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_李清照ppt

合集下载

李清照《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古诗词PPT

李清照《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古诗词PPT

第三部分
诗词鉴赏
三诗词鉴赏
李清照这首《如梦令》是“天下称之”的不朽名篇。这首小令, 有人物,有场景,还有对白,充分显示了宋词的语言表现力和词 人的才华。小词借宿酒醒后询问花事的描写,曲折委婉地表达了 词人的惜花伤春之情,语言清新,词意隽永。 起首两句“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辞面勾勒写词时间 与环境,昨夜词人不忍看到明朝海棠花谢,故把酒以消愁绪,翌 日晨起宿醉尚未尽消。 “雨疏风骤”十分恰切地写出暮春时节,风萧萧然而雨却是疏落, 渲染了词人花下醉酒的怅然之感。即便把酒过后的酣睡浓甜,但 仍难“消残酒”,写出词人此刻的慵懒惺忪。
三诗词鉴赏
词人唤来侍女“试问卷帘人” 转折巧妙精当,灵动自然。词人情 知海棠不堪一夜骤风疏雨的揉损,窗外定是残红狼藉,落花满地, 却又不忍亲见,一个“试”字,将词人不忍亲见落花却又想知究竟 的矛盾心理,刻画得贴切入微,真实可感。 孰料,“却道海棠依旧”,侍女的回答让词人喜出望外却又无奈黯 然,“却”字道出了“卷帘人”不解词人心以及词人的意外之喜, 词人的细腻委婉和侍女的粗疏淡漠形成对比。 试问”的结果——“却道海棠依旧。”侍女的回答却让词人感到非 常意外。 本来以为经过一夜风雨,海棠花一定凋谢得不成样子了,可是侍女 卷起窗帘,看了看外面之后,却漫不经心地答道:海棠花还是那样。
感谢聆听
——完结
一诗人生平
流徙两浙
绍兴二年(公元1132年),李清照前往杭州,但不久,就身患重病。精 神恍惚之际,逢右承务郎张汝舟巧言骗婚,李清照不察,选择了再嫁张汝 舟。 但实际上,张汝舟是在觊觎李清照与赵明诚早年所收集的藏品。当婚后, 张汝舟发现李清照并无多少私产、文物之时,他开始对李清照施加谩骂, 甚至拳脚相向。痛苦的李清照决定与张汝舟离婚,她在发现张汝舟还有营 私舞弊、虚报举数骗取官职等罪行后,果断向官府检举了张汝舟。经官府 查实,张汝舟被编管柳州,李清照的离婚要求也获得批准。不过,按照宋 代律法,妻子告发丈夫是要判处三年徒刑的,李清照也因此被投入了监狱。 好在,有赵明诚的远亲、翰林学士綦崇礼等亲友的搭救,李清照最终仅被 关押了九天就被释放了。

渔家傲- 如梦令李清照-课件

渔家傲- 如梦令李清照-课件
初 识 李 清 照
李清照是一位了不起的才 女。她生于1084年,山东济南 人,号易安居士,是宋朝著名 的女词人,婉约词派的代表人 物。 她出身书香门第,生活优 越,家庭幸福,18岁嫁给太学 生赵明诚,婚后生活典雅美满。 所以她早期作品的主旋律:多 描写闺中情思,少女情怀,反 映对爱情的追求和对山水美景 的热爱。
诗 词 赏 析
听听悟悟:
写作特色:
想象丰富 意境壮阔 充满浪漫主义特色
听听悟悟:
闭上眼睛聆听这首词作—— 我仿佛看到了——; 我仿佛听到了——; 我仿佛感受到了——? 梦中景:(迷蒙、壮阔) 梦 梦中语:(殷勤、温暖) 梦中志:(不满、追求)
布置作业:
一、基础题(必做): 1、《渔家傲· 天接云涛》作者是 ,她是 朝女词人, 号 。 2、本词中“ , ” 两句描写了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一色图。 3、“ , ” 两句, 词人借回答天帝的问话,抒发胸臆,感叹自己空有卓越的才华, 虽辛苦求索,终因遭逢不幸,未能找到光明的出路。 4、词人最后表示,要像大鹏一样乘万里风高飞远举,奔向缥缈 的神山,寻求幸福,她写到“ , , 。”意境开阔, 想象丰富,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
渔家傲 天接云涛/连晓雾, 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
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诗 词 赏 析
“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译文?
词人自己梦中见到了一个慈祥的、对 自己关爱有加的天帝形象。
诗 词 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析
表现了作者的怀才不遇以及身处南宋黑暗社会、 文章无用的失望。
诗 词 赏 析
“九万里风鹏正举。

如梦令李清照(共8张PPT)

