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文化体育事业的繁荣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下册《百花齐放》教案1

八年级下册《百花齐放》教案1

八年级下册《百花齐放》教案1教学目标基础知识了解新中国诞生后,文学艺术和体育事业也步入了新时代,成就辉煌掌握两个文学艺术创作高峰期里出现的代表性作品,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的重要标志(重大赛事中的夺冠人物)能力训练过程方法阅读资料获取信息有效利用本图片和外网络等历史资源,收集整理自己所喜爱的文学艺术作品、体育明星等相关资料,形成准确的历史概念讨论探索文艺作品与社会与人民大众的关系,体育事业与综合国力的关系情感态度价值观爱国情感体育事业摆脱“东亚病夫”地位冲出亚洲走向世界,是新中国历程的缩影和代表,体育健儿为国争光的拼搏精神值得大力颂扬和学习溯源固本立志奉献文艺作品源于社会又反映社会、取之于民又奉献于民,这是文艺作家获得成功的历史经验,我们也要为将来事业的成功而不懈努力教学重点文艺作品在人民生活中所拥有的地位和作用体育事业的成长是中华民族崛起的一面旗帜教学难点文艺作品与现实生活的关系教学过程导入新组织学生阅读99 页“导入框”图文,讨论回答:你有自己喜欢的文化名人和体育明星吗?能否向大家作些简单的介绍?(可以通过这样的联系,利用“追星效应”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真理的内在需求。

但要注意从讨论时间、思维理念等方面予以调控。

)承上启下,教师引导:刚才同学们介绍的事例都很生动感人,说明这些优秀作家、文艺明星和体育健儿在各自的人生道路上都留下了走向成功的轨迹,谱写了灿烂辉煌的历史。

我们怎样进一步从他们的成功体会到新中国的崛起呢?怎样为自己的将来也铺设出锦绣前程呢?(安排学生先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然后探索、交流、讨论、练习)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文学的繁荣为什么说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文学艺术也步人了新的时代?( A 政策英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给文艺创作带来了和谐、宽松的创作氛围;B 丰富:新旧社会交替阶段的社会风情千姿百态,为文艺创作提供了无穷的源泉。

)2为什么文革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文艺工作者迎来又一个创作的春天?(文学艺术的创作离不开时代的影子。

八年级历史下册《欣欣向荣的科教文体事业》ppt北师大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欣欣向荣的科教文体事业》ppt北师大版
说,“8个字”创造的财富是无穷的,如果每一个人
能做到这样,恐怕就离成功不远了。
第八页,共三十一页。
要善于网上学习 不浏览不良信息 要诚实友好交流 不侮辱欺诈他人 要增强自护意识 不随意约会网友 要维护网络安全 不破坏网络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 不沉溺虚拟时空
第九页,共三十一页。
二、百年(Nian)大计,教育为本
பைடு நூலகம்
第十五页,共三十一页。
已经大学毕业,
被安徽某银行录用
第十六页,共三十一页。
解放军
某后勤部队战士

第十七页,共三十一页。
某大学(Xue)大二学(Xue)
第十八页,共三十一页。
第十九页,共三十一页。
❖ 你能说说文艺体育事业取得了哪些(Xie)成就吗?
第二十页,共三十一页。
文艺体育事(Shi)业百花齐放
欣 欣 向荣的科教文体事业 (Xin)
(Xin)
第一页,共三十一页。
第二页,共三十一页。
技科
(Ke)
1、你知道袁隆平与籼型杂 交水稻吗?
2、“八六三计划”是什么计 划?
3、信息化开始发展的时 间是什么时候?
第三页,共三十一页。
抓住科技(Ji)革命的机遇







邓 小 平
生 产 力
——
第四页,共三十一页。
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它指的是 在北京召开:( )
A.第29届奥运会 B.第30届奥运会
C.第29
届亚运会 D.第30届亚运会
第二十九页,共三十一页。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请(Qing)回答:
(1)三则材料分别体现了建国后,党对哪三个领域的关注。请你分别说出在建国后我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20 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教案 (2)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20 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教案 (2)

第20课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本文学习,使学生认识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学艺术创作在五六十年代和改革开放以来先后出现两个高峰,产生许多优秀作品。

讴歌中共领导的人民革命斗争,颂扬社会主义革命建设风貌和改革开放分别是这两个时期文艺创作的主旋律。

(2)中共的正确领导及其对体育事业的重视,广泛开展群众性的体育活动,是新中国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和运动水平不断提高的根本保证。

