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享有财产继承权
侵害财产权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一、侵害财产权的法律规定有哪些《物权法》第七十一条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第七十二条财产所有权的取得,不得违反法律规定。
按照合同或者其他合法方式取得财产的,财产所有权从财产交付时起转移,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第七十三条国家财产属于全民所有。
国家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侵占、哄抢、私分、截留、破坏。
第七十四条劳动群众集体组织的财产属于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包括:(一) 法律规定为集体所有的土地和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二) 集体经济组织的财产;(三) 集体所有的建筑物、水库、农田水利设施和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设施;(四) 集体所有的其他财产。
集体所有的土地依照法律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由村农业生产合作社等农业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
已经属于乡(镇)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可以属于乡(镇)农民集体所有。
集体所有的财产受法律保护,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侵占、哄抢、私分、破坏或者非法查封、扣押、冻结、没收。
第七十五条公民的个人财产,包括公民的合法收入、房屋、储蓄、生活用品、文物、图书资料、林木、牲畜和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以及其他合法财产。
公民的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侵占、哄抢、破坏或者非法查封、扣押、冻结、没收。
第七十六条公民依法享有财产继承权。
第七十七条社会团体包括宗教团体的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
第七十八条财产可以由两个以上的公民、法人共有。
共有分为按份共有和共同共有。
按份共有人按照各自的份额,对共有财产分享权利,分担义务。
共同共有人对共有财产享有权利,承担义务。
按份共有财产的每个共有人有权要求将自己的份额分出或者转让。
但在出售时,其他共有人在同等条件下,有优先购买的权利。
第七十九条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隐藏物,归国家所有。
接收单位应当对上缴的单位或者个人,给予表扬或者物质奖励。
拾得遗失物、漂流物或者失散的饲养动物,应当归还失主,因此而支出的费用由失主偿还。
我国公民的八大基本权利[1]
![我国公民的八大基本权利[1]](https://img.taocdn.com/s3/m/b1deb867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73.png)
我国公民的八大基本权利我国公民的八大基本权利引言一、言论自由公民享有言论自由的权利,这是我国宪法第35条明确规定的。
公民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表达观点、批评公共事务,并参与社会议论和评价。
这一权利的行使对于确保公众舆论的多样性和言论自由至关重要。
二、出版自由公民享有出版自由的权利,这是我国宪法第35条和宪法修正案第3条明确规定的。
公民可以自主地进行出版活动,包括出版和发行各种书籍、报刊、音像制品等,这为文化产业和知识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宗教信仰自由公民享有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这是我国宪法第36条明确规定的。
公民可以自由选择、信仰宗教,并可以参加宗教活动。
宗教信仰自由的保障,有助于保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四、人身自由公民享有人身自由的权利,这是我国宪法第37条明确规定的。
公民的人身自由受法律保护,任何机关、组织和个人都不得非法剥夺或侵犯。
这一权利的保护,保障了每个公民的人身安全和尊严。
五、财产权合法拥有和继承权公民享有财产权的基本权利,这是我国宪法第13条和第14条明确规定的。
公民依法享有财产权合法拥有和继承权,并受到法律的保护。
这一权利的保障,鼓励了个人的努力和财富创造,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六、工作权和劳动权公民享有工作权和劳动权的权利,这是我国宪法第47条和第48条明确规定的。
公民有权选择职业、工作和劳动,并受到法律的保护。
这一权利的保障,为公民提供了广泛的职业发展和劳动保障机会。
七、教育权公民享有教育权的基本权利,这是我国宪法第46条明确规定的。
公民有权接受教育,并受到国家的保护。
公民年满法定年龄以前享有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权利,这为公民的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八、健康权公民享有健康权的基本权利,这是我国宪法第42条明确规定的。
公民有权享受医疗卫生保健和社会保障,并受到法律的保护。
这一权利的保障,促进了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结论我国公民的八大基本权利的确立和保障,是我国法治建设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体现。
