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雷器工作原理与参数
避雷器的工作原理及参数

避雷器的工作原理及参数避雷器是一种用来保护电力系统和电气设备免受雷电侵害的装置。
它能将过电压引入大地,防止电力设备电气设备因雷击而损坏。
其基本工作原理是利用非线性元件的电压-电流特性,引导过电压,保护设备不受损害。
避雷器的主要参数有额定电流、额定暂时工频应力、额定耐受永久工频电流和额定残余电流。
首先,额定电流(In)是指避雷器能承受的最大瞬时电流。
雷电产生的能量很大,所以避雷器需要能承受高电流的冲击。
其次,额定暂时工频应力(Up)是指额定电流通过避雷器时的最高电压。
这个参数衡量了避雷器内部元件的电压抗力。
第三,额定耐受永久工频电流(Iimp)是指避雷器能承受的长工频电流。
当有持续时间长的过电压时,避雷器需要能承受相应的电流。
最后,额定残余电流(Ires)是指避雷器通过额定电流后,保持其运行状态时,残余电流的最大值。
这个参数表明避雷器在引导过电压后,能否保持稳定。
避雷器工作的过程中,当雷电侵入电力系统中,会产生过电压。
在正常情况下,避雷器处于断路状态,不导通电流。
但当过电压发生时,避雷器会迅速导通,将过电压引导到地下。
避雷器内部的非线性元件,如气体放电管和金属氧化物层压电阻器(MOA),起到了关键作用。
当过电压上升时,气体放电管开始放电,将电流导向地下。
在气体放电管导通期间,金属氧化物层压电阻器也会参与导电,共同形成电流通路。
避雷器还会根据电力系统的特性进行分级。
通常分为三个等级:耐受等级(Uc),根据避雷器能够承受的冲击电压等级;放电等级(Up),根据避雷器能够引导的过电压等级;动作等级(Imax),根据避雷器能够承受的最大瞬时电流等级。
值得注意的是,避雷器还有其它参数,如交流耐压、直流耐压、泄放电流和接地电阻等。
这些参数都是根据特定情况和需求来进行设计的。
总结起来,避雷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非线性元件的电压-电流特性,引导过电压,保护电力系统和电气设备免受雷电侵害。
其主要参数包括额定电流、额定暂时工频应力、额定耐受永久工频电流和额定残余电流。
避雷器的工作原理和参数 (图文) 民熔

避雷器避雷器是普遍采用的入侵波保护装置,也是应用最广泛的过电压限制器,它实质是过电压能量的吸收器。
它与被保护设备并联运行,当作用电压超过-一定幅值后避雷器总是先动作,通过它自身泄放掉大量的能量,限制过电压,保护电气设备。
避雷器放电后,避雷器两端的过电压消失,系统正常运行电压又继续作用在避雷器两端,在这一正常运行电压作用下,处于导通状态的避雷器中继续流过工频接地电流,该电流称为工频电流,它以电弧放电的形式出现。
工频续流的存在一方面使相导线对地的短路状态继续维持,系统无法恢复正常运行。
作为过电压保护装置,当电网电压升高达到避雷器规定的动作电压时,避雷器动作,释放电压负荷,将电网电压升高的幅值限制在- 定水平之下,从而保护设备绝缘所能承受的水平,现代避雷器除了限制雷电过电压外,还能限制-部分操作过电压,因此称之为过电压限制器是更为确切的。
避雷器工作原理避雷器设置在与被保护设备对地并联的位置,如图所示,各种避雷器均有一个共同的特性,即在高电压作用下呈现低阻状态,而在低电压作用下呈现高阻状态。
在发生雷击时,当雷电波过电压沿线路传输到避雷器安装点后,由于这时作用于避雷器上的电压很高,避雷器将动作,并呈低阻状态,从而限制过电压,同时将过电压引起的大电流泄放入地,使与之并联的设备免遭过电压的损害。
在雷电侵入波消失后,线路又恢复了常传输的工频电压,这一工频电压相对雷电侵入波过电压来说是低的,于是避雷器将转变为高阻状态,接近于开路,此时避雷器的存在将不会对线路上正常工频电压的传输产生响应。
保护间隙结构及工作原理保护间隙:由两个电极组成。
当雷波浸入时,间隙首先击穿,工作母线接地,从而避免被保护设备上的电压升高,从而保护设备。
过电压消失后,间隙中仍存在工频连续电流。
由于间隙灭弧能力差,经常不能自动灭弧,导致断路器跳闸,这是保护间隙的主要缺陷。
因此,该间隙可用于自动重合闸。
