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电气化改造通信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铁路电气化、通信、信号、电力设计内容改革暂行规定-铁基[1989]16号
![铁路电气化、通信、信号、电力设计内容改革暂行规定-铁基[1989]16号](https://img.taocdn.com/s3/m/7d7dc116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2d.png)
铁路电气化、通信、信号、电力设计内容改革暂行规定正文:---------------------------------------------------------------------------------------------------------------------------------------------------- 铁道部铁路电气化、通信、信号、电力设计内容改革暂行规定(1989年2月18日铁基(1989)16号)铁路电气化、通信、信号和电力工程(下称“四电”)具有专业性强、技术发展快、扩能效果明显的特点。
在土(土建)、机(机车车辆)、电(通信信号)、运(运输组织)、技(科技)相结合的综合扩能办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为认真贯彻执行铁办(1987)393号文发布的《新建与改建铁路的基本要求》和铁科技(1988)653号文发布的《铁路主要技术政策》,深化“四电”设计内容的改革,根据近几年“四电”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经验,侧重在统一技术标准、采用新技术、确保安全、提高投资效益和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建设方式等方面,制定本暂行规定,作为“四电”设计规范的补充,以适应当前建设的需要。
一、电气化1.铁路电气化,应加强设计前期的可行性研究工作。
对电气化设计的主要技术条件,如机车类型、牵引方式、追踪间隔时分,特别是近、远期运量和牵引重量,应认真研究,力求准确,以便合理地设计牵引供电设备,充分发挥其能力,满足运输需要。
2.电气化铁路,应大力提高列车牵引重量,积极增加行车密度,适当提高行车速度。
货物列车牵引重量,一般列车为4000吨;重载列车向5000吨以上发展。
双线自动闭塞繁忙干线的最小追踪间隔时分可为6分钟;枢纽范围内进出站线路可为5分钟。
开行组合列车的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设备一般可按一个供电臂运行一个组合列车设计,不考虑组合列车追踪运行。
3.双线电气化区段,供电设计应能使上、下行分别停电,实现双线“V”型综合维修“天窗”(客货运繁忙的干线上为60~120分钟)。
铁路电气化工程某标段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铁路电气化工程某标段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一、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1.1 综合说明1.1.1 工程概况本标段位于辽林省**市境内东起大窑湾港的一分区车场站,经金港站到金桥站(不含)。
标段起止里程为K2+000~K7+630,全长双线5.63正线公里。
1.1.2 编制范围、依据及原则1.1.2.1 编制范围本标段的接触网、分区所兼开闭所的房屋建安工程。
1.1.2.2 编制依据**铁路建设项目管理中心**铁路电气化工程建设指挥部提供的《**铁路电气化工程建设管理文件汇编》、《**铁路电气化工程铁路营业线施工人员安全培训资料汇编》、《电化专业设计图》、建设指挥部在2003年10月10日、10月12日~13日组织召开的有关**铁路电气化工程施工进度、安全、质量管理会议指示精神。
国家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及地方政府颁布的有关法规、条例及部门规章;国家和铁道部现行的设计、施工、验收采用的规范、规则和标准;**铁路局建设项目管理中心有关工程建设管理办法;《**铁路局既有线施工工程管理办法》和《**铁路局既有线施工安全管理办法》。
我单位经北京九千标准质量体系认证中心审定通过的ISO9001标准《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
