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历史知识集锦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一、王位世袭制

1.起源:夏朝;开始于启

2.特点: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家天下”逐步形成。

3.方式:有时父子相传,有时兄终弟及。

4.王权特点:具有神秘色彩

二、夏商的行政制度

中央:相、卿士等,掌管政务;地方:侯、伯,定期纳贡,奉命征伐。

三、分封制(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1.目的:巩固西周的统治,扩展西周统治范围

2.内容:①对象:王族、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②诸侯的义务:服从周天子的命令,镇

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③诸侯的权利: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

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服役

3.特点: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4.评价:①积极:A、加强统治,扩大统治区域,形成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成为一个延

续数百年的强国;B、周天子之尊权威,国家政权逐渐由松散趋向严密。②消极:诸侯在

自己的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诸侯势力日益强大,王权衰弱,分封制遭破坏。

四、宗法制

1.目的:为加强分封制所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权力、财产、土地、继承上的矛

盾。

2.含义(实质):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

3.内容:①嫡长子继承制(核心)②小宗服从大宗(大宗小宗是相对的)③宗法等级血缘

亲疏

4.作用:①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②利于凝聚家族,中国传统文化的”齐家治国”“家国一体”即源于此。

★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的关系(系统集成P2)

①分、宗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互为表里;②在家中族内是宗,上升到国家是分;③分是建立在宗的基础之上,宗在政治制度的表现是分,保证了分的推行和实施;④礼乐制度是保障分封制、宗法制稳定推行的工具。★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系统集成P2)

①早期政治制度实质上是一种强权;②神权与王权相结合,形成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③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分封制,说明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④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政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④具有相对稳定性和延续性。

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一、秦朝统一的背景(诸侯争霸)及其条件(历史大势所趋)

二、创立皇帝制度

1.皇帝由来:三皇五帝

2.内容: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由皇帝总览

3.特征:皇帝独尊、皇位世袭、皇权至上

4.本质:君主专制,即皇帝是封建国家政权的主宰和权力中心。

5.作用:皇帝制度是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维护“家天下”的重要保障,为以后

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专制社会奠定了基础。

三、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

1.职能

2.特点:①相互配合,彼此牵制,军政大权掌握在皇帝手中;

②体现“家天下”的特点。

3.作用:一定程度上减少君主专制下重大事情的决策失误。

四、地方行政区划:郡县制

1.实施:地方政权机构分为郡县两级,建立一套地方各级官僚机构,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

并绝对服从皇帝。

2.特点:①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只属于中央的地方行政区划;

②由皇帝直接任免,不得世袭。

3.意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①利于巩固秦朝的统治,利于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②利

于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本民族国家的发展;③利于封建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发展;④秦建

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政治制度的核心,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

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

★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异同(系统集成P5)

1.相同:都是为了巩固王权的统治,并一定程度上巩固了王权的统治。

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一、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

1.汉——推恩令

①背景: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封国有时会与朝廷对抗

②措施: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③结果:王国越分越小,中央集权加强

2.唐——节度使

①措施:在地方设“节度使”

②结果:唐中期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局面,严重削弱中央集权。

3.北宋——收地方兵、财、行政权

①措施:A、军事:收兵权,充实禁军;B、行政:文官担任地方长官,设通判监督;C、

财政:中央掌控大部分财权

②作用:结束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加强中央集权(但也导致国家积贫积弱)

4.元——行省制

①行省制内容:A河北、山西、山东由中央直接管理;B地方设中书省,简称省或行省,

行省之下,分设路、府、州、县;C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

②A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B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C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机构

制度的重大转变,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二、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1.汉——中外朝制

汉武帝重用身边地位低的让你参与国家大事,以削弱相权。

2.魏晋南北朝——先后形成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三省体制

3.隋唐——三省六部制

①内容:中书、门下、尚书分别负责决策、审议、执行;