保护间隙结构及工作原理结构及工作原理:常用的角形保护间隙如下图所示。
避雷器工频参考电压

避雷器工频参考电压1. 介绍避雷器是一种用于保护电力系统设备免受雷击侵害的重要设备。
在电气设备中,避雷器通常安装在变压器、断路器、电缆终端等高压设备上。
避雷器的主要作用是将雷电冲击电流引入地,以保护设备不受雷击损坏。
在避雷器的设计中,工频参考电压是一个重要的参数。
它代表了避雷器能够承受的工频电压的最大值。
本文将深入探讨避雷器工频参考电压的相关知识。
2. 避雷器的工作原理避雷器主要由间隙放电器和非线性电阻器组成。
当系统电压正常时,避雷器处于工作状态。
当出现雷击时,雷击电流会通过避雷器引入地,以保护设备。
避雷器承受雷击电流后,间隙放电器会形成放电通道,非线性电阻器则限制通过避雷器的电流。
这样,避雷器能够有效地吸收雷电冲击,保护电力系统设备的安全运行。
3. 工频参考电压的意义工频参考电压是避雷器的重要参数之一。
它代表了避雷器能够承受的工频电压的最大值。
在正常运行状态下,电力系统的电压是稳定的工频电压。
因此,避雷器需要能够承受这一工频电压,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工频参考电压的大小取决于设备的工作电压等级。
在选购避雷器时,需要根据设备的工作电压等级选择合适的工频参考电压。
如果工频参考电压小于设备的工作电压,那么避雷器就无法承受工频电压,无法保护设备。
4. 工频参考电压的计算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工频参考电压的计算需要考虑多种因素。
一般来说,工频参考电压应大于设备的工作电压,以确保避雷器能够正常工作。
下面是一种常用的计算方法:1.确定设备的工作电压等级。
2.根据设备的工作电压等级,查找相应的标准规定的工频参考电压范围。
3.根据标准规定,结合设备所处的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工频参考电压。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可能有不同的标准规定和计算方法。
在具体应用中,应当参考当地的标准和规定进行计算。
5. 工频参考电压的影响因素工频参考电压的大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影响因素:5.1 避雷器的类型和结构不同类型和结构的避雷器具有不同的工频参考电压。
避雷器的工作原理

避雷器的工作原理避雷器是一种用于保护电力设备和建造物免受雷击伤害的重要设备。
它能够迅速将雷电引入地下,保护设备和建造物的安全。
下面将详细介绍避雷器的工作原理。
一、避雷器的基本结构避雷器通常由避雷器本体、绝缘支撑、接地装置和接线装置等组成。
1. 避雷器本体:避雷器本体是避雷器的核心部份,主要由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器和外壳组成。
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器是避雷器的主要工作元件,它能够在电压超过一定阈值时迅速变成高阻抗状态,从而将雷电引入地下。
2. 绝缘支撑:绝缘支撑用于支撑避雷器本体,并确保其与其他部件之间的绝缘。
3. 接地装置:接地装置用于将避雷器与地面有效连接,以便将雷电引入地下。
4. 接线装置:接线装置用于将避雷器与电力设备或者建造物的电路连接起来。
二、避雷器的工作原理基于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器的特性。
当电力系统或者建造物受到雷电冲击时,电压会瞬间升高。
当电压超过避雷器的耐受电压时,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器会迅速变成高阻抗状态,形成一个低阻抗通路,将雷电引入地下。
具体来说,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器是由氧化锌等金属氧化物制成的。
