,立柱经常立不稳;其二,两球很难对心碰;其三,测量直径嫌麻烦。能不能取消图二中的立柱,直接把被碰小球B 放在斜槽的末端呢?

200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实验试题正好考到了这个实验。原题如下: 某同学用图1所示装置通过半径相同的A 、B 两球的碰撞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图1中PQ 是斜槽,QR 为水平槽,实验时先使A 球从斜槽上某一固定位置G 由静止开始滚下,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痕迹,重复上述操作10次,得到10个落点痕迹,再把B 球放在水平槽上靠近槽末端的地方,让A 球仍从位置G 由静止开始滚下,和B 球碰撞后,A 、B 球分别在记录纸上留下各自的落点痕迹,重复这种操作10次,图1中O 点是水平槽末端R 在记录纸上的垂直投影点,B 球落点痕迹如图2所示,其中米尺水平放置,且平行于G 、R 、O 所在的平面,米尺的零点与O 点对齐。

(1)碰撞后B 球的水平射程应为 ㎝。

(2)在以下选项中,哪些是本次实验必须进行的测量?答: (填选项号) (A )水平槽上未放B 球时,测量A 球落点位置到O 点的距离 (B )A 球与B 球碰撞后,测量A 球落点位置到O 点的距离 (C )测量A 球或B 球的直径。

(D )测量A 球和B 球的质量(或两球质量之比) (E )测量C 点相对于水平槽面的高度。

图二

该实验题第一次把被碰小球放在斜槽末端。该题给出的第二问标准答案是:ABD 。不要求测量小球的直径,即直接验证:m 1OP=m 1OM+m 2ON 是否成立。2002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加选修)物理第二册中,学生实验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原理图开始改成了图一所示的装置。

原版教材中的实验装置为什么要将被碰小球B 放在小立柱上?新教材的修改是否合理呢?我们重新用图二的装置完成了实验,数据如表三、四。

表三:用图二实验装置做验证碰撞中动量守恒实验的动量分析 m 1= 18.5(g ) m 2= 6.2(g )

实验百分相对误差:Δ=

=89

.3477.2%

表四:用图二实验装置做验证碰撞中动量守恒实验的动能分析 m 1= 18.5(g ) m 2= 6.2(g )

实验百分相对误差:Δ=

=-90

.17350

.16290.173 6.6%

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碰撞后动能和动量都减少,符合学生的学习认知经验,另外相对实验误差比较接近实验的要求。对比图一、图二两种实验装置的实验结果,我们认为图二的实验装置应该是符合实验原理的初衷的。

四、结论与建议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加选修)物理第二册中修改后的实验装置避免了立柱不稳的缺点,也使碰撞前后小球的运动方向更接近在一条直线上,同时不需要测量小球的直

径,操作更简便,原理似乎也更容易理解。但是,实验数据为什么会偏离理想值那么远呢?

我们先来分析入射小球。实验中,入射小球从轨道上滚下时,是受到摩擦力作用的。由于摩擦力的作用,小球做的是无滑滚动,并非滑动,即入射小球与被碰小球碰撞前,既有平动又有转动,从能量的角度看,入射小球既有平动动能又有转动动能。入射小球与被碰小球碰撞瞬间,平动速度减小,但转动角速度不会发生突变,这样,入射小球由于平动速度的突变会受到一个与运动方向相同的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这个滑动摩擦力对入射小球小球做正功w=fd,正是这部份功导致入射小球在碰撞后平动动能增大,即,入射小球的转动动能一部分转化成了平动动能。这正是导致实验中动能测量值增大的原因。而在图二中,入射小球在与被碰球碰撞的瞬间即离开了轨道,避免了转动动能转化为平动动能。这样,我们就明白了图二实验装置中小立柱的作用了,看来,这个小立柱是不能被省略的。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图二的实验装置更符合实验原理,而图一的实验装置存在一定的原理上的缺陷。因此,对于“验证碰撞中的动量守恒”实验,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学生实验不宜采用图一的实验装置,如果一定要用,则水平轨道应尽量光滑,尽量减少摩擦力做功带来的影响。另外使被碰小球质量尽量小,这样,碰撞后入射小球的平动速度变化小,也能减小摩擦力做功带来的影响;

2.继续采用用图二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尽量使小立柱保持竖直、稳定,调整入射球与被碰球碰撞前之间的距离等于小球的直径,同时尽量让入射小球与被碰小球发生对心碰撞;

3.用气垫导轨和传感器,通过滑块的碰撞验证动量守恒,可以很好的解决对心碰撞以及转动等问题。

专题 动量守恒定律中的碰撞问题(高三)

