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中世纪美术(精选)

合集下载

欧洲中世纪美术41856

欧洲中世纪美术41856

巴西里卡设计
第一盛期的建筑仍沿用早期基督教时期的巴西 里卡设计,这种采用木梁平顶结构的教堂在 4~6世纪大量修建。这种类型的建筑杰作是君 士坦丁堡圣索菲亚大教堂(532~537)。
圣索菲亚教堂长94米,宽72米,主穹窿直径长31 米。主穹窿的南北方向由复杂的拱门、穹隅等结构 支撑;东西两侧是两个与它等直径的半穹窿,它们 相互邻接,跨越中殿上部。教堂内部有着丰富的色 彩装饰和良好的照明。主柱由红色斑岩和蛇纹大理 石制成,高达柱头的墙壁覆盖着多色条纹大理石板, 柱头高度以上的墙壁,拱门和拱顶表面都铺满色彩 斑斓的镶嵌画。当日光透过长廊幕壁上的巨大弦月 窗洒进教堂,透过主穹窿底部的窗孔充满穹窿及其 下部空间时,镶嵌画熠熠闪烁,而巨大的穹窿则仿佛飘 浮或悬挂在空中似的,光线减弱了穹窿和窗间壁的 重量感,造成了奇妙的视觉幻象。教堂外部,飞扶壁、 拱顶、半穹窿等结构波浪式一层层推向高处,在主 穹窿达到高潮。整个建筑体系有着宏伟的纪念碑效 果。
拜占庭美术首先是宗教美术。拜占庭建筑是基督 教教会的建筑,绘画作品多取材于《圣经》,其形 式和人物表情处理都须遵循具有神学意义的传统 模式。拜占庭美术也是封建帝国的艺术。它炫耀 帝国的强大和帝王的威严,把帝王表现为基督在 尘世的代理人。拜占庭美术还被看作东西方融合 的艺术。它注重色彩的灿烂,装饰的华丽,强调人 物精神的表现。在拜占庭建筑中,大理石镶嵌画、 壁画和其他艺术品的缤纷色彩互相辉映,造成一 派壮丽华贵的景象。
镶嵌画与圣像画
拜占庭镶嵌画继罗马时代之后又一次获得繁荣发展。 镶嵌画由小块彩色大理石或彩色玻璃拼嵌而成,色 彩鲜明璀璨是它的基本特点之一。在拉韦纳的一些 教堂可看到拜占庭第 1个黄金时代的的黄色马赛克作底,查士丁尼大帝身穿 紫红色长袍,手捧献金宝盒。左边是着华服的 贵族和卫士,右边是大主教和祭师,后面是随 从。人物都呈正面拉长排成横列,显得肃穆、 庄重,色彩和明暗变化纯粹、简洁。强调的是 神圣和威仪。这幅画是拜占延装饰艺术中最典 型的代表作品之一。

欧洲中世纪美术

欧洲中世纪美术
第二章 欧洲中世纪美术

中世纪(Middle Ages) (约公元476年~公元1453 年),是欧洲历史上的一 个时代(主要是西欧), 由西罗马帝国灭亡(公元 476年)数百年后,在世界 范围内,封建制度占统治 地位的时期,直到文艺复兴 时期(公元1453年)之后, 资本主义抬头的时期为止。

卢 西 安 · 弗 洛 伊 德 作 品 1
弗 洛 伊 德 作 品 2
弗 洛 伊 德 作 品 3
弗 洛 伊 德 作 品 4

犹太王国是公元前922年至前 586年希伯莱人(或称哈卑路 人)在巴勒斯坦建立的王国. 公元前12世纪,从事游牧的希 伯莱人进入巴勒斯坦,形成部 落联盟.后北部各部落统一为 以色列王国,南部各部落统一 为犹太王国.约前10世纪,犹 太国王大卫统一两王国,建立 以色列------犹太国家,定都 耶路撒冷.
耶 稣

