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倒的预防及护理(1)
如何预防跌倒

如何预防跌倒标题:如何预防跌倒引言概述:跌倒是一种常见的意外事件,尤其对于老年人来说,跌倒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因此,预防跌倒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健康问题。
本文将介绍如何预防跌倒,包括环境改善、锻炼身体、饮食调整、定期体检和佩戴辅助工具等方面。
一、环境改善:1.1 室内安全:确保室内没有杂物、电线等障碍物,保持地面清洁、干燥,使用防滑地毯或者地板蜡等。
1.2 室外安全:清理门口的障碍物,修复不平整的地面,确保楼梯有扶手且防滑。
1.3 照明设施:确保室内外的照明设施良好,特别是夜间,避免因视觉问题而导致的跌倒。
二、锻炼身体:2.1 平衡训练:进行平衡性锻炼,如单脚站立、踮脚尖、闭目行走等,可以提高身体的平衡感。
2.2 增强肌肉力量:进行力量训练,特别是下肢肌肉,可以提高身体的稳定性。
2.3 增加灵活性:进行伸展运动,如瑜伽、太极等,可以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和协调性。
三、饮食调整:3.1 补充钙和维生素D:摄取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可以增强骨骼的健康,减少骨质疏松的风险。
3.2 控制体重:保持适当的体重,减轻关节和骨骼的负担,降低跌倒的风险。
3.3 饮食均衡:摄取均衡的营养,包括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以维持身体的健康状态。
四、定期体检:4.1 视力检查:定期检查视力,及时矫正视力问题,减少因视觉障碍引起的跌倒。
4.2 药物评估:定期咨询医生,了解药物的副作用,避免因药物引起的头晕、眩晕等不适。
4.3 慢性疾病管理:对于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定期进行体检和治疗,保持疾病稳定,减少跌倒风险。
五、佩戴辅助工具:5.1 手杖或助行器:根据个人需要,佩戴适当的手杖或助行器,提供额外的支撑和平衡。
5.2 防滑鞋:选择具有防滑功能的鞋子,减少因滑倒而导致的跌倒。
5.3 安全设备:在需要时,佩戴安全设备,如头盔、护膝等,保护身体免受严重伤害。
总结:通过改善环境、锻炼身体、饮食调整、定期体检和佩戴辅助工具等措施,我们可以有效预防跌倒事件的发生。
跌倒的预防护理措施

跌倒的预防护理措施
一、健康教育
1.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跌倒的危害和预防措施,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2. 指导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平衡,避免突然改变姿势或行动过快。
3. 提醒患者穿着合适的鞋子和衣物,避免穿着拖鞋或宽松衣物。
二、环境改善
1. 保持病房、走廊、卫生间等场所清洁干燥,避免地面湿滑。
2. 在易跌倒区域设置警示标识,提醒患者注意安全。
3. 确保病床、轮椅等设备完好,不使用有故障的设备。
三、评估风险
1. 对患者进行跌倒风险评估,确定患者是否属于高风险人群。
2. 对于高风险人群,加强预防措施,如增加巡视次数、提供必要的辅助器具等。
四、提醒措施
1. 在患者床头放置警示牌,提醒患者及其家属注意预防跌倒。
2. 为患者提供合适的辅助器具,如拐杖、助行器等,帮助患者行走稳定。
五、强化意识
1. 加强患者和家属的安全意识教育,提高他们的预防意识和能力。
2. 提醒患者和家属注意观察和发现可能导致跌倒的危险因素,及时采取措施。
六、药物管理
1. 提醒患者按照医生指导正确使用药物,避免因药物副作用导致跌倒。