专题:碰撞中的动量守恒 碰撞 1.碰撞指的是物体间相互作用持续时间很短,而物体间相互作用力很大的现象. 在碰撞现象中,一般都满足内力远大于外力,故可以用动量守恒定律处理碰撞问题.按碰撞前后物体的动量是否在一条直线上有正碰和斜碰之分,中学物理只研究正碰的情况. 2.一般的碰撞过程中,系统的总动能要有所减少,若总动能的损失很小,可以略去不计,这种碰憧叫做弹性碰撞.其特点是物体在碰撞过程中发生的形变完全恢复,不存在势能的储存,物体系统碰撞前后的总动能相等。若两物体碰后粘合在一起,这种碰撞动能损失最多,叫做完全非弹性碰撞.其特点是发生的形变不恢复,相碰后两物体不分开,且以同一速度运动,机械能损失显著。在碰撞的一般情况下系统动能都不会增加(有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机械能的除外,如爆炸过程),这也常是判断一些结论是否成立的依据. 3.弹性碰撞 题目中出现:“碰撞过程中机械能不损失”.这实际就是弹性碰撞. 设两小球质量分别为m 1、m 2,碰撞前后速度为v 1、v 2、v 1/、v 2/,碰撞过程无机械能损失,求碰后二者的速度. 根据动量守恒 m 1 v 1+m 2 v 2=m 1 v 1/+m 2 v 2/ ……① 根据机械能守恒 ?m 1 v 12十?m 2v 22= ?m 1 v 1/2十?m 2 v 2/2 ……② 由①②得v 1/= ()212 21212m m v m v m m ++-,v 2/= ()21112122m m v m v m m ++- 仔细观察v 1/、v 2/结果很容易记忆, 当v 2=0时v 1/= () 21121m m v m m +-,v 2/= 2 1112m m v m + ①当v 2=0时;m 1=m 2 时v 1/=0,v 2/=v 1 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交换速度、动量和能量. ②m 1>>m 2,v /1=v 1,v 2/=2v 1.碰后m 1几乎未变,仍按原来速度运动,质量小的物体将以m 1的速度的两倍向前运动。 ③m 1《m 2,v /l =一v 1,v 2/=0. 碰后m 1被按原来速率弹回,m 2几乎未动。 【例1】试说明完全非弹性碰撞中机械能损失最多. 解析:前面已经说过,碰后二者一起以共同速度运动的碰撞为完全非弹性碰撞. 设两物体质量分别为m 1、m 2,速度碰前v 1、v 2,碰后v 1/、v 2/ 由动量守恒:m 1v 1+m 2v 2=m 1v 1/十m 2v 2/……① 损失机械能:Q=?m 1v 12+?m 2v 22-? m 1 v 1/2-? m 2 v 2/2 ……② 由①得 m 1v 1+m 2v 1-m 2v 1+m 2v 2=m 1v 1/十m 2v 1/-m 2v 1/+m 2v 2/ 写成(m 1+m 2)v 1-m 2(v 1-v 2)=(m 1十m 2)v 1/-m 2(v 1/-v 2/) 即(m 1+m 2)(v 1 -v 1/)= m 2[(v 1-v 2)-(v 1/-v 2/)] 于是(v 1 -v 1/)= m 2[(v 1-v 2)-(v 1/-v 2/)]/ (m 1+m 2) 同理由①得m 1v 1+m 1v 2-m 1v 2+m 2v 2=m 1v 1/十m 1v 2/-m 1v 2/+m 2v 2/ 写成(m 1+m 2)v 2+m 1(v 1-v 2)=(m 1十m 2)v 2/+m 1(v 1/-v 2/) (m 1+m 2)(v 2 -v 2/)= m 1[(v 1/-v 2/)-(v 1-v 2)] (v 2 -v 2/)= m 1[(v 1/-v 2/)-(v 1-v 2)]/ (m 1+m 2) 代入②得Q=?m 1v 12+?m 2v 22-? m 1v 1/2-? m 2v 2/2=?m 1(v 12-v 1/2)+?m 2(v 22-v 2/2) =?m 1(v 1-v 1/) (v 1+v 1/)+?m 2(v 2-v 2/)(v 2+v 2/)

高中物理选修3-5碰撞与动量守恒经典题型计算题练习有答案

动量守恒定律 1、(16分)如图所示,水平光滑地面上停放着一辆小车,左侧靠在竖直墙壁上,小车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AB 是光滑的,在最低点B 与水平轨道BC 相切,BC 的长度是圆弧半径的10倍,整个轨道处于同一竖直平面内。可视为质点的物块从A 点正上方某处无初速度下落,恰好落入小车圆弧轨道滑动,然后沿水平轨道沿街至轨道末端C 处恰好没有滑出。已知物块到达圆弧轨道最低点B 时对轨道的压力是物块重力的9倍,小车的质量是物块的3倍,不考虑空气阻力和物块落入圆弧轨道时的能量损失。求 (1)物块开始下落的位置距水平轨道BC 的竖直高度是圆弧半径的几倍; (2)物块与水平轨道BC 间的动摩擦因数μ。 答案:(1)设物块的质量为m ,其开始下落处的位置距BC 的竖直高度为h ,到达B 点时的速度为v ,小车圆弧轨道半径为R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22 1mv mgh = ①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R v m mg mg 2 9=- ② 解得h =4R ③ 即物块开始下落的位置距水平轨道BC 的竖直高度是圆弧半径的4倍。 (2)设物块与BC 间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F ,物块滑到C 点时与小车的共同速度为 v ′,物块在小车上由B 运动到C 的过程中小车对地面的位移大小为s 。依题意,小车的质量为3m ,BC 长度为10R 。由滑动摩擦定律,有 mg F μ= ④ 由动量守恒定律,有'+=v m m mv )3( ⑤ 对物块、小车分别应用动能定理,有 222 1 21)10(mv mv s R F -'=+- ⑥ 0)3(2 1 2-'= v m Fs ⑦ 解得3.0=μ ⑧ 2、(16分)如图所示,质量m 1=0.3 kg 的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车长L=15 m,现有质量m 2=0.2 kg 可视为质点的物块,以水平向右的速度v 0=2 m/s 从左端滑上小车,最后在车面上某处与小车保持相对静止。物块与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取g=10 m/s 2,求 (1) 物块在车面上滑行的时间t; (2) 要使物块不从小车右端滑出,物块滑上小车左端的速度v′0不超过多少。

部编版2020高中物理 第1章 碰撞与动量守恒 实验:研究碰撞中的动量守恒学案 教科版选修3-5

实验:研究碰撞中的动量守恒 【学习目标】 1.明确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基本思路; 2.掌握同一条直线上运动的两个物体碰撞前、后速度的测量方法; 3.掌握实验数据处理的方法; 4.掌握案例的原理、方法. 【要点梳理】要点诠释: 要点一、实验内容 1.实验目的 该实验的目的是追寻碰撞过程中的不变量,由于质量不是描述运动状态的量,因此我们需要在包括物体质量和速度在内的整体关系中探究哪些是不变的,所以实验中一方面需要控制碰撞必须是一维碰撞,另一方面还要测量物体的质量和速度,并通过计算探究不变量存在的可能性. 2.实验探究的基本思路 (1)一维碰撞. 两个物体碰撞前沿同一直线运动,碰撞后仍沿这一直线运动,这种碰撞叫做一维碰撞. (2)追求不变量. 在一维碰撞的情况下,设两个物体的质量分别为12m m 、,碰撞前的速度分别为12v v 、,碰撞后的速度分别为12v v 、'',如果速度与我们规定的正方向一致取正值,相反取负值,依次研究以下关系是否成立: ①11112222m v m v m v m v ==,''; ②11221122m v m v m v m v +=+''; ③ 2222 11221122''m v m v m v m v +=+; ④ 12121212 ''v v v v m m m m +=+. 3.实验探究的案例 方案一:利用气垫导轨实现一维碰撞,如图所示. (1)质量的测量:用天平测量. (2)速度的测量:x v t ?= ?,式中x ?为滑块(挡光片)的宽度,t ?为数字计时器显示的滑块(挡光片)经过光电门的时间. (3)各种碰撞情景的实现:利用弹簧片、细绳、弹性碰撞架、胶布、撞针、橡皮泥设计各种类型的碰撞,利用滑块上加重物的方法改变碰撞物体的质量.

