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ppt课件

合集下载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ppt课件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ppt课件

临床特点
特征性黄色瘤:30~ 60岁出现; 明显心血管事件: 60 岁( 男), 70岁 ( 女)
特征性黄色瘤: 儿童期 出现; 严重心血管事件: 十几 岁。
-
2 摘自: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4年3月第34卷第5期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临床表现
LDL-C升高 黄色瘤
角膜弓
冠心病
-
3
LDL-C升高
杂合子FH 患者的 LDL 水平可高达350mg/dL(9.1mmol/L),比正常 水平高出 3 倍。
临床诊断标准: 成人血清TC>7.76mmol/l,或LDL-C>4.91mmol/l;16岁以下
儿童TC>6.72mmol/l,患者或其亲属患者黄色瘤; 若患者TC>15.52mmol/l并伴有黄色瘤,则可诊断为纯合子FH
,未达到纯合子标准的则为杂合子FH。 基因检测是诊断FH的金标准。
-
8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治疗
-
11
谢谢聆听!
-
12
9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治疗
FH患者,要做到早期诊断、及早治疗
➢ 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饮食、控制血压、控制体重、锻炼、戒烟等。 ➢ 药物降脂:首选他汀类
-
10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治疗
➢ 其他药物--ApoB反义核苷酸、PCSK9抑制剂、甲状腺激素类似物、CETP抑
制剂
➢ 血液净化疗法:费时、价格昂贵 ➢ 肝脏移植 ➢ 基因治疗
根据美国国家脂质协会治疗推荐: FH 成年患者,应使 LDL-C 至少降低 50%。 具有较高危心血管疾病的 FH 患者:LDL-C降低到<100 g/L(2.58mmol/l) (临床上已明确的心血管或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糖尿病、早期心血管病阳性家 族史、吸烟、脂蛋白 Lp(a)≥50g/L )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PPT课件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PPT课件
•由于HoFH患者从出生起就暴露在极高水平的LDL—C中,因此动 脉粥样硬化疾病的发生发展从出生就开始。
2019/10/31
10
2 临床表现
part 2
胆固醇在角膜浸润则形成角膜弓。但角膜弓不是 FH 的特有表现, 也可见于其它类型的高脂血症。
2019/10/31
11
2 临床表现
part 3
血浆 LDL-C 水平增高促使胆固醇在身体其它组织沉着。沉积 在肌腱者称肌腱黄色瘤,以跟腱和手部伸肌腱多见,为 FH 的特 有表现;在肘部和膝下也易形成;眼睑处可形成扁平状黄色瘤。
2019/10/31
6
2 临床表现
LDL-C升高 角膜弓 黄色瘤
part 1
part2
part 3
冠心病
part 4
2019/10/31
7
2 临床表现
part 1
多数人群中纯合子频率约为 1/100 万,杂合子频率一般不低于 1/500。杂合子的 LDL 水平可高达350mg/dL(9.1mmol/L), 比正常水平高出 3 倍。纯合子 FH 患者的 LDL 水平可高达 400~1000mg/dL(10.4-26mmol/L)
二、2016年英国指南也推荐使用基因诊断或临床诊断标准
1、基因诊断标准与EAS HoFH管理指南标准基本一致,
2、临床诊断标准中将儿童和成人分开:
儿童LDL—C>11 mmoL/L,并且10岁之前出现皮肤肌腱黄色瘤;
成人LDL—C>13 mmol/L并且有明显的皮肤肌腱黄色瘤;
3、或者LDL—C水平达到临床诊断标准同时父母均确诊为HeFH。
2019/10/31
18
•基因诊断并不是确诊HoFH的唯一依据,甚至在 缺乏基因突变检测的情况下,根据临床诊断标准确 诊HoFH同样可行。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汇报ppt课件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汇报ppt课件

