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书中的特殊读音
古书的读音

• 特读
• 在古代汉语中,一些特殊的用字场合,一些字并 在古代汉语中,一些特殊的用字场合, 不读它的现代标准音,而是要读它的特殊读音, 不读它的现代标准音,而是要读它的特殊读音, 这些特殊的读音,大多是一个字的古音, 这些特殊的读音,大多是一个字的古音,或者是 接近它古音的音。这种读特殊读音, 接近它古音的音。这种读特殊读音,就是我们所 说的“特读” 说的“特读” • 古书中需要特读的字,主要是一些专有名词,如 古书中需要特读的字,主要是一些专有名词, 古代的国名、部族名、地名、器物名、人名、 古代的国名、部族名、地名、器物名、人名、姓 氏等,它们的特读音被继承到现代汉语中, 氏等,它们的特读音被继承到现代汉语中,因此 我们读古文时要读一些字的特读音。 我们读古文时要读一些字的特读音。
• • • • • • •
身毒(古称印度) 身毒(古称印度) 龟兹(古西域国名) 龟兹(古西域国名) 古西域国名) 大宛(古西域国名) 吐谷浑(古鲜卑族的一支) 吐谷浑(古鲜卑族的一支) 荤粥(古猃狁族) 荤粥(古猃狁族) 先零( 先零(汉代羌族的一支 )
古书的读音
• • • •
三种情况 通假 破读 特读
• 破读 • 古汉语中把这种通过改变一个字的读音来 区别词性或词义的方法,叫做“破读” 区别词性或词义的方法,叫做“破读”。 • “破读”也叫“读破”,人们把一个字原 破读”也叫“读破” 来的读音叫做“本音” 来的读音叫做“本音”,把改变后的读音 叫做“破读音” 叫做“破读音”,训诂上也把读本音用本 义的字叫做“如字” 义的字叫做“如字”。
• • • • • • •
冒顿(汉匈奴族一个单于的名字) 冒顿(汉匈奴族一个单于的名字) 阏氏(汉时匈奴王妻子的称号) 阏氏(汉时匈奴王妻子的称号) 禽滑厘(墨子弟子) 禽滑厘(墨子弟子) 曹大家(东汉诗人班昭之号) 曹大家(东汉诗人班昭之号) 尉迟 祭 万俟
张博《古代汉语》笔记和习题(含真题)详解(古代的注音方法与特殊读音)【圣才出品】

通论二十一古代的注音方法与特殊读音21.1 复习笔记一、古代的注音方法现存的古代文献典籍中保留的注音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譬况(1)譬况,即用打比方的办法来描写一个字的发音情况,如发音部位、发音方法等,这种方法也称“比况”;例如:“牛车绝辚。
”高诱注:“辚读近蔺,急舌言之乃得也。
”(2)常用术语:急舌言之、缓气、急气、急言、缓言、长言、短言、舌腹、舌头、推气、送气等;“急言”和“缓言”相对,指被注字读细音,细音指带有[i]介音的三四等字。
(3)注音形式:古人为某字进行譬况注音时,有的是对其声音的长短进行说明,有的是描写其发音部位,有的是描写其发音方法,用多种方法来比方被注字的声音。
2.读若汉代训诂学家首先使用“读若”这一术语,它是用一个和被注音的字读音相似的字来标注声音,也叫做“读如”;如:《説文解字》“釆,辨别也,读若辨。
”3.直音“直音”即直接用一个字为另一个字注音,常见的格式是“某音某”“某音某某之某”“某音某某”等等;例如:“费城帅师城郎。
”陆德明音义:“费音秘。
”4.反切(1)含义:“反切”是用两个汉字相拼出的声音来给另一个字注音;反切的拼合原则是反切上字与被切字的声母相同,反切下字与被切字的韵母和声调相同,上下两字拼合成被切字的读音;例如:“公古红切反切上字是‘古’,反切下字是‘红’。
”(2)盛行:三国时期孙炎《尔雅音义》这一著作,全部采用反切给汉字注音,反切法从此盛行。
二、特殊读音1.通假字的读音通假是假借的一种,假借可分为“本有其字”和“本无其字”两种;“通假”指“本有其字的假借”;通假字和本字声音关系的演变有几种情况:(1)古今声音都相同;例如:“周”和“舟”。
(2)古代同音,现代读音不同;例如:“介”和“匄”。
(3)古代音近,现代读音相同;例如:“柱”和“祝”。
(4)古代音近,现代读音不同;例如:“剥”和“攴”。
2.破读字的读音(1)含义:古人在注释前代典籍时注意到词义引申、词性变化以及词类活用等现象,为了区别本义和引申义、不同的词性以及本用和活用后的意义,采取了破读的方法,用读音的不同来标示意义、词性的变化;与破读相对的是“如字”,如字是指一个词的某一意义读它本来的声音和声调,也称作“读本字”“读如字”“本音”。
汉语特殊读音研究的全景展示——陈会兵博士著《古书中词语的特殊读音研究》

由 于 该 书 探 讨 的 是 ~ 个 较 大 的 课 题 , 因 而 该 书 也 还 存 在 一 些 缺 陷 。 首 先 ,没 有 穷 尽 式 的 探 讨 古 书 l 词 语 的 特 殊 读 音 , 只 是 选 择 有 代 表 性 的 一 些 特 殊 读 音 做 理 论 分 析 ;其 次 ,我 国 古 书 来 源 广 泛 、 1 1 流 传 久 远 ,特 殊 读 音 变 动 不 居 ,对 收 集 的 材 料 如 何 取 舍 和 分 析 , 恐 怕 也 是 见 仁 见 智 。 尽 管 这 样 , 该 书 的 出版 无 疑 会 给 汉 语 特 殊 读 音 的 研 究 产 牛 积 极 影 响 。