2. 对于易导致头晕、低血糖等药物,加强患者的观察和护理。
七、护士监督
1. 安排有经验的护士负责患者的安全管理,加强巡视和观察。
2. 对于高风险患者,建立护理记录单,记录患者的病情和预防措施。
八、建立反馈机制
1. 定期评估患者的跌倒风险,及时调整预防措施。
跌倒预防措施及宣教

跌倒预防措施及宣教跌倒是一种常见的意外事件,特别对于老年人来说,跌倒可能导致严重的身体损伤和健康问题。
为了降低跌倒风险,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并进行相关的宣教工作,以提高公众对跌倒预防的认识和意识。
以下是一些跌倒预防措施及宣教的建议:1. 室内安全措施- 清理走道和楼梯,确保没有杂物、电线等障碍物。
- 安装扶手和防滑垫在楼梯上,以增加稳定性。
- 在浴室和厕所中安装防滑垫和扶手,避免滑倒。
- 确保室内照明充足,特别是夜间。
2. 室外安全措施- 检查户外走道和楼梯的状况,修复损坏的地面或者砖瓦。
- 在户外安装合适的照明设施,特殊是入口处和车道。
- 在花园或者院子里清理杂物,避免绊倒。
3. 身体锻炼和平衡训练- 定期进行适度的身体锻炼,包括有氧运动、力量训练和灵便性练习,以增强肌肉和骨骼的健康。
- 参加专门的平衡训练课程,如太极拳、瑜伽等,以提高身体的平衡能力和协调性。
4. 使用辅助工具- 对于老年人或者行动不便的人群,使用合适的辅助工具,如手杖、助行器等,以增加稳定性和支撑力。
- 确保辅助工具的使用方法正确,并定期检查其状态是否良好。
5. 宣教和意识提高- 通过社区健康教育活动、宣传册、展览等方式,向公众普及跌倒预防知识和技巧。
- 制作宣传海报、视频等多媒体资料,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和兴趣。
- 在医疗机构、社区中心、学校等场所设置宣教展示区,提供相关信息和教育资源。
- 培训医护人员、护理人员和家庭成员,提高他们对跌倒预防的认识和能力。
6. 定期评估和改进- 建立跌倒预防的评估机制,定期对室内外环境、辅助工具和宣教效果进行评估。
-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采取改进措施,修复环境问题,更新宣教材料,提高效果和可持续性。
通过以上的跌倒预防措施及宣教工作,我们可以有效地降低跌倒风险,保护公众的健康和安全。
同时,持续的宣教工作可以提高公众对跌倒预防的意识和重视程度,促使更多人积极参预到跌倒预防中来。
预防胜于治疗,让我们共同努力,为社会创造一个更安全、更健康的环境。
跌倒坠床的防范措施

防止跌倒的预防措施1、提供安全的环境(1)保持病室、走廊、厕所、卫生间里的灯很亮,地面很干燥。
(2)清除病床旁通道中的障碍物。
(3)病床固定,将床调整到合适的高度。
(4)将床头柜、垃圾袋、将便盆和日用品放在患者够得着的地方。
(5)病房可用“小心滑倒”的警示牌,随时取用。
2、加强高危人群重点防范(1)对于容易发生跌倒/坠床的伤病员,护士应预先告知,床尾挂警示牌,留家属24h陪伴,告知注意事项,每天做好床边交接班。
(2)适用于肢体功能缺陷或障碍的老年和体弱患者,注意安全防范,原则上在室内或者床上排便,必要时专人陪同入厕。
(3)长期卧床不起者下床时应有专人陪同,并向其告知循序渐进活动原则。
(4)放置床栏,必要时使用保护性约束工具。
3、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1)护理者应随时陪伴患者,离开病房应告知护士。
(2)注意轮椅、便盆和椅子的固定。
(3)为患者提供呼叫和寻求帮助的方式,指导呼叫铃的使用。
(4)引导患者正确进行转移,并上下床。
(5)指导在床上使用便盆和小便器的方法。
(6)告知伤病员避免在有水渍的地方行走,如果在病房内发现水渍,应及时通知护士和其他工作人员。
(7)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夜间护理床应靠近医院病床,伤病员卧床时应将床栏上好。
