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2分数除法word教案(2)

北京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2分数除法word教案(2)
北京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2分数除法word教案(2)

第二单元分数乘法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并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会进行分数乘法计算。

2. 理解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会应用这些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3. 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4. 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教材说明

本单元教学内容包括三部分内容:分数乘法、解决问题和倒数。编排结构如下。

本单元是在整数乘法、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又是学习分数除法和百分数的重要基础。与整数、小数的计算教学相同,分数乘法的计算同样贯彻《标准》提出的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体会和理解数学的理念,通过实际问题引出计算问题,并在练习中安排一定数量的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以丰富练习形式,加强计算与实际应用的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根据本套教材的编写思路,本单元将解决一些特殊数量关系问题的内容单独安排。即把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这一类问题组成“解决问题”一个小节,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这类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

与整数、小数的计算教学相同,教材体现结合具体情境体会运算意义的要求。不再单独教学分数乘法的意义,而是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计算过程去理解计算的意义。同时也不再呈现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简化了算理推导过程的叙述及解决问题思路的提示,通过直观与操作等手段,在重点关键处加以提示和引导,这样可以为学生探索与交流提供更多的空间。

教学建议

1. 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自主构建新的知识。

本单元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有密切的联系。如,分数乘法计算对于学生而言是新的内容,它的计算方法与整数、小数的计算方法有很大区别。但它的学习与整数乘法和分数的意义、性质有紧密联系。分数乘法就是从整数乘法的意义导入分数乘整数,再扩展到分数乘分数。再如分数乘分数的算理及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都与分数乘法的意义紧密联系,特别是对单位“1”的理解。又如,分数乘法的计算,还要用到约分的知识。所以,教师应注意让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自主建构新知识。

2. 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学习计算。

把计算与应用紧密结合,是新课程的要求和本套教材的特点。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材提供的实例,也可以选择学生身边的事例,有条件的地方也可运用多媒体手段,创设现实情景,提出数学问题,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学习分数乘法计算。同时注意在练习中安排应用分数乘法的意义及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或学生身边的问题,体会计算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同时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改变学生学习方式,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方式学习分数乘法。

在教材说明中我们已经了解到教材简化了说理及思考过程的叙述,不出结论性的内容,主要是为了突出自主探索与合作学习。根据这一编排意图,教学中要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充分开展数学活动的机会,在观察、操作的基础上开展探索、讨论与交流,理解计算算理,归纳计算法则,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4. 本单元内容可以用12课时进行教学。

第一节 分数乘法

第一课时 分数乘整数

【教材分析】

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是以整数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为基础进行教学的,而推导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需要从同分母分数加法入手,因此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法则也是这节课的知识基础,另外,为了计算简便,在分数乘法中能约分的要先约分,然后再乘,所以,求两个数的公约数以及约分也是这节课很重要的知识基础.

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在教材中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复习部分:第一题复习整数乘法的意义,求5个12是多少,怎样列式?既可以列成加法,也可以列成乘法,使学生回忆起加法与乘法的联系,从而回忆乘法的意义.第(2)题复习了同分母分数加法,但两道题又各有不同,第一小题主要复习法则,第二小题不但分母相同,分子也相同,除了按法则计算以外,还有什么更简便的方法吗?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思考,起到设疑激趣、承前启后的作用.

第二部分是例1,理解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总结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这是一道应用题,从实际生活引入:小新、爸爸、妈妈一起吃一块蛋糕,每人吃

9

2

块,3人一共吃多少块? 把整块蛋糕看成“单位1”,平均分成9份,每人吃其中的2份,可以有两种方法计算:加法和乘法.这个例题的目的有二:一是解决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二是推导分数乘整数的法则,推导方法是将乘法算式转化为加法算式,根据分子是3个2连加,变为2×3,最后得出分数乘法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并归纳出法则.在例1的后面,提出:为计算简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然后再乘,这样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最后一部分是“做一做”,共安排了三道题,属于形成性练习,主要是巩固分数乘法的意义和法则. 【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学情分析】

【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趣

(一)下面各题怎样列式?你是怎样想的?

5个12是多少?10个23是多少?25个70是多少?

(概括:整数乘法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二)计算下面各题,说说怎样算?

61+62+63= 103+103+10

3= 说一说,这两道题目有什么区别和联系?第二小题还有什么更简便的方法吗?请你自己试一试. 同学之间交流想法:

103+103+103=10333++= 3×103 103×3=10

9

10

3

×3这个算式表示什么?为什么可以这样计算?

教师板书:103+103+103=103×3=10

9 二、自主探索

(一)出示例1 小新、爸爸、妈妈一起吃一块蛋糕,每人吃9

2

块,3人一共吃多少块? 1.读题,说说

9

2

块是什么意思? 2.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列式计算 三、交流、质疑

(一)学生汇报,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方法1:

92+92+92=9222++=96=3

2(块)

方法2:92×3=92+92+92=9222++=932?=96=3

2

(块)

(二)比较这两种方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联系:两种方法的结果是一样的.

区别:一种方法是加法,另一种方法是乘法.

教师板书:

92+92+92=9

2×3 (三)为什么可以用乘法计算?

加法表示3个9

2

相加,因为加数相同,写成乘法更简便. (四)

9

2

×3表示什么?怎样计算? 表示3个9

2

的和是多少?

92+92+92=9222++=932?=96=3

2,用分子2乘3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

(五)提示:为计算方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然后再乘.

四、归纳、概括: (一)结合

10333++=103×3=109和92+92+92=92×3=3

2

,说一说一个分数乘整数表 示什么?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二)分数乘整数怎样计算?

用分子和分母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 五、巩固、发展 (一)巩固意义

1.改写算式

43+43+43+4

3

=( )×( ) 85+85+85+85+85+85+85+8

5

=( )×( ) 2.只列式不计算:3个101是多少? 5个10

3

是多少?

(二)巩固法则

1.计算(说一说怎样算)

73×4 125×6 143×21 152×4 15

2×8 思考:为什么先约分再相乘比较简便? 2.应用题

(1)一个正方体的礼品盒,底面积是

9

1

平方米,要想将这个礼品盒包装起来,至 少需要多少包装纸?

(2)美术馆要进行美术展览,有5张画是边长10

7

米的正方形的,如果为这几幅画 配上镜框,需要木条多少米?

(三)对比练习

1.一条路,每天修6

1

千米,4天修多少千米? 2.一条路,每天修全路的6

1

,4天修全路的几分之几?

【板书设计】

分数乘整数

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例1.小新、爸爸、妈妈一起吃一块蛋糕,每人吃9

2

块,3人一共吃多少块? 用加法算:

92+92+92=9222++=96=3

2(块)

用乘法算:92×3=92+92+92=9222++=932?=96=3

2

(块)

答:3人一共吃了3

2

块.

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一个数乘分数

【教学内容】数学教科书第11册第二单元例3-4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情境、动手操作、小组讨论、集体交流等活动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2、在理解算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推理概括的能力。

3、通过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渗透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算理。 【学情分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粉刷墙壁的画面和信息:

装修工人每小时粉刷这面墙的1/5,4小时可以这面墙的几分之几?

(2)问:你是怎么想的?

(3)学生列式解答:1/5×4=4/5

2.质疑导入。揭示课题

(1)师:刚才我们解决了4小时粉刷多少的问题,那么1/4小时可以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

(2)问:怎样列式?(板书:1/5×1/4)

你是怎么想的?

(3)揭示:(结合板书讲解)我们已经知道求4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就是求4个1/5是多少。求1/4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就是求1/5的1/4是多少。那么1/5×1/4如何计算呢?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分数乘分数)

二、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总结计算方法。

(一)通过动手操作理解算理。

1.借助学具,动手操作,直观理解1小时粉刷面积。

(1)提出要求:拿出准备好的长方形纸,用它表示这面墙,先涂出1小时粉刷的面积,应该涂出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3)集体交流:你是怎样涂的?

2.借助学具,通过小组讨论、动手操作等活动直观理解1/5公顷的1/4是多少。

(1)提出问题:我们已经知道,求1/4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就是求1/5的1/4是多少。再涂出1/5的1/4,小组讨论一下,应该怎样涂?

