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19年春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示范教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说课稿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是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的第14课。
本节课主要讲述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疯狂对外侵略扩张,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事件。
教材通过详细的历史资料,生动地展现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行径和全球范围内的战争灾难。
本节课的内容对于学生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过程和结果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脉络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的具体史实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原因仍然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掌握。
此外,学生对于战争灾难的认识和反思能力也亟待提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行为,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原因和战争进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分析史料、提炼观点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和平、反战的观念,认识到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增强历史责任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行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原因和战争进程。
2.教学难点:法西斯国家侵略扩张的背景和动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和战争结果。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史料教学法、合作探讨法等,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视频资料等,生动展示历史事件,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的国旗,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国家为何会走向侵略扩张的道路。
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行为。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法西斯国家侵略扩张的背景和动机。
4.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讲解,梳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原因和战争进程。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是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的一课,主要讲述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进行的侵略扩张行为,以及这些行为对世界和平造成的威胁。
教材通过介绍三国对外侵略的历史事实,让学生了解法西斯主义的反人类本质,认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从而树立和平、发展的观念。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历史事件有一定的了解。
但对于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这一课题,可能还存在以下问题:1. 对法西斯主义的反人类本质认识不足;2. 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感受不深;3. 对和平、发展的观念理解不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法西斯主义的反人类本质,感受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树立和平、发展的观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进行的侵略扩张行为,认识法西斯主义的反人类本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树立和平、发展的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进行的侵略扩张行为,法西斯主义的反人类本质。
2.教学难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平、发展的观念的树立。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历史图片、视频等,创设战争场景,让学生感受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
2.讨论教学法: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法西斯主义的反人类本质。
3.案例教学法:选取典型的战争案例,分析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从而引导学生树立和平、发展的观念。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料。
2.历史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素材。
3.讨论话题、案例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侵略扩张的图片、视频等素材,引导学生关注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优质教案

第四单元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第14课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德、意、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与欧洲、亚洲两个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教学难点:德、日法西斯专政建立的原因。
【学情分析】对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的对外扩张,教师应从法西斯政权建立的背景、时间、扩张等方面进行归纳,需要强调意大利法西斯专政的建立是受一战影响,而不是经济大危机的影响;对欧洲、亚洲两个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教师应从背景、方式、内外政策等方面进行讲解,并引导学生归纳德、日法西斯专政的异同。
【新课导入】教师幻灯片出示图示: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经济大危机1929—1933年――→摆脱危机寻找出路⎩⎪⎨⎪⎧美国罗斯福新政德、日建立法西斯专政问题:(1)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为了摆脱经济危机,美国是怎样做的?有何作用?(续表)对外,1935年,德国公开撕毁《凡尔赛条约》,实行普遍兵役制,建立起庞大的军队1936年,德国派兵进驻莱茵非军事区1938年,吞并了奥地利1939年3月,吞并了捷克斯洛伐克教师幻灯片出示季米特洛夫《最后的辩词》内容:这次审讯由一个理论决定,这就是:火烧国会是德国共产党干的,是共产国际干的。
火烧国会这一反共行为事实上被用来诬陷共产党人,他们宣称这是共产党武装起义的信号,是推翻德国现政府的烽火。
由于用了这个理论,全部诉讼程序就贯穿着反共的性质。
——1933年12月16日季米特洛夫在莱比锡法庭的最后辩护词教师设问:“火烧国会”的真凶是谁?为什么嫁祸于德国共产党?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64的内容进行思考。
