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幼儿戏剧与影视文学
幼儿戏剧、影视文学

在改编过程中,应注意保持作 品的艺术价值,让改编后的作 品同样具有审美价值和艺术感
染力。
创作与改编实例分析
《小熊维尼》
该作品主题简单明了,通过小熊维尼 的一系列冒险故事,让幼儿了解友情 、勇气和智慧等价值观。情节生动有 趣,语言简练易懂,适合幼儿欣赏。
《狮子王》
该作品主题深刻,情节紧凑,角色鲜 明。在保留原作艺术价值的同时,简 化了一些复杂的情节和语言,更易于 幼儿理解和接受。
跨文化传播
新媒体时代也为幼儿戏剧、影视 文学的跨文化传播提供了便利, 有助于推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幼 儿相互理解和交流。
跨文化交流与传播
文化交融
幼儿戏剧、影视文学将更加注重跨文化交流与传播,通过引入 不同文化元素,丰富作品内涵和表现形式,促进文化交融。
共同价值观
在跨文化交流与传播过程中,幼儿戏剧、影视文学将寻求人类 共同关注的价值观和主题,以引起更广泛的共鸣和认同。
幼儿通过欣赏戏剧、影视作品,可以学习 到丰富的词汇和表达方式,提高语言表达 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其认知能力的发展。
培养情感和社会性发展
传承文化价值观
幼儿戏剧、影视文学中的角色和情节可以 帮助幼儿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感,培养其 情感和社会性发展。
幼儿戏剧、影视文学可以传递文化价值观 和传统美德,帮助幼儿了解和传承本民族 的文化。
舞台与场景设计
色彩丰富
舞台与场景设计的色彩应丰富多样,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布局合理
舞台与场景的布局应合理,易于演员表演和观众观看。
符合主题
舞台与场景的设计应符合主题,能够营造出相应的氛围和情感。
04
幼儿戏剧、影视文学的 教育价值
对幼儿认知发展的影响
第八章幼儿戏剧 与幼儿影视1

《学前儿童文学》教案课题幼儿戏剧与幼儿影视1 课型新授课授课教师杨翠萍专业学前教育班级14秋幼教3班授课时间2016年6月课时课时2 教案编号8-1学习目标知识:巩固婴幼儿戏剧与影视知识点,将所学知识融于教学的试讲中。
技能:提升学生欣赏、编排戏剧、影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戏剧影视教学的情趣,培养学生热爱幼儿教育事业的情感。
重点提升编排戏剧的能力。
难点能结合实际,利用教学方法有感情的进行戏剧编排及表演。
教学方法讨论、交流、练习、试讲教学准备1、多媒体2、学生收集幼儿影视、戏剧的资料。
教学环节考勤安全:点名落实人数。
学生活动教学过程创景激趣:一、复习幼儿戏剧与幼儿影视的知识点1、幼儿戏剧与幼儿影视的发展。
2、幼儿戏剧与幼儿影视的特征。
特征:主题鲜明、浅显,题材幼儿生活化;戏剧冲突的趣味性和游戏性;戏剧语言的动作性、儿童化和口语化。
3、如何鉴赏幼儿戏剧与幼儿影视学生自主复习婴幼儿散文的知识点并积极回答问题。
二、学习幼儿戏剧与幼儿影视的编排知识要点1、讲解幼儿话剧的基本知识。
幼儿话剧(通常又叫童话剧):幼儿话剧以人物对话、动作、表情为主要表现手段,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戏剧。
2、讲解剧本的基本构成要素。