在正常工作状态下,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器的电阻非常高,几乎不导电。
但当电压超过其耐受电压时,金属氧化物中的晶粒之间会形成导电通道,电阻迅速减小,从而将雷电引入地下。
避雷器的接地装置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接地装置通过将避雷器与地面有效连接,形成一个低阻抗通路,使雷电能够迅速通过避雷器引入地下。
这样就能够保护电力设备和建造物免受雷击伤害。
三、避雷器的应用领域避雷器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力系统和建造物中,以保护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1. 电力系统:避雷器常用于变电站、输电路线、配电装置等电力系统中,用于保护设备免受雷击伤害。
特殊是在雷暴天气中,避雷器能够迅速将雷电引入地下,保护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2. 建造物:避雷器也常用于高层建造、通信塔、石油化工设施等建造物中,用于保护建造物和设备免受雷击伤害。
避雷器能够吸收和引导雷电,保护建造物的结构和设备的安全。
避雷器的参数、作用、原理和结构.pptx

避雷器的原理和结构
保护间隙的类别
1、保护间隙。
其间隙的结构有棒型、球型和角型三种。
③ 角型间隙放电时,电弧会沿羊角迅速向上移动而被拉长, 因而容易自行灭弧,间隙不会严重烧伤,所以,近年来角 型间隙被广泛用于配电线路和配电设备的防雷保护。
a)双支柱瓷瓶单间隙 隙
b)单支柱瓷瓶单间隙
C)双支柱瓷瓶双间
避雷器额定电压(kV)
设计序号(厂家自定义)
使用场所 S-配电型 R-电容型 T-铁型
Z-电站型 D-电机型 L-直流型
X-线路型 F-GIS型 O-油型
结构特征 W-无间隙 C-串联间 隙 B-并联间隙
标称放电电流(kA)
产品形式:Y-瓷套式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YH-复合外套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HY表示 凝合物外套氧化锌避雷器
的电荷,对大地及地面上的一些导电物体都有的静电感应, 使地面和附近输电线路感应出异种电荷,并由雷云电荷束缚 着被感应的异种电荷。大气过电压可分:直击雷过电压、感 应过电压和侵入雷电过电压。
避雷器的作用
避雷器的概述
避雷器作为能释放雷电或兼能释放电力系统操作过电压能 量,保护电工设备免受瞬时过电压危害,又能截断续流,不 致引起系统接地短路的电器装置。
氧化锌避雷器是在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一种新型避雷器, 它具有无间隙、无续流、残压低等优点。已经成为取代阀型避 雷器、磁吹阀式避雷器的新一代产品,在电力系统广泛使用。
避雷器
避雷器型号意义
附加特征代号 G-高原型 W-防污型 K -抗震 型 T-湿热型 Z-支柱型 H-横担型
标D-称带放电检电修电型流下L-带最脱大离残装压置(kV)
路、断线等)或其他原因,引起电力系统的状态发生突然变 化,从一种稳态转变为另一种稳态的过渡过程,这个过程中 可能产生对系统有危险的过电压。这些过电压是系统内部电 磁能的振荡和积聚引起的称为内部过电压。内部过电压可分 为工频过电压、操作过电压、谐振过电压。
避雷器的工作原理及设计原理

避雷器的工作原理及设计原理一、避雷器的工作原理避雷器是一种用于保护电力系统设备免受雷击伤害的重要装置。
其工作原理基于雷电产生的高电压和高电流,通过引导和分散这些电压和电流,将其安全地释放到地球上,保护电力系统设备不受损害。
避雷器通常由几个主要部分组成: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器(MOV)、引线、接地线和外壳。