动量守恒定律碰撞与反冲

动量守恒定律碰撞与反冲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碰撞与反冲 【自主预习】 1.如果碰撞过程中机械能守恒,这样的碰撞叫做________。 2.如果碰撞过程中机械能不守恒,这样的碰撞叫做________。 3.一个运动的球与一个静止的球碰撞,如果碰撞之前球的运动速度与两球心的连线在________,碰撞之后两球的速度________会沿着这条直线。这种碰撞称为正碰,也叫________碰撞。 4.一个运动的球与一个静止的球碰撞,如果之前球的运动速度与两球心的连线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碰撞之后两球的速度都会________原来两球心的连线。这种碰撞称为________碰撞。 5.微观粒子相互接近时并不发生直接接触,因此微观粒子的碰撞又叫做 ________。 6. 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 从能量是否变化的角度,碰撞可分为两类: (1)弹性碰撞:碰撞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2)非弹性碰撞:碰撞过程中机械能不守恒。 说明:碰撞后,若两物体以相同的速度运动,此时损失的机械能最大。 7.弹性碰撞的规律 质量为m1的物体,以速度v1与原来静止的物体m2发生完全弹性碰撞,设碰撞后它们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碰撞前后的速度方向均在同一直线上。 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1v1=m1v′1+m2v′2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1 2 m1v21= 1 2 m1v′21+ 1 2 m2v′22 联立两方程解得 v′1=m1-m2 m1+m2 v1,v′2= 2m1 m1+m2 v1。 (2)推论 ①若m1=m2,则v′1=0,v′2=v1,即质量相等的两物体发生弹性碰撞将交换速度。惠更斯早年的实验研究的就是这种情况。 ②若m1m2,则v′1=v1,v′2=2v1,即质量极大的物体与质量极小的静止物体发生弹性碰撞,前者速度不变,后者以前者速度的2倍被撞出去。 ③若m1m2,则v′1=-v1,v′2=0,即质量极小的物体与质量极大的静止物体发生弹性碰撞,前者以原速度大小被反弹回去,后者仍静止。乒乓球落地反弹、台球碰到桌壁后反弹、篮球飞向篮板后弹回,都近似为这种情况。 【典型例题】 【例1】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三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它们成一条直线,2、3小球静止,并靠在一起,1球以速度v0射向它们,如图16-4-2所示。设碰撞中不损失机械能,则碰后三个小球的速度可能是( )

大学物理仿真实验报告——碰撞与动量守恒

大学物理仿真实验实验报告 碰撞和动量守恒 班级:信息1401 姓名:龚顺学号:201401010127 【实验目的】: 1 了解气垫导轨的原理,会使用气垫导轨和数字毫秒计进行试验。 2 进一步加深对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理解动能守恒和动量守恒的守恒条件。 【实验原理】 当一个系统所受和外力为零时,系统的总动量守恒,即有 若参加对心碰撞的两个物体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 ,碰撞前后的速度分别为V10、V20和V1 、V2。 1,完全弹性碰撞在完全弹性碰撞中,动量和能量均守恒,故有: 取V20=0,联立以上两式有: 动量损失率: 动能损失率: 2,完全非弹性碰撞 碰撞后两物体粘在一起,具有相同的速度,即有: 仍然取V20=0,则有: 动能损失率:

动量损失率: 3,一般非弹性碰撞中 一般非弹性碰撞中,两物体在碰撞后,系统有部分动能损失,定义恢复系数: 两物体碰撞后的分离速度比两物体碰撞前的接近速度即恢复系数。当V20=0时有: e的大小取决于碰撞物体的材料,其值在0~1之间。它的大小决定了动能损失的大小。 当e=1时,为完全弹性碰撞;e=0时,为完全非弹性碰撞;0

动量守恒定律,碰撞知识点总结

动量守恒定律,碰撞知识点总结 动量守恒定律 1.守恒条件 (1)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则系统动量守恒. (2)系统受到的合力不为零,但当内力远大于外力时,系统的动量可近似看成守恒. (3)当系统在某个方向上所受合力为零时,系统在该方向上动量守恒. 2.几种常见表述及表达式 (1)p=p′(系统相互作用前的总动量p等于相互作用后的总动量p′). (2)Δp=0(系统总动量不变). (3)Δp1=-Δp2(相互作用的两物体组成的系统,两物体动量的增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其(1)的形式最常用,具体到实际应用时又有以下三种常见形式: ①m1v1+m2v2=m1v1′+m2v2′(适用于作用前后都运动的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 ②0=m1v1+m2v2(适用于原来静止的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比如爆炸、反冲等,两者速率与 各自质量成反比).

③m1v1+m2v2=(m1+m2)v(适用于两物体作用后结合为一体或具有相同速度的情况,如完全非 弹性碰撞). 3.理解动量守恒定律:矢量性?瞬时性?相对性?普适性. 4.应用动量守恒定律解题的步骤: (1)明确研究对象,确定系统的组成(系统包括哪几个物体及研究的过程); (2)进行受力分析,判断系统动量是否守恒(或某一方向上动量是否守恒); (3)规定正方向,确定初、末状态动量; (4)由动量守恒定律列出方程; (5)代入数据,求出结果,必要时讨论说明. 碰撞现象 2.弹性碰撞的规律 两球发生弹性碰撞时满足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 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质量分别为m1、m2的钢球沿一条直线同向运动,m1、m2的速度分别是v1、v2,(v1、>v2)m1与