(3)申奥成功是我国综合国力增强及国际地位提高的重要标志,每个中国人都为之骄傲,为之振奋。

从而激励青少年学生积极进取,奋发向上。

2、知识与能力:(1)通过对本文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新中国文学艺术创作的主旋律;五六十年代文学事业的繁荣及改革开放以来文学创作的新成就;新中国影视艺术、绘画、书法和戏剧、音乐舞蹈等艺术的迅速发展;新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中国正在走向世界体育强国。

(2)通过对新中国文学艺术成就的讲述,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熟悉的文艺作品,加深对新中国文学艺术创作主旋律的理解,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和说明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我国文艺繁荣、体育运动水平迅速提高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3)创设问题情境,设计各种类型、层次的问题,促使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

(4)通过小组讨论、集体交流等方式,推动学生间的合作和互动。

教学重点、难点及处理方法1.重点:a.文学艺术创作先后出现两个高峰的表现及其所反映的时代背景。

b.建国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事业迅速发展的表现及原因。

2.处理方法:a.通过访问、填写调查表和相互交流,加深学生对新中国不同时代文学艺术作品内容及其时代背景的理解。

b.通过图片、录像加强教学的直观性,拉近历史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距离。

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3.难点:a.对文学作品的评价。

b.为什么说中国正在走向世界体育强国?4.处理方法:a.通过小组讨论、集体交流的方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

北师大八年级下册历史八年级册第12课欣欣向荣的科教文体事业

北师大八年级下册历史八年级册第12课欣欣向荣的科教文体事业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科 教 兴 国
科教兴国战略的目的:
振兴科技 繁荣经济
教育的任务:
能够培养同现代化建设相适应 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的人才
教育的措施: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发展高等教育
1986年颁布实施《中华人民 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增加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到 2000年全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今天的花园式的 校园
文体事业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长篇小说 文化 艺术: 1981年设茅盾文学奖,1991年精神文 明建设“五个一工程” 体育: 2008年第29届北京奥运会,获得51枚金
牌,名列第一
袁隆平 八六三计划
科技
《义务教 教 育法》 育 科技文 文 茅盾文学奖 体事业 艺 五个一工程 体育 奥运辉煌
苏科全科网
知识汇总
农业: 科技革命
农业科学家:袁隆平。1973年培育出第 一代籼型杂交水稻,被称为“东方魔稻”
1986年3月,中共中央作出决定:实施 科研: 《高新技术研究开发计划纲要》,后称为 “八六三计划”
目的: 振兴科技 繁荣经济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发展高等教育
科 教 文 体
教育事业
措施: 任务:
能够培养同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高素质劳 动者和专门的人才
抓住科技革命的机遇
自古以来,民以食为天。在大跃进时期,人们 浮夸亩产1000斤,但是有一个人却在一步步 的把这个变成现实。中国人创造出一个世界奇 迹,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 人口,那么是谁让我们解决了吃饭问题的呢? 他是一介农夫,为解决人们的饥饿而不断努力, 最终他成功了,今天他已经名满天下,可他仍 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播撒智慧,收获富足。而 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那 么他是谁呢?

中图版初中历史八年级第16课 新时期的科技、教育和文化事业

中图版初中历史八年级第16课 新时期的科技、教育和文化事业

第16课新时期的科技、教育和文化事业课程标准:1、知道“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推广等标志性成果,以及“八六三计划”。

2、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为例,说明信息技术在促进我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3、列举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和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史实,认识教育发展在“科技兴国”战略中的地位。

4、了解我国文化艺术和体育事业的主要成就。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能够列举出“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推广等科技发展的标志性成果,能够说出什么是“八六三计划”。

2、了解信息技术在促进我国社会发展和日常生活变化中的重要作用。

3、能够根据“材料阅读”中的表格说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得到了基本普及的史实,增强分析图表的能力。

4、根据课本列举出文学、艺术、体育事业的主要成就,培养从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收集、展示一定的资料,通过分析资料认识到,改革开放以来科教文体事业百花齐放、欣欣向荣。

2、采用分组学习、学生备课讲课的方法,提高主动收集、分析资料的积极性,激发学习热情,培养合作精神和竟争意识以及一定的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大量的史实认识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科教文体事业繁荣发展,成果卓著,增强对党、对国家的热爱和民族自豪感。

2、通过一定的资料分析,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发展教育事业是“科教兴国”战略的基础和保障,今天的勤奋学习就是为将来报效祖国、造福人类打下良好的基础。

