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V)

合集下载

2024届吉林省长春市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模拟试题(含答案)

2024届吉林省长春市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模拟试题(含答案)

2024届吉林省长春市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模拟试题一、积累与运用(15分)请在答题卡相应的田字格中或横线上端正的书写正确答案或填写相应选项。

(第1——4题每句1分,第5题每小题2分)饱览河山,满眼都是美丽的风景,心中充满厚重的家国情怀。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诗人们用他们如椽巨笔下喷涌而出的文字,带领我们穿越千年,去体味他们各自的人生百味。

1.漫步河边,我们可以体会“,君子好逑”“,在水一方”(《诗经》)的思慕渴求。

2.登上黄鹤楼,我们可以观看“,”(崔颢《黄鹤楼》)草木茂盛的秀美风光。

3.徜徉西湖,我们可以欣赏“,”(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的盎然生趣。

4.亲临边关,我们可以感受“报君黄金台上意,”(李贺《雁门太守行》)的报国之志。

5.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题目。

或许是松原这座城市的冬天过于长吧,绿在这座城市的门外徘徊太久,一登上松原的舞台,渐次màn(①)延起来的绿意也就如关东汉子开怀畅饮一样,豪迈得一发而不可收,好像不把整个城市都染成绿色不罢休似的。

之后没几天,绿意弥(②)漫在松原的大街小巷,把一座城市变成了绿的海洋、绿的世界。

正所谓,城中有林,林中有景,满眼绿色,草木葱茏……松花江边长堤上绿荫如盖、水韵□□,水面波光潋滟、绿意□□,给这个北方的江面增加了几分江南的娟秀与温柔。

来到镜湖岸边,虽看不到荷叶田田、芦苇荡漾,但用不了两个月,“小荷才露尖尖角”的秀美,一定会给松原的绿带来古典的几分诗韵。

(1)给语段①处填写汉字,②处填写拼音。

①màn()延②弥()漫(2)在语段□□处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A.盎然氤氲B.氤氲盎然(3)“绿意弥漫在松原的大街小巷”一句中“弥漫”一词的句子成分是()A.主语B.谓语C.状语D.定语(4)语段中划线句子有语病,请将正确的句子抄写在下面。

2、阅读(45分)(1)文言文阅读(15分)【甲】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

(10分)桃花源记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2024年贵州省中考第四次模拟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4年贵州省中考第四次模拟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贵州省二○二四年初中学业水平第四次模拟检测语文试题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 答题前将姓名、座位号、身份证号、准考证号填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2. 所有解答内容均须涂、写在答题卡上。

3. 客观题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相应题号对应选项涂黑,若需改动,须擦净另涂。

4. 主观题在答题卡对应题号位置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书写。

一、书写水平(5分)1.请使用楷体字答题,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此项根据作文的书写水平计分。

(5分)二、基础积累(共4道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2~3题。

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中国人民是爱好和平的人民。

70多年来,无论遇到任何艰难险阻、风险挑战,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心意志从未改变且历久弥坚....。

特别是新时代以来,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chàng①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到积极建设fùgài②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再到展现负责任大国担当,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中国始终秉持..以和为贵理念,与国际社会共谋和平、共护和平,成为保护..世界和平的中流dǐ③柱。

一批又一批中国“蓝盔”为世界和平英勇出征,前仆后继....,被国际社会誉为“维和行动的关键因素和关键力量”……2.根据语境和拼音,请用楷体字写出上面横线处的词语。

(4分)3.上面文段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历久弥坚B.秉持C. 保护D.前仆后继4.根据所给信息默写相应内容。

(10分)①,关山度若飞。

(《木兰诗》)②受任于败军之际,。

(诸葛亮《出师表》)③兔从狗窦入,。

(《十五从军征》)④,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⑤乡书何处达?。

(王湾《次北固山下》)⑥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何首乌有拥肿的根。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⑦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以“,”两句表达了对被贬友人的同情和关切之情。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附带答案)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附带答案)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附带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积累运用(共20分)1.下列句中空缺处的关联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①____疫情影响多么严重,还是世界环境动荡不安,都无法阻挡中国前进的步伐。

