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对于龙门山断裂带活动性的调查研究
龙门山南段大邑地区断裂带活动多期性研究

岩为主要特征;下统嘉陵江组以碳酸盐岩、砂岩、页
岩为主要
厂
组则以 色
岩、泥岩
夹
岩为主7巳
3 大邑 地区
龙门山冲断带沿走向具有明显的差异性 ,分段
特征首先表现在断裂属性和分布上。龙门山冲断带
主要由4个大致平行的叠瓦状逆冲推覆体系 t
(图2),自西向东依次为:后山断裂(F1)、中央断裂
(FJ、前山
(兀)、山前隐伏
1区域地质概况
大邑构造地处龙门山南段冲断推覆带前缘。龙
门山地区的区域地质情况可划分为4类构造层序, 由老到新依次为:1)扬子地台结晶基底,2)新元古 代一二叠纪时期被动大陆边缘沉积,3)松潘一甘孜 三叠系复理层,4)中生代一新生代盆地陆相沉积。
在龙门山前,这4种构造层通过一系列多阶段构造 活动并列在一起,构成龙门山逆冲带56-。大邑地区
逆冲的叠瓦状推覆 系统,将基岩和元古界、古生
覆至地表,如宝兴逆冲推覆
。
2) 构造应力的消减及传 系主要为源 地壳 逆冲
系。该 龙山 岀
叉,沿基
滑脱并向前陆方向传递而成。
传递过程中为消减其位移量,滑
会岀
现多组分枝,或向上逆冲至地表,形成逆冲推覆背斜
或 传播褶皱;或岀现以反向逆冲
冲
,10七〕。
S D
T K
组)、T((马鞍唐组),T3^2/T3^3/T3^4 J^(白田坝
组)Jg(千佛崖组)、J>(沙溪庙组)、Jsn(遂宁组)、
JM(蓬莱镇组)共13套地层。
侏罗系主要岀露棕红色、棕褐色泥岩和粉砂质
泥岩,与灰绿色细粒岩 岩等厚互层。三叠系上
统须家河组和马鞍唐组主要岀露灰黑色泥岩 、页岩
质泥页岩;中统雷口坡组主要以灰岩、泥质白云
川西龙门山断裂带活动性特征

建筑设计191产 城川西龙门山断裂带活动性特征邹媛1 王祥松2摘要:龙门山断裂带位于青藏高原东缘,四川盆地西界,是构造活动较强的巴颜喀拉地块和较稳定的川滇块体之间的界线,同时也是我国南北地震带的中部,呈NE-SW向展布,构造位置非常重要。
龙门山断裂带具有长期活动性,张培震等在2008年通过GPS发现龙门山断裂带在长达10年的时间内,它的构造变形的速度都非常的小(小于2mm/a )。
关键词:龙门山断裂带;活动性;特征1 龙门山区域地质概况龙门山是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的分界线,也是扬子地块和松潘—甘孜地块的分界线,还是中国中西部地质、地貌、气候的陡变带。
龙门山断裂带主要包括 3 条大断裂,自西向东分别是:龙门山后山大断裂:汶川-茂县-平武-青川; 龙门山主中央大断裂:映秀-北川-关庄,属于逆走滑断裂;龙门山主山前边界大断裂:都江堰-汉旺-安县,属于逆冲断层。
龙门山地区的构造位置属于扬子板块的西北部,其在羌塘板块和扬子板块相互的挤压的过程中形成的逆冲推覆构造带,是中国大陆造山带的一个典型。
在龙门山地区内,它的地势西北部分较高,而东南部分较低。
在西北部分是山石青峰,山峦巍峨起伏的龙门山山脉,主要是要由变质岩,岩浆岩构成。
2 断裂活动性差异研究表明,龙门山断裂带晚第四纪活动性分段特征明显,以往研究认为北(平武—青川断裂)晚更新世以来已不再活动(李传友等,2004;),最新的研究认为全新世是活动的(孙浩越,2015)。
中段在晚第四纪以来有活动,而南段因为分支较多等因素活动性较中段弱(李传友等,2004;杨晓平等,1999;邓起东等,1994;赵小麟等,1994;李勇等,2006;周荣军等,2006;)。
由断裂活动引起的水系扭曲、断裂槽谷、阶地位错等现象充分验证了以上结论(唐荣昌等,1993; Densmore et al.,2007;陈国光等,2007;贾营营等,2010;陈立春等,2013)。
2008 年汶川 Ms8.0 地震中沿北川-映秀断裂和灌县-江油断裂两条断裂发生地表破裂,表明了这两条断裂的最新活动性。
龙门山断裂带地震研究

龙门山断裂带地震研究龙门山断裂带,位于四川省中北部,呈现西南-东北走向,其断裂带西南起四川雅安,东北至四川青川县-陕西宁强县,经大邑县,都江堰,汶川,茂县,绵竹,北川,江油,平武,剑阁;在2008年5月12日汶川8级地震前该断裂带历史并无8级地震记录【有一个疑似8级地震记录,是1327年8月底至9月初四川雅安天全县附近发生强烈地震,那次地震震感最远传到湖北荆州,陕西汉中等地区,官方认为是在7级至8级之间。