音 的 处理 意 见 。
二 、理 论 材 料 并 重 语 言 研 究 的 重 要 目标 是 揭 示 语 言 规 律 、 构 建 语 言 理 论 , 以 指 导 语 言 研 究 和 运 用 。 中 国 传 统 语 言 学 比较 重 视 语 言 材 料 的 搜 集 整 理 而 忽 视 语 言 理 论 的 提 炼 ,西 方 语 言 学 则 比 较 重 视 语 言 规 律 的 总 结 而 不 够 重 视 语 言 材 料 。 《 书 中 词 语 的 特 殊 读 音 研 究 》 克 服 了 上 述 两 个 偏 向 , 将 大 量 语 料 与 现 代 语 言 古 学 的 理论 紧 密结 合 ,走 出 了一 条理 论 与材 料 并 重的汉 语 语音 研 究之 路 ,值 得语 言研 究 者借 鉴 。 该 书 将 研 究 放 在 广 阔 的 理 论 框 架 下 , 借 助 丰 富 的 语 言 材 料 来 探 讨 汉 语 特 殊 读 音 蕴 含 的 语 言 现 象 和 规 律 。 此 书 明 确 地 将 理 论 运 用 于 实 践 , 考 察 了 历 史 上 人 们 对 汉 语 特 殊 读 音 的 认 识 和 处 理 意 见 , 对 这 些 材 料 作 出 理 论 分 析 , 总 结 了 历 史 的 经 验 教 训 ,然 后 依 据 大 量 的 语 言 事 实 来 得 出 自 己 的 结 论 。 其 书 末 附 录 列 举 的 3 O 个 特 殊 读 音 虽 不 能 完 全 包 括 古 书 中 出 现 的 词 语 的 特 殊 读 音 , 但 是 作 为 理 论 的 0余 印证 和分 析 ,材 料 十分 丰 富 。 三 、结 论 公 允 可 靠
古文古书的读音发音方法

• 如果通假字与本字的现代读音不一致,极 少数情况下通假字仍依照它们的现代读音 来读。
• 秩秩斯干,幽幽南山。(《诗·小雅·斯 干》)
• 三进,及溜,而后视之。” (《左传·晋 灵公不君》)
• 不可,直不Leabharlann 步耳,是亦走也。 (《孟 子·寡人之于国也》)
四、破读
• 破读是指通过改变字词的读音(声、韵、 调)来区别词义或词类。破读以改变声调 居多,而且大多数是把原来的平声(或上 声、入声)读成去声。破读起于汉代,魏 晋以后大量出现。
去声,职务、地位、本分。 • 恶:《广韵》乌各切,入声,丑劣、污秽;乌
路切,去声,憎恨、讨厌。
• 破读造成的语音变化,也有大量的读破音没有 被现代汉语所继承。
• 從:《广韵》疾容切,平声,自动词,跟随 (《史记·项羽本纪》“张良是时从沛公”); 疾用切,去声,使动用法,使……随从(《史 记·项羽本纪》“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 王”)、随从者、同宗(《史记·李将军列传》 “广从弟李蔡亦为郎”),今一概读平声。
• 破读与通假不同,通假字和本字之间只是 读音相同或相近,意义上没有联系;而破 读的意义和本音的意义之间则有着历史的 联系。
• “随着社会的发展,词义不断引申,词性 不断分化。某个字(词)产生新的意义和 新的语法作用之后,为了区别于原来的意 义和语法作用,于是要求在读音上表示出 差异来。所以破读产生的客观原因是词义 引申和词性分化的结果。它是一种音变构 词的手段。”(参见郭锡良等主编《古代 汉语》下册,第1078页,商务印书馆, 1999年)。
• 如“近”,声母是群母,是全浊声母,由于全 浊声母的清化,全浊上声变成了去声,原来有 本音上声和破读去声的区别都读成去声了。
• 又如“易”,《广韵》羊益切,入声,余 母,交换、交易;以豉切,去声,余母, 容易,今一概读去声,这是因为入声韵尾 的消失,入声调派入平、上、去三声的结 果。
特殊字符的读音

特殊字符的读音觊觎jìyú 龃龉jǔyǔ 囹圄língyǔ 魍魉wǎngliǎng 纨绔wánkù鳜鱼guìyú 耄耋màodiã 饕餮tāotiâ 痤疮cuïchuāng 踟躇chíchú倥偬kǒnɡzǒnɡ 另:倥侗念kōngdîng。
彳亍chìchù 谄媚chǎnmâi女红nǚgōng古同“工” 佝偻gōulïu龟裂guīliâ微细的裂纹(如砂浆、混凝土、抹灰面上的);颜料、釉或油漆薄膜,由于老化和瓦解而产生的短而浅的裂纹龟裂jūnliâ 田地因天旱而裂开许多缝子;皲裂。
人的皮肤因为寒冷干燥而布满裂纹或出现裂口蓓蕾bâilěi 遗憾的是在人名中经常被念作pãi。
蹀躞diãxiâ 迤逦yǐlǐ 呷茶xiāchá呷作动词,义为小口饮。
呷作象声词时念作gā。
狡黠jiǎoxiá 猥亵wěixiâ 猥狎wěixiá (怀疑是否有这个词)委蛇wēiyí蟾蜍chánchú 迷惘míwǎnɡ 趔趄liâqie 窥觑kuīqù肄业yìyâ徜徉chánɡyánɡ 也作倘佯。