(2)学生讨论

(3)集体交流

(4)学生自己涂。

(5)问:从涂色的结果看,1/5的1/4占这张纸的几分之几?(补板书:1/5×1/41/20)根据涂色的过程,你能说说是怎样得到的吗?(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6)课件演示:我们先把这张纸平均分成5份,1份是这张纸的1/5,又把这1/5平均分成4份,也就是把这张纸平均分成了5×4=20份,1份是这张纸的1/20。因此得到:(板书)

(二)迁移延伸,归纳法则。

1.迁移延伸,巩固算理。

(1)出示情境问题:3/4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

(2)要求:请你用折纸或画图的方法研究“3/4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

(3)集体汇报。

(4)集体交流。板书:

2.讨论归纳计算方法

(1)练习:3/4×1/26/7×4/5

(2)问:怎样计算分数乘分数。

学生概括后板书: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3)问:分数与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适用于分数与整数相乘吗?举例说明。

三、巩固练习,深化提高

出示:一台饲碾米机每小时可以碾米5/6吨,2/3小时粉碎饲料多少吨?(3/5小时呢?)

1.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交流。

(强调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乘,这样可以使计算简便。重点说明约分的书写格式)

四、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分数混合运算和简便运算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数学第11册第二单元例5-6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自主探究,尝试迁移、合作交流的探究情境,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2、在观察、迁移、尝试练习、交流反馈等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及思维的灵活性。

3、创设开放、民主、有趣的自主探究空间,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培养他们勇于实践的思维品质。

【教学重点】

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

熟练掌握运算定律,灵活、准确、合理地进行计算。

【学情分析】

【教学过程】

一、提出学习目标

1、创设情景:同学们,比一比,谁说出整数乘法的运算顺序?

(1)、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么样?(先算二级运算,后算一级运算)

(2)、哪些运算属于二级运算,哪些运算属于一级运算?(乘、除法属于二级运算,加、减法属于一级运算)遇到有括号的题目该怎么来计算?(有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3)、观察下面各题,说说运算顺序。

36×2+15 (2)5×6+7×3(3)15×(34-27)

2、提出学习目标:(1)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是怎样的?

(2)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

二、展示学习成果。

1、小组内个人展示

(1)学生独立自学并完成例题5、6和“做一做”。

(2)老师相机进行指导,收集学生的学习信息,重点在于让学生展示出不同的思维方法和错例,特别是引导小组内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探讨。

(3)小组内按学困生、中等生、优生的顺序进行展示,小组内互相交流、帮助、质疑问难。

A、学生展示: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的运算顺序相同。按照此规则,学生仔细确定运算顺序后展示计算下面各题。

(1)4/15+3/5×7/9(2)3/5×4/9-1/5 (3)(5/8-1/2)×2/3

(4)9/22×1/3+2/5 B、展示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用字母表示)

(1)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2)说这些运算定律有什么用处?并举例说明。

(3)用简便方法展示计算:25×7×40.36×101

C、推导运算定律是否适用于分数。

(1)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并勇于发表自己的个人意见。

(2)验证:有些同学认为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能适用于分数乘法,而有些同学认为不能,你们能找到证据证明自己的观点吗?(利用例5的三组算式,小组讨论、计算,得出两边式子的关系)(3)小结:应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在计算时,要认真观察已知数有什么特点,想想应用什么定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2、全班展示(以小组为单位)

(1)说明分数的运算顺序和整数的运算顺序相同。

(2)说明整数乘法的交换率、结合率和分配率,对于分数乘法也适用。

三、激发知识冲突:边展示边引发知识的冲突,让学生更深层次的进行思考。 1、针对学生的展示,学生自由质疑。

2、教师引导学困生提出问题:同学们,你在学习中遇到困难了吗?能把你遇到的困难说给大家听吗?你对同学的展示有什么想法与建议吗?

3、师质疑:分数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分数乘法的交换率、结合率和分配率是怎样的?怎样会比较简便呢?

四、拓展知识延伸

1、14页“做一做”:先让学生观察题目中的已知数的特点,说说怎样做简便?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然后再独立完成练习。

2、练习三第八题:学生讨论交流,说说错在哪里,结合学生易犯的错误讲解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分数乘法(练习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运算定律,灵活、准确、合理地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熟练掌握运算定律,准确、合理地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习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复习乘法的简便运算定律

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二、巩固练习

1、练习三第1题:应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算式特点,正确运用定律进行计算)。

2、练习三第三题:分数混合运算(提醒学生注意运算顺序,如果可以应用韵律进行计算的题目也可以选择用简便方法计算,如:-× =×(1-);×(5-)既可以按运算顺序先算小括号里面的,也可以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

3、练习三第2题:一朵花要用张纸,一个同学做了9朵,列式×9,另一个同学做了11朵,列式×11,他们一共做了×9+×11(朵),学生还可能这样列式:×(9+11),引导学生发现,这种列式实际上就是乘法分配律的两种形式。

4、练习三第8题:改错题,这两道题主要都是运算顺序错误,学生在纠错的同时也巩固了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

5、练习三第6题:要求学生观察题目,能用简便算法的要用简便算法。

6、练习三第4、5、9题:先让学生分析题意,再列式计算。计算中提醒学生注意运用定律使计算简便。

三、布置作业

完成相关的练习册。

【教学反思】

第二节解决问题

第一课时解决问题——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教学内容:数学教科书第11册第二单元第17页例1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探究情境,使学生初步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应用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解答分数乘法一步应用题。

2、在观察、猜想、尝试练习、交流反馈等活动中,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发展学生思维。

3、创设开放、民主、有趣的自主探究空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题中的单位“1”和问题的关系。

教学难点:抓住知识关键,正确、灵活判断单位“1”。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先说下列各算式表示的意义,再口算出得数。

12× 1/3 20 × 1/5

2、列式计算。

(1)20的 1/2是多少?(2)6的 1/3是多少?

3、学生得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

二、新授

1、教学例1

(1)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占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2/5 ”,结合线段图理解题意,找到解题思路。

(2)组织学生讨论,对于这句分率句该如何来理解?(通过讨论,使学生理解这句话是把“我们人均耕地面积”与“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相比较,其中“世界人均耕地面积”是表示单位“1”的量,知道世界人均耕地面积为2500平方米,求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就是

求2500的2/5 是多少)

(3)图表表示数量关系,如:单位“1”

2

5

| | | | | |

?㎡

2500㎡

(4)在分析题意的基础上,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2500×2/5 =1000(平方米)

2、结合计算结果,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进行国情教育。

3、巩固练习:“做一做”,让学生画线段图表示题意,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依据是什么?然后独立解答。

三、练习

1、练习四第2题:让学生先找出分率句中隐藏的单位“1”——全世界的丹顶鹤数2000只。

2、练习四第3题:让学生先找到分率句和单位“1”,再独立列式解答。

四、总结

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解题步骤是什么?(找出分率句、确定单位“1”,画出

线段图帮助理解题意,最后再列式解答)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解决问题——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教学内容:数学教科书第11册第二单元第20-21页例2-3,练习五的第1-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应用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解答分数乘法的两步应用题。

2、发展学生思维,侧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根据多几分之几或少几分之几找出所求量的对应分率。 学情分析:

一、 教学过程: 复习

1、口答:把什么看作单位“1”的量,谁是几分之几相对应的量?

(1)一块布做衣服用去53。 (2)用去一部分钱后,还剩下52。 (3)一条路,已修了10

3。 (4)水结成冰,体积膨胀111

(5)甲数比乙数少5

1

2、口头列式: (1)32的

83是多少? (2)120页的6

1

是多少? (3)绿化造林对可降低噪音,原来80分贝的汽笛噪音,经绿化隔离带后,降低了8

1

,降低了多少分贝?

(4)绿化造林对可降低噪音,原来80分贝的汽笛噪音,经绿化隔离带后只剩下原来的

8

7

,人现在听到的声音是多少分贝?

3、你能把口头列式计算中的第(3)(4)题合并成一道题吗?

