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室内热环境主观的问卷调查报告
供热调查问卷报告模板范文

供热调查问卷报告模板范文根据对供热调查问卷的分析,以下是我们的调查报告:本次调查共有100人参与,涵盖了不同年龄段和社会群体。
问卷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对当前供热服务的满意度、对供热价格的意见、对供热环保程度的评价,以及对改进供热服务的建议。
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第一,绝大多数被调查者对当前的供热服务表示满意。
其中94%的人认为供热设施的运行效率较高,便利了居民日常生活。
第二,虽然大部分人对供热服务表示满意,对供热价格依然表示不满。
近一半的被调查者认为供热价格较高,有些家庭无法完全负担。
因此,建议相关部门能够查明供热价格的形成原因,并积极采取措施降低供热成本。
第三,大多数人认为现有供热设施对环境影响较小,对环保程度表示满意。
这表明目前的供热设施在节能减排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第四,受访者纷纷提出了对供热服务的建议。
其中不少人建议加强对供热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以提高供热效率和稳定性。
也有人建议对供热价格进行适当调整,让更多的家庭受益。
最后,根据以上调查结果,我们向相关部门提出以下建议:1. 加速推进供热设施的节能减排工作,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 对供热价格进行适当调整,确保大多数家庭都能够承担得起。
3. 加强对供热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提高供热服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希望我们的调查报告能够对相关部门的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
另外,调查中也发现有部分居民对供热服务的管网老化、漏水现象表示担忧,建议加大对管网的更新和维护力度,以确保供热系统的正常运行。
此外,对于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我们建议在供热服务的管理和监督上加强力度,确保供热服务质量的稳步提升。
同时,鼓励开展更多的节能环保供热技术应用,降低供热成本,提高供热效率。
针对居民反映的问题和建议,我们建议政府部门可以设立专门的供热服务反馈机制,让居民可以及时反映和解决供热问题,提高服务的透明度和满意度。
最后,我们对本次调查的结果感到满意,也对大家的参与表达感谢。
贵阳地区居住建筑室内热环境调查研究

[ s a t B sd o h u so n i so etpc l ra eiet l ulig ia gae, ay e esbet e Abt c] r ae nteq et n a e ft ia ub nrs n a b i n si Guyn ra al zst ujc v i r h y d i d n n h i
第2 4卷第 3 期
21 0 0年 6月
制 冷 与 空调
Rerg r t n a dAi Co d t n n fi e a o n r n i o i g i i
V_ _4 No 3 02 . l Jn 2 08  ̄ 8 u . 01 . 7 9
文 章编 号 :17 —6 2 ( 0 0 30 70 6 1 1 2 1 )0 —8 .3 6
而 对冬季居住热环境 不满 意率较高 ,冬季采暖 是必要的 ,但是应 该选 择合理 的采暖形式 ,重视围
护 结构 的保 温 性 能 。
【 关键词 】 住宅 ;热环 境;采暖
中 图 分 类 号 T 3 U84 文 献标 识码 B
Su yo d o h r l ai f s e t ulig ia g e td nI o r ema l yo i ni B i n s nGuy n a n T Qu t Re d l a d i Ar Ya gQ n n i
冬季 空气 调节室外 计算相 对湿度采 暖期 日数为 4 d] 0 [。 3
使 人们 不 断利 用 和 改进 相 关 设 备 来 改 善 居 室 内 的
《2024年北方城镇住宅集中供暖室内热环境现状调研与分析》范文