肝移植术
效果评估
对于极其严重的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 ,肝移植术可能是最后的治疗手段,但需 谨慎评估风险和收益。
手术治疗后需定期监测血脂水平、肝功能 等指标,以评估治疗效果及预防并发症的 发生。
05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
评估家族史
了解家族成员中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情 况,特别是早发冠心病、心肌梗死等 病史。
烟酸类药物
如烟酸、阿昔莫司等,可降低 甘油三酯和胆固醇,但需注意 皮肤潮红、瘙痒等副作用。
依折麦布
抑制肠道胆固醇吸收,可与他 汀类药物联灌注术
部分回肠切除术
适用于严重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通 过向肝脏直接灌注降脂药物,达到快速降 脂的目的。
通过减少肠道内胆固醇的吸收来降低血脂 水平,适用于对他汀类药物无效或不能耐 受的患者。
基因突变筛查与诊断
基因突变筛查
对于已知家族中有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病史的人群,可以进行基因突变筛查以明确是否存在相关基因突变。这有 助于早期发现和干预,降低疾病风险。
临床诊断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患者通常出现早年即开始的高胆固醇血症,且 家族中有类似病史。血液检查可发现LDL胆固醇水平显著升高。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汇报人:XXX 2024-01-18
contents
目录
• 疾病概述 • 遗传因素与基因突变 • 实验室检查与诊断方法 • 治疗原则与方案选择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01
疾病概述
定义与发病机制
定义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FH)是一种常染色体 显性遗传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明显升高 。

2024年高胆固醇血症诊断与治疗PPT

2024年高胆固醇血症诊断与治疗PPT

认知行为疗法:通 过改变患者的认知 和行为,帮助患者 建立正确的生活方 式和饮食习惯,降 低胆固醇水平。
团体心理治疗:通 过组织患者参加团 体活动,增强患者 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提高患者的心理 素质和抗压能力。
家庭支持:鼓励患 者家属积极参与患 者的心理干预,为 患者提供关爱和支 持,帮助患者度过 难关。
高胆固醇血症的治 疗
药物治疗
降胆固醇药物:他汀类药 物、贝特类药物、烟酸类 药物等
降血脂药物:胆固醇吸收 抑制剂、PCSK9抑制剂等
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等
降血压药物:ACEI、 ARB、CCB等
降血糖药物:二甲双胍、 格列本脲等
其他药物:鱼油、植物固 醇等
非药物治疗
饮食控制:减少饱和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 运动锻炼:增加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提高心肺功能和肌肉力量 体重控制:保持正常体重,避免肥胖 戒烟限酒:戒烟,限制酒精摄入,减少对心血管系统的损害
糖尿病:高胆固 醇血症可能导致 糖尿病的发生和 发展
肾病:高胆固醇 血症可能导致肾 功能损害
预防措施:健康饮 食、适量运动、控 制体重、戒烟限酒、 定期体检等
并发症治疗
肾病:使用降胆固醇药物,
冠心病:使用抗血小板药物,
如他汀类药物
如阿司匹林
糖尿病:使醇药物, 如他汀类药物
心理干预注意事项
保持积极心态,避免焦虑和抑郁 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健康饮食等 加强心理疏导,如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 保持良好的社交关系,与家人、朋友保持联系,分享心情和感受
心理干预建议
保持积极心态: 保持乐观、积 极的心态,避 免焦虑、抑郁
等负面情绪
建立健康生活 方式:养成良 好的生活习惯, 如合理饮食、 规律运动、充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课件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课件

不适宜食物
高胆固醇食物:如动物内脏、蛋黄、奶油 等
高脂肪食物:如油炸食品、肥肉、奶油等
高盐食物:如腌制食品、咸菜、酱料等 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胡椒、芥末等
高糖食物:如糖果、糕点、饮料等
酒精饮料:如啤酒、白酒、红酒等
饮食建议
减少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摄入,如 动物脂肪、人造黄油、油炸食品等
增加不饱和脂肪的摄入,如鱼、橄榄 油、坚果等
高胆固醇血症的诊 断
诊断标准
总胆固醇水平:高于 5.2mmol/L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水平:高于 3.4mmol/L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水平:低于 1.0mmol/L
甘油三酯水平:高于 1.7mmol/L
载脂蛋白A1水平:低 于1.2g/L
载脂蛋白B水平:高 于1.0g/L
脂蛋白a水平:高于 30mg/dL
外周动脉疾病:胆固醇沉积在外周动脉, 导致下肢动脉狭窄,引发间歇性跛行、 下肢缺血等
糖尿病:胆固醇沉积在胰腺,导致胰岛 素分泌异常,引发糖尿病等
脑卒中:胆固醇沉积在脑动脉,导致脑 部缺血、缺氧,引发脑梗死、脑出血等
高血压:胆固醇沉积在血管壁上,导致 血管弹性降低,引发高血压等
并发症预防
心血管疾病:如 冠心病、心肌梗 死、脑卒中等
糖尿病:高胆固 醇血症可能导致 糖尿病的发生和 发展
肾病:高胆固醇 血症可能导致肾 功能损害
预防措施:健康饮 食、适量运动、控 制体重、戒烟限酒、 定期体检等
并发症治疗
肾病:使用降胆固醇药物,
冠心病:使用抗血小板药物,
如他汀类药物
如阿司匹林
糖尿病:使用降胆固醇药物, 如他汀类药物
皮肤病:使用降胆固醇药物, 如他汀类药物