我国继承制度的基本原则

我国继承制度的基本原则1.保护公民私有财产继承权不受非法侵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三条规定: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的收入、储蓄、房屋和其他合法财产的所有权。
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的继承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七十六条规定:公民依法享有财产继承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一条明确了继承法的立法目的和立法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为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的继承权,制定本法。
”因此,保护公民私有财产继承权不仅是继承法的立法依据,而且也是继承法的基本原则。
这一基本原则的具体体现是:(1)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为遗产,继承人可以依法继承;(2)被继承人的遗产一般不收归国有,尽可能由继承人继承;(3)公民的继承权不得非法剥夺;(4)保障继承人、受遗赠****利的实现;(5)公民的继承权和受遗赠权利受到侵害时可以得到司法救济。
2.继承权男女平等《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九条明确规定:“继承权男女平等。
”3.养老育幼、照顾无劳动能力人继承法在以下几个方面体现了养老育幼、照顾无劳动能力人的精神:(1)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和顺序上,被继承人的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与被继承人的配偶同为法定继承人。
(2)规定了代位继承制度;(3)在分配遗产时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的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应当予以照顾;对继承人以外的依靠被继承人扶养的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人,或者继承人以外的对被继承人扶养较多的人,可以分给他们适当的遗产。
(4)遗产分割时应当保留胎儿的份额;(5)继承人中有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人,即使遗产不足清偿债务时,也应当为其保留必要的遗产。
4.互助互让、团结和睦在法定继承时,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
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继承人应当本着互谅互让、和睦团结的精神,协商处理继承问题。
遗产分割的时间、办法和份额,由继承人协商确定。
协商不成的,可以由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遗产继承顺序合法继承人(民法典第条)

遗产继承顺序合法继承人(民法典第条)民法典第1267条规定了遗产继承的顺序,以确保合法继承人按照法律规定合理继承遗产。
本文将详细介绍民法典第1267条的内容,并着重讨论合法继承人的定义和遗产继承顺序。
一、合法继承人的定义根据民法典第1266条的规定,合法继承人是指根据法定继承规则继承遗产的人。
合法继承人可以是直系亲属、旁系亲属或配偶。
二、遗产继承顺序民法典第1267条明确了遗产继承的顺序,按照以下顺序确定合法继承人:1. 法定继承第一顺位:配偶和子女在遗产继承中,配偶和子女享有最高的优先权。
如果有多个配偶,遗产将平均分配给他们。
如果子女已故,那么他们的子女将代表他们继承遗产。
2. 法定继承第二顺位:父母如果没有配偶和子女,遗产将由父母继承。
父母享有平等的继承权利,如果一方已故,遗产将全部归另一方所有。
3. 法定继承第三顺位:兄弟姐妹及其子女如果没有配偶、子女和父母,遗产将由兄弟姐妹及其子女继承。
兄弟姐妹之间享有平等的继承权,如果某个兄弟姐妹已故,那么他们的子女将代表他们继承遗产。
4. 法定继承第四顺位:外祖父母、舅舅、姨、叔叔及其子女如果没有配偶、子女、父母和兄弟姐妹及其子女,遗产将由外祖父母、舅舅、姨、叔叔及其子女继承。
同样地,他们之间享有平等的继承权利。
5. 法定继承第五顺位:姑姑、堂兄弟姐妹及其子女如果没有以上亲属,遗产将由姑姑、堂兄弟姐妹及其子女继承。
同样地,他们之间享有平等的继承权利。
三、遗产继承顺序和配偶及子女的权益保护在遗产继承顺序中,配偶和子女享有最高的优先权。
他们将优先继承遗产,并且优先继承的比例相对较高。
这一规定旨在保护配偶和子女的利益,并确保他们得到合理的经济保障。
四、改变遗产继承顺序的情况根据民法典第1263条的规定,在一些特殊情况下,遗产继承顺序可能会被改变。
例如,当继承人有严重缺德行为或剥夺被继承人生命的行为时,继承人可能会被剥夺继承权利。
此外,根据公平原则,法院有权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调整,以确保继承的公正和合理。
继承人的财产继承与债务继承法律规定与解读

继承人的财产继承与债务继承法律规定与解读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在一生中会积累相应的财产与债务。
当一个人去世时,他的财产与债务必须得到妥善处理。
这就涉及到了继承人的权益及其遗产的继承与债务的承担。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介绍继承人的财产继承与债务继承的法律规定,并对其进行解读。
一、财产继承的法律规定与解读依照我国的继承法律规定,财产继承主要通过继承和遗赠两种方式进行。
首先,我们来看看继承的情况。
