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周教案

合集下载

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五教案5篇

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五教案5篇

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五教案5篇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五教案篇1【教学要求】1、知识与技能:⑴ 学习含有反义的叠词。

⑴ 学习相同偏旁部首的、意义相近的新字。

⑴ 区别形近字并组词。

⑴ 朗读现代诗。

⑴ 进行口语交际。

⑴ 展示才艺。

2、过程与方法:⑴ 在比较、区分中学习新字,复习旧的字。

⑴ 通过交际训练口语表达能力。

⑴ 在展示中扩大知识面。

3、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1、学习叠词。

2、学习新字,复习旧字。

3、口语交际。

【课时设计】四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叠词。

2、学习新字。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老师开着汽车来了,同学们,今天老师带大家去“智力王国”逛一逛,赶快上车吧!“嘀嘀嘀……”第一站到了。

二、我的发现1、出示叠词:大大小小多多少少深深浅浅高高低低长长短短粗粗细细2、同学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3、师:我发现每一个词语……4、生考虑。

5、生:我发现每一个词语都是叠词。

师:大家能说几个这样的词语?6、生:干干净净、整整齐齐、欢欢喜喜……师:还有新的发现吗?7、生:我发现每一个词语是反义叠词。

师:能试着说出这样的词语吗?8、生:黑黑白白、宽宽窄窄……9、师:“第一站”我们顺利通过了,我们再启程吧!二、读读认认1、出示一组新字:萝、茄、菇2、同学读、辩。

3、讲每一个字所指的都是植物中的蔬菜类。

4、继续出示其它的几组生字进行认读:⑴ 炖烧烤(与“火”有关,都含有煮之意)⑴ 扒扛拣(与“手”有关,都含有动手干活之意)⑴ 跺踢跳(与“足”有关,都含有动脚的意思)5、读词语:茄子、香菇、炖肉……6、自由再组几个词。

三、作业认读新字、新词。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区别形近字并组词。

2、读现代诗。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卡片。

〖教学过程一、我会填1、出示形近字。

2、同学识别,口头组词。

3、同学填一填,师巡视指导。

二、读现代诗1、同学自由读诗,要求:读准字音。

2、指名朗读,师生纠正读音。

语文园地五(教案)二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

语文园地五(教案)二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

语文园地五(教案)二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本课所学的生字、词语,能够流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激发学生对生活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教学内容1. 生字词学习:认识并掌握本课的生字词,理解字词的意思和在课文中的运用。

2. 课文阅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感受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3. 语文活动:通过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正确理解和运用本课的生字词,流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难点: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情感,能够通过语文活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生字卡片、课文录音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故事等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本课的学习。

2. 生字词学习:利用PPT、生字卡片等方式,让学生认识并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3. 课文阅读:让学生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感受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4. 语文活动:通过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板书设计1. 语文园地五2. 生字词:列出本课的生字词,进行解释和举例。

3. 课文大意:简要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4. 语文活动:简要介绍本课的语文活动,以及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作业设计1. 生字词练习:让学生通过抄写、默写等方式,巩固本课所学的生字词。

2. 课文理解:让学生回答关于课文内容的问题,检验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3. 语文活动延伸:让学生在课后进行相关的语文活动,如写一篇小作文,进行一次调查等。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反思本课的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2.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反馈,了解他们对本课的学习感受和建议。

3. 改进措施:根据教学效果和学生反馈,提出改进措施,以便更好地进行下一步的教学。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五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五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五教案【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识读认字:宝藏、房子、凳子、二等奖、抽象、代表、画。

2. 能够正确运用“一句话猜谜语”的猜谜语。

3. 能够正确运用“水、雨、洪水、雪、雪花、冰雹”等词语进行造句。

4. 能够理解和记忆故事中的情节,能够回答问题。

5. 可以根据阅读内容,恰当地表达对故事的感受。

【教学重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识读、认识、认字,并灵活运用教材中所学知识。

【教学难点】通过听、说、读、写等多种方式,使学生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情节,并灵活运用教材中所学知识。

【教学准备】教师:教学课件、茶杯、水杯、麦克风等。

学生:教材、文具、学习笔记本等。

【教学过程】I. 词语认知(20分钟)1. 教师导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是“宝藏、房子、凳子、二等奖、抽象、代表、画”。