第四组: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第四组: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14.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突变)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原理·环境变化·奠基者效应·基因计量·遗传修饰主要表型特征·发病年龄:杂合子—成年早期到中期;纯合子—儿童时期·高胆固醇血症·动脉粥样硬化·黄色瘤·角膜弓病史和检查结果L.L本来是个健康的45岁的法裔加拿大诗人,他因心肌梗死而入院。

在他的右跟腱有一个黄瘤。

他的哥哥也有冠状动脉疾病(CAD);他的母亲,外曾祖母和两个舅舅也因为冠状动脉疾病而去世。

除了他的家族史和性别,他患冠状动脉疾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因素还包括低密度脂蛋白(LDL)胆固醇的水平升高,轻度肥胖,不运动和吸烟。

基于家族的历史,L.L被认为是患有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形式的高胆固醇血症。

为了确定这种猜想,分子分析表明他是一种LDL受体5’末端基因缺失的杂合子型(LDLR),在59%的患有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法裔加拿大人中发现了这种突变。

对他的三个孩子进行检查,发现有两个孩子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

专家向L.L.解释,除了药物的治疗,他的冠心病的有效治疗也需要注意饮食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比如低饱和脂肪和低胆固醇的饮食、增加体育锻炼、减肥以及戒烟。

由于L.L.不按照要求治疗,一年后死于心肌梗死。

背景疾病病因与发病率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MIM#143890)是一种由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突变引起的与胆固醇和脂质代谢相关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参见12章)。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发生在所有的种族中并且在大多数白色人种中的发病率为1/500。

FH患者在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中占了大约少于5%的比例。

发病机制LDL受体是一种主要表达在肝和肾上腺皮质的跨膜糖蛋白,在维持体内胆固醇平衡中起重要作用。

它与载脂蛋白B100(LDL独有的蛋白)以及载脂蛋白E(一种在极低密度密度脂蛋白,中等密度脂蛋白,乳糜微粒残余体以及一些高密度脂蛋白中发现的蛋白质)结合。

内科学_各论_疾病: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_课件模板

内科学_各论_疾病: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_课件模板

内科学疾病部分: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病因:
对4名FH纯合子患者的LDL受体基因研究, 发现其基因突变发生在编码突变第二结构 域含Cys序列中段的密码突变成终止密码, 结果LDL受体缺乏O-连接糖链、跨膜域及 胞浆域,共缺失160个氨基酸残基。这种 突变的LDL受体基因被称之为“黎巴嫩等 位基因”。
内科学疾病部分: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症状及病史:
发现其中15%有冠状动脉瘤样扩张(指冠状 动脉的局限或弥漫性扩张,其直径超过了 相邻正常冠脉的1.5~2倍),并同时发现 冠状动脉瘤样扩张与血浆HDL-C水平呈负 相关,因而认为FH者易发生冠状动脉瘤样 性疾病。
FH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性显 然与其血浆胆固醇水平升高的程度和时间
内科学疾病部分: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症状及病史:
与HDL-C和Apo AⅠ水平降低有关尚不清楚。 高胆固醇血症也促使胆固醇在其他组
织沉着。例如吞噬了胆固醇的巨噬细胞可 引起各部位在肌腱出现结节性肿胀,称肌 腱黄色瘤,以跟腱和手伸肌腱受累为多见。 在眼睑也可发生类似的胆固醇沉着,引起 扁平状黄色瘤;角膜的胆固醇浸润则引起 角膜弓。不过
5.Ⅴ类突
内科学疾病部分: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病因:
变 这一类LDL受体突变是发生在表皮生长 因子前体同源域,其特点是LDL受体的合 成、与LDL的结合以及其后的内移均正常, 但受体不能再循环到细胞膜上。这种缺陷 的LDL受体与LDL结合并进入细胞后,在溶 酶体内两者不能分离而同时被降解。
此外,Lehrman报道,黎巴嫩FH发病 率较高
内科学疾病部分: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第四组: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第四组: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14.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突变)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原理·环境变化·奠基者效应·基因计量·遗传修饰主要表型特征·发病年龄:杂合子—成年早期到中期;纯合子—儿童时期·高胆固醇血症·动脉粥样硬化·黄色瘤·角膜弓病史和检查结果L.L本来是个健康的45岁的法裔加拿大诗人,他因心肌梗死而入院。