】龙门山断裂带主要有3条平行的断裂带组成,分别是龙门山后山断裂【汶川-茂县-平武-青川】,龙门山中央断裂【映秀-北川-关庄】,龙门山主山前边界断裂【都江堰-汉旺-安县】。
下图是龙门山断裂带该断裂带全长500多千米【个人通过谷歌测距测到了是538千米左右】。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实际上震中距离汶川县城接近70多千米,距离都江堰县城只有30多千米】发生8级地震【也有资料显示此次地震是一个连发的双震,汶川开始破裂发生了7.8级地震,随后当断裂带破裂到北川时北川再次发生破裂又发生了7.2级地震而两次地震相隔不到1分钟,这也就解释了为啥距离四川汶川地震震中100多千米外的北川比距离震中30多千米外的都江堰灾情更严重了。
】;地震属于逆冲-走滑行地震,地震属于巴颜喀拉山地块和扬子淮板块间的碰撞导致的。
此次地震将龙门山断裂带中段-北川这接近300多千米的断裂区域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累计的地壳挤压能量几乎全部释放了,不过要值得注意的是龙门山断裂带长度是达到500多千米呢,释放了300多千米应该还有接近200千米【地震局在汶川地震后勘探显示释放了320千米的断裂带的应力】;而至200多千米未释放能量的区域自2008年后也出现了活跃并且在2013年再次释放;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龙门乡附近发生7级地震【USGS测定为6.6级】;此次地震位于龙门山断裂带的南段,地震释放了35千米至40千米断裂带的几百年累积的能量。
龙门山断裂带南北活动差异及复杂构造建模——基于地表破裂带和中小震精定位

姚 琪
( 国地震 局 地质 研究 所 , 京 1 0 2 ) 中 北 0 0 9
2 0
国 际
地
震
动
态
中 图分 类 号 : P 1 . ; 3 5 2
文献 标 识 码 : A;
d i 0 3 6 /.s n 0 3 — 9 5 2 1 . 6 0 9 o :1 . 9 9 jis . 2 5 4 7 . 0 0 0 . 1
0 0 2 50 1
1 )河 北 省 地 震 局 , 家 庄 石
2 )中 国 地 震 局 地 质 研 究 所 , 京 1 0 2 北 009
中图分类号 : P 1.2 ; 3 5 7 7 文 献 标 识 码 : A; d i 0 3 6 /.sn 0 3 — 9 5 2 1 . 6 0 8 o:1 . 9 9 j is . 2 5 4 7 . 0 0 0 . 1
No t ・s u h s g e a i n a t u t r lm o e i r h- o t e m nt to nd s r c u a - d lng
・_。______________—
—
Ba e n s r a e r p u e z n nd s a le r h a e s d o u f c u t r o e a m l a t qu k r l c to fW e h a 8 0 e r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h a e eo ain o nc u n M . a t qu k
摘 要 2 0 0 8年 四川 汶川 Mw . 7 9地震 和 1 9 年 台湾集集 Mw7 6地震 均 为挤压 推 覆构 99 . 造环 境条 件下 发生 的板 内逆 断层 型地 震 。本 文 对 比分析 了两 次 地 震前 的 C MT解 、震 区 附近 的 中小地 震震 源机 制 解及 其 反演 的应 力场 可知 ,集集 地震 主震 震 源机 制解 与 用 台湾 内陆 中西 部的 C MT解 反演 得 到逆 断层 类型 构造 应力 场 吻合 ,而 震 区 附近 中小 地 震 具有 随机 发 生 的性 质 ,反演 得 到 了震 前 与构 造应 力场 不 一致 的走 向滑 动类 型 的局 部 应 力场 ,但 当局 部 应 力场 变 化到 与构 造应 力场 一致 时 , 月 后 发 生 主震 ;同样 ,用 青藏 高 原 东 部 的 C 数 MT解 震 源机 制 反 演得 到走 向滑 动类 型 的构造 应 力场 ,逆 冲类 型 的汶川 主 震 与构 造 应 力场 的压 应力 轴 吻合 ,震