早期的基督教是作为群众 运动产生的。相对于传统 犹太教强调遵循律法,基 督教则强调耶稣救赎的恩 典,并认为只要信奉耶稣 基督就是旧约圣经里众先 知所默示的救世主,愿意 接受他为主,并决意以上 帝的心意为生活的准则, 让耶稣基督为自己承担所 犯的过错,就被认为是已 悔改,可以借着洗礼被接 纳成为教会的一分子。
稳定繁荣。
圣 索 非 亚 大 教 堂 1
圣 索 非 亚 大 教 堂
2
圣 马 可 教 堂 1
圣马可教堂2
圣 马 可 教 堂 3
圣马可教堂4
圣维塔尔教堂
查士尼大帝及其随从
圣维塔尔教堂壁画
细密画
第三节 蛮族艺术和加洛林文艺复兴

公元5世纪,来自东方、北方的日耳曼人、汪达尔人等游
牧民族,大规模迁徙到罗马帝国的核心地区,最终导致了

5欧洲中世纪美术

5欧洲中世纪美术

拜占庭的建筑样式,特点:四边侧翼相等的平面成为教堂布 局的主要模式,采用圆穹顶控制整个建筑。代表作品:圣索 非亚大教堂
罗马式的建筑样式,特点:采用类似古罗马的拱顶和梁柱结
合的体系,并开始用石头屋顶替代过去的木顶,而且广泛使 用雕塑装饰。代表作品:比萨大教堂
哥特式的建筑样式,特点:结构体系有石头的古架劵和飞扶
圣索非亚大教堂全景 圣索非亚大教堂内景 圣索非亚大教堂内景 圣索非亚教堂 的现貌 圣索非亚教堂 的历史
圣索菲亚教堂
画中正面站立的人物形象表现了一种美的理想,他们有着纤长的
形体,端正的面孔,专注的大眼睛,庄严的神态和华丽的衣饰。 这些人物被赋予神圣的特质:带有圣光环的皇帝和皇后被表现为 基督和圣母的尘世代理人。
拜占庭美术(5世纪-15世纪)
1、拜占庭的建筑主要继承罗马风格。早期主要沿用
罗马陵墓圆形或多边形平面结构和圆穹(qiong)顶;中 后期,四边侧翼相等的平面取代了圆形、多边形形 式,成为教堂布局的主要模式,穹顶被沿用下来, 它控制整个建筑,并以不同形式与辅助拱结合,创 造出丰富的内部空间组合,如圣索菲亚教堂,高 60米、直径33米的大穹顶高耸于中央 2、在拜占庭建筑中,大理石镶嵌画、壁画和其他艺 术品的缤纷色彩互相辉映,造成一派壮丽华贵的景 象。 镶嵌画在拜占庭艺术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一小块彩 色玻璃和石子镶嵌而成的建筑装饰画成为教堂内部 装饰的主要形式。以圣维他尔教堂的镶嵌画最 为知名。
比萨斜塔
哥特式美术(12-15世纪)
1、哥特式这一术语由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的艺术
家首先提出,他们用典型的“蛮族”--哥特人的名 称来称呼中世纪的尖拱建筑,揶揄它野蛮怪诞,缺乏 艺术趣味 2、11世纪下半叶,哥特式建筑首先在法国兴起 , 13-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主要见于 天主教堂。哥特式建筑以高超的技术和艺术成就, 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哥特式教堂的结构体系有石头的古架劵和飞扶壁 组成,大大提高了教堂的高度并开拓了内部空间。 哥特式教堂的另一个典型特征是正门的立面有圆 花窗,教堂内部则广泛应用彩色玻璃窗面。 哥特式大教堂,以轻盈灵巧﹑高耸挺拔的造型,与厚 重敦实的罗马式教堂,形成鲜明的对比