导演、剧本、编剧、剧务、演员、摄影、道具三、学生观看《灰姑娘》视频。
1、查找故事资料2、小组讨论改编剧本3、小组排演4、小组准备道具观看视频并思考问题探索三、试演《灰姑娘》1、小组合作试演2、个人代表小组进行总结:3、学生互评表演效果4、教师点评教学过程新知小组讨论班级交流试读复习巩固复习戏剧知识小结及作业查找灰姑娘的资料并再次编排。
教学反思。
儿童戏剧文学-儿童影视文学

现实生活题材:或歌颂真善美,或对缺 点进行善意的批评和引导。
童话剧:赋予新的时代精神。(如《人 参娃娃》删去了原有的血腥和残酷,表 现了舍己为人的主题,又为儿童可接 受。)
2、在揭示主题的方式上:将主题意蕴的呈现融 于儿童的情趣之中,通过表现童趣来揭示主题。
语言的动作性使得儿童戏剧的节奏更明快,戏 剧效果更强烈。
二、儿童戏剧文学的类别
(一)按艺术形式分
1、儿童话剧:以对白、动作为主要表 现手段。
2、儿童戏:用唱腔、身段等程式化的 地方戏曲表演形式来展现剧情、塑造人 物形象。
3、儿童歌舞剧:用音乐、舞蹈、歌唱 等多种艺术表现手法。
4、儿童木偶戏:演员操纵木偶进行表演
儿童影视多以大团圆的形式结尾,因为大团圆 的结局可使小观众的审美期待得以实现,也使 他们得到轻松和愉悦。
也有的儿童影视结尾给小朋友留下许多思考的 余地和想象的空间。(《小鞋子》)
三、儿童影视的分类(儿童故事片、儿童电视 剧、儿童科教片、儿童记录片、美术片)
(一)儿童故事片
1、含义:指通过演员表演,表现儿童多方面 生活的影片。
画外音摆脱了声音依附于画面视像的从属地位, 充分发挥声音的创造作用,打破镜头和画面景 框的界限,把电影的表现力拓展到镜头和画面 之外,不仅使观众能深入感受和理解画面形象 的内在涵义,而且能通过具体生动的声音形象 获得间接的视觉效果,强化了影片的视听结合 功能。画外音和画面内的声音及视像互相补充, 互相衬托,可产生各种蒙太奇效果。 (《暖春》 的最后,《电影往事》中)
3、审美特征 色彩鲜艳 造型夸张(造型的随意性和自由性) 机智有趣(情节的巧智和人物性格的有趣) 节奏快、动感强
儿童戏剧文学-儿童影视文学

现实生活题材:或歌颂真善美,或对缺 点进行善意的批评和引导。
童话剧:赋予新的时代精神。(如《人 参娃娃》删去了原有的血腥和残酷,表 现了舍己为人的主题,又为儿童可接 受。)
2、在揭示主题的方式上:将主题意蕴的呈现融 于儿童的情趣之中,通过表现童趣来揭示主题。
儿童影视多以大团圆的形式结尾,因为大团圆 的结局可使小观众的审美期待得以实现,也使 他们得到轻松和愉悦。
也有的儿童影视结尾给小朋友留下许多思考的 余地和想象的空间。(《小鞋子》)
三、儿童影视的分类(儿童故事片、儿童电视 剧、儿童科教片、儿童记录片、美术片)
(一)儿童故事片
1、含义:指通过演员表演,表现儿童多方面 生活的影片。
5、儿童皮影戏:用动物的皮为材料,经过雕刻、 绘画制作成各种人物造型,将其放置在特制的 幕布后,通过演员的操纵和说唱表演来表现剧 情的戏剧形式。
6、课本剧:根据教材提供的材料编写的、可供 学生表演的剧本。它能使静态凝固的课文描述 变为借助台词和演员表演的动态的舞台呈现形 式。
(二)按容量和场次分
语言的动作性使得儿童戏剧的节奏更明快,戏 剧效果更强烈。
二、儿童戏剧文学的类别
(一)按艺术形式分
1、儿童话剧:以对白、动作为主要表 现手段。
2、儿童戏:用唱腔、身段等程式化的 地方戏曲表演形式来展现剧情、塑造人 物形象。
3、儿童歌舞剧:用音乐、舞蹈、歌唱 等多种艺术表现手法。
4、儿童木偶戏:演员操纵木偶进行表演
