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第4章 第4节《氨 硝酸 硫酸》作业1新人教版必修1
人教高中化学必修1全册课件:第四节《氨硝酸硫酸》第一课时

一、氨 阅读材料:
2004年4月20日上午10时,杭州市一 制冷车间发生液氨泄漏事件,整个厂区 是白茫茫的一片,方圆数百米,空气中 弥漫着一股浓烈的刺激性气味。厂区内 寒气逼人。
思考:氨气有哪些物理性质?
[实 验4—8] 氨的性质,注意观察现象。
现象:烧杯中的水由玻璃导管进入 烧瓶形成红色的喷泉。
NH4Cl △= NH3 ↑ + HCl ↑ NH4HCO3 △= NH3 ↑ + H2O ↑ + CO2 ↑ (NH4)2CO3 △= 2NH3 ↑ + H2O ↑ + CO2 ↑
由上面的反应可以看出, NH4Cl 、 NH4HCO3、 (NH4)2CO3 受热都能分解,都有NH3产生,但不是所有的铵盐受热分 解都能产生NH3的,例如NH4NO3的分解:
2NH4Cl+Ca(OH)2=△=2NH3↑+2H2O+CaCl2
(3)制取装置:
固固加热装置
棉花的作用: 防止空气对流,保证 氨气纯度
④集气方法:向下排空气法
⑤验满方法: ①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变蓝) ②将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试管口(白烟)
⑥干燥方法: 碱石灰(CaO和NaOH混合物)等碱性干燥剂 注意:无水CaCl2不能用来干燥NH3(形成CaCl2.8NH3)
小结:浓硫酸的脱水性是指浓硫酸能把有机物中 的氢氧原子按2∶1(H2O)的个数比脱去。
吸水性、脱水性的比较
性质
吸水性
脱水性
吸收物质中的游 吸收对 离水、水蒸气、 将有机物中的氢、氧
象 结晶水,直接与 元素按水的比例脱去 水分子结合
本
质
与水发生水合作 用,放出热量
必修1 第4章 第4节 氨 硝酸 硫酸 第1课时

氨极易溶于水,那么如果向盛有氨气的 瓶子中加入少量水,瓶子内压强如何变 化? 请根据此原理解释实验。 溶液为什么会变红? 溶液为什么会变红?说明什么?试从课本 上寻找答案。
氨水
化学学习的神器
H L D
思考
氨是一种酸碱 性怎样的气体? 性怎样的气体? HCl是一种酸碱 性怎样的气体? HCl是一种酸碱 性怎样的气体? 他们相遇会不会发生反应? 他们相遇会不会发生反应? 生成的物质是什么? 生成的物质是什么? 查阅课本,寻找答案。
氨 硝酸 硫酸
氨气及铵盐的性质
Duty Honor Love
化学学习的神器
H L D
观看并思考
氨气泄漏事故 据新闻报道来看, 氨气是一种怎样的气 体?具有那些性质?
无色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刺激性气味 气体 (极)易溶于水 有一定毒性
化学学习的神器
H L D
猜想与验证
化学学习的神器
H L D
阅读记忆
阅读课本,据以下要点记忆氨气的制备。 1 反应原理 2 试管倾斜方式 3 氨气的收集方法 4 氨气的检验方法
化学学习的神器
H L D
小结
氨气 无色 刺激性气味 极易溶于水 碱性 铵盐 加热易分解(但不一定生成氨气) 加热易分解(但不一定生成氨气) 与碱共热放出氨气
化学学习的神器
H L D
作
业
完成学案
化学学习的神器
H L D
铵盐的受热分解
用方程式表达你看到的现象。 与加热碘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是不是所有的铵盐分解都是非氧化还原 反应?
化学学习的神器
H L D
观察并思考
观察实验,思考下面的问题: 观察实验,思考下面的问题: 1 产生的是什么气体?如何检验的? 产生的是什么气体?如何检验的? 2 你能用解释氨水显碱 性的理论来解释为 什么放入碱 并加热能够产生氨气? 并加热能够产生氨气? 3 据此原理,你觉得实验室若需制备氨气, 其原理应当是怎样的? 其原理应当是怎样的?
