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学内容
幼儿园小班教学教案(通用16篇)

幼儿园小班教学教案(通用16篇)幼儿园小班教学教案1设计意图:民间游戏《木头人》简单易学适合小班幼儿学习,可以锻炼幼儿的思维敏捷性,通过玩此游戏,初步培养幼儿的控制力和想象力。
希望在玩的过程中带给孩子们无穷无尽的智慧、快乐和满足。
活动目标:1.初步培养幼儿的控制力和想象力。
2.培养幼儿对民间游戏的兴趣。
活动重点:初步培养幼儿的控制力和想象力。
活动准备:老虎头饰、录音机、音乐磁带、活动前学会儿歌“木头人”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幼儿说儿歌进入场地,走走走,慢慢走,一个跟着一个走;不超前,不掉队,我们都是好朋友。
小朋友,我们一起学一学小动物走路好吗?放音乐《走路》。
二、基本部分小朋友,我们学了一首儿歌《木头人》,背给老师们听一听。
“山山山,爬高山,山上有个木头人,一不许动,二不许笑,三不许露出小白牙。
”木头人是什么样的?请举手说。
小朋友说的很好,木头人是不会说话、不会笑,也不会动的。
木头人很好玩,我们一起做个木头人的游戏好不好?小朋友手拉手,围着圆圈一边说儿歌,一边走,说到“三不许露出小白牙”时,小朋友赶快学木头人站好,哪个木头人表现得好,老师讲给他一朵小红花,如果谁先动,谁先说话,谁先笑,就让他表演一个节目。
玩游戏三遍。
还有一种好玩的玩法,老师当老虎,小朋友当木头人跟在老虎后面一边走一边说儿歌,说到“三不许露出小白牙”时,小朋友马上停住,任意造型摆一个好看的动作,但是不能动也不能笑,谁先动或笑就输了,被大老虎抓住就让他表演一个节目或罚他停止一次游戏。
幼儿游戏三至四次。
教师指导幼儿控制自己的身体静止不动,提醒不跪或坐在地上。
小结:表扬爱动脑筋摆出不同造型和遵守游戏规则的的小朋友。
三、结束部分做《看样学样》活动放松身体,走回活动室。
活动延伸:户外活动继续玩此游戏,也可以回家和家人玩此游戏。
活动反思:通过玩游戏,幼儿对此游戏非常感兴趣,游戏效果很好,初步培养了幼儿的控制力和想象力、难度适合幼儿年龄特点,重点、难点把握较好,是值得开展的好游戏,这也是挖掘民间游戏的魅力所在。
幼儿园保教教学小班教案10篇

幼儿园保教教学小班教案10篇幼儿园保教教学小班教案1小班科学活动:鱼儿,你好活动目标:1、认识鱼,了解鱼的基本特征。
(重点)2、乐意亲近小鱼,乐意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认识与感受。
活动准备:1、《小朋友的书.亲亲小动物》。
2、鱼盆,鱼儿若干,喂鱼的饲料等。
3、半个塑料瓶。
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观察小鱼1、小朋友,这是谁啦?和小鱼们打个招呼吧。
它在水里干什么呢?(引导游的动态)。
我请小朋友来摸摸小鲫鱼,和小鲫鱼玩一玩,想想用什么好的方法来和它玩一玩。
二、请幼儿捞鱼1、提问:现在我请小朋又自己去捞小鱼,把它放到自己的新家里。
(塑料瓶)三、感知外形特征。
现在我请小朋友自己来看一看小鱼的头长得怎么样的?来找找它的头、尾、身子。
它穿了一件什么颜色的衣服,鱼身上一片片的是什么?有什么用?鱼儿游自己的小脚吗?为什么能在水里游呢?它的鱼鳍又长在哪里呢?又是怎么游的呢?猜猜看它喜欢吃什么呢?四、喂小鱼师幼一起来喂小鱼,观察小鱼吃食。
活动反思:刚开始出示食物小鱼,引起了小朋友的爱好,他们也开心的说:看,它在游。
小朋友对于小动物还是非常喜爱的,也乐于参加其中。
环节二请个别小朋友过来来尝试的时候也比较困难,最基础的方法,他们就是用手抓,而且整体秩序比较乱。
接下重点部门观察小鱼时,让小朋友自己回答问题时比较困难,可能因为他们的对于这方面的阅历不是很足,主要老师引导告知的比较多,后来想想可以让他们先观看下科学的视频,再来回答。
效果也许会好些,也加强小朋友的自主性。
小班美术:可爱的鱼设计思路鱼是孩子们非常熟悉的,本班孩子们喜欢吃鱼,对鱼有着浓厚的爱好,看到有鱼的地方都会停下来观看,已有阅历非常丰富。
活动中加深了幼儿对鱼的认识与了解,知道各种鱼身上会有不同的花纹。
同时尝试运用画、撕贴、按等方法装饰鱼,体验手工活动的乐趣,提升新的阅历。
一、活动目标1、尝试运用不同的材料装饰鱼,将装饰好的鱼贴到水簇箱里。
2、学习画、撕贴、按等方法技能,进展幼儿的手眼协调性,体验手工活动的乐趣。
幼儿园小班精品教案《认识图形》5篇