现场调查研究所获取的拆迁问题、轨道车辆停放线、支柱等大棕材料停放地点等资料。
有关定额(劳动、物资消耗及机械台班等)及参考指标。
我单位目前具有的综合施工能力、技术装备水平及从事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
1.1.2.3 编制原则1.1.2.3.1 遵循确保工期原则我单位根据现场的勘查以及招投标时对业主的承诺,针对本标段电力牵引工程的性质、特点、工程量在沿线的分布情况和施工范围的主客观条件,在保证劳、材、机计划的基础上,配备上齐所承诺人员上场施工,遵循“全面规划、突出重点、均衡施工、适当提前”的指导思想,以关键工序为骨架,以网络技术为基础,顺排任务、倒排工期,合理安排施工进度,保证施工连续、均衡、有序地进行,确保工期目标的实现。
铁路通信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铁路通信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一、项目背景铁路通信工程是指利用通信技术和设备,为铁路交通系统提供有效的信息传输和处理服务,以确保铁路运输的顺利运行。
铁路通信系统不仅仅是为了实时传输列车位置信息和运行状态,还要进行其他功能,如供电控制、信号设备的调度和监控、故障监测和处理等。
因此,铁路通信系统是铁路运输的重要支撑系统之一。
在铁路通信工程的基础设施建设中,需要进行大量的施工工作。
这些施工工作需要遵循严格的流程和规范,以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因此,需要进行施工组织设计,对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工作进行细致规划和管理。
二、施工组织设计原则1. 安全第一: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将安全置于首位。
施工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规范和操作流程,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
2. 高效节约:对施工过程中的资源进行合理规划和利用,确保施工过程的高效进行。
同时,要尽量减少资源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
3. 合理规划:在施工组织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合理规划施工流程、施工时间、施工范围等,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4. 协作配合:由于铁路通信工程施工涉及多个部门和单位,在施工组织设计中要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确保施工过程的协调进行。
5. 质量可控:在施工组织设计中要充分考虑施工质量控制的问题,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施工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三、施工组织设计内容1. 施工方案: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和具体要求,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流程、施工步骤、施工方法等。
2. 施工计划:根据施工方案确定施工计划,包括施工时间、施工范围、施工任务分解等。
3. 施工人员配备:根据施工的具体要求确定所需的施工人员数量和类型,合理配置施工人员。
4. 施工设备准备:根据施工方案和施工计划确定所需的施工设备和工具,并进行准备和调配。
5. 施工材料准备:根据施工方案和施工计划确定所需的施工材料,进行材料采购和管理。
6. 安全措施:制定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措施,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
改建铁路电气化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改建铁路电气化工程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一)工程概况1、工程范围及项目内容本标工程为改建铁路胶济线电气化工程(简称胶济电化)的综合工程第ZH-9标段;起讫里程:K261+800~K274+100;工程范围:金岭镇(不含)~淄博(含),正线12.3km。