莫第四章第4节_《氨、硝酸、硫酸》课件

③ 氨的还原性----氨的催化氧化
催化剂
4NH3+5O2
H2
△
4NO+6H2O
O2
H2O
硝酸的制取过程
N2 NH3 催化氧化 NO
O2
NO2
HNO3
思考: 1.上述反应中,氮元素发生氧化反应
和发生还原反应的是哪几步?
3、氨的用途
制氮肥 铵盐
制硝酸 纯碱
氨的用途
有机合成 工业原料
致冷剂
巩固: 1.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发现了一瓶有刺激性气 味的气体,判断可能是氨气,下列提供的 方法中,你认为能帮他检验是否为氨气的 方法是( AC ) A、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瓶口 B、将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瓶口 C、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瓶口 D、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放在瓶口
(NH4)2SO4 + 2NaOH===Na2SO4+2NH3↑+2H2O
NH4NO3 + NaOH===NaNO3+NH3 ↑+H2O
NH4+的检验: 讨论后回答:取样、操作(试剂)、现象、 结论。 (1)取少量样品与碱混合于试管中共热,用 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若试纸 变蓝,则证明样品中含有NH4+;
金属单质+浓硫酸
硫酸盐 + SO2↑+ H2O
常温下,浓H2SO4可使 Fe、Al等金属钝化
浓硫酸作干燥剂
1. 不能干燥碱性气体:NH3 2.不能干燥还原性气体:
H2S、HI、HBr
3.能够干燥: SO2、HCl、 CO2、 H2、 O2等
思考题: 如何用实验方法证明木炭与浓硫酸
反应的产物? 提供以下试剂与装置(装置可多次使用):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四节氨硝酸硫酸

(3)若V L烧瓶充满标况下的氨气,喷泉实验后溶液充满
整个烧瓶,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1 22.4
。mol/L
2、氨气的化学性质 (1)氨与水反应
NH3+H2O
NH3 H2O
NH4++OH-
关于氨水——氨的水溶液
① 氨水中含有的主要微粒有:
分子:H2O、NH3、NH3•H2O 离子:NH4+、OH注意:计算氨水的质量分数时,以NH3为溶质。 ② 氨水密度小于水(氨水浓度越大,密度越小)
③ NH3•H2O不稳定
△
NH3•H2O == NH3+ H2O
氨水是一种不稳定、易挥发的一元弱碱
讨论1:在1L 1mol/L的氨水中( D ) A、含有1mol NH3 B、含NH3和NH4+的物质的量之和为1mol C、含1mol NH3• H2O D、含NH3、 NH3• H2O和NH4+的物质的量之和为1mol
注意:NH4Cl受热分解,产生的气体冷却又生成NH4Cl,
NH4HCO3 NH3↑+H2O+CO2↑
都产生NH3,
△
非氧化还原反应
(NH4)2CO3 = 2NH3 ↑ + H2O + CO2 ↑
2NH4NO3△= 4H2O + 2N2 ↑ +O2 ↑ 无NH3产生,是氧化还原反应 注意:不是所有的铵盐受热分解都生成氨气。
保存:硝酸盛放于棕色瓶中,置于冷暗处
2、强氧化性
浓氨水 CaO
讨论2:通常情况下能大量共存,并且都能用浓硫酸和碱石灰
干燥的是( B )
A、NH3、NO、HCl C、H2S、SO2、O2
B、N2、H2、O2 D、NO、NO2、O2
高一化学必修一新人教版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

《化学(必修)1》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第一节1.C 2.C 3.CD 4.略5.乳化原理或萃取原理6.利用和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7.不可靠,因为碳酸钡也是白色沉淀,碳酸根干扰了硫酸根的检验。
由于硫酸钡是难溶的强酸盐,不溶于强酸,而碳酸钡是难溶弱酸盐,可溶于强酸,因此可先取样,再滴入氯化钡溶液和几滴稀硝酸或稀盐酸,如果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有硫酸根。