如梦令李清照(共8张PPT)
开头两句,写沉醉兴奋之情。 最后一句,纯洁天真,言尽而意不尽。
喝的大醉而不知
玩够了玩到很晚才划船向回走,
归路。 到回家的路。 这首《 如梦令》以李清照特有的方式表达了她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境界优美怡人,以尺幅之短给人以足够的美的享受。
小船竞相从荷花丛中冲出来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结语
这个爽性的女孩,这一幅生动 的画面,这一幕美丽的情趣, 无不在显露她率真、率性、爽 快而多情的个性,细腻动人, 别是一家。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接着写“兴尽”归家,又“误入”荷塘深处,别有天地,更令人流连。
兴尽晚回舟, 玩够了玩到很晚才划
船向回走,
误入藕花深处, 却误走入荷花丛中
争渡,争渡, 小船竞相从荷花丛中
冲出来
惊起一滩鸥鹭。 惊得满河滩的水鸟都飞
了起来。
开头两句,写沉醉兴奋之情。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沉醉不知归路。 接着写“兴尽”归家,又“误入”荷塘深处,别有天地,更令人流连。 接着写“兴尽”归家,又“误入”荷塘深处,别有天地,更令人流连。 常记溪亭日暮,
寥寥数语,似乎是随意而出,却又惜墨 如金,句句含有深意。开头两句,写沉 醉兴奋之情。接着写“兴尽”归家,又 “误入”荷塘深处,别有天地,更令人 流连。最后一句,纯洁天真,言尽而意 不尽。 这首《 如梦令》以李清照特有 的方式表达了她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 境界优美怡人,以尺幅之短给人以足够 的美的享受。
作者简介 初步感知
如想梦象令联想李清照
欣赏感悟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正式课件PPT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正式课件PPT
如梦令 李清照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南宋女词人。她的父亲
李格非是当时著名学者,丈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 家。早期生活优裕,与丈夫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 的搜集整理。后由于金兵入据中原,李清照与 丈夫为逃避战乱来到江南,不久丈夫病逝,她展转 于杭州、越州、金华一带,在孤苦生活中度过了 晚年。 李清照是南北宋之交的婉约派大家。她的 词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词多写悠闲风雅的生活和抒发对爱情的 追求,写得清丽婉转。 后期词多叹悲惨身世和抒发伤感悼亡之情, 写得深沉哀婉。 作品有《漱玉词》传世,今人有《李清照集校 注》
(2)一个“试”字,将词人不忍亲见落花又想知 道事实的矛盾心理表达得贴切入微,曲折有 致。
探究讨论
4、遭受了一夜风雨的袭击,海棠花自然会
凋落,可是侍女为什么说“海棠依旧”? 一个“却”字隐含着词人怎样的心理? (1)因为侍女并不关心海棠花凋不凋落, 对它的变化无动无衷。这从侧面反衬了词 人怜花、惜花的敏感细腻多情的心理。 (2)一个“却”字隐含着词人听到答话后 疑惑不解的心理。
直击中考
1、结合全诗内容填空。 (1)“肥”“瘦”分别形容: 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 (2)作者采用 寓情于景(或借景抒情、间接抒情) 的写法,表达了 春花的留恋和惜别的伤感 对 之情。 (3)作者采用委婉含蓄手法,表达了对 春花的留恋 和 惜别的一种 。 伤感情绪 (4)“浓睡”在词中的意思是 酣睡 。 2.首句“昨夜雨疏风骤”描绘了怎样一幅画面? 答: 写出了春天晚上,雨点疏落,风刮得很猛烈的情景。 (要点: 时间和“风”“雨”的情态 。) 3.这首小令用精练的语言写了一段对话。其中“绿肥红瘦”是什 么意思?请作简要赏析。 答: 意思是叶子肥大了,花儿更稀少了。绿肥红瘦运用了借代的 修辞手法,绿指代叶子,红指代花儿。作者精心地选择这两个 色彩对比鲜明的词语,强化了春末夏初的景色特征,给人以 鲜明的印象。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PPT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PPT
词人为花而喜、为花而悲、为花而醉、为花而嗔,实则是伤 春惜春,以花自喻,慨叹自己的青春易逝。
黄蓼园《寥园词选》:“一问极有情,答以‘依旧’,答得 极淡。跌出‘知否’二句来,而‘绿肥红瘦’,无限凄婉,却又 妙在含蓄,短幅中藏无数曲折,自是圣于词者。”
胡云翼《宋词选》:李清照在北宋颠覆之前的词颇多饮酒、 惜花之作,反映出她那种极其悠闲、风雅的生活情调。这首词在 写作上以寥寥数语的对话,曲折地表达出主人公惜花的心情,写 得那么传神。“绿肥红瘦”,用语简练,又很形象化。
(2)一个“试”字,将词人不忍亲见落又
想知道事实的矛盾心理表达得贴切入微,
曲折有致。
探究讨论
4、遭受了一夜风雨的袭击,海棠花自然会 凋落,可是侍女为什么说“海棠依旧”? 一个“却”字隐含着词人怎样的心理?
(1)因为侍女并不关心海棠花凋不凋落, 对它的变化无动无衷。这从侧面反衬了词 人怜花、惜花的敏感细腻多情的心理。
探究讨论
6、这首词蕴含着词人怎样的感情?
惜花(惜花实际上是惜春,
惜自己如花的青春年华。)
名家赏评
这首小令,有人物,有场景,还有对白,充分显示了宋词的 语言表现力和词人的才华。
“昨夜雨疏风骤”指的是昨宵雨狂风猛。当此芳春,名花正 好,偏那风雨就来逼迫了,心绪如潮,不得入睡,只有借酒消愁。 酒喝得多了,觉也睡得浓了。结果一觉醒来,天已大亮。但昨夜 之心情,却已然如隔在胸,所以一起身便要询问意中悬悬之事。 于是,她急问收拾房屋、启户卷帘的侍女:“海棠花怎么样了?” 侍女看了一看,笑回道:“还不错,一夜风雨,海棠一点儿没 变!”女主人听了,嗔叹道;“傻丫头,你可知道那海棠花丛已 是红的见少,绿的见多了吗?” 这句对话写出了伤春惜春的闺中 人复杂的神情口吻,可谓“传神之笔。

