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零丁洋-优质
《过零丁洋》优秀课件PPT

过零丁洋
liáo luò
经
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丁
huáng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青
韵脚:双数诗行末尾押韵的字,押“ing”韵
因为贪生怕死而损害仁义,应该为 了成全仁德,可以不顾自己的生命。
表示为了成全仁德,可以不顾 自己的生命。或为了维护正义事业 而牺牲生命。
民族英雄——文天祥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云孙,字宋瑞,又字履善。自号浮 休道人、文山。江南西路吉州庐陵县(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 )人,汉族江右 民系 ,南宋末年政治家、文学家,抗元名臣,民族英雄 ,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 "宋末三杰"。
遭逢: 遭遇。 起一经:指自已由科甲出身。 干戈: 两种兵器,这里代指战争。 寥落: 荒凉冷落。 四周星:指四年。
诗句解析
辛苦遭逢起一经, 我自幼刻苦研读经书,通过科举考试,才被 朝廷选拔入仕做官。 干戈寥落四周星。 抗元战斗已进行了四年,抗元的烽火变得寥 寥落落。
山河破碎:指宋朝国土被元军侵占。 风飘絮: 形容山河破碎如柳絮片片飞散。 浮沉: 时起时沉。 雨打萍: 比喻个人经历坎坷不平如雨中
人生自古谁无死? 古往今来,人生在世谁能躲避一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我要为朝廷捐躯,留下一颗衷心永垂史册。
过零丁洋
——文天祥
对平生遭遇的回顾——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表达了作者对当前局 势的认识 及对国破家 亡的巨痛与自责、自 叹相交织的苍凉心绪。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过零丁洋》优质 ppt课件

13 悟情明志
1278年,文天祥写了这首《过零丁洋》明 志,在过后的四年中,文天祥用行动证明了他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崇高民 族气节。
1283年,文天祥在元大都英勇就义。死后, 人们在他的衣带中发现一篇早就写好的赞文: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至仁; 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国家命运:山河破碎 雨打萍:身世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
——个人命运:身世浮沉
PPT课件
惶恐滩头说惶恐,
9
零丁洋里叹零丁
追叙今昔不同的处境和心情。 基调:悲愤
名词解释: 惶恐滩:兵败经惶恐滩退往福建。 零丁洋:不幸被俘被押至零丁洋。 “惶恐”、“零丁”具有双层含义 : 一是形势险恶,身为战将难以守土复国,身为阶下囚, 孤苦伶仃,只有一人。 二是指作者内心的惶恐、凄凉。
赤诚的心如一团火,照耀史册, 照亮世界,照暖人生。用一照字,显 示光芒四射,英气逼人。
PPT课件
12 诵读
下面请同学们一起诵读文天祥这首气壮山 河,苍凉悲壮的诗歌《过零丁洋》。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279年1月 文天祥在被 元军押解至 伶仃洋(今 广东省珠江 口附近)写 下了《过零
丁洋》。
1279年3月 19日 崖山海 战以元军大 胜结束,南 宋宣告灭亡。
4 初读
读准字音 读出停顿和轻重
读出感情
PPT课件
5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PPT课人件 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过零丁洋》优质课

分成小组,让学生共同探讨主题,分享个人观点和理解,提升合作和协作能力。
学生参与度的提升
问题讨论 案例研究 实践活动
鼓励学生思考和提问,促进深入讨论和交流。
引入相关案例,让学生将理论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增加参与度。
设计与故事相关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主动参与, 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评估与反思
定期评估学生的主题理解和分析能力。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以便更好地调整教学策略。
优质课的重要性
学生表现
通过优质课的设计和实施,学 生的学习表现将得到大幅提高。
教师满意度
优质课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满意 度,也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满意 度。
课堂氛围
优质课能够创造积极、互动的 课堂氛围,让学习充满乐趣。
《过零丁洋》优质课
欢迎参加本次《过零丁洋》的优质课!本课程将带您深入探讨该作品的精髓, 以及如何有效设计教学。
课程简介
内容概述
简述《过零丁洋》的情节、主 题和核心思想。
学习目标
明确学生应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培养学生的思辨和表达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力。
教学方法
探讨和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 提供多样性的学习体验。
教材选择与解读
结语
通过本次《过零丁洋》优质课的学习,您将获得更多的教学灵感和教育智慧, 助力您的教学事业更上一层楼。
教材选择
了解选择该教材的原因和优势, 以及如何将其应用于课堂教学。
引导学生
教师的角色是如何引导学生深入 理解并从中受益的。
主题解析
剖析文本中的主题,帮助学生发 现隐藏的意义和价值。
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
概念讲解
用清晰简洁的语言解释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帮助学生理解故事线索和情感纠葛。
《过零丁洋》PPT优秀课件

