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体温

合集下载

测体温操作规程

测体温操作规程

测体温操作规程口温36.5℃~37.4℃3-5分钟,7分钟最佳。

1. 使用前要先将温度计度数甩到35℃以下。

2. 将体温计(片)置於舌下(含住即可、不可用力咬及说话)。

3.体温计至少量3-5分钟。

4.取出体温计,读取温度数据后,以卫生纸擦拭乾净,再以酒精棉片消毒(以旋转方式自尾端擦至水银端)。

4.1.婴幼儿、呼吸困难、意识不清者、有痉挛病史及无法合作者请勿量口温。

4.2. 进食、喝热饮、抽烟、嚼口香糖、剧烈运动、情绪激动及洗澡需待30分钟后再测量。

腋温36.0℃~37.0℃5-10分钟1. 使用前要先将温度计度数甩到35℃以下。

将体温计置腋下最顶端,水银端和腋下的皮肤紧密接触并夹紧,以免脱位或掉落。

2.测量5-10分钟。

3. 取出体温计,读取温度数据后,以卫生纸擦拭体温计。

3.1. 腋下如有汗液,需擦干再量。

3.2. 若测量时间未到,松开腋下,则需重新测量,时间需重新计算。

3.3. 喝热饮、剧烈运动、情绪激动及洗澡需待30分钟后再测量。

肛温36.2℃~37.9℃3-5分钟1.婴儿采仰卧抬腿或趴卧姿势,儿童及成人采侧卧姿势。

2. 使用前要先将温度计度数甩到35℃以下。

以润滑剂润滑肛表水银球端。

3.手扳开肛门,将肛表旋转并缓慢轻轻插入,拿肛表之手同时靠于臀部固定以防滑落或插太深。

4.插入深度:婴儿1.25公分。

儿童2.5公分成人3.5公分5.测量2-5分钟。

6.取出肛表,读取温度数据后,以卫生纸擦拭乾净,再以酒精棉片消毒(以旋转方式自尾端擦至水银端)。

6.1 腹泻者及直肠疾患、手术者禁量肛温。

6.2 喝热饮、剧烈运动、情绪激动及洗澡需待30分钟后再测量。

备注:1.肛温适合各年龄层使用,测量结果最接近中心体温,受环境温度影响最小,但不方便测量。

因此建议可用于当其他方式之量测结果有异常或有疑议时确认之用。

2.若肛表被污染看不清楚时,请先以卫生纸擦拭乾净,再读取温度数据。

测体温脉搏呼吸操作方法

测体温脉搏呼吸操作方法

测体温脉搏呼吸操作方法
测量体温、脉搏和呼吸是一种常见的生命体征监测方法,以下是操作方法:
1. 测量体温:
- 准备一只体温计,电子体温计是较为方便准确的选择。

- 首先,清洁床边或桌边的平整表面,以防止交叉感染。

- 然后,对体温计进行清洁消毒,根据使用说明进行处理。

- 在使用电子体温计时,插入温度计的探头到口腔下舌根部,尽量避免接触到其他物体。

- 启动电子体温计,等待一段时间直到测量完成,通常会有一个声音提示。

- 记录体温,正常体温在36.1-37.2摄氏度之间。

2. 测量脉搏:
- 确保患者处于安静状态,坐或躺下均可。

- 找到患者的橈动脉(位于手腕上方的陷窝处),用食指和中指轻轻按压。

- 使用计时工具(秒表或手表)计算脉搏的次数。

- 计算脉搏的频率,通常在每分钟60-100次之间。

3. 测量呼吸:
- 确保患者处于安静状态,坐或躺下均可。

- 观察患者胸部或腹部的起伏,计算每分钟的呼吸次数。

- 你也可以轻轻放置手在患者的胸部或腹部,感受呼吸的起伏,并计算呼吸的频
率。

- 记录呼吸频率,正常呼吸频率在每分钟12-20次之间。

在进行体温、脉搏和呼吸测量时,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巧。

如果不确定,建议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操作。

测量体温的注意事项5点

测量体温的注意事项5点

测量体温的注意事项5点
1. 保持温度稳定:在测量体温之前,确保室内环境的温度稳定,以免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 测量时间:在测量体温时,最佳的时间是早上7点至9点之间,此时体温处于最低水平,一般为36.9℃左右,大小偏离正常状态的人比较活跃,合理的测量可以及时发现异常。