幼儿园小班精品教案《认识图形》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教材《快乐启蒙》第三单元“有趣的图形”,详细内容为认识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识别并说出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名称。
2. 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分类的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图形的特征,并能准确识别。
重点:让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掌握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基本特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卡片若干,磁性教具一套,挂图一张。
2. 学具:彩泥、小棒、剪刀、胶水、画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张挂图,上面有各种图形,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自己认识的图形。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分别拿出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卡片,讲解它们的名称和特征,让幼儿观察、比较,加深对图形的认识。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发放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卡片,让幼儿进行分类,并说出每种图形的特征。
4. 动手操作(10分钟)幼儿分组,每组用彩泥、小棒、剪刀、胶水等学具,合作完成一幅以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为主题的创意画。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认识图形》2. 内容:圆形:形状像球,没有角,边缘是弯的。
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四个角都是直角。
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个圆形、一个正方形和一个三角形。
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东西是这三种图形的。
2. 答案:画出的图形要符合基本的形状特征。
生活用品如球、方桌、三角尺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比较、动手操作等多种形式,让幼儿掌握了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特征。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用准确的语言描述图形。
2. 拓展延伸:让幼儿尝试用其他材料创作图形,如用石头、积木等拼出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清晰度4. 动手操作的指导与组织5.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实用性6.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深入性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1. 利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动作,描述图形的特征,如“圆形像一个滚动的球,正方形像一张方桌,三角形像一座小山”。
小班益智区教案5篇

小班益智区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幼儿园小班教材》中的“益智区”章节进行设计,具体内容包括“图形分类”、“数字认知”、“颜色识别”、“简单拼图”以及“生活常识”五个方面。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掌握基本的图形、数字、颜色等概念。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分享、自信等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图形分类、数字认知、简单拼图。
2. 教学重点:颜色识别、生活常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彩色积木、数字卡片、图形卡片、拼图、生活用品图片等。
2. 学具:画笔、画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展示彩色积木,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积木的颜色。
(2)教师拿出数字卡片,让学生找出卡片上的数字。
2. 例题讲解(1)图形分类:教师展示各种图形,引导学生将相同形状的图形归类。
(2)数字认知:教师出示数字卡片,让学生按顺序排列。
(3)颜色识别:教师展示不同颜色的物品,让学生说出颜色名称。
(4)简单拼图:教师示范拼图,学生跟随操作。
(5)生活常识:教师展示生活用品图片,让学生认识并说出用途。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两人一组,互相交换图形卡片,进行图形分类。
(2)学生用画笔在画纸上画出自己喜欢的数字。
(3)学生用剪刀剪下不同颜色的彩纸,进行颜色识别。
(4)学生合作完成一幅简单拼图。
(5)学生根据生活用品图片,进行生活常识问答。
六、板书设计1. 图形分类: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
2. 数字认知:110。
3. 颜色识别:红、橙、黄、绿、蓝、紫等。
4. 简单拼图:动物、交通工具等。
5. 生活常识:日常用品、餐具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图形分类:找出家里的物品,进行图形分类。
(2)数字认知:用手指表示数字15,并说出数字名称。
(3)颜色识别:找出家中不同颜色的物品,进行颜色配对。
(4)简单拼图:完成一幅动物拼图。
幼儿园教学小班教案10篇