颈联写诗人所 遇形势的险恶 和境况的危苦。
运用双关的修辞手法,巧妙地借用“惶恐滩”和“零丁洋”这 赏 析 两个蕴含感情色彩的地名,又巧妙地将其转化为心情,写出了形势
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
直抒胸臆
默写常考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尾联写诗人捐 躯报国的决心。
赏
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加强了语气,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
过零丁洋
文天祥
作者简介
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又字 宋瑞,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 南宋政治家、文学家。官至右丞相。与张世 杰、陆秀夫等坚持抗元,后失败被俘,不屈 于元人的威逼利诱,最后从容就义。诗作有 《过零丁洋》《正气歌》等。遗著有《文山 先生全集》。
背景链接
本诗作于1279年。祥兴元年(1278)十二月, 文天祥抗击元军兵败被俘。次年,囚禁文天祥的 船队经过零丁洋时,元军一再逼迫他写信招降在 海上坚持抵抗的南宋将领张世杰,文天祥不从, 写下此诗以明志。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译
自古以来人活在世上谁能不死?留下这颗赤诚之心照耀在史册上
文 (就行了)。
此诗押“inɡ”韵: 经、星、萍、丁、 青。
诗词品读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过”为经过、途经之意;“零丁洋” 即“伶仃洋”,今广东珠江口外。“过 零丁洋”,即经过零丁洋。标题交代了 诗歌的写作内容。
诗题:__惶__恐__滩__头___说__惶__恐__,__零__丁___洋__里__叹__零__丁__。___
图片解说: 面对波涛翻滚的水流,文天祥回想起曾在滩头的 惶恐之感,不由悲叹如今洋中的零丁之境。
诗题: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过零丁洋》文天祥 优质课件

想到前年兵败江西,(自己) 从惶恐滩头撤离的情景,那险恶的 激流、严峻的形势,至今还让人惶 恐心惊;想到去年五岭坡全军覆没, 身陷敌手,如今在浩瀚的零丁洋中, 只能悲叹自己的孤苦伶仃。
自古人生在世,谁没有一死呢? 为国捐躯,死得其所,那么就(让 我)留下这颗赤诚人怎样的经历? 一是读经书入仕途,二是起兵
导入新课
祥兴元年(1278)十二月, 文天祥兵败被俘。第二年元月,元 军出珠江口,进攻南宋最后据点崖 山,文天祥被押解同行,过零丁洋 时写了这首诗。
过零丁洋
文天祥
教学目标
1、积累有关文天祥的文学常 识;
2、积累文言词汇; 3、领会每句诗的含义; 4、体会诗歌的主题思想; 5、背诵并默写全诗。
作者简介
读准字音
遭逢féng 干戈gē
寥liáo落
飘piāo絮xù
惶恐huáng kǒng 滩
零líng丁dīng洋
丹dān心
汗hàn青
重点字词
①经:经书。起一经:见注释。 ②干戈:战争。寥落:稀少。 ③四周星:四周年。 ④风飘絮,雨打萍:见注释。 ⑤第一个“惶恐”“零丁”:表 示地名。
⑥第二个“惶恐”:指为国家 的前途和命运担心害怕。
4、颈联两个“惶恐”,两个 “零丁”各有什么含义?表达了诗 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①前一个“惶恐”、“零丁” 是指地名,后一个“惶恐”、“零 丁”是写心情;
②表达了诗人对危难国运的担 忧和对自身处境的哀怨。
5、尾联表明了诗人怎样的气 节?
直抒胸臆:表明诗人舍生取义 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情感高亢激昂,成为千古传诵的名 句。
⑦第二个“零丁”:表现自己 孤苦无依的样子。
⑧丹心:不投降卖国的爱国之 心。
【部编版】九年级下语文《过零丁洋》优质课说课稿

【部编版】九年级下语文《过零丁洋》优质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过零丁洋》是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古诗文。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文天祥在南宋末年抗元战争时期所作,它记录了作者在零丁洋与元军作战的经历和感悟。
这首诗具有很高的文学和历史价值,是中华民族抗争精神的体现。
本诗以激昂慷慨的语气,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民族的忠诚和对敌人的蔑视,展现了作者英勇不屈的民族气节。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在心智和认知上已经有了较高的水平,对于古诗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也有所提高。
但古诗文的语言和表达方式与现代文存在一定的差异,学生可能对其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理解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建立起古诗文的理解框架,引导他们深入理解诗文的内容和作者的情感。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过零丁洋》,理解诗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了解诗文的历史背景。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诗文的语言、形象和情感,培养学生欣赏古诗文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英勇不屈的民族气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诗文的理解和背诵,诗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的解释。
2.难点:诗文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的理解,作者情感的把握。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讲授法:对诗文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和作者情感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建立起理解框架。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诗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文的内容。
3.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4.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和视频资料,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简要介绍文天祥的历史背景,引发学生对《过零丁洋》的兴趣。
2.讲解:对诗文进行逐句讲解,解释关键词汇和句子的含义,引导学生理解诗文的内容和作者的情感。
3.分析:分析诗文的语言、形象和情感,帮助学生培养欣赏古诗文的能力。
过零丁洋的优质课教案