必须告知伤病员切不可翻越床栏,下床时应通知护士或家属陪同。
如果出现翻越床栏造成伤病员坠床伤害加重,应做好记录、定期统计分析,并重新评估床栏的需要性及合适性。
(8)所有工作人员对高风险跌倒的伤病员应予特别的关注,当发现存在可能导致患者摔倒的高风险环境和设备因素时,应及时报告处理。
跌倒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跌倒的预防及护理措施跌倒是指人体失去平衡或摔倒的情况,是老年人及行动不便的人群中常见的意外伤害之一。
跌倒不仅可能导致轻微的擦伤和淤血,还可能引发骨折、脑部损伤等严重后果。
因此,预防跌倒成为了现代社会中非常重要的健康问题之一。
本文将从预防措施和护理两个方面,探讨跌倒的预防及护理。
一、跌倒的预防措施1. 家庭环境安全:保持家庭环境的干净整洁,不要堆放杂物,尽量减少地板上的障碍物。
地面应保持干燥,避免出现滑倒的情况。
家中的灯光应亮度适中,避免光线过暗或过亮造成视觉障碍。
对于老年人家庭,可以考虑安装扶手、防滑垫等辅助设备,提高居住环境的安全性。
2. 正确使用辅助工具:老年人和行动不便的人群可以使用拐杖、助行器等辅助工具。
但是在使用时要选择合适的尺寸和高度,并且要接受专业人员的指导和调整。
使用辅助工具时要保持身体平衡,避免过度依赖工具而导致不稳定。
3. 增强体力和平衡能力:通过适量的运动来增强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提高身体的稳定性。
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拳、瑜伽等。
同时,要注意保持良好的体态,避免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或久坐不动。
4. 合理用药:某些药物可能会导致头晕、眩晕等不适症状,增加跌倒的风险。
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在用药时要咨询医生,遵医嘱用药,避免不必要的药物副作用。
5. 定期眼耳检查:眼睛和内耳是人体平衡的重要感知器官,定期进行眼耳检查可以及早发现视力和听力问题,避免因此而引发的跌倒。
二、跌倒的护理措施1. 及时休息:跌倒后,要立即停止活动,保持安静休息。
如果出现头晕、呕吐等症状,应尽快就医。
2. 充足的水分和营养:跌倒后,要适当补充水分和营养,以促进伤口的愈合和身体的康复。
3. 伤口处理:如果出现擦伤、割伤等伤口,要用清水或生理盐水进行冲洗,保持伤口清洁。
对于较大的伤口或出血较多的伤口,应及时就医处理。
4. 伤口预防感染:保持伤口干燥,避免受到污染。
如果需要使用创可贴或纱布进行包扎,要定期更换,保持伤口的清洁和干燥。
如何预防跌倒

如何预防跌倒标题:如何预防跌倒引言概述:跌倒是老年人和儿童常见的意外事件,不仅会给身体带来伤害,还会影响生活质量。
因此,预防跌倒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如何有效预防跌倒的方法。
一、保持身体健康1.1 定期运动:通过定期进行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身体的力量和灵活性,减少跌倒的可能性。
1.2 均衡饮食:保持均衡的饮食可以提供足够的营养,维持身体的健康状态,降低跌倒的风险。
1.3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及时治疗,减少跌倒的危险。
二、营造安全环境2.1 清理家中障碍物:保持家中的走道畅通,避免摆放杂物,减少跌倒的可能性。
2.2 安装扶手和防滑地毯:在家中的楼梯和浴室等易滑倒的地方安装扶手和防滑地毯,提供额外支撑和安全保障。
2.3 定期检查家中设施:定期检查家中的插座、灯具等设施,确保其正常运作,避免因设施问题导致跌倒。
三、注意个人行为3.1 注意步伐:走路时保持稳健的步伐,避免突然加速或减速,减少跌倒的风险。