主要工程内容:湖田中间站、淄博区段站及所含各区间内路基(不含喷播植草)、桥涵、轨道和站场电力(不含贯通线)、房屋(不含牵引变电所)、机务、车辆、站场建筑设备、公路跨线桥等工程。
主要工程项目内容有:⑴路基土石方工程:本标段为站场土方,主要集中在淄博站的货运车场(调车场、调发场)东端、新建双线绕行地段K270+100~271+810,1688.55m)、东营支线疏解线(7.15km)等(占总量的95%)和湖田站东端(占总量的5%)。
挖方比重大(占总量的96%),运距:站场5km内,区间3km内。
本标段特殊设计路基1处。
东营支线疏解线SDK3+000~5+100(长2.1km,灯泡线地段)通过煤矿采空区,路基填高约10m。
设计工程措施为:全段路堤基底采用翻填重型碾压;SDK3+400~+700(长300m),基底设0.6m厚中粗砂夹0.15m高土工格室加固;其余地段基底铺设0.5m厚中粗砂夹二层土工格栅加固;该段路堤路基面左右侧分别预留沉落加宽0.5m。
工程量:翻填碾压土方70336m3,土工格室9306m2,土工格栅122060m2,中粗砂36637m3。
⑵桥涵工程:框构中桥(接长)1座:顺长28.57m,横长77.7m。
(顶面积3482.4m2)。
基础换填砂卵石,钢筋砼箱身,顶、侧面SBS卷材防水。
现浇施工。
框构小桥1座:顺长6.72m、横长21m(顶面积141.1m2)。
钢筋砼箱身,顶侧面SBS卷材防水。
顶进施工。
涵洞(接长)2座(共长92.4横延m):盖板箱涵(孔径1.0m)。
浆砌石基础及边墙,双孔砼中墩,钢筋砼盖板,浆砌石翼墙。
跨线公路桥1座:桥长82.72m、宽9m。
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施工工序总体安排

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施工工序总体安排2.2.1分步骤施工流程根据设计意图的要求,本工程施工方案要先拆除旧原有的相应设备及基础分,然后新建,对原有110kV 软母线、隔离开关、互感器、断路器、主变,27.5kV 高压室母线、设备和馈线部分实施改造,主要施工步骤如下:2.2.1.1施工准备:对既有运行所(亭)根据设计改造内容进行调查,确认运行设备状态,改造所需条件。
准备施工资料,建立建全相关规章制度,弄清施工要点计划申请步骤,认真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专项施工方案。
2.2.1.2施工点申请:变电专业施工点申请应与接触网专业的施工点配合,变电专业因为施工设备配置,要点时专业集中接地系统安装 室外110kV 高压设备更换及软母线更换综自屏(临城)更换、远动屏安装电缆敷设及二次配接线综自系统调试 馈线侧设备更换及引下线配制 远动系统调试 办理工作票、停电、挂地封线、设围档 高压室内设备安装及硬母线安装 主变更换 施工准备 初验、消缺、竣工验收内部应统一协调,为充分利用天窗点应调动所有资源确保施工点的实施,同时必需保证营运线路的运行安全。
2.2.1.4集中接地箱安装:新设备更换时接线电缆全部引入新装集中接箱。
2.2.1.5 110KV设备及软母线更换:110KV设备及软母线更换列入专项施工方案,各所根据现场情况制专项施工方案。
并应特别说明系统更换过程中,主供系统故障采取的应急措施。
利用牵引变电所主备系统的关系统对110KV备用系统进行施工。
在二号系统正常运行的情况下更换一号系统中需要更换的设备和相应的软母线,待安装调试完毕后再倒换系统进行二号系统中设备和相应的软母线更换。
室外等电位接地线施工融入到系统停电设备更换过程中。
110kV跨条隔离开关及设备跳线必须两路进线同时停电一次(单电源停电时安全距离不足),110KV进线三极隔离开关、抽压装置、避雷器更换必须要电网单电源停电各一次,计划审批停电繁琐且停电时间落实不一定明确。
电气化工程施工方案(3篇)

第1篇一、工程概况本项目为XX电气化工程,主要内容包括:电气化改造、供电系统建设、信号系统建设、通信系统建设等。
工程总投资为XX万元,工期为XX个月。
为确保工程顺利进行,特制定本施工方案。
二、施工组织1. 施工队伍:成立电气化工程施工项目部,项目部成员包括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施工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安全负责人等。
施工队伍由具备相关资质和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组成。