在他的右跟腱有一个黄瘤。

他的哥哥也有冠状动脉疾病(CAD);他的母亲,外曾祖母和两个舅舅也因为冠状动脉疾病而去世。

除了他的家族史和性别,他患冠状动脉疾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因素还包括低密度脂蛋白(LDL)胆固醇的水平升高,轻度肥胖,不运动和吸烟。

基于家族的历史,L.L被认为是患有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形式的高胆固醇血症。

为了确定这种猜想,分子分析表明他是一种LDL受体5’末端基因缺失的杂合子型(LDLR),在59%的患有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法裔加拿大人中发现了这种突变。

对他的三个孩子进行检查,发现有两个孩子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

专家向L.L.解释,除了药物的治疗,他的冠心病的有效治疗也需要注意饮食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比如低饱和脂肪和低胆固醇的饮食、增加体育锻炼、减肥以及戒烟。

由于L.L.不按照要求治疗,一年后死于心肌梗死。

背景疾病病因与发病率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MIM#143890)是一种由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突变引起的与胆固醇和脂质代谢相关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参见12章)。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发生在所有的种族中并且在大多数白色人种中的发病率为1/500。

FH患者在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中占了大约少于5%的比例。

发病机制LDL受体是一种主要表达在肝和肾上腺皮质的跨膜糖蛋白,在维持体内胆固醇平衡中起重要作用。

它与载脂蛋白B100(LDL独有的蛋白)以及载脂蛋白E(一种在极低密度密度脂蛋白,中等密度脂蛋白,乳糜微粒残余体以及一些高密度脂蛋白中发现的蛋白质)结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是 一 种 常 染 色 体 显 性 遗 传 病, 由甾醇和脂蛋白代谢路径的至少
四个基因突变引起,主要系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 LDL-R)基因突变,引起细胞膜表面LD
L-R缺失或结构功能异常,一方面导致肝脏对 血循环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摄 取障碍, 血浆中 LDL-C清除减少;另一方 面 肝 细 胞 中LDL-C减少,则增加胆固醇合成限 速酶—羟甲戊二酰单酰辅酶A还 原 酶 的 活 性, 肝 细 胞合成胆固醇增加。
摘自: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2003 年 4 月第 20卷第 2 期
-
2
FH 分型
纯合子家 族 性 高胆固醇血