幼儿园教学小班教案10篇幼儿园教学小班教案1活动目标:1、观察落叶,感受捡落叶的乐趣。
2、复习5以内的数数,能够按数取物。
3、提高幼儿的环保意识,产生观察自然现象的爱好。
4、进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活动准备:在园内选择一块安全、便于活动的场地。
带上装落叶的篮筐活动过程:一、谈话引出,激发幼儿对落叶的观察爱好。
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对,春天到了,有许多美丽的树叶会从树上飘落下来,这么美丽的公园看上去怎么样啦?2、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捡落叶好吗?丰富词:落叶(飘落到地上的树叶叫落叶)二、复习五以内的数数。
1、提问:落叶是怎么样的?大小、颜色是怎么样的?2、提出捡落叶的要求(如让幼儿捡一片落叶、捡两片落叶、捡四片落叶等)3、幼儿四散(必须在老师的视线范围以内)捡各种各样的落叶。
三、捡落叶,学习按数取物。
1.在捡落叶活动中复习5以内的数数的关系,如问幼儿:你捡到了多少落叶?2.让幼儿把树叶一片一片地装进蓝里,边放边数。
感知“1”和“许多”的关系。
四、活动延伸。
现在,公园怎么样啦?还能可以有什么办法让公园变得更漂亮呢?今天小朋友捡了许多落叶,我们带回幼儿园还可以用落叶拼贴成各种有趣的动物。
教学反思:在活动过程中,孩子们兴意盎然,非常的开心。
这样的活动打破了幼儿园狭小的空间限制,为幼儿提供锻炼的机会,让孩子通过直接与自然、社会接触来获得感性的知识,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提高语言能力,同时也激发了孩子的求知探索的欲望。
满足幼儿主动发现、探索的心理需求,吸引他们主动参加到看看、听听、想想、做做的过程中,才能更有效地进展他们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使幼儿制造潜能的进展具有了必要性。
大自然社会是一本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我们只有走出幼儿园狭小的天地,把孩子们解放出来,带他们到社会中、自然中,孩子们眼中的世界就会变大,心胸宽广,性情快乐,生活活力、思想情感、身心素质都得到了提高,正如陈老先生所说:“儿童的世界,是儿童自己去探索、去发现的,他自己所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他自己所发现的世界才是真世界。
幼儿园小班教学设计15篇

幼儿园小班教学设计15篇幼儿园小班教学设计1活动目标1.知道常见动物的特征.2.激发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活动准备1. 课件-动画片:可爱的小动物2. 课件-幻灯片:家养动物的影子3. 课件-幻灯片:两只脚动物,四只脚动物活动过程一、导入播放动画片:可爱的小动物,引起幼儿的兴趣。
小朋友,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动画片里有许多可爱的小动物,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它们都是谁。
二、展开1.动画片里,我们看到了许多小动物,又有小动物要来了,你们猜猜它们是谁?(1)第一个小动物呢,它尖尖的嘴巴很怕猫,小朋友猜猜它是谁?(让幼儿猜猜后,出示小老鼠,鼓励幼儿猜对了)(2)又来了一只小动物它没有手也没有脚,靠着尾巴在河里游小朋友猜猜它是谁?(幼儿猜出后,出示小鱼)(3)鼻子长的像钩子,耳朵大的像扇子,腿儿粗的像柱子,尾巴细的像辫子(大象)(4)宝宝装在袋子里跑(袋鼠)(5)耳朵长长的,眼睛红红的,尾巴短短的。
(兔子)2. 课件:家养动物的影子根据动物影子猜动物(1)你知道这是谁的影子吗?让幼儿先看动物的影子,讨论后发现是哪种动物。
(2)通过影子和动物的比较,让幼儿进一步了熟悉和了解动物的外形特征。
3. 课件:两只脚动物,四只脚动物小朋友真棒,小动物都被你们找出来了,那我们在来看一看,这些小动物那些有四只脚,哪些有两只脚,哪些身上有漂亮的羽毛。
三、结束小朋友和小动物玩的开心吗?让我们一起来唱歌给动物宝宝听吧。
幼儿演唱歌曲《我爱我的小动物》。
幼儿园小班教学设计2活动目标:1、通过观察和阅读绘本,能理解故事内容,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2、了解各种小动物走路的样子。
活动准备:ppt课件、小路图片、小弟弟图片,小乌龟图片、大白鹅图片、小白兔图片、大鸵鸟图片、城堡图片。
活动过程:开始部分一、谈话导入。
1.以“城堡”吸引幼儿注意,导入活动。
2.讲述故事,了解故事情节。
今天英英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地方玩,要不要去,看看是哪里呢?3.出示“城堡”图片,观察画面内容。
幼儿园小班教案电子版(通用5篇