2. 施工进度:根据工程进度计划,合理安排施工顺序,确保各阶段工程按时完成。
三、施工准备1. 施工图纸及资料:对施工图纸进行审核,确保其完整、准确。
收集相关资料,为施工提供依据。
2. 材料设备:根据施工需求,提前采购各类材料、设备,确保质量合格,满足施工要求。
3. 施工现场:对施工现场进行平整、排水、围挡等处理,确保施工环境安全、整洁。
4. 施工机械:配置各类施工机械,如挖掘机、吊车、电焊机、切割机等,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四、施工工艺及方法1. 电气化改造:(1)电缆敷设:按照设计要求,选用合适的电缆,沿电缆沟敷设,确保电缆敷设平直、整齐。
(2)设备安装:按照设备安装规范,进行设备安装,确保设备安装牢固、可靠。
(3)电缆接续:选用合格的接续材料,按照接续工艺进行电缆接续,确保接续质量。
2. 供电系统建设:(1)变电所建设: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变电所建设,确保变电所安全、稳定运行。
(2)输电线路建设:选用合适的输电线路,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架设,确保输电线路安全、可靠。
3. 信号系统建设:(1)信号设备安装: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信号设备安装,确保信号设备安装牢固、可靠。
(2)信号线路敷设: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信号线路敷设,确保信号线路平直、整齐。
4. 通信系统建设:(1)通信设备安装: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通信设备安装,确保通信设备安装牢固、可靠。
(2)通信线路敷设: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通信线路敷设,确保通信线路平直、整齐。
五、施工质量控制1. 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国家及行业相关标准,确保工程质量。
铁路电气化工程通信专业施工方案

铁路电气化工程通信专业施工方案目录第一章区间顶管施工方案 (1)一、施工组织 (1)二、施工方案示意图 (2)三、施工顺序 (2)四、操作方法 (2)五、技术要求 (4)六、安全注意事项 (4)第二章光电缆过轨钢管预设 (7)一、施工组织 (7)二、施工方案示意图 (8)三、作业流程图 (8)四、操作方法 (8)五、技术要求 (9)六、安全注意事项 (10)第三章光电缆过桥过涵 (12)一、施工组织 (12)二、施工方案示意图 (13)三、作业流程图 (13)四、操作方法 (13)五、技术要求 (15)六、安全注意事项 (15)七、安全关键卡控表(见下表) (17)第四章光电缆沟开挖 (18)一、施工准备 (18)二、施工方案示意图 (19)三、作业流程图 (19)四、操作方法 (19)五、技术要求 (21)六、安全注意事项 (21)七、安全关键卡控表(见下表) (23)第五章 GSM-R铁塔基础浇制 (24)一、施工准备 (24)二、施工方案示意图 (25)三、作业流程图 (25)四、操作方法 (25)五、技术要求 (26)六、安全注意事项 (27)七、安全关键卡控表(见下表) (29)第六章应急预案 (30)通信电缆应急预案 (30)信号电缆应急预案 (40)第一章区间顶管施工方案一、施工组织1.劳动组织2.工机具3.主要材料二、施工方案示意图注:顶管位置在坡脚外不小于2米,铺管深度不小于1.2米。
该种方式不会影响行车及路基安全。
三、施工顺序四、操作方法1.施工准备1)施工前与铁通、电务段等相关的单位落实铁路两侧既有光、电缆和其它管线情况,并人工将铁路两侧既有光、电缆和其它管线挑出2米,以确定管线的具体位置,保证既有光、电缆和其它管线的安全。
2)顶管位置的选定应根据铁路路基状况、地下管线和有无地下障碍物等实际情况,必须确保安全,保证质量。
3)牵引施工设备配备钻机1台、潜水泵2台、泥浆泵2台、导向仪1台、经纬仪1台及泥浆罐、焊接机等。
铁路站电气安装施工组织方案

第1章工程概况抚州站站房为三层,高度20.5m,建筑面积11998m2,钢筋混凝土预应力管桩承台基础,主体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屋面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外墙为石材和玻璃幕墙装饰。
