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复习专题运动的描述

合集下载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核心考点专题1 运动的描述(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试题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核心考点专题1 运动的描述(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试题

核心考点专题1 运动的描述知识一质点和参考系1.质点(1)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叫做质点.(2)研究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就可以看做质点.(3)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实际并不存在.2.参考系(1)参考系可以是运动的物体,也可以是静止的物体,但被选为参考系的物体,我们都假定它是静止的.(2)比拟两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必须选同一参考系.(3)选取不同的物体作为参考系,对同一物体运动的描述可能不同.通常以地面为参考系.参考系选择的差异性选择的参考系不同,物体的运动状态可能不同.坐在车上的人以车为参考系,感觉自己是静止的.站在地面上的人选择地面为参考系,感觉车上的人是运动的.知识二时间和时刻位移和路程1.时刻和时间间隔(1)时刻指一瞬间,在时间轴上用点表示.(2)时间间隔是两时刻之间的间隔,在时间轴上用线段表示.(3)时刻和时间间隔的关系:用t1和t2分别表示两个时刻,Δt表示两时刻之间的时间,如此Δt=t2-t1. 时刻和时间的关系2.位移和路程两点间直线距离最短,位移是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其大小不大于(小于或等于)路程的大小. 3.速度与速率(1)平均速度:物体发生的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即v =Δx Δt,是矢量,其方向就是对应位移的方向. (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经过某一位置时的速度,是矢量,其方向是物体的运动方向或运动轨迹的切线方向.(3)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是标量.(4)平均速率:物体运动实际路程与发生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值,大于或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 知识三 加速度1.物理意义: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2.定义式:a =Δv Δt =v -v 0Δt. 3.决定因素:a 不是由v 、Δt 、Δv 来决定,而是由F m来决定.4.方向:与Δv 的方向一致,由合外力的方向决定,而与v 0、v 的方向无关.判断物体是加速还是减速在直线运动中,物体做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取决于加速度a和速度v的方向关系,同向如此加速,反向如此减速.对点练习1.(多项选择)如下有关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答案是( )A.研究哈雷彗星的公转时,哈雷彗星可看做质点B.把戏滑冰运动员正在表演冰上舞蹈动作,此时该运动员可看做质点C.用GPS定位系统确定正在南极冰川考察的某科考队员的位置时,该队员可看做质点D.因为子弹的质量、体积都很小,所以在研究子弹穿过一张薄纸所需的时间时,可以把子弹看做质点【答案】AC【解析】哈雷彗星的大小与公转轨道的半径相比可忽略,故能看做质点,故A对;假设把滑冰运动员看做质点,无法研究其动作,故B错;在确定科考队员的位置时,该队员可看做质点,故C对;研究子弹穿过一张薄纸的时间时,纸的厚度可忽略,而子弹的长度不能忽略,故D错.2.(多项选择)如下关于参考系的说法正确的答案是( )A.研究任何物体的运动,都要选别的物体做参考系B.