龙门山冲断带中北段断裂特征及其与汶川地震的关系的开题报告

龙门山冲断带中北段断裂特征及其与汶川地震的关系的开题报告题目:龙门山冲断带中北段断裂特征及其与汶川地震的关系摘要:龙门山冲断带是四川盆地与川西北地区的地质构造分界线,是汶川地震发生的地质背景之一。
本文研究冲断带中北段的断裂特征,对地震活动的影响以及与汶川地震的关系进行探讨。
研究采用露头调查、地质剖面观测、地球物理探测等方法,结合实验室测试,对冲断带中北段的断裂特征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冲断带中北段存在多条断裂带,其中一些断裂具有显著的活动性和地震危险性。
与汶川地震相关的断裂主要为岷江断裂和龙门山断裂,其活动性强,是该地区地震活动的主要来源。
关键词: 龙门山冲断带;中北段;断裂特征;地震活动;汶川地震Introduction龙门山冲断带是四川盆地与川西北地区的地质构造分界线,是一条重要的地震活动区。
近年来,受到汶川地震的影响,对龙门山冲断带的研究日益受到关注。
本研究旨在对冲断带中北段的断裂特征以及与汶川地震的关系进行探讨。
Methodology本研究采用露头调查、地质剖面观测和地球物理探测等方法,对冲断带中北段的断裂特征进行了全面的研究。
同时,在实验室也对地质样品进行了测试。
Results冲断带中北段存在多条断裂带,包括主要断裂带和次要断裂带。
其中一些断裂具有显著的活动性和地震危险性。
与汶川地震相关的断裂主要为岷江断裂和龙门山断裂,其活动性强,是该地区地震活动的主要来源。
Conclusion通过对冲断带中北段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该地区的地质构造和地震特征,进一步提高对地震活动的认识。
对于预测未来地震活动和采取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龙门山及邻区断裂分布及地震前后断裂形态差异

写一篇龙门山及邻区断裂分布及地震前后断裂形态差异的报告,
600字
龙门山及其邻区的断裂分布及地震前后断裂形态差异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龙门山及其邻区位于广东省西部,由中海沉积盆地-龙门山断裂系和淡水湖—赤坎断裂系等断裂系统组成。
龙门山及其邻区的断裂分布主要分为两大类:龙门山断裂系和赤坎断裂系。
龙门山断裂系主要分布在龙门山及其邻区,例如坪洲断裂、双凤断裂、仕隆断裂等;赤坎断裂系主要分布在淡水湖及其邻区,如赤坎断裂、文教断裂、九里断裂等。
在龙门山及其邻区发生的地震前后,断裂形态存在明显的变化。
例如,在双凤断裂上发生的2005年9月2日赤坎地震前,断
层走向主要以北西—南东向背斜分布;然而,2005年9月2
日赤坎地震后,断层走向以西南—东北向背斜分布。
同样的,九里断裂也出现了不同的断层走向变化,地震前为东西向,地震后变成南北向。
总之,龙门山及其邻区的断裂分布及地震前后断裂形态的变化对当地的构造地质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助于理解这一地区的断裂活动,以及地震发生的成因机制。
龙门山地震断裂带近年活跃揭雅安地震形成原因

龙门山地震断裂带近年活跃揭雅安地震形成原因地震原理图。
地震因其突发性和破坏性,成为人类历史上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
地震按照产生原因来分,有构造地震、陷落地震、火山地震等;从序列特征来分,有孤立型地震、主震—余震型地震、双震型地震和震群型地震。
按照划分,芦山地震属于主震-余震型构造地震,从目前的数据来看,此次地震的烈度低于5年前的汶川地震,灾情也更小。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有史料记载以来,我国60%的省份都发生过7级以上地震。