高三物理碰撞与动量守恒

《碰撞与动量守恒》复习课 一、教学目的 1、复习巩固动量定理 2、复习巩固应用动量守恒定律解答相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3、掌握处理相对滑动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二、教学重点 1、 本节知识结构的建立 2、 物理情景分析和物理规律的选用 三、教学难点 物理情景分析和物理规律的选用 四、教学过程 本章知识结构 〖引导学生回顾本章内容,建立相关知识网络(见下表)〗 典型举例 问题一:动量定理的应用 例1:质量为m 的钢珠从高出沙坑表面H 米处由静止自由下落,不考虑空气阻力,掉入沙坑后停止,如图所示,已知钢珠在沙坑中受到沙的平均阻力是f ,则钢珠在沙内运动时间为多少? 分析:此题给学生后,先要引导学生分清两个运动过程:一是在空气中的自由落体运动,二是在沙坑中的减速运动。学生可能会想到应用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进行分段求解,此时不急于否定学生的想法,应该给予肯定。在此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应用全过程动量定理来答题。然后学生自己思考讨论,动手作答,老师给出答案。 设钢珠在空中下落时间为t 1,在沙坑中运动时间为t 2,则: 在空中下落,有H= 2121gt ,得t 1= g H 2, 对全过程有:mg(t 1 +t 2)-f t 2=0-0 得: mg f gH m t -= 22

巩固:蹦床是运动员在一张绷紧的弹性网上蹦跳、翻滚并做各种空中动作的运动项目。一个质量为60kg的运动员,从离水平网面3.2m高处自由下落,着网后沿竖直方向蹦回

到离水平网面5.0m 高处。已知运动员与网接触的时间为1.2s 。若把在这段时间内网对运动员的作用力当作恒力处理,求此力的大小。(g=10m/s 2) 〖学生自练,老师巡回辅导,给出答案N 3 105.1?,学生自评〗 例2:一根弹簧上端固定,下端系着质量为m 的物体A ,物体A 静止时的位置为P 处,再用细绳将质量也为m 的物体B 挂在物体A 的下面,平衡后将细绳剪断,如果物体A 回到P 点处时的速率为V ,此时物体B 的下落速度大小为u ,不计弹簧的质量和空气阻力,则这段时间里弹簧的弹力对物体A 的冲量大小为多少? 分析:引导学生分析,绳子剪断后,B 加速下降,A 加速上升,当A 回到P 点时,A 的速度达到最大值。尤其要强调的是本题中所求的是弹簧的弹力对物体A 的冲量,所以要分析清楚A 上升过程中 A 的受力情况。 解:取向上方向为正, 对B :-mgt=-mu ○ 1 对A :I 弹-mgt=mv ○ 2 两式联立得I 弹=m (v +u ) 问题二: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例3:质量为 M 的气球上有一质量为 m 的猴子,气球和猴子静止在离地高为 h 的空中。从气球上放下一架不计质量的软梯,为使猴子沿软梯安全滑至地面,则软梯至少应为多长? 分析:此题为前面习题课中出现过的人船模型,注意引导学生分析物理情景,合理选择物理规律。 设下降过程中,气球上升高度为H ,由题意知猴子下落高度为h , 取猴子和气球为系统,系统所受合外力为零,所以在竖直方向动量守恒,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 ·H=m ·h ,解得M mh H = 所以软梯长度至少为M h m M H h L )(+=+= 例4:一质量为M 的木块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处于静止状态,一颗质量为m 的子弹以速度v 0沿水平方向击中木块,并留在其中与木块共同运动,则子弹对木块的冲量大小是: A 、mv 0 ; B 、m M mMv +0 ; C 、mv 0-m M mv +0 ;D 、mv 0-m M v m +02 分析:题中要求子弹对木块的冲量大小,可以利用动量定理求解,即只需求出木块获得 的动量大小即可。 对子弹和木块所组成的系统,满足动量守恒条件,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得: mv 0=(M+m )v 解得:m M mv v += ,由动量定理知子弹对木块的冲量大小为 m M Mmv Mv I += =0

