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科学七下生物圈
生态系统1--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下同步课件

空投造林
是将树苗栽培在一个高20 cm 的锥形小罐中,飞机把这一个个 充满希望的“绿色使者”以每小 时322 km的速度投向大地,这 种锥形小罐轻而易举地扎进土壤, 而外壳是由特殊塑料制成的,会 很快降解,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小树苗就会“破壳”成长。
三、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产者 生物成分 消费者
分解者 非生物成分
生态系统
湿地生态系统 农田生态系统
海洋生态系统 水域生态系统
淡水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
是陆地上面积最大、 对环境作用最明显的、 也是最复杂的生态系统 有“绿色水库”之称
动物、植物、微生物 阳光、空气、土壤等
淡水生态系统
湖泊、池塘、河流 有鱼、虾、藻类、水 鸟、芦苇、水草等 动物、植物、微生物 阳光、空气、土壤等
(1)生产者
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动物提供营养 能量流入植物,储存在有机物中
(2)消费者
——各级动物以及一些寄生植物(菟丝子)
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
食物中的物质和能量 流入动物体内
一级(初级)消费者
直接以植物作为食物的动物(草食动物)
二级(次级)消费者
以一级消费者作为食物的动物
系
统 成
分解者: 细菌、真菌、 分解动植物尸体及排泄物成简单的物质,
分
腐食性动物 归还环境,供植物重新利用
非生物的 物质: 水、空气、矿物质等
物质与能量 能量: 阳光(光能)、温度(热量)
(从阳光中得到能量,从环境吸取物质)
消费者 草食动物 小型肉食动物 大型肉食动物 ……
一级消费者
二级消费者 三级消费者 ……
(物质和能量从植物流向动物)
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科学:5.2《生态系统》教案-

第二节生态系统前面一节课我们已经讲了种群和群落,知道种群是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而群落则是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所有生物的总和,对于这两个概念大家可能比较会混淆,下面我们来判断几个:1、池塘里所有的鱼2、池塘里所有的鲤鱼3、健康人的血液群落有很多类型,大家知道我国云南西双版纳的群落主要属于什么?内蒙古的群落又属于?这里的群落其实包括了种群,它包括了所有的生物。
比如我们学校里的所有生物就是一个生物群落,但是学校里还有好多的非生物因素啊,比如空气、阳光、土壤等,这些物质又怎样来归类呢?这个问题就有待于我们这节课——生态系统来解决。
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可以看作是一部机器,只不过组成生态系统的零件比机器系统复杂得多,功能也完全不同,它其实是生物群落和环境的综合体。
自然界的生态系统和物种一样也具有多样性。
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到处可见,小水沟、水池、花丛等等都是生态系统,把它们进行分类。
1、生态系统:①自然生态系统:原始森林②半人工生态系统:农田③人工生态系统:鱼塘2、陆地上最复杂的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陆地上的生态系统和水中的生态系统哪个复杂?为什么?复习水环境和陆地环境。
所有生态系统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生物圈。
3、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过渡:森林有很多作用,回忆一下森林的作用。
所以现在在空投造林和飞播造林。
如果森林大片消失将会出现什么现象?过渡:上述各式各样的生态系统在组成成分上有没有什么共同之处呢?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那么海洋生态系统呢?在每个生态系统里的各种动植物以各种方式相互作用,并为各自的生存相互依赖,条件不同,生态系统也不同,但是不管哪种生态系统,都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两部分组成。
1、生物群落及它们生活的环境周围的非生物因素组成了生态系统2、生物成分按照其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与特性可分为:①生产者:草、树等绿色植物,能制造有机物和氧气,能自养②消费者:动物、寄生植物等,不能直接利用太阳能③分解者:细菌、真菌等,把有机物转变成无机物其中消费者又可以分成一级消费者,二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分别举例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当中谁最重要?过渡:生物因素固然重要,但是生物的生长也要依靠一些非生物因素,需要哪些呢?3、非生物成分包括空气、水分、养分和气候因素等对沙漠植物来讲影响最大的非生物因素是什么?过渡:了解了生态系统的组成以后,不知大家能否来判断生态系统了,下面举几个例子让大家来判断:1、一片草地2、一个蜂箱3、一块农田4、一条河流5、一片森林中的所有生物过渡:其实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每种动物和每种植物都有各自能容忍的范围,超出了这个范围,生物就会受到伤害或死亡,所以我们应该保护生态系统,而且生态系统中的每一环节都是非常重要的,大家可以阅读第205页的阅读小资料,然后告诉我你从这个故事当中体会到了什么?在生态系统中,如果没有生产者、消费者或分解者,那么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呢?。
华师大 科学 七下 5.3 生物圈