叱咤chìzhà 绸缪chïumïu纶巾guānjīn咄嗟duōjiē霎时罹难línàn 龌龊wîchuî 促狭cùxiá 皈依guīyī旮旯gālá 戛然jiárán 参差cēncī 鳏夫guānfū髑髅dúlïu皴裂cūnliâ 妊娠rânshēn 老鸨lǎobǎo 东莞dōngguǎn 孑孓jiãjuã逡巡qūnxún 趑趄zīqiâ 斡旋wîxuán 弹劾tánhã旌旗jīngqí沟壑gōuhâ 交媾jiāogîu 菁华jīnghuá 毓婷yùtíng 拈花niānhuā旖旎yǐnǐ 褴褛lánlǚ 蒯草kuǎicǎo 执拗zhíniù匍匐púfú阿訇āhōng ** shǔnxī 暴殄bàotiǎn 拥趸yōngdǔn氤氲yīnyūn鹄的gǔdì 整饬zhěngchì 北京话里常念轻声。
古籍中人名地名的特殊读音

古籍中人名地名的特殊读音(拼音注音)(一)古代人名南宫适(kuò):春秋末年鲁国人。
姓南宫,名适(音kuò),又名韬,字子容,亦称南宫括、南容。
樊于期(fánwújī):樊于期,战国时秦将,后逃至燕国,自刭而死。
荆轲函其首献秦王,欲乘机行刺。
冒顿(mòdú):汉代匈奴单于头曼的太子,后弑父自立。
禽滑厘:“滑”读gǔ(骨),“厘”音lí(厘),又作禽滑黎、禽。
妲dá己:古人名,商纣王的妃子,易误读“旦(dán)己”,应读作“达(dá)己”。
皋陶.(yáo):传说中的人物,尧舜禹时期东夷族首领。
夏元且:“且”读jū(疽),秦始皇的随从医官。
郦食其(lìyìjī):秦汉之际策士。
阏氏(yān zhī):汉时匈奴王后称号。
吐谷(yù)浑:我国古代的民族名,生活在甘肃、青海一带,隋唐时曾建立政权。
万俟卨(mò qí Xiè):万俟为复姓,万俟卨为南宋时受秦桧指使,诬陷谋害岳飞的奸臣。
史籀(shǐzhòu):史籀为周宣王太史,曾做大篆十五篇,故后世称大篆为籀文。
毌丘俭(Guànqiū Jiǎn):毌丘古为复姓,后分为毌姓、丘姓和俭姓。
毌丘俭,三国时人。
伍员(wǔyún):伍员即伍子胥,春秋时楚国人,为报家仇投奔吴王阖闾。
李阳冰(lǐyángníng):冰即凝之古字。
李阳冰,唐代著名词章篆书家。
金日磾(jīnmìdī):汉代匈奴休屠王太子,汉武帝时官拜将军。
帝喾(dìkù):传说为上古帝王名。
曹大家(cáotàigū):“大”与“太”古为一字,“家”字,古姑字。
曹大家,汉代历史学家班彪之女班昭,后嫁曹世叔为妻。
东汉和帝赐号大家,后世遂用大家为女性尊称。
古书中的特殊读音

古书中的特殊读音一、古今字的读音1、从语音角度来看,有一部分古字和今字的现代读音完全相同,例如:“止——趾,要——腰,采——採,匡——筐,然——燃、皃——貌、竟——境、坐——座、反——返、面——偭、顷——倾、取——娶、昏——婚、具——俱、辟——避、舆——歟、象——像、辰——晨、舍——捨、戚——慼、涂——塗”等等。
这些字在现代没有读音上的纠葛,在诵读古书、遇到古字时,都可用这些古字的现代普通话读音,因此他们不存在特殊读音问题。
2、但是另有一部分古字和今字,他们的现代读音却不相同,例如:“共——供、岂——恺、隶——逮、它——蛇、责——债、莫——暮、暴——曝、两——辆、立——位、贾——價、来——徕、弟——悌、知——智、北——背、被——披、道——導、说——悦、卒——猝、详——佯、女——汝、罷——疲、信——伸、冯——慿、干——岸”等等。
这些字在现代有读音上的纠葛,在诵读古书、遇到古字时,一般的处理方法是:a少数使用该字的现代普通话的读音,如:《说文解字》“它”字下:“上古草居患它,故相问‘无它乎’?”。
《论语季氏》:“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这里的“来”的今字为“徕”。
《诗经魏风伐檀》:“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干兮。
”这里“干”的今字为“岸”。
b大多数则使用该古字的今字的现代普通话读音。
如:《左传僖公四年》:“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
”《诗经小雅鱼藻》:“王在在镐,岂乐饮酒。
”《论语卫灵公》:“臧文仲其窃位者舆?知柳下惠之贤而不与立也。
”《孟子滕文公上》:“布帛长短同,则贾相若。
”《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战国策燕策》:“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这两种不同的处理方法,在何种情况下取何种,完全是根据人们的习惯,不过为了照顾语意的理解,我们认为后者的处理方法为好。
由于后一种处理方法把古字读成不同于它现代普通话的读音(即今字的读音),因此对于这些古字来说,就形成了特殊的读音。
二、通假字的读音1、一类是通假字与本字的现代读音完全一致,这类没有读音上的纠葛。
人名地名的特殊读音

人名地名的特殊读音1、朱孝臧(zang第一声),号彊村,浙江归安(今吴兴县)人。