中世纪工艺美术

中世纪工艺美术
特式在西欧各地区发展,出现地区和民族特色,雕塑从建筑物上脱离开来. • 艺术特点:结构特点:肋拱,尖券,飞拱,点支撑 • 造型特点: 1.高度上创造了崭新的记录2.形体向上的动势十 • 分强烈3.彩色玻璃画构成的窗户
• 罗马式美术
• 时间: 11- 12世纪
• 艺术特点: • 罗马式建筑最重要的特征是它的拱顶工程的采用石屋顶可以使建筑内部空间
• 时间:公元5世纪公元1453年 • 拜占庭帝国的社会特点:相对稳定的政体和发展经济的环境;欧亚两大洲的贸易中心,多民族国家 • 拜占庭美术的构成: -是在古代希腊罗马艺术传统和希腊化时期的艺术传统、是基督教文化传统、三是东方
文化、两河艺术巴比伦 )
• 哥特美术
• 时间: 13- 14世纪 • 发展阶段: 1.最早在法国出现和发展,主要因素出现,高度上的突破2.13世纪进入繁荣时期,关注建筑比例3.哥
欧洲中世纪工艺美术
目录
• 2.陶工艺 ①初期拜占庭陶器②白地彩绘陶器③剔刻装饰陶器
• 3.金属工艺 ①日耳曼人的金工②拜占庭的金工③哥特时期4.象牙工艺
•Hale Waihona Puke 5.木工艺 ①罗马式②哥特式• 6.玻璃工去 • 7.染织工艺 • 8.结语
• 拜占廷美术
• 拜占庭帝国:拜占庭帝国,是一个历史上知名的帝国。罗马帝国自东西分治后,帝国东部罗马政权的延续被一 些人称为东罗马帝国(相对于帝国西部的西罗马帝国), 16世纪以后,开始有学者称之为拜占庭帝国。帝国位 于欧洲东部,领土曾包括欧亚非三大洲的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是古代和中世纪欧洲历史上最悠久的君主制 国家。
• 装饰技法:首先以黑或褐色勾画出纹样轮廓,再添入茶、黄、绿、红、青等色,烧制后出现微 妙的色彩变化,形成丰富的色调。有时还使用金、银等色,但更多是以浅茶色代替金色。

欧洲中世纪美术

欧洲中世纪美术

欧洲中世纪美术第⼆章欧洲中世纪美术公元2世纪~公元5世纪早期基督教美术雕塑:《两兄弟⽯棺》公元3世纪墓室壁画罗马的普利斯拉地下墓窟《善良的牧⽺⼈》《⽕刑中的三个犹太⼈》《约拿与巨鱼》公元320 建筑圣彼得教堂规模最⼤的“巴西⾥卡”教堂之⼀公元5世纪~公元15世纪532~537 建筑圣索菲亚教堂540 镶嵌画意⼤利拉⽂纳的圣维他尔教堂《荣耀基督》《查⼠丁尼皇帝和侍从》《皇后提奥多拉和侍从》公元5世纪~11世纪蛮族艺术和加洛林⽂艺复兴蛮族艺术625~633 1939年在英格兰东海岸的萨顿胡发掘出⼟的钱包盖图公元9世纪初挪威南部的奥斯堡⽊制兽头公元6世纪~8世纪修隐时代《凯尔斯书》511 墨洛温王朝的艺术建筑普⽡杰的圣约翰洗礼堂装饰画《基拉西乌斯圣礼书》中的⼗字架之页公元8世纪加洛林美术建筑阿琛王宫教堂800~810 抄本绘画《查理曼福⾳书》插图《圣马太》816~835 《艾伯总主教福⾳书》《圣马太》962 奥托美术建筑盖恩罗德易北河附近的圣西⾥亚库⼤教堂科隆的圣班达雷昂的本笃会修道院抄本绘画《埃格伯特抄本》969~976科隆⼤教堂《杰罗的⼗字架》1010~1033 圣⽶迦勒教堂公元10世纪~公元12世纪罗马式美术⼯艺品《哈斯廷之战·诺曼⼊侵者渡过海峡》建筑法国南部图鲁兹省的圣赛尔南⼤教堂1093 英国杜勒姆教堂德国圣基列阿达教堂意⼤利⽐萨教堂1050~1100 雕塑快速发展圣塞尔南教堂-传福⾳者法国奥顿教堂“最后的审判”公元12世纪~公元15世纪哥特式美术1140~1144 法国路易七世的掌玺官苏热重修圣德尼教堂1163 法国巴黎圣母院雕塑法国夏特尔教堂⼊⼝处两侧排列着的柱像德国瑙姆堡教堂公元12世纪彩⾊玻璃镶嵌画夏特尔⼤教堂《圣母领报》抄本绘画《英格堡诗篇抄本》《贝⾥公爵豪华的⽇祷书》。

