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图示分析汇总

合集下载

微观经济学图示分析部分汇总

微观经济学图示分析部分汇总

微观经济学图示汇总 需求、供给与均衡分析1,需求的变动需求的变动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的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2,供给的变动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PD 1E 4D 2 P 1P 2 E 1 E 2E 3S 1S 24。

需求弧弹性的五种分类5。

需求点弹性的五种类型在需求的价格点弹性中,上述分析的五种基本类型也同样存在。

见下页说明。

6。

供给弹性的几何测定:供给的价格点弹性也可以用几何方法来求得。

在此用图2-8以线性供给函数为例加以在A 点的点弹性值: Esp =Q P dP dQ ⋅=OB AB AB CB ⋅=OBCB7。

供给价格弹性的分类及几何表示8。

支持价格的含义及影响图2—21表示政府对某种产品实行最低限价的情形。

政府实行最低限价所规定的市场价格为P 0。

由图可见,最低限价P 0大于均衡价格P e ,在最低限价P 0的水平,市场供给量Q 2大于市场需求量Q 1,市场上出现产品过剩(过度供给)的情况。

A B e s >1 (a) P O Q S C ABe s <1 (b) P O Q S C A Be s =1(c)PO QS (C)政府实行最低限价的目的通常是为了扶植某些行业的发展。

农产品的支持价格就是西方国家所普遍采取的政策,在实行这一政策时,政府通常收购市场上过剩的农产品。

消费者行为1.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根据表3—1所绘制的总效用和边际效用曲线如图3—1所示。

图中的横轴表示商品的数量,纵轴表示效用量,TU 曲线和MU 曲线分别为总效用曲线和边际效用曲线。

由于边际效用被定义为消费品的一单位变化量所带来的总效用的变化量,又由于图中的商品消费量是离散的,所以,MU 曲线上的每一个值都记在相应的两个消费数量的中点上。

在图中,MU 曲线因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而成为向右下方倾斜的,相应地,TU 曲线则随着MU 的变动而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动特点。

总结MU 与TU 的关系:当MU >0时,TU 上升 当MU <0时,TU 下降当MU =0是。

微观经济学经典图解

微观经济学经典图解

微观经济学小结(1)供求理论消费理论弹性分析微观经济学小结(2)定义微观经济学小结(3)定义要点:愿意提供、提供能力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微观经济学小结(4)定义图表微观经济学小结(5)定义特点:负值、用绝对值表示微观经济学小结(6)要点:只有一种商品数量变动研究对象:商品与效用的关系微观经济学小结(7)要点:只有一个要素变动研究对象:投入要素与产出的关系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微观经济学小结(8)机会成本、沉没成本研究对象:成本与产出的关系微观经济学小结(9)基本特征:大量的买者和卖者特点:价格既定、产品同质、要素自由、信息充分微观经济学小结(10)基本特征:一个卖者和大量的买者特点:无相似产品、进入被封锁微观经济学小结(11)基本特征:几个卖者和大量的买者特点:产品较相似、明显的进入障碍(显著的规模经济性)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微观经济学小结(12)基本特征:许多卖者和大量的买者特点:相似而不相同的产品、进出容易微观经济学小结(13)MU X MU Y=消费者均衡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Cx1+pD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O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word 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生产函数一般可表述为:Q=f(x 1,x 2,…,x n )。

其中,x 1,x 2,…,x n 表示n 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Q 表示最大产量。

●生产函数可以告诉我们:①对于给定生产要素投入量,现有生产技术给出了一个最大的产出量;②对于给定产出量,每一投入组合的使用量为最小。

●简单生产函数记为:Q=f(L,K)。

其中,L 表示劳动投入量,K 表示资本投入量。

(一)固定替代比例的生产函数也被称为线性生产函数,表示在每一产量水平上任何两种生产要素之间的替代比例都是固定的。

微观经济学图示分析与汇总

微观经济学图示分析与汇总

第二章需求、供给与均衡分析1,需求的变动(教材P22)需求的变动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的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2,供给的变动(教材P21)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A.结论:供给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的变动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

