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面C型檩计算Microsoft Word 文档

合集下载

c型钢檩条重量计算公式

c型钢檩条重量计算公式

c型钢檩条重量计算公式
C 型钢檩条的重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重量 = 展开面尺寸 x 厚度 x 钢材密度 (通常为 7.85)
其中,展开面尺寸包括型钢的上翼缘、下翼缘和中间部分的宽度和高度,厚度则为型钢的厚度。

钢材密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输入,如果已知钢材密度,则可以直接使用该密度进行计算。

例如,对于一个长度为 100 厘米、宽度为 60 厘米、高度为 20 厘米的 C 型钢,其重量计算方法如下:
重量 = (100 x 60 x 2) x 0.785 = 4725.7 克/米(保留两位小数)
因此,该 C 型钢的重量为 4725.7 克/米。

如果需要进行更精确的计算,可以使用更复杂的公式和方法,例如使用钢材的密度进行计算,或者使用更精确的计算方法,如有限元分析等。

屋面檩条计算

屋面檩条计算

屋面檩条计算
1、轻型门式钢架(模块)
2、设计-围护/
3、围护结构计算>屋檩计算
4、屋面檩条设计面板
1)其本信息
钢材型号(Q235)每米紧固件数量(2)个,瓦钉
屋面材料(压形钢板)1/100-厚度
面板截面惯性矩(默认值)
2)檩条信息
屋面坡度(取设计数值)设置拉条数目(道数)拉条与屋架间距不大不3m 檩条跨度(支座中心长度)檩长形式(C形檩条)
檩条间距(取设计数值)檩条截面(可修改数值)
3)计算类型
◎按照简支梁计算。

○按照连续梁计算。

□进行稳定验算,不考虑屋阻止檩条失稳。

(按照连续梁计算时此项也勾选)
风吸力下的稳定验算。

4)屋面荷载(标准值)填定设计数值
恒载均布值KN/m2(数值) 活载均布值KN/m2(数值)
检修荷载KN (数值)
风荷载:
※建筑形式(封闭式、部分封闭式)
※分区(中间区、边缘区、角部)
※地面粗糙度(B)
※基本风压KN/m2(数值) 填写风载设计值
※高度变化系数(数值) 自动生成
5、荷载组合形成计算模型(这两项可以不做)
二计算
1、优先自动生成截面
2、调整截面数值
3、校核-调整-校核-合格经济。

C型檩手工计算

C型檩手工计算

截面规格:C160x60x20x2截面类型如下图1材料:Q235弯矩Mx:7.000kN.m弯矩My:0kN.m剪力V:5.000kN受压翼缘侧向支承点间距:6.000m侧向支撑及荷载作用情况:跨中无侧向支撑〖受弯构件强度计算〗-----截面上部左边点应力根据《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的公式5.2.1(公式5.2.1)此处应力为拉应力强度设计值f=215.000Mpa应力比=1.002-----截面上部右边点应力根据《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的公式5.2.1(公式5.2.1)此处应力为拉应力强度设计值f=215.000Mpa应力比=1.002-----截面下部左边点应力根据《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的公式5.2.1(公式5.2.1)此处应力为压应力强度设计值f=215.000Mpa应力比=1.002-----截面下部右边点应力根据《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的公式5.2.1(公式5.2.1)此处应力为压应力强度设计值f=215.000Mpa应力比=1.002截面最大应力σ=215.454Mpa最大应力比=1.002强度不满足!!!〖抗剪强度计算〗根据《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的公式4.1.2(公式4.1.2)垂直X轴剪应力τ=18.227Mpa强度设计值fv=125.000Mpa应力比=0.146〖整体稳定计算〗截面为闭合截面或格构式等不符合《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所列出的分类形式,近似取:整体稳定系数为1.000根据《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的公式4.2.3验算截面下部的右边点(公式4.2.3)整体稳定应力σ=226.227Mpa强度设计值f=215.000应力比=1.052整体稳定不满足!!!。