教师总结:德国纳粹党。
为了打击德国共产党,进而取缔包括德国共产党在内的除纳粹党以外的所有政党。
教师幻灯片出示《安妮日记》的材料:《安妮日记》的作者安妮·弗兰克是德籍犹太人,16岁时死于贝尔根─贝尔森集中营。
《安妮日记》是作者遇难前两年对藏身密室时的生活和情感的记载。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4课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教案1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4课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教案1一. 教材分析《第14课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是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下册的一课,主要讲述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德意日法西斯国家为满足其对外侵略扩张的野心,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世界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历史。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以及战争的结果。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法西斯侵略扩张的罪行,认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观念。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两次世界大战的背景、过程及影响。
在此基础上,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分析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行为,认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意义,进一步树立和平、反对战争的观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行为,掌握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过程及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观念,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行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及意义。
2.难点:法西斯国家侵略扩张的原因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历史图片、视频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分析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行为。
3.合作探究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过程及意义。
4.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历史事件,分析法西斯侵略扩张的原因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下册。
2.历史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3.分组讨论的道具(如白板、彩笔等)。
4.PPT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课件展示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行为,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行为,以及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过程及意义。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教案 第14课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优质教案

导入1(问题式导入)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有何特点?美国采取了怎样的对策?德、日又是如何寻求出路的呢?由此导入新课。
导入2(图片式导入)
如图是20世纪30年代英国人创作的漫画——《三头怪兽》。图中的三头怪兽,其中头部是指德国的希特勒,中间是指意大利的墨索里尼,尾巴上的是指日本的东条英机。怪兽三头一体,对内恐怖统治、对外侵略扩张,发出了新的世界大战的警号。德国、意大利、日本是怎样走上法西斯道路的?有哪些暴行?今天让我们走进那段罪恶的历史,再现那段人间悲剧。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中,美、英、德、法、日等国的工业生产分别下降46.2%、28.4%、40.6%、16.5%、8.4%。
材料二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材料三我们要求得到领土和殖民地来养活我们的人民和迁移我国过剩的人。……德意志民族是最优秀的民族,有权统治全世界……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
3.1929年经济大危机对意大利的影响是什么?
答案:面对危机,意大利法西斯政权在对外扩张中寻找出路。
4.列举意大利法西斯的暴行。
答案:1936年,吞并埃塞俄比亚。
过渡语:意大利在经济大危机的影响下,不是积极寻求救治危机的方法,而是通过对外扩张去转嫁危机,那么,在欧洲和它一样希望通过对外扩张转嫁危机的国家又是哪国呢?
(1)“一次大危机”指的是什么?
答案:经济危机。
(2)“两个策源地”分别指哪两个国家?
答案:欧洲策源地:德国;亚洲策源地:日本。
(3)“三个同盟”指的是什么?有何影响?(教师可补充提示)
答案:德国、意大利和日本;最终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优质教案

第14课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德、意、日法西斯的建立,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的背景、经过及内外政策,认识经济危机与法西斯建立的直接关系;通过国会纵火案、纳粹党迫害犹太人等事件,认识法西斯势力的恐怖统治严重威胁世界和平。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德、意、日法西斯专政建立原因的分析与思考,培养学生正确运用唯物史观看待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法西斯专政和侵略扩张的必然性结果,认识和平局面来之不易,培养热爱和平的高尚情操。
教学重点:德、意、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与侵略扩张,欧、亚两大战争策源地形成。
教学难点:经济危机与法西斯政权建立的关系。
教学方法:图表法、比较法、材料分析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一、设置情景导入主题什么是法西斯?导入新课,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相关史事,并补充:法西斯象征暴力和权威。
后来束棒被用做意大利法西斯党的标志,成了恐怖、独裁和战争的代名词。
现在法西斯泛指最反动、最野蛮的独裁制度和思想体系。
德国纳粹主义、意大利法西斯主义、日本军国主义是世界法西斯主义的三大形态。
二、自主学习梳理新知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初期,意大利经济衰退,政治混乱,工农运动高涨,中央政府几乎瘫痪。
__墨索里尼__乘机组织法西斯党。
1922年,法西斯政权在__意大利__建立起来。
2.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开始掌握国家大权。
不久,他解散国会,将党、政、军大权集于一身,建立了法西斯专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__欧洲__策源地形成。
3.希特勒上台以后,纳粹党利用“国会纵火案”,打击德国共产党,乘机解散了工会。
法西斯政权为加强思想控制,还焚烧了大量的进步书籍,疯狂地迫害、屠杀犹太人。
希特勒大力发展军事工业,积极扩军备战。
1935年,德国公开撕毁《__凡尔赛条约__》,实行普遍__兵役制__,建立起庞大的军队。
