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营养

合集下载

静脉营养应用与原则

静脉营养应用与原则

特殊情况下的应用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严重烧伤、危重疾病等,患者需要大 量的能量和营养素,此时肠外营养可以作为一种辅助手段, 提供额外的能量和营养素支持。
在某些紧急情况下,如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肠外营养可 以作为一种快速的营养支持手段,为患者提供必要的能量和 营养素。
03
静脉营养的原则
能量需求原则
营养素配比原则
营养素种类
根据患者的需求,合理选 择所需的营养素,如氨基 酸、脂肪乳剂、维生素、 矿物质等。
配比比例
根据患者的生理特点和营 养需求,制定合理的营养 素配比比例,以满足患者 的营养需求。
个体化原则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 生的建议,进行个体化的 营养素配比,以最大程度 地满足患者的需求。
静脉营养应用与原则
目 录
• 静脉营养的基本概念 • 静脉营养的应用 • 静脉营养的原则 • 静脉营养的注意事项 • 静脉营养的未来发展
01
静脉营养的基本概念
定义
静脉营养
指通过静脉途径为不能进食或进食不足的病人提供全面的营养供给,满足其新 陈代谢需要的营养支持方式。
全营养混合液(TNA)
将各种营养素混合在一起,通过静脉输注的方式供给病人,以提供足够的能量 和营养素。
心理支持
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支持,帮助患者树立信心,提 高生活质量。
康复训练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康复训练计 划,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历史与发展
01
02
03
早期阶段
静脉营养最初起源于二战 时期,用于治疗严重营养 不良的伤员。
70-80年代
随着对营养需求的深入研 究和技术的进步,静脉营 养逐渐成为临床常用的治 疗手段。

简述静脉营养的护理要点

简述静脉营养的护理要点

简述静脉营养的护理要点静脉营养是指通过静脉途径给予患者营养物质,以满足其机体对营养的需求。

静脉营养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状态下,如消化道功能障碍、手术后恢复期、重症监护患者等。

为了确保静脉营养的安全有效,护理人员需要掌握以下护理要点。

1. 护士在开始静脉营养治疗前,需要先评估患者的整体情况,包括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

通过评估,了解患者的营养需求、消化吸收功能、肝脏和肾脏功能等,以便制定个性化的静脉营养方案。

2. 静脉营养的配制需要严格按照医嘱和相关规范操作。

护士在配制过程中应遵循无菌操作原则,确保营养液的无菌性和纯度。

同时,要注意配制过程中的温度控制,避免对营养物质的热敏性造成损害。

3. 静脉营养的输注需要使用专用输液泵,以确保输注速度的准确控制。

护士在输注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监测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等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不良反应。

4. 静脉营养的输注时间应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个体化调整。

一般来说,初始输注速度较慢,逐渐增加至维持水平,然后逐渐减少,最后停止。

护士在调整输注速度时应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和营养需求进行合理判断,避免出现过快或过慢的输注速度。

5. 静脉营养期间,护士需定期监测患者的营养指标和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如血糖、血脂、电解质、肝功能、肾功能等。

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静脉营养方案,以确保患者的营养状态处于良好水平。

6. 静脉营养期间,护士要密切观察患者的肠胃道症状和排便情况。

如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消化道不适症状,应及时与医生沟通,可能需要调整营养方案或给予适当的辅助治疗。

