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能与热能---2021年高考化学复习专项训练含解析答案
2021年高考化学复习学与练试题:第19讲 化学能与热能(练)(学生版)

『高考复习|学与练』『汇总归纳·备战高考』2021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学与练第19练 化学能与热能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关于能源和作为能源的物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化石能源物质内部蕴藏着大量的能量B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起来C .物质的化学能可以在不同条件下转化为热能、电能,并为人类所利用D .吸热反应没有利用价值2.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叙述正确的是()A .已知HI(g)H 2(g)+I 2(s) ΔH =+26.5kJ·mol -1,则将1molHI 气体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分解,吸收121226.5kJ 的热量B .已知2H 2(g)+O 2(g)=2H 2O(g) ΔH =-571.6kJ·mol -1,则氢气的燃烧热为ΔH =-285.8kJ·mol -1C .已知H 2(g)+F 2(g)=2HF(g) △H=-270kJ·mol -1,则2 L HF 气体分解成1LH 2和1LF 2吸收270kJ 热量D .已知OH -(aq)+H +(aq)=H 2O(l) ΔH =-57.3kJ·mol -1,则含40.0gNaOH 的稀溶液与稀醋酸完全中和,放出的热量小于57.3kJ3.已知氯气、溴蒸气分别跟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Q 1、Q 2均为正值):H 2(g)+Cl 2(g)→2HCl(g)+Q 1H 2(g)+Br 2(g)→2HBr(g)+Q 2根据上述反应做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A .Q 1>Q 2B .生成物总能量均高于反应物总能量C.生成1mol HCl(g)放出Q1热量D.等物质的量时,Br2(g)具有的能量低于Br2(l)4.利用某些有机物之间的转化可储存太阳能,例如四环烷(QDC)与降冰片二烯(NBD)之间的相互转化,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高中化学必修2 专题04 化学反应与热能专项训练新解析版)

专题04 化学反应与热能专项训练1.下列措施能使煤炭燃烧更充分,提高热能利用率的是( )A.多加煤以使炉火更旺B.在煤炭中加入生石灰C.制蜂窝煤时常在煤中掺一些黄泥D.把煤粉碎,在煤粉燃烧器中燃烧【答案】D【详解】A.多加煤可导致燃烧不充分,浪费资源,A不符合题意;SO的排放,与煤炭燃烧更充分无关,B不符合题意;B.在煤炭中加入生石灰的目的是脱硫,减少2C.制蜂窝煤时常在煤中掺一些黄泥,主要目的是使煤炭易于成型,与煤炭燃烧更充分无关,C不符合题意;O的接触面积,使煤燃烧得更快、更充分,提高热能利用率,D符合题意;D.把煤粉碎能增加煤与空气中2故选D。
2.化学反应中往往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放热反应的是A.石灰石的分解反应B.铝与稀盐酸反应C.Ba(OH)2·8H2O 与NH4Cl反应D.NaOH与稀硫酸反应【答案】B【解析】分析:凡是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反应均是氧化还原反应,结合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解答。
详解:A. 石灰石高温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属于吸热的非氧化还原反应,A错误;B. 铝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和氯化铝,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放热反应,B正确;C. Ba(OH)2·8H2O与NH4Cl反应属于吸热的非氧化还原反应,C错误;D. NaOH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属于放热反应,但不是氧化还原反应,D错误。
答案选B。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B .22H O(g)H O(l) ,该过程放出大量的热,所以该过程是放热反应C .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都表现为热量的变化D .如图所示,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答案】A 【详解】A .一切化学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故A 正确;B .物质的三态变化过程中,虽然存在能量变化,但不存在旧化学键的断裂与新化学键的形成,故不属于化学变化,故B 错误;C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形式有多种,除热能外,还有光能、电能等,故C 错误;D .由题图知,该反应过程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故D 错误; 故选:A 。