1936年,德国派兵进驻莱茵非军事区;1938年,吞并了奥地利;1939年3月,又吞并了捷克斯洛伐克。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第14课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教案

第14课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德、意、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形成的背景、经过及它们的对内对外政策。
了解法西斯政权是最反动、最富侵略野心的政权。
各国法西斯势力的发展与相互勾结,预示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来临。
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对“意、德、日法西斯专政建立的背景和经过”的思考,培养学生客观、具体地分析和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德、意、日法西斯政权的建立,是世界经济危机导致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危机,国内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德、意、日法西斯的共同特点是:它们都代表垄断资本集团的利益,对内实行法西斯独裁恐怖专政,对外极力推行侵略扩张政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德、意、日法西斯的独裁统治,是整个人类历史上极端黑暗的一页,在20世纪人类文明获得飞速发展的同时,为什么会产生极端反文明、反人道的法西斯暴政,并肆虐世界,这是必须进行深刻反思的。
对关系人类命运前途的世界和平与战争问题有更深切的关怀,对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和破坏的法西斯暴行有更深刻地批判。
【教学重点】意、德、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教学难点】经济危机与法西斯政权建立的关系。
一、导入新课20世纪20~30年代,意大利、德国和日本纷纷建立起法西斯政权。
法西斯政权是怎样建立的?它们对世界产生了哪些影响?二、课堂活动目标导学一: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的对外扩张教师讲解“法西斯”一词的来源,提问:最早建立起法西斯专政的国家是哪一个?学生预习后回答:意大利。
教师提问:意大利法西斯专政的建立与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有没有关系?提示学生注意意大利法西斯专政建立的时间:1922年。
帮助学生识记意大利法西斯专政建立最早,发生在1929年经济危机之前。
让学生说出意大利的法西斯头子,及其发动的侵略罪行。
目标导学二: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1.指导学生思考:欧洲受经济危机打击最严重的国家是哪一个?为什么?学生思考回答:德国。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优质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优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是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的内容。
本课主要讲述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德国、意大利、日本等法西斯国家进行的侵略扩张活动,以及这些侵略行为对世界和平造成的威胁。
教材通过丰富的史料,引导学生了解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本质,认识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培养学生反对战争、爱好和平的观念。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历史事件有一定的了解。
但针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这一主题,学生可能对具体的历史背景、事件过程和影响认识不够深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梳理历史线索,引导学生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认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行为,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20世纪三四十年代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活动,认识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史料,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反对战争、爱好和平的观念,培养学生的国际主义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活动及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2.难点:引导学生认识战争本质,培养学生的和平观念。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历史背景、事件过程和影响。
2.史料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史料,深入了解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3.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表达自己对战争与和平的看法。
4.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案例,使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战争恶行。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料。
2.与本课相关的历史视频、图片、文字资料。
3.分组讨论的安排。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本课的主题,引导学生关注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活动。
2.呈现(10分钟)展示与本课相关的历史视频、图片、文字资料,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法西斯国家的侵略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14课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了解日本对中国的侵略、纳粹德国对外扩张;知道德国、日本、意大利侵略集团是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
1.掌握德、意、日法西斯政权的建立,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形成的背景、经过及它们各自的对外扩张的历程。
2.引导学生对“德、日法西斯专政建立的背景和经过”的思考,培养学生客观、具体地分析和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
3.增强学生爱好和平的意识,警惕法西斯主义重新抬头。
重点:德国、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难点:经济危机与法西斯政权建立的关系。
法西斯原意“束棒”,为古罗马执政官出巡时的权利标志。
后来束棒被用作意大利法西斯党的标志。
现在法西斯泛指最反动、最野蛮的独裁制度和思想体系。
让我们一起走进第14课《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来了解德、意、日三国法西斯政权的建立及其扩张历程。
一、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的对外扩张
1.建立
史料1意大利在一战中虽挤入了战胜国的行列,但在巴黎和会上,分赃最少,大战对意大利的经济影响很大,战争中意大利死伤110多万人,外债沉重,物价飞涨,工业生产下降,失业人数骤增,统治处于风雨飘摇之中,群众革命运动不断高涨,近于瘫痪的意大利政府面对这种局面束手无策,无力控制局面。
史料2意大利的统治阶级采取的扶植法西斯势力镇压革命运动的政策。
墨索里尼对内实行独裁统治,对外醉心于扩张,梦想恢复古代罗马帝国的疆界、地位和威严。
墨索里尼公开宣扬“世界是属于法西斯的,民族的扩张是一种生命活力的表现”。
1922年,法西斯党徒向首都罗马进军,法西斯专政在意大利建立起来。
教师:结合史料和教材分析,意大利法西斯建立的背景是什么?