通过图片、视频、声音等方式进行词语认知。

2. 教师通过PPT等方式教授词语的读音、使用方法、拓展知识等。

3. 学生根据教师所讲内容积极贡献自己的想法,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对词语进行归纳总结。

4. 教师巩固学生对词语的掌握情况,并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以致用。

II. 谜语玩乐(20分钟)1. 教师将谜语写在黑板上,让学生逐句猜想是关于什么事物或情况,通过猜简单谜语,培养学生思维敏捷的能力。

例如:你用不了手或脚,却可以去实现你的梦想。

这是什么?2. 学生深入思考,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个答案,并与教师进行互动交流。

教师鼓励学生发言,增强学生的自信和表达能力。

3. 教师将答案展示在黑板上,并引导学生反思猜谜的过程,总结掌握的方法和规律。

III. 阅读故事(30分钟)1. 教师通过传统故事、绘本、诗歌等多种方式,让学生进行阅读理解。

例如:《和尚与和尚》、《聪明的阿凡提》等等。

2. 学生通过阅读故事,理解故事中的情节、人物和事件,并注意细节转化。

3. 教师通过问题的解答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正确准确地理解和回答问题。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备课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备课教案

二下第五单元课题 12寓言两则第 1 教时总第个教案课型:新授课上课时间二、凭借情境,自主构建。

(一)、初读课文,扫除障碍1教师范读课文,注意听准生字的发音。

2自由读课文,读后把本课的生字带词读一遍。

3检查自学效果:(1)选择正确的读音窟窿(kūlóng;kūlong)废窿(lóng long)街坊(fāng fang)坊本(fāng fang)圆圈(quān juàn)羊圈(quān juàn) 钻研(zu ān zàun)钻石(zuān zuàn) 重点强调:多音字在意思上的区分你是怎样来区分的?指名汇报通过查字典区分多音字的不同意思。

(2)强调字形,理解字意“窟窿”都是穴字头,所以和洞有关。

注意“窿”字的“生”上面有一横。

“街坊”:你家有街坊吗?街坊就是邻居的意思。

二)、通读课文,理解内容1、本课的生字、生词我们都弄清楚了,现在你能读课文吗?(指名读课文)大家思考:这篇寓言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用一句话概括)板书:第一次第二次2、羊是怎样丢的呢?默读课文的1—4自然段,思考:第一次丢羊是什么原因?第二次丢羊又是什么原因?学生结合问题自由回答:第一次丢羊是因为羊圈有个窟窿。

第二次丢羊是因为他没有及时把羊圈修补上。

小结:那么这部分可以用课题中的哪两个字概括?(亡羊)对,这部分告诉我们,养羊人是怎么会丢了两次羊。

3养羊人又是怎样“补牢”的呢?结果又怎样呢?让我们自由地读一读第5自然段。

结合朗读,自由回答:养羊人后悔了,赶快把羊圈补上了,以后再也没丢羊。

4、练习复述(三)品读评价,体会寓意1请你评价评价这位养羊人,你认为他是个怎样的人?友情提示:我们不能毫无根据地随便评价他人,对养羊人做出的任何一个评价,都要有根有据,理由充分。

(1)自由读课文,动笔画一画。

(2)在小组内交流2全班交流评价(1)养羊人是个不听劝告的人:A从他与街坊的对话中,看出他不听别人的劝告。

最新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完美版)语文园地五.

最新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完美版)语文园地五.

课题语文园地课型语文园地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厂字头、穴宝盖所代表的意义;能借助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认识“厨、厕”等9个生字。

2.能理解并积累含“笑”的词语,选词演一演。

3. 能根据提示语,读出句子恰当的语气。

4.能发现“教诲、寻找”这类词语的特点,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

5.能背诵《弟子规》(节选)。

6.阅读《好天气和坏天气》,能联系生活经验,理解老爷爷说的话。

教学重点1.认识“厨、厕”等九个生字2.词语分类,归纳同一类词语。

区分词语的意思,灵活运用并体会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词语分类,归纳同一类词语,区分词语的意思。

灵活运用体会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

教学素材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厂字头、穴宝盖所代表的意义;能借助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认识“厨、厕”等9个生字。

2.能理解并积累含“笑”的词语,并选词演一演。

3. 能根据提示语,读出句子恰当的语气。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分钟一、情境导入。

