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知识点 中国近代史(2)——华夏人民的抗争(1)

合集下载

中国近代史简介 屈辱史和抗争史

中国近代史简介 屈辱史和抗争史

中国近代史分为两个时期,1919年的五四运动以前,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后,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在近代,由于帝国主义不断地加深对中国的侵略,使中国社会发生了两种根本性的变化:一是独立的中国变为半殖民地的中国,一是封建的社会变成了半封建社会,即产生和发展了资本主义。

概括起来“中国近代史,是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史;也是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坚持反帝反封建斗争,并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

一、帝国主义的侵略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在近代,帝国主义不断侵略中国,企图把中国变为它们的殖民地。

其中影响最大的有四次战争: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抗日战争。

1840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率先用大炮打开了中国古老的大门。

中英《南京条约》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它使中国的关税主权、司法主权、领土主权遭到破坏,这是半殖民地化开始的标志。

1856年,英法通过第二次鸦片战争,把侵略的魔爪从沿海深入到内地;沙俄趁火打劫,从19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初,侵占了我国北方150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日本对台湾的侵略,俄国对新疆的侵略,英国对云南、西藏的侵略都发生在这一时期,造成了中国边疆的新危机;1883年爆发的中法战争,中国不败而败,法国通过《中法新约》进一步打开中国西南门户。

1894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略中国的甲午战争,清政府对日本采取避战求和的态度,使清军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惨遭失败。

日本强迫中国签订的《马关条约》,是中国继《南京条约》以来失权最多、危害最大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1900年,英、俄、德、法、美、日、意、奥八国组成联军,大举侵略中国,攻占北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通过《辛丑条约》,帝国主义列强进一步扩大在华的侵略权益,全面控制了清政府。

中国近代史纲要重点知识点整理

中国近代史纲要重点知识点整理

中国近代史纲要重点知识点整理中国近代史纲要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涵盖了1840年到1949年之间的历史事件和社会变迁。

在这一时期,中国经历了帝国主义入侵、封建体制崩溃、革命运动兴起等一系列重要事件。

以下是中国近代史纲要的重点知识点整理。

1.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这场战争是中国与英国的战争,英国为了推销鸦片,侵略中国并迫使中国签订了不平等的《南京条约》。

这场战争标志着中国现代史的开端。

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这场战争是中国与英国、法国等国的战争,是中国现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战争。

中国在这次战争中再次失败,签订了《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导致中国更多地开放给西方列强。

3.戊戌变法(1898):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运动,旨在推进政治、经济和教育等方面的。

然而,由于保守势力的反对,这次以失败告终,导致了清朝政府的进一步削弱。

4.辛亥革命(1911):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这场革命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重要转折点,也是中国第一个民主共和国的建立。

5.五四运动(1919):这是中国现代史上一场重要的知识分子和学生运动,主要反对《凡尔赛和约》中将德属山东割让给日本的决定。

这场运动催生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并促进了中国思想文化的现代化。

6.五卅运动(1925):这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工人运动,起义的直接原因是国际赵皇后压低中国纺织工业工资。

这场运动迫使国际赵皇后政府宣布内政,并为后来的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7.北京政变(1927):这是对中国共产党的大规模清洗,蒋介石逮捕和消灭共产主义者和工人运动领导人。

这次政变导致了国共合作的破裂,开启了中国内战的大门。

8.抗日战争(1937-1945):这是中国抵抗日本入侵的战争,也是中国近代史上一场重要的战争。

这场战争导致了国共两党的合作,中国成为反法西斯的盟军之一以上是中国近代史纲要的重点知识点整理。

初中中国近代史知识点梳理:中国人民的抗争

初中中国近代史知识点梳理:中国人民的抗争

初中中国近代史知识点梳理:中国人民的抗争
⑴林则徐--虎门销烟:
①背景: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向中中走私鸦片。

鸦片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

(一影响了清政府的财政收入,二腐蚀了清政府的统治机构,三削弱了军队战斗力。


②经过:道光帝派林则徐到广州禁烟。

1839年6月林则徐在虎门将缴获的鸦片全部销毁。

③评价: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中华民族反对外国侵略的坚强意志。

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⑵左宗棠--收复新疆:
⒈新疆危机:1865年中亚浩罕国阿古柏率兵入侵新疆,英俄支持阿古柏,俄国出兵占领伊犁。