雨棚高度15.13m,建筑面积19769.71m2,总长度458m,柱距20m,结构形式采用悬臂式突腹工字钢梁形式。
桥上部分20m,镀铝锌彩钢板复合保温屋面,单榀屋架最大跨度75.81m,钢结构重2443.62t。
天桥高度8.00m,走道高度9.7m,天桥长63.7m,建筑面积1108.1m2,钢筋混凝土立柱支撑,钢桁架结构。
共有4个楼梯通道、2部扶手电梯和2部直梯。
出站通道长66.9m,宽8.4m,共有4个出站楼梯、2条行包车道,总面积1032.34m2。
站台数为一座基本站台,两座中间站台,站台面积5314.16m2。
本站包括消防控制室(机电设备监控室)、消防泵房、行包收集间、旅客服务、候车厅、变电所、售票大厅、变电所、VIP接待室、信息中控室、信息综合机房、男女卫生间及办公用房等。
电气工程分为强、弱电系统,其中强电系统包括普通照明、应急照明及智能照明配电系统、动力配电系统、空调配电系统、防雷接地系统;弱电系统包括火灾自动报警与联动控制系统(FAS),建筑设备监控系统(BAS);1.1低压变配电系统:采用放射式与树干式相结合方式,对于单台容量较大的负荷或重要负荷采用放射式供电;对于照明及一般负荷采用树干式与放射式相结合的供电方式,通过导线分流器进行T接。
通号机房、售票系统、安防系统、消防设备、应急照明等重要负荷采用双切换电源供电。
1.2照明系统:公共区照明由变电所两端低压母线分别供电,各带约50%的照明负荷,交叉供电;应急照明作为正常照明的一部分同时使用,正常时由两路电源自动切换供电,两路电源都失电后采用EPS供电,应急电源供电时间为:消防工作区域不小于180min,其余场所不小于30min;设备管理用房照明、办公区普通照明,由变电所提供一路可靠电源供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施工组织设计北京中福通信工程有限公司贵州分公司年月日目录第一章编制依据及原则第一节编制依据第二节编制原则第三节遵循的施工技术规范和标准第二章工程概述第一节工程概况第二节主要技术标准第三节工程范围第四节主要工程数量第三章施工总体布置、工程管理组织及人员配备第一节施工总体布置、工程管理组织第二节施工人员配备及任务划分第四章施工方案、技术措施、施工工艺和方法第一节施工方案第二节施工技术措施第三节雨季及夜间施工技术措施第五章总体计划、施工进度安排及保证工期的措施第一节施工进度安排第二节工期保证体系第三节保证工期的主要技术措施第六章质量目标、创优规划、质量保证体系及保证质量的措施第一节质量目标第二节技术交底制度第三节光电缆施工质量控制措施第四节设备安装与配线的质量控制措施第七章安全保证措施第一节电缆施工的安全保证措施第二节营业线施工的安全保证措施第三节针对性安全措施第四节防洪防汛、抗灾救灾及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措施第五节人生安全保证措施及预案第八章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及仪器仪表配备第一节主要施工机械试验设备及仪器仪表第二节机械试验设备及仪器仪表的调配第九章主要材料、设备供应计划第一节主要材料、设备供应原则第二节主要材料、设备的供应计划第三节主要材料、设备的供应措施第十章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第一节文明施工组织机构第二节路肩上开挖电缆沟及过道的技术保证措施第三节被破环工程的恢复措施第四节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领导组织机构第五节施工中的环境保护措施第六节营造良好的环境保护氛围施工组织设计1.编制依据及原则1.1.编制依据通信工程ZH-1标《中间站通信设计图》。
国家、建设部及铁道部现行的与工程施工有关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及建设单位有关施工管理的规定;我单位“三标一体化”有关管理措施;现场踏勘资料;我单位的施工经验及综合施工能力。
1.2.编制原则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及铁道部的质量方针、政策,在施工全过程中严格履行《合同条款》及承诺,保证本标段所有分项、分部和单位工程按照设计文件和国家及铁道部现行的技术标准、规范进行施工。
在工程质量上制订严密可靠的保证措施及创优规划,建立专职质检机构,配备专职质检人员负责质量检查和控制,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设计和规范标准要求,确保工程质量目标和创优规划的实现,并实行质量终身负责制。
组织高素质的员工,调配性能优良、技术先进的机械设备和仪器仪表上场。