过零丁洋的优质课教案《过零丁洋》的优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诗歌的大意,掌握重点字词的含义。
2、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怀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
3、培养学生对古典诗歌的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诗歌中蕴含的深刻情感,体会诗人的爱国精神。
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如对仗、用典等。
2、教学难点领悟诗人以死明志的决心,感受其崇高的民族气节。
引导学生将诗歌的情感内涵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情感美。
2、讲解法:对诗歌中的重点字词、诗句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含义。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诗歌中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合作精神。
4、情境教学法:创设相关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诗人的情感。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播放一段有关南宋末年历史的视频,展示当时国家面临的危局和人民的苦难。
提问学生对这段历史的了解和感受,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诗歌《过零丁洋》。
2、作者及背景介绍介绍文天祥的生平事迹,重点突出他在抗元斗争中的英勇表现和坚贞不屈的精神。
讲述诗歌的创作背景,即文天祥在兵败被俘后,路过零丁洋时所作。
3、初读诗歌教师范读诗歌,要求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语调。
学生自由朗读诗歌,初步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情感。
4、诗歌讲解逐句讲解诗歌的含义,重点解释“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中“一经”“干戈”“寥落”等字词的意思。
引导学生理解“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这一比喻句,感受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悲惨。
分析“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中诗人的心情,体会其内心的惶恐和孤独。
讲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千古名句,让学生理解诗人以死明志的决心和对国家的忠诚。
5、诗歌赏析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对仗手法,如“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体会对仗的工整和语言的优美。
诗词鉴赏《过零丁洋》

