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书读书笔记
《大学摄影基础教程(第4版)》读书笔记模板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目录分析 05 精彩摘录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读书笔记 06 作者介绍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技术
影像
第版
教学
系统性
种类
器材
大学
摄影
发展 摄影
使用
基础教程
技术
处理
照相机
发展
构图
光
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
本书是供高等学校师生进行摄影专修、选修教学的一本基础教材。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 摄影教学在21世纪的高等教育中显得越来越重要。
本书共分为十个章节,分别为摄影概论、常用摄影器材、照相机的使用及拍摄技术、摄影用光、摄影构图、 彩色摄影、影像的后期处理、摄影实践、摄影艺术创作与赏析、摄影在当代的发展与市场。在第三版的基础上增 加了数字摄影的艺术观察与思维方式等内容,更符合教育部关于高校教材编写的基本要求,具有科学性、知识性、 系统性、实用性、新颖性、时代性和趣味性。
第一节摄影的发明与发展 第二节摄影的艺术观察与思维方式
第二章常用摄影器材
第一节常用照相机的种类 第二节数字照相机的主要技术性能 第三节照相机的基本结构 第四节常用摄影附属器材 第五节感光片与影像传感器
第三章照相机的使用及拍摄技术
第一节胶片照相机的使用、维护及选购 第二节数字照相机的使用、维护与选购 第三节对焦、变焦方法与景深控制 第四节曝光控制 第五节手机摄影的基本技术
第七章影像的后期处理
第一节后期处理技术的发展 第二节数字影像处理系统的建立 第三节数字影像后期处理的内容
第八章摄影实践
第一节人物与景物摄影 第二节纪实摄影 第三节应用摄影 第四节其他应用摄影
《摄影:从文献到当代艺术》读书笔记模板

<局部化 Frangmenter /
077
<统一化 Unifier / 079
使知识现代化 MODERNISER LES SAVOIRS / 083
<科学 La science / 083
0 1
<自然 La nature / 084
0 2
<人体Les corps / 086
0 3
图解 ILLUSTRE R / 093
netteté / 064
5 <透明度 La
transparenc e / 066
<瞬间性
1
L’instanta
né / 069
<络 Le
2
réseau /
072
三、文献的功
3能
FONCTIONS DU DOCUMENT / 074
4 存档
ARCHIVER / 074
5 整理
ORDONNER / 077
0 1
一个机器的 艺术:新客 观主义
U02N A R T MACHINIQ UE, LA NOUVELLE OBJECTIV ITé / 200
0
<3 物 体 表 面 La surface des choses / 206
0 4
一个主体的 艺术:主观 摄影
0 6
一个材质的 艺术:创造 性摄影
U05N A R T DU SUJET, LA SUBJEKTI VE FOTOGRAF IE / 209
0
艺4 术 中 的 另 一个艺术 UN AUTRE ART DANS L’ART / 258
0 5
<献给艺术 的新材料 (模拟和技 术)
0 6
二、世俗化 SéCULAR ISATIONS / 299
摄影书籍读书笔记

摄影书籍读书笔记摄影,一门用光线和影像记录世界的艺术。
最近,我沉浸于几本摄影书籍之中,它们如同一盏盏明灯,照亮了我在摄影道路上的探索之旅。
《论摄影》这本书给我带来了深刻的思考。
作者苏珊·桑塔格以独特的视角和敏锐的洞察力,剖析了摄影的本质和意义。
她指出,摄影不仅仅是简单地按下快门,而是一种对现实的截取和选择。
每一张照片都是摄影师主观意志的体现,是他们对世界的一种解读和表达。
这让我明白了,在拍摄时,我们需要有自己的思考和观点,而不是盲目地捕捉画面。
书中还提到,摄影的普及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认知方式。
在过去,我们通过文字和绘画来了解远方的事物,而现在,照片能够更加直观地展现给我们。
然而,这种直观性也带来了一定的问题。
人们往往会过于依赖照片所呈现的表面,而忽略了背后的真实和复杂性。
这让我在欣赏摄影作品时,更加注重去思考作者的意图和作品所蕴含的深层信息。
另一本让我受益匪浅的书是《美国纽约摄影学院摄影教材》。
这是一本非常实用的摄影指南,从相机的基本构造和原理,到拍摄技巧和构图方法,都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关于相机的知识,让我对这个工具不再感到陌生和神秘。
我了解到不同类型的相机适用于不同的拍摄场景和需求,比如单反相机适合专业摄影,而微单相机则更便于携带和日常拍摄。
同时,对于镜头的选择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知道了广角镜头能够拍摄广阔的风景,长焦镜头可以捕捉远处的细节。
在拍摄技巧方面,书中强调了光线的重要性。
光线是摄影的灵魂,它能够塑造物体的形态,营造出不同的氛围和情感。
学会观察光线的方向、强度和色彩,能够让我们在拍摄时更好地把握时机,创造出富有感染力的作品。
此外,书中还介绍了如何运用不同的快门速度和光圈大小来控制景深和曝光,从而达到理想的拍摄效果。
构图是摄影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过这本书,我学会了运用对称构图来营造平衡和稳定的感觉,用三分法构图来突出主体,以及利用引导线构图来增强画面的纵深感。
合理的构图能够让作品更加有条理,吸引观众的目光,传达出摄影师想要表达的主题。
热靴日记读后感

