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培养厌氧培养重要性
厌氧菌血培养仍是值得重视的问题

#述评#厌氧菌血培养仍是值得重视的问题张军民周贵民20世纪70年代血培养厌氧菌分离率高达20%~30%[1],其中脆弱拟杆菌群占78%,在革兰阴性菌中仅次于大肠埃希菌占第二位[2]。
厌氧菌主要来源为胃肠道和女性生殖道,占69%,死亡率达24%~31%[3]。
由于这一时期厌氧菌在临床的重要性,对厌氧菌的培养备受关注,如适合实验室常规开展厌氧菌分离培养的GasPak厌氧菌培养缸以及治疗药物甲硝唑就是这一时期研制并应用于临床。
血培养除需氧菌外也必做厌氧菌培养,形成了需氧、厌氧菌培养的常规血培养模式。
随着对厌氧菌菌血症的深入研究,临床对其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不断完善以及其他一些医院感染病原菌,如念珠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等,在血培养中的分离率有所增加,导致血液中厌氧菌分离率明显下降,仅占015%~9%,平均4%[3]。
常规血培养是否还采用需氧瓶加厌氧瓶模式成为争论的焦点,由此导致在很多医院,甚至一些三级甲等医院出现血培养只做需氧菌而放弃厌氧菌培养的现象。
形成临床得不到厌氧菌菌血症相关资料,更进一步加剧了对血液厌氧菌感染忽视的恶性循环。
关于厌氧菌菌血症的临床意义及治疗结果,Sa lonen等[4]对57例厌氧菌菌血症回顾性研究发现,28例经验治疗有效,该组死亡率为18%;另有18例起初用药不正确,但根据血培养结果调整了治疗药物,死亡率为17%;其余11例起初用药不正确,也没有修正治疗方案,死亡率高达55%。
可见临床经验治疗仅能覆盖一半的厌氧菌菌血症,而近年厌氧菌耐药性的出现使经验治疗面临挑战。
厌氧血培养结果对临床治疗的指导作用显而易见,死亡率可由55%降至17%。
因此,忽视厌氧血培养将导致严重临床后果[4,5]。
近年来,尽管血培养厌氧菌各地报告结果不同,但由于厌氧菌的耐药性问题和血培养技术的不断改善,分离率已出现上升趋势,血培养厌氧菌问题再次受到关注。
韩国报道[3]一岁以下儿童1974)1983年脆弱拟杆菌菌血症为115%,1984)1993年上升至417%;儿童和成人厌氧菌菌血症同期则由217%上升至614%。
血培养的临床意义

血培养的临床意义
血培养是一种常见的临床实验室检查方法,用于鉴定和确定患者体内是否存在细菌或真菌的感染。
其临床意义如下:
1. 确诊感染:血培养能够从患者的血液中培养出病原微生物,进而确定感染的种类和引起感染的病原体。
这有助于医生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2. 指导药物选择:血培养可以通过对病原微生物的药物敏感性测试,确定对哪些药物敏感,从而指导医生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或抗真菌药物进行治疗。
3. 评估疗效:血培养能够检测感染的程度和控制感染的效果。
通过定期进行血培养,可以及时评估治疗的效果,指导治疗方案的调整。
4. 预测预后:某些病原微生物或感染性疾病对治疗的反应较差,血培养可以帮助医生预测患者的预后,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5. 接种疫苗:对于特定的病原体,通过血培养可以鉴定其感染的类型,从而指导疫苗接种和预防措施的执行。
综上所述,血培养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治疗、预后评估和预防控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血培养