第一章第二节1.D 2.B 3.B 4.B5.65 mg/dL ~110mg/dL (1mmol=10-3mol)6.这种操作会使得结果偏低,因为倒出去的溶液中含有溶质,相当于容量瓶内的溶质有损失。
7.14mL8.n(Ca):n(Mg):n(Cu):n(Fe)=224:140:35:29.1)0.2mol 2)Cu2+:0.2mol Cl-:0.4mol10.40 (M=40 g/mol,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
)第一章复习题1.C 2.B 3.A 4.BC 5.C6.(1) 不正确。
(标况下)(2)不正确。
(溶液体积不为1L)(3)不正确。
(水标况下不是气体)(4)正确。
(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即为物质的量之比,也就是分子个数比)7.(1)5% (2)0.28mol/L8.9.1.42 g,操作步骤略。
第二章第一节1.②⑧①④⑤⑥⑦⑩⑨2.树状分类法略5.分散系分散质粒子大小主要特征举例浊液>100 nm 不稳定,不均一泥浆水溶液<1 nm 稳定,均一饱和NaCl溶液胶体1~100 nm 较稳定,均一豆浆6.BD7.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得本质特征是胶体粒子的大小在1~100nm范围。
胶体的应用,例如明矾净水、豆浆加石膏成豆腐、静电除尘、江河入海口易形成沙洲、血液透析、饱和氯化铁溶液用于应急性止血等。
第二章第二节1.水溶液熔融状态电离阴阳离子阳离子H+阴离子OH-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酸根离子H+ + OH-=H2O2.两种电解质在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的反应生成难溶物、易挥发物质、弱电解质3.C 4.C 5.C 6.B 7.D8.(1) NaOH=Na++OH-(2) CuCl2=Cu2++2Cl-(3) Fe2(SO4)3=2Fe3++3SO42-(4) Ba(NO3)2=Ba2++2NO3-9.(1) SO42-+Ba2+=BaSO4(2) 2Al+3Hg2+=3Hg+2Al3+(3) CO32-+2H+=H2O+CO2(4) 不反应。
高中化学必修1 第四章 第四节 氨 硝酸 硫酸

(2)强氧化性: 浓硝酸和稀硝酸都能与铜发生反应: • 4HNO3(浓)+ Cu ═ Cu(NO3)2 + 2NO2 ↑ + 2H2O
H2SO4 ═
Zn H2SO4 +
Cu(OH)2 CuO BaCl2
2H+ + SO42变红
ZnSO4 + H2↑
CuSO4 + 2H2O CuSO4 + H2O BaSO4 +
@皮皮课件
紫色石蕊试液
2HCl
17
第二章 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
2.2 硫酸 A.浓硫酸的特性:
① 吸水性:
向蔗糖中加入浓硫酸时,蔗糖变黑,体积 膨胀,变成疏松多孔的海绵状炭,并放出 刺激性气味。
@皮皮课件
20
第二章 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
2.2 硫酸
小贴士
有些气体可以用浓硫酸干燥,有些气体却不能用浓硫酸干燥:
能用浓硫酸干燥的气体: H2、O2、N2、CO、CO2、CH4、SO2、HCl、Cl2
不能用浓硫酸干燥的气体:
① 碱性气体(NH3) ② 还原性气体(H2S、HI、HBr)
@皮皮课件 21
• 氧化非金属单质:
加热盛有浓硫酸和木炭的试管,碳就被氧化成二 氧化碳,而硫酸被还原为二氧化硫。
C + 2H2SO4(浓)
==
CO2↑ +
2SO2↑ + 2H2O
@皮皮课件
24
第二章 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
2.4 硫酸的用途
@皮皮课件
25
第二章 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
2.5 硝酸
(1)不稳定性(易分解): 4HNO3 ═ 4NO2 + 2H2O + O2↑
化学(人教版)必修1练习:第4章 第4节 第2课时 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

第2课时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对于硝酸的认识,正确的是()。