热靴日记读后感
《热靴日记》是一本由美国著名杂志摄影师乔•麦克纳利所写的摄影类书籍。
该书以热靴闪光灯在摄影中的应用为主题,通过一系列实用且富有启发性的示例,带领读者探索了闪光灯摄影的各个方面。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感麦克纳利的热情和专业知识。
他以一种清晰且易于理解的方式,解释了闪光灯在摄影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使用闪光灯来改善照片的质量。
他的实用建议和技巧不仅适用于专业摄影师,也适用于任何对摄影有兴趣的人。
书中,麦克纳利还分享了他自己在摄影生涯中的经验和心得。
这些分享让我深入了解了他在创作过程中的思考方式,以及他在面对挑战时如何解决问题。
这些经验对于我来说非常宝贵,因为我从中不仅学到了摄影技巧,还学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总的来说,《热靴日记》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摄影书籍。
无论你是专业摄影师,还是对摄影有兴趣的初学者,你都能从中获得启发和收获。
我强烈推荐这本书给所有对摄影有兴趣的人。
摄影书籍读书笔记

摄影书籍读书笔记摄影,一门用光影定格瞬间、用画面讲述故事的艺术。
在阅读了一系列摄影书籍后,我仿佛走进了一个充满视觉惊喜和创意灵感的世界。
在《摄影的艺术》这本书中,作者布鲁斯·巴恩博深入探讨了摄影的本质和意义。
他强调摄影不仅仅是按下快门那么简单,而是一种表达自我、传达情感和观点的方式。
书中提到,构图是摄影的核心要素之一。
通过合理安排画面中的元素,如主体、陪体和背景,可以引导观众的视线,增强作品的吸引力和表现力。
例如,运用对称构图可以营造出一种稳定、庄重的氛围;而运用黄金分割构图法则能使画面更加和谐、富有美感。
《论摄影》则从文化和社会的角度对摄影进行了深刻的剖析。
苏珊·桑塔格认为,摄影在记录现实的同时,也在塑造着我们对世界的认知。
照片可以成为历史的见证,也可以是一种虚构的构建。
这让我思考起摄影在当今社会中的多重角色。
我们在社交媒体上分享的照片,是真实生活的反映,还是我们希望展现给他人的理想形象?摄影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又如何影响着公众的观念和价值观?另一本让我深受启发的书是《人像摄影艺术》。
书中详细介绍了拍摄人像的技巧和方法。
光线的运用在人像摄影中至关重要。
不同的光线角度和强度能够塑造出人物不同的形象和气质。
比如,侧光可以突出人物的轮廓,营造出立体感;而柔和的散射光则能使人物的皮肤看起来更加光滑细腻。
此外,与被拍摄者的沟通和引导也是成功拍摄人像的关键。
只有让被拍摄者放松、自然地展现自己,才能捕捉到最真实、动人的瞬间。
在《风光摄影圣经》中,我学到了如何捕捉大自然的壮美。
为了拍摄出令人震撼的风光作品,需要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了解拍摄地点的地理环境、天气变化和最佳拍摄时间是必不可少的。
同时,掌握不同的拍摄技巧,如长曝光、全景拍摄和高动态范围成像(HDR),能够让我们更好地展现自然风光的魅力。
比如,通过长曝光可以使流动的水呈现出如丝般柔滑的效果,为画面增添一种宁静、梦幻的氛围。
阅读摄影书籍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反思和实践的过程。
纽约摄影学院教材读书笔记

