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知识点总结苏教版

合集下载

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16章第2节《生物进化的历程》(苏教版上册)

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16章第2节《生物进化的历程》(苏教版上册)

第16章第2节《生物进化的历程》(新版)(苏教版上册)思维导航生命诞生之初,地球上只有最简单的单细胞藻类和单细胞动物。

而今的地球上,到处是丰富多彩的各类生物。

那么现今的生物是从哪里来的呢?人们一直在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

由于科学发展水平和认识能力的限制,一直以来,神创论的观点占据主导地位,认为人类和各种生物都是上帝或者神创造的。

到底是不是这样呢?直到人类不断发现越来越多的古生物化石以后,生物进化的观念才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

化石是什么呢?生物是怎么样由简单进化到现在复杂的各类生物的呢?通过这一节的学习,你会了解到生物进化的证据以及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知识点梳理生物进化的历程1.生物进化的证据(1)化石是生物进化的最直接证据。

(2)马的进化过程:趋势是体型由小趋大,四肢越来越长,多趾足逐渐变成中趾发达并唯一着地。

(3)鸟的进化过程:古代的某种爬行动物→辽西鸟→始祖鸟→孔子鸟(4)越简单、越低等的生物的化石总是出现在越古老的地层里;越复杂、越高等的生物的化石总是出现在越新近形成的地层里。

2.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1)地球上最早出现的植物是海洋中的原始的单细胞藻类;种子植物的生殖过程已经完全..摆脱了对水.的依赖。

(2)地球上最早出现的动物是海洋中的原始的单细胞动物。

鸟类古代鱼类→原始两栖类→爬行类(最早的脊椎动物)哺乳类(3)生物进化趋势: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

(4)生物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结果。

随堂反馈1. 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最直接的证据。

2.化石是地层里古代生物的、等的总称。

3.爬行类进化成鸟类的典型证据是在德国发现的“”化石。

4.科学家们发现,越、越的生物的化石总是出现在越古老的地层里,越、越_____的生物化石则出现在在越新近形成的地层里。

的化石则出现在越新近形成的地层里。

5.科学家们根据亲缘关系的远近,用生物“”形象而简单地表示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6.地球上最早出现的植物是海洋中原始的,最早出现的动物是原始。

江苏专用2020中考苏科版生物教材梳理:第16章 生物的进化(共60张PPT)

江苏专用2020中考苏科版生物教材梳理:第16章  生物的进化(共60张PPT)
第一篇 教材梳理 第十六章 生物的进化
‹#›
目录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生命的起源 1.原始地球 (1)形成时间:大约在 46 亿年前。 (2)原始大气成分:水蒸气、氢气、氨、甲烷、 二氧化碳、硫化氢等,原始大气中与现在大气明显 的区别是没有氧气。
‹#›
返回目录
2.米勒实验 (1)米勒实验装置
‹#›
返回目录
‹#›
返回目录
4.(2019·杭州)某一鸟类种群中具有嘴型细长、 厚短等不同类型的个体,皆以树洞里的昆虫为食。 数百年后,生活在这一地区的该鸟类种群中嘴型细 长的个体比例明显增加。根据自然选择理论解释此 种现象,下列最合理的一项是( )
‹#›
返回目录
A.嘴型细长的鸟是为适应特定环境而定向变异
产生的
自然选择学说
创始人
达尔文
过度繁殖(前提) 植物和动物往往会产生大量的种子或卵
主要 内容
任何生物要生存下去,就得为获得必要的 生存竞争(手段)
食物和空间而进行生存竞争 遗传变异(基础) 生物界普遍存在的遗传变异现象
在生存竞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就
适者生存(结果) 容易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相反,具有
的是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以下关键词能正确概
述自然选择学说内容的一组是( C )
①自然发生 ②物种不变 ③过度繁殖 ④环
境污染 ⑤生存竞争 ⑥遗传变异 ⑦适者生存
A.①②③⑦
B.④⑤⑥⑦
C.③⑤⑥⑦
D.①③④⑤
‹#›
返回目录
11.枯叶蝶在飞行时身体呈鲜艳的黄色,以利于吸引异 性;而降落后体态和体色却像一片枯叶,不易被发现。下列
关系的化石是( A )