物体碰撞中的动量守恒

物体碰撞中的动量守恒 碰撞 1.碰撞指的是物体间相互作用持续时间很短,而物体间相互作用力很大的现象. 在碰撞现象中,一般都满足内力远大于外力,故可以用动量守恒定律处理碰撞问题.按碰撞前后物体的动量是否在一条直线上有正碰和斜碰之分,中学物理只研究正碰的情况. 2.一般的碰撞过程中,系统的总动能要有所减少,若总动能的损失很小,可以略去不计,这种碰憧叫做弹性碰撞.其特点是物体在碰撞过程中发生的形变完全恢复,不存在势能的储存,物体系统碰撞前后的总动能相等。若两物体碰后粘合在一起,这种碰撞动能损失最多,叫做完全非弹性碰撞.其特点是发生的形变不恢复,相碰后两物体不分开,且以同一速度运动,机械能损失显著。在碰撞的一般情况下系统动能都不会增加(有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机械能的除外,如爆炸过程),这也常是判断一些结论是否成立的依据. 3.弹性碰撞 题目中出现:“碰撞过程中机械能不损失”.这实际就是弹性碰撞. 设两小球质量分别为m 1、m 2,碰撞前后速度为v 1、v 2、v 1/、v 2/,碰撞过程无机械能损失,求碰后二者的速度. 根据动量守恒 m 1 v 1+m 2 v 2=m 1 v 1/+m 2 v 2/ ……① 根据机械能守恒 ?m 1 v 12十?m 2v 22= ?m 1 v 1/2十?m 2 v 2/2 ……② 由①②得v 1/= ()212 21212m m v m v m m ++-,v 2/= ()21112122m m v m v m m ++- 仔细观察v 1/、v 2/结果很容易记忆, 当v 2=0时v 1/= () 21121m m v m m +-,v 2/= 2 1112m m v m + ①当v 2=0时;m 1=m 2 时v 1/=0,v 2/=v 1 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交换速度、动量和能量. ②m 1>>m 2,v /1=v 1,v 2/=2v 1.碰后m 1几乎未变,仍按原来速度运动,质量小的物体将以m 1的速度的两倍向前运动。 ③m 1《m 2,v /l =一v 1,v 2/=0. 碰后m 1被按原来速率弹回,m 2几乎未动。 【例1】试说明完全非弹性碰撞中机械能损失最多. 解析:前面已经说过,碰后二者一起以共同速度运动的碰撞为完全非弹性碰撞. 设两物体质量分别为m 1、m 2,速度碰前v 1、v 2,碰后v 1/、v 2/ 由动量守恒:m 1v 1+m 2v 2=m 1v 1/十m 2v 2/……① 损失机械能:Q=?m 1v 12+?m 2v 22-? m 1 v 1/2-? m 2 v 2/2 ……② 由①得 m 1v 1+m 2v 1-m 2v 1+m 2v 2=m 1v 1/十m 2v 1/-m 2v 1/+m 2v 2/ 写成(m 1+m 2)v 1-m 2(v 1-v 2)=(m 1十m 2)v 1/-m 2(v 1/-v 2/) 即(m 1+m 2)(v 1 -v 1/)= m 2[(v 1-v 2)-(v 1/-v 2/)] 于是(v 1 -v 1/)= m 2[(v 1-v 2)-(v 1/-v 2/)]/ (m 1+m 2) 同理由①得m 1v 1+m 1v 2-m 1v 2+m 2v 2=m 1v 1/十m 1v 2/-m 1v 2/+m 2v 2/ 写成(m 1+m 2)v 2+m 1(v 1-v 2)=(m 1十m 2)v 2/+m 1(v 1/-v 2/) (m 1+m 2)(v 2 -v 2/)= m 1[(v 1/-v 2/)-(v 1-v 2)] (v 2 -v 2/)= m 1[(v 1/-v 2/)-(v 1-v 2)]/ (m 1+m 2) 代入②得Q=?m 1v 12+?m 2v 22-? m 1v 1/2-? m 2v 2/2=?m 1(v 12-v 1/2)+?m 2(v 22-v 2/2) =?m 1(v 1-v 1/) (v 1+v 1/)+?m 2(v 2-v 2/)(v 2+v 2/) =?m 1(v 1+v 1/) m 2[(v 1-v 2)-(v 1/-v 2/)]/(m 1+m 2)+?m 2(v 2+v 2/)m 1[(v 1/-v 2/)-(v 1-v 2)]/(m 1+m 2) =[?m 1 m 2/(m 1+m 2)][ v 12-v 1v 2+v 1v 1/-v 2v 1/-v 1v 1/+v 1v 2/-v 1/2+v 1/v 2/+v 2v 1/-v 2v 2/-v 1v 2+v 22+v 1/v 2/-v 2/2-v 1v 2/+v 2v 2/]=[?m 1 m 2/(m 1+m 2)][ v 12-v 1v 2-v 1v 2+v 22-v 1/2+v 1/v 2/+v 1/v 2/-v 2/2]= [?m 1 m 2/(m 1+m 2)][(v 1-v 2)2-(v 1/-v 2/)2]()()()22//121212122m m v v v v m m ??=---? ?+……③ 由③式可以看出:当v 1/= v 2/时,损失的机械能最多.

碰撞和动量守恒

碰撞和动量守恒 一、实验原理 如果一个力学系统所受合外力为零或在某方向上的合外力为零,则该力学系统总动量守恒或在某方向上守恒,即 (1) 实验中用两个质量分别为m1、m2的滑块来碰撞(图4.1.2-1),若忽略气流阻力,根据动量守恒有 (2) 1.完全弹性碰撞 完全弹性碰撞的标志是碰撞前后动量守恒,动能也守恒,即 (3) (4) 由(3)、(4)两式可解得碰撞后的速度为

(5) (6) 如果v20=0,则有 (7) (8) 动量损失率为 (9) 能量损失率为 (10) 2.完全非弹性碰撞 碰撞后,二滑块粘在一起以10同一速度运动,即为完全非弹性碰撞。在完全非弹性碰撞中,系统动量守恒,动能不守恒。 (11) 在实验中,让v20=0,则有 (12)

(13) 动量损失率 (14) 动能损失率 (15) 3.一般非弹性碰撞 牛顿总结实验结果并提出碰撞定律:碰撞后两物体的分离速度与碰撞前两物体的接近速度成正比,比值称为恢复系数,即 (16) 恢复系数e由碰撞物体的质料决定。E值由实验测定,一般情况下0

2、一般非弹性碰撞 3、完全非弹性碰撞

四、小结 1、结论:三种碰撞中动量都基本守恒,完全非弹性碰撞能量损失最大,完全弹性碰撞能量损失最小。 2、误差分析:导轨不是完全光滑导致实验误差。 3、建议:推动滑块时要果断,导轨要调节到滑块通过两光电门的时间差小于1ms。 五、思考题 1.碰撞前后系统总动量不相等,试分析其原因。 答:导轨不够光滑导致碰撞前后系统总动量不相等。 2.恢复系数e的大小取决于哪些因素? 答:恢复系数e由碰撞物体的质料决定。

专地的题目:弹性碰撞、非弹性碰撞动量守恒定律实验

专题:弹性碰撞、非弹性碰撞实验:探究动量守恒定律 学习目标: 1、了解弹性碰撞、非弹性碰撞和完全非弹性碰撞。 2、会用动量、能量的观点综合分析、解决一维碰撞问题。 3、了解探究动量守恒定律的三种方法。 学习过程: 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的外力为零,某些情况下系统受外力,但外力远小于内力时均可以认为系统的动量守恒,应用动量守恒定律时请大家注意速度的方向问题,最好能画出实 际的情境图协助解题。请规范解下列问题。 一、弹性碰撞、非弹性碰撞: 实例分析1:在气垫导轨上,一个质量为2kg的滑块A以1m/s的速度与另一个质量为1kg、速度为4m/s并沿相反方向运动的滑块B迎面相撞,碰撞后两个滑块粘在一起,求: (1)碰撞后两滑块的速度的大小和方向?系统的动能减少了多少?转化为什么能量? ⑵若碰撞后系统的总动能没有变化,则碰撞后两滑块的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问题一:什么叫做弹性碰撞?什么叫做非弹性碰撞?什么叫做完全非弹性碰撞?碰撞过程中

会不会出现动能变多的情形?