研究某物体的运动时,必须选特定的物体做参考系,不能任意选取C.参考系就是绝对不动的物体D.一个物体相对于一个参考系是静止的,相对于另一个参考系不一定是静止的【答案】AD【解析】参考系是为了描述物体的运动,选来作为标准的物体,不理解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选为参考系的物体可以是运动的,也可以是静止的,而错选B或C项.3.(多项选择)在以下情况中可将研究对象看成质点的是( )A.利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确定“武汉〞舰在大海中的位置B.裁判们为正在参加把戏滑冰比赛的金博洋打分C.研究“嫦娥三号〞从地球发射升空时的飞行轨迹D.研究“嫦娥三号〞降落到月球外表后如何探测月球外表【答案】AC【解析】误认为运动员的肢体动作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所以将运动员看成质点;认为“嫦娥三号〞远小于月球大小,误将D项中的“嫦娥三号〞看成质点.4.如图是体育摄影中“追拍法〞的成功之作,摄影师眼中清晰的运动员是静止的,而模糊的背景是运动的,摄影师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运动的美.请问摄影师选择的参考系是( )A.大地B.太阳C.滑板运动员D.步行的人【答案】C【解析】“追拍法〞是跟踪运动的物体,将运动的物体看做是静止的,该图片是运动的滑板运动员被摄影师当做静止的,而用镜头跟踪,所以参考系是滑板运动员,故C正确,A、B、D错误.5.如下列图为时间坐标轴,如下关于时刻和时间的说法正确的答案是( )A.t2表示时刻,称为第2秒末或第3秒初,也可称为2秒内B.t2~t3表示时间,称为第3秒内C.0~t2表示时间,称为最初2秒内或第2秒内D.t n-1~t n表示时间,称为第n-1秒内【答案】B【解析】t2表示时刻,称为第2秒末或第3秒初,但不能称为2 s内,2 s内表示时间,故A错误;t2~t3表示两个时刻之间,是时间,称为第3秒内,故B正确;0~t2表示时间,称为最初2秒内,不是第2 s 内,故C错误;t n-1~t n表示时间,称为第n秒内,故D错误.6.在乒乓球比赛中,有一次某运动员采用如下列图的高抛发球,他紧贴台面将球向上抛出,球竖直上升1.5 m后下落,在距离台面0.3 m处被球拍击中,如此在这一过程中,乒乓球经过的路程和位移大小分别为( )A.1.5 m,0.3 m B.2.7 m,0.3 mC.2.7 m,1.8 m D.1.8 m,0.3 m【答案】B【解析】路程是指物体所经过的路径的长度.乒乓球经过的路程是运动轨迹的长度,所以是2.7 m .位移是指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位移的大小只与初、末位置有关,与经过的路径无关,所以乒乓球的位移是0.3 m.7. (多项选择)关于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以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 ( )A .一般讲平均速度时,必须讲清楚是哪段时间(或哪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B .对于匀速直线运动,其平均速度跟哪段时间(或哪段位移)无关C .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都可以准确描述变速运动D .瞬时速度是某时刻的速度,只有瞬时速度才能准确描述做变速运动的物体运动的快慢【答案】ABD【解析】一般情况下,物体在不同时间(或不同位移)内的平均速度不同,但对于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不变,所以其平均速度与哪段时间(或哪段位移)无关,故A 、B 正确;平均速度只能粗略描述变速运动,只有瞬时速度才能准确描述做变速运动的物体运动的快慢,故C 错误,D 正确.8. (多项选择)由a =Δv Δt可知( ) A .a 与Δv 成正比B .物体加速度大小由Δv 决定C .a 的方向与Δv 的方向一样D.Δv Δt叫速度变化率,就是加速度 【答案】CD【解析】加速度a 完全取决于速度的变化率Δv Δt,并不是与Δv 成正比,也不是与Δt 成反比.其方向始终跟速度的变化量Δv 的方向一致,和速度的方向无关.9. 如下列图,一女同学穿着轮滑鞋以一定的速度俯身“滑入〞静止汽车的车底,她用15 s 穿越了20辆汽车底部后“滑出〞,位移为58 m 。