3. 正确测量:体温测量应遵循规定的操作规则,确保准确性与安全性。

4. 加以记录:测量完毕后,要记录体温测量的结果,以备日后查阅,以便能够更有效的发现体温变化的趋势。

5. 保护工具:保证体温测量工具的清洁,好的维护是确保测量结果准确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 1 -。

体温的测量方法及临床意义

体温的测量方法及临床意义

体温的测量方法及临床意义体温是人体健康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准确测量体温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发热、是否存在感染等情况。

本文将介绍体温的常见测量方法及其在临床上的意义。

一、口腔测温法口腔测温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测量体温的方法。

使用普通电子温度计可以快速而精确地测量口腔内壁下部,在舌根部位放置2-3分钟即可获取准确数值。

这种测量方法简便易行,适用于各个年龄段的人群,但需要注意不要在进食或饮水后立即进行测量,以免影响准确性。

口腔测温法在临床上有着广泛应用。

通过观察患者是否有发热可以及时了解到可能存在的身体疾病,如感染、风湿性疾病等。

此外,在手术中也经常使用口腔监护体温变化来评估患者手术期间出现的问题。

二、肛门测温法肛门测温法是一种精确度较高的体温测量方法。

通过矽胶温度计可插入肛门约2.5厘米左右进行测量,通常需要保持1-2分钟以获取准确数据。

尽管这种方法在操作上可能稍显不便,但由于肛门黏膜血流丰富,所以得到的体温值相对精确。

在临床上,肛门测温法主要用于新生儿、幼儿和意识不清的患者。

此外,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神经系统疾病或感染性休克时,也会优先选择肛门测温法进行体温监测。

三、腋窝测温法腋窝测温法是一种简单而常用的体温测量方法。

使用普通电子温度计可以将探头放置于腋窝内,使其与皮肤紧密贴合,并保持3-5分钟等待数值稳定。

尽管这种方法操作简易,但相较于口腔或肛门测量方法来说相对不够准确。

在日常临床中,腋窝测温法被广泛应用于一般患者的体温监控中。

它是非接触性测温方法,避免了尴尬和不适感。

但存在的缺点是相对准确度较低,容易受到室温、气候和其他因素的干扰。

四、耳膜测温法耳膜测温法也被称为红外线测温法,通过专用电子体温计将探头插入耳道中即可快速获取体温数据。

这种方法非常方便快捷,只需在耳朵旁放置探头1-2秒钟即可得到结果。

然而使用此方法需要确认探头正确位置,否则可能导致结果不准确。

在临床上,耳膜测温法被广泛应用于急诊科、重症监护室和新生儿科等环境中。

测量体温时的注意事项

测量体温时的注意事项

测量体温时的注意事项
1. 测体温前呀,可别喝热水或吃烫的东西哟!就像刚跑完步满头大汗,马上测体温能准吗?比如你刚喝了一大杯热茶,马上测体温,那数字肯定会吓你一跳呀!
2. 测体温的时候,一定要把体温计放对位置呀!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你想想,要是没放好,那得出个啥结果?就好比射箭没瞄准,能射中靶心吗?你可别把体温计夹在衣服上就当测了呀!
3. 测量的时间也要把握好呀!不能太短也不能太长。

太短了量不准,太长了又不耐烦。

这就像烤蛋糕,时间火候得刚刚好,不然出来的蛋糕不是没熟就是焦了,那多可惜呀!你总不能刚放一会儿就拿出来说测好了吧?
4. 记得要选对体温计哦!不同体温计用法可不一样呢。