3、学习科学家刻苦钻研、严谨治学的优秀品质,学习体育键儿为国争光、英勇顽强拼搏精神。

学生状况分析初二学生处于青春期,充满了好奇和渴望,而且自我意识越来越强。

因此,选择能够反映他们自身生活的照片、影音等资料,有助于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另外,初二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日渐增强,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解释并演绎一些事实或形成自己的观点。

因此,设置一些能充分体现他们个性特点、展示其个人才华的活动,不但能提高其学习历史的兴趣,更有益他们正确个性品格的形成。

中华书局版历史八下第17课《文化、体育和卫生事业的发展》ppt课件

中华书局版历史八下第17课《文化、体育和卫生事业的发展》ppt课件

各种奥运项目
中国女排“团结拼搏,排球 勇攀高峰”
北京取得2008年29届 夏季奥运会主办权
29届夏季奥运会获得 奖牌榜第二
2001
反映了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2008
51金、 21银、 28 铜,共100玫奖牌
各种奥运项目
体育进步的原因:党中央国务院、毛主席 等对体育事业的重视
1952年毛泽东为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第二届代表大会题词 1995年,国务院印发了《全民健身计划》
《青春之歌》
改革开放时期一批著名的电影演员:
张喻
李连杰
刘晓庆
巩俐
章子怡
斯琴高娃
陈道明
唐国强
音乐、舞蹈艺术的成就 著名的歌唱家:
郭兰英
才旦卓玛
王昆
胡松华
李双江
李谷一
关牧村
彭丽媛
宋祖英
小提琴大师盛中国
年轻的钢琴家朗朗
著名舞蹈家:
杨丽萍
陈爱莲
刀美兰
第一届中国艺术节开幕式
第四届中国黄梅戏艺术节
第11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
2004年雅典奥运会女子单 人跳板冠亚军郭晶晶、吴敏霞
2004年雅典奥运会男子双人划艇 500米冠军中国运动员孟关良/杨文军
2004雅典奥运会女子10000米冠军 中国运动员邢慧娜
北京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生命诚可贵,健康价更高
健康是一.其它的都是一后面的零
同学们,你们的身体强健吗?健康吗?
成就
第一个打破世界纪录 的中国人 第一个世界冠军
时间
1956 1959
创造者
陈镜开 容国团
领域
举重 乒乓球锦标赛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同步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同步习题(含答案)

《社会生活的变迁》同步练习◆基础题一、选择题1.对改革开放前大家在服装方面的特点说法不正确的是()A. 人们买衣服要凭布票且数量有限B.色彩和样式也很单调C. 大家都穿着千篇一律的灰色中山装或蓝色解放装D.时装表演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2.当时,人们买衣服要凭布票,且数量有限,色彩和样式也很单调。

大家都穿着千篇一律的灰色中山装或蓝色解放装,被形容为“蓝(灰)色的海洋”。

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于我国()A. 解放战争时期B. 改革开放前C. 20世纪末D. 21世纪初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显著变化表现为()A. 大米为主要食品B. 鱼肉禽蛋得到充分保证C. 牛奶面包代替稀饭馒头D. 食品支出在消费支出中的比重下降4.下列表述,不符合改革开放后我国人民生活总体状况的是()①衣着单一,质量较差②吃饱吃好,追求营养③食品短缺,供应不足④交通发展,出行便捷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5.下列情况能够反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生活变化的是()①人们上网浏览、发E-mail ②人们使用粮票、布票购买东西③70年代住草房,80年代住瓦房,90年代住楼房④我国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A. ①②④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能力题一、选择题1.八年级3班钟国平对中国现代的科技文化教育等史实进行了认真整理,他整理的笔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A.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行成功,中国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B. 深化教育改革的重点是提高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

C. 著名水稻专家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他被国内外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D. 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显著变化表现为食品支出在消费支出中的比重上升。

2.下面是某城市居民的年人均饮食消费品统计表(单位:千克),此表不能说明()A. 民众的主食消费减少,副食品消费增加B. 生活水平提高,导致食品消费发生变化C. 改革开放,人们的生活状况进一步改善D. 由于物价上涨,人们减少了粮食消费3.八年级3班钟国平对中国现代的科技文化教育等史实进行了认真整理,他整理的笔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A.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行成功,中国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知识点填空题

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知识点填空题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填空题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筹建新中国1、筹建大会:1949年9月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隆重举行。

2、大会通过了《》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选举为国家主席。

新中国的名称为;确定为国旗;确定《》为代国歌;北平改名为作为新中国首都;采用纪年;决定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

二、开国大典1、1949年10月1日下午两点,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一致决议接受《》为施政方针,任命为总理兼外交部长;为解放军总司令。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间:年月日;标志是的举行。