物理运动的描述归纳总结

物理运动的描述归纳总结

物理运动的描述归纳总结物理运动是研究物体在空间中运动状态的科学,通过描述物体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的变化,可以深入了解运动的规律和特性。

本文将对物理运动的描述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包括运动的基本概念、描述运动的量、运动的三大规律等内容。

一、运动的基本概念1. 物体:进行运动的物质实体。

2. 参照系:观察和描述物体运动的参考框架,用来确定物体的位置和运动状态。

常见的参照系有惯性参照系和非惯性参照系。

3. 位移:物体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的矢量量值。

表示为Δx或Δr,其中Δ表示变化量。

4. 时间:描述物体运动发生的先后顺序和持续时间的量。

表示为Δt。

5. 运动状态:包括位置、速度和加速度三个方面,是描述物体运动最基本的概念。

二、描述运动的量1. 位置:用来确定物体在参照系中的具体位置,常用的描述方法有坐标系和参照物等。

2. 速度: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

平均速度用来描述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位移与时间的比值,瞬时速度则表示物体在某一瞬间的运动状态。

3. 加速度:描述物体速度变化的物理量。

平均加速度用来描述物体在一段时间内速度改变量与时间的比值,瞬时加速度则表示物体在某一瞬间的加速度。

三、运动的三大规律1.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如果受力为零,则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这意味着物体具有惯性,需要外力才能改变其运动状态。

2. 牛顿第二定律(动力学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它上面的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即F=ma,其中F表示受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a表示加速度。

3.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任何一个物体都会对其他物体施加力,而同时受到这个物体的等大反向力。

即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于不同的物体上。

四、运动的描述归纳总结物理运动的描述是通过测量和计算来实现的,可以运用数学工具和物理公式进行精确描述。

运动的描述需要基于准确的实验数据和观测结果,运用概念清晰、逻辑严密的语言进行归纳和总结。

2025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1讲 运动的描述 课件

2025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1讲 运动的描述 课件
铁全线266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杭州至台州最短运行时间为1小时3分钟。
图1为G9308次复兴号动车组列车经过杭台高铁椒江特大桥时的照片。则( D )
A.“266公里”指的是位移
B.“1小时3分钟”指的是时刻
C.G9308次复兴号动车组列车运行的平均速度约为266 km/h
D.研究G9308次复兴号动车组列车经过杭台高铁椒江特大桥的
假定不动的物体
②选取 可任意选取,选取不同的参考系,对同一物体运动的描述可能不同
从水平匀速飞行的飞机上投出
的炸弹,以飞机为参考系和以
地面为参考系各做什么运动?
3、时刻和时间间隔
时间
间隔
第4秒内
前4秒
第4秒初
(第3秒末)
时刻
第5秒初
(第4秒末)
3、时刻和第3秒末、第1秒、前2秒、
D.加速度的大小为14 m/s2,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反
跟踪训练
5.(2023·广东江门月考)一个小球运动的频闪照片如图5所示,下列说法一
定正确的是( C )
A.加速度方向向左
B.速度方向向左
C.加速度方向向右
D.速度方向向右
图5
1.2022年1月8日,我国首条民营控股高铁——杭台高铁正式开通运营。杭台高
例5 (多选)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大小为4 m/s,1 s后速
度大小变为10 m/s,则关于该物体的加速度的说法可能正确的是( AD )
A.加速度的大小为6 m/s2,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同
B.加速度的大小为6 m/s2,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反
C.加速度的大小为14 m/s2,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同
5.小明同学在标准的田径赛道上跑200 m的成绩是25 s,跑100 m的成绩是13 s,