3,需求和供给同时变化引起的均衡价格变动:4。

需求弧弹性的五种分类5。

需求点弹性的五种类型在需求的价格点弹性中,上述分析的五种基本类型也同样存在。

见下页说明。

6。

供给弹性的几何测定:供给的价格点弹性也可以用几何方法来求得。

在此用图2-8以线性供给函数为例加以说明。

在A 点的点弹性值: Esp =Q P dP dQ ⋅=OB AB AB CB ⋅=OB CB7。

供给价格弹性的分类及几何表示8。

支持价格的含义及影响图2—21表示政府对某种产品实行最低限价的情形。

政府实行最低限价所规定的市场价格为P 0。

由图可见,最低限价P 0大于均衡价格P e ,在最低限价P 0的水平,市场供给量Q 2大于市场需求量Q 1,市场上出现产品过剩(过度供给)的情况。

政府实行最低限价的目的通常是为了扶植某些行业的发展。

农产品的支持价格就是西方国家所普遍采取的政策,在实行这一政策时,政府通常收购市场上过剩的农产品。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1.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根据表3—1所绘制的总效用和边际效用曲线如图3—1所示。

图中的横轴表示商品的数量,纵轴表示效用量,TU曲线和MU曲线分别为总效用曲线和边际效用曲线。

由于边际效用被定义为消费品的一单位变化量所带来的总效用的变化量,又由于图中的商品消费量是离散的,所以,MU曲线上的每一个值都记在相应的两个消费数量的中点上。

在图中,MU曲线因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而成为向右下方倾斜的,相应地,TU曲线则随着MU的变动而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动特点。

总结MU与TU的关系:当MU>0时,TU上升当MU<0时,TU下降当MU=0是。

TU达极大值。

微观经济学图

微观经济学图

生产可能性边界
需求曲线Q d=a-bP特征:右下方倾斜表示商品的需求量和价格间成反方向变动
供给曲线Qs=-a+bP
需求量变动表现为需求曲线上点的移动
需求的变动表现为整条需求曲线的移动其他因素收入、偏好等
富有弹性ed> 1 缺乏弹性ed < 1 单位弹性ed = 1完全弹性ed =∞完全无弹性ed = 0
支持价格限制价格<最高限价>
赋税归宿取决于供给和需求的相对弹性。

如果需求相对于供给缺乏弹性,税收向前转嫁于消费者;如果需求相对于供给富有弹性,税收则自后转嫁于生产者。

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可变要素投入的合理区间
等产量线等成本线生产者均衡
(其它曲线不重要)
各种短期成本曲线长期边际成本
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五种情况
P=AR >S AC P=AR =SAC A VC<P=AR <S AC
P=AR < A VC P=AR < A VC 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
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
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

微观经济学图解

微观经济学图解

微观经济学小结(1)供求理论消费理论弹性分析微观经济学小结(2)定义微观经济学小结(3)定义要点:愿意提供、提供能力- 1 - / 27微观经济学小结(4)定义图表微观经济学小结(5)定义特点:负值、用绝对值表示微观经济学小结(6)要点:只有一种商品数量变动研究对象:商品与效用的关系微观经济学小结(7)要点:只有一个要素变动研究对象:投入要素与产出的关系- 2 - / 27微观经济学小结(8)机会成本、沉没成本研究对象:成本与产出的关系微观经济学小结(9)基本特征:大量的买者和卖者特点:价格既定、产品同质、要素自由、信息充分微观经济学小结(10)基本特征:一个卖者和大量的买者特点:无相似产品、进入被封锁微观经济学小结(11)基本特征:几个卖者和大量的买者特点:产品较相似、明显的进入障碍(显著的规模经济性)- 3 - / 27- 4 - / 27微观经济学小结(12)基本特征:许多卖者和大量的买者特点:相似而不相同的产品、进出容易微观经济学小结(13)MU XMU Y =消费者均衡- 5 - / 27- 6 - / 2782三、供求法则1.仅当价格上升时,需求量下降;反之则上升;2.仅当价格下降时,供给量下降;反之则上升;3.当市场出现过度需求时、价格会上升,直至均衡为止;4.当市场出现过度供给时、价格会下降,直至均衡为止;5.在需求不变情况下,供给增加时导致均衡价格下降但均衡产量增加;供给减少时导致均衡价格上升,但均衡产量减少;6.在供给不变情况下,需求增加时导致均衡价格和产量同时增加;需求减少导致均衡价格和产量同时减少;7.当供求同时增加(或减少)时,均衡产量增加(或减少),但均衡价格不定;8.当供求反向变动时,均衡价格与需求变化方向相同,而均衡产量不定。