1. 继承的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财产继承主要分为三种情况:法定继承、遗嘱继承和遗赠。
法定继承是指当一人去世时,没有立遗嘱或者遗嘱无效时,其继承权由法定继承人享有。
法定继承人包括直系亲属和旁系亲属。
直系亲属包括父母、配偶和子女,而旁系亲属主要是兄弟姐妹等近亲属。
法定继承人进行继承是以关系近远、依次承受为原则。
当没有直系亲属时,旁系亲属将继承遗产。
遗嘱继承是指当一人去世时,有有效的遗嘱并且遗嘱中规定了继承人时,遗嘱上所写明的继承人将享有继承权。
遗赠是指当一人去世时,其合法继承人自愿放弃继承权,并将遗产赠与他人。
这种情况下,遗产的接受者被称为受赠人。
2. 财产继承的解读财产继承的目的在于确保合法继承人能够合法地继承遗产、享受遗产,并确保遗产不会被滥用或浪费。
通过法定继承、遗嘱继承和遗赠等方式,继承人可以保障自己的权益。
此外,继承人的责任也与其权利相对应。
继承人在继承财产的同时,也继承了遗产中的债务。
这是继承法的一项基本原则。
继承人必须承担和清偿继承的债务,以确保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因此,继承人在接受遗产之前应仔细评估债务的情况,并作出相应的安排,确保债务得到妥善处理。
二、债务继承的法律规定与解读债务继承是指在财产继承的过程中,继承人接受并承担被继承人遗留下来的债务。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债务继承分为遗产债务继承和“合法担保债权”的继承。
1. 遗产债务继承遗产债务继承指的是继承人在财产继承中接受并承担被继承人遗留的正常债务。
民法典中关于继承权的法律规定

民法典中关于继承权的法律规定继承权是指在被继承人去世后,由其合法继承人依法享有的一种权益。
继承权的法律规定在民法典中得到了详细的规定和界定。
本文将从民法典的角度,对继承权的法律规定进行探讨。
一、继承权的确定根据民法典规定,继承权的确定主要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规定:1. 继承人的确定:继承权的行使主体是继承人。
民法典中规定了继承人的范围和顺序。
首先是法定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等直系血亲;其次是被继承人的遗嘱继承人。
继承人的身份是继承权确定的前提。
2. 继承份额的确定:继承份额是指每个继承人在继承中所享有的财产份额。
民法典规定,继承份额主要根据继承人的法定继承份额和遗嘱继承的约定来确定。
继承份额的确定是继承权的重要方面之一。
3. 继承财产的确定:继承权主要涉及到继承财产的确定。
继承财产包括被继承人生前所有的财产。
民法典对继承财产的确定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包括财产的范围、继承财产权益的归属等方面的规定。
二、继承权的行使1. 继承权的行使时机:继承权的行使是在被继承人去世后进行的。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被继承人去世后,继承人可以根据自己的继承权,在合法的程序下对继承财产进行行使。
2. 继承权的行使方式:继承人可以选择遗赠遗嘱或接受继承的方式行使继承权。
遗赠遗嘱是被继承人在生前通过遗嘱对继承权进行安排和分配的方式。
而继承则是继承人根据法定继承规定,通过法律程序来行使继承权。
3. 继承权的维护和保护:民法典对继承权的维护和保护给予了充分的重视。
继承权的行使应当符合法律规定,不得侵犯他人合法权益。
同时,继承权的行使应当遵守继承登记、财产评估等程序和要求,确保继承权的合法性和公平性。
三、继承权的限制1. 法定限制:根据民法典的规定,法定继承人在法定范围内享有继承权。
而非法定的亲属、非婚生子女等在继承权方面存在一定的限制。
2. 遗嘱限制:被继承人可以通过遗嘱对继承权进行限制。
遗嘱限制是指被继承人在遗嘱中对继承权进行约定和限制。
依法享有财产继承权

展示案例阅读课本 86 页 刘某那个案例回答后面 问题 这个问题同学们第一次 接触会有一大部分做 错,要求老师要详细讲 解原因。
通过具体 事例特定 情境加深 同学们对 未成年人 继承权受 法律保护 的认识, 并培养合 作探究能 力。
5.什么是遗产? (其一,必须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财产; 其二,必须是公民个人所有的财产; 其三,必须是合法的财产。) 6.财产继承有哪几种形式?优先用哪种? 7.在分配继承遗产时应该遵守的原则? 8.法定继承人有哪些? 9.什么叫继承权? 是指继承人享有的取得的权利。 被继承人尚未辞世,其财产能继承吗? 被继承人的共有财产,能继承吗? 公民来源不明的财产能继承吗? 10.在一次车祸中小明的父亲去世了,那么下 列能够继承其遗产的有 小明、 小明的母亲、 小明的祖父母、小明 出嫁的姐姐、小明的妹妹(养女)、小明的 叔叔、 小明的姑姑、
教学 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一、回顾复习 1.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 教师活动 教师可以稍加提示 设计意图 巩固复习 八年级下 册权利和 义务的相 关内容
师:经济权利是我国法 (公民享有政治权利和自由、享有经济权利、 律保护的重要权利,是 享有人身自由权利、享有文化教育权利和自 公民生存和发展的基 由) 础。公民的经济权利主 要包括财产权、 继承权、 劳动权、休息权、物质 帮助权等 注意事项: (1) 谈论家庭新增加的 财产要实事求是,不搞 攀比。 (2) 尽量多给学生提供 存款、房屋、汽车、摩托车、自行车、股票、 发言机会。 基金等等 (3) 按照设问的顺序思 考、交流。 师: 请同学们看 86 页的 知识链接财产的定义。 二、新课内容 (一)财产 2.请同学们谈谈什么是财产?你家都有哪些 财产?(只说形式不说具体数目)
九年级政治依法享有财产继承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胡锦涛 2007年3月16日
二、依法维护民事权利
我国公民的合法财产所有权受法律保护, 公民有权依法行使自己财产的占有权、使用权、 收益权、处分权,不受任何非法干涉。
无意中从地里挖出的 财物或从水里打捞的财物, 能拒为己有吗?国家法律 给予保护吗?