国家对于血培养的重视
2016年8月,国家卫计委、发改委等14个部门联合印 发了《遏制细菌耐药国家行动计划(2016-2020)》, 明确了遏制细菌耐药、促进合理用药,是关系人民 健康,维持国家稳定发展的必然要求。
次对全省各家医院临床用药及微生物诊断现状的调研, 明确了目前临床的突出问题及工作重点:规范临床送检、 提升诊疗质量、提升耐药监测质量、精准防控耐药细菌。
咸阳市卫生局对于血培养的重视 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遏制细菌耐药国家行动计划(20162020年)》文件精神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 法》(卫生部2012年第84号)、《抗菌药物临床应 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国卫办医发〔2015〕43 号)有关文件要求,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
问题一:血培养的指征是什么
一、菌血症的指征 1.不明原因的发烧(>38.5℃)或体温低于36 ℃或寒战 2.WBC增多( >10X109/L)或粒细胞减少 3.休克、昏迷、多器官衰竭等全身感染症状体征 4.血压降低 5.严重的局部感染(脑膜炎、心内膜炎、肺炎、肾盂肾炎、 腹部术后感染) 6.血小板减少,皮肤粘膜出血等。 只要具备其中之一,又不能排除细菌、真菌血流感染的, 就应进行血培养。 尤其伴有以下情况之一时,应立刻进行血培养: (1) 医院获得性肺炎; (2) 留置中心静脉导管、PICC 等血管导管大于 48 小时; (3) 有免疫缺陷伴全身感染症状
为什么药敏试验敏感,用在体内无 效果
由于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的关系以及病人体质关系 不同,药敏结果可能体外敏感,体内无效。也有可 能体外耐药,体内敏感。 但是如果体外耐药,体内是绝对不能使用的。
厌氧瓶的使用对血液微生物培养的重要意义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Use of Anaerobic Bottle in Blood Culture DENG Yimai, MA Yueqin, GE Huili, HOU Yili, HE Minxia, JIANG Tingwang
(Institution of Laboratory Medicine, Changshu袁Jiangsu, 215500, China) Abstract院 In order to analyze the results of 7 753 bottles of blood culture sent to Changshu area to underst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use of anaerobic bottles on pathogenic bacteria detection袁the results of 7 753 bottles of blood culture from January to August 2018 were collected. To analyze the changes of the number of blood culture sets, pathogenic bacteria species and proportion before and after the use of anaerobic bottles; to analyze the positive results of blood culture from the same patient, and to analyze the difference of the time of reporting the sun between aerobic bottles and anaerobic bottl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among 7 753 blood culture samples, 51.42% are single bottle blood culture, 5.35% are pathogenic bacteria, 33.85% are single blood culture, 9.56% are pathogenic bacteria, 14.10% are bilateral blood culture and 15.41% are pathogenic bacteria. For the same patient's blood culture, 59% of the anaerobic bottles reported positive results in advance than the aerobic bottles, and more than 89% of the anaerobic bottles reported positive results in advance within 6 hours than the aerobic bottles. So, unilateral sicant effect on the rate of pathogenic bacteria donation. Key Words院 Blood Culture; Anaerobic Bottles; Bacteria
血培养检查的目的和意义

血培养检查的目的和意义血培养是一项常见的临床检查,通过培养患者的血液样本,可以检测出血液中是否存在细菌或真菌等病原微生物。
血培养检查的目的是为了及时发现和诊断血液感染,以便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这项检查对于治疗感染性疾病和预防并发症具有重要的意义。
血培养可以帮助医生及时确定感染的病原微生物。
感染性疾病的治疗需要根据病原微生物的种类和药敏试验结果来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血培养能够提供病原微生物的信息,帮助医生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避免了盲目使用抗生素的情况发生。
血培养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感染的严重程度。
血液感染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
通过血培养检查,医生可以了解感染的种类和数量,判断感染的严重程度,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血培养还可以帮助医生监测治疗效果。
在治疗感染性疾病过程中,医生可能会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抗生素的种类和剂量。
血培养可以定期进行,以监测病原微生物的存在和数量变化,评估治疗的效果,为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血培养还可以帮助医生控制医院感染的传播。
医院内的感染是一种严重的问题,容易导致院内感染的传播和暴发。
通过对疑似感染的患者进行血培养检查,可以及时发现患者是否存在血液感染,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避免感染的传播。
血培养检查在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血培养,可以及时发现和诊断血液感染,为治疗提供依据,评估感染的严重程度,监测治疗效果,控制感染的传播。
血培养检查对于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风险以及保障患者安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医生在临床实践中应该充分重视血培养检查,并合理利用检查结果,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谈厌氧菌检验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

谈厌氧菌检验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目的:研究厌氧菌检验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
方法:结合临床经验,回顾性阐述厌氧菌检验的注意事项。
结果:厌氧菌在感染性疾病中的致病作用日益受到临床重视。
临床感染的很多实例证明开展厌氧菌检验极为必要。
结论:不同地区和不同医院厌氧菌的耐药谱不同,经验用药时要根据本地区和本实验室的药敏谱选药。
因此,为提高疗效,减少抗生素的毒副作用,最好根据药敏试验选择药物治疗。
标签:厌氧菌;无氧;培养;检验厌氧菌是一类在无氧条件下比在有氧环境中生长好的细菌,这类细菌缺乏完整的代谢酶体系,其能量代谢以无氧发酵的方式进行。
它能引起人体不同部位的感染,包括阑尾炎、胆囊炎、中耳炎、口腔感染、心内膜炎、子宫内膜炎、脑脓肿、心肌坏死、骨髓炎、腹膜炎、脓胸、输卵管炎、脓毒性关节炎、肝脓肿、鼻窦炎、肠道手术或创伤后伤口感染、盆腔炎以及菌血症等。
厌氧菌在感染性疾病中的致病作用日益受到临床重视,临床感染的很多实例证明开展厌氧菌检验极为必要。
1 厌氧菌检验概况过去我国厌氧菌培养在实验室检验中开展的并不理想,临床医生重视程度不够,大多数实验室没有将厌氧菌培养作为常规检验开展,加上厌氧菌培养方法学落后,且受培养基的配制和保存的限制,制约了厌氧菌培养在实验室中的正常开展,造成厌氧菌的漏检率很高。
据报道[1],我国从未开展过厌氧菌培养的实验室占77%之多,有90%的实验室没有鉴定厌氧菌的设备,几乎所有临床细菌室均不开展厌氧菌药敏试验。
近年来,国内从临床感染病例中分离出厌氧菌的报道日益增多,临床医生已认识到厌氧菌在感染性疾病中的重要性,并能识别厌氧菌的重要特征,能认真、正确地采样、送检,且随着厌氧菌培养技术的不断进步,厌氧菌检验已成为临床细菌学检验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提高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诊断水平,开展厌氧菌培养是非常必要的。
据资料显示,如仅做需氧菌培养,在23份漏检标本中检出9株厌氧菌,这说明在做细菌需氧菌培养的同时应做厌氧菌培养[2],否则将会造成大量病原菌漏检,它不仅关系到疾病诊断的正确性,且影响治疗效果或导致治疗不彻底。
何时做血培养?