B
) C.100千米 D.1千米
3.生物活动能够达到生物圈各个圈层的生物主要是( A.鸟类 B.鱼类 C.人类
C
) D.细菌类
2. 乙说:人类的出现给生物圈带来了危害,人类的活动使得生 态环境日益恶化。
你认为目前人类的活动对生态系统有正面影响还是负面影
响?请举例说明。
人类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地球的环境,使这个星球上许 多生物的生存受到了严重威胁,并且危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 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恩格斯《自然 辩证法》
大气污染 土壤污染 水污染 植被破坏 酸雨 温室效应
【材料】“生物圈2号”是一个人工建造的模拟地球生态环境 的全封闭的实验场,占地1.3万平方米,8层楼高的的圆顶形 密封钢架结构玻璃建筑物, “生物圈2号” 可以通过电力传 输、电信与计算机与外部取得联系。工作人员在“生物圈2号” 内可以看电视,可以通过无线电通讯与亲友联系。
实验的目的是为了考察人类 离开了地球“生物圈1号” 是否能生存。
“生物圈2号”的失败告诫我们:人类在茫茫宇 宙中只有地球这一处家园,逃离和束手待毙都是与 事无补的。地球不是实验室,我们输不起,只有善
待和保护她才是我们真正的出路。
【小试牛刀】
1.多选:对“警惕地球变暖”正确理解是(
ABC
)
A.地球变暖将是一场灾难,将导致海平面上升 B.为防止气候变暖,人类应尽量减少CO2的排放量 C.为防止气候变暖,人类应尽可能植树造林,保护植被 D.热带雨林极大扩张,有利于海水的升温 2.单选:生物圈的厚度约( A.10千米 B.20千米
水圈主要包括地球上的全部海洋和江河湖泊
岩石圈是地球表层的固体部分。它的表面大多覆 盖着土壤 ,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下册-5.3 生物圈 导学案

5.3生物圈导学案一、要点梳理1.生态系统包括成分和成分;生态系统可大可小,最大的生态系统是;它包括地球上以及其的综合体;2.生物圈的范围包括的下层(即大气的层)、的上层(土壤层)和的一部分。
也就是说大气圈和土壤岩石圈交汇处是适宜生物生存活动的空间;3.生物圈包括从海平面下12km到海平面以上10km范围内的、陆地和;其中海平面上下米左右范围是生物最活跃的区域;4.生物圈除了大气、水、土壤、阳光等自然因素外,还存在各种各样的生物,是生物圈中的主要成分。
圈内的各种生物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
5.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有、和土地以及稳定的营养供给等;由于不合理的和,使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受到很大影响。
目前人类面临的最大生存问题主要有环境污染、、、以及臭氧层被破坏等;6.“生物圈2号”试验不成功,说明到目前为止,在人类可及的范围内,人类只能依赖生存;《人类环境宣言》就是要求人类保护;要求人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加强建设,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真正建立一个的良性生态系统;二、温馨提示1.并不是整个地球都属于生物圈;2.岩石圈是地球表层的固定部分。
它的表面大多覆盖着土壤,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3.生物圈是一个复杂的、全球性的开放系统,是一个生命物质与非生命物质的自我调节系统,是地球上适合生物生存的地方。
4.生物圈虽然能为各种生物提供阳光、空气、水和一定的温度等,但不同的生物对各种非生物因素的要求不同,从而影响了它们在生物圈中的分布。
三、解题指导生物圈之所以能适合生物的生存,是因为它能为生物生存提供()A.阳光、水分、土壤、稳定的营养供给B.阳光、水分、土壤、空气C.阳光、水分、适宜温度、稳定的营养供给D.阳光、温度、土壤、稳定的营养供给生物都生活在生物圈这个最大的生态系统当中,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的条件,即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C如果以海平面为标准划分,生物圈的范围从上往下可以分为三部分:、和,其中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是____________。
《生物圈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华东师大版2012》