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4.宋——二府三司

①措施:A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B增设参知政事、枢密

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财权

②作用:削弱了宰相职权,皇帝得以总览大权

5.元——中书省

①措施:设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的长官行使宰相职权。

②作用:元后期,宰相的权力越来越大,有时甚至可以左右皇位的继承。

6.明——废丞相,权分六部;设内阁

①宰相制度的废除(1380年明太祖)

影响:宰相制度宣告废除,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但皇帝政务繁忙,负担过重。

②内阁

A原因:皇帝政务繁忙,力不从心。

B过程:明太祖,殿阁大学士为侍从顾问;明成祖,翰林院官员为殿阁大学士,入值

文渊阁,随侍皇帝,开始参与机密事务,“内阁”出现;明宣祖,票拟权。

C性质: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7.清朝——设军机处,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

①背景:清初,仿明制,设内阁,置六部;军国大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定夺;皇权受

到制约。

②措施:A康熙,设南书房,形成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三足鼎立,相互制

约,最后集权于皇帝。

B雍正帝,军机处

特点:简、速、秘

作用:提高了行政效率;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三、选官与用官制度的变化

1.秦以前:世官制——世袭

2.汉:察举制——孝、廉

3.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重门第、不重才能

4.隋到元:科举制

评价:①积极: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大大加强

中央集权;②消极:忽视实用性学问,不利于创新人才培养;明清八股取士,从内容到

形式严重束缚应考者,使许多知识分子不讲究实际学问,严重阻碍科学文化的发展,是

导致中国近代自然科学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5课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一、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形成条件

1.地理环境:古希腊以海洋为依托,海岸线曲折,天然良港众多,海岛星罗棋布,利于航海和海外贸易。

2.政治条件:具有小国寡民与民主政治特征的城邦制度,城邦的狭小使公民能直接参与城邦政治。

3. 经济条件:海外贸易与工商业比较发达。

4. 阶级基础:新兴工商业阶层追求民主权利的渴望更加强烈。 二、 雅典民主政治确立过程

一、 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主权在民;直接民主;轮番而治;法律之上 二、 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

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是少数人的民主。 三、 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

1、历史作用:①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②民主氛围创造的空间,使雅典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辉煌成就;③雅典民主政治创造出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创造出法治基础之上,差额选举制、任期制、比例代表制、议会制等民主运作方式,促进了雅典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④相对开放和自由思想文化环境,创造了灿烂的古希腊文化。

2、局限性:①从民主的主体看,雅典民主是雅典极少数奴隶主的民主,妇女、外邦人、广大奴隶被排除在外;②从民主的实质看,雅典民主政治实质上是奴隶主贵族的民主;③从民主的类型看,雅典民主是直接民主,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

第6课罗马法的起源于发展

起源习惯法成文法《十二铜表法》

罗马法发展公民法万民法

完善《民法大全》

一、 习惯法(罗马共和国早期公元前6世纪)

1、 背景:罗马共和国早期,贵族垄断着立法和司法大权。

2、 特点:法律与习惯之间界限模糊。

3、 影响:保护自己,损害平民利益。 二、 成文法(公元前5世纪)

1、 背景: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中

2、 标志:公元前5世纪中期,制定《十二铜表法》

3、 特点:内容广泛,条纹清晰

4、 意义:审判量刑皆有法可依,限制了贵族特权,保护平民的利益

5、 局限:保留了一些比较野蛮的习惯法 三、 公民法(罗马共和国时期)

1、 适用范围:限于罗马公民

2、 意义:罗马公民受到法律的保护,并享受法律赋予的权利 四、 万民法(罗马帝国时期)

1、背景:①在征服过程中,不同民族之间的矛盾显现出来,在政治经济活动中也产生了许多新问题、新矛盾:②仅适用于罗马内部的公民法已无法应对这些新变化;③罗马帝国的皇帝高度重视法律的制定。