2.收复新疆:①背景:面对新疆危机,李鸿章主张加强东南海防,保东丢西,左宗棠主张东西并重,收复新疆。


②过程:1876年,左宗棠率清军分三路进入新疆。

采用”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

1878年收复除伊犁外的全部新疆地区。

1881年中俄两国签约,中国收回伊犁。

③结果:为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弟子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渡玉关。

⑶邓世昌--黄海大战
是北洋舰队致远舰管带,1894年9月甲午中日战争中的黄海海战中,率全舰官兵英勇抗敌,最后壮烈牺牲。

(换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⑷林则徐、左宗棠、邓世昌共同的精神:大无畏的、勇于献身的爱国主义精神。

初二历史第一册复习要点之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

初二历史第一册复习要点之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

初二历史第一册复习要点之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中国近代史是指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历史。

分成两个阶段即: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一、鸦片战争(1840.6——1842.8)——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简称一鸦。

(一)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目的)打开中国大门,把中国变为其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

(注:这也是根本原因和主要目的)(二)导火线/发动战争借口: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林则徐领导了禁烟运动,是近代史上的民族英雄。

(三)爆发:1840.6 英军封锁珠江口(四)结果:中国战败,在南京签定《中英南京条约》(1)历史地位: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记忆:“五议港元”(2)▲◆▲主要内容:①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②赔款2100万银元。

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④议定关税。

(3)▲◆▲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①政治上:严重破坏了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

②经济上:中国逐渐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的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

③社会性质上: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最大影响)④地位上: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归纳▲◆▲▲◆▲1、有人说鸦片战争是因为林则徐的禁烟运动而引发的。

你认为是吗?为什么?答:不是。

因为打开中国的市场是英国政府的政策,没有虎门销烟,英国也会对中国发动战争的,虎门销烟只是他们的借口。

2、鸦片战争前后,中国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上发生了哪些变化?答:①政治上:战前,中国主权独立、领土完整;战后,主权不独立,领土不完整。

中国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经济上:战前,中国自给自足;战后,中国卷入资本主义漩涡。

③思想文化上:战前,中国盲目自大;战后,出现学习外国潮流。

3、从《南京条约》内容看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答:割让香港岛使中国领土主权不完整;赔偿巨款,增加了人民负担;开放五口,有利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商品输出。

协定关税中国丧失了关税自主权。

中国近现代史重要知识点归纳总结

中国近现代史重要知识点归纳总结

中国近现代史重要知识点归纳总结中国近现代史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包括了清朝末年、辛亥革命、抗日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等重要事件。

本文将对中国近现代史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段历史期间的重要事件和发展。

一、晚清时期1. 甲午战争:1894年至1895年,中国与日本爆发的一场战争,中国战败后割让台湾、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给日本,造成震动全国的“甲午国难”思潮。

2. “戊戌变法”:1898年,中国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发起的一场变法运动,试图改革晚清政治制度和推进现代化,但因受到守旧势力的反对而失败。

二、辛亥革命1. 辛亥革命: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宣布中华民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封建统治结束,开启了新的历史时代。

2. 新文化运动:20世纪初,中国知识分子发起的反对封建文化的运动,提倡科学、民主、平等的新文化思潮,对中国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抗日战争1. 九一八事变:1931年,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占领中国东北,并建立“满洲国”,这一事件引发了中国抗日战争的爆发。

2. 卢沟桥事变:1937年,日军在卢沟桥附近发起进攻,导致中日全面战争的爆发,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顽强的抵抗。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1.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解放军在全国范围内取得了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北京宣告成立。

2. 社会主义改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实行了一系列的社会主义改革措施,包括土地改革、农村集体化、计划经济建设等,推动了国家的快速发展。

综上所述,中国近现代史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涉及了晚清时期、辛亥革命、抗日战争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等重要事件。

通过了解这些重要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过程,为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提供基础。

2021年中国近代史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八年级

2021年中国近代史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八年级

中华人民共和国近代史第一课列强侵略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抗争1.中英鸦片战争(1)导火线:林则徐虎门销烟(2)时间:1840—1842年(3)成果:《南京公约》(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通商: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关税:英商进出口货品缴纳关税,中华人民共和国须同英国商定。