2021届高三化学化学能与热能专题复习

2021届高三化学化学能与热能专题复习一、单选题1.在测定中和热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使用环形玻璃搅拌棒是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减小实验误差B.为了准确测定反应混合溶液的温度,实验中温度计水银球应与小烧杯底部接触C.用0.5 mol·L-1的NaOH溶液分别与0.5 mol·L-1的盐酸、醋酸溶液反应,若所取的溶液体积相等,则测得的中和热数值相同D.在测定中和热实验中需要使用的仪器有容量瓶、量筒、烧杯、温度计、环形玻璃搅拌棒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不一定发生能量变化B.破坏生成物全部化学键所需要的能量大于破坏反应物全部化学键所需要的能量时,该反应为吸热反应C.生成物的总焓大于反应物的总焓时,反应吸热,ΔH>0D.ΔH的大小与热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无关3.下列反应或过程会吸收能量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B.H原子形成H-H键C.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的中和反应D.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4.盖斯定律认为:不管化学过程是一步完成或分为数步完成,这个过程的热效应是相同的。
已知:H2O(g)=H2O(l)ΔH1=-Q1kJ/molC2H5OH(g)=C2H5OH(l)ΔH2=-Q2kJ/molC2H5OH(g)+3O2(g)=2CO2(g)+3H2O(g)ΔH3=-Q3kJ/mol若使0.5mol乙醇液体完全燃烧,最后恢复到室温,则放出的热量为( )kJA.Q1+Q2+Q3B.0.5(Q1+Q2+Q3)C.0.5Q2-1.5Q1-0.5Q3D.1.5Q1-0.5Q2+0.5Q35.已知298K时,合成氨反应:N 2(g)+3H2(g)2NH3(g)△H=-92.0kJ/mol,将此温度下的1molN2和3molH2放在一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存在时进行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放出的热量为( )(忽略能量损失) A.一定大于92.0kJ B.一定小于92.0kJC.一定等于92.0kJ D.不能确定6.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H的值能表示可燃物的燃烧热的是( )A.H2(g)+Cl2(g)= 2HCl(g) ∆H=-184.6 kJ/molB.CH4(g)+2O2(g)= CO2(g)+2H2O(g) ∆H = - 802.3 kJ/molC.2H2(g)+O2(g)= 2H2O(l) ∆H = -571.6 kJ/molD.CO(g)+1/2O2(g)= CO2(g) ∆H = -283 kJ/mol7.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A.酸碱中和反应B.一氧化碳的燃烧反应C.钠与水的反应D.碳酸钙高温分解的反应8.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反应的ΔH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①C(s)+O2(g)=CO2(g)ΔH1;CO(g)+12O2(g)=CO2(g)ΔH2②2H2(g)+O2(g)=2H2O(g)ΔH3;2H2(g)+O2(g)=2H2O(l)ΔH4③H2(g)+12O2(g)=H2O(l)ΔH5;2H2(g)+O2(g)=2H2O(l)ΔH6④CaCO3(s)=CaO(s)+CO2(g)ΔH7;CaO(s)+H2O(l)=Ca(OH)2(s)ΔH8A.①B.④C.②③④D.①②③9.已知CH4和CO的燃烧热分别为ΔH1= −890 kJ∙mol−1、ΔH2=−282 kJ∙mol−1。
2021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能与热能专题测试卷【含答案】

2021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能与热能专题测试卷一、单选题1.下列设备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是A.A B.B C.C D.D2.已知有平衡关系:①2SO2(g) + O2(g) = 2SO3(g) ΔH1= a kJ/mol②3O2(g) = 2O3(g) ΔH2= b kJ/mol则可推测反应:SO2(g) + O3(g) = SO3(g) + O2(g) 的ΔH3= ( ) kJ/molA.a+b B.a-b C.0.5b-0.5a D.0.5a-0.5b3.已知相同条件下,下列反应的焓变和平衡常数分别表示为①2H2O(g)=O2(g)+2H2(g)ΔH1 K1=x②Cl2(g)+H2(g)=2HCl(g)ΔH2 K2=y③2Cl2(g)+2H2O(g)=4HCl(g)+O2(g)ΔH3 K3=x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ΔH3=ΔH1+2ΔH2z=xy2B.ΔH3=ΔH1+ΔH2z=x+yC.ΔH3=ΔH1+2ΔH2z=x﹣y2D.ΔH3=ΔH1+ΔH2z=x y4.美国亚利桑那州大学和阿贡国家实验室的科学家最近设计出生产氢气的人造树叶,原理为2H2O(g)太阳能2H2(g)+O2(g)。