其工作原理如下:1. 雷电产生高电压:当雷电接近地面或设备时,会产生高电压。
这是由于雷电云与地面之间形成了电势差。
2. 引线感应电压:避雷器的引线处于高电压区域中,当雷电电场作用于引线时,引线感应到高电压。
3. 电压超过MOV的击穿电压:引线感应到的电压将传递给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器(MOV)。
MOV是一种特殊材料,具有非线性电阻特性。
当电压超过MOV的击穿电压时,其电阻急剧减小,形成一条低阻抗通路。
4. 电流通过MOV到接地线:一旦MOV击穿,大量电流会通过MOV流入接地线。
这样,高压和高电流就得到了有效地引导和分散,保护了设备。
5. 保护设备免受雷击:通过将电压和电流引导到地球上,避雷器保护了电力系统设备免受雷击伤害。
二、避雷器的设计原理避雷器的设计原理主要包括选择适当的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器和合理布置引线。
1. 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器(MOV)的选择:- 额定电压:根据设备所需的额定电压选择MOV。
额定电压应大于设备所能承受的最高电压。
- 额定击穿电压:MOV的额定击穿电压应根据设备所需的保护水平选择。
击穿电压越低,避雷器对雷击的响应速度越快。
- 额定电流:根据设备所需的额定电流选择MOV。
额定电流应大于设备所能承受的最高电流。
2. 引线的布置:- 引线的长度和直径:引线应具有足够的长度和直径,以确保能够承受雷击时产生的高电压和高电流。
引线的长度和直径应根据设备的特点和所需保护水平进行合理设计。
- 引线的位置:引线应尽可能靠近设备,以便及时感应到雷电产生的电压。
同时,引线应远离其他电气设备和导体,以避免干扰和电磁耦合。
变电站避雷器原理及参数

变电站避雷器原理及参数一、氧化锌避雷器的定义:金属氧化锌避雷器(MOA)是一种过电压保护装置,它由封装在瓷套内的若干非线性电阻阀片串联组成。
其阀片以氧化锌为主要原料,并配以其它金属氧化物,所以又称为氧化锌(Zno)避雷器。
二、氧化锌避雷器的工作原理:在额定电压下,流过氧化锌避雷器阀片的电流仅为10-5A以下,相当于绝缘体。
因此,它可以不用火花间隙来隔离工作电压与阀片。
当作用在金属氧化锌避雷器上的电压超过定值(起动电压)时,阀片“导通”将大电流通过阀片泄入地中,此时其残压不会超过被保护设备的耐压,达到了保护目地。
此后,当作用电压降到动作电压以下时,阀片自动终止“导通”状态,恢复绝缘状态,因此,整个过程不存在电弧燃烧与熄灭的问题。
三、结构:一般220kV等级的氧化锌避雷器采用2串、110kV采用1串。
氧化锌避雷器底部与底座绝缘*的是绝缘瓷套(有采用一个大瓷套或采用四各小瓷套)。
氧化锌避雷器内部有一导线从底部引出至大地,当中串联一只泄漏电流表,以监视避雷器阀片绝缘情况。
避雷器屏蔽线接于避雷器瓷套的最后一级裙边上,用一导线连接大地,作用是使瓷套表面电导电流不进入泄漏电流表,使泄漏电流表测量更加精确。
四、最常见异常分析及处理:1、泄漏电流表为零。
可能引起该现象的原因有:表计指示失灵;屏蔽线将电流表短接。
处理方法为:(1)用手轻拍表计看是否卡死,无法恢复时,应添报缺单,修理或更换。
(2)用令克棒将屏蔽线与避雷器导电部分相碰之处挑开,既可恢复正常。
2、泄漏电流表指示偏大:根据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如发现表计打足,应判断避雷器有问题,应立即汇报调度,将避雷器退出运行,请检修检查。
3、避雷器瓷套管破裂放电。
在工频情况下,避雷器的瓷套管用于保证避雷器必要的绝缘水平,如果瓷套管发生破裂放电,则将成为电力系统的事故隐患。
此种情况,应及时停用、更换。
4、避雷器内部有放电声。
在工频情况下,避雷器内部是没有电流通过的。
因此,不应有任何声音。
氧化锌避雷器工作原理

氧化锌避雷器工作原理氧化锌避雷器是一种常见的电力设备,用于保护电力系统免受雷击和过电压的影响。
它的工作原理基于氧化锌的非线性电阻特性和放电原理。