紧密结合本标段施工的特点,加大科技投入,积极推广应用“四新”成果,提高科技含量。
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建立健全安全保证体系,制定安全管理措施,建立专职安全检查机构,配备专职安全检查人员,严格执行有关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等各项规定,遵守安全承诺,确保安全目标的实现。
强化责任成本管理,推行先进成熟的施工方法,加强工、料、机定额管理,将责任成本指标分解至每一道工序,落实到每一位职工,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建立职工健康医疗保障系统及传染性疾病预防监控体系,加强职工劳动保护和医疗保障,保证施工人员的职业健康安全。
1.3.遵循的施工技术规范和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铁路通信设计规范》(TB10006-99);《铁路通信施工规范》(TB10205-99);《铁路通信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TB10418-2000);《铁路工程施工技术手册》(通信);《现行铁路工程建设标准规范目录》铁标(2001)005号;《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401-2003);《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93号);《关于加强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的规定》(铁办[2004]29号);本工程设计文件及相关资料;建设单位有关技术管理办法和相关管理文件。
2.概述2.1.工程概况某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ZH-1标段的通信工程包括局界至K936+700(含株洲枢纽)所包含的中间站通信及长途光、电缆工程。
2.1.1.主要技术标准铁路等级:Ⅰ级;正线数目:双线;各单位通信业务通过MSAS多业务接入系统设备接入至STM-4 ONU设备。
全线采用数字调度系统。
2.1.2.工程范围HZ-1标段通信工程主要包括: 局界至K936+700(含株洲枢纽)所包含的中间站、通信站通信;局界至株洲通信站长途光、电缆工程。
2.1.3.主要工程数量中间站部分:光电数字综合引入柜(电化)6架,数字调度分系统设备6套,。
3.施工总体布置、工程管理组织及人员配备3.1.施工总体布置、工程管理组织3.1.1.施工总体布置及施工组织机构针对本标段工程的实际情况,为减少管理层次,提高工作效率,保证顺利完成施工任务,我单位在醴陵组建了“某通号项目部”,项目部经理:王勇,项目副经理:颜建科,总工程师:徐伟平,下设技术主管、安全员、质检员、材料主管、财务共5人。
拟投入本工程的施工组织机构见图3.1.。
项目部下设2个通信施工队,施工队队长由技术员或技师担任,施工队由施工技术室派出通信工程师进行技术指导工作,系统调试由测试主管工程师主持,并由两名通信工程师负责测试工作。
3.1.2.项目部的主要工作和任务按照项目管理要求组织施工,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信守承诺,全面履行合同规定的各项义务和责任。
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措施,报监理单位审定后组织实施。
严格履行投标承诺,按期上足工程所需施工劳力和机具设备。
按期向建设单位报送年、季度施工计划及用款计划,年、季、月工程情况统计表,质量、安全事故表。
按合同约定的分工范围,做好材料和设备采购、检验、加工和管理。
按设计文件要求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按合同约定的时间完工和交付使用。
坚持文明施工,狠抓安全生产,减少对既有线行车干扰,做好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文物保护及地下管线、周围构筑物、已完工程保护工作。
按规定提交竣工文件,参加竣工验收,按要求报送工程技术总结和工程经济总结。
及时提报验工计价资料、办理工程价款结算和竣工结算,参加工程项目移交、工程总结和工程项目后期评价工作。
对已完工程和设备,在验交前负责保管,保证其状态完好。
在全部工程完工后,按国家、铁道部及施工合同的有关规定对本工程实行保修。