《美国纽约摄影学院摄影教材》笔记1.摄影三原则第一, 一副好照片必须有一个鲜明的主题。
一副佳作, 能够让观者深“读”, 而不仅仅是浅“看”。
因此, 照片主题要有深度, 如能表现出普遍性的主题, 就不仅仅是一张好照片了, 而是佳作。
也就是说, 佳作应该表现出某种事物的普遍性和共性, 而不是简单的, 具体的某一个体的影像记录。
照片是平面的, 是静止的, 而内容必须是形象的,有深度的。
普遍性的主题能让观者目光驻留, 继而思考, 产生联想, 获得共鸣, 让观者与照片产生交流和对话。
因此, 一个人认知世界、感悟生活的能力非常重要。
把这种认知和感悟用瞬间的影像记录下来, 就是一张好照片, 就是一带有普遍意义的佳作。
不同的观者对照片主题普遍性的理解可能不一致, 所谓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第二, 一副好照片必须能把注意力引向被摄主体, 也就是说抓住观者的目光。
为表现一个主题, 一幅作品中要有一个趣味中心, 这个趣味中心就是要表现主题的主体。
主体要突出, 在其周围不能有分散注意力的东西。
要突出主体, 在拍摄技巧上有很多方法。
第三, 一副好照片必须画面简洁, 突出主体, 排除或者压缩可能分散注意力的内容。
简洁就是要去掉那些分散注意力, 消弱主题的因素。
这并不意味着把背景中的东西统统去掉。
如果, 背景有利于主题的表现, 保留就有必要。
摄影之所以被人称为艺术, 是因其需要创作, 而不是仅仅依靠器材和拍摄技巧, 完成对自然界的一种影像复制。
摄影是对真实自然界的一种艺术记录。
2.摄影发展历程●1839年, 法国人达盖尔发明了摄影术。
●1890’s, 美国人乔治·伊斯门创立柯达公司, 并批量生产便携式相机。
相机开始走入普通大众。
●1920’s, 德国凭借其制造优势, 生产出徕卡(世界上第一台35mm相机商品名)、禄莱(世界上第一台120双镜头反光相机商品名), 其优势一直延续到今天。
●1950’s, 日本人把电子技术带入摄影领域, 相机进入傻瓜时代。
《摄影的本质》读后感

《摄影的本质》读后感《摄影的本质》是一本让人深思的书籍,它不仅仅是关于技术和艺术,更是关于人类情感和生活的表达。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深地被作者对摄影的热爱和理解所感染,也对摄影这门艺术产生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在书中,作者提到了摄影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从最早的相机 obscura 到现代的数码相机,摄影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人们能够更加方便地记录生活中的点滴。
然而,作者也强调了摄影不仅仅是技术,更是一种表达和传达情感的方式。
通过镜头,摄影师可以捕捉到人们的内心世界,记录下他们的喜怒哀乐,传递出一种深刻的情感。
在阅读书中的案例分析部分,我深刻体会到了摄影作为一种艺术的力量。
作者通过一张张精心拍摄的照片,展示了摄影师如何通过构图、光影和色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这些照片不仅仅是静态的图像,更是一种生动的故事,让人们在欣赏的同时产生共鸣和思考。
除了技术和艺术,书中还涉及到了摄影对社会的影响和作用。
作者指出,摄影不仅可以记录历史,还可以改变历史。
通过摄影,人们可以看到不同文化、不同时代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从而增进对世界的了解和尊重。
摄影作为一种媒介,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理解,让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我对摄影这门艺术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摄影不仅仅是一种记录和表达的工具,更是一种思想和情感的传达方式。
通过摄影,我们可以看到世界的美好和悲伤,感受到人类的喜怒哀乐,让我们更加珍惜和理解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
总的来说,《摄影的本质》是一本充满智慧和温情的书籍,它让我重新审视了摄影这门艺术,也让我对生活和人类情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更多的人能够感受到摄影的魅力,用心去捕捉生活中的美好,传递出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摄影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和表达方式,让我们一起用镜头记录下这个世界的点点滴滴,感受生活的真谛和美好。
摄影读书笔记