有关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A.氢能是理想的绿色能源B.该反应最终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C.该反应为充分利用太阳能开辟了广阔前景D.没有人造树叶和太阳能的作用,该反应在常温下不能自发进行5.下列过程中△H大于零的是( )A.碳的燃烧B.葡萄糖在人体内氧化分解C.Ba(OH)2·8H2O与NH4Cl反应D.锌粒与稀H2SO4反应制取H26.已知:CO(g)+2H 2(g)CH3OH(g) △H,反应过程中生成1mol CH3OH(g)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
曲线△、△分别表示无或有催化剂两种情况。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加入催化剂,△H变小B.△H=+91 kJ/molC.生成1molCH3OH(l)时,△H值增大D.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7.已知反应X Y M N+=+为吸热反应,下列对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X的能量一定低于M的能量,Y的能量一定低于N的能量B .因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需要加热反应才能进行C .破坏反应物中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大于形成生成物中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D .反应物X 和Y 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M 和N 的总能量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mol 碳在常温常压下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为碳的燃烧热B .1molH 2完全燃烧生成1mol 气态水所放出的热量称为氢气的燃烧热C .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石油、煤和天然气,它们蕴藏无限,可以再生D .太阳能是新能源、可再生能源9.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 )A .碳酸钙受热分解B .乙醇燃烧C .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D .氧化钙溶于水 10.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在稀溶液中:()()()2H aq OH aq H O l H 57.3kJ /mol +-+==- ,若将含240.6molH SO 的稀硫酸与含1mol NaOH 的稀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等于57.3kJB .已知正丁烷()g →异丁烷()g H 0<,则正丁烷比异丁烷稳定C .()()()12222H g O g 2H O l H 571.6kJ?mol -+==-,则2H 的燃烧热为1571.6kJ?mol -D .已知()()()2212C s 2O g 2CO g H +=,()()()222C s O g 2CO g H +=,则12H H >11.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2Zn(s)+O 2(g)=2ZnO(s) △H 1=−702.2kJ/mol Hg(l)+12O 2(g)=HgO(s) △H 2=−90.7kJ/mol 由此可知Zn(s)+HgO(s)=ZnO(s)+Hg(l)的△H 3,其中△H 3的值是A.−260.4kJ/mol B.−254.6kJ/mol C.−438.9kJ/mol D.−441.8kJ/mol12.已知H2(g)+Cl2(g)=2HCl(g)△H=-184.6kJ/mol,则反应HCl(g)=12H2(g)+12Cl2(g)的△H为()A.+184.6kJ/mol B.-92.3kJ/mol C.-369.2kJ/mol D.+92.3kJ/mol13.一个化学反应无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反应热都是一样的。
2021届高考化学二轮专项练习卷:化学能与热能【有答案】

化学能与热能1.下列关于反应热的说法正确的是(D)A.在稀溶液中所有酸和碱反应的中和热数值都相等B.已知C(s)+O2(g)===CO(g)ΔH=-110.5 kJ/mol,说明碳的燃烧热为110.5 kJ/mol 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D.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解析]A.在稀溶液中弱酸或弱碱发生中和反应时,弱酸或弱碱电离吸热,错误,不选A;B.燃烧热是指1摩尔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反应中产物为一氧化碳,错误,不选B;C.某些放热反应也需要加热条件才能发生,需要加热的不一定是吸热反应,错误,不选C;D.物质能量一定,对于确定的反应,反应的反应热只与体系始态和终态有关与变化途径无关,正确,选D。