7. 静脉营养期间,护士要注意患者的口腔卫生和皮肤护理。

保持患者口腔的清洁和湿润,预防口腔黏膜损伤和感染。

另外,定期更换输注部位,保持皮肤的完整和干燥,预防静脉炎和皮肤损伤。

8. 静脉营养期间,护士要与患者和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和教育。

向患者和家属详细解释静脉营养的目的、注意事项和可能的不良反应,提供营养支持的相关知识和技巧,帮助他们理解和配合治疗。

静脉营养

静脉营养

静脉营养静脉营养也称全胃肠外营养,营养液不经消化道供给而直接注入静脉管内。

一般分为两大类:1.周围静脉营养:营养液直接自周围静脉进入体循环,但不是24小时持续不断,每日间歇进行输注,使各种营养素在体内能接近正常地进行代谢和贮存。

使用的制剂一般以等渗溶液为宜;即一般静脉营养是通过外周静脉输入营养液(以葡萄糖为主)。

此法沿用已久,操作简便,但从外周静脉不能输入高渗溶液(高渗液刺激静脉,易引起血栓静脉炎),故不能满足患者营养的需要。

2.中心静脉营养:简称TPN(全名TotalParentalNutrition)。

营养液可持续或间歇地由即中心静脉输注,长期应用可满足病人的需要,维持和改善营养状态。

完全静脉营养是通过深静脉输入高营养液(包括氨基酸、必需脂肪酸、维生素、电解质和微量元素等),可满足患者高营养的需求操作要求:一定的设备条件,操作技术难度较大,无菌操作要求严格,易并发感染及合并症,所以必须严格掌握适应症。

适应症:①无法通过胃肠道摄食者如食管瘘、肠瘘、胃肠道畸形等。

②胃肠道严重创伤、严重炎症等。

③胃肠道严重功能损害,如溃疡性结肠炎、消化道出血等。

④经胃肠摄食有危险,如气管食管瘘、喉关闭不全等。

完全静脉营养与等渗氨基酸或葡萄糖输液疗法的不同点是:①溶液进入血循环的途径不同,前者由深静脉,后二者由周围静脉进入。

②前者供给热量较高,常称为静脉高营养,后者供应热量较低。

③前者可以长期应用以维持生命,高营养液连续滴注时间可达一个月、数月至一年不等,后者则不然.全静脉营养液(TPN),俗称“三升袋”,其组成为人体所需的碳水化合物、脂肪乳、氨基酸、电解质、维生素、微量元素和水等基本营养要素。

全静脉营养液的合理应用,大大保证了病人热量、氮的来源,及时补充到电解质、微量元素,对病人机体更好地代谢利用、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的产生,成功地进行完全胃肠外营养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静脉营养液的主要组成成分10%葡萄糖500ml、氨基酸500ml、10%~20%脂肪乳500ml、其他药物(维生素、胰岛素)等,绝大多数静脉营养液需要在净化环境中根据病情需要现用现配。

新生儿静脉营养

新生儿静脉营养

新生儿静脉营养新生儿营养是新生儿健康发展的基础,其中新生儿静脉营养又是一种特殊的营养方式。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介绍新生儿静脉营养。

什么是新生儿静脉营养新生儿静脉营养是指医学专业人员将含有各种营养成分、经过严格处理后的膳食液体输注到新生儿体内。

这种营养方式被应用于需要静脉营养支持的新生儿,如新生儿出生后出现严重胃肠道问题(如出生缺陷、早产、并发症等)或暂时不能进食(如胃肠道手术后)等情况。

新生儿静脉营养的成分新生儿静脉营养需要提供新生儿生长发育所需的各种营养成分。

一些常见的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

具体需要提供什么成分,需要根据每个新生儿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例如,对于早产儿及低出生体重儿,需要提供更高的能量和蛋白质;对于肝、肾疾病的早产儿,需要限制蛋白质和钠的摄入等。

新生儿静脉营养的方式新生儿静脉营养可以通过中心静脉和外周静脉途径输注。

外周静脉输注是从新生儿的头部或手臂静脉注入营养液,而中心静脉输注是将导管放入新生儿体内的大静脉中注入。

一般来说,中心静脉输注较为常用,因为它可以更精确地控制静脉营养液的输注速度,有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新生儿静脉营养的时间新生儿的静脉营养时间需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如早产儿可能需要2-3周的时间接受静脉营养支持,因为这些孩子的消化系统仍未完全发育。

对于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婴儿,需要密切监测营养情况以及孩子的生长和发育状况,必要时可以调整静脉营养的方案。