学生: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初期,意大利经济衰退,政治混乱,工农运动高涨,中央政府几乎瘫痪,墨索里尼乘机组织法西斯党。
史料3法西斯党的标志。
史料41922年10月30日,墨索里尼被任命为首相。
教师:意大利法西斯政权建立起来的标志是什么?
学生:1922年,法西斯党徒向首都罗马进军,法西斯政权在意大利建立起来。
2.对外扩张
史料1923年,墨索里尼确定扩张方法,把大而弱的埃塞俄比亚作为扩张的首要目标,叫嚣必须征服埃国,以建成一个名副其实的殖民帝国。
但是直到1935年,做事犹豫不决的墨索里尼才决定作战。
装备精良的意大利军队在南北两线投入20多万军队、数百辆坦克和大量飞机,准备一举拿下埃国。
当时埃军的武器只有步枪、数千挺机枪和几百门老式轻型火炮,根本没有坦克和能作战的飞机。
两国实力相差悬殊。
然而,事情却超出墨索里尼预想。
意军在迅速攻占几个城市后,就连连受到埃国军队的阻击,以至于当时意大利外交大臣齐亚诺都悲观地说:“要打胜这场战争是不可能的。
”1936年5月,疯狂的意大利法西斯竟用瓦斯弹、芥子气弹等化学武器,向埃国河湖和田野里倾撒毒物,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占领埃国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建立了短暂的“东非帝国”。
教师:意大利法西斯政权建立后,把对外扩张的目标放在了哪里?结果如何?
学生:目标:埃塞俄比亚。
结果:1935年意大利发动了侵略埃塞俄比亚的战争,第二年宣布正式吞并埃塞俄比亚。
二、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1.法西斯政权的建立
史料1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对德、意、日的影响。
项目国名工业生
产下降对外贸
易缩减工人失
业人数工人罢
工次数
德国40% 70% 800万1931-
1943年
1 000
多次
意大利331% 100万
日本32.5% 50% 300万1931年
2 415次
史料2《凡尔赛条约》对战败国德国实行极为严厉的经济与军事制裁,引发了德国民众强烈的民族复仇主义情绪。
希特勒和纳粹党利用德国人民普遍痛恨《凡尔赛条约》的民族感情,把自己打扮成国家民族利益的代表者,骗取了广大中小资产阶级和部分工人的信任。
史料31929年经济大危机的打击下,毫无应对之力的魏玛政府引发德国民众的普遍不满,阶级矛盾激化,政局动荡。
垄断资产阶级认为德国已经不能用议会民主来确保其统治了,德国资产阶级把纳粹党看作是制止国内革命,进行对外扩张的有力工具,大力扶持。
史料4纳粹党党魁希特勒在上台前,三次周游全德,施展其骗人的讲演术。
他大谈民族的苦难和仇恨,向人民许下美好的诺言,骗取中下层人民的信任;他的对外扩张,对内镇压工人运动的党纲,更是获得统治阶级和大垄断资本家的大力支持;他还加紧勾结军队。
教师:纳粹党为什么能够得到德国民众的信任,被选上台呢?
学生思考、交流,教师点拨:
(1)德国民众对《凡尔赛条约》的掠夺不满,渴望民族复兴,民族复仇主义思想蔓延。
(2)经济大危机引发的政治危机,使垄断资产阶级需要对外扩张来转嫁危机。
(3)希特勒高超的演讲才能和欺骗手段。
教师:希特勒上台标志着什么?