3.2 避免穿高跟鞋:穿高跟鞋容易影响身体的平衡,增加跌倒的可能性,建议选择平底鞋或运动鞋。
3.3 使用辅助工具:老年人或行动不便的人群可以使用助行器或拐杖等辅助工具,提供额外支撑,减少跌倒的危险。
四、注意环境变化4.1 避免走动太快:在户外或不熟悉的环境中,避免走动太快,注意周围的环境,减少跌倒的风险。
4.2 避免户外活动在夜间:夜间能见度较低,容易造成跌倒,尽量避免在夜间进行户外活动。
4.3 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坐立:长时间站立或坐立容易导致腿部麻木,影响身体平衡,增加跌倒的可能性。
五、寻求专业帮助5.1 寻求康复治疗:如果曾经跌倒过或有跌倒风险的人群,可以寻求康复治疗师的帮助,进行专业的身体训练,提高身体平衡和稳定性。
5.2 咨询医生:如果有慢性疾病或药物副作用导致易跌倒的情况,应及时咨询医生,调整治疗方案,减少跌倒的风险。
5.3 参加跌倒预防课程:一些社区或医疗机构提供跌倒预防课程,可以学习正确的跌倒姿势和应对方法,提高应对跌倒风险的能力。
跌倒预防措施及宣教

跌倒预防措施及宣教跌倒预防措施及宣教预防措施:1.保持病房内充足的光线,地板干净且不潮湿,危险环境应有警示标识,潜在危险的障碍物应及时移开。
2.对于高危跌倒或坠床的患者,应进行标识。
3.床、轮椅、便椅的轮子应锁好,确保其安全。
4.睡觉时,应将床栏拉起,并且离床活动时应有人陪护。
5.呼叫器应放置于患者易取的位置。
6.避免穿大小不合适的鞋子和长短不合适的裤子,鞋底应防滑。
7.引导患者熟悉病房环境。
8.当患者头晕时,应确保其在床上休息。
9.及时回应患者的呼叫。
10.定时进行巡视,并教会患者使用合适的助行器具。
11.必要时使用合适的身体约束,以使跌倒/坠床的可能减至最小。
跌倒预防宣教:病人跌倒事件在医院非常值得注意。
跌倒对病人的伤害会延长住院天数、导致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出院后的活动能力。
希望能赢得您与家属的密切配合,并在我们所提供的防范措施下,能使住院中的您平安、健康的出院。
环境安全的注意事项:1.躺上或坐上病床前,应先确定病床距离身体的距离,并确保其固定不会移动。
2.病人下床或起身时,请将离家属远侧一侧床档拉起,以方便病人活动。
若病人意识不清、虚弱、麻醉后未清醒,应将双侧床档拉起固定,以维护其安全。
3.移除地上多余的杂物,并将病床周围整理好,以保持地面与走道通畅。
4.夜间的病室与厕所应保持适度的照明,以确保夜间行走环境安全。
5.保持地面干燥,若有潮湿请及时通知护士处理。
6.行走时应利用墙壁上的扶手协助活动。
7.常用物品、尿壶等应放置于病人易取的位置。
8.儿童不应在病房、走廊等场所嬉戏及玩耍。
9.儿童乘坐轮椅或儿童车、电动车时应随时予以留意,避免跌落。
10.年幼病童躺在病床上时,务必拉起并固定双侧床档,以避免跌落。
日常生活的其他注意事项:1.患者服用安眠药、镇定药时或有头晕、血压不稳定时建议尽量卧床休息。
2.患者无家属在身旁但有需要协助时应立即用呼叫器通知护士。
3.患者躁动不安、意识不清时请将床挡拉起,必要时予以约束保护。
术后跌倒护理措施

一、引言术后患者由于身体机能尚未完全恢复,加之手术创伤、麻醉药物的影响,容易发生跌倒事件。
跌倒不仅会导致患者身体疼痛,甚至可能引发骨折、脑震荡等严重并发症,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
因此,做好术后跌倒的护理工作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介绍术后跌倒的护理措施。
二、术后跌倒的预防措施1. 环境安全管理(1)病室地面保持干燥、清洁,及时清除地面上水渍、杂物等,以防患者滑倒。
(2)在病床、轮椅等家具周围设置防滑垫,提高稳定性。
(3)在卫生间、浴室等易滑倒的地方设置扶手,方便患者行走。
(4)夜间病室及卫生间留有夜灯,确保照明充足。