摄影读书笔记摄影,一门用光线作画的艺术,它能够定格瞬间,留住美好,传达情感,讲述故事。
在阅读了相关的摄影书籍后,我对这门艺术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在众多的摄影理念中,“决定性瞬间”这一概念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法国摄影师布列松提出的这个观点,强调了摄影师在瞬间捕捉到具有决定性意义的画面的重要性。
这一瞬间,可能是人物表情的生动展现,可能是光影变化的恰到好处,也可能是元素组合的完美平衡。
它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摄影师敏锐观察力和果断决策力的结果。
为了能在那稍纵即逝的瞬间按下快门,摄影师需要时刻保持警觉,用心去感知周围的一切。
这种对瞬间的精准把握,需要长时间的实践和积累。
构图是摄影作品的骨架。
常见的构图方法如对称构图,能够给人一种稳定、平衡的感觉;三分法构图则将画面分为九宫格,将主体放在交叉点或线上,使画面更具吸引力;还有引导线构图,利用线条引导观众的视线聚焦到主体上。
不同的构图方式可以传达出不同的情感和氛围。
比如,在拍摄广阔的自然风光时,采用广角镜头和大场景构图能够展现出大自然的壮丽;而拍摄人物特写时,中心构图可以突出人物的表情和神态。
然而,我们不能被这些构图法则所束缚,而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甚至打破常规,创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
光线在摄影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能够照亮物体,还能塑造物体的形态、质感和色彩。
早晨和傍晚的柔和光线,给景物蒙上一层温暖的金色,营造出浪漫而宁静的氛围;中午的强烈直射光,则会形成鲜明的阴影,适合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和轮廓。
逆光拍摄可以创造出美丽的轮廓光,让主体从背景中脱颖而出;侧光则能够突出物体的纹理和质感。
掌握好光线的特性和运用,是拍出精彩照片的关键之一。
色彩也是摄影中一个极具表现力的元素。
暖色调如红色、橙色和黄色,常常给人以热情、活力和温暖的感觉;冷色调如蓝色、绿色和紫色,则带来宁静、清新和神秘的氛围。
对比强烈的色彩组合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而和谐统一的色彩搭配则能营造出舒适的视觉感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现代新闻摄影》笔记
鉴于从学长学姐那儿了解到的相关信息,即大二下学期的专业课是摄影方面的内容,,我决定看了一些与摄影相关的书,这次写的篇读书笔记就是与摄影有关。
这本《现代新闻摄影》主要是与摄影的理论知识有关。
它介绍了数码相机的相关方面,从中,我了解到一些细节知识。
我重点的记录了一些内容:
1.光圈与速度的功能:照相机的镜头内由金属片组成的能够伸缩的光孔叫作
“光圈”。
它是摄影曝光的一个控制系统,快门按下,影像的光色穿过光圈感应在影像传感器上,之后经过影像处理器把所感应的光线与色彩转化为数据存储在影像记忆卡中。
其影像传感器受光多少,还与光圈开启后的曝光时间长短密切相关,那么,这个时间控制系统是“速度”。
2.在曝光控制和影像的表现方面,相机的功能重大。
其中包括一些光影效果、
画面构成、摄影观察、题材表现画面语言表达、文字表述、传播方式等。
3.白平衡:AWB 自动调节系统,相机根据环境自动调节。
其色温的跨度是
3000----7000k
日光适应拍摄的光线条件是明亮的室外日光下,其色温在5200k左右
多云适应在黎明、傍晚或多云光照条件下拍照,可过滤部分蓝色,使照片画面区域正常。
其色温约为6000k
钨丝灯适应在室内的白炽灯下拍照,可过滤部分黄色,是照片色彩趋于正常。
其色温约为3200k
荧光灯适应在室内的日光灯下拍照,可过滤部分绿色,使照片色彩趋于正常。
其色温约为4000k
闪光灯其色温约为6000k,接近日光色温,可拍出教真实的色彩。
自定义手动调整色温,其色温约在2000—10000k。
4.ISO感光度:感光度调节:在强烈日光条件下使用ISO25或ISO50;白天在户
外,一般晴天或其他比较明亮的光照条件下使用ISO100中速感光度;在白天微弱的光线条件下或室内用ISO200以上的高速感光度。
同时,在弱光条件下也可以用ISO100以下的低速感光度拍照,其先决条件有二:一是拍摄
对象必须是静态影像。
动态影像,尤其是动势强烈的影像根本无法凝固在影像记忆卡;二是要用脚手架稳固相机进行长时间曝光,没有三脚架则手端相机进行长时间曝光只能获得晃动、模糊的图像。
5.像素量:根据影像调节;根据存储条件调节
6.聚焦:有手动聚焦和自动聚焦之分。
手动聚焦适合初学者或者需要快速拍照
例如连拍等情况下拍摄,而确认聚焦则可以适用于反差小的主体、低速度的主体、强烈逆光和强烈反光的主体、远近物体重叠以及重复的图案等情况下。
7.曝光:曝光模式中,基本模式有人像模式、风景模式、花卉模式、运动模式、
夜景人像模式、闪光灯关闭模式等;创意拍摄区有P模式、Tv模式、Av模式、M模式、A-DEP模式等。
还讲述了一些曝光模式在新闻摄影中的应用。
8.镜头:焦距长度在28mm以下、视角在75度以上的为广角镜头,适合拍摄
宽广辽阔的场景,利用场景透视,可强化画的空间透视效果。
焦距长度在50mm、视角在46度的为标准镜头,它不夸张,拍摄的画面真切,适合展示真情实感的场景,其视野比较宽广,可以用它拍摄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画面,但必须通过拍摄距离的变化去实现。
焦距长度在200mm、视角在12度以下的为长焦镜头。
此类镜头的特点是具有放大功能,可以把远处的物体拉近,把小的物体放大,适合抓拍人和动物额神态和姿态,是体育摄影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