《北方城镇住宅集中供暖室内热环境现状调研与分析》篇一一、引言随着北方城镇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集中供暖系统已成为城镇住宅的重要基础设施。
然而,随着供暖系统的广泛应用,室内热环境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
为了全面了解北方城镇住宅集中供暖的室内热环境现状,本次调研工作通过对多个城镇的住宅供暖情况进行实地调查、数据收集与分析,旨在为改善北方城镇住宅供暖系统的运行效率与室内热环境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二、调研方法与内容本次调研采用实地调查、问卷调查、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等方法,对北方多个城镇的住宅集中供暖系统进行全面调研。
调研内容包括供暖系统的设备配置、运行管理、室内温度、热舒适度、能耗状况等方面。
三、调研结果(一)设备配置与运行管理调研发现,北方城镇住宅集中供暖系统多采用集中锅炉房或热力管网供暖方式,设备配置较为完善。
然而,部分老旧小区的供暖设备已运行多年,存在设备老化、热效率低下等问题。
此外,部分小区的供暖系统管理存在不足,如缺乏专业的运行维护团队、调节控制不科学等。
(二)室内温度与热舒适度调研数据显示,大部分住宅的室内温度在冬季供暖期间能够达到设计要求,但仍有部分住宅存在室内温度偏低或波动较大的问题。
此外,关于热舒适度的调查显示,部分居民反映室内环境存在干燥、不舒适等问题。
(三)能耗状况从能耗状况来看,北方城镇住宅集中供暖系统的能耗普遍较高。
部分老旧小区的供暖能耗甚至超过了设计标准。
这既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增加了能源的浪费。
四、原因分析(一)设备老化与维护不足部分老旧小区的供暖设备由于长期运行,存在设备老化、热效率低下等问题。
同时,由于缺乏专业的运行维护团队,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得不到有效落实。
(二)调节控制不科学部分小区的供暖系统调节控制不科学,导致室内温度波动较大,影响了居民的居住体验。
此外,部分居民对供暖系统的使用方式也存在不当之处,如随意调节温度、长时间开窗等。
(三)建筑保温性能不佳北方部分城镇的老旧建筑在保温性能方面存在不足,导致供暖系统的能耗较高。
取暖温度调查报告

取暖温度调查报告根据所进行的取暖温度调查,我们对不同居住环境下的取暖温度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分析。
以下是我们的调查结果和相应的数据分析。
一、调查对象和方法我们的调查对象主要包括家庭住宅、办公场所和公共场所。
为了获得准确的数据,我们采用了两种调查方法:问卷调查和实地测量。
问卷调查针对的是居民和办公场所的工作人员,我们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获取了大量的有效问卷。
实地测量则是在主要公共场所进行的,我们使用了专业的温度测量设备。
二、调查结果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和实地测量数据,我们整理出了各个居住环境下的取暖温度情况如下:1. 家庭住宅:根据我们的调查数据显示,大多数家庭住宅的取暖温度维持在18摄氏度至22摄氏度之间。
这个温度范围被认为是最适宜的室内温度,能够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同时也可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2. 办公场所:我们的调查发现,办公场所的取暖温度相对较高,大约在22摄氏度至24摄氏度之间。
这是因为在办公场所,人们需要进行更长时间的工作,所以更高的温度可以提高办公效率和员工的工作舒适度。
3. 公共场所:公共场所的取暖温度普遍较低,大约在16摄氏度至20摄氏度之间。
这是为了节约能源和达到大多数人的舒适度要求。
同时,公共场所通常是人流量比较大的地方,所以较低的温度也可以避免人员拥挤引起的过热。