何时做血培养?在病原菌检测中,血培养是一种常用的手段。
在临床上,血培养是诊断败血症的重要方法,阳性结果对明确诊断、对症治疗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那么,应什么时间做血培养?有哪些注意事项呢?下面对此进行简单论述。
1.什么是血培养简单来说,血培养是将新鲜的血液标本接种在营养培养基上,设置特定的温度、湿度等条件,促进细菌生长繁殖,并进行鉴别,从而确定具体病原菌。
目前,针对菌血症、败血症、真菌血症、脓毒败血症的诊断,血培养结果是重要依据。
临床上大多数的菌血症,均能在48小时内检测出来;针对难培养的病原体,自动化血培养监测系统可在5-7天内检测出来。
2.血培养的应用价值和指征(1)价值。
血培养是诊断细菌血症、真菌血症的金标准,能为抗生素的选用提供依据。
在发热患者中,约5%-15%血培养结果呈阳性。
在菌血症患者中,感染部位主要是:泌尿生殖道25%,呼吸道20%,脓肿10%,外科伤口5%,胆道感染5%,其他已知部位为10%,未知部位为25%。
(2)指征。
危重患者入院后,在抗生素治疗之前,应及时进行血培养,具体指征包括:①高烧≥38℃,或低烧≤36℃;②寒战;③白细胞增多,超过10×109/L,特别是带状白细胞增多;④粒细胞减少,多核白细胞少于1×109/L;⑤血小板减少;⑥皮肤或粘膜出血;⑦昏迷;⑧多器官功能衰竭;⑨血压明显降低;⑩呼吸频率加快。
3.血培养时的最佳采血时间患者进行血培养时,最佳采血时间是:①患者寒战开始时,发热高峰前30-60min;或在寒战、发烧后60min。
②患者使用抗菌药物之前,如果已经使用抗菌药物,就要在下一次用药前采血。
③不要同时或在短时间内,完成几套血培养采集,除非是持续性的菌血症,例如感染性心内膜炎。
4.血培养的操作程序和要求(1)采集流程。
血培养操作的流程是:①按照标准洗手法洗手,保持手部卫生;②对培养瓶的瓶塞消毒,等待表面干燥;③选择穿刺部位,常规消毒处理,等待皮肤干燥;④戴无菌手套,必要时对穿刺部位触诊;⑤采血,使用无菌注射器、真空采血器等,刺入静脉抽血,直至达到刻度线;⑥止血,拔除针头,颠倒培养瓶,避免血液凝固;⑦标记信息,包括抽血部位、日期、准确时间等;⑧在对侧采血,操作方法相同,获取第2套血培养标本;⑨标本送检。
厌氧培养和需氧培养在血培养中的应用研究