高考物理运动的描述

高考物理运动的描述

高考物理运动的描述
运动的描述1.物体模型用质点,忽略形状和大小;地球公转当质点,地球自转要大小。

物体位置的变化,准确描述用位移,运动快慢S比t,a用Δv与t比。

2.运用一般公式法,平均速度是简法,中间时刻速度法,初速度零比例法,再加几何图像法,求解运动好。

自由落体是实例,初速为零a等g.竖直上抛知初速,上升最高心有数,飞行时间上下回,整个过程匀减速。

中心时刻的速度,平均速度相等数;求加速度有好方,ΔS等于aT平方。

3.速度决定物体动,速度加速度方向中,同向加速反向减,垂直拐弯莫前冲。

运动的描述(练习)(解析版)--2025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运动的描述(练习)(解析版)--2025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B.该游客的平均速度为 30km/h
C.该游客相对于所乘列车的位移为 20km
D.该游客相对于所乘列车的平均速度为 30km/h
【答案】B
【解析】A.该游客的位移大小等于两站之间的直线距离为 20km ,故 A 错误;
B.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该游客的平均速度为
v=
x= t
202khm=
30km / h
A.题中“7 分 04 秒 412”表示时刻 B.题中“5000 米”表示位移大小 C.运动员在接力过程中,惯性不变 D.研究队员冲线细节时,可以将其看成质点 【答案】C 【解析】A.题中“7 分 04 秒 412”表示时间,选项 A 错误; B.题中“5000 米”表示路程,选项 B 错误;
1 / 13
故选 B。
【题型二】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理解与计算
4.(2024·广东·二模)香海大桥为广东省重点交通项目,已于 2022 年全线通车,其与江珠高速公路有相交 点,可进一步促进大湾区内珠中江地区融合发展,已知大桥全长 29.8km ,其中主线长 20km ,支线长 9.8km ,
支线路段限速为80km/h 。若一辆汽车以加速度 4m/s2 从静止开始驶入支线,先直线加速到 72km/h 后保持匀
速率行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加速时间为18s
B. 29.8km 指的是位移
C.80km/h 指的是平均速度
D.汽车通过支线的时间小于 9 分钟
【答案】D
【解析】A.汽车加速时间为
t1
=
v a
=
20 4
s=5s
选项 A 错误;
B. 29.8km 指的是路程,选项 B 错误;
C.80km/h 指的是瞬时速度,选项 C 错误;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知识梳理一、物体和质点1.定义:忽略物体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把物体简化为一个具有___________的点.2.物体看作质点的条件: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是由___________决定的.当物体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对研究的问题影响较小时,可把物体看作质点.3.理想化模型:在物理学中,突出问题的___________因素,忽略___________因素,建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并将其作为研究对象,是经常采用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___________这一理想化模型就是这种方法的具体应用.二、参考系1.运动与静止(1)自然界的一切物体都处于永恒的___________中,运动是___________的.(2)描述某个物体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总是相对于其他物体而言的,这便是运动的___________性.2.参考系:要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首先要选定某个其他物体作为参考,这种用来作为___________的物体叫作参考系.3.参考系的选择是___________(填“任意”或“唯一”)的.4.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的运动,其结果往往___________(填“会有所不同”或“一定相同”).三、时刻和时间间隔1.时刻:指某一瞬间.在时间轴上用___________表示.2.时间间隔:指某两个时刻之间的___________在时间轴上用___________表示.四、位置和位移1.坐标系(1)建立目的:定量地描述物体的___________(2)一维坐标系的三要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2.位移和路程(1)路程:物体___________(2)位移:①物理意义:描述物体(质点)___________②定义:由___________位置指向___________位置的有向线段.3.矢量和标量(1)既有___________又有___________的物理量叫矢量,只有___________没有___________的物理量叫标量.(2)①时间;②温度;③力;④质量;⑤路程;⑥位移.其中属于矢量的有___________,属于标量的有___________.五、直线运动的位移研究直线运动时,在物体运动的直线上建立x轴,如图所示.1.物体的初、末位置:可用位置坐标x1、x2表示.2.物体的位移大小等于末位置与初位置的坐标之差,即:Δx=___________.(1)若Δx为正,则位移的方向___________;(2)若Δx为负,则位移的方向___________六、速度1.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___________2.定义:___________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___________之比.3.定义式:v=.4.单位:国际单位制单位是米每秒,符号是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常用单位:千米每时(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厘米每秒(cm/s或cm·s-1)等.1 m/s=___________ km/h. 5.矢量性:速度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___________(选填“标量”或“矢量”),其方向和时间Δt内的位移Δx的方向相同.七、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1.平均速度(1)描述物体在时间Δt内运动的___________及方向.(2)v=.2.瞬时速度(1)描述物体___________运动的快慢及方向.(2)当Δt___________时,叫作物体在时刻t的瞬时速度.3.速率:___________的大小.汽车速度计的示数是汽车的速率.4.匀速直线运动:瞬时速度___________的运动,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___________八、加速度1.物理意义:加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___________的物理量.2.定义:___________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___________之比,叫作加速度.3.定义式:a=.Δv表示___________,Δt表示发生这一变化所用的___________ 4.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加速度的单位是___________,符号是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九、加速度的方向1.加速度的方向:加速度是___________(选填“矢”或“标”)量,加速度a的方向与___________相同.2.直线运动中,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加速运动时,加速度的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___________;减速运动时,加速度的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___________巩固练习一、单选题1.运动员在百米比赛中,测得在70米处的速度是9 m/s,10s末到终点时的速度是10.2 m/s,则运动员在全程的平均速度是A.10 m/s B.9.6 m/s C.9 m/s D.5.1 m/s2.目前从郑州乘坐高铁最快可以2小时25分钟到北京,G588次列车10点17分从郑州东站发车,12点42分到达北京西站。