苏科版生物全册知识点总结

苏科版生物全册知识点总结

苏科版生物全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生物的起源和进化1. 生物起源的地球条件。

地球形成之初,大气中没有氧气,且温暖潮湿;有利于细胞的起源。

2. 生物起源的原始环境。

在水中,通过化学反应生成有机分子;原始海洋为生命的起源提供了物质基础。

3. 生命的起源。

正常条件下,生物起源于无机物质的合成,进而形成自我复制的生物体。

4. 地球生物的逐渐演化。

地球上生命演化历程中,原始细胞世代逐渐演化、分裂和变异,形成多样化的生物。

第二单元:细胞的结构和功能1. 细胞的内部结构。

细胞膜包裹着细胞质,质的内含有细胞器,如细胞核、线粒体等。

2. 细胞的代谢。

细胞代谢包括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两类;分解代谢由溶酶体完成;合成代谢是由细胞质内的细胞器完成。

3. 细胞的分裂。

有丝分裂有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四个阶段;细胞质分裂负责把细胞内的物质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4. 细胞的生物膜。

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通过生物膜分离。

真核细胞内外液质的PH值、离子浓度差异较大。

第三单元:遗传的分子基础1. 基因是生物的遗传基础。

基因拥有控制生物生命活动的信息;生化反应是基因信息的转化过程。

基因是生物形态和功能的基础。

2. DNA是遗传物质。

DNA是由脱氧核糖及磷酸基组成的长链状分子,储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3. .RNA是DNA的复制、转录、翻译过程等反应的承担者。

RNA是核糖核酸,主要参与蛋白质合成。

4. .基因组学研究是分析生物基因组的研究。

基因组是生物的遗传信息载体,基因组研究是生命科学的前沿领域。

第四单元:生物的形态结构和功能1. 多工能系统的协调作用。

生物内多个人体系统相互协调作用,形成一个完整的生命有限靠系统。

2. .求了结构功能。

动植物的结构和功能协调一体会进行生命活地推动和组织细胞结构和功能的一致性。

3. 生态制作能力。

生物与和周围环境交互形式个个体的生物世界制力包括个体反应与群体反应互动作用的一些平衡。

第五单元:生态系统1. 生态是一门研究生物群体与环境相互作用和食物关系的科学。

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15章_16章知识点

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15章_16章知识点

第五单元第十五章第十六章复习一、基础知识第十五章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1、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

“裸子植物的故乡”—(中国)。

2、生物物种多样性的价值包括(直接)价值(粮食、药材等)、(间接)价值(促进物质循环、净化环境等)、(潜在)价值(野生生物在提取新药物、改良品种等)。

(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森林)被称为大自然的“调节器”。

3、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主要体现为(物种灭绝的速度加快)。

4、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的原因:(生存环境的改变或破坏)、生物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环境)污染和(外来物种入侵)等。

5、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途径包括(就地保护)和(迁就保护),同时,还要(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

6、(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为有效的措施。

(自然保护区)是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的主要场所。

7、(迁地保护)是就地保护的补充。

建设植物园、动物园和水族馆等是实施(迁地保护)主要手段。

第十六章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1.请根据米勒实验,结合图16-2:(1)火花放电的作用是(模拟原始地球的闪电),原始大气的成分有(二氧化碳、甲烷、氮气、氢气、氨、水蒸气等);(2)米勒实验的假设是(原始地球有可能产生生命),米勒实验的结论是(在一定条件下,原始大气中各种成分能够转变为有机小分子)。

2.生命起源的主要过程第一步:从(原始大气)生成(有机小分子);第二步:从(有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大分子);第三步:从(有机大分子)生成(原始生命)。