1. 氧化锌的非线性电阻特性:氧化锌具有非线性电阻特性,即其电阻随电压的变化而变化。
当电压低于某个阈值时,氧化锌的电阻非常高,几乎不导电。
但当电压超过阈值时,氧化锌的电阻迅速降低,使得电流能够通过。
2. 放电原理:当雷电或过电压通过电力系统传输时,会产生巨大的电压梯度。
当这些电压超过氧化锌避雷器的阈值时,氧化锌避雷器会开始导电,形成一个低阻抗通路,将过电压引导到地面。
具体的工作过程如下:a. 当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时,氧化锌避雷器处于高阻抗状态,几乎不导电。
b. 当系统受到雷击或过电压冲击时,电压梯度超过氧化锌避雷器的阈值,氧化锌避雷器迅速进入导电状态。
c. 导电状态下,氧化锌避雷器提供了一个低阻抗通路,将过电压引导到地面,保护电力系统的设备免受损害。
d. 一旦过电压消失,氧化锌避雷器会自动恢复到高阻抗状态,等待下一次雷击或过电压事件的到来。
氧化锌避雷器的工作原理可以通过以下几个关键参数来描述:1. 阈值电压(U1):阈值电压是指氧化锌避雷器进入导电状态的电压阈值。
一般来说,阈值电压越低,氧化锌避雷器对过电压的响应越灵敏。
2. 导通电阻(R1):导通电阻是指氧化锌避雷器在导电状态下的电阻值。
导通电阻越小,氧化锌避雷器能够更好地将过电压引导到地面。
3. 恢复时间(Trec):恢复时间是指氧化锌避雷器从导电状态恢复到高阻抗状态所需的时间。
恢复时间越短,氧化锌避雷器能够更快地应对连续的雷击或过电压事件。
4. 额定电流(I1mA):额定电流是指氧化锌避雷器在导电状态下通过的电流值。
额定电流越大,氧化锌避雷器能够处理更大的雷击或过电压冲击。
需要注意的是,氧化锌避雷器的使用寿命是有限的。
当氧化锌避雷器多次受到雷击或过电压冲击时,其非线性电阻特性会发生变化,导致其工作性能下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构和工作原理 管型避雷器的原理结构如下图所示。
它由两个间隙串联组成。一个间隙 S1装在产气管1内,称为内间隙(又 称排气式避雷器)。另一个间隙S2 装在产气管外,称为外间隙。而当 雷电压过电压作用于避雷器两端时, 内、外两个间隙均被击穿,使雷电 流经间隙入地,在雷电过电压消失 后,系统正常运行电压将在间隙中 动作 继续维持工频续流电弧,电弧的高 指示 温使产气管内的有机材料分解并产 器 生大量气体,使管内气压升高,气 体在高气压作用下由环形电极的孔 口急速喷出,从纵向强烈地吹动电 弧通道,使工频续流在第一次过零 时熄灭。
电压的损害。在雷电侵入波消失后,
线路又恢复了常传输的工频电压,
这一工频电压相对雷电侵入波过电
压来说是低的,于是避雷器将转变
为高阻状态,接近于开路,此时避
雷器的存在将不会对线路上正常工
被保护设备
避雷器
设 备
目前使用的避雷器主要有:
保护间隙结构和工作原理
保护间隙: 由两个电极组成, 当雷电波入浸时,间隙先击穿, 工作母线接地,避免了被保护 设备上的电压升高.从而保护了 设备。过电压消失后,间隙中 仍有工频续流,由于间隙的熄 弧能力差,往往不能自行熄弧 将引起断路器的跳闸,这是保 护间隙的主要缺点。为此可将 间隙配合自动重合闸使用。
(如小鸟)短路,以避免整个保护间隙误动作。
主间隙做成羊角形,主要是为了便于让工频续 流电弧在其自身电磁力和热气流作用下被向上 拉长而易于熄灭。
F—工频续流电弧运动 方向角形保护间隙
管式避雷器工作原理
管式避雷器实质上是一种具有较高熄弧 能力的保护间隙。它有两个相互串联的 间隙:一个在大气中称外间隙,其作用是 隔离工作电压避免产气管被流经管子的 工频泄漏电流所烧坏;另一间隙装在管内 称为内间隙,其电极一为棒形电极另一 为环形电极。管由纤维,塑料或橡胶等 产气材料组成。雷击时内外间隙同时击 穿.雷电流经间隙流人大地。过电压消失 后,内外间隙的击穿状态将由导线上的 工作电压所维持,工频续流电弧的高温 使管内产气材料分解出大量气体.气体在 高压力作用下由环形电极喷出,形成强 烈纵吹弧作用从而使工频续流在第一次 过零值时被熄灭。
阀式避雷器分普通型和磁吹型两 类