4、根据学生回答,出示例4,并指出: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 用题”。 二、新授 1、教学例2

(1)运用线段图帮助学生分析题意,寻找解题方法。 (2)让学生说出图中各部分表示什么?哪些是已知的,哪些是要求的,哪一个是表示单位“1”的量?让后把线段图表示完整。

8

1

(1) 四人小组讨论,根据线段图提出解决办法,并列式计算。 解法一:80-80×

8

1

=80-10=70(分贝) (4)鼓励学生根据题意、结合线段图,想出第二种解答方法。

解法二:80×(1-

81)=80×87

=70(分贝)

(5)学生讨论两种解法的不同:两种方法都是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入手。第一种思路是从总量里减

去一个部分量;第二种方法是求出部分量与总量的比较关系,再运用求一个数的几份之几是多少的方法求

出这个部分量。

2、巩固练习:P20“做一做”

3、教学例3

(1)读题理解题意后,提出“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比青少年多5

4

”表示什么意思?(组织学生讨论,说说自己的理解)

(2)引导学生将句子转化为“婴儿每分钟比青少年多跳的次数是青少年每分钟心跳次数的

5

4”。着重让学生说说谁与谁比,把谁看作单位“1”。

(3)出示线段图,学生讨论交流,结合例2的解题方法,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后全班交流两种解题方法。

解法一:75+75×

54

=75+60=135(次) 解法二:75×(1+5

4)=75×59

=135(次)

4、巩固练习:P21“做一做”(列式后让学生说说算式各部分表示什么)

三、练习

1、练习五第

2、3题:引导学生抓住题目中关键句子分析,找到谁与谁比,谁是表示单位“1”的量。 2、练习五第

3、4题:学生依据例题引导的解题方法,独立完成3、4题。 四、布置作业

练习五第7、8、9、10题。 【教学反思】

第三节 倒数的认识

8

1 降低?分贝 现在?分贝

80分贝 81

现在?分贝 80分贝 ?

第一课时倒数的认识

教学内容:人教实验版六(上)第24-25页倒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并能正确熟练的求出倒数。

(2)能力目标:采用自学与小组讨论的方法进行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观察、比较、抽象、归纳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目标: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质疑的习惯。

教学重点:倒数的意义与求法。

教学难点:1、0的倒数,小数、带分数倒数的求法。

教学用具:媒体展示台

学情分析: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文字链接。

师:同学们,大自然中蕴藏着许多美丽的画卷,只有善于观察和发现的人才能欣赏得到,你们想去看看吗?(想)

课件出示图片并配乐。

师:欣赏完这些美丽的画卷,你有什么发现吗?

生叙述自然中奇特的倒影现象。

师:你们说得真不错,只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就不难发现生活中的美。其实吴老师的姓氏中就含有这样的秘密,不信你看。(课件出示。)

学生谈感受,适时进行热爱汉字的教育。

二、导入揭题,引导质疑

师:其实在我们的数学中也有类似的情况。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发现数学中的类似问题。揭题——(板书:倒数)

师:看到“倒数”这个数学新名词,你的脑子里产生了哪些问题呢?

生:什么是倒数?生:倒数是指一个数吗?

生:倒数应该怎样表述?生:怎样求倒数?

生:倒数是不是一定是分数?生:倒数有什么用?

生:是不是每个数都有倒数?……

师:问题提得很有价值,这节课我们就围绕这些问题来开始我们的发现之旅。(板书:的认识)(学生齐读课题)

三、竞赛激趣,引导发现

(一)意义──从学生比赛中引出。

1、谈话:

师:我想我们的发现之旅开头,就来一场小小的比赛。(说明比赛事项)

比赛内容:写两个数相乘,积等于1的乘法算式;

比赛时间:30秒;

比赛规则:每人每次写一式,写完后传给小组内其它同学;

比赛结果评定:比较数量与正确率(重复计一次)。(写在白纸上)

2、学生开始紧张激烈比赛,教师组织评议,评选出优胜小组。

师:短短30秒你们就写出了这么多算式,本领真大,由此也反映出数学课堂里“时间就是效率”的真谛,我们从小要养成珍惜时间习惯。

归纳总结:同学们,我想刚才比赛的输赢是次要的,但发现这些算式的特点却是重要的。(板书:乘积是1)

追问:如果老师再给你们一些时间,你们还能写吗?

生:可以。汇报,师 [板书4~5组在黑板右侧]

师:能写多少个?(无数个) [板书:……]

3、归纳总结,揭示概念:

师:数学上我们把像这样——[完成板书: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追问:怎样的两个数是互为倒数?(齐读一遍。)

课件出示强化印象。

4、学会说清三句话。

①师:(师结合黑板上某算式)比如说,5/7 ×7/5=1, 5/7是7/5的倒数,7/5是5/7的倒数,5/7和7/5互为倒数。(有意放慢,引导跟说。)

师:谁能像老师这样说一遍呢?(指名2个同学尝试说)

②师:说得不错,再听老师说一遍, (提高音量)因为5/7×7/5=1,所以5/7是倒数,7/5是倒数,(故作停顿)同意吗?为什么?

③穿插理解“互为”。

师:那“互为”也就是互相依存的关系,谁也离不开谁咯!

你能用生活中的例子帮助大家理解下吗?

生举例说明。

师:我们以前还学过那些类似的关系呢?(如:因数和倍数的关系。)

④注意引导规范:我们说倒数时,一般要说清楚三句话:(师生总结。)

【以学生喜爱的竞赛拉开一堂课的序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借助30秒的竞赛时间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让德育教育的内容渗透在数学课;通过追问让学生初步感知倒数有无数组,同时竞赛的内容为倒数意义的揭示打下伏笔。】

5、及时练习:

①出示:找朋友——手拉手,把互为倒数的两个数连起来。

3/5 6 7/2 5/3 1/6 1 2/7 0

设疑启下:1、0为什么孤零零的站在那儿?它们的倒数呢?[板书:1 、0]

③怎样科学地求一个数的倒数?(不需回答,环顾等待1秒)

课件出示:明明和红红的争论:0和1都没有倒数,还是都有倒数?

(二)求法——让学生自学获得

1、师:下面我们采用自学的方法继续探索:怎样科学地求一个数的倒数?

2、汇报。

师:通过看书自学,你会求一个数的倒数?

师:说说怎么想的?(突出乘积为1)

3、随学生回答,揭示归纳:只要把这个数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新组成的数就是原数的倒数。

[课件显示:只要把这个数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

强调格式:以后求一个数的倒数时,只要写××的倒数是××。

4、及时练习:

1)电脑演示指名求几个数的倒数。(求2/3 ; 4 ; 0.7的倒数。)

2)做书上P24做一做。(完后汇报,集体订正。说说怎么求一个数的倒数的?)

5、思考:是不是所有的数都有倒数?(0没有倒数)

为什么?(①0乘任何数都得0;②0不能做分母)

[课件补上:(0除外)]

学生齐读求一个数倒数的方法。

6、及时练习3

同桌互相考一考:每位同学自己任意写一个数,给你的同桌,让他(她)求出这个数的倒数?如果答对了,就握握手。答错了,就再写一个,考考他(她)。

【“以学定教”是教学设计的指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

协作者。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问题应由学生提出,方法应由学生寻找,规律应由学生发现、总结。本环节通过学生“质疑-自学-合作讨论-交流”的流程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倒数是两个数之间的一种关系,学习它主要是为今后学习分数除法服务,以上设计一方面是巩固学生对倒数概念的掌握,另一方面又是让学生在旧知里建构新知,应用新知,从而进一步感悟到知识的内在联系。】

四、闯关练习巩固内化

第一关:我来试一试:

1、9/8×()=1 7×()=1 ()×1/3=()×1/4

第二关:我的发现。

求出下面数的倒数,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师扶第(1)组,后放手做,讨论)

(1)3/4 2/5 4/7 (2)7/2 9/4 13/6

(3)1/2 1/10 1/12 (4)3 9 15

讨论交流:

发现1:真分数的倒数都是大于1的假分数;

发现2:大于1的假分数的倒数都是真分数;

发现3:分数单位的倒数都是自然数;

发现4:非零自然数的倒数都是以这个自然数为分母的分数单位。

第三关:公正裁判(先独立思考,然后用手势判断,并说出理由)

(1)9的倒数是9/1。……………………………………………()

(2)任何真分数的倒数都是假分数。……………………………( )

(3)任何假分数的倒数都是真分数。……………………………()

(4)2的倒数是0.5。………………………………………………()

(5)1的倒数是1,0的倒数是0。…………………………………()

(6)得数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第四关:马小虎的日记

师:闯了三关了,看来同学们学得不错。我们语文上要写日记,马小虎同学学了倒数这一课,他写了一篇数学日记。让我们来看一看,好不好?