- 7 - / 27- 8 - / 27- 9 - / 27- 10 - / 27- 11 - / 27- 12 - / 27x 1+p CDO- 13 - / 27- 14 - / 27一、序数效用论•20世纪30年代,经济学家提出了序数效用论。

微观经济学图像汇总

微观经济学图像汇总

S
0
5
10
15
20
Q
注:根据P41玉米片 根据 玉米片 的供给表绘制
No.3-5
供给过剩的调节
Price
S
供给过剩
P1 P2 供给和需求同时向均衡点移 动
D 0 Q1 Q3 Q2 Quantity
No.3-6
供给不足的调节
Price
S
供给和需求同时向均衡点移 动 P3
P2
供给不足
0 Q1 Q3
D
π
Q
MR MC
MC
d
(MR=AR=P) )
Q1 Q3
O
Q
利润最大化的条件: 利润最大化的条件
必要条件: 必要条件: Mπ = 0
边际利润为0 (边际利润为0)
即:π的一阶导 = 0
利润: 利润: π =TR-TC 即: d π dTR dTC = = MR MC = 0 dQ dQ dQ
∴利润最大化的必要条件为 MR=MC(=P0=AR) ( )
0
X1
X2
X3
A1
A1′
A2
X
对于替代效应的两种不同观点: 对于替代效应的两种不同观点:
(斯勒茨基的替代效应大于希克斯的替代效应) 斯勒茨基的替代效应大于希克斯的替代效应) 大于希克斯的替代效应
斯勒茨基:原商品组合 斯勒茨基: 不变
Y B B′ U1
希克斯: 希克斯:原效用水平不 变
Y U1 B
E1 E2 U3 ①
希克斯分析法—— 希克斯分析法
价格效应=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 价格效应 替代效应+收入效应 替代效应
Y U1 B B′ E1 E2 E3 U2