屋面C型檩计算Microsoft Word 文档

屋面C型檩计算Microsoft Word 文档

屋面C型主檩条计算主要遵循《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 GB50018-2002 及《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中相关规定。

屋面主檩条承受次檩条传来的集中力作用,且集中力间距相同,取最不利排列求最大弯矩。

檩条宜优先采用实腹式构件,也可采用空腹式构件;跨度大于9m时宜采用格构式构件,并应验算受压翼缘的稳定性。

实腹式檩条宜采用卷边槽型和斜卷边Z形冷弯薄壁型钢,也可采用直卷边的Z形冷弯薄壁型钢。

檩条一般设计成单跨简支构件,实腹式檩条也可设计成连续构件。

本软件计算的檩条采用简支结构。

主檩条在设计过程中,可以考虑次檩条对主檩条提供的侧向支承作用。

当次檩条直接支承压型钢板屋面时,其挠度限值为L/150;当尚有吊顶时,其挠度限值为L/240;当仅支承的屋面材料为水泥制品瓦材屋面时,其挠度限值为L/200。

因此主檩条挠度限值应在此基础上适当提高。

C型檩条截面特性计算:根据《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 GB50018-2002附录B.2.6向内卷边槽钢:图中A点为弯心,O点为重心。

毛截面面积:重心位置:对X轴毛截面惯性矩:对Y轴毛截面惯性矩:毛截面抗扭惯性矩:毛截面扇性惯性矩:弯心位置:弯心在坐标轴上位置:一般情况下,截面验算时,对C型和Z型檩条应考虑弯扭双力矩的影响,但实际工程中,由于屋面板等的影响,此部分计算数值相对较小,可以利用来包络,并经工程实践检验,一般是偏于安全的,同时也简化了计算。

冷弯效应的强度设计值:计算全截面有效的受拉、受压或受弯构件的强度,可采用考虑冷弯效应的强度设计值。

对经退火、焊接和热镀锌等热处理的冷弯薄壁型钢构件不得采用考虑冷弯效应的强度设计值。

全截面有效时,强度设计值需用考虑冷弯效应的强度设计值来代替。

注:采用时需满足几个条件,即为构件为冷弯型钢;未经热处理;全截面有效。

参数说明:为成型方式系数,对于冷弯高频焊(圆变)方、矩形管,取;对于圆管和其他方式成型的方、矩形管及开口型钢,取;为钢材的抗拉强度与屈服强度的比值,对于Q235钢可取,对于Q345钢可取;为型钢截面所含棱角数目;为型钢截面上第个棱角所对应的圆周角,以弧度为单位;为型钢截面中心线的长度,可取型钢截面积与其厚度的比值。

屋面檩条计算(带公式程序)

屋面檩条计算(带公式程序)