3.2.施工人员配备及任务划分我单位中标本工程,自接到中标通知书之日起,就立即抽调身体健康、专业水平高的干部职工,组建适应于本工程施工的专业施工队伍,积极主动地开展施工前期准备工作。
本工程拟安排2个通信专业施工队,施工队总人数50人,上场人员根据各施工阶段的实际要求进行调配。
特殊工种具体人员名单及上岗证及编号见附表4.施工方案、技术措施、施工工艺和方法4.1.施工方案4.1.1.工程特点、重点和难点的详细分析4.1.1.1.工程特点分析安全压力大:在营业线上施工,行车密度大,安全系数低,施工与运输矛盾突出,任何施工上的疏漏都可能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施工安全压力大;施工难度大:某线行车密度大,车速快,运力紧张,施工要点困难;既有线施工,工期紧张;人员众多,布点分散,给施工和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
4.1.1.2.重点和难点的详细分析通信工程施工,光电缆敷设是整个工程的重难点控制工程,而地下光电缆接续是整个工程的关键工序,在开挖光电缆沟、敷设光电缆及回填施工中,确保行车安全,是整个工程最重要的一环。
重难点控制工程及关键安排详见附图1.4.1.2.施工程序安排本标段通信工程工期计划2005年10月1日开工,2005年10月10日争取完成设计定测,在10月8日展开室内施工,2006年6月15日前完成室内外全部工作量,12月1日至12月20日进行调试,达到开通条件。
2005年12月30日开通投入使用;为提高施工效率,节约施工成本,确保本标段工程任务按期、优质、安全、高效地完成,我单位总体施工规划如下:拟安排2个通信施工队车站、区间平行施工,施工队施工任务有各中间站、醴陵通信站、株洲通信站通信设备的安装。
局界至K936+700(含株洲枢纽)长途光电缆的敷设、调试、开通等工作。
施工期间根据分项分部的工程量需要合理调配各阶段的施工人员数量。
在总体施工规划中,主要考虑了营业线行车对施工的干扰影响,以便及时调整作业时间,保证施工任务量比较均衡,相互干扰少,将施工对营业线行车的干扰降低到最低程度,确保营业线行车安全。
4.1.2.1.施工作业方式我单位根据招标文件规定的工期要求,结合本专业的施工特点和电气化改造工程施工实际工作量,采取以下方式进行施工作业:通信施工队为综合型施工队伍,施工队负责车站及区间的通信工程施工,标段内车站及区间通信工程同期开工,平行作业,同期完工,与兄弟单位协同做好试验、倒接工作。
施工班组之间以集中作业、小组作业相结合,采用流水、交叉及平行作业相结合的方式安排施工。
施工队先期集中进行室内施工,然后分散为车站区间光电缆敷设组、光电缆接续组、和室内设备安装等小组,合理安排施工劳力,提高作业效率,确保施工进度。
设备安装采用工厂化加工和现场安装相结合的原则进行施工。
4.1.2.2.重难点控制工程及关键工序的施工安排室外光电缆采用地下直埋敷设,属隐蔽工程施工,其施工进度和质量直接影响总体施工的进度和质量。
在开挖光电缆沟时,还必须对周围地下管线、建筑物及铁路线路等进行有效保护。
因此,光电缆敷设列为本工程的重难点控制工程,地下光电缆接续列为本工程的关键工序。
光电缆施工保证措施具体如下:项目部成立后,把本项施工列为各项工程中的重中之重,优先安排人员、测试仪表及施工机具,将光电缆施工计划安排在总工期的前半期完成,为其它单项工程施工创造有利条件,确保总工期计划的顺利完成。
施工准备中重点做好光电缆径路的复测工作和光电缆订货、供货工作。
通过复测,准确地计算出光电缆用量,及时上报建设单位,并派专人对货源进行跟踪,安排专用运输车辆和搬运人员,随时准备光电缆的运输工作。
光电缆到货后,立即由材料主管、技术主管带领作业队,会同监理工程师及有关铁通人员进行单盘测试,由施工技术科专业工程师负责组织配盘工作,项目总工负责督促,以便使单盘测试和配盘工作及早完成。
施工队进驻各施工点后,首先把人员重点安排在光电缆施工中,将施工队分为挖沟组、敷设光电缆组、施工防护组、光电缆接续组和光电缆沟回填组,由站内到区间顺序施工,挖沟、敷缆、接续、测试、回填、埋标等施工工序一条龙流水作业,开挖一段、敷设一段、恢复一段;做到当日开挖光电缆沟、当日敷设光电缆、当日回填,并作好光电缆敷设记录,确保光电缆施工质量和铁路线路安全。
光电缆接续工作,由经过岗位培训并取得资格证书的技术工人进行操作,技术人员负责光电缆接续前、接续后及全程测试工作(简称“三测试”),保证光电缆的电气特性满足技术要求。
施工中由监理工程师全程跟踪监督,及时进行隐蔽工程检查签证。
项目部安排专职技术人员及质检人员负责,对光电缆进行全程监控和测试,在光电缆挖沟、防护、敷缆、过道、接续、测试、回填、埋标等分项分部施工过程中,保证上道工序不合格,决不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