今天,我认识了一种新的数—倒数。我知道了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的乘积一定等于1,比如6/7×7/6=1,那么6/7是倒数,7/6是倒数,你知道了吗?

我还知道了所有的数都有倒数(小数除外)。我还学会了求任何数的倒数只要把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交换位置就搞定了,比如2又3/4的倒数是2又4/3。

瞧!我学习得怎么样!

师:阅读了马小虎同学的日记,你有什么想说的?

五、总结反思,回顾梳理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倒数的有关知识,你有了哪些新的收获?还有哪些问题?

师:你能用“我学会了--”来描述今天学到的知识吗?

生:……

【通过引导学生反思学习方法,让学生清楚地意识到自学讨论的作用。用“我学会了.....”来描述学到的知识,一方面是培养学生经常总结自己学习的习惯,另一方面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六、拓展提高,抛出问题

思考题:填上适当符号或数:

8÷2○8×1/2 10÷5○10×1/5

观察○两边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停顿3秒)

师:○两边的算式相等,这仅仅是巧合吗?这究竟为什么呢?这个问题同学们可以课后接着去思考,在学下一个单元“分数除法”时你就会明白了。

【教学反思】

第四节整理复习

第一课时整理复习(一)

教学目标:

1、复习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掌握乘法运算定律在分数乘法中的推广和分数乘法的简便计算,能熟练、灵活地计算。

2、培养学生归纳整理数学知识的能力。

3、进一步培养学生认真书写及良好的审题习惯。

教学重、难点:巩固分数乘法的意义,提高灵活计算的能力,正确分析数量关系,熟练掌握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及内容:分数乘法的意义、计算法则及倒数的知识。

二、复习分数乘法的意义、计算方法(P26页第1题)

先请学生说说每个算式表示什么意义,问: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吗?能说说分数乘整数表示的意义是什么吗?

第二题是整数乘分数,第三题是分数乘分数,它们都可以看成是一个数乘分数。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是什么?

独立计算各题结果。

问:分数乘法怎样计算?

为了计算简便,在分数乘法中应该注意什么?(先约分,再做乘法)

有一个因数是整数,约分时要注意什么?(整数与分数的分母约分)

计算分数乘法与分数加减法有什么区别?

三、复习乘法运算定律和简便计算

问:我们学过哪些乘法定律?它们在分数乘法中适用吗?然后独立完成第26 页第2题,再请个别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着重说说在进行简便运算时运用了什么定律。

补充练习;7/9×7+7/9×2+7/9

180×(1/2+1/3—1/4)

四、复习倒数的知识

什么是倒数?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完成教材第26 页第4题及27 页第7题。注意不要写成“=”,用文字叙述。

五、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觉得有哪些收获?

第二课时整理和复习(二)

教学目标:

1、熟练地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和是多少的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能正确分析数量关系,会解答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

2、通过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经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分析分数应用题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归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和解答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经过这个单元的学习,同学们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也越来越熟练了,学习数学也越来越有信心了。这节课,我们将通过整理和复习,继续去发现分数乘法应用题中的奥秘。[板书课题]

二、学习总结,交流方法

1、让学生说一说平时是怎样分析、解决问题的。

2、学生总结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

读题——找关键句子——分析数量关系(画线段图、写数量关系式)——列式解答——检验写答

三、强化训练

说说下列句子谁是单位“1”的量,再说说乘法数量关系式。

1、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5/9

2、全校人数的1/6是五年级学生人数

3、二班修补的图书是一班的5/6

4、三班修补的图书比二班少1/5

5、成本降低了2/7

6、实际增产1/6

说说自己是怎样找到单位“1”的?

四、复习整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1、教材第26 页第3题第(1)小题。

(1)学生读题,找出单位“1”的量。说说1/5是谁的1/5。

(2)要求“驼峰里会有多少脂肪,也就是求什么?

(3)列式解答,归纳解答方法。

2教材第26页第3题第(2)小题

(1)学生独立列式解答,集体订正。

(2)师生共同归纳题型结构有什么特点?解答方法是怎样的?

3、教材第27页第5题

先让学生找单位“1”的量,注意两个单位“1”连乘的特点,找准谁是谁的几分之几。

五、巩固练习

1、练习七第2题。注意把1小时化成60分计算。

2、练习七第6题。

六、课堂小结:通过整理和复习,你又有哪些新收获?

师:在解答分数乘法应用题时,一定要找准单位“1”。因为分数乘法应用题是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计算的,求哪个数量的几分之几,就是要把哪个数量当做为单位“1”。在解答两步计算的分数应用题,要注意每一步是把什么数量关系看作单位“1”,在两步计算中的单位“1”可能是不同的。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分数乘除法练习题

一.填空。 1.指出下面每组中的两个量,应把谁看做单位“1”。 (1)甲数是乙数的15 。( ) (2)男生人数占女生人数的4 5 。 ( ) (3)甲的35 相当于乙。 ( ) (4)乙的7 8 与甲相等。 ( ) (5)男工人数比女工人数少1 6 。 ( ) 2.一个数是56,它的47 是( ); 120的23 的4 5 是( )。 3.甲数是720,乙数是甲数的16 ,丙数是乙数的4 3 倍,丙数是( )。 4.学校买来新书240本,其中的 2 3 分给五年级。这里是把( )看作单位“1”,如果求五年级分到多少本?列式是( )。 5.五年级一班参加课外小组的有40人,五年级二班参加的人数是五年级一班的4 5 。这里是 把( )看作单位“1”,如果求五年二班参加多少人列式是( )。 6.小红有36张邮票,小新的邮票是小红的56 ,小明的邮票是小新的4 3 。如果求小新的邮票 有多少张,是把( )看作单位“1”,列式是( )。如果求小明有多少张是把( )看作单位“1”,列式是( )。 7.买30千克大米,吃了 4 5 千克还剩( )千克;买30千克大米,吃了4 5 ,吃了( )千克。 二.判断。 1.3吨钢铁的14 和1吨棉花的34 同样重。 ( ) 2.25 就是求12的2 5 是多少。 ( ) 3.1.2×415 的积小于被乘数。( ) 4.大于49 小于7 9 的分数只有2个。( ) 5.34 吨的215 是110 吨。( ) 6.5×29 表示5个2 9 相加。( ) 三.选择。 1.一种花茶每千克50元,买3 5 千克用多少元?( ) ① 50×35 ② 50+35 2.学校买来200千克萝卜,吃了3 5 千克还剩多少千克?( ) ① 200×35 ② 200-3 5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表内除法一》教案

第二单元、 表内除法(一) 平均分的认识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结果同样多。 2.通过分一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教学难点: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结果同样多。 教具、学具准备:准备10张正方形卡片、15个○卡片、20根小棒。 教学过程设计: 一、准备 1.出示准备春游食品的情境图。以小精灵聪聪的身份说二(1)班明天要去春游。小朋友正忙着准备春游食品呢!我们来看一看,他们都准备了哪些食品。 2.让学生观察画面,并请学生说一说了解到的情况。 二、新课 1.教学例1,引入“平均分”。 师:我们来帮助二(1)班小朋友准备春游食品好吗?!请各组为二(1)班的5位小朋友分配春游食品。

(1)讨论分配方案。突出每种食品“应该每份同样多”。 (2)动手分一分。分好后,请各组推代表展示分配结果。 (3)让学生观察各组为二(1)班小朋友准备的春游食品,发现:每份中的各种食品同样多。说明: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巩固“平均分”。 (1)出示教科书第13页“做一做”。 请学生看题,并说一说题意。特别请学生说一说“平均分成5份,是什么意思。” (2)让学生用10张正方形卡片代替面包,分一分。分好后,同桌检查一下:是不是分成了5份,每份是不是同样多。然后,按分的结果填空。 3.尝试平均分物品。 (1)按教科书第14页例2提出: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 (2)请各组用实物图卡片(或○卡片)分一分。 (3)交流。请学生说一说,怎样分的,分的结果。 (4)教师归纳平均分的方法: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可以每次每份分一个或几个。最后,要使每份分得同样多。 4.独立进行平均分。 (1)让学生用小棒代替矿泉水,独立完成把1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3份的任务。 (2)交流。请学生说一说,怎样分的。 三、练习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分数除法一教学设计