②我不觉感到悲凉,这种不可的凄凉之感,使我无论作何设想也提不起任何兴致。

A. 不是驱除更正更正C. 不是祛除更改D. 不管驱除更改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中国作家曹文轩获得2016年度国际安徒生奖,他的获奖充分证明:一个作家只有立足于自己的民族、自己的生活,写出生活的真实与美好,才能获得世界的认可。

B.对于机器人是否比人类聪明,未来是否可能替代人类,假如机器人产业完全替代人类生产,人还能做些什么等问题,来合肥参加会议的专家学者的回答是肯定的。

C.把研究方向聚焦在威胁人类生命乃至健康的重大传染病防治上,把目标定位在提高药物的临床疗效上,加上大团队合作,这些为青蒿素的发现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D.国家林业局着手编订《国家储备林建设规划》,计划在2016年至2050年间,完成东南沿海、长江中下游、黄淮海、西南、京津冀及东北地区六大储备林建设基地。

4.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A.为了堵住汩汩往外喷涌的缺口,消防队员前仆后继....,终于形成一道人墙,封住了洪水,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B. 水质污染,水位急速下降,空气能见度降低,我们不能再竭泽而渔....,要停止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做法。

C.三娘这刺绣的手艺可是一绝,绣的那花仿佛就要开在眼前,绣的那鸟仿佛就要展翅高飞,这手艺精彩..绝伦..。

D.话剧《屈原》上演之后,观众口碑不错,都说人物形象性格鲜明,表演到位,引人入胜....。

5.填空。

(5分)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中表明作者在朋友的热情关怀下,要振奋精神,重新投入新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文中考全真模拟考试(含答案)

语文中考全真模拟考试(含答案)

语文中考综合模拟检测试题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满分120 分。

考试用时120 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共5题;共41分)请在答题卡相应的田字格中或横线上端正地书写正确答案或填写相应选项。

(第1—4题每句1分,第5题、第6题每小题1分,第7题2分)1、________,路远莫致之。

(《庭中有奇树》)2、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

(《无题》)3、人们常用曹操《龟虽寿》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

”来比喻人虽老了却仍有雄心壮志。

4、《三峡》中总括三峡春冬之时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5、2016年“两会”上,有委员提出用十年左右的时间废除中国大陆通行的简体字,恢复繁体字。

“繁简之争”再一次进入人们视野。

请你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综合性学习任务。

材料一:网上流传的“段子”中说:“汉字简化后,親不见,愛无心,產不生,厰空空,麵无麦,運无车,導无道,有雲无雨,開関无门……”(注:以上提及的繁体字与简体字的对应关系:親—亲,愛—爱,產—产,厰—厂,麵—面,運—运,導—导,雲—云,開—开,関—关。

)材料二:说汉字简化导致表意功能弱化的看法看似很有文化,其实是对汉字知识的无知……例如那个“愛”,早在晋代就有“爱”的写法了,这是由行书演化而来的——几千年来,汉字发展的主流就是由繁到简。

况且“愛”字最初表达的意思是依依不舍、舍不得的样子。

而“愛”中的“心”,是声旁的一部分,跟意思无关。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后推行汉字简化,同一系列政治改革和社会革新有密切关系,是为政治改革和社会革新服务的,简化汉字便于书写,便于提高人民的普遍文化水平这在当时有其必要性,而现在大陆使用简体字,而港澳台地区使用繁体字,这不利于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和祖国的统一。

(1)请从材料中概括出赞成和反对简化汉字的理由各两条。

(2)针对“繁简之争”,校报委托你采访语言学家赵教授,请你事先准备两个采访问题。

中考语文模拟考试卷(含答案解析)

中考语文模拟考试卷(含答案解析)