新生儿静脉营养的优缺点新生儿静脉营养的优点新生儿静脉营养是一种可以提供全面的营养支持的方式,因为所有的营养成分都可以通过这种方式传递。

同时,由于新生儿在此期间可以避免进食带来的不适,可以很好地保障营养摄取。

新生儿静脉营养的缺点使用新生儿静脉营养也有其风险和不足。

静脉营养可以引起血糖和电解质的变化,需要密切监测。

同时,静脉营养需要使用导管进行输注,这会增加感染的风险。

此外,不能连续接受静脉营养的新生儿需要额外的检查和照顾。

静脉营养

静脉营养
的供给,机体才能维持营养的平衡。
全静脉营养液的配方
• 一般有三种类型 • 临床上常用三升袋配置的“全合一”配方; • 由生产厂家提供的全静脉营养液隔膜袋; • 分别输注,分别输注多见于部分静脉营养
支持。
配制静脉营养液“全合一” 的顺 序
• 1. 首先将微量元素和电解质制剂分别加入 氨基酸液内。
• 2. 然后将磷酸盐制剂加入葡萄糖液内。 • 3. 再将配制好的氨基酸溶液及配制好的葡
静脉营养并发症的预防及其护理
• (一)静脉穿刺和置管有关的主要并发症 • (二)代谢并发症 • (三)感染性并发症
(一)静脉穿刺和置管有关的主要 并发症
• 气胸:病人静脉穿刺时或置管后出现胸闷、 胸• 血管损伤 • 胸导管损伤
静脉穿刺和置管有关的主要并发症
营养液的输入方式
中心静脉营养
• 中心静脉输注营养液的优点是:能够提供 较高的热量需求;能够耐受较大的输液体 积;能够耐受较高浓度的输液;可应用于 长时间的胃肠外营养。
• 它的缺点是:并发症较多,而且比较严重; 需要配置三升袋;需要管道的特殊护理; 费用较高。
周围静脉营养
• 周围静脉输注营养液的优点是:简便,容 易操作;并发症少;很多病人都容易接受; 费用较少。
静脉营养物质的选择
• 常用的营养物质是七大营养素:蛋白质、 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 物质、微 量元素和水。
静脉营养物质的选择
• 临床上更多的将其分为三大营养素和三小 营养素:
• 三大营养素:氨基酸、葡萄糖、脂肪乳剂。 • 三小营养素:电解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 • 可见,营养支持需要全面均衡的营养物质
营养不良的分类
营养不良
消瘦型 营养不良
低蛋白血症 型营养不良

静脉营养液的配制

静脉营养液的配制

THANKS
静脉营养液的配制
全静脉营养是将完全的营养要素经静脉途径直接输入体内,供给患儿所需 全部营养成分。完全的营养要素包括氨基酸、脂肪、糖类、维生素、电解 质和微量元素。 目的: 1、输入有效营养物质,提供能量,纠正或预防营养不良,改善营养状态, 使肠道得到充分休息。 2、在不加重器官的负荷与代谢紊乱的前提下,维持器官的功能与代谢。 3、增进自身免疫力,促进伤口愈合。 4、对患病的新生儿及早产儿可通过静脉供给营养,以达到正常的生长发育 。
禁忌症: 1、肝肾功能不良,转氨酶显著增高或BUN明显增高 超过正常值2倍以上。 2、严重代谢性酸中毒未纠正前。 3、循环衰竭未扩容纠正前。 4、重度缺氧、严重感染败血症前、高胆红素血症 以及血小板明显减少时静脉营养中禁用脂肪乳,只 用葡萄糖和氨基酸功能。
肠外营养液的配制管理 1、准备 (1)环境:做好治疗室内空气及物体表面消毒 ,创造一个洁净、无菌的环境:光线充足,温 湿度适宜。 (2)操作者: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和无菌原则。 操作前穿戴整齐,七步洗手法洗手,戴口罩。 (3)用物:检查物品有效期及灭菌情况:检查 所用药品有效期,有无浑浊、沉淀、变质等。
(5)将含有维生素的脂肪乳液加入氨基酸和葡萄糖溶液混合 的静脉营养输液袋中,并充分混匀。
(6)充袋完毕,轻轻摇动静脉营养袋使内容物充分溶解后, 尽量排出袋中剩留的空气,然后将配液管在接头处拔开,把 连接输液袋的管口封闭。
(7)挤压静脉营养输液袋,观察是否有液体渗出,如有渗出 则必须丢弃。
(8)在静脉营养输液袋上贴上标签,签名,核对。
3、肠外营养液的使用管理
(1)临床上使用肠外营养液,首先根据患者的病情以及电 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的类型和程度决定输注类型及输注量。
(2)根据输入肠外营养液的治疗目的、输入液体的特点、 患者的年龄及心肺肾功能的具体情况决定输液速度。