幼儿园小班教案电子版(通用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教材《快乐成长》第三章《可爱的动物》,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动物、模仿动物、动物的特点与生活习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并了解几种常见的动物,如猫、狗、兔子等。
2. 培养幼儿模仿动物的能力,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幼儿关爱动物,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动物,模仿动物,了解动物的特点与生活习性。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观察和模仿动物,培养幼儿关爱动物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动物图片、动物玩具、动物叫声录音。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动物叫声录音,让幼儿猜测是哪种动物,引导幼儿关注各种动物的特点。
2. 教学活动(10分钟)(1)展示动物图片,让幼儿认识并说出动物的名称。
(2)邀请幼儿模仿动物的动作和叫声,增强幼儿对动物特点的理解。
(3)讲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引导幼儿关注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3. 例题讲解(5分钟)以兔子为例,让幼儿观察兔子的特点,引导幼儿画出兔子。
4.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根据观察和想象,用水彩画出自己喜欢的动物。
六、板书设计1. 可爱的动物2. 内容:动物名称:猫、狗、兔子等动物特点:动作、叫声、生活习性人类与动物:关爱动物,保护大自然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喜欢的动物,并介绍它的特点。
答案示例:我喜欢猫。
猫有柔软的毛发,会喵喵叫。
它喜欢捉老鼠,是人类的好朋友。
2. 作业要求:用水彩画出动物,用简洁的语言介绍动物的特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观察幼儿对动物的认识和模仿能力,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 拓展延伸:(1)组织幼儿参观动物园,实地观察动物,增强幼儿对动物的了解。
(2)开展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动物模仿游戏,增进亲子关系,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3. 教学活动中的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4. 板书设计的内容与形式5.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答案示例6.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应基于幼儿的认知水平、兴趣点和学习需求。
《讲礼貌》小班教案5篇

《讲礼貌》小班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并掌握基本的礼貌用语,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
2. 培养幼儿与人交往时讲礼貌的良好习惯,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3. 培养幼儿的道德品质,使其懂得尊重他人,关爱同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重点:掌握基本的礼貌用语,理解讲礼貌的重要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图片、故事书、情境模拟道具等。
2. 学具:礼貌用语卡片、画笔、纸张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讲礼貌的小故事,引发幼儿兴趣,引导幼儿关注讲礼貌的重要性。
2. 新课呈现:(1)出示礼貌用语图片,让幼儿认识并跟读“请”、“谢谢”、“对不起”、“再见”等礼貌用语。
(2)通过情境模拟,让幼儿在实际交往中运用礼貌用语,体验讲礼貌带来的愉悦。
3. 例题讲解:(1)教师出示一张图片,图片上有一个小男孩在向别人借东西,请幼儿观察并回答:小男孩用了哪些礼貌用语?(2)教师邀请几名幼儿上台进行情境模拟,示范如何在使用礼貌用语。
4. 随堂练习:(1)教师给出几个情境,让幼儿用礼貌用语进行回答。
(2)幼儿分组,进行礼貌用语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2)布置课后任务,让幼儿回家后向家长展示所学,并在日常生活中运用。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讲礼貌》2. 板书内容:(1)礼貌用语:请、谢谢、对不起、再见等。
(2)情境模拟:借东西、问路、道歉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用礼貌用语编写一个小故事,要求至少包含4个礼貌用语。
2. 答案示例:小兔子和小松鼠一起去采蘑菇。
路上,小兔子不小心踩到了小松鼠的脚,连忙说:“对不起!”小松鼠笑着说:“没关系!”他们一起采了许多蘑菇,高高兴兴地回家去了。
分别时,他们互相道别:“再见!”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故事、图片、情境模拟等形式,让幼儿认识并掌握了基本的礼貌用语。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在家庭和学校中讲礼貌的表现,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强化幼儿的讲礼貌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班教学内容
小班教学内容
2011年第二学期小班教学内容一唐诗
悯农江雪咏华山
锄禾日当午,千山鸟飞绝,只有天在上,
汗滴禾下土。
万径人踪灭。
更无山与齐。
谁知盆中餐,孤舟蓑笠翁,举头红日近,
粒粒皆辛苦。
独钓寒江雪。
回首白云低。
暮江吟绝句回乡偶书
一道残阳铺水中,两个黄鹂鸣翠柳,少小离家老大回,
半江瑟瑟半江红。
一行白鹭上青天。
乡音无改鬓毛衰。
可怜九月初三夜,窗含西岭千秋雪,儿童相见不相识,
露似珍珠月似弓。
门泊东吴万里船。
笑问客从何处来。
二我所学的字
上下多少大小口手日
月水火人头前后米三弟子规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