2、适用范围: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法律

3、6世纪,《民法大全》,罗马体系最终完成。 五、 罗马法的特点《系统集成》P16 六、 罗马法的实质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 七、 罗马法的评价 1、 维系政治:①罗马法是罗马统治的有力支柱,它为国家权力提供法律依据;②稳定了社会秩序,保护了统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③承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④承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

2、 影响后世:①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②罗马法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提供依据,奠定了近代欧美法律体系的基础;③成为近代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推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力武器;④罗马法为人类提供了一种新的统治管理国家的形式,以法治

取代人治,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一、君主立宪制建立的背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年)

1688年光荣革命≠革命,从形式看,光荣革命是一次宫廷政变;从阶级本质分析,是资产阶级和新

贵族同封建贵族的妥协。

二、议会权力的确立: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1.标志: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

2.《权利法案》的内容:①限制了国王的权力: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军事权;②保证了议会的权力:言论自由权、选举权、集会权

3.目的: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权力。

4.结果:①君权神授被否定,君主权力受到法律制约②议会权力超过国王权力,国王“统而不治,君主立宪制确立

5.1832年议会选举改革

三、责任制内阁的形成:英国君主立宪制下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1.内阁由来:课本P38

2.形成标志:罗伯特? 沃尔波尔成为英国第一任内阁首相

四、英国君主立宪制的作用

(1)结束了英国封建专制制度,使得英国走上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的道路,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2)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对其他国家资产阶级建立新的制度起到了榜样示范作用,极大地推动了世界现代化进程

第8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一、美国独立之初的严峻形势

1.美国独立:1776;1783英承认美国独立

2.严峻形势:邦联:13个州的松散联盟

二、1787宪法颁布

1.内容:①联邦制国家: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大权;各州可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法律,有一定自治权。②分权与制衡:三、美国两党制的形成

共和党和民主党“驴象之争”,本质都是资产阶级政党,两党对垒,交替执政。

第9课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1、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

○1第一共和国第一帝国第二共和国第二帝国第三共和国(共和体制最终确立)

2、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

○1标志: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内容:①立法权属于议会,议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

②总统由议会选举产生,任期7年可连任;总统是国家元首、军队最高统帅,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

○2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意义: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标志着法兰西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为法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3、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

○1

标志: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二元制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2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内容:

①皇帝:掌握国家大权,是帝国元首和军队统帅,可以召集和解散议会。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官员。

②首相:政府首脑,由皇帝任命,只对皇帝负责。③议会(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立法机构,但只有参与制定法律和预算的职能,权力较小。对政府没有监督作用。④联邦制:帝国政府掌握大权,各邦保留一些自主权.普鲁士具有特殊地位。

○3影响:①保留了浓厚的专制残余(君主是实,立宪为虚)造成德国资产阶级民主改革的保守和不彻底;②使德国的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使德国迅速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

★英美法德四个政体的比较

第10课鸦片战争1、鸦片战争前中英形式对比

3、中英《南京条约》1842年8月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双方商定等。

4、1858年英法《天津条约》

内容: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沿海沿江十处通商口岸;赔偿英法200万两白银;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旅游、经商和传教;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通航等。

不久,英法火烧圆明园。

5、1860年英法签订《北京条约》

内容: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对英法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

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

1、爆发的根本原因是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和自然灾害激化阶级矛盾。

2、过程

1851.1金田起义(爆发)——永安定制——定都南京——北伐西征(西征胜利进入全盛时期)——天京变乱(由盛转衰)——1864天京陷落,失败

4、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农民阶级作为小生产者的代表,缺乏科学理论武器的指导,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②战略上的失误。③中外势力联合绞杀太平天国。

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1、甲午中日战争1894.7-1895.4

(1)原因:①日本:“大陆政策”的出台(根本原因)②欧美:不干涉日本侵略(有利的国际环境)③中国:积贫积弱,“避战求和”(可乘之机)④导火线:1894年朝鲜人民起义(2)《马关条约》1895.4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大大加深)