画外音摆脱了声音依附于画面视像的从属地位, 充分发挥声音的创造作用,打破镜头和画面景 框的界限,把电影的表现力拓展到镜头和画面 之外,不仅使观众能深入感受和理解画面形象 的内在涵义,而且能通过具体生动的声音形象 获得间接的视觉效果,强化了影片的视听结合 功能。画外音和画面内的声音及视像互相补充, 互相衬托,可产生各种蒙太奇效果。 (《暖春》 的最后,《电影往事》中)
幼儿影视文学

• • • •
(一)视像性 (二)趣味性 (三)情节性 (四)形象性
• 戏剧与影视的关系: • 戏剧:以舞台演出直接呈现,更具 情境感、真实感。 • 影视:不受舞台、时空条件的限制, 更自由。
•
影视文学:电影、电视的剧本,用 文字塑造形象,反映生活,表现剧作者 对生活的感受、认识和态度的一种新的 文学综合形式。 幼儿影视文学:专门为拍摄幼儿影 视作品所创作的剧本,它既要求依据影 视艺术的特点进行创作,又必须符合幼 儿观众的心理年龄特点和审美趣味。
•
•
幼儿影视文学的发展概况:
• 1、电影,1895年诞生。 • 2、第一部电视,1930年产生,英国。 • 3、中国第一部儿童电影,《顽童》,1922拍 摄。 • 4、改革开放之后,动画片,《宝莲灯》《海 尔兄弟》等 • 5、《快乐星球》,中国第一部科幻电视剧。
• • • •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幼儿影视文学的特点: 1、形象的可视性 2、情节的单纯性 3、人物的逼真性 4、蒙太奇的技巧性
• 幼儿影视文学的分类: • 幼儿故事片、幼儿纪录片、幼儿科教片 和幼儿美术片。 • 幼儿美术片: 动画片 • 木偶片 • 剪纸片 • 折纸片
戏剧与影视文学

戏剧与影视文学
戏剧和影视文学是文学的两个分支,在文学中它们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戏剧是一种舞台表演的艺术形式,它需要演员通过演技和对剧情的理解来展现角色的性格和情感,同时需要舞美、音乐等素材的辅助,通过这些元素来打造出一个完整的戏剧作品。
在文学中,戏剧可以通过剧本来呈现,其元素包括故事情节、对话和角色的描写等等。
影视文学则是指将文学作品拍摄成电影或电视剧的过程。
与戏剧不同的是,影视作品可以选择任何场景,拍摄富有创意的视觉效果,以表达故事情节和角色性格的不同方面。
影视文学的创作通常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编剧剧本,第二个阶段则是导演的指导和演员的表演。
总体而言,戏剧和影视文学为文学创作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是文学与现代艺术相结合的一种形式。
无论是戏剧还是影视文学,都需要对故事情节、角色和场景有深入的理解和把握,同时也需要具备良好的表演和创作能力。
儿童戏剧文学儿童影视文学

contents
目录
• 儿童戏剧文学 • 儿童影视文学 • 儿童戏剧文学与儿童影视文学的关联 • 比较分析 • 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01 儿童戏剧文学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儿童戏剧文学是以儿童为主要受 众,通过戏剧形式展现故事情节 、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的文学作 品。
特点
儿童戏剧文学通常具有生动的故 事情节、丰富的想象力和表现力 ,以及富有教育意义和启发性的 主题。