我国民法通则规定: “拾得遗失物、漂流物或 失散的饲养动物应当归还 失主。” 我国刑法规定,将他人 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 为已有,数额较大,拒不交 出的,应承担刑事责任。
第一顺序
配偶
第二顺序 兄弟姐妹
子女
父母
祖父母 外祖父母
案 例 分 析:
赵强夫妇,于1960年收养一女取名赵娟,此后五 年中又生育两子取名赵明和赵亮。27年后儿女都成家 另过。赵妻去世后,赵娟搬回家照顾父亲和祖母。赵 强自己原有私房2间(现租住单位公房一套),存款3 万元,股票6万元,借给朋友6千元,彩电、音响等家 产折合人民币约3万元。赵强于1999年,通过公证处立 下遗嘱把2间私房留给赵娟,其他财产未作处理。2000 年赵亮因赌博欠债,向父要钱,被拒绝后竟丧心病狂 用刀刺死其父。
分析张某父母起诉的理由。 我对中学生张某参与股票买卖的看法是: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规定,公民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 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 利,承担民事义务。
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是指达到一定年龄 的公民能够以自己的行为享受民事权利和承担 民事义务,从而使民事法律关系得以发生、变 更或者消失的一种资格。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
1985年4月10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 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自1985年10月 1日起施行。 它包括总则、法定继承、遗嘱继承 和遗赠、遗产的处理、附则等五章共37 条。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包 Nhomakorabea(六类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⑴老张死亡后遗留下的8万元存款。
•⑵老张死亡后遗留下的藏书。
PPT文档演模板
依法享有财产继承权
• 老张上有八旬老母和一个姐姐,妻子早逝,下有一儿,并收养 一女,现都已成家,都有了小孩。老张一生省吃俭用,积攒下 了8万元存款和一些珍贵藏书。但老张体弱多病,生活自理困 难,其子嫌负担重,以工作忙为借口不予照顾。其养女则把父
亲接回家里,悉心照顾。几年后,老张去世,生前立下遗嘱, 将其藏书留给姐姐,8万元留给养女。在处分遗产时儿子决定, 按当地习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所有遗产都应该
由儿子继承。老张的女儿据理力争但无济于事。无奈,老张的 女儿只好诉诸法院。
•3.如果案例中老张的8万元存款是贪污的,藏书是从 图书馆借的,老张去世后还叫遗产吗?为什么?