三、调查分析与建议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可以得出以下分析和建议:1. 对于家庭住宅来说,维持在18摄氏度至22摄氏度的取暖温度是最适宜的,既能够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又可以节约能源和减少能源消耗。
建议家庭住宅的取暖装置配备温度控制功能,以便居民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节。
2. 对于办公场所来说,22摄氏度至24摄氏度的取暖温度是较为适宜的,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舒适度。
建议办公场所的管理者在调整取暖温度时,应充分考虑员工的需求,并与员工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商。
3. 对于公共场所来说,16摄氏度至20摄氏度的取暖温度能够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同时也可以节约能源。
兰州市某超市室内热环境调查与测试研究

维普资讯
பைடு நூலகம்
第 2 第 6期 6巷
20 0 7年 1 2月
建 筑 热 能 通 风 空 调
B i i gEn ry& E v r n n ul n eg d n io me t
Vo .6 N . I o6 2 De . 0 77 ~ 7 c 2 0 .3 7
致 的结论 : 该超 市存 在严重 的室内环境质量 问题 , O 浓度和室 内温度 均超 出了室内环境质量要求 的范围 。针对 C 调查测试结 果提出了改善室 内环境质量 的具体措施 。 研究结果为寒冷地 区空调通 风系统 的设计提供 了基础数据 。 关键 词 : 市 热环境 现场测试 寒 冷地 区 超
系统 , 送风形 式为末端 百叶风 口顶部下送风 , 开在南北 面门为 自然 回风 口。 2台冷水 机组 , 共 每台额定制冷量
为 30k 平时冷水机组 的运行 调节是 根据室外 的天 5 W。
试仪 为 E —A型 电子微 风仪 ,量程 为 ! /, Y32 . m s精 0
度为± . /。采用智 能型直读 式环境测试仪并 配相 0 3 ns 0r 应 的探头可得 到相 对湿度值 , 量程及 精度 :. 2 %~8 % 0 0
K e w or : u r a k t t e a n io m e tfe dts, o d ae y ds s pe m r e, h r l v r n m e n , l e t c l r a i
哈尔滨某高校学生宿舍夏季室内热环境调查研究

CHENG We i — h o n g, LI U Yu a n
( N o r t h e a s t F o r e s t r y U n i v e r s i t y , H a r b i n 1 5 0 0 4 0, C h i n a )
A bs t r a c t: I n o r d e r t o ma k e a r e s e rc a h a b ou t t h e r ma l e nv i r o n me nt pa ra me t e s r o f t h e hu ma n t h e m a r l c o mf o r t nd a hu ma n t he m a r l
t h e t h e m a r l n e u r l a t e mp e r a t u r e o f t h e s t u d e n t s i S 2 3 . 2 ℃ . a n d t h e e x p e c t e d h e a t t e mp e r a t u r e i s a r o u n d 2 5 . 2 o C. Ke y wo r d s: s t u d e n t s ’d o mi r t o y; r i n d o o r t h e ma r l e n v i r o n me n t ; t h e ma r l n e u ra l t e mp e r a t u r e; t h e e x p e c t e d h e a t t e mp e r a t u r e
室内热环境报告

室内热环境报告
一、报告简介
本报告对室内热环境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通过测量和实验,收集了室内温度、湿度、气流速度等热环境参数的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解读。