西方经济学重要图解(微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重要图解(微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重要图解第二章 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1.对微观经济学的鸟瞰2.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3.需求的价格弹性的含义d QQ P Q e P P QP∆∆=-=-∙∆∆ 0l i m dP Q P d Q P e P Q d P Q∆→∆=-∙=-∙∆ 4.需求的价格弧弹性的五种类型 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五种类型5.需求的价格弹性和厂商的销售收入6.需求弹性与销售收入 e d >1 e d =1 e d <1 e d =0e d =∞降价增加不变减少同比例与价格的下降而减少 既定价格下,收益可以无限增加,因此,厂商不会降价 涨价 减少 不变 增加同比例与价格的上升而增加收益会减少为零7.供给的价格弹性 弧弹性公式: 点弹性公式: 8.线性供给曲线的点弹性9.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 弧弹性:X Y XYY XQ P e P Q ∆=∙∆点弹性:0limY X Y X Y XYP Y X YX Q P dQ P eP Q dP Q ∆→∆=∙=∙∆第三章 效用论d QQ P Qe P P QP ∆∆=-=-∙∆∆s dQ P e dP Q =∙1.消费者均衡条件:MU/P= (基数效用论) 消费者剩余U=f(X 1,X 2)=U o2.消费者的最优购买行为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均衡条件 :MRS 12=MU 1/MU 2=P 1/P 23.价格变化和收入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 收入变化:收入—消费曲线→恩格尔曲线4.正常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低档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λ000()Q CS f Q dQ P Q =-⎰5.商品价格变化所引起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商品类别 替代效应与价格的关系 收入效应与价格的关系 总效应与价格的关系 需求曲线的形状 正常物品 反方向变化 反方向变化 反方向变化 向右下方倾斜 低档物品 反方向变化 正方向变化 反方向变化 向右下方倾斜 吉芬物品反方向变化正方向变化同方向变化向右上方倾斜第四章 生产论1.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 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相互之间的关系2.边际技术替代率 等斜线 扩展线第五章 成本论1.短期成本的分类2.短期成本曲线的综合图3.短期产量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 (1)边际产量和边际成本之间的关系1L MC MP ω=∙1L TVC L AVC Q Q AP ωω===∙(2)平均产量和平均可变成本之间的关系4.长期成本曲线长期总成本曲线的形状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形状5.长期边际成本曲线的形状第六章完全竞争市场1.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2.利润最大化3.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4.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5.生产者剩余6.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 长期均衡条件:MR=LMC=SMC=LAC=SAC第四节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和短期供给曲线三、生产者剩余PS = P 0Q 0-f(Q)dQ00Q7.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成本不变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成本递增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成本递减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第七章 不完全竞争的市场1.垄断市场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边际收益、价格和需求的价格弹性2.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1.)dTR Q dP dP QMR Q P Q P dQ dQ dQ P==+=+1(1)dMR P e =-3.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4.自然垄断和政府管制:边际成本定价法及其他定价法 垄断竞争市场5.垄断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6.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MR=SMC7.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长期均衡条件:MR=LMC=SMC AR=LAC=SAC8.寡头市场古诺模型 斯威齐模型第八章 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需求方面市场类型产品 市场 要素市场要素边际收益 要素边际成本 要素使用原则 需求曲线完全竞争 竞争 竞争 边际产品价值 VMP=MP·P W VMP=W D=VMPD m 陡峭 卖方垄断 垄断 竞争 边际收益产品 MRP=MR·MPWMRP=W D=MRP =D m 买方垄断 竞争 垄断边际产品收益 VMP=MP·P 边际要素成本 MFC=MC·MPVMP=MFC不存在1.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边际产品价值 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 —— 要素价格完全竞争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 多个厂商调整时m 的要素需求曲线2.卖方垄断卖方垄断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边际要素成本曲线和要素供给曲线买方垄断厂商的要素需求无差异曲线分析价格扩展线劳动供给曲线土地的供给曲线使用土地的价格和地租的决定准租金 经济租金资本的供给 资本市场的均衡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基尼系数G=A/A+B (0≤G ≤1) 衡量一个国家贫富 差距的标准第十章 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1.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2.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3.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品在两个单个消费者之间的分配问题。

微观经济学图像汇总PPT课件

微观经济学图像汇总PPT课件

6
9L
40
多种固定比例投入下的生产函数:
E 1
0
5
N38玉米片的 需求表绘制
3
需求变动导致曲线移动
P
14 D D’ 12
10
8
6 4
2
0
4
8
D’
D Q
12 16 20 24
No.3-2
4
需求量变动使需求和价格的组合点沿 曲线运动:
P
D
P1
A
其他条件不变时,商品 价格下降会增进人们的 购买欲望
B
P2
0
短缺 D
/
0
No.3-8
5
10
15
数量(百万盒 / 年)
20 Q
注:根据P44 图3-7绘制
10
需求曲线移动时均衡点的变化
P
D D’
S
P2 P1
No.3-9
Q1 Q2
Q
11
供给曲线移动时均衡点的变化
P
D
S S’
P1 P2
No.3-
Q1 Q2
Q
12
两曲线同时移动时均衡点的变化
P
D D’
S S’
P2 P1
GB OG
BC CA
GC平行于AO
15
P
非线性需求曲线 A
计算点弹性的捷径: F
C
0
G
BQ
dQ GB dP GC P OF Q OG
GC OG
dQ gP dP Q
GB gGC GC OG
GB OG
GB OG
BC CA
GC平行于AO
16
需求价格弹性的弧弹性计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需求、供给与均衡分析1,需求的变动(教材P22)需求的变动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的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2,供给的变动(教材P21)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A.结论:供给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的变动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