一.1b=100t=10h=230s=6B=200T=10#VALUE!mm2#VALUE!mm #VALUE!mm#VALUE!mm 4#VALUE!mm 3#VALUE!mm 32混凝土等级C208.08板厚h d100梁跨度6000梁左相邻净距1800梁右相邻净距1800板托顶宽b 0300板托高度h t150b 1 =600b 2 =6001500mm150000mm 2#VALUE!mm 2#VALUE!mm混凝土板顶面至组合截面中和轴的距离 x= [b e *h d 2/(2*αE )+A*y]/A 0 =#VALUE!mm 混凝土截面惯性矩 I c = b e *h d 3/12=1.3E+08mm 4换算成钢截面的组合截面惯性矩 I 0 = I c /αE + A c *(x-0.5h d )2/αE + I + A(y-x)2 =#VALUE!mm 4#VALUE!mm 4#VALUE!mm 4#VALUE!mm 4#VALUE!mm 43#VALUE!mm 2混凝土板顶面至组合截面中和轴的距离x c = [b e *h d 2/(4*αE )+A*y]/A 0c=#VALUE!mm #VALUE!mm 4#VALUE!mm 4#VALUE!mm 4#VALUE!mm 4#VALUE!mm 4二施工阶段的验算1弯矩和剪力钢梁自重:#VALUE!kN/m板自重: 6.00kN/m 2000mm)板托重:0.90kN/m#VALUE!kN/m自重标准值 g 1:#VALUE!kN/m 施工荷载: 2.80kN/m 施工阶段弯矩设计值M #VALUE!kN.m (梁跨度:6000mm)施工阶段剪力设计值V #VALUE!kN2钢梁抗弯强度设计#VALUE!N/mm 2<215N/mm 2#VALUE!#VALUE!N/mm2<215N/mm2#VALUE!3钢梁剪应力计算面积矩 S=#VALUE!mm 3#VALUE!N/mm 2<125N/mm 2#VALUE!4挠度计算钢梁剪应力τ1max = v 1*s 1/I*t w =对钢梁上翼缘的组合截面弹性抵抗矩 w 0tc = I 0c / (d-x c ) =对钢梁下翼缘的组合截面弹性抵抗矩 w 0bc = I 0c / (H-x c ) =(平台梁间距:自重标准值 g 1k :钢梁上翼缘应力 M / r x *W 1 =钢梁下翼缘应力 M / r x *W 2 =对钢梁下翼缘的组合截面弹性抵抗矩 w 0b = I 0 / (H-x) =考虑混凝土徐变的组合截面特征计算换算成钢截面的组合截面面积 A 0c = A c / 2αE + A =换算成钢截面的组合截面惯性矩 I 0c = I c /(2*αE ) + A c *(x c -0.5h d )2/(2*αE) + I + A(y-x c )2 =对混凝土板顶面的组合截面弹性抵抗矩 w 0c tc = 2αE *I 0c / x c =对混凝土板底面的组合截面弹性抵抗矩 w 0c bc =2αE *I 0c / (x c - h d ) =混凝土板截面面积A c = b e * h d =换算成钢截面的组合截面面积A 0=A c /αE +A =混凝土板顶面至钢梁截面中和轴的距离 y = h d + h t +y t =对混凝土板顶面的组合截面弹性抵抗矩 w 0c t = αE *I 0 / x=对混凝土板底面的组合截面弹性抵抗矩 w 0c b =αE *I 0 / (x - h d ) =对钢梁上翼缘的组合截面弹性抵抗矩 w 0t = I 0 / (d-x) =钢梁截面惯性矩 I= (b*t 3 + s*h 3 + B*T 3) / 12 + b*t*(yt-0.5t)2 + s*h*(y t -0.5h-t)2 + B*T*(0.5T+h+t-y t )2 =钢梁上翼缘的弹性抵抗矩 W 1 = I / y t =钢梁上翼缘的弹性抵抗矩 W 2 = I / y b =组合截面特征计算:钢与混凝土弹性模量比αE =混凝土板计算宽度b e =屋面檩条计算截面特征计算钢梁截面特征计算:钢梁面积 A =b*t + h*s +B*T =钢梁中和轴至钢梁顶面的距离为 y t = [0.5b*t 2 + h*s*(0.5h + t) + B*T*(t+h+0.5T)] / A =钢梁中和轴至钢梁顶面的距离为 y b = h + t + T - y t =△=5*g*l 4/(384*E*I)=#VALUE!mm < L/400 =15mm #VALUE!三使用阶段的验算1弯矩及剪力找平层重: 1.9kN/m 活荷载:15.6kN/m (活荷载:6kn/m 2)78.84kN.m 52.56kN22.1#VALUE!N/mm 2<10N/mm 2#VALUE!#VALUE!N/mm 2<10N/mm2#VALUE!#VALUE!N/mm 2<215N/mm 2#VALUE!#VALUE!N/mm2<215N/mm2#VALUE!2.2#VALUE!N/mm 2<10N/mm 2#VALUE!#VALUE!N/mm 2<10N/mm 2#VALUE!#VALUE!N/mm 2<215N/mm 2#VALUE!#VALUE!N/mm 2<215N/mm 2#VALUE!2.3(略)2.4(略)3钢梁的剪应力#VALUE!mm 3#VALUE!mm 3#VALUE!N/mm 2<125N/mm 2#VALUE!4组合梁的挠度#VALUE!mm< L/400 =15mm #VALUE!△=5q k l 4/384EI o +5g k l 4/384EI o c =温度差产生的应力组合梁中由于混凝土收缩引起的内力钢梁腹板顶面处对钢梁中和轴的面积矩S 1=钢梁腹板顶面以外的砼及钢梁上翼缘对组合截面中和轴的面积矩S o =两个受力阶段的荷载对组合梁的钢梁产生的剪应力τ=V 1S 1/It w +V 2S o /I o T w =混凝土板底面应力:σ0c bc =-(M 2g /W 0c bc +M 2q /W 0c b )=钢梁上翼缘应力σ0tc = -M 1/W 1+(M 2g /W 0tc +M 2q /W 0t )=钢梁下翼缘应力σ0bc = -M 1/W 2+(M 2g /W 0bc +M 2q /W 0b )=混凝土板底面应力σ0c b =-M/W 0c b =钢梁上翼缘应力σ0t= -M 1/W 1+M 2/W 0t=钢梁下翼缘应力σ0b= -M 1/W 2+M 2/W 0b=考虑混凝土徐变在垂直荷载作用下的正应力混凝土板顶面应力:σ0c tc =-(M 2g /W 0c tc +M 2q /W 0c t )=使用阶段弯矩设计值M 使用阶段剪力设计值V 组合梁的抗弯强度在垂直荷载作用下的正应力混凝土板顶面应力σ0c t =-M/W 0c t =。