这就好像不同的工具干不同的活,你不能拿着螺丝刀去钉钉子呀!要是用水银体温计,可得小心别摔了,那多危险呀。

5. 测体温的时候要安静地待着呀,别乱动来动去的。

难道你一边跳绳一边能测准体温?就像你在摇晃的船上写字,能写工整吗?所以安安静静地等一会儿,才能得到准确的结果呢。

6. 要是感觉自己体温不太正常,得多测几次呀!一次可不一定准哦。

这就像做题,检查一遍更放心呀!别测了一次就不管了,多测测心里才有底呀,万一真发烧了呢?
总之,测量体温虽然是小事,但可得认真对待,这样才能得到准确的信息呀!。

体温的测量方法

体温的测量方法

发烧的时候我们都侧脸过体温,但是你掌握了正确的测量方法么?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各种正确测量方法的要点。

体温表有口表和肛表两种。

它们都由玻璃制成,其一端有水银,水银遇热上升的刻度就是体温度数,其中口表应用最多。

测体温前,应看清水银柱是否在刻度以下。

如不在,应用拇指、示指紧握体温表上端,手腕用力向下向外甩动,将水银柱甩到35℃以下。

测体温的部位在腋下、口腔、肛门。

(1)腋下:此处测体温最为方便。

测温时,应把体温表的水银端放到腋窝处夹紧,10分钟后取出.注意:①出汗多时要先擦去腋窝部的汗水;②若洗澡后,须隔20分钟才能测温;③体温表应紧贴皮肤,两者问不能夹有内衣或被单;④腋窝周围不应有影响温度的冷热物体,如热水、冰袋、开启着的电热毯等。