3、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标志着;中国人民;中国历史。

三、西藏和平解放1951年10月和平解放,标志着获得基本解放。

第2课为巩固新中国而斗争一、稳定物价之战二、土地改革运动1、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在全国农村展开。

到年底,。

2、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彻底废除了制度,消灭了阶级;农民成为的主人,解放了农村,促进了农村。

三、抗美援朝1、年美国指挥联合国军入侵朝鲜,并把战火烧至我国边境,同时派遣海军第七舰队入侵海峡;严重威胁新中国的安全。

2、应朝鲜的请求,中国政府作出的战略决策。

年10月,中国人民在总司令员率领下,跨过江,开赴朝鲜战场。

3、“最可爱的人”的英雄事迹: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口;视纪律重与生命,体现了高度的精神和精神。

4结果:年7月,美国侵略军被迫签订《》,抗美援朝胜利。

5、抗美援朝的历史意义:维护了,提高了,为新中国赢得了。

第3课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一、新中国第一部宪法1954年9月,第一届在北京召开,大会讨论通过了《》。

宪法内容:坚持;坚持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和,确立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这是我国第一部类型的宪法。

大会选举为主席,决定为总理。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年12月,中国和印度谈判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体育事业的繁荣
“双百”方针
文学艺术的成就 零的突破
思考
1.“双百
”方针是什么? 2.说一说“百家争鸣 ”名称的由来? 3.“双百方针 ”的含义是什么? 4.新时期科学文化事业繁 荣的新方 针是什么?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是春秋和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不同学派的涌 现自己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以著作形式表述自 己学术观点的有189家。所谓“诸子百家”,“家”, 是指一种学说或是一个学术派别;其实主要归为10 家,即儒家、道家、名家、法家、墨家、阴阳家、 纵横家、杂家、农家和小说家。所谓“百家争鸣”, 是说诸学派各抒己见、相互辩驳。 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 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为人民服务,为社会 主义服务”。
金牌数目
15 5 16 16 28 32 51
中国名次
4 11 4 4 3 2 1
金牌总数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练一练: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1.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_____________ 的方针,文学艺术创作出现了崭新的局面。 2.改革开放后,中中央提出文学艺术应坚持 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的方向。 _________________ 3.中国体育事业的指导方针是_________________。 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 ”

这张照片上,正中坐着的是郭沫若,周围是导演 和演员,剧务人员。还有一位站在郭沫若身后穿深 色中山装的人,你认识他是谁吗?从这张照片中你 能看出些什么?
文学作品
影视作品
第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
体育事业的指导方针?
“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 ”
中国女排五连冠
历届奥运会中国成绩
举办地
23届 24届 25届 26届 27届 28届 29届 洛杉矶 汉城 巴塞罗那 亚特兰大 悉尼 雅典 北京
20世纪90年代,国家把体育作为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重要内容,(1分)建立完 整的体育制度,(1分)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1分)说明了中国经济实力 (或“综合国力”)、国际地位的全面提高。(2分)
1984 4._______年7月,我国体育代表团参加在美国洛杉矶举 23 行的第____届夏季奥运会比赛中,实现了奥运历史上零的 突破。

走近中考: 1、(河南省)1932年,中国第一次参加在美国举行的第十届奥 运会,仅派出刘长春一名运动员。从刘长春一个人孤零零参加 奥运会比赛,到中国举办2008年奥运会,发生这一局大变化的 根本原因是( D ) A.人民生活改善 B.交通运输发展 C对外交往增多 D.综合国力增强 2、(南宁市)从昔日的“东亚病夫”到今日的世界体育强国, 中国实现奥运历史上金牌零的突破的体育项目是: D A.乒乓球 B.女子排球 C.自由体操 D.男子射击 3、(泰州市)中国体育健儿在第 B 届奥运会上实现了奥运 历史上零的突破,共夺得金牌15枚。 A.20 B.23 C.27 D.29
4、(天津市)在第23届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首次获 得金牌。当时的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称之为“这 是中国体育最伟大的一天。”这位获奖运动员是B A.容国团 B.许海峰 C.李宁 D.邓亚萍 5、(四川省达州市)2001年7月,我国申奥成功,圆 了中国人一个世纪的申奥梦。我国北京举办的这届奥 运会是( C ) A.第24届 B第23届 C.第29届 D﹒第28届 6、 (湖北省咸宁市)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中国走向体 育强国的重要里程碑。请回答:20世纪90年代,我国 是如何发展体育事业的?中国能举办2008年奥运会说 明了什么?(5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