八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上册)《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课件(共13张PPT)

八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上册)《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课件(共13张PPT)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迁移阅读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 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 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请细细品析“ ”该句妙在哪里? 哀愁本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词人却把它比作可 承载可触摸的实体,说自己的愁重得连船都载不动, 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具体,确是绝妙好辞。
温故知新
2.词是古代诗歌的一个分支,原来也称曲、曲子词, 又因句子参差不齐而称 长短句 。按篇幅长短分 为 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字—90字)、长调(91字以外); 词早先都是入乐的,要按照曲调的要求来写,曲调 即 词牌 ,“如梦令”就是这首词的 词牌名 。
朗读,倾听文字的声音
如梦令
李清照
赏读,品出文字的味道
5.说说“惊起一滩鸥鹭”一句中“惊”字的妙处。? “惊” 字既暗写了船行之快,又生动地写出停栖在小 洲上的水鸟被吓得惊慌失措的情态。
6.这首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词回忆了词人早年经久不忘的一次溪亭畅游
经历,表现了词人开朗奔放的性格,潇洒飘逸的风姿, 表达了词人对往昔生活的怀念之情。
课堂小结
这是一首忆昔词,寥寥数语,似乎是随意而 出,却又惜墨如金,句句含有深意。开头两句, 写沉醉兴奋之情。接着写“兴尽”归家,又“误 入”荷塘深处,别有天地,更令人流连。最后一 句,纯洁天真,言尽而意不尽。全词不事雕琢, 富有一种自然之美,它以女词人特有的方式表达 了她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境界优美怡人,以 尺幅之短给人以足够的美的享受。
夏季(“藕花)、黄昏(“日暮”)
赏读,品出文字的味道
3.全词没有一个描绘色彩的字,但整个画面色彩艳丽,为 什么会有这种效果?
作者在描绘画面时选取了一些富有色彩特征的事物, 如“日暮、藕花、鸥鹭、湖水”,所以才有这种效果。

李清照《如梦令》精品PPT课件

李清照《如梦令》精品PPT课件

二比
哪一组用词表达效果更好?
淡 稀薄 浓 暗厚
绿肥红瘦
与 绿( ) 红(
)
绿暗红稀春已暮,燕子衔泥,飞入垂杨处。柳絮欲停风不住, 杜鹃声里山无数。 竹杖芒鞋无定据,穿过溪南,独木横桥路。樵子 渔师来去,一川风月谁为主。
这首词的主旨在于表现暮春时节落拓无依的羁旅之愁。上
片浓艳,下片疏淡。
“绿暗红稀”正是李清照《如梦令》中之“绿肥红瘦”,
如梦令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 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一比
你认为哪种主题更合适?
A表达了词人寂寞的心情和浓浓的感伤 B表现了词人活泼好逗,情趣雅致的性格 C……
《孟子》曰:
“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 是以论其知世也.”
知人论世
要讨论作者所处的时代,才能了解作者
Please Criticize And Guide The Shortcomings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广查资料 存异执己
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约1151),号易安居士,济南人,父 亲李格非是当时著名的学者,丈夫赵明诚是宰 相赵挺之之子,历任州郡行政长官.他们婚后 的生活很优裕,收集了大量的书画金石,共同 从事学术研究.南渡不久,其夫病死,她精神上 受到沉重打击.1129年金兵南下,她又在浙东 亲历变乱,生活颠沛流离.此后即在孤寂中度 过晚年.她工诗能文,所作词尤为宋朝一大家. 早期作品,韵调优美,多写闺中生活和离别相 思.南渡后,深厚的故土之思, 凄苦的身世之 感,一并抒发在她的作品里,风格突变,社会意 义也大了.
意味着绿叶成荫,而百花凋落。从“绿”、“红”二字见色彩