2.下列有关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B)A.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ΔH=-57.3 kJ/mol,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H=2×(-57.3) kJ/molB.CO(g)的燃烧热是283.0 kJ/mol,则2CO2(g)===2CO(g)+O2(g)反应的ΔH=+(2×283.0) kJ/molC.1 mol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D.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 mol水,放出57.3 kJ热量[解析]A.酸碱发生中和反应产生1 mol水时放出的热量,所以H2SO4和Ca(OH)反应的中和热与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相同,都是ΔH=-57.3 kJ/mol,A错误;B.CO(g)的燃烧热是283.0 kJ/mol,表示 1 mol CO完全燃烧产生CO2放出热量是283.0 kJ,则2CO2(g)===2CO(g)+O2(g)反应的ΔH=+(2×283.0) kJ/mol,B正确;C.1 mol甲烷燃烧生成液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C错误;D.由于醋酸是弱酸,电离吸收热量,所以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 mol水,放出热量小于57.3 kJ,D错误,答案选B。
2021人教版高中化学高二上化学能与热能专题训练

化学高二(上)2021人教版高中化学高二上化学能与热能专题训练一、选择题1、CO和O在钉催化剂的表面有“线式”和“桥式”两种反应方式,其中“线式”反应在催化剂表面形成化学键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O2和CO都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B.该过程中,CO先断键成C和OC.状态Ⅰ→状态Ⅲ是放热过程D.钉催化剂降低了该反应的焓变2、以下反应可表示获得乙醇并用作汽车燃料的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①6CO2(g)+6H2O(l)==C6H12O6(s)+6O2(g) △H1②C6H12O6(s)==2C2H5OH(l)+2CO2(g) △H2③C2H5OH(l)+3O2(g)== 2CO2(g)+ 3H2O(l)△H3A.2△H3=-△H1-△H2B.△H3、△H1、△H2均为△H<0C. 在不同油耗汽车中发生反应③,△H3会不同D. 植物的光合作用通过反应①将热能转化为化学能3、我国科学家已经成功地利用二氧化碳催化氢化获得甲酸,利用化合物1催化氢化二氧化碳的反应过程如图甲所示,其中化合物2与水反应变成化合物3,化合物3与HCOO-的反应历程如图乙所示,其中TS表示过渡态,Ⅰ表示中间体。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平衡移动的角度看,升高温度可促进化合物2与水反应变成化合物3与HCOO-B.该历程中最大能垒(活化能)E正=16.87kcal/molC.使用更高效的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最终提高二氧化碳的转化率D.化合物1到化合物2的过程中存在碳氧键的断裂和碳氢键的形成4、已知:①I2(g)+H2(g)2HI(g)+26.5kJ、②I2(s)+H2(g)2HI(g)-9.5kJ,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①是放热反应,无需加热即可发生B. ②需持续不断加热才能发生反应C. I2(g)和I2(s)的能量关系如图所示D. 1molI2(s)和1molH2(g)的能量之和比2molHI(g)能量高5、与如图图像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 H2O(g)的能量低于H2(g)和O2(g)的能量之和B. 表示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g)+O2(g)=H2O(g)+241.8kJC. 表示1molH2(g)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吸收241.8kJ热量D. 表示2molH2(g)所具有的能量一定比2mol气态水所具有的能量多483.6kJ6、在298K、100kPa时,已知:2H2O(g)=2H2(g)+O2(g)△H1H2(g)+Cl2(g)=2HCl(g)△H22Cl2(g)+2H2O(g)=4HCl(g)+O2(g)△H3则△H3与△H1和△H2间的关系正确的是()A. △H3=△H1+2△H2B. △H3=△H1+△H2C. △H3=△H1-2△H2D. △H3=△H1-△H27、白磷与氧可发生如下反应:P4+5O2=P4O10。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过关训练化学能与热能(含答案)