A.浓硝酸和稀硝酸都具有强氧化性B.铜和稀硝酸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C.在铜与浓硝酸的反应中,硝酸只体现氧化性,没有体现酸性D.可用铝或铁制容器盛装稀硝酸2.下列各组气体通常情况下能大量共存,并且既能用浓硫酸干燥,又能用碱石灰干燥的是()。
A.SO2、O2、HI B.NH3、O2、N2C.NH3、CO2、HCl D.H2、Cl2、O23.浓硫酸和2 mol·L-1的稀硫酸,在实验室中敞口放置。
它们的质量和放置天数的关系如下图,分析a、b曲线变化的原因是()。
A.a升华、b冷凝B.a挥发、b吸水C.a蒸发、b潮解D.a冷凝、b吸水4.下列块状金属在常温时,能全部溶于足量的浓硝酸或浓硫酸的是()。
A.Cu B.ZnC.Fe D.Al5.下列关于浓HNO3和浓H2SO4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常温下都可用铝制容器贮存B.露置在空气中,容器内酸液的质量都减轻C.常温下都能与铜较快反应D.露置在空气中,容器内酸液的浓度都增大6.在铜跟稀硝酸的反应中,如果有1 mol HNO3被还原,则被氧化的Cu的物质的量为()。
A.3/8 mol B.8/3 molC.3 mol D.3/2 mol二、双项选择题7.下列反应中,浓硝酸既能表现强氧化性,又能表现酸性的是()。
A.浓硝酸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B.氧化亚铁与浓硝酸反应C.氢氧化铜与浓硝酸反应D.碳与浓硝酸反应8.在下图的实验装置中,实验开始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不正确...的是()。
A.苹果块会干瘪B .胆矾晶体表面无变化C .小试管内有晶体析出D .试纸变红三、非选择题9.根据下列化学反应和事实,说明反应利用了硫酸的什么性质,将表示性质的选项的字母填在各小题的横线上。
A .不挥发性B .酸性C .吸水性D .脱水性E .强氧化性(1)浓硫酸可作气体干燥剂:__________。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件:第四章 第四节第1课时 氨 铵盐

度最大的粒子是 NH3·H2O;NH3·H2O 是一种弱碱,在水中发生部分电离使溶
液呈碱性;氨水中共 含有六种粒子,分别是
H2O、NH3、NH3 ·H2O、N
H
4
、OH-
和少量的 H+,是一种混合物,液氨是纯净物。
题点二 喷泉实验
3.(2018·北京朝阳区高一检测)如图是实验室进行氨溶于水的喷泉实验装
3.学会铵盐的性质及
N
H
4
的检验方法。
知识分点突破 能力总结提升
知识分点突破
知识点一 氨
基础梳理
1.工业合成氨原理 德国化学家哈伯因在 合成氨方面的巨大贡献,而获得诺贝尔化学 奖。工
业上合成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N2+3H2
2NH3。
2.氮的固定 (1)定义:将 游离
态的氮转变为氮的 化合物
浓氨水+ 固体 NaOH
浓氨水+ 固体 CaO
NaOH 溶于水放热,促使氨水分解,OH浓度的增大有利于 NH3 的放出
NH3·H2O+CaO NH3↑+Ca(OH)2 CaO:①吸水;② 吸水后放热;③增加 溶液中 OH-浓度,减少 NH3 的溶解
题组例练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所有铵盐受热均可以分解,产物均有NH3 B.所有铵盐都易溶于水,所有铵盐中的N均呈-3价
2.氨水的溶质是一水合氨,而不是氨气,但计算时按照氨气计算。 3.氮的固定必须是氮气转化成氮的化合物,所以氨气和氧气的反应不属 于氮的固定。 4.实验室一般用氯化铵或硫酸铵与Ca(OH)2反应制取氨气,而不用NaOH固 体,因为其易潮解结块,且高温下易腐蚀玻璃。 5.不能用浓硫酸、CaCl2干燥氨气,因为两者都能和氨气发生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氨硝酸硫酸
1.氮元素在地球上含量丰富,氮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
下列叙述与氮元素的循环无关的是( )
A. 工业合成氨的过程是固氮的过程
B. 自然界中,氨是动物体特别是蛋白质腐败后的产物
C. 为防止粮食、罐头、水果等食品腐烂,常用氮气做保护气
D. 电闪雷鸣的雨天,N2与O2会发生反应并最终转化为硝酸盐被植物吸收
2.氯化铵和氯化钠的混合物可用下列哪一种方法分离( )
A. 加入氢氧化钠
B. 加入AgNO3溶液
C. 加热法
D. 加入一种合适的酸