屋面檩条计算Word版

屋面檩条计算Word版

-----------------------------------------------------------------------------| 冷弯薄壁型钢檩条设计输出文件|| 输入数据文件: 6 || 输出结果文件: LT.OUT || 设计时间: 10/10/2008 |-----------------------------------------------------------------------------===== 设计依据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 50018-2002)===== 设计数据 ======屋面坡度(度): 21.800檩条跨度 (m): 6.000檩条间距 (m): 1.200设计规范: 冷弯薄壁型钢规范GB50018-2002檩条形式: 卷边槽形冷弯型钢 C200X70X20X2.0钢材钢号:Q235钢拉条设置: 设置一道拉条拉条作用: 约束檩条下翼缘净截面系数: 1.000压型钢板屋面,挠度限值为 1/200屋面板能阻止檩条侧向失稳构造不能保证风吸力作用下翼缘受压的稳定性建筑类型: 封闭式建筑分区: 边缘带基本风压: 0.700风荷载体型系数: -1.170 风荷载标准值 (kN/m2): -0.819屋面自重标准值(kN/m2): 0.150 活荷载标准值(kN/m2): 0.500积灰荷载标准值(kN/m2): 0.000检修荷载标准值 (kN): 1.000===== 截面及材料特性 ======檩条形式: 卷边槽形冷弯型钢C200X70X20X2.0b = 70.000 h = 200.000c = 20.000 t = 2.000 A = 0.7270E-03 Ix = 0.4400E-05 Iy = 0.4671E-06It = 0.9690E-09 Iw = 0.3672E-08Wx1 = 0.4400E-04 Wx2 = 0.4400E-04 Wy1 = 0.2332E-04 Wy2 = 0.9350E-05钢材钢号:Q235钢屈服强度 fy= 235.000强度设计值 f= 205.000考虑冷弯效应强度 f'= 215.106----------------------------------------------------------------------------- ===== 截面验算 ======-----------------------------------------------| 1.2恒载+1.4(活载+0.9积灰+0.6风载(压力))组合 |-----------------------------------------------弯矩设计值(kN.m): Mx = 4.698弯矩设计值(kN.m): My = 0.470有效截面计算结果:全截面有效。