高考物理总复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1-1-2考点强化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省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

高考物理总复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1-1-2考点强化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省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
第6页
备选训练
1.(·南师附中测试)(多项选择)一小球在水平桌面上做减速直线 运动,用摄影机对着小球每隔0.1 s拍照一次,得到一幅频闪 照片,用刻度尺量得照片上小球各位置如图所表示,已知照 片与实物百分比为1∶10,则( )
A.图中对应小球在经过8 cm距离内平均速度是2 m/s B.图中对应小球在经过8 cm距离内平均速度是1.6 m/s C.图中对应小球经过6 cm处瞬时速度是2.5 m/s D.图中对应小球经过6 cm处瞬时速度是2 m/s
第3页
题组剖析
2.(多项选择)如图所表示,某赛车手在一次野外训练中,先用地图计算出出 发地A和目标地B直线距离为9 km,实际从A运动到B用时5 min,赛车上里程 表指示里程数增加了15 km。当他经过某路标C时,车内速度计指示示数 为150 km/h,那么能够确定是( ) A.整个过程中赛车平均速度为180 km/h B.整个过程中赛车平均速度为108 km/h C.赛车经过路标C时瞬时速度大小为150 km/h D.赛车经过路标C时速度方向为由A指向B
v=或程ΔΔxt某度(Δt一趋于时零刻) 运动快慢

矢量,其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
量 矢量,其方向与物体位移方向相同 同,沿其轨迹切线方向 性
• 联 • 粗略计算瞬时速度方法:用很短时间内平均速度 络 表示某时刻瞬时速度
第2页
题组剖析
1.(·江苏扬州模拟)关于速度描述,以下说法正确是( ) A.图甲中,电动车限速20 km/h,指是平均速度大小 B.图乙中,子弹射出枪口时速度大小为500 m/s,指是平均速度大小 C.图丙中,某运动员百米跑成绩是10 s,则他冲刺时速度大小一定为10 m/s D.图丁中,京沪高速铁路测试时列车最高时速可达484 km/h,指是瞬时速 度大小

易错点01 运动的描述 (解析版)-备战2023年高考物理易错题

易错点01 运动的描述 (解析版)-备战2023年高考物理易错题

易错点01 运动的描述例题1.一质点在x 轴上运动,初速度v 0>0,加速度a >0,当加速度a 的值由零逐渐增大到某一值后再逐渐减小到零,则该质点( )A .速度先增大后减小,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B .速度一直在增大,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C .位移先增大,后减小,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D .位移一直在增大,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 【答案】B【解析】由于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质点速度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A 错误,B 正确;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不再变化,位移将随时间继续增大,C 、D 错误。