朱孝臧,归安(今湖州)埭(dài)溪渚上彊(qiáng qiǎng jiàng 强的繁体字)村人。
《宋词三百首》的编著者,晚清四大词人之一。
2、孙洙(zhu第一声),号蘅塘退士,选编《唐诗三百首》3、《古文观止》是清人吴楚材、吴调(diao)侯叔侄二人选定的古代散文选本。
4、郦食其(yìjī)(?~公元前203年),刘邦早年的重要谋士之一。
5、陈寅恪(que 第四声)6、吴宓(bi第四声)7、万俟(mo qi)咏,南宋初词人。
8、蠡( lǐ):用于人名地名时候读第三声(lǐ)。
范蠡( lǐ),字少伯,汉族,春秋楚国宛(今河南南阳)人。
春秋末著名的政治家、谋士和实业家。
后人尊称“商圣”。
他出身贫贱,但博学多才,与楚宛令文种相识、相交甚深。
因不满当时楚国政治黑暗、非贵族不得入仕而一起投奔越国,辅佐越国勾践。
帮助勾践兴越国,灭吴国,一雪会稽之耻,功成名就之后激流勇退,化名姓为鸱夷子皮,变官服为一袭白衣与西施西出姑苏,泛一叶扁舟于五湖之中,遨游于七十二峰之间。
期间三次经商成巨富,三散家财,自号陶朱公,乃中国儒商之鼻祖。
世人誉之:“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9、陆蠡(lǐ)著作有散文集《海星》、《竹刀》、《囚绿记》(《囚绿记》已被选入人教版语文必修2第3课;以及粤教版选修4第5课,和语文版九年级上册第二课。
)等,译著有《罗亭》、《鲁宾逊漂流记》等。
陆蠡,学名陆圣泉,原名陆考原。
现代散文家、革命家、翻译家。
天台平镇岩头下村人。
资质聪颖,童年即通诗文,有“神童”之称。
他的文学成就,主要在散文方面。
曾翻译俄国屠格涅夫的《罗亭》,英国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法国拉·封丹的《寓言诗》和法国拉马丁的《希腊神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书中的特殊读音一、古今字的读音1、从语音角度来看,有一部分古字和今字的现代读音完全相同,例如:“止——趾,要——腰,采——採,匡——筐,然——燃、皃——貌、竟——境、坐——座、反——返、面——偭、顷——倾、取——娶、昏——婚、具——俱、辟——避、舆——歟、象——像、辰——晨、舍——捨、戚——慼、涂——塗”等等。
这些字在现代没有读音上的纠葛,在诵读古书、遇到古字时,都可用这些古字的现代普通话读音,因此他们不存在特殊读音问题。
2、但是另有一部分古字和今字,他们的现代读音却不相同,例如:“共——供、岂——恺、隶——逮、它——蛇、责——债、莫——暮、暴——曝、两——辆、立——位、贾——價、来——徕、弟——悌、知——智、北——背、被——披、道——導、说——悦、卒——猝、详——佯、女——汝、罷——疲、信——伸、冯——慿、干——岸”等等。
这些字在现代有读音上的纠葛,在诵读古书、遇到古字时,一般的处理方法是:a少数使用该字的现代普通话的读音,如:《说文解字》“它”字下:“上古草居患它,故相问‘无它乎’,”。
《论语季氏》:“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这里的“来”的今字为“徕”。
《诗经魏风伐檀》:“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干兮。
”这里“干”的今字为“岸”。
b大多数则使用该古字的今字的现代普通话读音。
如: 《左传僖公四年》:“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
”《诗经小雅鱼藻》:“王在在镐,岂乐饮酒。
”《论语卫灵公》:“臧文仲其窃位者舆,知柳下惠之贤而不与立也。
”《孟子滕文公上》:“布帛长短同,则贾相若。
”《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战国策燕策》:“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 这两种不同的处理方法,在何种情况下取何种,完全是根据人们的upgrade and expansion, whole system construction of guideline followed following principles: Advanced: full reference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advanced, and mature of technology, and method and means, Project design, technical product leader, mature products as possible on the main equipment selection, technical lead and aligned with national