2、八国联军侵华1900.6-1901.9(英、美、俄、日、法、德、意、奥)

(1)根本原因:瓜分中国;导火线:镇压义和团运动

(2)《辛丑条约》1901.9(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殖民化社会)

第13课辛亥革命

1、背景

①政治:《辛丑条约》签定以后,清政府变成“洋人的朝廷”,推翻清廷统治成为大势所趋

②经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

③阶级:资产阶级革命知识分子队伍壮大

④思想: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一个特点: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两个中心:上海、东京;三个人物:章炳麟、邹容、陈天华)

⑤组织基础:O1894,孙中山,檀香上,兴中会,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O1905.8,东京,同盟会,近代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政党;机关刊物《民报》

⑥军事基础:同盟会成立后,发动一系列武装起义,推动全国革命进入高潮。⑦有利时机:四川保路运动

2、爆发:1911.10.10武昌起义

3、中华民国成立

(1)1912.1.1,孙中山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定都南京,以五色旗为国旗

(2)1912春,孙中山,《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性质: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4、结果:袁世凯纂夺革命果实

5、辛亥革命的性质: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6、意义

(1)政治:①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的权利;②推翻了“洋人的朝廷”,沉重地打击

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2)经济: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3)

思想: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4)世界:它对近代亚洲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

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

7、失败的原因

①主观: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②客观:中外反动势力强大。

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1、五四运动(1919.5.4)

(1)导火线:“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结果:取得初步胜利

(2)性质: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3)青年学生—先锋;工人阶级—主力军;先进的知识分子—领导。

(4)影响:①中国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②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原因:无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此后开始领导中

国革命)

2、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①标志:1921.7.23,中共一大,上海,浙江嘉兴南湖

②意义: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3、第一次国共合作1924-1927(1924,国民一大,正式形成)党内合作

4、北伐战争1926-1927

①目的:为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②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③结果:革命势力发展到长江流域,广州的国民政府迁往武汉。但没有完成推翻北洋军阀,打倒帝国主义的任务。

5、国民革命失败

原因:①客观:帝国主义联合起来干涉中国革命,寻找新的代理人;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②主观:陈独秀为首的中共中央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影响: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革命暂时转入低潮。

教训:认识到武装力量和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的重要性。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比较(见系统集成P42)

第15课国共十年对峙

1、南昌起义1927.8.1

意义:①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②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2、八七会议1917.8.7

3、秋收起义1927.9(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和全国革命胜利的道路。

4、土地革命——农民革命积极性空前高涨

5、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

6、1931.11中华苏维埃一大,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江西瑞金

7、红军长征1934.10-1936.10

①原因:博古、李德犯左倾错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②遵义会议意义: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③胜利:1936.10红二、四方面军于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

第16课抗日战争

1、原因:日本侵华战争的扩大,中华民族危机的加深。(局部侵华:1931年,九一八事变;全面

侵华:1937.7.7,卢沟桥事变)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1937.8

3

4、抗战后期

①国内——百团大战:意义: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②国外——为了确保滇缅公路这条国际交通线,中国政府派遣远征军到缅甸。

5、抗日战争的胜利(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6、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实现了全民族抗战(根本原因);②中共的中流砥柱作用;③日本发动的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④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互相支持。

7、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①是中国人民一百多来年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②它大大增强了全国人

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③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要组成部分,做出重大贡献;④中国

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两次国共合作的比较(见系统集成P49) 第17课解放战争 1、 争取和平与民主(1945.8.15-1946.6) 2、 重庆谈判

1945年10月10日《双十协定》:和平建国坚决避免内战,召开政协会议保证人民权利。(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未达成协议) 3、 土地改革1947,中共,《中国土地法大纲》,激发农民革命的积极性