校内公开课教学设计 北师大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除法(一)》 教 学 设 计 六安市裕安区顺河镇德仁希望小学张宗权

分数除法(一) 六安市裕安区顺河镇德仁希望小学陈军 教材分析: 教材中呈现了两个问题,经过比较我们不难发现,这两个问题的共同 点是都把平均分,第(1)题是平均分成2份,第(2)题是平均分3份, 第(1)题的算式是丄2,被除数的分子是能被除数整除的,而第(2)题 4 的算式是+ 3,被除数的分子是不能被3整除的。无论哪种方法,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学生在涂一涂、算一算的过程中,借助图形语言,利用已学过的分数乘法的意义,解决有关分数除法的问题,从而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并从中总结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学情分析: 这部分内容在学习,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乘法和认识了倒数在基础上进行的。学生之前掌握了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为本单元在新知识起到了良好在铺垫作用。学生对倒数在认识,为分数除法中“除以一个数(0除外)等于乘这个数在倒数”的应用打下了基础。 教学方法: 学生在涂一涂、算一算的过程中,借助图形语言,利用已学过的分数乘 法的意义,解决有关分数除法的问题,从而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并从中总结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5-56 页,涂一涂、算一算及想一想、填一填和课后试一试 教学目的: 1、在涂一涂、算一算等活动中,探索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能够运用分数除以整数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教具准备: 长方形纸不同颜色彩笔几支幻灯片 课时安排: 2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什么是倒数(乘积为 1 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你能举出几个例子吗 如何求一个数的倒数(求一个数的倒数时,用 1 去除以这个数. 如果求一个整数的倒数,直接写成这个整数分之一即可;如果求一个分数的倒数,就是把这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互换;如果求一个小数的倒数,要将这个小数先化成分数再求;如果求一个带分数的倒数,应先将其化成假分数再求倒数.)二、算一算 笑笑和淘气去买白糖。 问题1他们每人买了两袋白糖,一共买了多少袋白糖(2X 2=4袋)问题2:这些白糖一共重2千克,每袋白糖有多重(2 + 4=千克) 问题3:如果笑笑家15天吃完一袋白糖,那么平均每天吃多少千克(十15= 千

小学六年级数学分数除法应用题练习题

百度文库 -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1 分数除法应用题(一) 一、细心填写: “一桶油的43重6千克”,把( )看作单位“1”,( )×4 3=( ) “男生占全班人数的95”,把( )看作单位“1”,( )×9 5 =( ) “鸭只数的72等于鸡” 把( )看作单位“1”,( )×7 2 =( ) 45是( )的95,107吨是( )吨的21, ( )是43平方米的3 1 二、解决问题:

-2 1、美术班有男生20人,是女生的6 5 ,女生有多少人? 2、甲铁块重 65吨,相当于乙铁块的12 5。乙铁块重多少吨? 3、小明家九月份电话费24元,相当于八月份的7 6 ,八月份电话费多少元? 4、一本故事书162页,张杨今天看了 6 1 ,他明天从第几页开始看? 5、一辆汽车从甲地去乙地,已经行了120千米,相当于全程的5 3 。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6、601班男生人数比女生多6 1 ,女生30人,全班多少人? 分数除法应用题(二) 1、直接写得数 31÷32 43×52 8÷54 65×4 41+2 54-10 3 2、 女生 480 人 全校?人

-3 3、 “1”?只 足球 45 只 排球 4 5 3、食堂运来800千克大米,已经吃去 4 3,吃去多少千克? 4、食堂运来一批大米,已经吃去600千克,正好吃去43 ,这批大米共多少千克? 5、汽车厂8月份比7月份多生产500辆,已知8月份比7月份增产 9 1 。7月份生产汽车多少辆? 6、小兰的邮票比小军多24枚,这个数目正好是小军的5 1 。小兰和小军各有多少枚邮票? 分数除法应用题(三) 一、细心填写: “汽车速度相当于飞机的201”,把( )看作单位“1”,( )×201=( ) “杨树棵数占松树的95”,把( )看作单位“1”,( )×95 =( ) “一桶油,用去72” 把( )看作单位“1”,( )×72 =( ) “梨重量的43与桃一样多” 把( )看作单位“1”,( )×4 3 =( ) 二、解决问题:

小学数学《表内除法》优秀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表内除法》优秀教学设计 本节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课本P23页例3。本节课是学生在学习并掌握了除法的初步认识和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通过对比的方式使学生加深对除法含义的认识,学生可以通过画图、语言叙述等不同方式表征问题结构,重点是突出数量关系的分析和把握,学生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根据运算的意义选择算法,又可以使学生在实际应用中进一步领会除法运算的含义。通过解答后的回顾与反思,渗透用乘法检验除法的方法,并通过比较,让学生体会用除法解答的两种情况的问题本质是相同的,都是平均分,进而加深学生对除法含义的理解。教学中提供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学习活动,让学生感知生活与数学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为用乘除两步运算解决问题做好铺垫。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用所学的除法知识解决有关平均分的实际问题。 2.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平均分的两种分法,感受出发在生活中的作用。 3.养成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好习惯。 图示理解是解决问题的重要策略。将抽象的文字用直观的图示表示出来,是对一类数学问题的提炼和概括,既能反

映出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情况,也便于学生清楚地看出条件与条件之间、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对数量关系的分析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节课,学生能够依靠以前学过的有关除法的知识正确列出除法算式,但是学生对“为什么这样列算式”可能不是真正理解,尤其让学生用画图的方式表示题目的含义,再根据图来列算式有一定的难度。有些学生虽然正确列出算式,画的图可能与题意不符,有些同学可能对于自己画的图和列的算式之间没有建立起联系。也就是学生对于题目所表达的含义在理解上是有偏差的。 想到这种情况,我在上课开始,让学生先用小圆片动手摆一摆,通过动手摆让学生理解题目的含义并进一步理解除法的含义,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图形与算式之间的联系,为下面尝试画图列式打下基础。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我来分一分。 (1)把12块糖,平均分成3份,每份几块? 学生动手操作(用小圆片代替糖) 师:怎样列式?(12÷3=4) 师:为什么要用除法计算?(这是把12平均分成了3份,求一份是多少?所以用除法计算。) (2)把12块糖,每份分4块,可以分几份?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分数除法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分数除法知识点总结 一、倒数的意义以及相关知识点 1、倒数的意义: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强调:互为倒数,即倒数是两个数的关系,它们互相依存,倒数不能单独存在。(要说清谁是谁的倒数)。 2、求倒数的方法: (1)、求分数的倒数: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 (2)、求整数的倒数:把整数看做分母是1的分数,再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 (3)、求带分数的倒数:把带分数化为假分数,再求倒数。 (4)、求小数的倒数:把小数化为分数,再求倒数。 3、1的倒数是1;因为1×1=1;0没有倒数,因为0乘任何数都得0,(分母不能为0) k B 1 . c o m 4、真分数的倒数大于1;假分数的倒数小于或等于1;带分数的倒数小于1。 5、运用:a×2/3=b×1/4求a和b是多少。把a×2/3=b×1/4看成等于1,也就是求2/3的倒数和求1/4的倒数。

二、分数除法地意义与计算法则 1. 分数除法的意义: 乘法:因数×因数 = 积 除法:积÷一个因数 = 另一个因数 分数除法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例如:1/2÷3/5意义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是1/2与其中一个因数3/5,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3、分数除法比较大小时的规律: (1)当除数大于1,商小于被除数; (2)当除数小于1(不等于0),商大于被除数; (3)当除数等于1,商等于被除数。 “[ ]”叫做中括号。一个算式里,如果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三、分数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一--教案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认识表内除法,包括平均分、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让学生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这是学习除法计算的开始,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二)以及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 学情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意义、学会利用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在生活中小学生有分物品的经历,但缺少平均分物的实践经验。为此,教学时要借助教材设计,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向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活动机会。单元主题图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熟悉的具体情境——参观科技园的准备活动。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平均分”,了解“每份同样多”的生活实例,通过直观操作展示了除法在应用时的两种实际操作的方法,使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创设解决问题的情境,让学生了解知识来源于生活,消除学生因为第一次接触除法而产生的陌生感,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数学思考: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获得使用数学的成功经验,逐步形成用数学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问题解决: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除法的含义,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时安排:12课时 1.除法的初步认识……………………………………6课时 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5课时 3.整理和复习…………………………………………1课时 第一课时:平均分的认识(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结果同样多。 2.通过分一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概括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教科书第8页情境放大图或课件;按例1内容,让学生准备实物卡片,准备6张正方形卡片。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建立“平均分”概念 (一)情境导入,实际操作 把6块糖分成3份,可以怎么分?请小朋友们用手中的卡片分一分。 (二)对比分的结果,特殊中认识“平均分” 想一想,哪种分法才公平呢? 为什么这种分法才是公平的呢?