本报告旨在为改善室内热环境提供科学依据,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二、室内热环境参数测量
1. 温度:通过温度计对室内温度进行了测量,测量结果显示室内温度为25℃左右,符合人体舒适温度范围。
2. 湿度:使用湿度计对室内湿度进行了测量,测量结果显示室内湿度为50%左右,符合人体舒适湿度范围。
3. 气流速度:通过风速计对室内气流速度进行了测量,测量结果显示室内气流速度为0.2m/s左右,能够满足人体散热需求。
三、室内热环境数据分析
1. 温度分析:通过对室内温度数据的分析,发现温度波动范围较小,稳定性较好,能够为人体提供较为稳定的热环境。
2. 湿度分析:通过对室内湿度数据的分析,发现湿度波动范围较小,稳定性较好,能够为人体提供较为舒适的热环境。
3. 气流速度分析:通过对室内气流速度数据的分析,发现气流速度较为稳定,能够满足人体散热需求。
四、结论
本报告通过对室内热环境的研究和分析,发现室内热环境较为适宜,能够为人们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
为了进一步提高室内热环境的舒适度,建议加强室内空气流通,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同时,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儿童等,需要特别关注其热舒适需求,为其提供更加适宜的热环境。
供暖调研报告

供暖调研报告供暖调研报告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对于日常生活的舒适度要求越来越高,而供暖作为居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为了解市场对于供暖的需求和满意度,我们进行了一次供暖调研,下面是我们的调研报告。
调研对象:居住在城市居民区的居民。
调研方式:调查问卷调研时间:2021年12月-2022年1月调研结果如下:一、供暖方式1. 家里采用的供暖方式:调查结果显示,70%的居民采用的供暖方式是集中供暖,20%的居民使用地板供暖,10%的居民采用的是空调供暖。
2. 是否满意当前的供暖方式:根据我们的调查,60%的居民对当前的供暖方式表示满意,25%的居民表示不满意,15%的居民表示基本满意。
二、供暖效果1. 居民对于供暖温度的满意度:我们发现,40%的居民对供暖温度感到满意,35%的居民认为温度过高,25%的居民认为温度过低。
2. 居民对于供暖稳定性的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50%的居民对供暖稳定性感到满意,20%的居民认为供暖存在间断,30%的居民表示供暖不稳定。
三、供暖费用1. 租房居民的供暖费用支付方式:我们发现,70%的租房居民是通过房租包含供暖费用来支付的,30%的居民需要单独支付供暖费用。
2. 平均供暖费用占收入比例:调研结果显示,45%的居民认为供暖费用在5%以内,30%的居民认为费用占据10%以内,25%的居民费用超过了10%。
四、改善供暖的方式1. 居民希望改善供暖的方面:根据调查结果,40%的居民希望改善供暖温度的稳定性,30%的居民希望改善供暖的空气质量,20%的居民希望改善供暖费用控制,10%的居民希望改善供暖方式选择的多样性。
2. 想要引入的供暖技术:调查显示,70%的居民希望引入清洁能源供暖技术,20%的居民希望引入智能供暖技术,10%的居民认为当前供暖技术已经满足需求。
通过这次供暖调研,我们了解到大部分居民对于当前的供暖方式感到满意,但也有一部分人对供暖效果和费用存在不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室热环境主观问卷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通过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建筑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的有关热、光、声、
湿以及室空气品质的情况,以尽量改善现有的室环境,同时也可以作为以后的室环
境设计优化的依据。
二、调查对象:
1调查建筑:工业大学第十二教学楼A座。
该建筑为五层框架结构,三层及以上的阴面的教室较少。
外墙填充墙为37砖混结构:墙填充为24砖混结构。
外窗为单层铝合金窗,门为木门。