化学能与热能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1.(2022·湖南湘西·高三期末)乙烯与水加成制备乙醇的反应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硫酸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 .该合成反应的速率由反应②决定C .()2223214CH CH (g)H O(l)CH CH OH(l)ΔH E E kJ /mol =+→=-D .该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 2.(2022·浙江·高三专题练习)物质、与的能量存在如图所示的相互关系。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物质是图示三种物质中最稳定的B .过程②属于吸热反应C .由转变为所吸收的热量等于过程②与过程②所放出的热量D .物质变化过程中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与路径无关3.(2022·广西南宁·高三专题练习)顺−2−丁烯、反−2−丁烯分别与氢气加成制备丁烷的焓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上述反应均为吸热反应B .顺−2−丁烯比反−2−丁烯稳定C .1mol 顺−2−丁烯转化为1mol 反−2−丁烯放热4.2kJD .发生加成反应时,顺−2−丁烯断键吸收的能量高于反−2−丁烯断键吸收的能量 4.(2022·浙江·高三期末)金属钠和氯气反应的能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H 3<0,∆H 5>0B .在相同条件下,2K(g)→2K +(g)的3H '∆<∆H 3C .∆H 1<∆H 4+∆H 5+∆H 6+∆H 7D .∆H 7<0,且该过程形成了分子间作用力5.(2022·广东·潮州市潮安区宝山中学高三期末)已知断裂1molH 2(g)中的H—H 键需要吸收436kJ 的能量,断裂1molO 2(g)中的共价键需要吸收498kJ 的能量,生成H 2O(g)中的1molH—O 键能放出462.8kJ 的能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断裂1molH 2O 中的化学键需要释放925.6kJ 的能量B .2H 2(g)+O 2(g)=2H 2O(g),该反应放出能量481.2kJC .2H 2O(l)=2H 2(g)+O 2(g),该反应放出能量471.6kJD .H 2(g)+12O 2(g)=H 2O(l),1mol 2O 参与反应放出能量240.6kJ6.(2022·湖南·长沙市南雅中学高三期末)下列关于反应热的叙述正确的是A.当ΔH<0时,表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B.1molH2与0.5molO2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即是H2的燃烧热C.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只能是整数,不能是分数D.1molNaOH分别和1molCH3COOH、1molHNO3反应放出的热量:CH3COOH<HNO37.(2022·河南·高三阶段练习)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H2O(g)=H2O(l) ②H=Q1kJ·mol-1;C2H5OH(g)=C2H5OH(l) ②H=Q2kJ·mol-1;C2H5OH(g)+3O2(g)=2CO2(g)+3H2O(g) ②H=Q3kJ·mol-1。
化学能与热能专项训练 - 学生版

化学能与热能定义:反应热:化学反应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用ΔH(也叫焓变)表示,符号:吸+放—,单位:kJ/mol 放热越多,ΔH越小;吸热越多,ΔH越大。
中和热:酸碱中和生成1mol H2O所放出的热量。
可溶强酸碱中和生成可溶盐和水的中和热都是57.3 kJ/mol.可溶强酸碱中和生成难溶盐和水的中和热大于57.3 kJ/mol.弱酸、弱碱中和反应的中和热都小于57.3 kJ/mol.燃烧热:101kPa下,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所放出的热量。
CO2(g)、SO2(g)、H2O(l)等都是稳定氧化物。
中和热、燃烧热都是反应热。
生成热:101kPa下,由最稳定单质生成1mol纯物质的热效应。
最稳定的单质的生成热为零。
如C(石墨,s)、O2(g)的生成热为0,C(金刚石,s)的生成热为+1.9 kJ/mol.C(石墨,s)+O2(g)=CO2(g)根据定义,CO2的生成热为-393.5kJ/mol热化学方程式:能表示参加反应物质的量和反应热关系的化学方程式。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①指明温压(不指明为常温常压)②指明各物质的状态③注明ΔH的符号、数值及单位④系数表示物质的量,可以是任意倍、分数或小数。
盖斯定律:化学反应不论一步完成,还是几步完成,其总的热效应相同。
根据盖斯定律,热化学方程式可进行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反应热要跟着一同运算。