屋面檩条计算

屋面檩条计算

屋面檩条计算
要进行屋面檩条计算,需要以下步骤:
1.测量屋面面积:使用测量工具(如测量带或激光测距仪)测量屋面
的长度和宽度,并计算出面积。

如果屋面不是规则形状,可以将其分割成
较小的矩形或三角形,分别测量并计算出面积,然后将它们相加。

2. 确定檩条间距:根据设计要求和檩条材料的强度,确定檩条的间距。

一般来说,檩条的间距越小,屋面的承重能力越高。

常见的檩条间距
为600mm、450mm或300mm。

3.计算檩条数量:将屋面面积除以檩条间距,得到大致的檩条数量。

注意,这是一个估算,实际安装时可能会有一些调整和修整。

5.考虑檩条连接: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檩条的连接方式。

常见的连接
方式包括钉子、螺丝和金属夹子等。

根据选择的连接方式,确定所需的连
接件数量。

以上是一般的屋面檩条计算步骤。

实际计算可能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屋面的坡度、风荷载和雪荷载等。

此外,如果屋面有复杂的形状或结构,可能需要进行更详细的计算和设计。

希望以上信息对您有所帮助,如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C型檩条计算书

C型檩条计算书

2 网架屋面主檩条计算采用140x80x4钢通檩条,按3.6m跨度的连续梁计算,檩距3.7m,檩条材料的屈服强度为215MPa,其毛截面特性为:A=16.96cm²Ix=449.35cm4Iy=186.76cm4Wx=64.19cm³Wy=46.696cm³g=13.32kg/m倾角取最大处倾角 a=4゜,由于角度太小,故不考虑角度对荷载的影响。

(1) 荷载计算1) 恒荷载屋面系统自重0.5kN/m²小计0.5kN/m²×3.7m = 1.85kN/m配件0.1kN/m檩条自重0.1332kN/m合计 2.0832kN/m2) 活荷载0.5Kpa×3.7m = 1.85kN/m3) 风荷载基本风压:0.7kN/m²体型系数:-1.2负风压标准值wk1=-2.0827kN/m²正风压标准值wk2=0.5kN/m²负风压-2.0827× 3.7=-7.706kN/m正风压0.5× 3.7= 1.85kN/m4).雪荷载雪压标准值 sk=0Kpa雪压0× 3.7=0kN/m(2) 荷载组合向下最不利组合值:恒+风+雪= 2.0832×1.2+1.85×1.4×0.6+0×1.4= 4.053kN/m 恒+风+活= 2.0832×1.2+1.85×1.4×0.6+1.85×1.4= 6.643kN/m 向下最不利标准值:恒+风+雪= 2.0832×1.0+1.85×1.0×0.6+0×1.0= 3.193kN/m 恒+风+活= 2.0832×1.2+1.85×1.4×0.6+1.85×1.4= 5.043kN/m向上最不利组合值:恒+风= 2.0832×1.0-7.706×1.4=-8.705kN/m 向上最不利标准值:恒+风= 2.0832×1.0-7.706×1.0=-5.622kN/m所以最不利的荷载为:向下:最不利荷载设计值Wf= 6.643kN/m最不利荷载标准值Wk= 5.043kN/m向上:最不利荷载设计值Wf=-8.705kN/m最不利荷载标准值Wk=-5.622kN/m(3) 内力计算(按多跨连续梁计算)M xmax=0.105×Wf×L²=0.105×8.705×3.6×3.6=11.85kN.m(4) 强度计算σ=Mxmax/W=11.85×1000000/64.19/1000=184.61N/mm²< f=215 N/mm²强度满足要求(5) 挠度计算(按多跨连续梁计算)v max=0.644×Wk×L^4/100EI=0.644×5.622×3600^4/100/206000/449.35/1000= 6.56mm< [v] =L/250=3600/250=14.4mm 刚度满足要求3 网架屋面次檩条计算采用C120x60x20x2.0冷弯薄壁檩条,按4m跨度的连续梁计算,檩距1m,檩条材料的屈服强度为215MPa,其毛截面特性为:A= 5.44cm²Ix=127.04cm4Iy=28.81cm4Wx=21.17cm³Wy=13.42cm³g= 4.28kg/m倾角取最大处倾角 a=4゜,由于角度太小,故不考虑角度对荷载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屋面C型主檩条计算主要遵循《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 GB50018-2002 及《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中相关规定。