室无吊顶,走廊吊顶。
每个教室均有数量
充足的日光灯,但有所损坏。
2调查人员对象:当日在A座教室上自习的工大学生,其中男生29人女生21人。
三、调查方案
1问卷发放时间:5月11日上午10:00发放问卷39份
5月12日上午10:30发放问卷11份
2选择有代表性的房间:1,阳面教室发放问卷35份(其中A112 6份男2人女4人;A304 5份男3人女2人;A510 18份男12人女6人;A106 6份男3人女3人) 2,阴面教室发放问卷15份(其中A115 7份男5人女2人;A307 3份男1人女2人;A411 3份男2人女
1人;A501 2份男1人女1人)
四、调查容
室的热环境、湿环境、声环境、光环境、IAQ、吹风感、开窗情况、穿衣情况以及室总体的热舒适感。
五、调查结论
1、室开窗情况:调查结果显示60%的人认为教室的开窗频率为经常开窗,
32%的人认为教室偶尔开窗,只有8%的人认为极少开窗。
其中阳面教
室65.7%的人认为经常开窗,阴面教室46%的人认为经常开窗。
这个现
象是因为阳面的教室经长受到的直射,温度相对较高引起的。
2、室湿环境调查显示:52%的人认为室湿环境适中,30%的人认为稍干燥,
16%的人认为干燥,另有2%的人认为很干燥。
无人认为教室潮湿或者
较潮湿,这说明教室的湿环境略偏干燥。
其中仰面有22.9%的人认为
干燥或很干燥,阴面这一数据为6.7%可见阳面教室干燥情况较阴面的
教室严重。
3、房间的穿衣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室环境下有50%的人穿单衣,30%
的人穿长袖外套,另有20%的人穿T恤短裤或者裙装。
阳面教室温度
较高于阴面教室2-3度,相对穿衣单薄。
4、窗帘的情况调查结果显示:有56%的人认为少数拉窗帘,26%的认为常
拉窗帘,其他人认为从不拉窗帘,其中阳面教室60%的人认为少数拉
窗帘,阴面教室46%的人认为少数拉窗帘,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
与所需光环境的差异有关,个人认为与室的光照亮度有关。
5、室热环境调查结果显示:46%的人认为室热环境显中性,16%的人认为
室稍显凉爽,无人认为室有冻感,冷感。
24%的人认为室稍暖,另有
6%和8%的人认为目前室有暖感或热感,可见目前室外温度下,室温度整体适宜,但稍显偏热。
其中阳面教室的热感略明显。
8%的人对现在的热环境表示能够接受,14%的人表示不能够接受当前的室环境,其中阴面教室的室热环境接受度较高为88.6%。
对于室热舒适感觉58%的人认为舒适,34%的人认为稍不舒适,6%的人认为不舒适另有2%多的人表示室环境不可接受。
其中认为阴面舒适的比例较阳面高,有62.9%。
6.7%的人认为阳面的教室热环境不可接受,其原因有可能是由于阳面
教室接受直射,温度较高z造成的,还有一种可能性是因为性别或个体随温度的敏感程度造成的。
在对于人们会采取的适应热环境的调查中有50%的人选择了开关窗,24%的人选择增减衣服,16%的人采用电加热器或风扇,另有10%的选择了开拉窗帘。
可见通过开关窗通风换气是人们适应热环境的主要措施。
6、在室光环境调查结果显示:86%的人认为室光线和合适,12%认为室光
线太暗,另有1%的人认为光线太强。
可见当前的室光环境整体合适,略显暗。
其中阳面教室有93%的人认为光环境很合适,阴面教室14.3%的人认为光线太暗,阳面教室采光效果相对较好,阴面教室没有直射光环境略差。
7、室声环境的调查结果显示:对于室声环境表示十分满意的仅为10%,
66%的人认为室声环境一般满意,另有24%的人表示室声环境勉强可以或感觉较差。
可见有些教室存在明显的噪音引起了人们的反感。
8、室空气品质调查结果显示:仅有2%的人认为对室空气品质表示十分满
意,60%的人对于室空气品质表示满意,36%的人感觉勉强可以,2%的人感觉差。
同时对于室气味的调查中有14%的人认为教室有强烈的气
味,在人员相对集中,空气流通不畅的教室,容易产生某些异味引起
人们对室空气品质的不满。
结果表明阳面的空气品质满意程度较高于
阴面教室的。
这是因为阳面教室开窗通风换气的次数较高,同时也可
以知道改善室空气品质开窗通风换气是一种很有效的途径。
9、对室吹风感的调查结果表明:84%的人认为室基本感觉不到空气流动或
者风速很小,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室空气流通不好,室的换气次数
少影响了室空气品质。
六、改善措施