实例分析2 :如图,光滑的水平面上,两球质量均为m,甲球与一轻弹簧相连,静止不动, 乙球以速度v撞击弹簧,经过一段时间和弹簧分开,弹簧恢复原长,求: (1 )撞击后甲、乙两球相距最近时两球球的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2 )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为多少? (3)乙球和弹簧分开后甲、乙两球的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思考与讨论:假设物体m i以速度v i与原来静止的物体m2发生弹性碰撞,求碰撞后两物体 的速度V3、V4,并讨论m i=m 2; m 1》m2; m 1《m2时的实际情形。

二、探究动量守恒的实验: 问题二(P4参考案例一)如何探究系统动量是否守恒(弹性碰撞、分开模型、完全非弹性碰撞)? 问题三(P5参考案例二):某同学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把两个小球用等长的细线悬挂于同一点,让B球静止,拉起A球,由静止释放后使它们相碰,碰后粘在一起.实验 过程中除了要测量A球被拉起的角度i,及它们碰后摆起的最大角度还需测量哪些 2之外, 物理量(写出物理量的名称和符号)才能验证碰撞中的动量守恒.用测量的物理量表 示动量守恒应满足的关系式. 问题四(P5参考案例三):水平光滑桌面上有A、B两个小车,质量分别是0.6 kg和0.2 kg.A 车的车尾拉着纸带,A车以某一速度与静止的B车碰撞,碰后两车连在一起共同向前运动 碰撞前后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如图所示?根据这些数据,请通过计算猜想:对于两小车组 成的系统,什么物理量在碰撞前后是相等的?

【2013真题汇编】第18专题 碰撞与动量守恒定律

第十七专题 碰撞与动量守恒定律 【 2013福建卷30 (2) 】将静置在地面上,质量为M (含燃料)的火箭模型点火升空,在及短时间内以相对地面的速度v 0竖直向下喷出质量为m 的炽热气体。忽略喷气过程重力和空气阻力的影响,则喷气结束时火箭模型获得的速度大小是 。(填选项前的事母) A.0m v M B. 0M v m C. 0M v M m - D. 0m v M m - 【答案】D 【解析】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得:0)(0=--mv v m M ,所以火箭模型获得的速度大小是m M m v v -=0,选项D 正确。 【2013山东 38(2)】如图所示,光滑水平轨道上放置长木板A (上表面粗糙)和滑块C ,滑块B 置于A 的左端,三者质量分别为kg 2=A m 、kg 1=B m 、kg 2=C m 。开始时C 静止,A 、B 一起以s /m 5=0v 的速度匀速向右运动,A 与C 发生碰撞(时间极短)后C 向右运动,经过一段时间,A 、B 再次达到共同速度一起向右运动,且恰好不再与C 碰撞。求A 与C 发生碰撞后瞬间A 的速度大小。 解析:因碰撞时间极短,A 与C 碰撞过程动量守恒,设碰后瞬间A 的速度为v A ,C 的速度为v C ,以向右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C C A A A v m v m v m +=0 A 与 B 在摩擦力作用下达到共同速度,设共同速度为v AB , 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AB B A B A A v m m v m v m )+(=+0 A 与 B 达到共同速度后恰好不再与 C 碰撞,应满足C AB v v = 联立上式,代入数据得 s /m 2=A v 【2013江苏 12 C (3)】如图所示,进行太空行走的宇航员A 和B 的质量分别为80kg 和100kg ,他们携手远离空间站,相对空间站的速度为0。 1m/ s 。 A 将B 向空间站方向轻推后,A 的速度变为0。2m/ s ,求此时B 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大学物理仿真实验报告 碰撞与动量守恒

大学物理仿真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利用气垫导轨研究一维碰撞的三种情况,验证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 定量研究动量损失和能量损失在工程技术中有重要意义。 同时通过实验还可提高误差分析的能力。 实验原理 如果一个力学系统所受合外力为零或在某方向上的合外力为零,则该力学系统总动量守恒或在某方向上守恒,即 实验中用两个质量分别为m1、m2的滑块来碰撞(图1),若忽略气流阻力,根据动量守恒有 对于完全弹性碰撞,要求两个滑行器的碰撞面有用弹性良好的弹簧组成的缓冲器,我们可用钢圈作完全弹性碰撞器;对于完全非弹性碰撞,碰撞面可用尼龙搭扣、橡皮泥或油灰;一般非弹性碰撞用一般金属如合金、铁等,无论哪种碰撞面,必须保证是对心碰撞。 当两滑块在水平的导轨上作对心碰撞时,忽略气流阻力,且不受他任何水平方向外力的影响,因此这两个滑块组成的力学系统在水平方向动量守恒。由于滑块作一维运动,式(2)中矢量v可 改成标量,的方向由正负号决定,若与所选取的坐标轴方向相同则取正号,反之,则取 负号。 完全弹性碰撞 完全弹性碰撞的标志是碰撞前后动量守恒,动能也守恒,即 由(3)、(4)两式可解得碰撞后的速度为

如果v20=0,则有 动量损失率为 能量损失率为 理论上,动量损失和能量损失都为零,但在实验中,由于空气阻力和气垫导轨本身的原因,不可能完全为零,但在一定误差范围内可认为是守恒的。 完全非弹性碰撞 碰撞后,二滑块粘在一起以10同一速度运动,即为完全非弹性碰撞。在完全非弹性碰撞中,系统动量守恒,动能不守恒。 在实验中,让v20=0,则有 动量损失率 动能损失率

一般非弹性碰撞 一般情况下,碰撞后,一部分机械能将转变为其他形式的能量,机械能守恒在此情况已不适用。牛顿总结实验结果并提出碰撞定律:碰撞后两物体的分离速度与碰撞前两物体的接近速度成正比,比值称为恢复系数,即 恢复系数e由碰撞物体的质料决定。E值由实验测定,一般情况下0m2,用物理天平称m1、m2的质量(包括挡光片)。将两滑块分别装上弹簧钢圈,滑块m2置于两光电门之间(两光电门距离不可太远),使其静止,用m1碰m2,分别记下m1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Δt10和经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Δt1,以及m2通过第二个 光电门的时间Δt2,重复五次,记录所测数据,数据表格自拟,计算