反应热计算公式:①ΔH=生成物总能量—反应物总能量②ΔH=反应物键能之和—生成物键能之和;③ΔH=反应物燃烧热之和—生成物燃烧热之和④ΔH=生成物生成热之和—反应物生成热之和化学能与热能专项训练一、单选题1.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ΔH的绝对值均正确)()A.C2H5OH(l)+3O2(g)===2CO2(g)+3H2O(g) ΔH=-1 367.0 kJ/mol(燃烧热)B.NaOH(aq)+HCl(aq)===NaCl(aq)+H2O(l) ΔH=+57.3 kJ/mol(中和热)C.S(s)+O2(g)===SO2(g)ΔH=-269.8 kJ/mol(反应热)D.2NO2===O2+2NOΔH=+116.2 kJ/mol(反应热)2.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HCl 和NaOH 反应的中和热ΔH =-57.3 kJ/mol ,则H 2SO 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ΔH =2×(-57.3) kJ/molB .CO(g)的燃烧热是283.0 kJ/mol ,则2CO 2(g)=2CO(g)+O 2(g)反应的ΔH =+2×283.0 kJ/molC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D .1 mol 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3.发射“嫦娥一号”探月卫星用的燃料是H 2,氧化剂是O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能与热能
1.(2020·邯郸教学质量检测)工业上,在一定条件下利用乙烯和水蒸气反应制备乙醇。
化学原理:CH 2==CH 2(g)+H 2O(g)===CH 3CH 2OH(g) ΔH 。
已知几种共价键的键能如下表所示: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上述合成乙醇的反应是加成反应
B .相同时间段内,反应中用三种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相等
C .碳碳双键的键能小于碳碳单键键能的2倍
D .上述反应式中,ΔH =-96 kJ ·mol -1
2.(2019·浙江4月选考,23)MgCO 3和CaCO 3的能量关系如图所示(M =Ca 、Mg):
M 2+(g)+CO 2-3(g)――→ΔH 2M
2+(g)+O 2-(g)+CO 2(g) ↑ΔH 1 ↓ΔH 3
MCO 3(s)――→ΔH MO s +CO 2(g)
已知:离子电荷相同时,半径越小,离子键越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ΔH 1(MgCO 3)>ΔH 1(CaCO 3)>0
B .ΔH 2(MgCO 3)=ΔH 2(CaCO 3)>0
C .ΔH 1(CaCO 3)-ΔH 1(MgCO 3)=ΔH 3(CaO)-ΔH 3(MgO)
D .对于MgCO 3和CaCO 3,ΔH 1+ΔH 2>ΔH 3
3.已知:2H 2(g)+O 2(g)===2H 2O(g) ΔH 1
3H 2(g)+Fe 2O 3(s)===2Fe(s)+3H 2O(g) ΔH 2
2Fe(s)+32
O 2(g)===Fe 2O 3(s) ΔH 3 2Al(s)+32
O 2(g)===Al 2O 3(s) ΔH 4 2Al(s)+Fe 2O 3(s)===Al 2O 3(s)+2Fe(s) ΔH 5
下列关于上述反应焓变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ΔH 1<0,ΔH 3>0
B .ΔH 5<0,ΔH 4<ΔH 3
C .ΔH 1=ΔH 2+ΔH 3
D .ΔH 3=ΔH 4+ΔH 5
4.CO2和CH4催化重整可制备合成气,对减缓燃料危机具有重要的意义,其反应历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合成气的主要成分为CO和H2
B.①→②既有碳氧键的断裂,又有碳氧键的形成
C.①→②吸收能量
D.Ni在该反应中作催化剂
5.(2020·湖南教育联盟联考)已知化学反应A2(g)+B2(g)===2AB(g) ΔH=+100 kJ·mol-1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加入催化剂,该反应的反应热ΔH将减小
B.每形成2 mol A—B键,将吸收b kJ能量
C.每生成2分子AB吸收(a-b) kJ热量
D.该反应正反应的活化能大于100 kJ·mol-1
6.化学反应①A B和②B C的能量反应过程图如下所示。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反应①的ΔH1>0
B.反应②在升高温度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反应②的活化能小于反应①的活化能
D.总反应③A C的ΔH 3>0
7.(2019·大同期末)化学与人类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直接燃烧煤和将煤进行深加工后再燃烧的效率相同
B.天然气、水能属于一次能源,水煤气、电能属于二次能源
C.人们可以把放热反应释放的能量转化为其他可利用的能量,而吸热反应没有利用价值
D.地热能、风能、天然气和氢能都属于新能源
8.(2020·长沙高三月考)能源可划分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直接从自然界取得的能源称为一次能源,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换得到的能源称为二次能源。
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