屋面主檩条承受次檩条传来的集中力作用,且集中力间距相同,取最不利排列求最大弯矩。

檩条宜优先采用实腹式构件,也可采用空腹式构件;跨度大于9m时宜采用格构式构件,并应验算受压翼缘的稳定性。

实腹式檩条宜采用卷边槽型和斜卷边Z形冷弯薄壁型钢,也可采用直卷边的Z形冷弯薄壁型钢。

檩条一般设计成单跨简支构件,实腹式檩条也可设计成连续构件。

本软件计算的檩条采用简支结构。

主檩条在设计过程中,可以考虑次檩条对主檩条提供的侧向支承作用。

当次檩条直接支承压型钢板屋面时,其挠度限值为L/150;当尚有吊顶时,其挠度限值为L/240;当仅支承的屋面材料为水泥制品瓦材屋面时,其挠度限值为L/200。

因此主檩条挠度限值应在此基础上适当提高。

C型檩条截面特性计算:根据《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 GB50018-2002附录B.2.6向内卷边槽钢:图中A点为弯心,O点为重心。

毛截面面积:重心位置:对X轴毛截面惯性矩:对Y轴毛截面惯性矩:毛截面抗扭惯性矩:毛截面扇性惯性矩:弯心位置:弯心在坐标轴上位置:一般情况下,截面验算时,对C型和Z型檩条应考虑弯扭双力矩的影响,但实际工程中,由于屋面板等的影响,此部分计算数值相对较小,可以利用来包络,并经工程实践检验,一般是偏于安全的,同时也简化了计算。

冷弯效应的强度设计值:计算全截面有效的受拉、受压或受弯构件的强度,可采用考虑冷弯效应的强度设计值。

对经退火、焊接和热镀锌等热处理的冷弯薄壁型钢构件不得采用考虑冷弯效应的强度设计值。

全截面有效时,强度设计值需用考虑冷弯效应的强度设计值来代替。

注:采用时需满足几个条件,即为构件为冷弯型钢;未经热处理;全截面有效。

参数说明:为成型方式系数,对于冷弯高频焊(圆变)方、矩形管,取;对于圆管和其他方式成型的方、矩形管及开口型钢,取;为钢材的抗拉强度与屈服强度的比值,对于Q235钢可取,对于Q345钢可取;为型钢截面所含棱角数目;为型钢截面上第个棱角所对应的圆周角,以弧度为单位;为型钢截面中心线的长度,可取型钢截面积与其厚度的比值。

C型檩条强度计算:C型主檩为受弯构件:对于弯矩作用,需考虑构件自重、次檩条反力方向性,并加以组合。

针对型钢面外,次檩条可认为是侧向支承点。

参数说明:为构件所受绕X轴弯矩作用;为构件所受绕Y轴弯矩作用;为对截面主轴X轴的有效净截面模量;为对截面主轴Y轴的有效净截面模量;为钢材抗拉、抗压、抗弯强度设计值,按下表采用:注:当檩条材质为其他时,应根据相应的材料参数确定值。