中考语文模拟考试卷(含答案解析)一、积累运用(1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企.盼(qǐ)绚.丽(xuàn)承载.(zài)一呼百应.(yīng)B.咀嚼.(jué)苍穹.(qióng)譬.如(bì)心有灵犀.(xī)C.胚.芽(pēi)笨拙.(zhuō)冗.杂(rǒng)豁.然贯通(huò)D.陨.石(yǔn)解剖.(pāo)奠.基(diàn)拾.级而上(shè)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羸弱先驱者惊心动魄就地取材B.禁锢辨论赛察言观色络绎不绝C.要诀消火栓截然不同振耳欲聋D.浮燥纪传体心旷神怡广袤无垠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在排演话剧《屈原》时,同学们全心投入,将角色扮演得入木三分....。

B.自从玫瑰增选为济南市“市花”后,玫瑰花饼成为炙手可热....的商品。

C.2021年3月31日“中国天眼”正式对全球开放,这个消息真是大快人心....。

D.春天,济南五龙潭公园的樱花开放了,如云似雪,美不胜收....。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通过中国全球影响力的提升,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国青年学习汉语。

B.故宫文创之所以成为“网红”,是因为其挖掘了文创的日常实用价值的缘故。

C.大学生黄文秀放弃大城市的高薪工作,主动请缨到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

D.在书香文化浸润下,学校逐渐营造了善思善行的校风和求实求是的精神。

5.下列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红色成为青春底色,,。

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革命先辈早在青年时期就积极寻求救亡图存之路,将报国之心融入人生追求。

可以说,鲜红底色一旦铺就,将始终流淌在青年血脉里,帮助青年在广阔天地中找到建功立业的舞台。

2024年上海市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附参考答案)

2024年上海市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附参考答案)

2024年上海市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附参考答案)(考试时间:10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一、古诗文(35分)(一)默写与运用。

(13分)1.默写(1)长风破浪会有时,。

(《行路难·其一》)(2)但愿人长久,。

(《水调歌头》)(3),锦鳞游泳。

(《岳阳楼记》)(4)山水之乐,。

(欧阳修《醉翁亭记》)(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的句子是,。

(二)阅读下面短文,完成下面小题(22分)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石壕吏(节选)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成。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展炊。

【乙】醉翁亭记(节选)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丙】欧阳修传(节选)范仲淹以言事①贬,在廷多论救②,司谏高若讷独以为当黜。

修贻书责之,谓其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

若讷上其书,坐贬夷陵令,稍徙乾德令、武成节度判官。

久之,复校勘,进集贤校理。

庆历三年,知谏院。

时仁宗更用大臣,杜衍、富弼、韩琦、范仲淹皆在位,增谏官员,用天下名士,修首在选中。

每进见,帝延问执政,咨所宜行。

既多所张弛③,小人翕翁不便④。

修虑善人必不胜,数为帝分别言之。

初,范仲淹之贬饶州也,修与尹洙、余靖皆以直仲淹见逐,目之曰“党人”。

自是,朋党之论起,修乃为《朋党论》以进。

其略曰:“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

故为君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宋史·欧阳修传》)【注释】①言事:直陈时弊。

初中语文中考模拟试题(四)含答案

初中语文中考模拟试题(四)含答案

初中语文中考模拟考试(四)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6页,第Ⅱ卷7至12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用2B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正,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16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期期艾艾.(ài) 祈祷..(qídǎo) 抑扬顿挫.(cuî)旸.谷(yáng)B. 执拗.(niù) 虐.待(nuâ)枸杞.(qí)磬.音(xīn)C. 迁徙.(xí) 一绺绺(lǚ ) 花团锦簇.(cù) 炽.热(zhì)D. 无垠.(yín)侏儒..(zhū rǔ)锃.亮(câng) 酷肖.(kùxiāo)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诚皇诚恐暗然失色意测星临万户B. 倒坍不可明状引颈受戳粗制烂造C. 浩瀚无银弄巧成绌正襟威坐藏污纳垢D. 油光可鉴拖泥带水峥嵘遮天蔽日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怀怒未发,休.(吉祥)祲降于天。

(《战国策·唐雎不辱使命》)B.彼竭我盈,故克.(克服)之。

(《左传·曹刿论战》)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陶渊明《桃花源记》)D.老夫聊.(姑且,暂且)发少年狂(苏轼《密州出猎》)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A.她很害羞,一见陌生人两腮就红起来,嘴里也期期艾艾....说不出话来。