原始生命的摇篮:(原始海洋)。

原始生命具有的特征:能够(生长、生殖和遗传)。

3.(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的遗体、遗物、遗迹。

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是(化石)。

4.进化的规律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的发展规律,生物不断进化。

5.(生物多样性)是生物长期进化的结果。

6.越简单、越低等的生物化石出现在越(古老)的地层里,越复杂、越高等的生物化石出现在越(新近形成)的地层里。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5单元生物的多样性第16章第1节生命的诞生课件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5单元生物的多样性第16章第1节生命的诞生课件

3.1953年,美国科学家米勒模拟原始地球的大气成分,在密闭的装置里连续 进行火花放电,合成了( D ) A.脂肪 B.核酸 C.蛋白质 D.氨基酸 米勒等人模拟原始地球的大气成分,利用火花放电模拟原始地球条件,成功 合成了氨基酸等有机小分子物质。
4.与地球上生命起源第二个阶段相吻合的是( B ) A.氨基酸、核苷酸等小分子有机物的形成 B.我国科学家在实验室中人工合成了具有生命活性的蛋白质——结晶牛 胰岛素 C.原始生命的产生 D.原始单细胞生物的出现
知识点二 生命起源的过程
2.原始地球为原始生命产生提供的条件是( A )
①臭氧层的出现 ②高温 ③原始海洋 ④原始大气
电 ⑦氧气
A.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
D.③④⑤⑥⑦
⑤紫外线
⑥雷
原始地球为生命起源的产生提供的条件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物质条件— —原始大气,主要是水蒸气、氢气、氨、甲烷等;能量条件——宇宙射线、 紫外线、闪电、热能等;场所条件——原始海洋。
米勒实验模拟原始地球环境得到了氨基酸等有机小分子物质,说明在一定 的条件下,原始地球上的原始大气中的各种成分能够转变为有机小分子。
探究问题二 原始海洋是原始生命的摇篮
【例题2】 地球上最初的生命诞生于( C )
A.原始大气
B.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一些自然
1.原始大气中含有 甲烷 、 氨 、 氢气 和 水蒸气 等。
2.在米勒设计的模拟原始大气环境的装置中,用 火花放电
模拟原
始地球上的闪电,结果得到了多种 氨基酸 等有机小分子。
3.生命起源的第一步是由无机分子转变为 有机小分子 ;第二步是由
有机小分子合成蛋白质、核酸等 有机大分子

第16章生命的起源课堂笔记

第16章生命的起源课堂笔记

第16章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八上P53)第一节生命的诞生(p54)1.人类对生命起源的认识①“自生论”——腐草为萤;腐肉生蛆19世纪,巴斯德实验证明肉汤腐败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②“神创论”2.生命起源的过程:生命起源的化学演化学说逐渐为大多数人所认同。

⑴原始大气成分:甲烷、氨、氢气、水蒸气等⑵生命起源:原始大气(无机分子)→有机小分子→有机大分子→原始生命→原始单细胞生物⑶原始生命诞生于原始海洋中,长期形成。

美国米勒模拟原始地球条件实验说明:在一定条件下,原始大气中各种成分能够转变为有机小分子。

请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米勒实验属于(选填““对照实验”或“模拟实验”).(2)米勒试验装置中大容器内模拟了的成分,它与现在的大气成分相比主要不含.进行火化放电模拟,主要为该实验提供.(3)米勒试验装置中煮沸的水模拟了,冷凝后获得了氨基酸,氨基酸合成大分子.(4)通过这个试验米勒得出的结论是.(5)根据米勒的试验,部分学者提出了化学起源学说,他们认为生命起源的大致过程是:原始大气(无机小分子)→→→原始生命.(6)通过以上实验,我们知道生命起源于里.第二节生物进化的历程(p58)3.生物进化的证据:⑴证据:化石(直接证据)、比较解剖学(同源器官)、分子生物学(细胞色素c)①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的遗体、遗物、遗迹。

