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碎品的包装 教案
五年级美术上册《易碎品的包装》教案、教学设计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在美术学习方面已具备一定的绘画和手工制作能力,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望。在此基础上,针对本章节《易碎品的包装》进行学情分析如下:
1.学生对易碎品的概念有一定了解,但在包装设计方面,大部分学生还缺乏系统的知识和实践经验。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课程的学习收获,对包装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反思。同时,鼓励学生在课后尝试运用所学知识,为家庭生活中的易碎品设计包装。
6.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小组合作、创新意识、环保意识等方面。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一只瓷碗,询问学生:“这个瓷碗属于什么类型的物品?”学生回答:“易碎品。”教师追问:“那么在运输或携带过程中,我们应该如何包装这个瓷碗,才能确保它不会破碎呢?”由此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易碎品的包装》。
3.家长协助学生拍摄一段关于易碎品包装设计的小视频,内容包括设计思路、制作过程和作品展示。学生需在视频中对自己的设计进行简要介绍,并对家长的意见和建议给予回应。
4.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一次关于环保包装的调查研究。调查内容包括:环保包装的定义、分类、优点以及生活中常见的环保包装实例。小组整理调查结果,撰写一份调查报告,并在课堂上与其他同学分享。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将采用以下方法引导学生学习:
1.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互相探讨、交流,发现易碎品包装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2.通过实物展示、图片欣赏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各种包装设计,启发他们的创作灵感。
3.引导学生动手实践,亲自设计并制作易碎品包装,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易碎品的包装(教学设计)人美版(北京)(2013)美术五年级上册

易碎品的包装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易碎品的特点和包装的重要性,掌握包装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2.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包装设计和制作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内容1. 易碎品的特点和包装的重要性2. 包装的基本知识和技巧3. 包装设计的原则和方法4. 包装制作的过程和技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包装的基本知识和技巧,能够设计和制作出美观实用的包装。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创新设计,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脑、投影仪、幻灯片、教材、样品、材料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尺子、针线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易碎品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易碎品包装的思考,引出本课的主题。
2. 讲解:讲解易碎品的特点和包装的重要性,介绍包装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引导学生了解包装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3. 示范:通过示范包装制作的过程和技巧,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制作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包装设计和制作,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和建议。
六、板书设计1. 易碎品的特点和包装的重要性2. 包装的基本知识和技巧3. 包装设计的原则和方法4. 包装制作的过程和技巧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的易碎品包装,分析其设计和制作的特点,并在下周课上分享。
2. 布置一个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设计和制作一个美观实用的包装,可以是对家里的易碎品进行包装,也可以是为自己喜欢的物品设计包装。
八、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易碎品的特点和包装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包装的基本知识和技巧,能够设计和制作出美观实用的包装。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实践,提高了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
同时,学生通过互相评价和教师评价,不断改进自己的作品,提高了自己的审美和制作水平。
五年级上册 第1课《易碎品的包装》教案

教学内容:《易碎品的包装》设计·应用课时:1课时学习目标:1.学习易碎品包装设计的相关知识及方法,能用纸材、胶带等物品设计制作易碎品的包装。
2.通过欣赏、探究、实践的过程,使用平面展开图的方式,初步尝试从平面到立体包装物品的设计。
3.通过包装设计的学习,引导学生养成观察思考生活细节的习惯,形成初步的设计意识,建立“学以致用”的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发现产品包装中保护易碎品的意义,学习简单包装的设计方法和装饰美化包装的方法。
教学难点:易碎物品的包装设计。
用具准备教师教具:教学课件、学生优秀作品、熟鸡蛋、废弃包装纸、厚彩纸、尺子、水彩笔、剪刀、胶棒。
学生学具:两种水果或熟鸡蛋、废弃包装纸或厚彩纸、尺子、水彩笔、剪刀、胶棒。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播放工人在运输物品的录像。
问:猜一猜这样来运输物品,如果里面放的是鸡蛋、瓷碗、玻璃杯会怎样?【学生】答:可能会碎……【教师】小组讨论怎样为一个鸡蛋做包装,来保护它在运输中不破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教师】最常见的易碎物品在流通过程中遇到碰撞、震动、滑落、挤压等损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设计可以保护易碎品的包装。
(板书课题——易碎品的包装)(二)讲授新课:1.【教师】出示不同包装设计图片,请同学们来做实验,将两个包装好的鸡蛋从桌子的高度坠落,看看不同包装的掉落结果。
问:如果鸡蛋从更高的地方掉下去,能不破吗?【学生】观察,猜测结果【教师】问:怎样巧妙利用瓶子形状的?【教师】进一步播放录像:从楼上掉下去也可以不碎。
小结:这是特殊的条件下高度与安全的平衡,其实包装在生活中还有很多的应用。
2.【教师】出示两种不同的鸡蛋包装,观察两种包装,找到注意要点。
(板书:包装方法1:固定,包装方法2:分离)【学生】观察分析,说出固定和分离的地方。
【教师】出示一种用纸固定鸡蛋的方法,请小组讨论出更多的固定和分离的方法,看看哪组的方法最巧妙,而且还能节省材料,并发现问题。
人美版(杨力)美术五年级上册《1.易碎品的包装》说课稿3