《生物圈》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学目标:1. 了解生物圈的定义及组成;2. 掌握生物圈的层次结构和生态系统的构成;3. 了解生物圈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二、导学重点:1. 生物圈的概念及组成;2. 生态系统的种类和结构;3. 生物圈与人类的相互关系。
三、导学难点:1. 生物圈的层次结构理解;2. 不同生态系统的区分;3. 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
四、导学内容:1. 什么是生物圈?生物圈是地球上被生物占据的部分,包括陆地、海洋和空气中的生物。
生物圈是地球上为数众多的生物之间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区域,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生态系统。
2. 生物圈的层次结构:生物圈主要包括生物种群、生态系统、生态区域和生态界等层次。
生物种群是由同种群体组成的群落;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组成的生态单位;生态区域是由多个生态系统组成的区域;生态界是由具有类似生态特点的生态区域组成的界。
3. 生态系统的构成: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组成的生态单位。
生态系统分为陆地生态系统和水域生态系统两大类,包括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河流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等。
4. 生物圈与人类的关系:人类是生物圈中的一部分,对生物圈的影响是显著的。
人类的活动包括开垦耕地、破坏森林、排放废气和废水等,都会对生物圈造成破坏。
因此,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五、课堂练习:1. 请简要解释生物圈的概念和组成。
2. 生物圈的层次结构包括哪些层次?简要说明各层次的特点。
3. 请列举两种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并比较它们的特点。
4. 为什么要保护生态环境?你认为保护生物圈对人类有何重要意义?六、作业布置:1. 阅读相关资料,进一步了解生物圈的定义、组成和重要性;2. 观察周围的生态环境,写一篇关于生物圈的自然观察报告,描述所观察到的生物种类和环境状况。
七、课外拓展:1. 参观当地的自然保护区或生态园,了解更多有关生物圈和生态系统的知识;2. 搜索相关资料,了解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现状和挑战,探讨如何更好地保护生物圈。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科学第五章 生态系统复习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科学第五章生态系统1、种群是物种在的的集合体。
2、一个种群里的个体,可以有之分,之差,之别。
3、在一定的空间和地域中的总和叫做生物群落。
简。
群落中的生物都有的联系。
4、森林里的许多植物出现分层现象:上层为,中层为,下层为。
它们既互相依赖,又互相联系。
5、根据群落的和,可将地球表面的群落分成生物群落和生物群落。
陆生生物群落有六种类型:①②③④⑤⑥。
6、植被是指及其。
7、天然森林形成的过程①出现一年生草本植物()②出现多年生植物,③出现群落,④出现⑤形成⑥森林形成。
8、森林的功能有涵养水土、调节气候、防风因沙、消灭污染。
9、生态系统由和组成。
是生物和它所生活的环境中的的综合体。
生物成分包括;非生物因素包括空气、水分、阳光、土壤、养分以及气候因素。
生态系统中最重要,分解者的作用是将分解为并释放能量,为生产者提供。
10、生态系统可分为、、;生态系统是陆地上最复杂的生态系统。
11、食物链和食物网都是以关系为基础,因此他们成为和的渠道。
(注意:起点必须是,然后一级一级画箭头,直到。
)12、食物网中包含生态系统成分中的和,缺少生态系统中的。
食物链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逐级流动,逐级。
13、生态系统中最终的能量来源是。
绿色植物吸收太阳光,利用和,进行作用,制造有并释放。
14、生态系统的成分越简单,能力越差,即该生态系统易(填“难”或“易”)受到破坏。
15、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它是指地球上一(包括人类)及其的综合圈。
它包括、、,大约从海平面以下到海平面以上。
范围内的海洋、陆地和空中。
是唯一供人类生存的星球。
16、科学家曾模仿地球(“生物圈一号”)造出了“”,两年后证明是的。
第六章动物和人类的生殖与发育1、大多数动物,尤其是高等动物的生殖都是。
要进行有性生殖,动物就必须具有。
一般都由、和组成。
2、从结构上看,其演化过程由到,由到。
3、动物的有性生殖基本是有和两种类型,此外有些动物的生殖方式是。
4、受精是精子和卵子结合的过程。
华师大版七年级科学下册课件 第五章 第一节 种群和生物群落