standards of general-purpose, standard equipment. Systematization: strictly follow the view of system engineering and construction, has always been to practice engineering integrity, hierarchy, and adaptability to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for constructive purposes. Maximize the business integration, functional integration and avoid different products, different standards and specifications of piecing together and combination of the system. Openness and standardization: hardware device selects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well-known products, system architecture and protocol standards ar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ITU-t international industry standards and ISO standards of design, core systems and devices, followinginternational standards, harmonization of standards, ensure system scalability and continuity of the system. Practicality: ensure high availability of the system performance with high reliability andflexibility both; first to ensure stable and reliabl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and using redundancy design of key components of the keyposition then to simple, technologically advanced, economical and practical. Extensible and maintainable: within the expected life cycle of systems or equipment, can be upgraded and modified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user actions and application requirements change. And ensures after-sales service习惯,不过为了照顾语意的理解,我们认为后者的处理方法为好。
由于后一种处理方法把古字读成不同于它现代普通话的读音(即今字的读音),因此对于这些古字来说,就形成了特殊的读音。
二、通假字的读音1、一类是通假字与本字的现代读音完全一致,这类没有读音上的纠葛。
如“谓——为、芥——介、视——示、钧——均、奉——俸、错——措、式——轼、辨——辩、以——已、豫——预、免——娩、逝——誓、熙——嬉、燕——宴、谊——义、常——尝、尔——迩、蚤——早、惠——慧、无——毋”等等。
2、另一类是通假字和本字的现代普通话读音不一致,如“亡——无、能——耐、有——又、属——嘱、矜——鳏、害——曷、爵——雀、政——征、归——馈、矢——誓、干——涧、生——性、章——彰、敛——殓、拂——弼、适——谪、亡——忘、缪——穆、耆——嗜”等等。
a传统处理是绝大多数通假字按照本字的现代普通话读音来读,如: 《论语颜渊》:“人皆有兄弟,我独亡。
”无《淮南子地形训》:“食水者善游能寒。
”耐《战国策齐策》:“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
”嘱《礼记礼运》:“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鳏《诗经周南葛覃》:“害澣(同浣)害否,归宁父母。
”曷《韩非子说林下》:“人不能自止于足,而亡其富之涯乎。
”忘 b只有极少数通假字仍依他们的现代读音来读。
如: 《诗经小雅斯干》:“秩秩斯干,幽幽南山。