《如梦令》教学课件(15张ppt)

《如梦令》教学课件(15张ppt)

返回
早期作品,韵调优美,多写闺中生活和离 别相思.公元1127年,北方金族攻破了 汴京,徽宗、钦宗父子被俘,高宗南逃。 李清照夫妇也随难民流落江南。南渡不 久,其夫病死,她精神上受到沉重打 击.1129年金兵南下,她又在浙东亲历变 乱,生活颠沛流离.多年的背井离乡,她 那颗已经残碎的心,又因她的改嫁问题 (张汝州,妄增举数 )遭到士大夫阶层的污 诟渲染,受到了更严重的伤害。此后即 在孤寂中度过晚年.南渡后,深厚的故土 之思, 凄苦的身世之感,一并抒发在她的 作品里,风格突变,社会意义也大了.
注释:
①如梦令:词牌名。
②雨疏风骤:雨点稀 疏, 风声急骤。
③浓睡:沉睡。 ④残酒:残余的酒意。 ⑤卷帘人:这里指侍女。 ⑥绿肥红瘦:绿叶多而 红花少。
译文:
昨夜雨小风急,我从沉 睡中醒来,酒醉没有全 消。试问卷帘的侍女, 她却说海棠花依然如旧。 知道吗?应是绿叶更加 茂盛,红花却已凋零。
绿 肥 红 瘦 : “花瘦,人瘦,因何而 瘦?应是春愁”。
雨夜浓睡-----无忧无虑
主仆问答-----怜惜花叶
纠正误语------活泼多情
惜花伤春
借对酒醒后询问花事 的描写,曲折委婉的 表达了词人的惜花伤 春之情。
李清照两首《如梦令》的异同
应 是 绿 肥 红 瘦
知 却 试 否 道 问 海 卷 知 棠 帘 否 依 人 旧
浓昨 睡夜 不雨 消疏 残风 酒骤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 ·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作者简介 写作背景
注释 译文
鉴赏
相关图片
李清照(1084~约1155),宋代杰出 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婉约派代表词人。 与济南历城人辛弃疾合称“济南二安”。 她写的词也独具一格,称“易安体”, 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名字被用作外太 空月球环形山的女性。 李清照早年生活优裕。父李格非, 北宋齐州人(驻所在今山东省济南市历 下区),齐鲁著名学者、散文家。母王 氏是状元王拱宸的孙女,很有文学修养, 知书善文。十八岁时,李清照与赵明诚 结婚,夫赵明诚,为吏部侍郎赵挺之子, 历任州郡行政长官。金石考据家。他们 的生活很优裕,收集了大量的书画金石, 共同从事学术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步感知 想象联想 欣赏感悟
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 1155),济南章丘 (今属山东)人, 号易安居士。宋代 女词人,婉约词派 代表。早期生活优 裕,与夫赵明诚共 同致力于书画金石 的搜集整理。金兵 入据中原时,流寓
常记溪亭 日暮,
沉醉不知 归路。
常常想起在溪亭 玩到天黑时的情 景 喝的大醉而不知 到回家的路。
结语
这个爽性的女孩,这一幅生 动的画面,这一幕美丽的情 趣,无不在显露她率真、率 性、爽快而多情的个性,细 腻动人,别是一家。
兴尽晚回舟, 玩够了玩到很晚才划
船向回走,
误入藕花深处, 却误走入荷花丛中 争渡,争渡, 小船竞相从荷花丛中
冲出来
惊起一滩鸥鹭。惊得满河滩的水鸟都
飞了起来。
寥寥数语,似乎是随意而出,却又惜墨 如金,句句含有深意。开头两句,写沉 醉兴奋之情。接着写“兴尽”归家,又 “误入”荷塘深处,别有天地,更令人 流连。最后一句,纯洁天真,言尽而意 不尽。 这首《 如梦令》以李清照特有 的方式表达了她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 境界优美怡人,以尺幅之短给人以足够 的美的享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