地震是迄今为止尚不能准确预报和破坏性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
此次芦山地震恰好处在汶川地震发生的龙门山断裂带上,地震因何产生、危害如何、是否与汶川地震相关等成为关注热点。
A.芦山地震因板块挤压产生中国地震学会会员、湖南省地质学会理事肖和平认为,此次芦山地震发生的动力来源是印度板块向北推挤,造成了青藏高原在向东北方向运动的过程中在四川盆地一带遭到华南活动地块的强烈阻挡,使得应力在龙门山断裂带高度积累,突然发生错动而产生了7.0级的强烈地震。
“雅安一带的地质构造复杂,业内也称这一带为小金弧形地质构造带,由鲜水河断裂带、龙门山断裂带和安宁河断裂带构成。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周本刚说,据初步分析,此次地震为主震-余震型。
主震7级,主震后又发生多次余震,未来须注意防范发生强余震的危险。
周本刚说,一般用地震烈度来评价地震的破坏程度。
目前,芦山地震的地震烈度评估工作正在进行。
根据震级和计算模型初步估计,芦山地震震中烈度大约为(9)度,而汶川地震震中烈度为(11)度。
从已掌握的情况看,芦山地震已经造成了较为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但整体而言,芦山地震的灾情应小于五年前的汶川地震。
B.龙门山断裂带近年较活跃本次地震与2008年汶川地震同处龙门山断裂带,龙门山断裂带绵延长约500公里,宽达70公里,沿着四川盆地西北缘底部切过。
它的东部仅100公里外就是人口密集、工业发达的成都平原地区和大城市群。
对于龙门山断裂带活动性的调查研究

对于龙门山断裂带活动性的调查研究摘要:为何在这一地区地震频发?为何3年前的5.12地震对这一地区的伤害如此之深?为何同处四川的成都安然无恙?关键词:龙门山断裂带地震2008年5月12日2时28分,那本是一个在平淡不过的午后,但就在那一刻,我们的身边发生了一件震惊世界的事——里氏8.0级的汶川大地震。
其中受灾最严重的莫过于身处龙门山断裂带的地区。
你一定会问为何这些在龙门山断裂带的地区受灾最严重?下面就让我来给你答案。
首先,我们来了解龙门山断裂带在中国的数量及其分布。
1、河南龙门山: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南郊13公里的伊河两岸东、西山上;2、山东龙门山:位于山东省泗水县城西北16公里,泗水、宁阳县交界处;3、四川龙门山:位于四川省四川盆地西北边缘,广元市、都江堰市之间。
其次我们来了解断裂带的构造。
龙门山断裂带是由3条大断裂构成,自西向东分别是龙门山后山断裂,龙门山主中央断裂,龙门山主边界断裂。
此次受灾严重的绵阳市北川县坐落在龙门山主中央断裂上,它属于逆—走滑断裂。
同样受灾的都江堰市落在龙门山主边界断裂上,属逆冲断裂。
再其次,我们来谈谈断裂带与那一次地震的关系。
四川省的地震主要集中在8个地震带(区)上:鲜水河地震带、安宁河—则木河地震带、理塘地震带、金沙江地震带、龙门山地震带、松潘地震带、名山—马边—昭通地震带、木里—盐源地震区。
据四川省地震局相关人士介绍,成都不属于任何地震带和地震区,成都本身基本上不会发生地震。
而大成都地区每年都有地震,主要集中在龙泉、金堂等地方。
我们因该知道地震是因为板块运动挤压形成的。
因为龙泉山脉是地壳积压形成的,所以每年有地壳运动时候都会有轻微的地震。
但是因为龙泉山脉属于一个小型山脉,因此地壳运动不大,每年的地震幅度都在3级及其以下,在震中附近会感觉到稍微摇晃了一下,所以一般也不会被人察觉。
汶川地震为何能量如此之大?美国南加州地震研究中心教授郦永刚认为,龙门山断裂带属地震多发区内的活动断层,来自青藏高原深部的物质向东流动到四川盆地受阻,向上运动,两者边界即为断层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于龙门山断裂带活动性的调查研究
对于龙门山断裂带活动性的调查研究
摘要:为何在这一地区地震频发?为何3年前的5.12地震对这一地区的伤害如此之深?为何同处四川的成都安然无恙?