静脉营养

静脉营养
静脉营养支持疗法与护理
胸外科、普外2 杨淑翠
• • • • • •
静脉营养概述 静脉营养的适应症 静脉营养的禁忌症 静脉营养物质的选择 静脉营养营养液的配置 静脉营养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什么是营养?
• 营养是人体接受和利用一些必需的原料以 维持生存、成长、修复衰老组织、延续生 命的需要。营养需求和营养摄入达到平衡 才能称之为健康。如果营养摄入不足很可 能引起营养不良。
代谢并发症
• • • • • • • • 高血糖 低血糖 酮性高渗性昏迷 代谢异常 脂肪肝 高氯性代谢性酸中毒 肝功能异常和胆囊瘀胆 肠粘膜萎缩和肠细菌移位等。
感染性并发症
• 包括穿刺部位感染和导管性感染。穿刺部 位的感染,在置管后数天或数周后出现, 表现为穿刺部位红、肿、热、痛,可成为 全身性感染的原发灶。导管性感染常见原 因为病人免疫力低下,静脉穿刺置管、局 部护理和营养液配制时无菌操作技术不严 格等。
输液的护理
• 4. 并发症的护理:应激时监测相关指标及 检测结果,以便及时调整配方及输注速度。 其次穿刺置管后24小时内要密切观察病人 是否有胸闷、呼吸困难、肢体活动障碍, 以确定有无气胸、血胸、血管神经损伤等 并发症发生。
输液的护理
• 5. 输液管道系统护理:口径为0.22微米的 终端过滤器可完全阻挡病毒以外的所有的 微生物通过,滤过各种微粒,而且可以防 止菌血症及肺栓塞,提高安全性,应用时 要检查过滤器是否完好,是否被堵塞或破 裂,一旦发生异常应及时更换,正常情况 应24小时更换一次输液管及终端过滤器。
静脉营养疗效显著的适应症
• 胃肠道梗阻:喷门癌、幽门梗阻、肠梗阻 • 胃肠道吸收功能障碍
静脉营养支持有效的适应症
• 1. 大手术、创伤的围手术期:营养支持对 营养状态良好者无显著作用,相反可能使 感染并发症增加,但对于严重营养不良病 人可减少术后并发症。严重营养不良者需 在术前进行营养支持7~10天;预计大手术 后5~7天胃肠功能不能恢复者,应于术后 48h内开始静脉营养支持,直至病人能有充 足的肠内营养或进食量。

全静脉营养的名词解释是

全静脉营养的名词解释是

全静脉营养的名词解释是全静脉营养,又称为全静脉输注(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简称TPN),是一种通过静脉输液的方式,为患者提供全面的营养支持,以满足患者因各种原因无法通过口服获得营养的需求。

这种治疗方法通常应用于消化系统疾病、肠道功能丧失、手术后或患有严重营养不良以及肠道功能丧失等病症的患者。

全静脉营养液中包含了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

全静脉营养是一项复杂的医疗技术,它需要对患者的身体情况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肝肾功能、电解质平衡、代谢情况等。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会制定相应的全静脉营养方案,并监测患者的体征、血液指标和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方案。