欧洲中世纪美术 ppt课件

欧洲中世纪美术 ppt课件
下秘密活动 中期,“米栏赦令” 晚期,罗马分裂
西罗马为罗马公教会(天主教会) 东罗马为东正教(拜占庭体系)
欧洲中世纪美术
1、基督教合法化以前:地下墓穴艺术:由于 信徒们相信死后可以复活,早期基督教坚 持土葬反对火葬。在长长的信道的墙上, 墓穴排成一层层,用刻有死者姓名的石板 封闭,信道内有一个拱形的殿堂,殿堂常 饰以壁画。(如图)
欧洲中世纪美术
1
外观:这种众星捧月式的中心大圆 顶式的格局反映了东罗马帝 国政教统一,君权至上的思 想。
作用和目的:始建于532年,原 来的圣索非亚教堂在一次民 众暴动中毁于大火,查士丁 尼皇帝下令重建这一建筑。 目的是使之在众多的宗教建 筑中称雄。
材料:方柱用方石砌成,整个巨 大的穹顶却是用薄砖加胶泥 砌成,技术上存在极大的冒 险,在建成后的21年的558年, 大圆顶坍塌,此后,诸如此 类的修缮工作持续不断。
镶嵌画:以《圣经》为题材,用石头、珐琅 和瓷砖碎片粘和成画面,在装饰墙面和天 花板应用比较广泛。
4 世纪后,题材更加广泛,且基督教的胜 利也被反映在绘画题材中,如基督在使徒 中间登上宝座等。人物形体趋向结实紧凑, 轮廓明确,色彩厚重,添加植物纹样,也 有自然景色描绘。如图:
欧洲中世纪美术
欧洲中世纪美术
结构:史料记载“教堂 比例协调,其美难以 言喻,可为奇迹”, 其实结构非常简单一 个巨大的正方形里容 纳了一个正方形四角 矗立着方柱以支撑穹 顶,穹顶居于中间是 整个结构的主体部分。
欧洲中世纪美术
由于基督教对于偶像崇拜的禁忌,所以拜占 庭教堂内完全不用雕塑装饰,只有少数的 柱头上装饰着浅浮雕,而镶嵌壁画却是拜 占庭艺术最重要和最流行的艺术,色彩不 是以模仿物体自然颜色为目的,而是根据 主题内容设色,即对某些具体的人物有固 定的颜色,以便观众一眼就知道画中表现 的是谁。如:基督用蓝色或樱桃红色,圣 母全用红色,圣徒用黄色或浅黄色等……

欧洲中世纪时期的美术

欧洲中世纪时期的美术
欧洲中世纪时期的美术
第一节 早期基督教美术



早期的基督教美术狭义上是指古代罗马帝国末 期美术。 公元1世纪中叶,在罗马帝国统辖下的巴勒斯 坦一代诞生了一种新的宗教——基督教。 早期的基督教美术作品一般都出自教徒们之手, 为了逃避统治阶级的迫害,他们大都采用象征 的手法表现宗教内容,创造了许多神秘形象。 如:牧羊人代表耶稣,孔雀象征永恒,葡萄代 表基督教,船表示教堂等。