1.属于同一物种。
2.占据一定的地域或空间,可大可小。 3.是同种生物个体集合而成的群体。 三者缺一不可!
他们是同一种生物吗?为什么?
睡莲
蝴蝶
蕨类
不是同种生物,因为他们的形态、结构不同。
企鹅
丹顶鹤
物种:一群生物,它们 的形态、结构相似,并 能相互交配而生育子孙 后代
观察下面的两幅图
图 甲
图乙
一定的自然区域内(一个水池、一片草原或一片森林等一
②相互之间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③所有生物的总和(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1、我是一片森林里所有的植物。 3、我是一片森林里所有的生物。 4、我是一片的森林。
2、我是一片森林里所有的动物和植物。
1、就一个湖泊而言,群落是指该地域中 A 所有花鲢鱼 B 所有生物及无机环境 C 所有动物和植物 D 所有生物
第1节.种பைடு நூலகம்和群落
一则笑话
疯子:“全世界就我一个人多好啊!” 旁人:“如果你自己种粮食,谁给你织布?” 疯子:“那就再留个织布的吧。” 旁人:“你会做木工吗?会打铁吗?” 疯子:“再留一个木工和一个铁匠吧。” 旁人:“你们会炼铁吗?会开矿吗?
还有,会看病吗?会制药吗?……” 疯子:“哎呀,那就全留下罢!”
1、我是一片森林里所有的植物。 2、我是一片森林里所有的树。 3、我是一片森林里所有的马尾松。
这些白鹭是种群吗?
这些竹呢?
图中是一片森林,你能说出有哪些种群?
二、多个物种的大家庭——群落 群落:生活在一定环境内, 所有生物种群的总和叫做生 物群落,简称群落。
注意 (群落的三要素):
① 定范围内)
思考:上面的两幅图是不是种群?为什么?
华师大版 七年级 下册 科学 第三章5-3、生物圈

1、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的 生物 生存 环境 的总称。
及其能够
2、生物圈 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 有生物共有的唯一家园。 3、有关生物圈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 A、生物圈的范围约1000km B、生物圈包括生物和非生物 C、大多数生物生活在温暖有水的地方 D、有些生物生活在极地或沙漠
4、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 营养物质 、
岩石圈的上层(土壤层):
2-3千米深的岩石层(石油细菌)
水圈: 下限12千米深的海底
2、海平面上下100米左右范围内 是生物最活跃区域。
地 球
大 气 圈
水 圈
岩 石 圈
3、生物圈中的各种生物与非生物 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
太阳能是生物圈维持 正常运转的动力
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是:
土地沙漠化 森林植被遭破坏 生物多样性锐减 全球气温上升(温室效应) 臭氧层损耗 酸雨
无节制地砍伐森林
10年前的 夏尔淖尔
惊人的 变 化
10年后的 夏尔淖尔
酸雨的危害
被酸雨 腐蚀的 建筑
因酸雨而致 死的树木
臭氧层的破坏
自1958年对臭氧层 进行观察以来,发现高空 臭氧层有减少趋势。20世 纪70年代后,减少加剧,全 球臭氧都呈减少趋势,冬季 减少率大于夏季。 1985年,英国科学家 首次发现南极上空在9~ 10月平均臭氧含量减少 50%左右,并出现了巨大 的臭氧空洞。
§ 5-3 生物圈
1、生态系统的组成? 2、生态系统有哪几种类型? 3、什么是食物链? 4、什么是食物网?
3、什么是生态农业?
生物圈
1、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 系统, 是地球上一切生物及其生存 环境的综合圈。
土壤
植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