人教版小学数学《分数除法》知识点整理归纳

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第三单元 分数除法 一、分数除法的意义:分数除法是分数乘法的逆运算,已知两个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二、分数除法计算法则:除以一个数(0除外),等于乘上这个数的倒数。 1、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的倒数。例53÷3=53×31=51 3÷53=3×3 5=5 2、除法转化成乘法时,被除数一定不能变,“÷”变成“×”,除数变成它的倒数。 3、分数除法算式中出现小数、带分数时要先化成分数、假分数再计算。 4、被除数与商的变化规律: ①除以大于1的数,商小于被除数:a÷b=c 当b>1时,ca (a ≠0 b ≠0) ③除以等于1的数,商等于被除数:a÷b=c 当b=1时,c=a 三、分数除法混合运算 1、混合运算用梯等式计算,等号写在第一个数字的左下角。 2、运算顺序: ①连除:属同级运算,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或者先把所有除法转化成乘法再计算;或者依据“除以几个数,等于乘上这几个数的积”的简便方法计算。加、减法为一级运算,乘、除法为二级运算。 ②混合运算:没有括号的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再算括号外面。 注:(a±b )÷c=a÷c±b÷c 四、比:两个数相除也叫两个数的比 1、比式中,比号(∶)前面的数叫前项,比号后面的项叫做后项,比号相当于除号,比的前项除以后项的商叫做比值。 注:连比如:3:4:5读作:3比4比5 2、比表示的是两个数的关系,可以用分数表示,写成分数的形式,读作几比几。 例:12∶20=2012=12÷20=5 3=0.6 12∶20读作:12比20 注:区分比和比值:比值是一个数,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是整数、小数。 比是一个式子,表示两个数的关系,可以写成比也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 3、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3、化简比:化简之后结果还是一个比,不是一个数。 (1)、 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 (2)、 两个分数的比,用前项后项同时乘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再按化简整数比的方法来化简。也可以求出比值再写成比的形式。 (3)、 两个小数的比,向右移动小数点的位置,也是先化成整数比。 4、求比值:把比号写成除号再计算,结果是一个数(或分数),相当于商,不是比。 5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五、分数除法和比的应用

小学六年级分数除法知识总结(整理版)

分数除法 1.分数除法计算 (1)分数除法的意义和分数除以整数 知识点一:分数除法的意义 整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用(除法)计算。 10 13103=÷的意义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是103,其中一个因数是3,求另一个因数是多少。 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知识点二: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把一个数平均分成整数份,求其中的几份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的计算方法: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这个整数的倒数。 (2)一个数除以分数 知识点一: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分数的倒数。 知识点二:分数除法的统一计算法则 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知识点三:商与被除数的大小关系 一个数(0除外)除以小于1的数,商大于被除数。 除以1,商等于被除数。 除以大于1的数,商小于被除数。 0除以任何数商都为0. (3)分数除法的混合运算

知识点一:分数除加、除减的运算顺序 例:8÷32-4=8×2 3-4=8 除加、除减混合运算,如果没有括号,先算除法,后算加减。 知识点二:连除的计算方法 例:92÷72÷15 14 分数连除,可以分步转化为乘法计算,也可以一次都转化为乘法再计算,能约分的要约分。 2.解决问题 知识点一: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解法 解简单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单位“1”是未知的): 方程解法:(1)找出单位“1”,设未知量为x ; (2)等量关系式; (3)列出方程。 算式法:(1)找出单位“1”是未知的; (2)等量关系; (3)列除法算式。即已知量÷几分之几=单位“1”的量。 知识点二:分数连除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1)题中有3个数量,两个单位“1”,都是未知的。 (2)分数连除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①方程解法:设所求单位“1”的量为x ,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解答。即x × a b ×c d =已知量。 ②算式解法:用已知量连续除以它们所对应的单位“1”的几分之几。即已知量÷c d ÷a b =另一个单位“1”的量。 (3)解题关键:找准单位“1”,求出中间量。 知识点三:稍复杂的“已知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单位“1”是未知的 (1)解题方法:①用方程解:找等量关系,设未知量为x ,列出方程。 ②算术法解:找等量关系,用除法。 (2)解题关键:找准单位“1”,弄清谁是谁的几分之几,谁比谁多几分之几,比单位“1”多就加,比单位“1”少就减。 小结:单位“1”是已知的用乘法,单位“1”是未知的用除法。 3.比和比的应用 (1)比的意义 知识点一:比的意义 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知识点二:比的符号和读写法 符号:比用符号“:”表示,“:”叫做比号。 写法:15:10,记做15:10或10 15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分数除法》教学设计

北师大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除法(一)》 教 学 设 计

分数除法(一) 教材分析: 教材中呈现了两个问题,经过比较我们不难发现,这两个问题的共同平均分,第(1)题是平均分成2份,第(2)题是平均分3份,点是都把4 7 ÷2,被除数的分子是能被除数整除的,而第(2)题第(1)题的算式是4 7 ÷3,被除数的分子是不能被3整除的。无论哪种方法,目的只的算式是4 7 有一个,就是让学生在涂一涂、算一算的过程中,借助图形语言,利用已学过的分数乘法的意义,解决有关分数除法的问题,从而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并从中总结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学情分析: 这部分内容在学习,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乘法和认识了倒数在基础上进行的。学生之前掌握了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为本单元在新知识起到了良好在铺垫作用。学生对倒数在认识,为分数除法中“除以一个数(0除外)等于乘这个数在倒数”的应用打下了基础。 教学方法: 学生在涂一涂、算一算的过程中,借助图形语言,利用已学过的分数乘法的意义,解决有关分数除法的问题,从而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并从中总结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5-56页,涂一涂、算一算及想一想、填一填和课后试一试教学目的: 1、在涂一涂、算一算等活动中,探索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能够运用分数除以整数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教具准备: 长方形纸不同颜色彩笔几支幻灯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什么是倒数?(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你能举出几个例子吗? 如何求一个数的倒数?(求一个数的倒数时,用1去除以这个数.如果求一个整数的倒数,直接写成这个整数分之一即可;如果求一个分数的倒数,就是把这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互换;如果求一个小数的倒数,要将这个小数先化成分数再求;如果求一个带分数的倒数,应先将其化成假分数再求倒数.) 二、算一算 笑笑和淘气去买白糖。

(完整)小学六年级数学分数乘除法练习题

分数乘法习题 一.填空。 1.指出下面每组中的两个量,应把谁看做单位“1”。 (1)甲数是乙数的15 。( ) (2)男生人数占女生人数的45 。 ( ) (3)甲的35 相当于乙。 ( ) (4)乙的7 8 与甲相等。 ( ) (5)男工人数比女工人数少1 6 。 ( ) 2.一个数是56,它的47 是( ); 120的23 的4 5 是( )。 3.甲数是720,乙数是甲数的16 ,丙数是乙数的4 3 倍,丙数是( )。 4.学校买来新书240本,其中的2 3 分给五年级。这里是把( )看作单位“1”, 如果求五年级分到多少本?列式是( )。 5.五年级一班参加课外小组的有40人,五年级二班参加的人数是五年级一班的4 5 。这里 是把( )看作单位“1”,如果求五年二班参加多少人列式是( )。 6.小红有36张邮票,小新的邮票是小红的56 ,小明的邮票是小新的4 3 。如果求小新的邮 票有多少张,是把( )看作单位“1”,列式是( )。如果求小明有多少 张是把( )看作单位“1”,列式是( )。 7.买30千克大米,吃了45 千克还剩( )千克;买30千克大米,吃了45 ,吃了( ) 千克。 二.判断。 1.3吨钢铁的14 和1吨棉花的34 同样重。 ( ) 2.25 就是求12的2 5 是多少。 ( ) 3.1.2×415 的积小于被乘数。( ) 4.大于49 小于7 9 的分数只有2个。( ) 5.34 吨的215 是110 吨。( ) 6.5×29 表示5个2 9 相加。( ) 三.选择。 1.一种花茶每千克50元,买3 5 千克用多少元?( ) ① 50×35 ② 50+35 2.学校买来200千克萝卜,吃了3 5 千克还剩多少千克?( ) ① 200×35 ② 200-3 5 3.两位同学踢毽,小明踢了130下,小强踢的是小明的1 2 ,两人一共踢了多少下?( )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表内除法(一)