C型檩条构件中受压板件有效宽厚比计算:对于C型檩条,构件腹板为加劲板件,其支承边为上下翼缘;构件上下翼缘为部分加劲板件,其支承边为腹板,部分加劲边为卷边。

板件的受拉部分按全部有效计。

受压板件有效宽厚比按下列公式计算:当时:当时:当时:参数说明:为板件宽度;为板件厚度;为板件有效宽度;为压应力分布不均匀系数,:对于压弯构件、受弯构件及拉弯构件,截面上各板件的压应力分布不均匀系数应由构件毛截面按强度计算,不考虑双力矩的影响。

为受压板件边缘的最大压应力,取正值;为受压板件另一边缘的应力,以压应力为正,拉应力为负;为计算系数,,当时,取;为板件受压区宽度,当时,;当时,;为计算系数,,其中按下列要求确定:对于压弯构件,最大压应力板件的取钢材的强度设计值,其余板件的最大压应力按推算。

例如在双向弯矩作用下按毛截面计算得出上翼缘1点为最大压应力位置,则此点取为,其余的上翼缘的2点和下翼缘的3、4点均按实际毛截面压应力分布系数,由1点的推算得出。

对于受弯构件及拉弯构件,板件最大压应力应由构件毛截面强度计算得出。

为板件受压稳定系数;为板组约束系数,若不计相邻板件的约束作用,可取。

对于C型檩条,计算毛截面上下翼缘四个角点的强度。

由此可求压应力分布不均匀系数,计算系数、板件受压区宽度,在其他各参数已知的情况下,仅需计算板件受压稳定系数和板组约束系数,即可得到唯一未知的计算系数,并进一步计算出受压板件的有效宽度。

受压板件的稳定系数按下列公式计算:(1)加劲板件(腹板)当时:当时:(2)部分加劲板件(翼缘)1)最大压应力作用于支承边(腹板侧)当时:2)最大压应力作用于部分加劲边(卷边侧)当时:注:当时,计算的各式按时的计算值采用。

受压板件的板组约束系数按下列公式计算:当时:当时:其中:参数说明:为计算板件的宽度;为与计算板件邻接的板件(不包含卷边加劲)的宽度,如果计算板件两边均有邻接板件时,即计算板件为加劲板件时,取压应力较大的一边;为计算板件的受压稳定系数;为邻接板件的受压稳定系数。

当时,取,为的上限值。

对于加劲板件;对于部分加劲板件。

当计算板件只有一边有邻接板件,即计算板件为非加劲板件或部分加劲板件,且邻接板件受拉时,取。

部分加劲板件中卷边的高厚比不宜大于12,卷边的最小高厚比应根据部分加劲板的宽厚比按下表采用:C 型檩条构件中受压板件有效宽度位置计算:当受压板件的宽厚比大于前文中的有效宽厚比时,受压板件的有效截面应自截面的受压部分按下图所示位置扣除其超出部分(图中不带斜线部分)来确定,截面的受拉部分全部有效。

上图中的、按下列规定计算:对于加劲板件:当时: ,当时: ,对于部分加劲板件及非加劲板件:,确定各板件在计算组合作用下的有效宽度及失效位置后,需根据实际截面的有效部分重新计算截面的截面特性数据(中和轴位置改变)。

并根据实际荷载组合,在该组合作用下重新计算截面四个角点的强度,并判断其是否满足要求。

荷载组合中按1.2恒+1.4活、1.0恒-1.4负风吸、1.2恒+1.4正风压、1.2恒+1.4活+0.84正风压、1.0恒+1.4活-0.84负风吸、1.2恒+0.98活+1.4正风压、1.0恒+0.98活-1.4负风吸、1.2恒+1.4施工考虑,积灰荷载与活载同时考虑;当计算挠度时取最不利的两种组合,并按标准值考虑。