动量守恒定律-碰撞问题试卷

动量守恒定律-碰撞问题试卷

考点23动量守恒定律碰撞问题考点名片 考点细研究:(1)动量守恒定律处理系统内物体的相互作用;(2)碰撞、打击、反冲等“瞬间作用”问题。其中考查到的如:2016年全国卷Ⅰ第35题(2)、2016年全国卷Ⅲ第35题(2)、2016年天津高考第9题(1)、2015年福建高考第30题(2)、2015年北京高考第17题、2015年山东高考第39题(2)、2014年重庆高考第4题、2014年福建高考第30题(2)、2014年江苏高考第12题C(3)、2014年安徽高考第24题、2013年天津高考第2题、2013年福建高考第30题等。高考对本考点的考查以识记、理解为主,试题难度不大。 备考正能量:预计今后高考仍以选择题和计算题为主要命题形式,以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为命题热点,灵活考查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难度可能加大。 一、基础与经典 1. 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用等大反向的力F1、F2分别同时作用于A、B两个静止的物体上。已知m A

答案 A 解析选取A、B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根据动量定理,整个运动过程中,系统所受的合外力为零,所以动量改变量为零。初始时刻系统静止,总动量为零,最后粘合体的动量也为零,即粘合体静止,选项A正确。 2.关于系统动量守恒的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系统内存在摩擦力,系统动量就不可能守恒 B.只要系统中有一个物体具有加速度,系统动量就不守恒 C.只要系统所受的合外力为零,系统动量就守恒 D.系统中所有物体的加速度为零时,系统的总动量一定守恒 答案 C 解析动量守恒的条件是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合外力为零,与系统内是否存在摩擦力无关,与系统中物体是否具有加速度无关,故A、B选项错误,C选项正确;所有物体加速度为零时,各物体速度恒定,动量恒定,总动量只能说不变,不能说守恒,D选项错误。 3. 质量为m的甲物块以3 m/s的速度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有一轻弹簧固定在甲物块上。另一质量也为m的乙物块以4 m/s的速度与甲相向运动,如图所示。则() A.甲、乙两物块在压缩弹簧过程中,由于弹力作用,系统动量不守恒 B.当两物块相距最近时,甲物块的速率为零 C.当甲物块的速率为1 m/s时,乙物块的速率可能为2 m/s,也可能为0

专题十七碰撞与动量守恒高考真题集锦.doc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专题十七 碰撞与动量守恒 35. (2013 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Ⅰ )(2) 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有两个静止的木块 A 和 B ,两者 相距为 D. 现给 A 一初速度,使 A 与 B 发生弹性正碰,碰撞时 间极短.当两木块都停止运动后,相距仍然为 D.已知两木块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 为 μ,B 的质量为 A 的 2 倍,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求 A 的初速度的大小. 解析 : (2)从碰撞时的能量和动量守恒入手,运用动能定理解决问题. 设在发生碰撞前的瞬间,木块 A 的速度大小为 v ;在碰撞后的瞬间, A 和 B 的速度分别 为 v 1 和 v 2 .在碰撞过程中,由能量和动量守恒定律,得 1 mv 2 1 2 1 2 ① 2 = mv 1+ (2m)v 2 2 2 mv = mv 1+ (2m)v 2 ② 式中,以碰撞前木块 A 的速度方向为正.由①②式得 v 1=- v 2 ③ 2 设碰撞后 A 和 B 运动的距离分别为 d 1 和 d 2,由动能定理得 μ mgd = 1 2 ④ 1 2mv 1 1 2 ⑤ μ(2m)gd 2= 2 (2m) v 2 据题意有 d = d 1+ d 2 ⑥ 设 A 的初速度大小为 v 0,由动能定理得 1 2 1 2 ⑦ μ mgd =2mv 0- 2mv 联立②至⑦式,得 v 0= 28 μ gd. 5 答案: (2) 28 5 μ gd 35.(2013 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Ⅱ )[ 物理-选修 3-5] (2) 如图,光滑水平直轨道上有三个质量均为m 的物块 A 、B 、C.B 的左侧固定一轻弹簧 (弹 簧左侧的挡板质量不计 ).设 A 以速度 v 0 朝 B 运动,压缩弹簧;当 A 、 B 速度相等时, B 与 C 恰好相碰并粘接在一起,然后继续运动.假设 B 和 C 碰撞过程时间极短,求从 A 开始压缩弹簧直至与弹黄分离的过程中, ( ⅰ)整个系统损失的机械能; ( ⅱ)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的弹性势能. 解析 :(2)A 、B 碰撞时动量守恒、 能量也守恒, 而 B 、C 相碰粘接在一块时, 动量守恒. 系 统产生的内能则为机械能的损失.当 A 、B 、 C 速度相等时,弹性势能最大. ( ⅰ)从 A 压缩弹簧到 A 与 B 具有相同速度 v 1 时,对 A 、 B 与弹簧组成的系统,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v 0= 2mv 1 ① 此时 B 与 C 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 设碰撞后的瞬时速度为 v 2,损失的机械能为 E.对 B 、 C 组成的系统,由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得