从这次调查结果来看,大部分人对教室的热环境还算满意,但不难发现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地方。
比如说阴阳面的采光通风的差异,夜晚室光线较暗,室偏干燥等等。
综合以上分析结果提出以下几点措施来改善教室的热环境;
1.适当的改变阴阳面教室采暖通风设备,增加教室的灯光照明度。
2.室的照明设备,窗帘,窗门等基础设施应及时的检修。
3.多组织一些有关于室环境的宣传与讲座,提高同学们对室环境的认知
度,以及提高同学们对保护室环境的思想意识。
4.多进行调查,以及时的发现未发现的问题。
七、调查结果统计一览表
好接下来是我们的小组的报告,我们小组选择的调查地点是工业大学教学楼A区教室所有教室,当然由于调查期间大部分的教室都有学生上课,所以我小组选择了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房间尽行调查,同时我们的调查对象就是当日在调查教室上自习的学生。
我小组分为三组,我晓雷一组,王玉强佟海军一组,永嘉王博一组。
我们按照老师的要求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房间的热,光。
声,湿,以及室空气品质等进行调查的,分别在五月十一日上午发放问卷39份十二日上午发放问卷11份。
其中在阳面的教室发放35份。
,
以下使我们的一些调查期间拍摄的照片,在相片家可以看一下,有的教室相对较暗而有的教室比较明亮。
我们的问卷集中的对热环境、湿环境、声环境、光环境、IAQ、吹风感、开窗情况、穿衣情况以及室总体的热舒适感,这些问题进行的调查,当然时间有限,我下面将会对我们小组集体讨论过的容做一下报告。
首先是室热环境,大家可以先看一下我们小组统计的数据,
看问卷说
我们分析分析总结认为对于当前环境下的热环境,当表中七行PMV即热舒适指标在中性,为46%时经计算PPD值约为9.4%,这意味着当前的室空气品质不是最佳的热舒适状态,同时表中八行的数据有14%的人不能接受当前的室热火环境这印
证了我们的观点。
我们结合其他的问题分析了其所形成的原因,我们认为这个问题的存在与教室的朝向,通风条件,个人衣着特点有关。
面阳的一面不满意率要高于阴面的,与的照射程度有关,通风好的教室不满意率要低于通风条件不好的教室,人的性别个体差异同样也会影响他们对热环境的感觉。
所以我们分析后总结了一些改正措施仅供参考,一阳面教室在满足采光的需求后尽量拉上窗帘避免直射造成的环境温度上升,加强室的通风,多开窗,个人依据具体情况i适当增或减少衣物,
(停顿一下)如果再不行建议同学不要来教室了,
当然这是开玩笑了,不过我说的也同样说明了一些问题那就是,我们的任何建筑的热环境都不是对于每一个人都是适宜的,我们是允许有极少一部分的不满意率的。
第二个是湿环境,调查结果显示,一半以上认为我们的教室的湿环境还是适中的,但略显干燥,阳面的比较明显,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与的照射情况有关。
我们建议适当的在教室增加一些加湿装置,这样会比较直接改善室的湿环境,不过这样的成本会很大,但我就不知道咱们的校长听到这个建议后会有何感想了。
第三个是问题是关于噪音的,结果显示大部分人还是对教室的声环境表示满意的。
但是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我们的教室的声环境存在几个缺点,1隔音效果不太好,集中反映在课间或下课后人员嘈杂这样会对自习的同学或者是未下课的班级造成影响。
2建筑周围环境噪音,由于我们的学校正在发展建设阶段。
校园基础设施还不完善,所以一些建筑用车的噪音会影响我们的学习。
不过这些问题会随着学生的素质的提高以及工程的结束而别解决的。
第四个是关于室光环境的,大部分人认为当前的光环境不适宜。
这与窗帘的遮蔽程度,所处的位置,个人的光敏感差异以及室照明设备的数量等有关。
所以这个问题不太好定性,所以,建议解决措施有增加室日光灯数量和变换照明灯的位置,以及根据个人差异选择正确的位置。
最后一个是室空气品质,根据计算整体的室空气品质的不满意率即PPD为3.6%。
当然这也跟每个教室本身有关,。
我们也学过当人处于一种气味中较长时间后会对这种气味不敏感了,所以我们的调查问卷还是有一定的不足所以此表显示的数据仅能说明在当时的室环境下,室空气品质一般偏下,有一定的异味引起人们的不满意,同时不排除个体差异对调查数据的影响。
改善措施多开窗换气,建议增加排气换气装置加强通风。
我的报告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