星期天,小明和妈妈一起认识了一些生字,让我们也一起看看吧。

通过设置情境,引发学生兴趣,激起探究欲望。

新课教学()分钟二、识字加油站。

(出示课件2)Chúcèxiāngshàxuékūlóngyáozhǎi厨厕厢厦穴窟窿窑窄1.学生齐读词语。

2.开火车读词语。

3.去掉拼音读词语。

4.读句子,巩固认字。

(出示课件3)他们一开始住在洞穴里,课时洞穴非常窄,他们就挖了几孔窑洞,在窑洞内墙壁上的窟窿里放上了煤油灯。

大厦的旁边有一间厂房,里面设施样样俱全,有宽大的厨房,有精美的卧室,甚至还有厕所。

5.我知道(出示课件4)(1)“厂”指有空的地方,指空间较大的地方。

(2)“穴”多指和空、洞有关。

6.我能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

(出示课件5)厂:厕厢厨厦原压穴:窟窿窑窄空突窝三、字词句运用。

1.读一读,再选择一两个词语,演一演。

2024二年级语文下册第5单元语文园地五教案新人教版

2024二年级语文下册第5单元语文园地五教案新人教版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 讲授法:通过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交流平台”知识点。
- 实践活动法: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语文交流技能。
-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作用与目的:
-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交流平台”知识点,掌握语文交流技能。
-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思考与讨论:请学生针对本节课所学的“交流平台”和“日积月累”主题,进行思考和讨论。学生可以与同学进行小组讨论,也可以与家人或朋友进行讨论,共同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通过思考与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交流能力。
作业反馈:
1. 及时批改:教师应及时批改学生的作业,并对每个学生的作业进行详细的批注和评价。批注应明确指出学生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评价应给予学生鼓励和指导。
学生活动:
-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按照预习要求,自主阅读预习资料,理解“我的发现”知识点。
- 思考预习问题:针对预习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 提交预习成果:将预习成果(如笔记、思维导图、问题等)提交至平台或老师处。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语文交流技能,在交流平台上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 学生能够在“日积月累”环节中,通过阅读和写作的活动,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积累更多的词汇和句子。
2. 过程与方法:
- 学生能够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的的能力。
- 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提高自己的问题解决和语言表达能力。
- 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语文园地五教材教案二年级下册

语文园地五教材教案二年级下册

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五教材教案《语文园地五》是一套针对小学生编写的语文教材。

本文将对其二年级下册进行分析,主要介绍教材主题、章节及具体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和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一、教材主题整个语文园地五二年级下册的主题为“发现美和分享美”。

教材以“美”的概念为主线,通过不同的故事、诗歌等文本,引领学生从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感知美,发现美,品味美,并通过分享美的方式来传递和增强美的力量,使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加关注和体会美的存在。

二、章节及具体教学内容二年级下册共分为七个章节,每个章节都包含了一个主题,并通过不同的文本来细化主题的具体内容和体现。

下面逐一介绍各个章节的主题及文本内容。

第一章:美的感知本章主要通过各种生活中的自然景象及环境来引导学生感知美的存在,包括赏月、观虹、品一杯清茶、赏孔雀等,通过各种形式的文本来激发学生的感官体验和情感共鸣,从而达到美的启迪的目的。

第二章:诗歌的美本章着重介绍了诗歌这一艺术形式的美,通过唤起学生对诗歌艺术的热爱和理解,引导学生赏析诗歌,感受诗歌带来的美的体验,学生还可以自己创作一首诗歌,分享自己的真情实感。

第三章:人与人的美好本章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正面互动来体现人的美好,引导学生关注别人的优点和美好,帮助他们发掘自己及同伴身上的美,并通过分享美好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第四章:童话世界的美本章通过传统童话的情节、角色及情感体现童话世界的美,引导学生理解和感受童话中所呈现的各种美好境界,培养他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第五章:优美的句子本章介绍了一些简单优美的句子,通过学习这些句子,锻炼学生的语感和观察能力,同时也提出了警惕,让学生意识到语言的力量,懂得如何运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传达情感。

第六章:美的拓展本章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发现美、欣赏美、分享美来不断丰富自己的感受体验,在不同的场合、地点和时间里去品味美,去发现美,在每个细节中记录下美。