表内乘法(一) 【教学分析】 本节课是学生在学习并掌握了除法的初步认识和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通过对比的方式使学生加深对除法含义的认识,学生可以通过画图、语言叙述等不同方式表征问题结构,重点是突出数量关系的分析和把握,学生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根据运算的意义选择算法,又可以使学生在实际应用中进一步领会除法运算的含义。通过解答后的回顾与反思,渗透用乘法检验除法的方法,并通过比较,让学生体会用除法解答的两种情况的问题本质是相同的,都是平均分,进而加深学生对除法含义的理解。教学中提供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学习活动,让学生感知生活与数学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为用乘除两步运算解决问题做好铺垫。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用所学的除法知识解决有关平均分的实际问题。 2.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平均分的两种分法,感受出发在生活中的作用。 3.养成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能用除法知识解决与“平均分”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明确平均分的两种分法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准备】 多媒体、12个小圆片 【教学问题诊断】 图示理解是解决问题的重要策略。将抽象的文字用直观的图示表示出来,是对一类数学问题的提炼和概括,既能反映出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情况,也便于学生清楚地看出条件与条件之间、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对数量关系的分析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节课,学生能够依靠以前学过的有关除法的知识正确列出除法算式,但是学生对“为什么这样列算式”可能不是真正理解,尤其让学生用画图的方式表示题目的含义,再根据图来列算式有一定的难度。有些学生虽然正确列出算式,画的图可能与题意不符,有些同学可能对于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精品】《表内除法(二)》作业

表内除法(二) 基础题来&源@:~中教^#网 一、直接写出得数。 32÷8 = 54+26 = 3×7 = 83-60 = 24+37 = 9×2 = 61-34 = 35÷7 = 来源:zz*step.co#~%m@] 6×8 = 87-63 = 56÷8 = 75+15 = 65-28 = 21÷3 = 30+48 = 6×6 = 63÷9 = 55+14 = 5×7 = 40-23 = 二、想一想,选择合适答案的序号填在()里。 1、被除数是54,商是6,除数是9,求商列式是()。 (1)54÷6 (2)54÷9 (3)6×9 2、求6个7相加是多少,列式是()。 (1)6-7 (2)7×6 (3)6+6+6+6+6+6+6+6 3、钢笔每支8元,圆珠笔每支2元,钢笔和价钱是圆珠笔价钱的多少倍?这题是求()。(1)8和2倍是多少(2)把8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 (3)8是2的多少倍 4、一个因数是12,另一个因数是4,积是多少?列式是()。 (1)12×4 (2)12÷4 (3)12+4 5、8+8 8×2 (1)﹥(2)﹤(3)= 6、每两个男生之间站一名女生,6个男生之间站()个女生。 (1)6 (2)5 (3)3 能力题 一、想一想,填一填。 1、36是4的()倍,是6的()倍。 2、72÷8 =(),想口决()。 3、把18连续减去3,()次减完。

4、把42本练习簿,平均分给7个同学,每人分得()本。 5、32里面有()个4. 6、从35里面减去()个5,结果是5.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 7、妈妈买来48支花,每6支扎成一束,可以扎()束。 8、一个数的7倍是56,这个数是()。 二、想一想,()里最大能填几。 8×()﹤36 5×()﹤5 6×()﹤40 54﹥()×8 12﹥()×3 28﹥()×7来源:*zzste@p^.~co%m]提高题 一、这些小动物迷路了,你能帮它找到自己的家吗? 二、解决问题。 1、 (1)买8个羽毛球要多少钱?中国教&^*%育@出版网 (2)一个足球的价钱是一个乒乓球价钱的多少倍?[ww@w.zzstep.&%com*#](3)买2副乒乓拍的钱可以买几个羽毛球? (4)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小学六年级数学分数乘除法练习题[整理]

小学六年级数学分数乘除法练习题[整理] 分数乘法习题54 ,小明的邮票是小新的。如果求小新一(填空。 63 的邮票有多少张,是把( )看作1(指出下面每组中的两个量,应把谁看做 单位“1”。单位“1”,列式是( )。如果求 小明有多少张是把( )看作单1(1)甲数是乙数的。( )5位“1”,列式是( )。 44(2)男生人数占女生人数的。 ( )7(买30千克大米,吃了千克还剩55 4( )千克;买30千克大米,吃了,53(3)甲的相当于乙。 ( )5吃了( )千克。 二(判断。 7(4)乙的与甲相等。 ( )8131(3吨钢铁的和1吨棉花的同样重。 44 122(5)男工人数比女工人数少( 。 ( ) ) 2( 就是求12的是655 多少。 ( ) 443(1.2×2(一个数是56,它的是( ); 的积小于被乘数。( ) 715 474(大于小于的分数只有2个。( )9924 120的的是( )。 35 3215( 吨的是吨。( ) 4151013(甲数是720,乙数是甲数的,丙数是 6226(5× 表示5个相加。( )994乙数的倍,丙数是( )。 3 三(选择。 234(学校买来新书240本,其中的分给五1(一种花茶每千克50元,买千克用多35年级。这里是把( )看作单位少元,( ) “1”,如果求五年级分到多少本,列式是33× ? 50+ ? 50( )。55 5(五年级一班参加课外小组的有40人,五32(学校买来200千克萝卜,吃了千克还54年级二班参加的人数是五年级一班的。这剩多少千克,( )5

里是把( )看作单位“1”,如果求五年 二班参加多少人列式是( )。3 ? 200× ? 200, 5 6(小红有36张邮票,小新的邮票是小红的3 5 3(两位同学踢毽,小明踢了130下,小强 1踢的是小明的,两人一共踢了多少下,2 ( ) 5(阳光小学有男生750人,女生人数是男11? 130× +130 ? 130× ? 130 22415+ ,这个学校有女生多少人,一共有生的2 学生多少人, 4(果园里有桃树240棵,苹果树的棵数是 34桃树的,梨树的棵数是苹果树的,梨树45 有多少棵,( ) 6(李庄共有小麦地320公亩,水稻地比小 134麦地多? 240× +240× ? 240× ,这个庄的水稻地比小麦地多多454 少公亩,有水稻地多少公亩,3434 × ? 240+ × 4545 四(应用题。 41(一桶油10千克,用去了这桶油的,用57(修一条公路,长1000米,甲队已经修 去了多少千克, 2了这条路的,剩下的由乙队修,乙队修5 多少米, 2(育民小学有男同学840人,女同学人数 4是男同学的,这个学校有女同学多少人,7 分数除法练习题 一(填空题。 41、一个数的是28,这个数是 7

数学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一教案

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表内除法(一) 作者:某某某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 【学习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课本7——27页 【课标描述】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 2.能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表内除法。 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4.能运用数及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实际意义作出解释。 【学习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平均分及除法运算的含义,能进行平均分。会读写乘法算式,知道各部分的名称。 2.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联系,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3.会用画图、语言描述等方式表征理解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过程,能运用加减乘除法解决问题。 4.结合教学感受爱学习、爱劳动、爱护大自然的教育,同时培养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重点】 平均分的含义,除法的意义。 【学习难点】 两种分法的区别。 【课时安排】 除法的初步认识 平均分2课时 除法3课时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4课时 整理和复习1课时 平均分(一)(等分)