3,需求和供给同时变化引起的均衡价格变动:4。

需求弧弹性的五种分类5。

需求点弹性的五种类型在需求的价格点弹性中,上述分析的五种基本类型也同样存在。

见下页说明。

图2-16 需求和供给的同时变动PD 1E 4D 2 QP 1P2 E 1 E 2E 3S 1S 2O6。

供给弹性的几何测定:供给的价格点弹性也可以用几何方法来求得。

在此用图2-8以线性供给函数为例加以在A 点的点弹性值: Esp =Q P dP dQ ⋅=OB AB AB CB ⋅=OBCB7。

供给价格弹性的分类及几何表示图2-7 线性需求曲线点弹性的五种类型PSPSAB e s >1 (a) POQS C A Be s <1(b)PO QSCA Be s =1(c)PO QS(C)8。

支持价格的含义及影响图2—21表示政府对某种产品实行最低限价的情形。

政府实行最低限价所规定的市场价格为P 0。

由图可见,最低限价P 0大于均衡价格P e ,在最低限价P 0的水平,市场供给量Q 2大于市场需求量Q 1,市场上出现产品过剩(过度供给)的情况。

政府实行最低限价的目的通常是为了扶植某些行业的发展。

农产品的支持价格就是西方国家所普遍采取的政策,在实行这一政策时,政府通常收购市场上过剩的农产品。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1.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图2-20 最高限价 SDP e OQ 1P QQ图2-21 最低限价SDP e Q 1 O P Q 2Q 2根据表3—1所绘制的总效用和边际效用曲线Array如图3—1所示。

图中的横轴表示商品的数量,纵轴表示效用量,TU曲线和MU曲线分别为总效用曲线和边际效用曲线。

由于边际效用被定义为消费品的一单位变化量所带来的总效用的变化量,又由于图中的商品消费量是离散的,所以,MU曲线上的每一个值都记在相应的两个消费数量的中点上。

在图中,MU曲线因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而成为向右下方倾斜的,相应地,TU曲线则随着MU的变动而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动特点。

总结MU与TU的关系:当MU>0时,TU上升当MU<0时,TU下降当MU=0是。

TU达极大值。

从数学意义上讲,如果效用曲线是连续的,则每一消费量上的边际效用值就是总效用曲线上相应的点的斜率。

这一点,也体现在边际效用的定义公式式中。

2,无差异曲线的概念及图形(Indifference Curve)3。

预算线的移动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两商品的价格P 1和P 2不变,消费者的收入I 发生变化,预算线平行移动。

第二种情况:消费者的收入I 不变,两种商品的价格P 1和P 2同比例同方向发生变化,这时,相应的预算线的位置也会发生平移。

第三种情况:当消费者的收入I 不变,P 1发生变化P 2保持不变。

这时,预算线的斜率21P P -会发生变化,预算线的横截距1P I 也会发生变化,但是,预算线的纵截距2PI 保持不变。

第五章 生产理论1。

总产量和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

从定义来看,dL dTP L TP MP L L L=∆∆=,可知边际产量是总产量的一阶导数,表示了总产量的变化率。

两条产量曲线的形状恰好反映了这种关系。

从图5—1来看,当劳动投入量从0增加到L 2时,MP L 为正值且曲线呈上升趋势,由于MP L 表示TP L 的变化率,TP L 曲线以递增的变化率上升;同理,当劳动量从L 2增加到L 4时,MP L 为正值但曲线下降,TP L 曲线以递减的变化率上升;当劳动投入量恰好为L 4时,MP L =0 即相应的TP L 曲线斜率为零,TP L 曲线达到最大值。

当劳动投入量为L 2时,MP L曲线达到顶点,对应的TP L 曲线上的B 点是斜率由递增到递减的拐点。

当进一步增加劳动投入量时,MP L 为负值,所以TP L 曲线开始下降。

此外,根据总产量和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在已知TP L 曲线的情况下就可从中推出MP L 曲线,因为TP L 曲线任何一点的切线的斜率就是相应的MP L 值。

如图,当劳动投入量为L 1时,过TP L 曲线上A 点的切线的斜率,就是相应的MP L 值,它等于1'L A 的高度。

2。

等产量曲线图形 和 折线型等产量线3,等产量曲线的特殊类型——固定比例生产函数等产量线4。

,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KO图5—2 等产量曲线K 1 K 2K 3 LKL 1K 1q 3 q 2q 1BC图5—3 一种固定比例投入等产量线图 OA图5—4 完全替代投入等产量线KO L图5—5多种固定比例投入等产量线图KOLABCE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指:在维持产量不变的前提下,当一种要素的投入量不断增加时,每一单位的这种要素所能代替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