第七章:传递美的责任本章用一个学生分享自己的美好故事作为教材的引子,引导学生去分享、传递自己的美好和感悟,让美的力量不断传递下去,体现出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和互助的精神。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园地五人教部编版word文档版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园地五人教部编版word文档版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园地五人教部编版word文档版教学目的:1、认识9个汉字,理解偏旁与生字的关系。

2、学会积累表达“笑的词语。

3、学会积累“寻找这一类的词语。

好天气与坏天气?的故事,做到正确、流利,读懂内容。

教学重点:1、认识9个汉字,理解偏旁与生字的关系。

2、学会积累表达“笑的词语。

教学难点:1、学会积累“寻找这一类的词语。

好天气与坏天气?的故事,做到正确、流利,读懂内容。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进展了一个单元的学习,我们又学会了很多的知识,如今让我们一起来整理一下吧学生自由畅谈。

导入新课: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语文园地五。

二、识字加油站1、出示“厨房、厕所、车厢、大厦。

领读词语,出示拼音学生自读。

依次出示图片,学生说一说这些图片展示的内容,你知道这些场所的用处吗?预设:厨房是做饭的地方。

观察这些汉字与“厂的关系,试着说一说。

2、出示“洞穴、窟窿、窑洞、窄小。

领读词语,出示拼音学生自读。

依次出示图片,学生说一说对这些图片的认知。

预设:洞穴狭小而潮湿。

观察这些汉字与“穴的关系,试着说一说。

3、出示“厨房等全部词语,认读词语,开火车读。

学生自由表述。

4、观察这些词语,并说一说发现。

预设:都是“厂“穴的偏旁。

5、出示要求会写的9个生字,讲解并让学生组词。

6、出示生字:说一说你所积累的同偏旁的字词。

三、字词句运用1、读一读,再选择一两个词语演一演。

出示课件:微笑狂笑傻笑笑眯眯笑呵呵2、小组自由交流、表演:逐一出示图片帮助理解。

3、读一读,再选择一两个词语演一演。

出示课件:眉开眼笑破涕为笑哈哈大笑捧腹大笑4、小组自由交流、表演:逐一出示图片帮助理解。

5、我的表演:一个同学说,一个同学表演,大家做观众。

6、读句子,注意变色的部分,试试怎样读更好。

出示三个句子:1小马连蹦带跳地说:“怎么不能?我很愿意帮您做事。

2小马难为情地说:“一条河挡住了去路,我我过不去。

3老师和颜悦色地说:“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日月潭教学目标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有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字自主感悟描写日月潭景色的句子,体会那里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谈话质疑。

师:孩子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你去过哪些地方?(学生畅所欲言)今天我要带领大家去祖国的宝岛台湾游览,欣赏一下日月潭的秀丽风光。

(板书课题)师生在地图上找到台湾的位置。

师:看到课题你们有哪些疑问?(根据学生的疑问教师进行梳理:日月潭在什么地方?它的名字是怎么来的?那里的风光怎么样?)二、感知1、轻声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做上标记。

2、同桌互相检查读文,没读好的句子多读几遍,再听听学习伙伴是怎么读的。

三、识字1、小组内由组长带领认读生字,注意读准后鼻音“朦、胧、境”,前鼻音“环、隐”,还要注意“绕”读第四声。

2、组内自主识字交流:这些生字哪些你已经认识了?是怎么记住的?(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识字,如熟字加偏旁、猜字谜、联系生活经验等)3、教师采用多种形式检查字词:夺红旗——抢摘“丰收果”——竞猜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思考:自己提出的问题哪些能解决了?哪些还有困难?2、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读书的收获,教师相机进行点拨指导。

(第一自然段写日月潭的位置;第二自然段写日月潭名字的由来;三四自然段写那里的秀丽风光。

)五、交流日月潭的位置: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练习说话:日月潭在第一句话说日月潭在台湾省,第二句说它在台中附近的高山上。

教师引导学生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2、联系上下文理解“群山环绕”和“名胜古迹”的意思。

六、日月潭名字的由来:1、默读第二自然段,划出写名字由来的句子,反复多读几遍。

2、结合朗读,教师画出日月潭的平面图,学生画出日潭和月潭的位置。

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填空:湖的北边像(),叫();湖的南边像(),叫()。

3、比较感知,指导朗读。

(1)北边像太阳,叫日潭;南边像月亮,叫月潭。

(2)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

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弯弯的”写出了月潭的形状,太阳虽然不会变,但“圆圆的”可以跟“弯弯的”对应,读起来有美感。