关键词:龙门山断裂带地震
2008年5月12日2时28分,那本是一个在平淡不过的午后,但就在那一刻,我们的身边发生了一件震惊世界的事——里氏8.0级的汶川大地震。
其中受灾最严重的莫过于身处龙门山断裂带的地区。
你一定会问为何这些在龙门山断裂带的地区受灾最严重?下面就让我来给你答案。
首先,我们来了解龙门山断裂带在中国的数量及其分布。
1、河南龙门山: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南郊13公里的伊河两岸东、西
山上;
2、山东龙门山:位于山东省泗水县城西北16公里,泗水、宁阳县
交界处;
3、四川龙门山:位于四川省四川盆地西北边缘,广元市、都江堰市
之间。
其次我们来了解断裂带的构造。
龙门山断裂带是由3条大断裂构成,自西向东分别是龙门山后山断裂,龙门山主中央断裂,龙门山主边界断裂。
此次受灾严重的绵阳市北川县坐落在龙门山主中央断裂上,它属于逆—走滑断裂。
同样受灾的都江堰市落在龙门山主边界断裂上,属逆冲断裂。
再其次,我们来谈谈断裂带与那一次地震的关系。
四川省的地震主要集中在8个地震带(区)上:鲜水河地震带、安宁河—则木河地震带、理塘地震带、金沙江地震带、龙门山地震带、松潘地震带、名山—马边—昭通地震带、木里—盐源地震区。
据四川省地震局相关人士介绍,成都不属于任何地震带和地震区,成都本身基本上不会发生地震。
而大成都地区每年都有地震,主要集中在龙泉、金堂等地方。
我们因该知道地震是因为板块运动挤压形成的。
因为龙泉山脉是地壳积压形成的,所以每年有地壳运动时候都会有轻微的地震。
但是因为龙泉山脉属于一个小型山脉,因此地壳运动不大,每年的地震幅度都在3级及其以下,在震中附近会感觉到稍微摇晃了一下,所以一般也不会被人察觉。
汶川地震为何能量如此之大?美国南加州地震研究中心教授郦永刚认为,龙门山断裂带属地震多发区内的活动断层,来自青藏高原深部的物质向东流动到四川盆地受阻,向上运动,两者边界即为断层面。
如果断裂每年运动数厘米,每隔50米至70米,积聚的应力和能量就能产生一次里氏7级以上的大地震。
由于震源较浅,而且震源机制为向东的逆冲
运动,加上震区土质松软,地震波向东能传播很长距离,使得远至上海和北京等城市的人都普遍有震感。
历史上,它并不安分,有过多期活动。
自公元1169年以来,共发生破坏性地震25次,其中里氏6级以上地震20次。
1657年4月21日,爆发有记录以来最大的6.2级地震。
据地震学者考证,此后300多年间,这条断裂带再未发生过超过6级的强震。
所以,我认为应对龙门山断裂带地震多发最好的措施就是——尽量避免在这一断裂带上生活。
最后,我们再来谈谈这次地震的起因。
由于印度板块向亚洲板块俯冲,造成青藏高原快速隆升。
高原物质向东缓慢流动,在高原东缘沿龙门山构造带向东挤压,遇到四川盆地之下刚性地块的顽强阻挡,造成构造应力能量的长期积累,最终在龙门山北川——映秀地区突然释放,发生里氏8.0级地震
地震可按照震源深度分为浅源地震、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
浅源地震大多发生在地表以下30公里深度以上的范围内,而深源地震最深的可以达到650公里左右。
其中,浅源地震的发震频率高,占地震总数的70%以上,所释放的地震能占总释放能量的85%,是地震灾害的主要制造者,对人类影响最大,因此汶川地震灾情严重。
这一地区地震之所以频发,是因为地壳运动频繁。
3年前的5.12地震之所以对这一地区伤害至深,是因为其构造应力能量长期积累突然在这一地方释放。
同处四川的成都之所以安然无恙,是因为成都平原有不
同时期不同成因类型的松散堆积物组成。
当你了解了这一切,你会不会情不自禁的发出一声感叹——我们的世界真奇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