受众群体与接受方式的区别
儿童戏剧文学
主要受众群体是儿童和青少年,适合在剧场、学校、家庭等场合进行阅读和表演。
儿童影视文学
受众群体同样以儿童和青少年为主,但更适合在家庭、学校、公共场所等地方通过电视、电影、网络等媒介进行 观看。
文化背景与地域特色的影响
儿童戏剧文学
受不同文化背景和地域特色的影响较小 ,可以通过剧本、小说等形式跨地域传 播。
《哈利·波特》系列、《狮子王》、《冰雪奇缘》等。
导演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罗伯特·泽米吉斯、克里斯·巴克等。
03 儿童戏剧文学与儿童影视 文学的关联
题材与主题的共通性
儿童成长
儿童戏剧文学和儿童影视文学都 关注儿童的成长过程,描绘他们 在面对困难、挑战时的心理变化
和成长。
家庭关系
两者都涉及到家庭关系,如亲子关 系、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等,反映 了儿童在家庭中的地位和角色。
VS
儿童影视文学
受文化背景和地域特色的影响较大,不同 地区的影视作品往往具有独特的文化特色 和地域风情。
05 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技术创新与融合发展
数字技术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儿童戏剧文学和儿童影视文学将更多地运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 为孩子们带来更加沉浸式的阅读和观赏体验。
第八章 幼儿戏剧

三、幼儿戏剧的特征
(一)主题鲜明、浅显,题材幼儿 生活化 (二)戏剧冲突的趣味性和游戏性
(三)戏剧语言的动作性、儿童化 和口语化
1.叙述语言的动作性与儿童化
2.人物语言的动作性与口语化
3.人物语言的个性化与类型化 (四)戏剧形式的丰富性和综合性
《小熊拔牙》中小熊的一段独白: 妈妈上班了,啦啦啦, 现在我当家,啦啦啦。 先唱个小熊歌: 1 2 3 4,哇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呀,呀。 再跳个小熊舞: 5 4 3 2,蹦蹦蹦蹦,哒。 哎呀,答应过妈妈洗脸呀。 先洗洗熊眼, 再擦擦熊嘴巴; 熊鼻子抹一抹, 熊耳朵拉两拉; 熊头发梳三下, ……
四、幼儿影视的特征 (一)影视的基本特征 1.诉诸形象,具有视觉化特点; 2.单向输入,具有多义性 ; 3.具有观赏上的通俗性和普及性; 4.视听语言变化迅速,充满创新。 (二)幼儿影视的特征 1.具有影视的基本特征; 2.具有幼儿戏剧的主要特征; 3.影视动画片具有绘画性、动作性、假定性特征。
五、幼儿戏剧与幼儿影视 的分类(从表演形式上划
第八章 幼儿戏剧与影视
第八章 幼儿戏剧与影视
学习要点
掌握幼儿戏剧的特点、类型,初步了解幼儿影视与动画片 的特点。 提高鉴赏幼儿戏剧和幼儿影视作品的能力。 了解幼儿戏剧影视作品的价值,懂得选择适宜的戏剧影视
作品在幼儿园活动中运用。
学会创编适合幼儿排练、表演的小剧本。
第一节 概说
幼儿表演 湖南民院 方先义剧 作《我不 要被吃掉》
练习实践与拓展
1. 观看《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动画片并讨论 交流。
2.阅读幼儿剧本《小熊请客》,根据所学知识完成