②越简单、越低等的生物化石出现在越古老的地层里;越复杂、越高等的生物化石则出现在越新近形成的地层里。

这说明生物进化是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的。

③马进化证据:既确凿又系统,充分展现了从始祖马到现代马的进化历程。

马的进化历程有较完整的化石证据。

从始祖马到现代马的进化历程大约经历了5000万年,其进化趋势是体型由小趋大,四肢越来越长,多趾着地逐渐变成只有中趾发达并唯一着地。

④1861年德国发现始祖鸟化石是古代爬行类进化为鸟类的典型证据之一。

⑤1996年辽宁朝阳发现孔子鸟化石为古代爬行类进化为鸟类提供了新证据。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第十六章第一节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第十六章第一节

思维拓展
有人说,地球上的生命是从外星球来的,因为从陨石 中发现了有机小分子。如果真是这样,你能用类似“生命 起源过程示意图”的方式表示地球生命的起源过程吗?
陨石坠落在地球→原始有机分子(在陨石
中)→有机大分子→原始生命→原始单细 胞生物
这样的环境下, 有没有可能产生 原始生命呢?
甲烷

水蒸气
氢气
一个重要的实验
生命起源
米勒的实验 能够说明 什么?
生命起源
生命起源
生命的起源
无 机 小 分 子
生成
有 机 小 分 子
形成
有 机 大 分 子
组成
原 始 生 命
演变Leabharlann 原 始 的 单 细 胞 生 物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第四部
场 所
原始大气
原始海洋
第十六章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
第一节 生命的诞生
关于生命起源的几种假说
创世说(神创论)
自然发生说(自生论)
生物发生说(生源论) 宇宙发生说(自生论)
化学进化说(新自生论)
原始地球
原始地球
火山频繁爆发
岩浆四处奔流
甲烷 氨 水蒸气
地壳不断运动 天空电闪雷鸣
氢气
大雨倾盆而下
原始地球
原始海洋
原始海洋
自我评价
1.(1)火花放电的作用是模拟原始地球的闪电,原始大 气的成分有水蒸气、甲烷、氨、氢、二氧化碳、氮等。 (2)米勒实验的假设是原始地球可能产生生命,米勒 实验的结论是在一定条件下,原始地球上的大气中各种成 分是能够转化变为有机小分子的。
2.只要肉汤不接触微生物,即使放置很长时间也不会出现 微生物。

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第十六章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

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第十六章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


进 化 3.人类的进化:南方古猿 能人 直立人 智人
谢谢观看
能人 生活在距今300万~100万年间,它们的脑容量比南方古
猿的大,脑的沟回与人的已经相似,可能已经具有语言能力了。
直立人 生活在距今200万~30万年间,它们是人类进化史中关键
的一个阶段。有证据表明,直立人最早用火,并开始狩猎。直立人 能像现代人一样奔跑,能按照自己的愿望制造石器,具有语言能力。
自 然
过度繁殖 生物的生殖能力很强, 后代数量庞大
选 择
生存斗争
个体之间为争夺有限的生存 条件而斗争
生 达尔文的 物 生物进化 进 学说

学 遗传变异 后代中有各种可以遗传的变异类型 说 适者生存 适应环境的生物个体能生存下来
意义
生物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的 学 说
生物进化学 说在发展
生物进化理论在不断发展、完善 澄江动物化石群的发现
2.米勒实验提出的问题:原始地球能产生原始生命吗?
3.米勒实验能够说明:在一定条件下,原始大气中各种成分能 够转变为有机小分子。
人类对生命起源的认识过程
自生论:认为生命可随时从非生命物质直接迅速产生来(腐 草生莹、腐肉生蛆等)
神创论:地球上的一切生命都是由上帝设计创造的。
化学演化学说:生命在历史早期特殊环境下,由非生命物质 经化学演化而成。
生命起源的过程
无 机 小 生成 分 子
有 机 小 形成 分 子
有 机 大 组成 分 子