3.将NH4HCO3在试管中加热,使放出的气体依次通过盛有足量过氧化钠的干燥管、足量浓硫酸的洗气瓶,最后得到的气体是( )
A. NH3
B. O2
C. H2O
D. CO2
4.能把Na2SO4、NH4NO3、KCl、(NH4)2SO4四种溶液区分开(必要时可加热)的一种试剂是( ) A. 氢氧化钡 B. 氯化钡 C. 硝酸钡 D. 氢氧化钠
5.右图的装置中,干燥烧瓶中盛有某种气体,烧杯和滴管内盛放某种溶液。
挤压胶管的胶头,下列与实验事实不相符的是( )
A. NH3(H2O含石蕊) 蓝色喷泉
B. HCl(H2O含石蕊) 红色喷泉
C. Cl2(饱和食盐水) 无色喷泉
D. CO2(NaOH溶液) 无色喷泉
6.已知气体的摩尔质量越小,扩散速度越快。
右图所示为气体扩散速度的实验,两种气体扩散相遇时形成白色烟环。
下列关于物质甲、乙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甲是浓氨水,乙是浓硫酸
B. 甲是浓盐酸,乙是浓氨水
C. 甲是浓氨水,乙是浓盐酸
D. 甲是浓硝酸,乙是浓氨水
7. 一种盐X与烧碱混合共热,可放出无色气体Y,Y经一系列氧化后再溶于水可得Z溶液,Y和Z 反应又生成X,则X是( )
A. (NH4)2SO4
B. NH4NO3
C. NH4Cl
D. NH4HCO3
8. 以下性质不属于铵盐的通性的是( )
A. 易溶于水
B. 含有NH+4
C. 可分解放出氨气
D. 能与碱反应放出氨气
9.下图所示是某同学鉴别NH4HCO3、NH4Cl、KCl三种化肥的过程,其中试剂甲和乙分别可能是( )
A. 甲:Ca(OH)2;乙:稀盐酸
B. 甲:水;乙:NaOH溶液
C. 甲:NaOH溶液;乙:水
D. 甲:稀盐酸;乙:NaCl溶液
10. 同温同压下,两个等体积的干燥圆底烧瓶中分别充满①NH3、②NO2,进行喷泉实验,如图所示,经充分反应后,瓶内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①>②
B. ①<②
C. ①=②
D. 不能确定
11.把a L含(NH4)2SO4、NH4NO3的混合溶液分成两等份,一份用b mol烧碱刚好把NH3全部赶出,另一份与BaCl2溶液完全反应消耗c mol BaCl2,则原溶液中c(NO-3)为( )
A. b-2c
a mol·L-1 B.
2b-4c
a mol·L-1
C. 2b-2c
a mol·L-1 D.
2c-4b
a mol·L-1
12. 某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Cl2、O2、HCl、NH3、NO、NO2中的两种或多种气体。
现将此无色透明的混合气体通过浓H2SO4后,体积缩小,把剩余气体排入空气中,很快变成红棕色。
对于原混合气体成分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肯定有O2
B. 肯定没有Cl2、NH3、NO2
C. 肯定有NH3、NO、HCl
D. 肯定含有NH3和NO
13.检验铵盐的方法是将待检物取出少量放入试管中,然后( )
A.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检验
B.加水溶解,用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C.加入碱溶液,加热,再滴入酚酞试液
D.加入苛性钠溶液,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检验
14.在实验室里可用如图所示装置来干燥和收集气体R,多余的气体可用水来吸收,则R是( ) A.NO 2B.HCl C.CH4D.NH3
15.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和其他必要的仪器用品,完成下列实验。
证明氨气具有还原性。
已知:2NH3+3CuO N2+3Cu+3H2O。
(1)碱石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稀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烧瓶中固体NaOH可以用________代替。
(填写代号)
A.碱石灰B.氯化钠C.生石灰
(3)证明NH3具有还原性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
(4)上述装置有一不当之处,请在下面虚线框中画出改进部分的装置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