发病率
临床特点
主 要 为 LDL-
R一
杂合子家族性高 胆 个等位基因突变
固醇血症
全球:1/500 南非:1/100 日本北陆:1/208
法国和加拿大: 1/270
特征性黄色瘤: 3 0~60岁出现; 明显心血管事件: 60岁( 男), 70岁( 女)
纯合子家 族 性 高 胆固醇血症
主 要 为 LDL- R两 个等位基因共同突 变
全球: 1/ 1000000 南非:1/30000 黎巴嫩: 1/100000 日本北陆:1/171167
法国加拿 大:1/275000
特征性黄色瘤: 儿 童期出现; 严重心血管事件: 十几岁。
摘自: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4年3月第34卷第5期
-
8
对FH患者,要做到早期诊断、及早治疗。FH患者首 先应该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饮食、控制血压、控 制体重、锻炼、戒烟等。
饮食控制
调脂药物
LDL分离 术
肝脏移植
家族性 高胆固 醇血症
未来发展 基因疗法
-
9
-
10
血浆LDL-C水平增高促使胆固醇在身体其他组织沉着。 沉积在肌腱者称肌腱黄色瘤,以跟腱和手部伸肌腱多 见,为FH的特有表现;在肘部和膝下也易形成结节状 黄色瘤;眼睑处可形成扁平状黄色瘤。随着年龄的增 长,肌腱黄色瘤更常见。
-
12
1. 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和残粒脂蛋白胆固醇 2. 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3. 治疗血管炎症 4. 降低脂蛋白
摘自:CN 43 -1262/ R 中- 国动脉硬化杂志 2006 年第 14 卷第 4 期
13
-
14
-
11
纯合子FH多在10岁左右就 出现冠心病的症状和体征, 降主动脉、腹主动脉、胸 主动脉和肺动脉主干易发 生严重的动脉粥样硬化, 心瓣膜和心内膜表面也可 形成黄色瘤斑块,多在30 岁以前死于心血管疾病。 受体缺如的纯合子预后更 差。男性杂合子30~40岁 就可患冠心病,女性杂合 子的发病年龄较男性晚10 年左右。
摘自:心血管病学-进展 1999年第 20卷第 6期
5
本病最特征的临床表现为血LDL-C水平增高、黄色瘤、
角膜弓和早发性冠心病。纯合子的临床表现比杂合子 严重得多。FH患者的临床表现取决于其基因型,非遗 传因素也对其有影响。FH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比较
复杂,即使带有相同突变,甚至属于同一家族的个体 其临床表现差异也较大。另外,非遗传因素如高龄、 男性、吸烟、饮食等也可显著影响LDL水平,增加冠 心病的发生。
Ⅲ类突变: 其特点是突变基因合成的 LDL受体可到细胞 表面 ,但不能与配体结合。
Ⅳ类突变: 此类突变主要是成熟的 LDL受体到达细胞表 面后不能在被覆陷聚集成族 ,细胞虽能结合 LDL,但不出 现内移 ,亦称内移缺陷型突变。
V 类突变: 这种 LDL受体突变是发生在表皮生长因子前 体同源域 ,其特点是 LDL受体的合成与 LDL的结合以及 其后的内移均正常 ,但受体不能再循环到细胞膜上。
演讲人:朱思明 20145110502 制作人:祝李 20145110505
刘增源 20145110504 贾天下 20145110501 张翼翔 20145醇血症(FH)是一种常染色 体显性遗传性疾病。
纯合子 (FH) 患者细胞膜低密度脂蛋白 受体(LDL-R) 完全缺乏, 杂合子 (FH) 患 者数目减少一半, 致使体内低密度脂蛋 白不能正常代谢 。
摘自: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4年3月第34卷第5期
4
Ⅰ类突变: 其特点是突变基因不产生可测定的LDL受体, 细胞膜上无LDL受体存在。是最常见的突变类型,约占 所发现突变的半数以上。
Ⅱ类突变: 其特点是突变基因合成的 LDL受体在细胞内 成熟和运输障碍 ,细胞膜上 LDL受体明显减少 ,亦是较常 见的突变类型。
-
6
主要疾病
动脉粥 样硬化
黄色瘤
高血脂 症
角膜弓
其他
-
7
1.B超检查
对检查和随访FH患者的心血管改变最为敏感。B型超声检 查常可发现主动脉根部硬化。主动脉根部硬化逐渐加重, 同时可出现主动脉瓣钙化和(或)左冠状动脉主干狭窄。
2.冠状动脉造影
15%患者有冠状动脉瘤样扩张(指冠状动脉的局限或弥漫 性扩张,其直径超过了相邻正常冠脉的1.5~2倍),而年 龄、性别配对的对照组(非FH冠心病患者)中仅2.5%有冠 状动脉瘤样扩张。并同时发现冠状动脉瘤样扩张与血浆高 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呈负相关,因而认为FH 者易发生冠状动脉瘤样性疾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