应 同 时做 需 氧 和 厌 氧 培 养 , 以提 高 临床 细 茵 的 阳 性 检 出率 。 【 键 词 】 厌 氧 培 养 ; 需 氧 培 养 ; 细 菌 ; 阳 性 率 关
GRP 9 6 - 1 0型 。
(0 9 ) 4 2 . 9 ,8h以后 检 出 6株 细 菌 ( . O ) 7 4 。
检 验 医 学 与 临床 2 1 0 2年 5月 第 9卷 第 1 O期
L bMe i, y2 1 , 19No 1 a dCl Ma 0 2 Vo. , . 0 n
信 号 , 性 者 取 出 分 别 转 种 至 相 应 培 养 基 ,5℃做 厌 氧 或 需 氧 阳 3 培 养 ,4 8h分离 菌 株 ( 克 力 平 板 需 放 置 C 孵 育 箱 、 2  ̄4 巧 0 厌 氧 培 养 分 离 的菌 株 均 做 耐 氧 试 验 ) 7d未 提 示 阳 性 者 发 无 菌 , 生长报告 。 1 4 2 细 菌 鉴 定 分 离 纯 化 的 细 菌 首 先 进 行 革 兰 染 色 , 后 .. 然
月 5 1 标 本 共检 出 8 株 细 菌 , 性 率 1. 1 ( 1 5 1 , 中 需 氧 培 养 检 测 出 的 细 菌 为 5 9份 1 阳 3 7 8 / 9 ) 其 8份 , 性 检 出 率 为 阳
9 8 (8 5 1 , 氧 培 养 检 测 出 7 .1 5/9)厌 4株 细 菌 , 阳性 检 出率 为 1 . 2 ; 茵检 出最 早 时 间 为 2h 1株 细 茵 中 2 2 5 细 。8 4h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需氧瓶和厌氧瓶配对的重要性
In this study, use of paired aerobic/anaerobic blood culture bottles yielded more staphylococci, members of the family Enterobacteriaceae, and anaerobes when compared to paired aerobic blood culture bottles.50 it is recommended that routine blood aerobic/anaerobic blood culture bottles.50-52 cultures include paired
血培养厌氧培养重要性
BD临床诊断部门 Application Specialist
从一个病例看厌氧培养重要性
58y,F,糖尿病、高血压;发热1d,百服宁无效。390C,畏寒、寒战、两肋痛
时间 主诉/查体 诊断和处理 WBC(x109/L) 粒细胞比例 Hb (g/L) PLt ( 109/L) AST (U/L) Tbil/Ibi l
When less than the recommended volume of blood is drawn for culture, the blood should be inoculated into the aerobic vial first; any remaining blood should then be inoculated into the anaerobic vial.
两瓶同时报阳 191 48%
一套中只需氧 瓶报阳 149 37%
北大人民2012年8月-2013年4月连续400例血培养阳性报 阳情况
厌氧瓶平均报阳时间快于需氧瓶
64套血培养大肠埃希菌培养瓶分析 35
厌氧瓶先报警 厌氧瓶平均报阳时间 需氧瓶平均报阳时间
53
30 25 20 15
小时
需氧瓶先报警
9
10 5
这些研究中,使用“配对需氧/厌氧血培养瓶”比用“两个需氧血培养瓶”复现出更多的 金葡、肠杆菌科细菌和厌氧菌。 推荐常规血培养包括配对的需氧/厌氧血培养瓶。 当抽得的血少于推荐血量时,应该首先接种需氧瓶;剩余血液接种厌氧瓶。
CLSI 2012
厌氧瓶、需氧瓶互相补充:提高检出率
一套中只厌氧 瓶报阳 60 15%
1.Bartlett JG, Dick J. The controversy regarding routine anaerobic blood cultures. Am J Med , 2000, 108: 5052506. 2. Khanna P, Collignon P. Anaerobic bottles are still important in blood culture sets. Eur J ClinMicrobiol InfectDis, 2001, 20: 2172219.
“产气荚膜梭菌”
文献报道:死亡率70%; 从入院到死亡:3~36h
厌氧培养的意义
提高厌氧菌感染患者的诊断率
提高临床常见兼性厌氧菌的检出率
早期报告时间 保证了足够的采血量
厌氧培养的研究分析
根据文献,厌氧瓶除了检出厌氧菌,另外对葡萄 球菌,肠杆菌科细菌以及苛养菌的检测有优势 资料显示:16%的链球菌和17%的肠杆菌科细菌血 培养时仅厌氧瓶报告阳性1 Khanna等2对7072份同时做需氧瓶和厌氧瓶的血培 养结果分析显示: 640份血培养阳性,阳性率为9% 需氧和厌氧瓶同时阳性为55% 仅需氧瓶阳性为26% 仅厌氧瓶阳性为19%
11月2日
9PM
11月3日
T38.5, HR 110 、肝区 肾区无 叩痛 喘憋、 高热、 酱油尿 、肺呼 吸音粗
血培养( 需氧、厌 氧);优 力新;吸 氧;B超 无创通气 、激素、 各项检查 、泰能
20.1/ 91%
135
251
108
82.4/ 75.4
40.83/ 86% 56
178
1547
5AM
11月3日
180.4 /157. 4
6~7am
11月3日
气管插管、血压下降 40.13/不能 、肾上腺素、多巴胺 分类 持续泵入 病人死亡
45
173
8AM
厌氧血培养报警( 报阳时间:1.92小时)
溢出的气泡
血培养瓶中的气泡
革兰染色:阳性杆菌
菌落呈双溶血环 (Clostridium perfrigens)
0
20
40
60
0
大肠埃希菌 肺炎克雷伯菌 肠球菌 葡萄球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