”干通涧,仍读gān 《左传宣公二年》:“三进及溜,而后视之。
”溜通霤,读liū,不读liù 这样,对于绝大多数通假字来说,由于不按照他们自身的现代读音,而是按照本字的现代读音来读,也就形成了特殊的读音。
三、读破读破是利用字词的读音变化来表示词义和词类的变化,这种读音的变化主要是声调的变化,即四声别义。
其次也有利用声母的变化来表示的。
例如: 《广韵》:“朝”,陟遥切,早也;直遥切,朝廷也。
“見”,古电切,视也;胡甸切,露也。
upgrade and expansion, whole system construction of guideline followed following principles: Advanced: full reference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advanced, and mature of technology, and method and means, Project design, technical product leader, mature products as possible on the main equipment selection, technical lead and aligned with national standards of general-purpose, standard equipment. Systematization: strictly follow the view of system engineering and construction, has always been to practice engineering integrity, hierarchy, and adaptability to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for constructive purposes. Maximize the business integration, functional integration and avoid different products, different standards and specifications of piecing together and combination of the system. Openness and standardization: hardware device selects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well-known products, system architecture and protocol standards ar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ITU-t international industry standards and ISO standards of design, core systems and devices, following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harmonization ofstandards, ensure system scalability and continuity of the system. Practicality: ensure high availability of the system performance with high reliability and flexibility both; first to ensure stable and reliabl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and using redundancy design of key components of the key position then to simple, technologically advanced, economical and practical. Extensible and maintainable: within the expected life cycle of systems or equipment, can be upgraded and modified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user actions and application requirements change. And ensures after-sales service“著”,张略切,服衣于身;直略切,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