5、 北平和谈1949.4,《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国民政府拒绝签字

6、

1949年4月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 7、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①标志着中国一百多年的屈辱和分裂的历史从此结束,人民期盼已久的独立、统一的新中国即将诞生;②具有世界意义的伟大胜利;③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立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④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比较重庆谈判与北平和谈的异同(见系统集成P52) ★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见系统集成P52) 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 背景:

① 经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基本矛盾暴露;②阶级: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无产阶级觉醒并登上政治舞台(1831、1834年里昂工人起义; 1836年英国宪章运动; 1844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③思想:三大思想来源(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④主观: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研究与革命实践

2、 诞生标志:《共产党宣言》1848

3、 《共产党宣言》的内容:①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②肯定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进步作用;③资本主义必将被共产主义所取代;④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⑤号召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4、《共产党宣言》的意义:①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②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发展起来;③社会主义理论由空想到科学 6、 巴黎公社失败原因:①根本: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时期,还不具备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条件②

主观:没有取得农民的支持;没有乘胜打击敌人;③有割断敌人经济命脉;缺乏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③客观:国内外反动势力强大 7、 巴黎公社的意义

①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②它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学说③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提供经验和教训公社战士视死如归的精神永垂史册。

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1、 十月革命的背景条件

客观条件:①俄国已经具有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但落后于其它资本主义国家。②俄国在帝国主义发展阶段,各种矛盾十分尖锐。③“一战”为俄国造成有利的国内外形势。

主观条件:①俄国无产阶级革命性强,其政党较为成熟。②有强有力的同盟军——农民。

② 有成熟的革命理论——列宁主义 2、 二月革命1917.3 ①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②结果:推翻了沙皇统治、出现了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③意义:为俄国无产阶级争取社会主义的斗争创造了有利条件。 3、《四月提纲》:指明俄国革命的方向 4、七月流血事件

标志着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结束,政权完全落入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手中,革命和平发展已经不可能。 5、十月革命(彼得格勒武装起义)1917年11月7日(俄历十月) ①性质:无产阶级革命②任务: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③结果:革命取得胜利,宣告推翻俄国临时政府,成立“工农临时政府”。退出一战,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府。 6、苏维埃政权的建立与巩固

(1)政治:掌握政权(最核心)①颁布《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宣告新政权的建立(全部政权归苏维埃②选举成立新的政府---人民委员会

(2)经济:建立经济基础(最根本)颁布《土地法令》(封建----国有) (3)外交:恢复和平环境(最迫切)颁布《和平法令》退出战争 7、十月革命的性质及胜利意义

性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意义:①对人类历史: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打破了资本主义制度一统天下的局面。②对世界: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③对俄国:为俄国的社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第20 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一.我国的政治建设经历了三个时期

(1)初建时期:1949年10月——20世纪60年代,建设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①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②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政党制度);③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制度)

(2)曲折时期:1966年——1976年:文革时期,民主与法治遭破坏

(3)重建与完善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民主与法治不断规范与健全

二.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

1.初步建立:人民政协召开

(1)时间:1949年9月

(2)内容:①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会议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②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当选为主席。③会议决定了新中国的首都、国旗、代国歌、采用公元纪年2.正式确立: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1)职能:政治协商会议作为爱国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

3.发展到新阶段: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国民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4.完善:“1982年,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背景:

(1)《共同纲领》规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人民普选产生,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随着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大规模展开,召开人民代表大会的实际日益成熟。

2.召开:1954年9月

内容:①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②选举了国家领导人

3.意义:(1)基本上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实行原因:由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国情决定。

2.基本内容: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实现全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和各民族大团结,在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构,行使自治权。

3.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按时间排列)

4.意义:满足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实现了民族平等;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第21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一、“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破坏

1、“文化大革命”发动的历史背景:①根本原因:党内“左倾”错误占据主导地位。②毛泽东对形势做出了错误判断。③林彪、江青集团利用了毛泽东的错误。

2、“十年文革”对民主法制破坏的表现:①大批党和政府的各级领导人、各界知名人士和学者遭迫害,②对国家各级党政机关的破坏,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各党派政治协商制度都遭到破坏,国家法律形同虚设。