为了确保患者的安全,医生和护士需要密切配合,进行详细的操作和监测。

在全静脉营养中,蛋白质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组织和骨骼的基本结构,也是体内许多生物化学反应所必需的酶、激素和抗体的主要成分。

因此,在全静脉营养中,蛋白质的摄入量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营养需求进行调整。

通常,蛋白质占全静脉营养总能量的10-20%左右。

除了蛋白质之外,碳水化合物也是全静脉营养中的重要组分。

碳水化合物主要提供能量,为身体提供运动和代谢所需的糖分。

在全静脉营养中,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约占总能量的55-70%。

常见的碳水化合物来源包括葡萄糖、淀粉和蔗糖等。

此外,脂肪也是全静脉营养中必要的成分之一。

脂肪是能量的重要来源,同时也是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脂溶性维生素的载体。

全静脉营养中的脂肪通常是通过一系列的制剂来提供,如脂肪乳剂。

脂肪的输注量通常占全静脉营养总能量的15-35%。

维生素和矿物质是全静脉营养中的必需元素。

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于维持人体正常代谢和各种生理功能的平衡至关重要。

常见的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B、C、D、E和K等,而矿物质则包括钠、钾、钙、镁、铁、锌等。

全静脉营养中的维生素和矿物质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补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据说 30% 患者是死于营养不良静脉营养你不可不知
2016-01-14 来源:丁香园
全胃肠外营养(TPN)又称静脉高营养(IVH),即不经口也不经胃管或胃肠造口,而是经静脉输注营养液来供应病人所需要的全部营养物质。

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一些患者因胃肠道梗阻、放射性肠炎、严重腹泻、顽固性呕吐、重症胰腺炎、大面积烧伤、严重复合伤、感染、严重营养不良或围手术期因无法耐受肠内营养而需要胃肠外补充营养成分。

但是TPN 需要补充哪些营养成分,如何补充,相关参考资料缺乏,教科书也只是一带而过。

为此笔者总结如下:
常用营养组分
脂肪乳、氨基酸、葡萄糖、氯化钾、氯化钠、微量元素、维生素、胰岛素、钙、镁、磷、谷氨酰胺等
能量供给
主要由脂肪乳、葡萄糖供能
日能量需求=25~30 Kcal/Kg×体重(Kg)×年龄系数×活动系数(AF)×体温系数(TF)
年龄系数为:18-60 岁 1.0,60-70 岁0.9,70 岁以上0.8
AF 为:卧床1.2,卧床和室内活动1.25,轻体力活动1.3
TF 为:38℃1.1,39℃1.2,≥ 401.3~1.4
1. 脂肪乳
脂肪供能应占非蛋白质供能的50% ,最大用量2 g/kg/d,有20% 和30% 的浓度,又以长链和中/ 长链2 种最常用
1 g 脂肪供能(9.1~9.3 kcal)临床常以10 kcal 计算
单独输注每500 mL 输注时间不少于 5 小时(10%、20%);30% 脂肪乳250 mL 输注时间不少于 4 小时
20% 脂肪乳250 mL,提供500 kcal 热量
需检测脂肪廓清能力:血清甘油三酯小于 3 mmol/L
2. 葡萄糖
多选用10%GS 来供能糖脂比= 1:1
1 g 糖= 4 kcal,即100 g 糖提供400 kcal 热量
为避免液体过多,可利用50%GS 供能,但需注意终浓度5%~10%
3. 氨基酸
营养状况良好的按0.8~1.2 g/(kg.d);严重消耗按 1.5~2.0 g/(kg.d)
热氮比(非蛋白热卡和氮之比) 建议150:1
1 g 氮= 6.25 g 氨基酸
能量底物不足时,1 g 氨基酸提供 4 Kcal 热量;能量底物充足,用来合成蛋白质
建议选用11.4% 的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II)500 mL,提供57 g 蛋白质(适宜输注时间为至少 4 小时)
4. 电解质(钾)
内科学:成人每日需钾3~4 g(75 ~100 mmol)
用氯化钾来补大概要10% KCl 60 mL,一般40~60 mL
终浓度不超过0.3%;补钾和补氯化钾不是一回事
5. 电解质(钠)
日需:氯化钠4.5~6 g
0.9% NS 500 mL 含氯化钠4.5 g;需要时可用浓氯化钠(10%)
6. 电解质(钙、镁、磷)
短期不需补充,长期静脉营养或缺乏时补充
日需一般补充量
钙:2.5~5 mmol 10% 葡萄糖酸钙10 mL*1 支
镁:8~12 mmol 25% 硫酸镁10 mL*1 支
磷:10~30 mmol 格利福斯10 mL*1 支
7. 谷氨酰胺
肠细胞能量的来源,保护肠道屏障功能
防止肠道菌群易位,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水溶性差,有助于胃肠粘膜修复及功能恢复
日需:1.5~2 mL/kg 一般补充100 mL
谷氨酰氨不能超过氨基酸量的20%
参与肿瘤细胞代谢,恶性肿瘤患者慎重
8. 水溶性维生素
机体无水溶性维生素储备。