过零丁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过零丁洋》是文天祥的代表作,是他在被俘次年(1279),被押解路过零丁洋时所作。
诗歌表现了文天祥忠贞为国、视死如归的决心以及崇高的民族气节。
诗歌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巧妙运用了地名与心情的双关语,全诗气势磅礴,情调高昂。
艺术表现手法:慷慨陈词,以诗述志。
《过零丁洋》是一首永垂千古的述志诗。
诗的开头,回顾身世,意在暗示自己久经磨炼,无论什么艰难困苦都无所畏惧。
接着追述战斗生涯:在荒凉冷落的战争环境里,诗人度过了四年,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兴亡联系在一起了。
三四句承上从国家和个人两个方面,继续抒写事态的发展和深沉的忧愤。
这一联对仗工整,比喻贴切,真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诗人的遭遇。
国家民族的灾难,个人坎坷的经历,万般痛苦煎熬着诗人的心,使其言辞倍增凄楚。
五六句喟叹更深,以遭遇中的典型事件,再度展示诗人因国家覆灭和已遭危难而战栗的痛苦心灵。
结尾两句以磅礴的气势收束全篇,写出了宁死不屈的壮烈誓词,意思是,自古以来,人生哪有不死的呢?只要能留得这颗爱国忠心照耀在史册上就行了。
这句千古传诵的名言,是诗人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的一曲理想人生的赞歌。
全诗格调沉郁悲壮,浩然正气贯
长虹,确是一首动天地、泣鬼神的伟大爱国主义诗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根据诗的结构分析感知诗的主题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死在风波亭上;
•
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吃美国
的救济粮;
•
刘胡兰在敌人铡刀下慷慨就
义。
文天祥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走近文天祥
文天祥(1236——1282) 南宋文 学家,字宋瑞,二字履善,号文山,吉州庐 陵(今江西吉安)人。
理宗宝佑四年(1256)举进士第一。 恭帝德佑元年(1275),元兵长驱东下,文 于家乡起兵抗元。次年,临安被围,除右丞 相兼枢密使,奉命往敌营议和,因坚决抗争 被拘,后得以脱逃,转战于赣、闽、岭等地, 兵败被俘,坚贞不屈,就义于大都(今北 京)。
样的思想感情?
实用文档
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哪两件大事?
一是在他21岁时,因科举走入仕途; 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关头,起兵勤王
抗元。
实用文档
颔联两句有何联系?用了什么修辞?
——国家山河支离破碎,局势危急, 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国家命运和 个人命运紧密相连,历经艰辛危苦。 “风飘絮”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 无可挽回;“雨打萍”比喻自己身 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 时沉。用了比喻,对偶的修辞。
实用文档
课堂练习
1、《过零丁洋》中以比喻的手法暗示国家与个 人命运的变化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2、 《过零丁洋》中表现作者视死如归的爱国
情怀的语句
是:
。
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实用文档
内 容 理 解
3、解释下列词。
课前导入
同学们,在我们中国的历史长 河中有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他们在民 族危亡的关头,挺身而出,力挽狂澜;即便 身陷囹圄,也信念坚定,把生命献给了伟大 的祖国。今天,我们就了解一位这样的人物, 感受他那满腔的浩然正气。
实用文档
谈谈你所知道的 古今英雄
实用文档
• 蔺相如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
苏武执汉节牧羊十九年;
首联:自国己家走危上急仕,途勤,王抗元 铺
颔联:国家分裂,命运艰辛 垫
颈联: (对仗)追忆过去, 悲愤忧惧
尾联: 直抒胸臆,感叹
主
眼前,以死明志
旨
实用文档
1、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哪两件大事? 2、颔联两句有何联系?用了什么修辞? 3、理解颈联中“惶恐”、“零丁”含义 4、尾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抒发了作者怎
其诗,前期受江湖派影响,诗风平 庸,后期多表现爱国精神之作。存词不多, 笔触有力,感情强烈,表现了作者威武不屈 的英勇气实概用,文档震憾人心。有《文山先生全 集》。
课文朗诵欣赏
注意听准确字音 及诗歌的节奏停顿。
实用文档
过零丁洋 liáo
•
luò
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身世浮沉雨打萍。
我这一生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 根,时起时浮。
山河破碎:指宋朝国土被元军侵占。
风飘絮:形容山河破碎如柳絮片片飞散。
浮沉:时起时浮。
雨打萍:比喻个人经历坎坷不平如雨中浮萍时起时
浮。
实用文档
惶恐滩头说惶恐,
带兵抗元失败后经惶恐滩一带匆忙撤离,
零丁洋里叹零丁。
如今被浮,路过零丁洋,不禁叹息自己的孤苦 零丁。
汗青:____永__垂___青__史__ 干戈:_____战___争______ 寥落:____荒___凉__冷__落________
实用文档
4、下列高度概括了当时的社会形势和个人
整,读来琅琅上口。
实用文档
词句品味·积累
•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 ——于谦
•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 ——曹植
•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 ——李清照
•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实用文档
• ——谭嗣同
同学们,如今我们的 祖国,经济迅速发展,国家日益 强盛,人民团结奋进。在这样和 平安定的年代里,我们更爱我们 的祖国。从现在起,我们每一位 同学都应该树立立志成才报效祖 国的远大理想,勤奋刻苦,踏实 进取,努力学习,为振兴中华打 好坚实的文化基础。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huán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g
韵脚:双数诗行末尾押韵的字,押“ing”韵
实用文档
“七律”诗的知识
我国古代格律诗: 八句七字, 偶数句押韵, 三、四两句,五、六两句对偶。 每两句为一联,分别为:
首联、颔hàn 联、颈联、尾联。
实用文档
诗歌解析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主题:
这是一首洋溢着爱国主义激 情的诗篇,是文天祥的代表作。诗的 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 汗青”两句,已成为中华诗史上千古 不朽的名句。它一直在感召着后代的 仁人志士为祖国、为民族、为正义事 业而奋斗,而献身。
实用文档
阅读练习·探究二
•这两句写法别致,好在:字 面重复而词义不重复,地名 转化为心情的巧妙运用,地 名引起的直接联想,对仗工
实用文档
理解颈联中“惶恐”、“零丁”那两层 含义
第一层:地名。第二层: 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 表达了诗人对危难国运的担忧和 对自身处境的哀怨。
实用文档
尾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抒发了作者 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以 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他的民 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辛苦遭逢起一经, 自幼刻苦研究经书,科举考试得中被朝廷选 拔,入仕做官,
干戈寥落四周星。 频繁的抗元战争中已度过了整整四年
遭逢:遭遇,指受到朝廷选拔。 起一经:指自已由科甲出身。 干戈寥落:意为冷清,稀稀落落,指兵力单薄。 四周星: 指四周实年用文。档
山河破碎风飘絮,
大好河山被敌人侵占,宋朝国势危亡 如风中飘飞的柳絮,
惶恐滩:在今江西万安县,为赣江十八滩之一。 水流湍急,是最险的一滩,几渡者皆惊恐,故名 “惶恐滩”。 惶恐:惶惑和恐惧,引申也有惭愧的意思。 零丁洋:在今广东中山南的珠江口。 零丁:孤苦无依的样实子用文。档
人生自古谁无死, 自古以来人生在世,谁能躲避一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为国捐躯,留下一颗爱国之心永照青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