3、得到的教训:必须重视和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二、法律制度走向健全

1、背景:①“文化大革命”的深刻教训。②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法制建设方针。

2、措施:(1)平反冤假错案,首先为刘少奇平反昭雪,并在全国范围平反各种冤假错案。(2)全面立法,建立法律体系,从1979年开始,全国人大加紧全面立法工作。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意义: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基础。

三、民主制度的重建与完善

1、重新召开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2、进一步完善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982年,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3、健全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984年,政府颁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明确规定,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4、进一步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推进农村的民主制度建设。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发展过程

【注意】“一国两制”构想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之一,是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它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1、提出:50年代中后期,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设想。

2、酝酿:1981年,叶剑英阐述了和平统一祖国的“九条方针”,成为后来“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

3、形成:80年代,邓小平全面阐述了“一国两制”的深刻含义。“一国两制”的内容:在一个中国前提下,国家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两种制度长期共存,是实现祖国统一的必经之路。

4、宪法保证:1982年宪法将“一国两制”写入宪法,使“一国两制”有了宪法保证。

5、正式确立:1984年,“一国两制”被正式确立为实现祖国统一的指导方针。

二、香港、澳门回归

【注意】(1)香港澳门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而台湾问题不是历史遗留,而是内战遗留问题。(2)回归后台湾的自治程度比港澳更高,可以拥有自己的军队。

1、回归的条件①根本原因:中国国力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②“一国两制”构想为香港、澳门问题指明了方向。③英国和葡萄牙政府的不断试探。

2、回归的时间①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②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

3、历史意义①香港回归洗刷了中华民族百千屈辱,翻开了香港历史新的一页。②中华民族在统一大业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③是“一国两制”构想运用的结果。④为国际社会解决国家间的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成功范例。

三、海峡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1、两岸关系的发展历程:①1979年元旦,停止炮击金门,实现了两岸30年来的真正停火。②80年代以来,“通邮、通航、通商”三通的限制逐渐放宽。③1992年,在“海峡两岸均坚持只有一个中国”原则上达成“九二共识”。④2005年,国民党主席连战访问祖国大陆,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⑤2008年,两岸直接实现通邮、通航、通商”

3、台湾问题和平解决的阻力:①外部:外国势力干涉②内部:台独势力的破坏(根本阻力)

4、和平统一台湾的有利因素:(1)、文化同源:两岸人民都是炎黄子孙(2)、人心所向:统一是历史发展趋势和人民的愿望(3)、政策保障:一国两制(4)、综合国力:中国国力及国际地位提升(5)、民间交往:两岸经济、文化交流

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

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1、背景:①国际: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的对立和斗争。②国内:新中国诞生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背景:(1)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采取敌视政策,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2)新中国在建国后第一年里,就同苏联等17个国家正式建交

2、过程:(1)1953年12月,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首次提出,(2)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3、意义:①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②为开创新中国外交奠定基础,③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三、20实际50年代的外交成就

1、日内瓦会议(1)目的:为了和平解决朝鲜核印度支那问题(2)召开:1954年在瑞士的日内瓦举行

(3)地位: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重要的国际会议

2、万隆会议

(1)背景:亚洲、非洲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2)召开:1955年,在印尼的万隆举行

(3)内容:①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等问题。②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4)意义: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联系,中国与更多的亚非国家建交

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

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原因:①中国国际地位提高,②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力量加强

2、恢复:1971年第26届联合国代表大会

3意义:对于中国:打破美国的孤立政策、可以更多参与国际事,对于世界:支持和平与发展的力量增强务

二、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

1、中美关系正常化

(1)原因:①从美国来看:中国国际地位提高,“遏制和孤立”中国政策失败;与苏争霸处于守势地位;国内经济衰退。②从中国来看:

利于改善国际地位;利于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利于解决台湾问题

(2

)过程:

2、中日关系改善

(1)原因:中美关系的改善直接促进了中日建交;

(2)标志: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双方签署了建交的联合声明

三、新时期的外交建树

1、新时期、新形势、新方针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确立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的外交政策2、新时期外交成就:

(1)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2)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3)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上海合作组织

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

一、二战以后国际格局的演变阶段:

①二战后初期,形成美苏两极格局;

②20世纪50年代后期起,逐步出现多极化趋势:

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美国、西欧、日本三足鼎立局面;发展中国家(第三世界)开始兴起。

③20世纪90年代,两极格局结束,多极化趋势加强

二、从盟友到对手

1、背景:①雅尔塔体制的确立-----框架;②美苏势均力敌----基础;③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冲突---根本

2、对峙形式:冷战

3、表现:“铁幕演说”揭开冷战序幕国

①美国及其同盟国:政治上:杜鲁门主义的提出(1947,3)标志冷战正式开始;经济上:“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军事上: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1949)

②苏联及其同盟国:政治上:欧洲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的成立(1947,9);经济上:经济互助委员会(1949);军事上: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1955)

三、“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

1、表现:①柏林墙修建和德国的分裂;②朝鲜分裂;③越南战争;④古巴导弹危机

2、影响:①消极:“冷战”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

②积极:美苏两国并未发生大规模的直接武装冲突,从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一、走向联合的欧洲

1、原因:

①欧洲衰落—求发展②美苏影响—保安全

③共同心理—有渊源④法德和解——联合的关键

2、过程:

(1)1951年,法、意、荷、比、卢、联邦德国六国签订了《巴黎条约》,决定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2)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随后成立

(3)1967年,上述三个共同体合并为一个机构——欧洲共同体

3影响:①经济:使欧共体经济实力大增

②政治:摆脱美国的控制,冲击两极格局,促使多极化趋势出现

二、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1、原因: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2、经济崛起的原因:内因:①进行民主改革;②制定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③加强政府投资,重视科技教育;外因:①美国的大力扶植;②朝鲜战争的刺激

3、影响:A、对日本:①开始摆脱美国②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B、对世界: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三足鼎立的局面,冲击两极格局控制

三、不结盟运动兴起

四、中国的振兴

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一、20世纪60、70年代以来,导致世界呈现多极化趋势的因素有哪些?欧共体的建立;日本的崛起;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中国的振兴;美苏争霸削弱了彼此实力

二、东欧剧变(东欧各国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发生根本性改变)

1原因:①内因:放弃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照搬苏联模式,经济困难;忽视民主法制,②外因: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西方的“和平演变”

2表现:①1989年,波兰成为第一个发生剧变的东欧国家。②1989年民主德国政局大动荡,政府宣布开放东西柏林边界,拆除柏林墙,1990年10月,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实现了两德的统一。

三、苏联解体(1991年)

1原因:①戈尔巴乔夫改革(直因)②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根因)③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外因)

2影响:标志两极格局不存在;社会主义力量遭到严重挫折

四、和平与动荡并存

“冷战”后国际形势特征: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总的趋势是缓和。

1、原因:(1)“冷战”结束后,国际关系中出现了一系列新矛盾和新冲突.(2)美国试图独霸全球,不断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

2、表现:①南斯拉夫解体②北约轰炸南联盟③国际恐怖主义呈泛滥趋势:9·11事件

五、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1、原因:“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1)美国极力构筑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2)其他国家则主张推进多极化进程。

2、特点:暂时呈现“一超多强”局面,但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3、表现:(1)欧盟的建立及发展:(2)日本:争取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3)俄罗斯:政治上,取代苏联在联合国的地位;军事上,拥有可以与美国匹敌的军事力量;经济上,国内经济的不断好转.

(4)中国: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反对霸权主义,维世界和平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