碰撞与动量守恒测试题及答案

《动量》单元检测 一、单选题(4×7=28分) 1.关于物体的动量和动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A.一物体的动量不变,其动能一定不变 B.一物体的动能不变,其动量一定不变 C.两物体的动量相等,其动能一定相等 D.两物体的动能相等,其动量一定相等 2、玻璃茶杯从同一高度掉下,落在水泥地上易碎,落在海锦垫上不易碎,这是因为茶杯与水泥地撞击过程中:(D) A.茶杯动量较大 B.茶杯动量变化较大 C.茶杯所受冲量较大 D.茶杯动量变化率较大 3、把一支枪固定在小车上,小车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枪发射出一颗子弹.对于此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C) A.枪和子弹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B.枪和车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C.车、枪和子弹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D.车、枪和子弹组成的系统近似动量守恒,因为子弹和枪筒之间有摩擦力.且摩擦力的冲量甚小 4、质量为2kg的小车以2m/s的速度沿光滑的水平面向右运动,若将质量为2kg的砂袋以3m/s的速度迎面扔上小车,则砂袋与小车一起运动的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是:( D ) A.2.6m/s,向右B.2.6m/s,向左 C.0.8m/s,向右D.0.5m/s,向左 5、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有一辆平板车,车的两端分别站着人A和B,A的质量为m A,B的质量为m B,m A>m B,最初人和车都处于静止状态,现在,两人同时由静止开始相向而行,A和B相对地面的速度大小相等,则车( C ) A.静止不动B.向右运动 C.向左运动D.左右往返运动 6、一颗子弹水平射入置于光滑水平面上的木块A并留在其中,A、B用 一根弹性良好的轻质弹簧连在一起,如图所示.则在子弹打击木块A及弹 簧被压缩的过程中,对子弹、两木块和弹簧组成的系统(C) A.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B.动量不守恒,机械能守恒 C.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D.无法判定动量、机械能是否守恒 7、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甲、乙两小车中间夹了一压缩轻质弹簧,但不连接,用两手分别控制小车处于静止状态,下面说法中不确的是:( C ) A.两手同时放开后,两车的总动量为零 B.先放开右手,后放开左手,两车的总动量向右 C.先放开左手,后放开右手,两车的总动量向右 D.两手同时放开,两车总动量守恒;两手放开有先后,两车总动量不守 二、双选题(4×4=16分) 8、如图4所示,半径和动能都相等的两个小球相向而行.甲球质量m甲大于乙球质量m乙,水平 面是光滑的,两球做对心碰撞以后的运动情况可能是下述哪些情况(AB) A.甲球速度为零,乙球速度不为零 B.两球速度都不为零 C.乙球速度为零,甲球速度不为零 D.两球都以各自原来的速率反向运动 9、.两个质量不同而动量相同的物体,在水平地面上由于摩擦力的作用而停止运动。它们 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则正确的判断是:(AC )

高中物理-学习并验证碰撞中的动量守恒定律教案

高中物理-学习并验证碰撞中的动量守恒定律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掌握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条件,并在具体问题中判断动量是否守恒。 2、学会沿同一直线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的动量守恒定律的推导。 3、知道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普遍适用的基本规律之一。 教学重点: 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守恒条件的判定。 教学难点: 对动量守恒定律条件的掌握。 教具准备:斜槽、小球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前面已经学习了动量定理,那么我们首先回顾一下动量定理的定义:物体所受合力的冲量等于物体的动量变化。表达式为:Ft=mv′-mv=p′-p,或Ft=△p 由此看出冲量是力在时间上的积累效应。动量定理公式中的F 是研究对象所受的包括重力在内的所有外力的合力。它可以是恒力,也可以是变力。当合外力为变力时,F 是合外力对作用时间的平均值。p 为物体初动量,p′为物体末动量,t 为合外力的作用时间。 下面再来研究两个发生相互作用的物体所组成的物体系统,在不受外力的情况下,二者发生相互作用前后各自的动量发生什么变化,整个物体系统的动量又将如何? (二)以两球发生碰撞为例讨论“引入”中提出的问题,进行理论推导。 画图: 设想水平桌面上有两个匀速运动的球,它们的质量分别是1m 和2m ,速度分别是1v 和2v ,而且21v v >。则它们的总动量(动量的矢量和)。经过一定时间1m 追上2m ,并与之发生碰撞,设碰后二者的速度分别为'1v 和' 2v ,此时它们的动量的矢量和,即总动量'+'='+'='221121v m v m p p p 。 板书:221121v m v m p p p +=+= '+'='+'='221121v m v m p p p 下面从动量定理和牛顿第三定律出发讨论p 和p '有什么关系.设碰撞过程中两球相互作用力分别是1F 和2F ,力的作用时间是t .根据动量定理,1m 球受到的冲量是11111v m v m t F -' =;

碰撞与动量守恒

碰撞与动量守恒 1. (2)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有两个静止的木块A 和B ,两者相距为d.现给A 一初速度,使A 与B 发生弹性正碰,碰撞时间极短.当两木块都停止运动后,相距仍然为d.已知两木块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B 的质量为A 的2倍,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求A 的初速度的大小. (2)从碰撞时的能量和动量守恒入手,运用动能定理解决问题. 设在发生碰撞前的瞬间,木块A 的速度大小为v ;在碰撞后的瞬间,A 和B 的速度分别为v 1和v 2.在碰撞过程中,由能量和动量守恒定律,得 12m v 2=12m v 21+12 (2m )v 22 ① m v =m v 1+(2m )v 2 ② 式中,以碰撞前木块A 的速度方向为正.由①②式得 v 1=-v 22 ③ 设碰撞后A 和B 运动的距离分别为d 1和d 2,由动能定理得 μmgd 1=12m v 21 ④ μ(2m )gd 2=12 (2m )v 22 ⑤ 据题意有 d =d 1+d 2 ⑥ 设A 的初速度大小为v 0,由动能定理得 μmgd =12m v 20-12 m v 2 ⑦ 联立②至⑦式,得 v 0= 285 μgd . 答案:(2) 285 μgd 2. (2)如图,光滑水平直轨道上有三个质量均为m 的物块A 、B 、C .B 的左侧固定一轻弹簧(弹簧左侧的挡板质量不计).设A 以速度v 0朝B 运动,压缩弹簧;当A 、 B 速度相等时,B 与C 恰好相碰并粘接在一起,然后继续运动.假设B 和C 碰撞过程时间极短,求从A 开始压缩弹簧直至与弹黄分离的过程中, (ⅰ)整个系统损失的机械能; (ⅱ)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的弹性势能. (2)A 、B 碰撞时动量守恒、能量也守恒,而B 、C 相碰粘接在一块时,动量守恒.系统产生的内能则为机械能的损失.当A 、B 、C 速度相等时,弹性势能最大. (ⅰ)从A 压缩弹簧到A 与B 具有相同速度v 1时,对A 、B 与弹簧组成的系统,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 v 0=2m v 1 ① 此时B 与C 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设碰撞后的瞬时速度为v 2,损失的机械能为ΔE .对B 、C 组成的系统,由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得 m v 1=2m v 2 ② 12m v 21=ΔE +12 (2m )v 22 ③ 联立①②③式得ΔE =116m v 20 . ④ (ⅱ)由②式可知v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