通过比较学生体会到了准确用词的好处。

)读第二自然段要突出形状特点,使人明了日月潭的名字是根据它的形状特点起的。

4、引导学生用“因为……所以”和“之所以……是因为”的句式说说日月潭名称的来历。

六、背诵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一、二自然段。

(看图背诵——想象背诵——根据板书背诵)七、练习结合插图让学生用自己的话介绍日月潭的位置和名字的由来。

八、书写1、学习书写“岛、展、环、绕、建、纱”。

教师根据实际重点指导:“展”字竖提左边不要多一撇。

“建”字的偏旁要与走之儿区别。

2、学生练习书写,师生共同评价,交流展示。

作业安全教育第二课时一、复习1、以打擂的形式抢读。

2、分组读课文的一、二自然段。

二、交流1、默读三、四自然段,划出自己认为写得美的句子。

2、交流自己喜欢的句子,教师相机进行朗读指导。

想象到“蒙蒙细雨中的日月潭”的景色,你有什么感受?三、朗读1、指导读文:第三自然段中第一句要突出雾的特点,“薄江”、“隐隐约约”读得轻一点。

读第四自然段第一句时,音调可稍高,突出晴天日月潭的艳丽之美,第二句要舒缓,声音较虚,突出下雨时日月潭的朦胧之美。

2、学生练习读——范读——配乐读四、研读课文1、齐读最后一自然段,理解“吸引”的意思。

2、根据教师的提问,学生读最后一句话:①什么吸引了游人?(突出“风光秀丽”)②日月潭吸引了谁?(突出“中外游人”)③日月潭吸引了多少中外游人?(突出“许许多多”)五、背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课文中喜欢的部分。

六、实践扩展交流日月潭的资料,进一步了解日月潭,争做最佳“小导游”。

在给同学作介绍时,力争用上积累的好词佳句。

七、写字1、学生观察其他六个字的写法,注意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师巡视,强调“隐约、茂盛、省”中“点”的位置和写法,同时重点指导:隐:左窄右宽,右边“急”字中间的横不要超出右边的折笔。

茂:关键是下边的“戊”字,斜钩要有力度,右上的点不可漏掉,中间不能加点(与“戌”不同)。

省:第一笔是竖,不是竖钩。

3、学生再写,体会字的结构和书写规律。

4、班级展示学生作业,评选“小小书法家”。

作业板书安全教育教学反思:10、葡萄沟教学目标: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 通过虚拟的情境,让学生在情感世界里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

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自主感悟葡萄的特点和人们的热情好客,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和对维吾尔族人民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信息资料:音乐磁带《新疆是个好地方》。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猜谜语。

出示谜语:“弯弯树,弯弯藤,藤上挂着水晶铃,水晶铃密层层,有的紫来有的青。

”这是什么?(葡萄)在我国有一个盛产葡萄的地方。

你们知道是哪里吗?(板书课题:葡萄沟)葡萄沟在我国新疆的吐鲁番。

(出示地图,指给学生看)相机学习生字“沟”二、自读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多音字的读音,带生字的句子多读几遍。

2、小组互相检查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同时提醒多音字的读法:葡萄干(gān)钉(dìng)着好(hào)客水分(fèn)3、再读文,说说葡萄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三、读议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为什么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教师巡视,学生简单批画。

2、再读文,讨论:从哪里看出葡萄沟是个好地方?四、交流第一自然段1、教师引读句子: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蜜桃、沙果,到了九十月份,人们最喜欢的葡萄成熟了。

2、学生多种形式练习朗读,体会人们对葡萄的喜爱之情。

第二自然段重点抓住描写“夏季枝繁叶茂”、“秋季葡萄美丽”和“老乡热情好客”等语句进行感悟。

(1)、教师用手势表演让学生感悟什么是“凉棚”,用简笔画画一个凉棚,让学生读文辨析“一个个”和“一个”的区别。

(2),引导学生比较“五光十色”和“五颜六色”的区别。

(“五光十色”不仅写出颜色之多,而且还写出了葡萄富有光泽,非常美丽)“五光十色”还可以用来形容什么?3、抓住“准会”“吃个够”等词语师生共同表演老乡招待的场面,感悟维吾尔族老乡的热情好客。