【误选警示】误选A 的原因:错误认为速度随加速度增大而增大,随加速度减小而减小。

误选C 的原因:错误认为位移随加速度增大而增大,随加速度减小而减小,加速度是零,位移是零。

误选D 的原因:错误认为加速度为零时,位移为零。

例题2.在一次蹦床比赛中,运动员从高处自由落下,以大小为8 m/s 的竖直速度着网,与网作用后,沿着竖直方向以大小为10 m/s 的速度弹回,已知运动员与网接触的时间Δt =1.0 s ,那么运动员在与网接触的这段时间内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分别为( )A .2.0 m/s 2,竖直向下B .8.0 m/s 2,竖直向上C .10.0 m/s 2,竖直向下D .18 m/s 2,竖直向上 【答案】 D【解析】规定竖直向下为正方向,v 1方向与正方向相同,v 2方向与正方向相反,根据加速度定义式得a =-10-81.0 m/s 2=-18 m/s 2,负号表示与正方向相反,即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上.故选D. 【误选警示】误选A的原因:忘记规定正方向。

求速度变化量,直接用末速度的大小减去初速度的大小。

一、物体“加速”“减速”的判断二、速度、速度变化量和加速度的比较比较项目速度速度变化量加速度物理意义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状态量描述物体速度改变的物理量,是过程量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状态量定义式v=ΔxΔtΔv=v-v0a=ΔvΔt=v-v0t 决定因素v的大小由v0、a、Δt决定由a与Δt决定(Δv=aΔt)由F、m决定(a不是由v、t、v0决定的)方向与位移同向,即物体运动的方向由a的方向决定与Δv的方向一致,由F的方向决定,与v0、v的方向无关(1)物体的速度变化大,其加速度不一定大,反之亦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1.1 运动的描述(测)【满分:110分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关于质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体积和质量极小的物体一定可以看作质点B.研究汽车车轮上一个点的运动规律时,汽车可看作质点C.欣赏花样滑冰表演者的精彩表演时,可以把表演者看作质点D.研究运动员在1500 米长跑比赛中运动的快慢时,该运动员可看作质点【答案】D【名师点睛】判断物体能不能看做质点,判断依据不是质点的质量大小和体积大小,而是我们所研究的问题,当物体的形状和体积对我们所研究的问题影响不大或者可以忽略时,物体可以看至质点,小物体不一定能看做质点大物体不一定不能看做质点。

2.关于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与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速度越大,速度变化地越快B.速度减小时,加速度也一定减小C.速度为零,加速度也一定为零D.速度增大时,加速度也一定增大【答案】A【解析】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越大,速度变化越快,A正确;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时,速度减小,所以速度减小,加速度不一定再减小,同理,当加速度和速度方向相同时,速度增大,所以速度增大,加速度不一定增大,只要满足两种放相同即可,BD错误;竖直上抛运动,在最高点速度为零,但加速度不为零,C错误。

【名师点睛】加速度和速度关系是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判断物体做加速还是减速运动,只要判断加速度和速度方向关系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加速运动,当物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时,物体做减速运动,不用考虑加速度是变大还是变小。

3.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世界飞人”博尔特完成100 m决赛(在直线跑道上进行)的成绩为9.63s。

完成200m决赛(部分跑道是弯道)的成绩为19.32 s。

关于他在决赛中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9.63 s 指的是时间间隔B .19.32 s 指的是时刻C .200 m 指的是位移大小D .100m 决赛过程中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一定大于10.38 m /s【答案】A【名师点睛】时间间隔对应一段过程,在时间轴上表示一段距离,而时刻对应一瞬间或者某一位置,在时间轴上表示一段距离,位移是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

4.如图所示,一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从A 点开始向右运动,经过3 s 与距离A 点6 m 的竖直墙壁碰撞,若碰撞时间很短可忽略不计,碰后小球按原路原速率返回.设A 点为计时起点,并且取水平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则小球在7 s 内的位移和路程分别为: ( )A .2 m ,6 mB .-2 m ,14 mC .0 m ,3 mD .2 m ,14 m【答案】B【解析】小球运动的速率不变,则v =tx =2m/s ,由题意可知,小球6s 末回到了出发点,第7秒内,小球向左运动,位移:x =-2×1m=-2m ,5s 内的路程s =vt =2×7=14m ,选项B 正确。