2. 护理人员对患者的评估(1)对患者进行术前评估,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手术类型、麻醉方式等,以便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2)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尤其是神志、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3. 患者教育(1)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术后跌倒的危害,提高他们的防范意识。
(2)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呼叫器,在需要帮助时及时求助。
(3)指导患者如何安全地翻身、起床、行走等。
4. 辅助器具使用(1)根据患者病情,适当使用拐杖、助行器等辅助器具,提高患者稳定性。
(2)定期检查辅助器具的完好性,确保其安全使用。
三、术后跌倒的护理措施1. 紧急处理(1)发现患者跌倒后,立即评估患者意识、生命体征、受伤部位等。
(2)对意识不清的患者,及时进行心肺复苏。
(3)对受伤部位进行初步处理,如止血、包扎等。
2. 心理护理(1)安慰患者,消除紧张、恐惧心理。
(2)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提高康复信心。
3. 躯体护理(1)对受伤部位进行适当固定,防止二次损伤。
(2)根据患者病情,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如关节活动、肌肉力量训练等。
4. 生活护理(1)协助患者完成日常生活,如进食、洗漱、如厕等。
(2)保持病室环境整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四、总结术后跌倒的护理工作是一项重要且细致的工作。
护理人员应充分认识到术后跌倒的危害,做好预防措施,提高护理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选ppt
3
年龄大于65岁的患者。 曾有跌倒史者。 贫血或血压不稳定者。 意识障碍、失去定向感者。 肢体功能障碍者。 营养不良、虚弱、头晕者。 步态不稳者。 视力、听力较差、缺少照顾的患者。 服用利尿药、泻药、镇静安眠药、降压药的患者。
65岁以上的老人,有30%的跌倒史。 80岁以上的老人,有40-50%的跌倒史。 65岁以上的人群外伤性住院的首要原因,也是伤害死亡的第一位.
13
七 、药物因素
1 易引起跌倒的药物
药物类别 降压药 利尿剂 降糖药 抗抑郁药 镇静药 安眠药、止痛药 轻泻剂 抗感冒药
引起跌倒的原因 血压低、疲倦 血压低、小便次数增加 头晕 嗜睡、疲乏、视力模糊 体位性低血压、视力模糊、头晕 眩晕、嗜睡、意识不清 腹泻、如厕增加 嗜睡
精选ppt
14
药物类别
8
二、跌倒史:第一次因跌倒伤害需要住 院,将增加跌倒伤害复发的风险,尤其 是40岁以上的人。发生再次跌倒与年龄、 视力障碍、肢体活动障碍、头晕、体位 性低血压、睡眠障碍、班次、使用器械 辅助有关
精选ppt
9
三、意识、智能状态 6个月内有意识障碍或智能障碍病史 意识障碍:模糊、谵妄、嗜睡、昏迷 认知障碍:病弱、老年痴呆、精神异常 定向障碍:时间、地点、人物 行为异常:精神病、肝性脑病 情绪异常:烦躁、激动暴躁、暴力倾向 幻觉
抗胆碱能七药、药物因素
抗组胺药 抗癫痫药
引起跌倒的原因 低血压、瞳孔散大、嗜睡 嗜睡、注意力、警觉度下降 镇静、嗜睡、眩晕、运动失调
2、多重药会导致跌倒的发生:增加副作用、交互作用 3、开始用药或改变剂量是跌倒发生率较高
综合因素:疲劳、独居、日常生活的依赖程度,过去12个月内的跌 倒是独立预测跌倒的因素。
精选ppt
17
(三)、制度法规因素 1、预防跌倒的安全管理制度制定不完善 2、防跌倒的制度实施,宣传措施执行不到位
精选ppt
18
何时筛查?