水溶性可随尿液排出,所以可以供给饮食中许可量的2~4 倍,不会中毒。

日需:水乐维它10 mL(1 支)
9. 脂溶性维生素
体内有储存,代谢时间长,补给量不应超过日需量,过多可致中毒;禁食2~3 周后将出现脂溶性维生素缺乏症;短期肠外营养可不补充日需:维它利匹特10 mL(1 支)
10. 微量元素
含量占体重0.01% 以下;具有重要或特殊功能,参与酶、激素、核酸及维生素合成或代谢
供成人用复方微量元素安达美,内含9 种微量元素(铬、铜、锰、钼、硒、锌、氟、铁及碘)
日需:安达美10 mL(1 支),康佳乐10 mL (5 支)
11. 液体量
一般成人每日生理需要量为30~40 ml/kg/d,约2000 mL
记24 h 尿量,保持出入量的平衡,入量≈尿量+900 mL
三升袋的量应稍小于生理需要量,为其他的治疗用药提供液体空间
12. 胰岛素
糖尿病患者或者应激状态必须要加
一般患者初期可以加(10:1 不是3~5:1)
监测血糖水平,后期内源性胰岛素产生后可不加
注意事项
轻度的能量缺乏对肥胖或危重病人是有益的。

Overfeeding 增加危重病人的病死率和并发症
避免将电解质、微量元素直接加入脂肪乳剂中:水油分层
药物配伍禁忌
1. 硫酸镁不能与氯化钙配伍,但能与葡萄糖酸钙配伍
2. 微量元素不能和维生素加在一起,应分别加入氨基酸液和葡萄糖液
3. 抗生素、血浆制品、白蛋白等不能加入肠外全营养混合液中,应单独输注
4. 钙剂和磷酸盐应分别加入不同的溶液内稀释,以免发生磷酸钙沉淀;但也可在同一溶液中先用磷与液体混合后,再加入钙制剂并适当振摇则不产生沉淀
正确的配置顺序
1. 将微量元素和磷酸盐加入氨基酸中
2. 将电解质、胰岛素、水溶性维生素加入葡萄糖液中
3. 将脂溶性维生素加入脂肪乳中
4. 将1 和2 混入三升袋内,肉眼检查有无沉淀
5. 将已加入添加剂脂肪乳混合加入3L 袋,并轻轻摇动使之均匀混合
卡文
有1440 ml,1920,2400 ml 3 种规格
能量不足,短期TPN,卡文方便,价格较贵
未加胰岛素
钾,钠,含量不足,注意补充。

1920 mL 卡文含氯化钾 2.4 g ,氯化钙0.3 g 甘油磷酸钠2 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