普通型Leabharlann 磁吹型普通型的熄弧完全依靠间隙的自 然熄弧能力,不能承受较长持续 时间的内过电压冲击电流的作用,
磁吹型利用磁吹电弧来强迫 熄弧,其单个间隙的熄弧能 力较高,能在较高恢复电压 下切断较大的工频续流。若
因此此类避雷器通常不容许在内
此类避雷器阀片的热容It大,
过电压下使用,目前只使用于
联的位置,如图所示,各种避雷器
均有一个共同的特性,即在高电压 雷电侵入波
作用下呈现低阻状态,而在低电压
作用下呈现高阻状态。在发生雷击
时,当雷电波过电压沿线路传输到
避雷器安装点后,由于这时作用于
线路
避雷器上的电压很高,避雷器将动
作,并呈低阻状态,从而限制过电
压,同时将过电压引起的大电流泄
放入地,使与之并联的设备免遭过
保护间隙结构和工作原理
结构和工作原理: 常用的角形保护间隙 如下图所示。由主间隙1和辅助间隙2串联而成。 主间隙的两个电极做成角形,在正常运行时,
间隙对地是绝缘的,当承受雷电过电压作用时,
间隙击穿,工作线路被接地,从而使得与间隙 并联的电气设备得到保护。
辅助间隙的设置是为了防止主间隙被外物
• 普通阀式避雷器------变电所防雷保护的重点对象是变 压器,而前面两种因截波问题都不能承担保护变压器的重任。 阀式避雷器主要由火花间隙及与之串联的工作电阻两部分组 成,为避免外界因素(大气条件、潮气、污秽等)的影响, 它们密封于瓷套中。注:火花间隙采用的是均匀电场。
•
• 磁吹阀式避雷器------为了减小阀式避雷器的切断比 和保护比之值,及为了改进其保护性能,采用了灭弧能力较 强的磁吹火花间隙和通流能力较大的高温阀片.(仍然存在 工频续流的问题,通流容量不大)
避雷器的工作原理及参数
避雷器
避雷器是普遍采用的入侵波保护装置,也是应用最广泛的过电压限 制器,它实质是过电压能量的吸收器。它与被保护设备并联运行,当作 用电压超过一定幅值后避雷器总是先动作,通过它自身泄放掉大量的能 量,限制过电压,保护电气设备。避雷器放电后,避雷器两端的过电压 消失,系统正常运行电压又继续作用在避雷器两端,在这一正常运行电 压作用下,处于导通状态的避雷器中继续流过工频接地电流,该电流称 为工频电流,它以电弧放电的形式出现。工频续流的存在一方面使相导 线对地的短路状态继续维持,系统无法恢复正常运行。
作为过电压保护装置,当电网电压升高达到避雷器规定的动作电压 时,避雷器动作,释放电压负荷,将电网电压升高的幅值限制在一定水 平之下,从而保护设备绝缘所能承受的水平,现代避雷器除了限制雷电 过电压外,还能限制一部分操作过电压,因此称之为过电压限制器是更 为确切的。
避雷器工作原理
避雷器设置在与被保护设备对地并
能容许通过内过电压下的冲
220kV及以下系统作为限制大气
击电流,则此类避雷器尚可
过电压用
考虑用作限制内过电压的备
用措施。
普通型
磁
吹型
火 花 间 隙 组
阀 片
火 花 间 隙 组
普通型
磁吹型
主要参数: 1、额定电压Un:正常工作时加在避雷器上的工作 电压,即避雷器安装处的电网标称电压 2、灭弧电压Umh:在保护避雷器动作后,工频续流 第一次过零就能灭弧的条件下,允许加在避雷器上 的最大工频电压 3、工频放电电压Ugf:指工频电压作用下避雷器发 生 放电的电压(有效)值,它表明间隙的 绝缘强 度 4、冲击放电电压Uf:指冲击电压作用下避雷器放
线路
外部间隙
产气管 胶木管
环行电极 内部间隙
棒形电极 接地
阀式避雷器结构及工作原理
阀型避雷器的基本元件为间隙和非线性电限,间隙与非线 性电阻相串联,在电力系统正常工作时.间隙将工作阀片与工 作母线隔离,以免烧坏阀片。当系统中出现过电压,且其电 压超过间隙放电电压时,间隙击穿,冲击电流通过阀片流人 大地,由于阀片的非线性特性在阀片上产生的压降将得到限 制,使其低于被保护设备的冲击耐压,设备就得到了保护。 当过电压消失后,工频续流仍将流过避雷器,此续流受阀片 电阻的非线性特性所限制远较冲击电流为小,使间隙能在工 频续流第一次过零值时就将电弧切断。以后就依靠间隙的绝 缘强度能够耐受电网恢复电压的作用而不会发生重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