哥特式雕刻 早期雕刻与建筑依附,动态单一,形象呆板,每个雕 刻之间无联系。中后期,开始恢复古希腊罗马的表现 方式,逐渐脱离建筑结构而趋向于独立。 哥特式雕刻艺术的集中成就集中反映在法国的夏特尔 教堂。 盛期的哥特式雕刻考试恢复了从希腊到罗马的表现方 式,而他们沉思的头部显示的强有力的特点又具有哥 特式雕刻的精神,被称为“哥特式写实主义”风格。 哥特式绘画,主要成就体现在玻璃镶嵌画、手抄本圣 经插图中。代表人物:林布尔兄弟。



11世纪晚期,罗马式建筑在法国达到了盛期。 法国南部图卢兹的盛赛尔宁教堂。(罗马式风 格的开始) 风格形成标志——英国杜勒姆教堂 (采用和 交叉肋拱与尖拱的结合) 意大利罗马式建筑杰出代表——托斯坎纳的比 萨教堂建筑群(罗马风建筑的另一个创新是钟 楼组合到教堂建筑中。)
第五节征。 晚期哥特式建筑及其矫饰浮夸。代表,意大利 米兰大教堂。
比萨教堂建筑群 返回
英国杜勒姆教堂 返回
哥 特 式 建 筑
返回
意大利米兰大教堂 返回
《科隆大教堂》 返回
巴 黎 圣 母 院
返回
《善良的牧羊人》 返回
加冕福音书
艾伯总主教福音书
返回
圣索菲亚大教堂

外国工艺美术史 第十二章 欧洲中世纪工艺美术

外国工艺美术史  第十二章 欧洲中世纪工艺美术

法国哥特时期的金属工 艺则以制作圣母像为优 势。圣母的造型生动, 做工精细,显示了很高 的工艺水平。现藏卢浮 宫的《圣母子》(图 12-5)即为典型例作
第四节 象牙工艺
欧洲中世纪的象牙工艺十分兴盛,不仅品种丰富多彩,而 且表现出极高的工艺水平。中世纪的象牙工艺以拜占庭和 哥特时期为代表。在拜占庭时期象牙工艺与珐琅工艺占有 同等重要的地位,不少作坊直接受宫廷或教会的控制,因 此单纯的牙雕摆件很少,多是作为圣遗物箱、圣瓶盒、圣 书函或二连、三连圣像板的雕刻装饰。装饰题材最初受东 方艺术的影响,出现过一些花鸟或几何纹样,后来渐以宗 教故事和宗教人物为主,在圣像破坏运动 a 期间也有象征 性的动植物形象的表现。工艺手法上以浅浮雕为主,是古 罗马传统牙雕技法的继续,线刻朝,铅釉陶器得到发展。人们逐渐 从使用赤陶3转向喜爱白地陶器。 ·白地多彩陶器在拜占庭马其顿时代很发达,并流行于广阔的帝国境 内。中世纪拜占庭帝国领土和势力范围空前广大,其文化艺术也取得 了辉煌的成果。拜占庭陶器得到很大发展,形成鲜明的艺术风格。 ·从装饰技法上分析,陶制器皿的彩绘装饰首先以黑或褐色勾出纹样 轮廓,再添入茶、黄、绿、红、青等色,烧成后出现微妙的色彩变化, 形成丰富的色调。这样,丰富的色彩与洁白的质地互相映衬,产生富 丽而洁净的装饰效果。有时还使用金、银等色,但更多是以浅茶色代 替金色。有时仅仅用白和黑装饰器物的内侧,而外侧则采用刻线纹样 并施挂绿釉。 ·用于建筑上作装饰的白地多彩陶板,现存最早的实物是拜占庭皇帝 西蒙一世(893—927年在位)为重建首都制作的。 ·大约在11世纪,拜占庭出现了一种新型陶工艺,其制作方法是:先 用赤褐色黏土制成坯体,然后施挂白色化妆土,再进行剔刻装饰,使 纹样产生红白对比,最后浸罩透明铅釉烧制。这种剔刻技法来自中东 地区,在拜占庭时期得到普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