人美版(杨力)美术五年级上册《1. 易碎品的包装》说课稿3一. 教材分析《人美版(杨力)美术五年级上册》是我国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本册教材内容丰富,结构合理,旨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材以我国美术教育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注重对学生进行美术基本技能的训练,同时强调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创新教育,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全面发展。
《1. 易碎品的包装》是本册教材第一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易碎品包装的基本知识,掌握包装设计的基本原则,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美术知识对易碎品进行合理的包装设计,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环保意识。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对绘画和制作有一定的了解和兴趣。
但部分学生对易碎品包装的认识不足,将其简单地理解为“用纸包一包”,缺乏系统性和创新性。
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引导学生从生活实践中发现包装的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易碎品包装的基本知识,掌握包装设计的基本原则,能够运用美术知识对易碎品进行合理的包装设计。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责任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易碎品包装的基本知识和包装设计的基本原则。
2.教学难点:如何将美术知识运用到易碎品包装设计中,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分析、实践、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创作。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示范讲解等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易碎品包装实例,引发学生对包装的兴趣,导入新课。
2.讲授新课:讲解易碎品包装的基本知识和包装设计的基本原则,引导学生了解包装的重要性。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课易碎品的包装 》人美版(北京)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课易碎品的包装》人美版(北京)一. 教材分析《第1课易碎品的包装》是人美版五年级上册的美术教材,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易碎品包装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对包装设计的创新意识。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图片,使学生了解易碎品包装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运用美术知识进行包装设计,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对色彩、形状、构图等方面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包装设计方面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包装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此外,学生可能对实际操作感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易碎品包装的基本知识,知道包装设计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运用美术知识进行包装设计的能力,提高审美和创新能力。
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交流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易碎品包装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学会运用美术知识进行包装设计。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创新设计,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易碎品包装的基本知识和设计原则。
2.示范法:展示优秀包装设计案例,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
3.实践法:让学生动手进行包装设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分享设计理念,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料。
2.各种纸张、剪刀、胶水等美术用品。
3.相关优秀包装设计案例图片或视频。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包装设计,引导学生关注包装设计的美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解易碎品包装的基本知识和设计原则,让学生了解包装设计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包装设计实践,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运用美术知识进行创新设计。
4.巩固(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设计作品,相互评价,教师总结优点和不足,加深学生对包装设计的认识。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1、易碎品的包装人美版(北京)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并掌握易碎品包装的基本设计原则,运用剪贴、绘画、卷曲等方法创作出既美观又实用的易碎品包装。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术,提高学生对美术与生活关系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人美版五年级上册第1课《易碎品的包装》。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易碎品包装的设计原则,掌握剪贴、绘画、卷曲等包装方法。
难点:创作出既美观又实用的易碎品包装。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学具:剪刀、胶水、画笔、彩纸、铅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出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易碎品包装,如玻璃瓶、陶瓷器皿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包装有什么特点?它们是如何保护易碎品的?2.新课教学(1)教师讲解易碎品包装的设计原则,如保护性、美观性、实用性等。
(2)教师示范易碎品包装的制作方法,如剪贴、绘画、卷曲等。
(3)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动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3.学生创作学生根据所学知识,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制作方法,创作出自己的易碎品包装。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鼓励和建议。
4.作品展示与评价(1)学生将作品展示给大家,分享创作思路和心得。
六、板书设计易碎品包装设计原则:保护性、美观性、实用性制作方法:剪贴、绘画、卷曲等七、作业设计学生课后收集生活中的易碎品,尝试运用所学的包装设计原则和制作方法,为这些易碎品创作出合适的包装。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践,使学生了解了易碎品包装的设计原则和制作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提高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同时,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术,认识美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1. 创作前的准备在学生开始创作之前,教师应提醒他们回顾之前所学的内容,包括易碎品包装的设计原则、制作方法等。
人美版(杨力)美术五年级上册《1. 易碎品的包装》教学设计2