【学习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2单元P8-9例1、2 【课标描述】 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 【学习目标】 1.通过创设公平分糖的情境,借助独立操作动手分圆片,能说出同样多的含义,并能准确地复述平均分的概念。 2.通过创设平均分圆片的学习环节,通过操作、集体交流正确说出分圆片的过程,掌握平均分(等分)的方法。 3.创设辨析活动,通过手势判断、并进行全班纠错的交流,能判断出分得的结果是不是平均分,并能把非平均分的情况改成平均分的情况。 4.通过填空练习,会运用平均分的方法,规范用数学语言描述平均分。 【学习重点】 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学习难点】 掌握平均分(等分)的方法,正确进行平均分。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认平均分 1.设“分”情境,引出同样多。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吗?那咱们猜一个试试?你可听好了!一身毛,尾巴翘,爱吃桃,喜欢跳。是什么? 答对啦!瞧,就是小猴子。 为了欢迎它们我带来了糖果,要分给他们。 可是小猴们给大家提出了个要求:“要分的公平哦!”怎样分才公平? 对,要2人分得同样多,就公平了。 2.操作感悟,理解平均分。 瞧,我手里有几块?(出示:4块糖) 这样数出4个圆片来代替糖果,分分看! 课件出示:2块2块。 像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在数学上就叫平均分。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 教材分析 表内除法(二)是在学习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本单元的学习属于《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在《数学课程标准》第一学段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首先是对表内除法(一)单元除法意义的巩固,其次是为三年级学习“多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做好知识储备。着重让学生在熟练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综合应用表内乘除法的计算技能解诀一些简单和稍复杂的涉及乘、除运算的实际问题。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善于模仿。但注意力较弱,解决问题能力欠缺,对应用题不能很好地去分析。所以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主要采用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玩中体验,玩中创造。在游戏中让学生理解教材中比较抽象的内容,同时将所学课本知识生活化。在平日的教学中,应注重营造愉悦、欢快的学习氛围,运用多种活动增强学生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使他们在亲身体验中进行有效的学习,保持他们学习的欲望和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果。理解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解决一个数里有几个几的用除法计算的实际问题是本单元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内容。教学中,要密切联系生活实际,通过例题和相关的练习,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求平均分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让学生经历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数学思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初步尝试运用分析、推理和转化的学习方法。 问题解决:使学生学会综合应用乘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或稍复杂的实际问题。情感态度: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1、使学生熟练应用乘法口诀求商; 2、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的过程,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应用分析推理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数量关系转化为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除法含义。 课时安排:4课时 1.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2课时 2.解决问题…………………………………………1课时 3.整理和复习………………………………………1课时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除法(一)说课稿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除法(一)》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分数除法(一)”。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四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25页到26页的内容。 2、教材分析 这节课的知识基础是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以及倒数的认识。教材中呈现了两个问题,这两个问题的共同点是都把平均分,第(1)题是平均分成2份,第(2)题是平均分成3份,第(1)题的算式是÷2,被除数的分子是 能被除数整除的,而第(2)题的算式是÷3,被除数的分子是不能被3整除的。无论哪一种方法,目的都是让学生在涂一涂、算一算的过程中,借助图形语言,利用已学过的分数乘法的意义,解决有关分数除法的问题,从而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并从中总结出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3、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五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本节课我确定如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理解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践活动和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一系列“自主探究----得出结论”的过程,体验其中的成就感,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4、教学重、难点 根据本节教学内容的特点,结合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把本节课的 教学重点定位为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定位为分数除以整数计算法则的推导过程。

5、教学准备 为了更好地对本节课进行教学,课前我准备了多媒体课件、长方形纸等。 二、说教法与学法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本节教学实际,在设计本课教学时我主要突出以下几点: ⒈在注重算理和算法教学的同时,体现估算。 《数学课程标准》对计算教学有明确的要求,即淡化笔算、重视口算、加强估算。分数除以整数是学生今后继续学习的重要基础,在教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在现行教材中对估算意识的培养还未凸显出来。 针对这一现象,我力求把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融入教学,在课堂上形成具体的教学行为,从而加以体现。 ⒉以探索为主线,鼓励学生算法多样化。 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将更多的时间、空间留给学生,是调动和发挥学生主体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从问题的提出,就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索和交流的数学活动中来。在探索的过程中,教师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允许不同的学生尽可能地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 让学生充分评价和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加以评价,加强反思。当学生探索出多种算法后,学生给予恰到好处的评价,学生就会随时深入思考,同时也能反思每一种算法是否更具有一般性,普遍性。 为了达成上述目标,在本节课中我将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思维为主线”的教学原则: 1、自主探究、寻求方法 让学生充分自主探究、寻求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2、设计教法体现主体 课堂设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领路人,注重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各抒已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3、分层练习、注重发展 练习有层次,由尝试练习到综合练习到发展练习,层层深入。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分数乘除法练习题

一.填空。 1.指出下面每组中的两个量,应把谁看做单位“1”。 (1)甲数是乙数的。( ) (2)男生人数占女生人数的。 ( ) (3)甲的相当于乙。 ( ) (4)乙的与甲相等。 ( ) (5)男工人数比女工人数少。 ( ) 2.一个数是56,它的是( ); 120的的是( )。 3.甲数是720,乙数是甲数的,丙数是乙数的倍,丙数是( )。 4.学校买来新书240本,其中的分给五年级。这里是把( )看作单位“1”,如果求五年级分到多少本?列式是( )。 5.五年级一班参加课外小组的有40人,五年级二班参加的人数是五年级一班的。这里是把( )看作单位“1”,如果求五年二班参加多少人列式是( )。 6.小红有36张邮票,小新的邮票是小红的,小明的邮票是小新的。如果求小新的邮票有多少张,是把( )看作单位“1”,列式是( )。如果求小明有多少张是把( )看作单位“1”,列式是( )。 7.买30千克大米,吃了千克还剩( )千克;买30千克大米,吃了,吃了( )千克。 二.判断。 1.3吨钢铁的和1吨棉花的同样重。 ( ) 2.就是求12的是多少。 ( ) 3.1.2×的积小于被乘数。( ) 4.大于小于的分数只有2个。( ) 5.吨的是吨。( ) 6.5×表示5个相加。( ) 三.选择。 1.一种花茶每千克50元,买千克用多少元?( ) ① 50× ② 50+? 2.学校买来200千克萝卜,吃了千克还剩多少千克?( ) ① 200× ② 200- 3.两位同学踢毽,小明踢了130下,小强踢的是小明的,两人一共踢了多少下?( ) ① 130×+130 ② 130× ③ 130 + 4.果园里有桃树240棵,苹果树的棵数是桃树的,梨树的棵数是苹果树的,梨树有多少棵?( ) ① 240×+240× ② 240×× ③ 240+ × 四.应用题。 1.一桶油10千克,用去了这桶油的,用去了多少千克? 2.育民小学有男同学840人,女同学人数是男同学的,这个学校有女同学多少人? 3.一堆煤12吨,又运来它的,又运来的煤是多少吨? 4.教师公寓有三居室180套,二居室的套数是三居室的32,一居室的套数是二居室的41 。 教师公寓有一居室多少套?

最新人教部编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表内除法(一)》教案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2 表内除法(一)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 ~6的乘法口诀求商。 3.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重点难点】 1.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 2.理解除法的含义,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指导】 1.让学生充分参与“平均分”的实践活动。 除法概念比较抽象,不易被学生理解。教学时,要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获得较多的感性认识。 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为此,教学时借助教材设计,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向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活动机会。让学生通过观察、了解“每份同样多”的生活实例,理解“平均分”。 2.设置情境或通过直观让学生初步理解乘、除法的关系。

教学用乘法口诀求商,关键是让学生了解乘、除法的关系。教学时,要设置情境或通过直观使学生初步理解乘除法的关系。然后着重引导学生探索怎样用乘法口诀求商。教学时,把“怎样求出商”的问题交给学生,给学生思考、讨论交流的机会,适时引导,让学生探索发现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3.合理组织学习,使学生达到“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教学目标。 计算能力是数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单元教学,要求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除了借助直观手段,让学生从乘除法的关系中理解求商的思路外,还应当合理组织练习。 4.重视创设解决问题的情境。 应让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 问题。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或用学生身边的实例),为学生创设发现数学问题的情景,使学生获得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的机会。对于提出的需要用新知识解决的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索解决方法。 【课时安排】建议共分10课时 1.除法的初步认识…………………………………………………………6课时 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4课时 【知识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