B.这对小姐妹海誓山盟....,要做永远的好朋友。

2024年陕西省渭南市某地区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4年陕西省渭南市某地区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4年陕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

全卷总分12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学校、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3.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和运用(共7小题,计24分)华夏文明,源远流长。

陕西作为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重要的发祥地之一,这里文物古迹众多,文化底蕴深厚,是华夏儿女共同的精神家园。

学校文学社将开展以“坚定文化自信传承文化基因”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一起参加。

【三秦文化一脉相承】中华民族在沃野千里的关中八百里秦川、沟壑纵横的陕北黄土高原、水草丰茂的陕南鱼米之乡,谱写了底蕴深厚、根深叶茂的三秦文化。

下面是小秦准备给校文学社投递的一篇文稿中的部分内容,请你帮他修改其中的错误。

“秦中自古帝王州”,陕西曾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核心区域,多个朝代在此相继建都。

中华文明顶盛时期的周、秦、汉、唐都是在三秦大地拉开序幕并书写了辉煌的历史。

巍峨的大秦岭、奔腾的黄河水、静穆的黄帝陵、雄伟的兵马俑、厚重的古城墙、悠远的古丝路……一山一水一陵一俑一城一路,章显了陕西作为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的厚重历史和独特的自然人文禀赋。

独特地道的风味、匠心独运的技艺、悠远亲切的乡音、怎么称道都不为过的文化古迹,一字一词皆有故事,一砖一瓦饱蘸深情——它们是三秦文化的“活化石”,是我们每一个人心中的乡愁与记忆。

1.有两个词语的读音小秦没有读准确,请你帮他指出正确的读音。

(2分)(1)“巍峨”应读为______ (2)“静穆”应读为______2.这篇文稿中有两个词语书写错误,请你帮小秦改正。

(2分)(1)“顶盛”应写为______ (2)“章显”应写为______【传统文化绵延不息】诗词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表,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魅力,它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园,是文化创新创造的宝贵资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V)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A.蛙鸣是夏夜最强劲的音符,当它此起彼伏,连缀.(zhuì)成一片时,一种旋律便覆盖了大地。

B.常常看到有些人,因为吝啬一枚硬币,对匍匐在路边的乞丐视而不见,编造种种理由,慰藉.(jí)羞惭的良知。

C.一条小河拦住了去路,在紧挨着河岸的地方,舒适地蜷.(quán)伏着撑渡船人的茅屋。

D.阅读让灵魂站立。

它使你在暴风骤雨中站成威严的雕像,在骄阳烈日下站成叱咤.(zhà)风云的勇士。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狡黠玷污确凿莫明其妙B.拮据诘难船蒿小心翼翼C.戳穿杀戮惩罚息息相通D.对称取谛蹒跚大彻大悟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傅雷先生苦心孤诣....,一部家书,圈圈爱子之心溢于言表。

B.人们听了歌唱家腾格尔演唱的经典曲目——《天堂》,不由得触目伤怀....。

C.元宵节以后,节日的气氛渐渐淡下来,周而复始....,人们又开始了一年的劳作。

D.这场足球赛精彩纷呈,比赛双方均使出了浑身解数....,比分最终还是停留在1:1。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读《望岳》,只有理解了作品内容,走进了诗人心灵,才能读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B.有学者认为,央视“百家讲坛”栏目将国学经典通俗化,有利于更多人研究、了解传统文化。

C.当前,青少年非常深受网络语言的影响,忽视汉语的规范化使用,这应引起教育工作者高度重视。

D.表现人性光辉的作品,魅力大多在于其中蕴含的道德力量,而这种力量代表着社会的正能量。

5.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朱自清是散文家、诗人、学者,我们学过的《背影》《老王》都是他的作品。