)(4)影响:鸦片战争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近代史开端。

2.第二次鸦片战争(1)时间:1856-1860年(2)侵略者:英法联军、美俄(帮凶)(3)成果:《北京公约》(半殖民地化限度进一步加深)3.俄国通过不平等公约割占中华人民共和国北方大片领土:顺口溜:东北是2B,西北勘改订(东北:《瑷珲公约》、《北京公约》;西北:《北京公约》、《勘分西北界约纪》、《改订公约》)结合课本地图记忆4.左宗棠收复新疆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事务;1876年入疆,采用“先北后南,缓进急战”方略;1878年,收复除伊犁新疆地区;(1881年,同俄国订立公约,收复伊犁;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加强对西北边疆管理)5.甲午中日战争(1)时间:1894-1895年(2)重要战役:黄海海战(邓世昌致远号)、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灭)(3)成果:《马关公约》(割地:割辽东半岛、台湾岛、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白银二亿两;通商: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办厂:容许日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投资办厂)(4)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限度大大加深,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6.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时间:1900-19 (2)导火线:义和团“扶清灭洋”反帝爱国运动(3)八国:英、俄、德、法、美、日、意、奥(奥匈帝国)(4)成果:《辛丑公约》(赔款:4.5亿两;清政府保证禁止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拆大沽炮台,容许帝国主义国家驻兵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北京东郊民巷为使馆界。

中国近代史纲要知识点汇总

中国近代史纲要知识点汇总

中国近代史纲要知识点汇总一、五次侵华战争1、鸦片战争:近代史开端,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进一步加深。

3、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

5、日本侵华战争(抗日战争):1931 年九一八事变爆发,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东北沦陷。

1937—1945 年,1937 年七七事变爆发,中国全面抗战开始。

二、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1、割地:①英国通过《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

②俄国割占领土最多,共割去 150 多万平方公里土地。

③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割去台湾、澎湖列岛等。

2、赔款①《南京条约》赔款 2100 万元②《马关条约》赔款 2 亿两白银③《辛丑条约》赔款 4.5 亿两白银3、攫取中国的特权①《南京条约》:规定了协定关税权。

②《马关条约》:日本首先取得开设工厂的特权。

③《辛丑条约》:赔款最多;体现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三、列强侵华罪行1、两次洗劫北京:①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洗劫并焚烧圆明园。

②八国联军侵华期间,1900 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2、镇压中国人民革命:①成立“洋枪队”(华尔),镇压太平天国运动;②组成八国联军,镇压义和团运动;③抗战胜利后,美国扶蒋反共3、制造大屠杀:抗日战争期间,1937 年日本制造了南京大屠杀。

4、制造事变:1931 年九·一八事变(沈阳);1937 年七七事变(北京卢沟桥);四、人民的反抗1、人民群众的斗争①洪秀全领导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太平天国运动②反帝爱国的义和团运动③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组织抗日义勇军抗击日军入侵(杨靖宇)。

2、爱国官兵的英勇斗争①禁烟运动:1839 年林则徐虎门销烟②鸦片战争:关天培在虎门,英勇牺牲。

专题十 中国近代的苦难和抗争

专题十 中国近代的苦难和抗争

中招高频篇专题十中国近代的苦难和抗争一、专题解读1.中国近代史就是古老中国逐步融入世界、走向近代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充满了屈辱、不甘和英勇的抗争。

在这个过程中既有典型的列强侵华战争,又有前赴后继的民族英雄,它们共同组成了复杂曲折、波澜壮阔的中国近代史。

2.中国近代史开始于1840年的鸦片战争,结束于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前后一共110年。

其中1840年至1919年为旧民主主义革命,1919至1949年为新民主主义革命。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任务是在列强的侵略下寻找西方化的发展道路,结果多以失败而告终;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任务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结果是成功了。

二、命题展望1.在列强的侵略事件中,我们要重点识记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九一八事变和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战争,这四件大事中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八国联军侵华使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九一八事变标志着中国局部抗争的开始、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则是中华民族的重大转折点。

这些知识点不仅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而且还以组合型的材料题形式出现。

因此,我们应高度重视这些事件对中国近代史的后果和影响。

2.在中国人民的抗争事件中,我们要重点识记林则徐虎门销烟、左宗棠收复新疆、邓世昌黄海大战、五四运动、七七事变、李宗仁血战台儿庄、彭德怀百团大战等七件大事。

这些事件和英雄人物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中华民族的希望所在,也更是发挥中考历史弘扬优秀中华民族精神作用的集中体现。