(2)口腔:将体温表的水银端置于舌下,闭紧口唇,但牙齿不要咬合。

3分钟后取出。

注意:①如进食、饮水或吸烟,须隔半小时后测温;②寒冷季节从室外进屋,须隔15分钟;③如不慎咬破口表,应用清水漱口并吐出口腔内碎玻璃及水银,也可口服牛奶或鸡蛋清。

(3)肛门:主要用于婴幼儿及昏迷病人。

应先在水银端涂少许润滑油(食用油、石蜡油均可),再慢慢将水银端插入肛门内约3厘米深(婴儿仅将水银头插入即可),3分钟后取出,用软手纸将肛表擦净。

注意:测温期间最好握住体温表的上端,以防脱落折断.有腹泻、直肠、肛门疾患者不宜采用肛门测温。

查看度数时,一手横拿体温表的上端,使表与眼平行,轻轻转动体温表,就可清晰地看到水银柱上升的度数。

测毕后,体温表用冷水予以清洗,擦干后收存。

如为传染病人,体温表须在70%酒精中浸泡半小时。

正常人的口腔温度是37℃左右,直肠内温度比口腔高O。

3~O.5℃,腋下则比口腔低O。

2~O。

4℃。

正常体温在一昼夜可以稍有变动,但不应超过l℃.体温低于36℃称为体温过低,37。

5~38℃为低热,39℃以上称为高热。

在一昼夜之中,人体体温呈周期性波动。

清晨2—6时体温最低,午后1-6时最高。

体温正常值及测量方法

体温正常值及测量方法

体温正常值及测量方法
1.口测法:先用75%酒精消毒体温表,放在舌下,紧闭口唇,放置5分钟后拿出来读数,正常值为36.3~37.2℃。

此法禁用于神志不清病人和婴幼儿。

嘱病人不能用牙咬体温计,只能上下唇啜紧,不能讲话,防止咬断体温计和脱出。

2.腋测法:此法不易发生交叉感染,是测量体温最常用的方法。

擦干腋窝汗液,将体温表的水银端放于腑窝顶部,用上臂半体温表夹紧,嘱病人不能乱动,10分钟后读数,正常值为36~37℃。

3.肛测法:多用于昏迷病人或小儿。

病人仰卧位,将肛表头部用油类润滑后,慢慢插入肛门,深达肛表的1/2为止,放置3分钟后读数,正常值为36.5~37.7℃。

基础体温测定

基础体温测定

基础体温测定基础体温测定的正确方法1.置备一支体温表,掌握读表方法,务求精确。

2.每晚临睡前将体温表水银柱甩至35度以下,放在醒来后伸手可及的地方。

3.每天清晨醒后,立即将体温表放在舌下5分钟后拿出来读数,并记录在特制的表格上。

4.测量体温前严禁起床,大小便、进食、说话等。

5.将测量到的基础体温正确地记录在体温记录单上,能反映出卵巢的功能情况。

6.如遇有感冒、发热、腹泻、失眠、饮酒、使用电热毯等情况,往往容易影响基础体温,在测量时要注意,同时注意要特别标记说明。

测基础体温,用普通温度计就可以了,主要是要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

测量基础体温的方法虽然简单,但要求严格,还需要长期坚持。

一般需要连续测量3个以上月经周期才能说明问题。

基础体温的作用1 判断是否排卵指导避孕一般卵泡期基础体温为36.5℃,黄体期上升0.5℃以上,因而出现双相表现,表示有排卵,若单相型无后期升高的体温曲线,提示无排卵,其准确率为70%~80%。

如果在24小时之内,体温增高了0.3~0.6℃,甚至更高,那么则表示处于排卵的状态。

另外,基础体温也大略可以看出排出卵子的质量优劣程度。

如果基础体温高温期较长,可以持续13~14天,那么就表示卵子的质量不错。

2 诊断早孕和判断孕早期安危如果持续两周以上较高的基础体温,就要考虑去医院检查一下,因为你有可能是怀孕了。

若≥20日可确定为早孕。

在孕早期BBT曲线渐渐下降,表示黄体功能不足或胎盘功能不良,有流产倾向。

3 观察黄体功能排卵后BBT应立即上升,且持续在高水平≥11日。

若BBT 呈阶梯形上升,曲线需3日后才达高水平或BBT稳定上升11日,可诊断为黄体功能不足(1uteal phase defeot,LPD)。

4 提示其他病变经期BBT不降低,可能有子宫内膜异位症或早期亚临床流产,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灶出血后会产生吸收热。

原发闭经患者BBT呈双相型时,应考虑子宫性闭经,如先天性无子宫或生殖道结核使子宫内膜破坏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量体温
1.测量体温标准
(1)新入院患者每日测量体温四次,连续测7天。

(2)发热者(38.5ºC以上含38.5ºC)执行发烧护理常规,每4小时测量体温一次,至体温正常后再连续测
三天。

(3)住院患者,常规每天下午1:30PM测体温一次。

(4)电痉挛治疗前,当日晨测量体温。

(5)特殊护理患者每日测体温二次。

(6)危重症抢救患者,每小时测体温一次。

(7)氯氮平治疗患者在治疗开始时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二次,连测四周。

2.测量体温时间
(1)每日测量体温一次者,测量时间为1:30PM。

(2)每日测量体温四次者,测量时间为8AM、12N、4PM、8PM。

(3)每日测量体温二次者,测量时间为8AM、4PM。

3.测量体温程序
(1)确保测量体温的准确性,根据患者每天需测量体温的次数,按所规定的时间进行测量。

(2)采用腋下表测量,每次测量时间为5—7分钟。

(3)用清水将体温计表面的酒精冲净、擦干,并清点体温表数量。

(4)将体温表甩至35ºC以下。

(5)对体温异常者,须重新测量,确认后报告医生,体温≥37ºC,用“红”圆珠笔记录。

(6)体温≥38.5ºC,处置后半小时,再次测量,观察处置效果,并记录,以备交班。

(7)收回体温表后,再次清点数量,冲洗干净,擦干,放入75%酒精中备用,酒精每周二、五更换。

(8)按要求将所测体温绘制在体温单上。

(9)每周五对体温表进行测试,误差≥0.2ºC或水银柱有裂痕者,及时更新,并在体温单上用红“△”注
明。

(10)每次测量体温的同时测量P、R。

(11)数P、R时最少数30秒钟,心率不齐者数1分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