B.鲁迅的散文《社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都表现了童年生活的情趣。

C.《变色龙》的作者是法国作家契诃夫,他是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巨匠。

D.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我们曾学过他的作品《记承天寺夜游》。

6.参照划线部分续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排比句。

要求:语意连贯,具体形象。

(4分)一位诗人曾说:“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

”一滴水珠里有浪花的影子,一个眼神里有思念的影子;,;一块岩石里有群山的影子,一声细语里有关爱的影子。

的确,任何小事物都藏有大世界,任何细微处都含有真感情。

7.综合性学习(11分)春节前夕,北京市一个30人的团队在微博上开始倡导“光盘行动”。

到目前为止,“光盘行动”在微博上被提起约7000万次,不断有网友和名人发布自己响应“光盘行动”的信息。

一时间,在微博上晒出自己吃干净的餐具和打包带走的剩菜剩饭成为风尚。

我市某中学正在开展以“我也光盘”为主题的活动,请你也参与到这一次活动中来。

(1)关于“光盘行动”产生的背景,说法不一,学校老师收集到以下三则材料,请你根据这三则材料,探究“光盘行动”是针对哪些现象提出来的。

(4分)材料一:“有一种节约叫光盘,有一种公益叫光盘,所谓光盘,就是吃光你盘子里的东西。

”;“节约粮食,不是寒酸”。

——“光盘行动”团队宣传语材料二: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xx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

材料三:在主城一家大型餐饮企业当服务员已有两年多的小刘。

5月25日,她接待了一桌生日宴席,负责点餐的是一位很阔气的男士。

“我至少提醒了三次,建议他菜差不多了。

”但小刘的这份好心却没能换来理解,反倒被同桌的顾客说了几句,“我们各人晓得,又不是不给钱,你操这份心干啥子哟。

”他们准备离开时,过生日的老太太提出:“妹儿,把剩的这些菜给我们打包。

”小刘正准备给他们拿打包盒,几个儿女却一手制止,“打啥子包嘛,麻烦得很,别人还以为我们很穷,我们吃得起。

”扭不过儿女们的劝说,老太太只好不打包了。

(2)活动中,你的同学发现这则新闻有价值,但标题缺失,请你拟定一个标题,不超过20个字。

(2分)(3)网上一些关于“光盘行动”的广告宣传语如“吃多吃少,光盘正好”、“吃不了兜着走”等很能吸引眼球,学校也准备在餐厅张贴一些标语,请你拟写或改写一条,要求:吸引同学眼球,传递正能量。

(2分)你写的是:(4)班上开展活动,模拟第(1)小题材料三里的情景,如果你是小刘,你如何再劝说老太太的儿女们,让他们将“剩宴”打包带回去。

(3分)你说: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一)古诗文积累8.古诗文默写填空。

(10分,每空1分)(1)蒹葭采采,。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诗经·蒹葭》)(2),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3)八百里分麾下炙,,沙场秋点兵。

(辛弃疾《破阵子》)(4),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5)何当共剪西窗烛,。

(李商隐《夜雨寄北》)(6),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7)山水之乐,。

(欧阳修《醉翁亭记》)(8),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9)李白在《行路难》中用典故含蓄表达自己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一12题。

(15分)曹刿论战《左传》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9.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4分)(1)又何间.焉()(2)小惠未徧.()(3)神弗福.也() (4)公将鼓.之(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11.按下列要求,用选文的原句回答。

(4分)(1)鲁庄公的答复中最符合曹刿“取信于民”这一思想的句子是:()(2)齐军大败后,鲁庄公“将驰之”,曹刿说:“未可。

”曹刿阐述理由的句子是:()12.出身下层的谋士曹刿毛遂自荐,辅佐鲁庄公取得长勺之战的胜利。

曹刿的成功给你什么启发?(3分)三、现代文阅读(4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章。

完成13一17题。

(22分)生长在城市里的一棵树【美】劳拉·伊丽莎白·理查兹陈荣生译①在一座拥挤的城市里,在两座高楼之间长着一棵树。

这棵树的周围没有任何绿色植物,树一侧的叶子碰到了一座仓库密密实实的墙,另外一侧的叶子掠到了一座破旧公寓的窗口,下面的空间已经被水泥铺到树的根部,但这棵树仍然活着,而且每到春天都会长出新鲜嫩绿的叶子。