5,等成本线的含义和图形 6,既定成本下最大产量的要素最佳组合P L L 2K 1 K 2a bc d K 3L 3 L 1 L 4 K 4 O 图5—6 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Q=100Q=300284Q=200 6LOKR2 4 6 8 图5—7 规模报酬递增Q=100Q=200Q=300284624 68 LOKR图5—8 规模报酬不变LOKR2 4 6 8 Q=3002864Q=200Q=100 图5—9 规模报酬递减KLOL 1K 1AB图5—11 既定成本下产量最大的要素组合7, 既定产量下最小成本的要素最佳组合8、企业的生产扩展线规模报酬递增 如果所有要素投入按 同比例增加也带来产 出更大比例的增加,我们称为规模报酬递增 对于生产 o 如果所有要素投入按同比例增加也带来产出的同比例增加,我们称为规模报酬不变 对于生产函数 Q =f(K ,L)来说,如 果有: f(tK ,tL)=tf(K ,L), 则为规模报酬不变 RQ2(100) Q1(50)图5—10等成本线KLOc/ rBAc =wl + rkO L 1K 1Eab KA图5—12 既定产量下成本最小要素组合 A ″A ′LO K A ″NQ 1Q 3AB ″B ′ B Q 2E 2E 3E 1 图5—13 扩展线 A ′P 、CO1MC ACDMRP C AB图8—2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一)2 o 31 K L Q3(150)3 1 31 K L Q3(150) 3 1第八章 不完全竞争市场中的企业行为1、完全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POHPOQTR(b )图8—1 垄断厂商的收益曲线CPMCACP 2AC O COP3C3图8O Pmm P e 图8—11 垄断造成的净损失A图8--13 垄断竞争厂商在短期内的生产调整过图8-14 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 图8--15 垄断竞争企业的长期均衡图 反应曲线和古诺均衡图8--17 折弯的需求曲线第七章 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商的价格与产量的决定图8--18主导厂商定价模型图8--19 卡特尔的利润最大化决策 图8--20 欧佩克卡特尔的价格决定(d)AR=MR=Pp PQ O PTRQO价格是产量的函数时的总收益曲线PO QMC MR=ARP 0 EQ 06—13 利润最大化均衡DP SP e E Q OPdO QPe (a)完全竞争市场的需求曲线 (b ) 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图7—1 完全竞争市场和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d)AR=MR=Pp P Q O PTRQO 图7—2 完全竞争厂商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曲线SMC SACE 1FP 1 O QQP H (d 1)图7—3 完全竞争厂商短PSMCSAC(d 2)AR 2=MR 2=P 2Q 2QOE 2P 2图7—4 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均P SMCSACAVC(d 3)AR 3=MR 3=P 3E 3G I P 3P P 4JSMSACAVC(d 4)AR 4=MR 4=P 4P M P 5O Q 5 Q (d 5)AR 5=MR 5=P 5 N E 5 SMC SAC AVC 图7—7 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均衡(e )1=P 12=P 2 3=P 3 4=P 4 5=P 5O P 1 P 2 P 3 P 4 P 5 Q 3PS=s (P )QO SMCE 1E 2E 3E 4 P 1 P 2 P 3 P 4Q 4Q 3Q 2Q 1 图7—8 完全竞争厂商短期供给曲线PpDSPQQ 1 Q 2D 2S 2P 2 QPLSOP P 2 Q i1 Q i2PQ iSMCSACLACO7—12 成本不变行业长期均衡及供给曲线(a )行业(b )厂商PD 1D 2S 1S 2LSP 2PP 2LAC 2LAC 1SMC 2SMC 1P P 1P 2O Q iQ i1 Q i2 LAC 1SMC 1LAC 2SMC 2P S 1S 2O Q D 1 D 2LSP 1P 2Q 1 Q 2(a )行业(b )厂商7—14 成本递减行业长期均衡及供给曲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