学生: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不久,将党、政、军大权集于一身。
德国法西斯政权的建立,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策源地形成。
教师:希特勒上台,从此,德国走上了对内实行法西斯独裁统治,对外积极扩张的道路,一步步地将世界拖入到战争的深渊。
2.法西斯暴行
史料1
史料2
教师:结合史料和教材P64第3自然段,归纳德国纳粹政权的暴行。
学生:(1)希特勒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
(2)利用“国会纵火案”,打击德国共产党和进步人士。
(3)解散一切工会组织和纳粹党以外的所有政党。
(4)焚毁进步书籍,加强思想控制。
(5)疯狂迫害犹太人,几百万犹太人惨遭屠杀。
3.对外扩张
史料1
教师:观察图片,结合教材P64最后一段,利用大事年表法归纳法西斯德国在二战前侵略扩张的过程。
学生:
1935年公开撕毁《凡尔赛条约》,实行普遍兵役制,建立起庞大的军队
1936年派兵进驻莱茵非军事区
1938年吞并奥地利
1939年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史料2在进军莱茵区以后的48小时,是我一生中神经最紧张的时刻。
如果,当时法国人也开进莱茵区,我们只好夹着尾巴撤退,因为我们手中可资利用的那点军事力量,即使是用来稍作抵抗,也是完全不够的。
——希特勒
史料3对德国的违约行动(进军莱茵非军事区),英、法仅在口头上提出抗议,没有采取任何行动。
史料4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悲剧本来是很容易避免的,善良的软弱强化了邪恶的刻毒。
——丘吉尔《二战回忆录》
教师:从上述史料中,我们可以看出,法西斯德国一步步扩大侵略的客观原因是什么?
学生:英、法等国的妥协退让。
三、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1.建立
史料11929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日本也受到沉重打击,工农业生产大幅度下降,出口下降一半以上。
到1931年,失业人数达300万,大批农民破产,阶级矛盾十分尖锐,仅1931年工人罢工达2 415次。
日本统治集团迫切要求强化国家政权,转移国内人民的视线并从对外战争中寻找新的出路。
教师:结合上述史料和教材P65第1、2自然段,分析日本法西斯建立的背景。
学生: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日本经济受到重创,国内外矛盾激化,日本统治者迫切要求强化国家政权,转移国内人民的视线并从对外战争中寻找新的出路。
史料2军部是日本庞大的军事官僚机构的总称,独立于政府而直属于天皇。
包括陆军省、海军省、参谋本部、海军军令部以及关东军和其他军事机关。
军部是日本法西斯化的主要决策者和推动者。
教师:日本法西斯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什么?其建立的标志又是什么?
学生:军部。
标志:1936年,受军部控制的广田弘毅上台组阁,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起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
2.对外扩张
史料1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
——1927年《田中奏折》
史料2
教师:日本法西斯建立的过程中,屡次发动对外侵略战争,试归纳这一史实。
学生:
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三省,扶植建立伪满洲国;并进一步蚕食中国华
北地区
1936年制定《国策基准》,把“在确保帝国在东亚大陆地位之同时,向南方海洋发展”
定位日本的根本国策
1937年发动七七事变,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
20世纪20-30年代,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意大利、德国、日本先后建立了法西斯政权并相互勾结。
他们代表垄断资本集团的利益,对内实行法西斯独裁恐怖统治,对外极力推行侵略扩张政策,逐步突破了战后确立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对其的限制,世界大战的阴霾笼罩在世界上空。
第14课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一、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的对外扩张
1.建立:1922年,墨索里尼
2.扩张:1935年,埃塞俄比亚
二、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1.上台:经济危机;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2.对内独裁:“国会纵火案”,迫害犹太人
3.对外扩张:普遍兵役制;进驻莱茵非军事区;吞并奥地利及捷克斯洛伐克
三、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1.上台:军部;广田弘毅内阁上台
2.扩张: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