始 生
演变

原始 的单 细胞 生物
场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第四步 所 原始大气 原始海洋 原始海洋 原始海洋
八年级上册生物(苏教版)
第五单元 生物的多样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6章《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
1、化学演化学说生命起源过程
原始地球火山爆发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原始大气──→有机小分子──→有机大分子──→原始生命──→原始单细胞生物
(氨基酸等)(蛋白质、核酸等)(能生长、繁殖、遗传)。

原始大气的成分:二氧化碳、甲烷、氮气、氨、氢气和水蒸气(注意:没有氧气)
原始生命诞生的场所:原始海洋
2、生命起源的实验证据
米勒模拟原始地球条件的实验:
①火花放电的作用:模拟原始地球的闪电
②向装置内输入的气体主要是:甲烷、氨、氢气和水蒸气
③米勒提出的问题是:原始地球有没有可能产生生命
④米勒作出的假设是:原始地球有可能产生生命
⑤米勒在实验中搜集到的证据是:容器中产生了原先不存在的各种氨基酸等有机小分子
⑥米勒得出的结论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原始大气中各种成分能够转变为有机小分子。

3、生物进化的证据
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化石。

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和遗迹
马的进化趋势是体型由小到大,四肢越来越长,多趾着地逐渐变成只有中趾发达并惟一着地。

在德国发现的“始祖鸟”化石就是爬行类进化成鸟类的典型证据。

我国辽宁省发现的孔子鸟化石为爬行类进化成鸟类提供了新证据。

越简单、越低等的生物的化石总是出现在越古老的地层里;
越复杂、越高等的生物的化石总是出现在越新近形成的地层里。

4、生物进化的主要历
生物进化的规律: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
5、达尔文的进化学说自然选择学说(“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
达尔文认为,地球上的生物一般具有很强的生殖能力,但是由于食物和生活空间等条件有一定限度,因而生物会为争夺必需的食物和生活空间等进行生存斗争。

生物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长期进化的结果
在生存斗争中,通过激烈的竞争,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称为自然选择。

尝试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解释长颈鹿颈长的原因:古代的长颈鹿,有颈长的和颈短的,颈的长短是可以遗传的。

在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如缺乏青草的时候,颈长的可以吃到高处的树叶,就容易生存下来,并且繁殖后代。

颈短的长颈鹿吃不到足够的树叶,活下来的可能性就很小,留下来的后代也更少,经过许多代以后,颈短的就被淘汰。

因此,我们现在看到的长颈鹿都是颈长的。

尝试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解释桦尺蛾在污染地区的黑化现象:桦尺蛾的变异会产生黑色和灰色。

在污染区,黑色桦尺蛾是有利变异,在生存斗争中获胜,适者生存,并繁殖后代;灰色个体在自然选择中易被淘汰。

这样在一代代的繁殖过程中,黑色个体就会越来越多,出现了在污染地区的黑化现象。

6、加拉帕戈斯雀进化的原因B
原因:自然选择
由于环境条件的改变,地雀在喙的形态、大小等方面发生了进化,以适应改变的环境。

在生存斗争中通过激烈的竞争,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即自然选择。

7、人类起源于古猿
著名的瑞典分类学家林奈首先把人类归入哺乳纲灵长目,认为人是灵长目中最高等的动物。

英国生物学家通过比较解剖等方法,第一次提出了人、猿同祖。

埃及古猿头骨化石被认为是人猿的同祖的证据之一。

8、人类进化的主要历程:南方古猿阶段、能人阶段、直立人阶段和智人阶段。

在人类进化过程中,脑容量的增加是最显著的变化之一。

南方古猿:两足能够直立行走
能人:脑容量比南方古猿的大,脑的沟和回与人的相似可能具有语言能力
直立人:最早用火、狩猎、奔跑、制造石器、有语言能力
智人:身穿兽皮衣、用简单的工具(如标枪和长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