【名师点睛】位移是指位置的移动,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有大小有方向,注意本题中小球运动的速率不变.先求出小球运动的速率,并知道小球在运动过程中速率不变.5.在下列物理探究活动的表述中,加点标示的物体可以看作质点的是: ( )A .研究地球不同纬度处的自转线速度B .研究地球绕太阳运动的周期C .研究飞机转弯时机翼的倾斜角度D .研究火车通过长江大桥的时间【答案】B【名师点睛】考查学生对质点这个概念的理解,关键是知道物体能看成质点时的条件,看物体的大小体积对所研究的问题是否产生影响,物体的大小体积能否忽略.6.如图所示,由于风的缘故,河岸上的旗帜向右飘,在河面上的两条船上的旗帜分别向右和向左飘,两条船运动状态是:()A.A船肯定是向左运动的B.A船肯定是静止的C.B船肯定是向右运动的D.B船可能是静止的【答案】C【解析】由岸上的旗子向右摆动,知风向右吹。

A旗子向右摆动,可判断A可以静止、可以向左形式、也可以向右形式船速小于风速;B旗子向左摆动,知B必向右运动,C对。

【名师点睛】对参考系的理解1.物体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选定参考系之后,才能知道和研究物体的运动.2.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在实际问题中,参考系的选取以研究问题方便、简单为基本原则.通常选地面或地面上静止不动的物体为参考系.3.对于同一个物体,选取不一样的参考系,观察的结果也会不同.7.如图所示是一张小球做单向直线运动的频闪照片示意图。

频闪周期130s,则小球在图中三个频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是:()A.1.80 m/s B.1.50 m/s C.0.60 m/s D.0.50 m/s 【答案】D【解析】物体的平均速度为:0.05/0.50/1330sv m s m st===⨯故选D.【名师点睛】此题是对平均速度的考查;关键是熟练掌握平均速度的求解公式svt=,并能从图中正确的读出三个频闪过程中的小球的位移;注意小球是从刻度是1cm处开始运动的,这是一个易错点;此题是简单题,考查基本公式的应用.8.物体沿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物体某1s内的平均速度是5m/s,则物体在这1s内的位移一定是5mB.若物体在第1s末的速度是5m/s,则物体在第1s内的位移一定是5mC.若物体在10s内的平均速度是5m/s,则物体在其中1s内的位移一定是5mD.物体通过某位移的平均速度是5m/s,则物体在通过这段位移一半时的速度一定是2.5m/s 【答案】A【名师点睛】平均速度研究的是一段时间内或一段位移内的平均快慢程度,不能精确的描述物体的运动,一段时间段内的位移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与时间的乘积,而在这一段时间内的不同段时间的平均速度可能不等于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所以描述平均速度,就要明确是哪一段时间或哪一段位移。