一篇500-800字左右的赏析评论文章。 3. 写作训练:自选一则故事或童话,将它改编成 一个幼儿剧本。 4.表演比赛:分组创作或改编一个幼儿剧本,自 行排练后在班级表演评比。 5.音频听赏:幼儿英语童话剧《动物爸爸和树精灵》 (单击 播放 ) 6.课外练习:根据经典阅读推荐指南,寻找任何 一种幼儿音像制品,与幼儿一起观看并交流,了 解幼儿对影视作品的认知水平、爱好兴趣等,归 纳影视传播媒介的优势与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天翼《大灰狼》乔 羽《果园姐妹》《森 林的宴会》老舍《宝
船》
包蕾《小熊请客》金 近《兔妈妈种萝卜》 沈慕垠《老公公种红
薯》
柯岩《打电话》《照 镜子》《红灯绿灯和
警察叔叔》
新时期以来
幼教工作者参与幼儿戏剧创作
但从事幼儿戏剧创作的作家依然较 少,仍需努力。
三、幼儿戏剧的特征
1、游戏性 和趣味性
2、单纯而 有趣的戏
《报童》
四、幼儿戏剧的分类
从容量 的大小
分
独幕剧 多幕剧
不分幕的小型幼儿戏剧
《小熊拔牙》《小兔乖乖》 《蓉生在家里》
两幕或以上的幼儿戏剧, 幼儿戏剧最多三幕。
《小熊请客》《马兰花》
四、幼儿戏剧的分类
幼儿历史剧
从
题 幼儿现代剧
材
范
童话剧
围 神话剧 分
科普剧
《花木兰替父从军》《报童》 《小小聂耳》
《红蜻蜓》《小燕齐飞》 《“小祖宗”和“小宝贝”》 《小熊拔牙》《小熊请客》
《“妙乎”回春》
《真假美猴王》
《南极精灵》
四、幼儿戏剧的分类
从表现 形式分
幼儿话剧 幼儿音乐剧
默剧 幼儿木偶剧 幼儿皮影戏 传统戏剧
(一)幼儿话剧
• 以对话、动作、表情为主的幼儿戏剧形式
• 《三只老虎》
《白雪公主》
(二)幼儿音乐剧
• 又称歌舞剧,以歌唱、舞蹈为主的幼儿戏 剧形式。
• 例如《狗狗Lucky历险记》《动物森林狂想曲》
童话故事
神话传说
图画故事 书
幻想、超现实、夸张、神奇
《皮皮长袜子》《你不知道的 白雪公主》
充满想象、拟人夸张
《十二生肖》《西游记》《云 豹森林》
鲜活的图像、生动有趣的浅 语
《你看起来很好吃》《小纸 箱》《我选我自己》
五、幼儿戏剧的改编
五、幼儿戏剧的改编
五、幼儿戏剧的改编
五、幼儿的戏剧改编
情节明 道具简
一、幼儿戏剧的概念
儿童戏剧的 组成部分
适合幼儿的接受 能力和欣赏趣味
幼儿 戏剧
以幼儿为对象
一、幼儿戏剧的概念
幼儿戏剧文学
幼儿戏剧 中的文学
成分
为舞台提
供剧本/ 脚本
一种可供 阅读的文 学体裁
《小熊拔 牙》课本
P232
二、幼儿戏剧的发展概况
古代儿童戏剧十分贫乏
歌舞戏、傀儡戏、皮影戏受孩子欢迎 因为其具有民间性和儿童性
《幼儿文学》
第八章 幼儿戏剧与影视文学
学习要点
• 1、了解幼儿戏剧的形成和发展 • 2、理解幼儿戏剧的特征 • 3、掌握幼儿戏剧的分类 • 4、掌握幼儿戏剧的改编和排演 • 5、掌握幼儿影视文学的基本理论
一、幼儿戏剧的概念
戏剧
综合性艺术
表演 中心
分类
文 音美舞造灯服 学 乐术蹈形光饰 Nhomakorabea舞台
成人 儿童 戏剧 戏剧
确
单
内容适 宜
幼儿戏剧 故事选择 的原则
适合表 演
五、幼儿戏剧的改编
剧场元素:灯 光、音效、布 景、服装等
角色和动作具有 个性化
改编剧 本要求
戏剧语言 形象化 动作化
故事可终于原 作或加以变化
戏剧结构冲突 集中、单一
五、幼儿戏剧的改编
舞台 提示
台词
剧本 语言
五、幼儿的戏剧改编
舞台 提示
人物提示 场景提示 角色提示
• 幼儿园演出的多为指头木偶,因比较容易 制作和使用。
• 有时木偶可以和人同台演出,如《一只小 黑猫》
• 创新:《布!可思意的世界》《纸要和你在一起》