②“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住在树根下的老鼠问。

“我就不会这样做,如果我是你的话”。

③“这是我的事!”树说。

“这是我得做的事情。

我的家族全都这样做”。

④“但是没有人来看你,在这样的环境里,”老鼠说,“除了我。

”⑤“那.不关我的事!”树说。

⑥但是,公寓里那位生病了的姑娘说:“妈妈!亲爱的妈妈!窗外那棵树长出细小的新叶了,嫩嫩的,绿绿的。

春天来了,即使是在城市里也可以看到春天了。

现在我会长得更好。

我敢肯定。

”⑦“感谢上帝!”母亲说。

⑧夏天来了。

树叶长得又大又长,树枝被它们压得弯了腰。

树叶在风的吹拂下颤抖..,留下了一片阴凉。

⑨“你这样耗费自己的生命,真的让人为你感到遗憾!”住在树根下的老鼠说,“要是你捕捉昆虫,或者做些有用的事情,我倒会感到好受一些。

你为什么就是要这样做呢?”⑩“这是我得做的事情!”树说。

“我的家族全都这样做”。

⑾“但是,如果有人关注或同情的话,那又会不同,”老鼠说。

⑿“那不关我的事!”树说。

⒀但是,公寓里那位生病了的姑娘说:“妈妈,热浪让人感到窒息。

要不是有那棵可爱的树的遮阴,我真的无法忍受。

风把树叶吹得沙沙作响,我从这种响声中感觉到了凉爽,好像置身于山间一大片森林,森林里的树木凤舞婆娑,碧绿的草地上长满了鲜花,清香四溢,叮咚作响的泉流你追我赶往前奔。

”⒁“感谢上帝!”母亲说。

⒂日子一天天过去,转眼就是秋了。

空气开始稀薄和变冷,那棵树的树叶也开始变黄,一片接一片地掉落到地上。

水泥地面全都被落叶覆盖了,那些落叶就像金子般闪闪发光。

⒃“现在你明白了!”住在树根下的老鼠说,“现在一切都结束了,你的辛苦有何所得?”⒄“我做了我得做的事情”,树说,“那对我来说已经足够了”。

⒅“真是懦弱的植物!”老鼠说,“如果你结出果实让人吃,那至少算是留下一点东西,可现在,除了掉落的枯叶和空荡荡的树枝,你什么都没有留下。

”⒆“那不关我的事!”树说。

⒇但是,公寓里那位生病了的姑娘说:“妈妈!亲爱的妈妈,夏天已经结束了。

看啊!我那棵可爱的树掉叶了,那些光秃秃的树枝拍打着我们的窗口,似乎在提醒着我,那棵树该安静休息了,我想我也要睡觉了。

亲爱的妈妈,请您帮我拾几片树叶,我要好好珍藏,因为它们一直是我快乐的源泉。

”(21)说完,她转身面对着墙,慢慢地入睡了。

(22)“感谢上帝!”母亲说。

——选自《美文》(有删改)13.文章写了一棵树的经历,也写了一位生病女孩看到树后的感受,请分别加以概括。

(6分)树的经历:女孩的感受:14.第①段的环境描写,写出了树怎样的生存环境?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15.结合语境,说说第⑤⑧段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4分)(1)那.不关我的事!(2)树叶在热浪下微微颤抖..,留下了一片阴凉。

16.请从修辞和描写手法的角度,对文章第⒀段划线语句进行赏析。

(4分)好像置身于山间一大片森林,森林里的树木凤舞婆娑,碧绿的草地上长满了鲜花,清香四溢,叮咚作响的泉流你追我赶往前奔。

”17.文中的树反复说:“这是我得做的事!”“我的家族全都这样做。

”这两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并请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它的现实意义。

(4分)(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一22题。

(18分)从容淡定陈旭①“从容淡定”这词耐人寻味,意思是“从容于心,淡定于行”。

作为人的一种情怀和精神境界,古已有之。

②古往今来,中华民族的圣贤先哲、仁人志士,都对“从容”和“淡定”作出了自己的诠释。

孟子的“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刘禹锡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等等,无不表现出“从容”和“淡定”的心性情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