9.以下情景中,带下划线的物体不可看成质点......的是:()A.裁判员在跳水比赛中给跳水运动员评分。

B.在国际大赛中,乒乓球运动员王浩准备接对手发出的旋转球C.研究“嫦娥一号”从地球到月球的飞行姿态D.用GPS确定远洋海轮在大海中的位置【答案】ABC【解析】裁判员在跳水比赛中给跳水运动员评分,需要研究运动员的姿势和动作,要考虑身体形状,故不可看作质点,A错误;在国际大赛中,乒乓球运动员王浩准备接对手发出的旋转球,要考虑求得大小和形状,不可看作质点,故B错误;研究“嫦娥一号”从地球到月球的飞行姿态,要考虑其形状,不可看作质点,故C错误;用GPS确定远洋海轮在大海中的位置,海轮相对于茫茫大海来比,其大小可以忽略,看其为质点,故D正确;故选ABC.【名师点睛】此题是考查学生对质点这个概念的理解,关键是知道物体能看成质点时的条件,看物体的大小体积对所研究的问题是否产生影响,物体的大小体积能否忽略;注意有旋转的物体不能看成质点;此题是基础题.10.在研究下述运动时,能把物体看作质点的是: ( )A .研究地球的自转B .研究乒乓球的旋转C .研究火车从北京运行到上海的时间D .研究悬挂的轻绳下系着的小钢球的摆动【答案】CD【名师点睛】此题考查对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的理解和判断能力.关键是理解质点的概念;同时要注意明确同一个物体有时可以看作质点,而有时不能看作质点,要看所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的大小能否忽略。

11.下列描述的运动中,可能存在的是: ( )A .速度变化很大,加速度却很小B .速度变化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为负C .速度变化很慢,加速度却很大D .速度越来越小,加速度越来越大【答案】AD【解析】A 、速度变化很大,但所用时间也很长,加速度也可以很小,故A 正确; B 、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变化方向相同,故B 错误; C 、速度变化的快慢能描述加速度的大小,故速度变化慢时加速度也小,故C 错误; D 、速度减小只说明速度和加速度反向,不能说明加速度的大小,此时加速度可以越来越大,故D 正确; 故选AD .【名师点睛】加速度与速度的关系是初学运动学的同学心中的一个难点,要注意加速度采用的是比值定义法,加速度与速度、速度的变化及时间都无关.12.历史上有些科学家曾把在相等位移内速度变化相等的单向直线运动称为“匀变速直线运动”(现称“另类匀变速直线运动”),“另类加速度”定义为A =v t - v 0s,其中v 0和v t 分别表示某段位移s 内的初速度和末速度..A >0表示物体做加速运动,A <0表示物体做减速运动.而现在物理学中加速度的定义式为a=v t - v 0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若A 不变,则a 也不变. B .若A >0且保持不变,则a 逐渐变大.C .若A 不变,则物体在中间位置处的速度为v 0+ v t 2 . D.若A 不变,则物体在中间位置处的速度为v 02+ v t 22【答案】BC【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加速度。

本题属于信息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充分理解题目所提供信息的物理意义,正确读取和应用所给信息,如本题中根据题意可知“另类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是随位移均匀增加的。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3、14题每题10分;第15、16题每题15分;共50分)13.(10分)如图所示,一质点沿半径为r=20cm 的圆周自A 点出发,逆时针运动2s ,运动3/4圆周到达B 点,则质点在这段时间内的路程为________m ;位移为______m ,方向是______.【答案】0.942;0.28;从A 到B 。

【解析】质点在这段时间内的路程为s=43×2×3.14×0.2m=0.942m;位移为0.2×2m=0.28m ;方向由A 指向B 。

【名师点晴】路程为质点运动的径迹的长度,位移为起点到终点的有向线段。

14.(10分)用同一张底片对着小球运动的路径每隔110s 拍一次照,得到的照片如图所示,则小球在图示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答案】0.17/m s【解析】由图知,小球运动路程:6150.05x cm cm cm m =-==,每隔0.1s 拍一次照,因此小球运动的时间0.130.3t s s =⨯=,所以小球的运动平均速度:0.050.17/0.3m V m s s x t ==≈,故选项C 正确,选项ABD 错误。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速度公式的掌握和运用,能从图中得出准确的路程和时间是本题的关键。

15.(15分)一物体以6m/s 的速度沿一光滑倾斜木板从底端向上滑行,经过2s 后,物体仍向上滑行,速度大小为1m/s ;若增大木板倾角,仍使物体以6m/s 的速度从底端向上滑行,经过2s 后,物体向下滑行,其速度大小变为1m/s ,以沿木板向上为正方向,求物体在前后两种情况下的加速度大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