•遗嘱继承人是在法定继承人(配偶、子女、父
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等。 )范围内。
PPT文档演模板
•而遗赠不在法定继承人范围内。
依法享有财产继承权
•案例分析
PPT文档演模板
依法享有财产继承权
•案例分析
•老张上有八旬老母和一个姐姐,妻子早逝,下有一儿,并收养一 女,现都已成家,都有了小孩。老张一生省吃俭用,积攒下了8万 元存款和一些珍贵藏书。但老张体弱多病,生活自理困难,其子 嫌负担重,以工作忙为借口不予照顾。其养女则把父亲接回家里, 悉心照顾。几年后,老张去世,生前立下遗嘱,将其藏书留给姐 姐,8万元留给养女。在处分遗产时儿子决定,按当地习惯,“嫁 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所有遗产都应该由儿子继承。老张的
依法享有财产继承权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4
依法享有财产继承权
课题
考查范围及要求
依 法 •1、了解公民经济权利的主要内容及其重
享 要性。
有 •2、知道与继承权相关的基本常识。 财 •3、知道未成年人依法享有合法财产所 产 继 有权和继承权。 承 •4、学会依法维护自己合法财产权。
权
PPT文档演模板
依法享有财产继承权
•
一 权 利 的 分 类
PPT文档演模板
•含义:公民享有的经济物质利益方面 的权利。
•经济权 利
•内容:财产权、继承权、劳动权、休 息权、物质帮助权等。
•意义:经济权利是公民生存和 发展的基础。
•政治权利
•人格尊严权 •文化教育权利
依法享有财产继承权
【今日说法】
老张上有八旬老母和一个姐姐,妻子早逝, 下有一儿,并收养一女,现都已成家,也都有了 小孩。老张一生省吃俭用,积攒下了8万元存款和 一些珍贵藏书。但老张体弱多病,生活自理困难, 其子嫌负担重,以工作忙为借口不予照顾。其养 女则把父亲接回家里,悉心照顾。几年后,老张 去世,生前立下遗嘱,将其藏书留给姐姐,
女儿据理力争但无济于事。无奈,老张的女儿只好诉诸法院。
•1.案例中谁是被继承人?谁是继承人?依据是什么?
•⑴案例中的被继承人是老张。
• ⑵案例中的继承人是老张的母亲、姐姐、养女和儿子。
•⑶依据——我国继承法规定,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包括配偶、
•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 外祖父母等。
•(这里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抚养关系的继子女;父母
依法享有财产继承权
•② 遗嘱的形式:公证遗嘱,自书遗嘱,代书遗 嘱,录音遗嘱,口头遗嘱等。
•③ 立下多份遗嘱怎么办?
•答:由公证的以公证为准,没有的以最后一份为 •张准大。爷的遗嘱中有一条:“死后将一副名画送给朋友 老李。” 可以吗? 老李获得遗产的方式叫遗嘱继承 吗?•答:可以。但是不叫遗嘱继承,而是遗赠。
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抚养关系的继父母;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
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和有抚养关系的兄弟姐妹。)
PPT文档演模板
依法享有财产继承权
• 老张上有八旬老母和一个姐姐,妻子早逝,下有一儿,并收养 一女,现都已成家,都有了小孩。老张一生省吃俭用,积攒下 了8万元存款和一些珍贵藏书。但老张体弱多病,生活自理困 难,其子嫌负担重,以工作忙为借口不予照顾。其养女则把父 亲接回家里,悉心照顾。几年后,老张去世,生前立下遗嘱, 将其藏书留给姐姐,8万元留给养女。在处分遗产时儿子决定, 按当地习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所有遗产都应该 由儿子继承。老张的女儿据理力争但无济于事。无奈,老张的 女儿只好诉诸法院。
8万元留给养女。在处分遗产时儿子决定,按当 地习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所有遗 产都应该由儿子继承。老张的女儿据理力争但无 济于事。无奈,老张的女儿只好诉诸法院。
PPT文档演模板
依法享有财产继承权
•二.了解继承法
• 1.什么是继承权? • 继承权是指继承人依法享有的取得被继承人遗产的 权利。 • ⑴继承人:继承死者遗产的人。 • ⑵被继承人:遗留财产的死者。 • ⑶遗产:公民死亡后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
•
遗产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 ①必须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财产。 • ②必须是公民个人所有的财产。
• ③必须是合法的财产。
PPT文档演模板
依法享有财产继承权
2. 继承权的实现方式(财产继承方式)
• 法定继承 •说明: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
• 遗嘱继承
• ⑴法定继承
没有 •①含义:被继承人死亡后,在
遗嘱和遗赠
•第二继承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注意:第一顺序继承人优先于第二顺序继承 •④人分配继承遗产的原则:
•男女平等、养老育幼、和睦团结、互谅互让。 •⑵遗嘱继承
PPT文档演模板
• ①含义:被继承人在法定条件下,对继承财产
有遗嘱的,依照合法遗嘱,将被继承人的遗产由
继承人继承的财产继承方式。(P87“知识链接”)
的情况下,直接按照法律规定的继承人范围、顺序 和财产分配原则,将被继承人的遗产转移给继承人 的财产继承方式。(P87“知识链接”)
PPT文档演模板
依法享有财产继承权
• ②法定继承人范围: (被继承人的)配偶、子女、 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等。 •③继承顺序:
•第一继承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 不是遗产。因为遗产是公民死亡后遗留的个人
合法财产。贪Leabharlann 的钱是非法财产,其所有权不受法律保护;借的书必须归还给图书馆,不是个人的合
法财产,当然不是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