4、师: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

多么热情好客的老乡,赶快夸夸老乡吧。

(学生进入情境朗读课文)就要离开葡萄沟了,你有什么话要说?新疆老乡要我们留言,现在请同学们签名留言。

小结:葡萄沟夏季枝繁叶茂,秋季葡萄诱人,老乡又非常热情好客。

千言万语化做一句话: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学生再读这句话)四、练习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的枝叶()的葡萄()的凉棚()的老乡()的葡萄干()的沙果五、作业回家向爸爸妈妈介绍葡萄沟的葡萄。

六、写字学写“吾、季、留、杏、蜜、密”六个字。

(1)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双胞胎”:蜜—密(形似);同结构:吾、季、留、杏、密、蜜(上下结构)蜜、密:第一笔“点”起笔要高,写在竖中线上;中间的“必”字尽量写扁,一撇不能漏掉。

(3)小组内互相评价打等级。

安全教育第二课时一、复习1、指名配乐读课文。

2、用自己的话介绍葡萄沟的葡萄。

二、研读课文1、看图片,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讲讲葡萄干是怎么制成的?2、自由读,画出描写葡萄干特点的句子。

理解“阴房”和“碉堡”的意思,感悟葡萄干的特殊制法。

3、推销葡萄干:假如你就是新疆维吾尔族老乡,会用怎样生动的话语打动每位顾客?【深入挖掘文本,进行语言训练,在推销和表演中感受到新疆的风土人情。

】4、葡萄沟景美人美,葡萄干风味独特,我们情不自禁地说: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学生饱含深情地齐读第四自然段)三、拓展1、学生结合搜集的资料谈谈你还了解葡萄沟哪些地方?2、小组合作设计一则广告,宣传葡萄沟的葡萄。

四、实践介绍自己家乡的特产,引导学生搜集一些介绍自己家乡情况的资料(风景、特产、人物、生产、建筑成就等)五、写字学写“坡、搭、摘、钉、沟、够”其他六个字。

1、学生观察发现规律:沟—够(音近)同偏旁:搭—摘;坡、搭、摘、钉、沟、够(左右结构)2、教师重点指导:够——右边的“多”字中,两个“夕”要上下排列,提醒学生不能写成左右关排。

摘:再次强调右边的同字框里是“古”。

3、开展“小小书法家”擂台赛。

作业板书教学反思:安全教育11、难忘的泼水节教学目标: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抓住重点词句自主感悟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感受。

教学重难点: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

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体会他们之间心连心的深情厚谊。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谈话导入。

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除了汉族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而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

今天我要带领大家一起去参加傣族的泼水节。

(板书课题)教师或学生简单介绍傣族泼水节的习俗。

二、自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初步感受泼水节的难忘。

2、再次读课文,圈画生字,把生字多读几遍。

3、限定时间,练习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4、接龙读检查读文情况。

三、识字1、小组合作检查生字读音,在句子中读花瓣时要加儿化音“花瓣儿”。

“因为”的“为”读wèi 。

翘舌音有“蘸、寿”,平舌音有“踩”。

2、交流识字方法。

小组内说说自己是怎样认字的,然后全班推荐好的识字方法。

3、游戏检查识字:抓“特务”【本课有些生字在生活中跟学生见面的机会较少,字形比较复杂,字音难点较多。

教学时,要努力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的趣味性,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识字。

】四、细读课文研究课文学习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2、换词比较:“火红火红的”可以换成“红色”的吗?(突出凤凰花的艳丽,烘托了喜庆祥和的气氛。

)还有什么事物也是“火红火红”的?3、指导读——练习读——齐读。

学习二、三自然段1、默读课文,把自己读懂的地方和学习伙伴交流。

2、“今年的泼水节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引导学生用“因为……所以”练习说说原因。

3、“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重点抓住人们动作的词语体会。

“赶来”可以换成“走来”吗?为什么?你从“一串串”“一条条”感受到了什么?4、指导朗读:重点抓住“欢呼”一词体会傣族人民激动、高兴的心情。

难点是读好最后一句:“周总理来了!”关键是在读前面几句话时做好声音和感情的铺垫,读最后这句欢呼的话,感情要充沛,声音要自然,语气、语调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体现出个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