人美版(杨力)美术五年级上册《1. 易碎品的包装》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易碎品的包装》是人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的第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包装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易碎品包装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运用美术知识进行创意包装设计。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文字介绍、图片示例、作业要求等,有利于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美术基础,对包装设计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易碎品包装的原理和方法了解不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进行详细的讲解和示范。
此外,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待提高,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创意设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易碎品包装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让学生掌握包装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能运用美术知识进行创意包装设计。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审美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易碎品包装的原理和方法。
2.创意包装设计的实践操作。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易碎品包装的原理和方法,引导学生了解包装设计的基本原则。
2.示范法:教师示范创意包装设计的步骤,让学生跟随操作。
3.实践法:学生动手进行包装设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设计心得,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审美观念。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等教学资料。
2.各种包装材料(如纸张、彩笔、剪刀等)。
3.范例作品。
4.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易碎品包装案例,引导学生关注易碎品包装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易碎品包装的原理和方法,让学生了解包装设计的基本原则。
同时,展示优秀包装设计作品,让学生感受美的力量。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包装设计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在此过程中,教师关注学生的设计思路和操作技巧,及时给予反馈和鼓励。
人美版(杨力)美术五年级上册《1.易碎品的包装》说课稿2

人美版(杨力)美术五年级上册《1. 易碎品的包装》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人美版(杨力)美术五年级上册》是一本针对五年级学生的美术教材,本书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
本课《易碎品的包装》是教材第一册的第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易碎品包装的基本原则和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新意识。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审美基础和美术技能,对于易碎品包装有一定的认知,但可能缺乏系统的包装设计理念和创新能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发现包装的美学价值,并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易碎品包装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能够运用美术元素和设计原则进行创意包装设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意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包装设计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使他们在生活中能够发现美、创造美。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易碎品包装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创意包装设计。
2.教学难点:如何运用美术元素和设计原则进行创意包装设计,创新意识的培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采用讲授法、示范法、分组合作法、实践法等教学方法。
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分组讨论等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易碎品包装的知识和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易碎品包装案例,引导学生关注包装设计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讲解易碎品包装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如保护商品、美观实用等。
3.示范:教师示范如何进行创意包装设计,引导学生发现和运用美术元素和设计原则。
4.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创意包装设计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5.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总结性评价。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易碎品包装的基本原则、方法、设计原则等关键词,以便学生能够清晰地了解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易碎品的包装教案
教案标题:易碎品的包装
教案目标:
1. 了解易碎品的特点和包装的重要性。
2. 掌握不同类型易碎品的包装方法和技巧。
3. 培养学生的包装设计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
1. PowerPoint演示文稿。
2. 易碎品样品和包装材料。
3. 学生小组活动所需的包装材料。
4. 讲解易碎品包装的视频或图片资源。
教学过程:
引入(5分钟):
1. 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源展示易碎品在运输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引起学生对易碎品包装的兴趣和重视。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易碎品需要特殊的包装?
知识讲解(10分钟):
1. 介绍易碎品的特点,如脆弱、容易破碎等。
2. 解释易碎品包装的目的,即保护产品在运输、储存和销售过程中不受损坏。
3. 分析常见易碎品包装材料的特点和适用性,如泡沫、气泡膜、纸箱等。
案例分析(15分钟):
1. 展示不同类型的易碎品样品,如陶瓷器皿、玻璃制品、电子设备等。
2. 分析并讨论每种易碎品的包装需求和挑战。
3. 引导学生提出适合每种易碎品的包装方法和材料选择。
小组活动(20分钟):
1. 将学生分为小组,每组选择一种易碎品进行包装设计。
2. 提供一定数量的包装材料,如纸箱、泡沫、气泡膜等。
3.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创造力设计并制作适合自己选择的易碎品的包装。
4. 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包装设计,并讨论其优缺点。
总结(5分钟):
1. 回顾易碎品包装的重要性和目的。
2. 强调正确的易碎品包装可以减少损坏和浪费。
3.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易碎品的包装和保护。
拓展活动:
1. 鼓励学生观察和分析其他易碎品的包装,如快递包裹、超市商品等。
2. 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易碎品包装的文章,包括包装方法、材料选择和案例分析。
评估方式:
1. 观察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参与度和包装设计的创造性。
2. 收集学生撰写的文章并评估其对易碎品包装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延伸:
1. 邀请专业包装设计师或相关行业的专家进行讲座或座谈会。
2. 组织学生参观包装工厂或物流中心,了解实际的易碎品包装流程和技术。
教学反思:
教案的设计应兼顾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活动,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易碎品包装的重要性,并培养他们的创造性和合作能力。
同时,评估方式应多样化,既注重学生的参与度,又注重对知识理解和应用的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