(四)幼儿木偶剧
(四)幼儿木偶剧
(四)幼儿木偶剧
(四)幼儿木偶剧
• 主要剧目:《白雪公主》《孙悟空三打白 骨精》《金银龙太子》《猪八戒背媳妇》 《狐狸的诡计》《小老外在天津》《圣石 传说》《全托学校》《大盗贼》《绿野仙 踪》《僵尸新娘》《圣诞夜惊魂》
• 一般一条主线,善于设置悬念吸引小观众,但不宜过多。
三、幼儿戏剧的特征
• 3、形象化、动作化的语言
• 戏剧语言是指台词——对白和独白,要符合 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审美趣味,这就要求语 言自然、朴实、浅显,符合幼儿口吻;同 时要生动有趣,动作感强,适合儿童表演。
• 例如《小熊拔牙》的一段独白《课本P181)
(五)幼儿皮影戏
我国独有的戏剧形式
材料
绘画和雕 刻成
剧目
羊牛 驴 皮皮 皮
生旦净末丑
《大战红孩 儿》赏析
(六)传统戏剧(幼儿戏曲)
针对幼儿设计剧本
表演形式为 传统戏剧
《钱要搬家啦》
《三个和尚》
京剧 豫剧
豫剧
儿童 动画
民间皮 影
舞蹈、 戏曲武
打
民乐、 名曲、 京剧打 击乐
五、幼儿戏剧的改编
幼儿 喜欢 的剧 本题 材
七、幼儿影视文学(概念)
幼儿影视文学
姓名、性别
年龄、身份个性特点
时间、地点、布景等
常用“[ ]”表示 表情动作、内心状态的
提示 常用“( )”表示
五、幼儿戏剧的改编
台词
对白 独白 旁白
不加引号
角色称呼和 台词用空格
表示
(独)
(旁)
五、幼儿戏剧的改编
分配角色
排练语言 和动作
选择恰当 的剧本
幼儿戏 剧排演
要求
布景和道 具
六、创造性戏剧教学
(三)幼儿默剧
介于舞蹈与戏剧之间,演出者基本不用语言,只有 形体动作、表情,表现情节和故事,表演难度较高。 纯默剧很少,一般是穿插在一般戏剧中。
肢体动作夸张,面部表情丰富,受孩子喜爱。
(四)幼儿木偶剧
• 由演员操纵木偶以表演故事的儿童戏剧形 式。包括提线木偶(傀儡戏)、指头木偶 (布袋戏)、杖头木偶等。
20世纪初儿童戏剧大量出现
郭沫若、郑振铎、黎锦辉
《麻雀与小孩》我国最早出现的幼儿戏剧 (课本P217,放视频欣赏)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
叶圣陶《风浪》《蜜蜂》儿童歌剧揭示现实 宋庆龄于1947年创办中国福利基金会儿童剧
中儿童的悲惨命运
团,我国第一个专门为儿童演习的职业剧团。
二、幼儿戏剧的发展概况
新中国成立后,儿童戏剧事业迅速发展
剧冲突
3、形象化、 动作化的语
言
特征
三、幼儿戏剧的特征
• 1、游戏性和趣味性
• 符合孩子模仿、参与、表演的特点。 • 例如《三个和尚》
• 2、单纯而有趣的戏剧冲突
• 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它是戏剧的轴心。但冲突必须符合 幼儿的年龄心理特征,符合他们的接受能力和审美趣味。
• 冲突起因:一是生活经验和认识水平不足导致,如《“妙 乎”回春》课本P203;二是角色对立,如真假、善恶、美 丑等冲突
四、幼儿戏剧的分类
从表现形 从容量的
式分
大小分
从题材范 围分
分类 标准
从作品内容、 性质和美学
意义分
四、幼儿戏剧的分类
从作品内 容、性质 和美学意
义分
幼儿悲剧 幼儿喜剧 幼儿正剧
表现不可调和的冲突及其悲 剧结局
《妈妈在你身边》
以夸张的手法讽刺丑恶落后现 象
《小孩闯大“祸”》
表现严肃的冲突,有悲剧和喜 剧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