因此,我们要注意结合优秀的中华民族精神理解识记这些知识点。

三、新闻聚焦1.中国将处死3名菲律宾毒贩菲总统求情据2月17日出版的《环球时报》报道,菲律宾外交部15日宣布,该国5名毒贩被中国最高法院终审判决死刑,其中2人缓刑,3人将于下周被执行死刑。

此案在菲律宾引发巨大争论。

菲律宾总统阿基诺三世16日称,将请求中国宽刑。

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馆16日发表声明说,此为终审判决。

2.中方就日右翼组织在驻日使馆示威表明严重关切中新网10月16日电据外交部网站消息,外交部发言人马朝旭今日在就日本右翼组织人员到中国驻日本大使馆门口示威回答记者问时表示,中方已就此向日方表明严重关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外补充资料
知识点中国近代史(2)——华夏人民的抗争
1、太平天国运动
鸦片战争中,清政府耗费大量军费,大大加重了人民负担。

此后,洪秀全领导的规模巨大的太平天国起义爆发了。

(1)太平天国运动是1851年—1864年期间,由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等组成的领导集团从广西金田村率先发起的反对清朝封建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农民起义战争,是19世纪中叶中国最大的一场大规模反清运动。

1864年,随着太平天囯首都天京(南京)的陷落,标志着运动失败。

(2)1853年太平天国建都天京后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主要内容: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规定了农民平分土地的原则;在农村设立兵农合一的乡官制度;废除封建买卖婚姻。

纲领主张人人平等,男女平等,具有推翻封建土地制度的革命精神,但带有浓厚的绝对平均主义的空想,实际上并没有实行。

【知识拓展】
义和团运动又称“庚子事变”,是19世纪末在中国发生的一场以“扶清灭洋”为口号,主要针对西方侵略者及其在华附庸,具有强烈的朴素的爱国主义思想的完全由民间自发的暴力运动,是中国传统势力在历史上第一次也是目前唯一一次采取群众运动方式对外国势力发起反击。

义和团运动从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气焰,瓦解了帝国主义企图利用宗教入侵瓜分中国的目的,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但由于其具有笼统排外色彩以及农民运动必然的缺陷和盲目性,使其被清政府利用,并在失去利用价值后被抛弃,最终失败。

为镇压中国北方义和团运动引发八国联军远征——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洋务运动
(1)洋务运动,又称晚清自救运动、自强运动,是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所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维护封建统治的“自强”、“求富”运动。

(前期口号为“自强”,后期口号为“求富”)。

(2)学者提出学习西方国家的优点以增强国力:①魏源在《海国图志》中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②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主张“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3)思想:洋务运动的最根本的指导思想是“自强”、“求富”,分类思想就是“师夷制夷”、“中体西用”八个字:①“师夷制夷”表明洋务运动与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者的关系,即学习西方的长技用以抵制西方的侵略;②“中体西用”,表明洋务运动与本国封建主义传统文化的关系,表明中学与西学各自在洋务运动中的地位,即以中学为主体,西学为辅用。

(“师夷制夷”、“中体西用”也是洋务运动中洋务派处理中西民族国家关系及中西文化交流的基本
原则)
(4)作用:洋务运动进行30多年虽然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3、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是指自1911年10月10日(农历八月十九)夜武昌起义爆发至1912年元旦孙文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前后这一段时间中国所发生的革命事件,是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

因1911年按干支纪年为辛亥年,故称“辛亥革命”。

过程:①1911年10月10日晚,新军工程第八营的革命党人打响了武昌起义的第一枪;10月11日夜、10月12日攻占汉阳和汉口。

②起义军掌控武汉三镇后,湖北军政府成立,黎元洪被推举为都督,改国号为中华民国。

③武昌起义胜利后的短短两个月内,湖南、广东等十五个省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宣布独立。

④1912年2月12日,清朝发布退位诏书——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4、五四运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背景:《凡尔赛条约》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协约国)对战败国(同盟国)的和约,它的主要目的是惩罚和削弱德国。

是经过巴黎和会长达6个月的谈判后,于1919年6月28日在巴黎的凡尔赛宫签署的条约,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式结束。

中国因巴黎和会竟将原德国在山东攫取的一切权益转由日本接管,进而爆发全国反日的五四运动。

(2)概念: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以青年学生为主的一场学生运动,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共同参与的一次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形式的爱国运动。

(3)意义:①五四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②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从而在思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良好的条件。

【知识拓展】
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建立是中国民主革命时期。

并以1919年五四运动为界标,前80年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后30年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旧民主主义革命,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目的、反对外国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指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注意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