注意檩条自重不可忽略。

注:各种组合中先判断出最不利组合之后进行计算,并根据所计算组合的当前状态下计算其对应的有效截面。

组合不同时,有效截面也不同。

C型檩条稳定计算当檩条在受弯作用下,如果构件板件出现未被约束的受压板件,即需计算构件的稳定性。

受弯构件:参数说明:为构件所受绕X轴弯矩作用;为构件所受绕Y轴弯矩作用;为对截面主轴X轴的有效截面模量;为对截面主轴Y轴的有效截面模量;为受弯构件的整体稳定系数,按下文给出的方法计算;为钢材抗拉、抗压、抗弯强度设计值。

为受弯构件的整体稳定系数,按下文介绍的方法计算。

当绕对称轴X轴弯曲时,其整体稳定系数应按下式计算:参数说明:为构件毛截面面积;为构件截面高度;为构件在弯矩作用平面外的长细比;为构件的侧向计算长度,;为构件侧向计算长度系数,按下文表格采用;为构件的跨度;、为系数,按下文表格采用;为横向荷载作用点到弯心的距离:对于偏心压杆或当横向荷载作用在弯心时;当荷载不作用在弯心且荷载方向指向弯心时为负,而离开弯心时为正;为对X轴的受压边缘毛截面模量;为毛截面扇性惯性矩;为对Y轴的毛截面惯性矩;为扭转惯性矩。

如按上列公式算得的,则应以值代替,值应按下式计算:由稳定计算公式可知,构件受压板件需做有效宽度计算后取有效截面特性,所以其有效板件的计算方法可以参考前文中强度计算中的内容,按此方法求解此种情形下构件的有效宽度。

此部分内容不再重复介绍。

对于C型檩条,对上下翼缘四个角点分别进行稳定验算。

确定各板件在计算组合作用下的有效宽度及失效位置后,需根据实际截面的有效部分重新计算截面的截面特性数据(中和轴位置改变)。

并根据实际荷载组合,在该组合作用下重新计算截面四个角点的稳定,并判断其是否满足要求。

荷载组合中按1.2恒+1.4活、1.0恒-1.4负风吸、1.2恒+1.4正风压、1.2恒+1.4活+0.84正风压、1.0恒+1.4活-0.84负风吸、1.2恒+0.98活+1.4正风压、1.0恒+0.98活-1.4负风吸、1.2恒+1.4施工考虑,积灰荷载与活载同时考虑;注:各种组合中先判断出最不利组合之后进行计算,并根据所计算组合的当前状态下计算其对应的有效截面。

组合不同时,有效截面也不同。

特别注意上下翼缘分别产生受压的不同组合状态,均需进行验算。

当受压翼缘有可靠约束阻止其失稳时可不计算稳定性;构件完全受拉时可不计算稳定。

当构件出现未受约束的受压板件时即需进行稳定验算。

C型檩条弯矩、挠度计算:弯矩根据集中力的分布按设计值计算。

挠度计算过程中,要考虑不同荷载组合及施工荷载组合下等各种组合值,取最大挠度需满足挠度限值,且按标准值计算。

集中力数目计算:受集中力数目可能为u或u-1(u为正整数);假定受集中力数目为u,利用u判别最终确定的最大弯矩状态下的受力个数:当u为奇数时:如果,则实际受力个数为(奇数);如果,则实际受力个数为(偶数)。

当u为偶数时:如果,则实际受力个数为(偶数);如果,则实际受力个数为(奇数)。

最终确定的受集中力个数为个。

按近似方法计算弯矩及挠度:当时最大弯矩:当n为奇数时当n为偶数时按主轴受弯构件验算其挠度当n为奇数时当n为偶数时当时最大弯矩:当n为奇数时当n为偶数时按主轴受弯构件验算其挠度当n为奇数时当n为偶数时对弯矩计算可以不采用近似方法,参见吊车梁计算过程中的弯矩求极值方法:当n为奇数时:最大弯矩作用点在跨中,此时第个集中力刚好位于跨中:其中m(个数)值到为止。

当n为偶数时:最大弯矩作用点在C点(第个集中力处),:其中m(个数)值到为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