1 入院时,转入时 2 病情变化时及手术当日 3 使用镇静,止痛,安眠,利尿,降压等药 物时 4 跌倒时 5 周期性:每周
精选ppt
19
危险因素
评分
日期(得 分)
跌倒的预防及护理
精选ppt
普外二科 2018.11
1
目录
1 对象筛查 2 跌倒风险评估 3 跌倒的预防及护理
精选ppt
2
跌倒
一、定义: 跌倒:是指突发、不自主、非故意的体位改 变、个体突然跌在地上或其他较低的位置。 按照国际疾病分类对跌倒分类,包括以下两 类: ﴾1﴿从一个平面至另一个平面的跌落 ﴾2﴿同一平面的跌落
0=无 精选2p0p=t 有
20
危险因素
评分
日期(得分)
使用移动的辅助器材: 1、没有、卧床、护士协助 2、拐杖、伞、助行器 3、扶家具
0=卧床休息 15=使 用拐杖、手杖、助行 器 30=扶靠家具行 走
步态:1、正常、卧床、轮椅 2、虚弱不稳 3、残疾、缺陷
0=正常,卧床休息不 能活动 10=双下肢乏力 20=残疾或功能障碍
精选ppt
12
六, 疾病因素 1 眩晕/晕厥:高血压,脑梗塞,后循环缺血,贫
血,消化道出血,阿斯综合征,低血糖,心率失常,
心衰,房颤。 2 体位性低血压。 3 抽搐:痢疾、高热、惊厥。 4 体温大于或等于38.5摄氏度。 5 尿频,尿急,腹泻 6 中风,帕金森、痴呆、关节肌肉疾病 7 糖尿病患者
精选ppt
心理、精神状态:1、认知自己的活动能力
2 、高估、忘记自己活动的限制性;模糊、定 0=正常,能量力而行
向力障碍、幻觉、烦躁;感觉障碍(如失明、头晕、 15=认知障碍
耳聋)
精选ppt
21
Morse跌倒危险因素评估
评分说明:Morse跌倒风险评估 量表是评估患者是否存在危险因 素,0-24分为无风险,25-44分为 低风险,≥45分为高风险。
精选ppt
15
外部因素评估
(一 ) 环境因素 1 环境陌生 2 通道阻塞 3 路面湿滑或凹凸不平 4 房间或走廊通道照明不足 5 厕所,浴池边无扶手,走廊内无扶栏 6 医疗仪器电源线未缠好 7 呼叫器放置位置不当 8 床头柜距离病人位置太远
精选ppt
16
(二)、设备、设施因素 1、病床较小,过高,上床不方便,难以在床上坐 稳 2、轮椅或床制动不好或未及时制动 3、衣裤过长过大 4、鞋子过大、鞋跟过高过细、鞋底光滑 5、约束带、床栏等防护措施不到位 6、缺乏助行器或不合适
跌倒病史(包括目前入院期间和过去 0=无
25=
3个月)
有
有第二个诊断:如各种综合征、眼部
疾患(单盲、双盲、弱视、白内障、
青光眼、眼底病、复视等),在6个
月导内泻有剂精、降神压异药常、、镇复静方剂用、药镇(痛利剂尿、剂、0有=无
15=
降糖药、散瞳剂)或其他(如果列出
多于一种内科诊断)
患者有:静脉输液、肝素帽、监测器
精选ppt
4
跌倒造成的后果
❖ 创伤、造成生命危险 ❖ 延长住院时间 ❖ 导致合并症 ❖ 降低活动能力 ❖ 影响病人对安全的感受及心理的健康 ❖ 导致因害怕跌倒而降低对日常和康复活动的意愿 ❖ 医护工作量增加和影响心理健康
精选ppt
5
谁应该被筛查?
所有的住院病人 所有的老年病患
精选ppt
6
二、跌倒风险评估
精选ppt
10
四。感觉受损
视力:失明,白内障,青光眼,糖尿病性视 网膜病变,老年性视力退化
听觉:听力下降,耳聋
精选ppt
11
五,步态不稳 1, 活动能力受损:肢体乏力,偏瘫,截瘫,足部损伤, 退化性关节炎
2平衡失调:醉酒,戒断综合征 3 共济失调:小脑病变,舞蹈病 4 卧床休息48小时以上,导致下肢软弱无力 5 使用步行辅助器具,如拐杖,助行架 6 步行时不能向前望:驼背 7 不能提起脚步:帕金森氏病
内部因素评估:年龄、疾病、心理 认知、跌倒史、跌倒风险评估量表 外部因素评估:药物、环境、设备、 设施、陪护、医护人员、制度法规 因素
精选ppt
7
Hale Waihona Puke 部因素评估一:年龄:≧65岁 心理认知: 1病人在无帮助时没有发生跌倒 2从事危险行为的自信心增加/高估自己能力 3低估自己不良后果的可能性
精选ppt
精选ppt
22
跌倒伤害
❖ 跌倒伤害 指患者跌倒后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甚至死亡。跌倒
对患者造成的影响,根据美国美国国家护理质量指标数据库
(NDNQI)做出的分级定义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